CN114190774A -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0774A
CN114190774A CN202111552902.2A CN202111552902A CN114190774A CN 114190774 A CN114190774 A CN 114190774A CN 202111552902 A CN202111552902 A CN 202111552902A CN 114190774 A CN114190774 A CN 114190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er
stick
region
particle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29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0774B (zh
Inventor
张明
李超
瞿义生
袁华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29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0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0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0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A47J36/025Vessels with non-stick features, e.g. co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炊具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炊具包括炊具本体,所述炊具本体的内表面具有预设弧度,多个凹凸结构,形成在炊具本体的表面上,其中,每个凹凸结构包括形成在炊具本体的表面上的凸起以及形成在凸起的表面上的多个凸包,多个凹凸结构由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形成。根据本申请的炊具,能够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能和耐划伤性能,因此炊具能够具有较长的不粘寿命。

Description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烹饪食物的器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不粘产品通常在金属基材表面喷涂氟树脂涂层起到不粘作用,但是目前氟树脂不粘产品存在寿命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易被划伤:由于氟树脂为高分子材料,其硬度较低,当翻炒硬质食物(如贝壳等)时表面易被划伤,导致氟树脂产品使用寿命较短。
2、不耐高温:氟树脂为高分子树脂,而烹饪为高温环境,氟树脂长时间高温条件下易变性导致不粘性失效。
3、使用体验不佳:氟树脂不粘涂层用于煎汤锅使用体验尚可,但是用于炒锅时,必须使用不粘锅适配铲,适配铲为硅胶等材质组成,不适用于我国的烹饪条件如爆炒、翻炒,使用体验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炊具的不粘效果和耐划伤性,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炊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炊具不粘性能有待提升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炊具,所述炊具包括炊具本体,所述炊具本体具有预设弧度的内表面;多个凹凸结构,形成在所述炊具本体的表面上;每个凹凸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炊具本体的表面上的凸起以及形成在所述凸起的表面上的多个凸包。
在实施例中,所述炊具本体包括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靠近炊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炊具本体的底部区域。
具体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预设弧度,所述凹凸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或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共同形成预设弧度的内表面,所述凹凸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曲率大于等于1/280mm-1,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曲率。
在实施例中,所述炊具为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底和锅壁,所述锅底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锅壁形成所述第二区域。
在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的高度为H,从所述锅底向上并距离锅底小于等于1/2H位置处对应的锅具上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
在实施例中,每个凸包的高度大于等于1um,宽度小于等于2um,相邻凸包的间距小于等于2um。
在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具有颗粒形式,每个不粘颗粒包括第一颗粒和附着在所述第一颗粒表面的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孔隙材料,所述第二颗粒为非金属孔隙材料。
在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钛、钛合金、铁、不锈钢、低碳钢、高碳钢、铸铁、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镍和镍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施例中,所述非金属孔隙材料包括氧化钛、氮化钛、碳化钛、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铝、氧化铬和氧化镍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颗粒经由粘结剂附着在所述第一颗粒的表面上,所述粘结剂包括纤维素类粘结剂和醇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所述纤维素类粘结剂可以包括羟甲基纤维素类粘结剂、羟乙基纤维素类粘结剂和羟丙基纤维素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醇类粘结剂可以包括聚乙烯醇类粘结剂、聚丙烯醇类粘结剂和其它含六个碳原子以上的高级醇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施例中,所述凸包为所述不粘材料造粒粉表面上的第二颗粒。
在实施例中,在所述不粘材料的颗粒中,基于一个颗粒的总重量,金属材料的重量占颗粒的总重量的0~30%,粘结剂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2%,非金属孔隙材料补足100%。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炊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炊具本体,在所述炊具本体的内表面形成预设弧度;提供不粘材料,对所述不粘材料进行造粒,形成不粘材料的造粒粉;采用不粘材料的造粒粉进行喷涂以在所述炊具本体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凹凸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炊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中一个颗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炊具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本申请的构思。
本申请将不粘材料粉末形成造粒粉,然后喷涂在具有预设弧度的炊具本体的内表面上,由此制得的炊具具有较好的不粘性能和耐划伤性,因此能够具有较长的不粘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表面能较低的材料可以作为不粘材料,例如,氧化钛、氮化钛、碳化钛、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铝、氧化铬和氧化镍等非金属孔隙材料,因此,可以通过在需要实现不粘性能的炊具中添加非金属孔隙材料,从而获得具有良好不粘性能的炊具。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采用非金属孔隙材料形成不粘材料的造粒粉或者在金属材料的表面上附着非金属孔隙材料而形成不粘材料的造粒粉,通过将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喷涂在具有预设弧度的炊具表面上,能够实现较好的不粘性能和较长的不粘寿命。
下面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发明构思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炊具,所述炊具包括炊具本体10,炊具本体10的内表面具有预设弧度,多个凹凸结构20形成在炊具本体10的内表面上,每个凹凸结构20包括形成在炊具本体10的内表面上的凸起21以及形成在凸起21的表面上的多个凸包22,其中,在炊具本体10的内表面上喷涂不粘材料的造粒粉来形成多个凹凸结构20作为炊具的不粘涂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炊具,通过将炊具本体10的内表面形成为具有预设弧度,将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喷涂在炊具本体10上,借助造粒粉的结构在炊具本体10的表面上形成表层具有多个凸包22的凹凸结构20,在相邻的凸包22的间隙中可以储油,以实现具有不粘效果的炊具。
本申请的炊具本体10的内表面具有预设弧度,即,炊具本体10的内表面为弧面结构,可以使凹凸结构20的波峰之间距离变短,甚至形成闭环结构,可以用于储油以提升不粘性。此外,凹凸结构20的波峰之间距离变短也能够对凹凸结构20上的凸包22给予保护,避免锅铲等硬质器件破坏不粘涂层。
在实施例中,炊具本体1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靠近炊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或者第一区域为炊具本体的底部区域。第一区域为具有预设弧度的内表面,凹凸结构20形成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或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共同形成在预设弧度范围内的内表面,所述凹凸结构20形成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
在具体应用中,预设弧度区域满足一定的弧度要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不粘涂层的储油效果。因此,在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区域的表面曲率大于等于1/280mm-1,并且第一区域的表面曲率小于第二区域的表面曲率,以形成截面呈流线型并具有弧面结构的炊具。
根据本申请的炊具本体10,例如锅具,包括锅底和锅壁,锅壁区域与锅铲和食物的接触较少,此区域对不粘性要求不高,锅底区域与锅铲和食物的接触较多,此区域对不粘性要求较高。因此,可以对炊具本体10的内部区域进行划分,以针对性的提升不粘性。
继续参照图1,锅底形成第一区域,锅壁形成第二区域。
作为示例,锅具的高度为H,从锅底向上并距离锅底小于等于1/2H位置处对应的锅具上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其余的区域作为第二区域。例如,将从锅底向上并距离锅底1/3H对应的锅具上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1/3H至H之间的锅具上的区域作为第二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未对锅具边缘的位置进行具体限定。
下面对凹凸结构20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每个凸包22的高度大于等于1um,宽度小于等于2um。相邻的凸包22的峰间距小于等于2um,这样可以保证一定的不粘性。在相邻的凸包22之间的波谷位置处的不粘涂层不容易被锅铲等硬质器件接触而遭到破坏,因此,能够提高耐划伤性能而以保证不粘寿命。这里的峰间距为相邻两个凸包22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以上结构,一方面可以将食物顶起,减少食物和炊具本体10表面的接触面积,形成“类荷叶”结构的物理不粘结构,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量地储油,将食用油包裹在结构的孔隙中,进一步提升锅体表面的不粘性能。
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的不粘材料结合到具有预设弧度的炊具本体10,但形成的炊具的不粘涂层的结合强度不够或者较软,例如,喷涂氟树脂涂料,由于硬度不够在使用时容易被锅铲等破坏脱落,不能达到较长的不粘寿命,因此,发明人发现可以通过对不粘材料进行造粒,以提升不粘性能和耐划伤性能而获得更长的不粘寿命。
在实施例中,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具有颗粒形式,以利于在炊具本体10的表面上形成凹凸结构20。如图3所示,每个不粘颗粒30可以包括第一颗粒31和附着在第一颗粒31表面的第二颗粒32。第一颗粒31可以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孔隙材料,第二颗粒32可以为非金属孔隙材料。
凹凸结构20由不粘材料的造粒粉颗粒通过喷涂形成,凸包22为不粘材料造粒粉表面上的第二颗粒32。本申请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具有颗粒形式,每个不粘颗粒由多个更小粒径的粉末组成,在喷涂过程中每个不粘颗粒不会分散,以整体撞击并附着在炊具本体10的表面上,因此,每个不粘颗粒会有一定形变但仍然是一个整体,每个不粘颗粒的结构形成为一个“类山包”凹凸结构20,山包表面具有更小粒径的第二颗粒32形成的凸包22。
在最终形成的凹凸结构20中具有金属材料可以提高与炊具本体10的结合力、凹凸结构20的硬度,且不会影响不粘性能。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钛、钛合金、铁、不锈钢、低碳钢、高碳钢、铸铁、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镍和镍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金属材料可以包括低碳钢或者钛。
非金属孔隙材料具有低的表面能,能够提高不粘性能并可以包括氧化钛、氮化钛、碳化钛、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铝、氧化铬和氧化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非金属孔隙材料可以包括四氧化三铁或者氮化钛。此外,非金属孔隙材料自身还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利于储油。
在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颗粒经由粘结剂附着在第一颗粒的表面上,粘结剂包括纤维素类粘结剂和醇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纤维素类粘结剂可以包括羟甲基纤维素类粘结剂、羟乙基纤维素类粘结剂和羟丙基纤维素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醇类粘结剂可以包括聚乙烯醇类粘结剂、聚丙烯醇类粘结剂和其它含六个碳原子以上的高级醇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然而,本申请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粘结剂。
在不粘材料的每个颗粒中,以颗粒的总重量计,金属材料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的0~30%,粘结剂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2%,非金属孔隙材料补足100%。当金属材料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的0%时,则表示可以通过至少一种非金属孔隙材料形成不粘材料的造粒粉。
在下文中,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炊具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如图4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炊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01,提供炊具本体,所述炊具本体的内表面具有预设弧度。步骤S102,提供不粘材料,对不粘材料进行造粒,形成不粘材料的造粒粉。步骤S103,采用不粘材料的造粒粉进行喷涂以在炊具本体的表面上形成凹凸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炊具的制造方法,提供不粘材料可以包括分别准备不粘材料粉末,不粘材料粉末可以包括金属材料粉末和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也可以仅包括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
当不粘材料粉末包括金属材料粉末和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时,为了避免两者相互掺杂,影响后续喷雾造粒的效果,可以对两者的原材料分别进行球磨,得到各自具有一定粒径的金属材料粉末和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然后再进行混合。
在实施例中,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的粒径尺寸可以在1~10μm的范围内。另外,当采用金属材料粉末和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共同形成不粘材料的造粒粉时,金属材料粉末的粒径尺寸可以在10~30μm的范围内,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的粒径尺寸可以在1~10μm的范围内,并且金属材料粉末的粒径至少为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的2倍。
上述材料的粒径尺寸可以是各个材料颗粒的最大长度,而非具体限定该材料具有球形或类球形的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当材料具有椭圆形形状时,该材料的粒径尺寸可以指其长轴的长度。
根据本申请的炊具的制造方法,对上述准备好的不粘材料粉末进行造粒可以包括将粘结剂制备成浆液,然后将准备好的不粘材料粉末加入到上述浆液中,从而得到后续喷雾干燥所需的浆料。
具体的,将粘结剂制备成浆液可以包括将粘结剂、分散剂和消泡剂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制备成浆液,其中,粘结剂可以包括纤维素类粘结剂和醇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消泡剂可以为聚醚改性硅油或有机硅油,分散剂为可以柠檬酸或三乙基己基磷酸。根据本申请,选择分散剂和消泡剂作为助剂,能够使得不粘材料粉末均匀地分散在浆液中,当然,本申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合适的助剂,本申请并不限制于此。
作为示例,浆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可以包括1%-4%的粘结剂、0.5%-1%的分散剂、1%-2%的消泡剂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分散剂和消泡剂在浆液中的重量比与粘结剂的重量比成正比,也就是说,粘结剂的含量越高,分散剂与消泡剂的含量越高,以能够使得不粘材料粉末均匀地分散在浆液中。
在制备好浆液后,按照不粘材料粉末的重量占浆料总重量的20%-70%,将准备好的不粘材料粉末加入到浆液中。当不粘材料粉末的重量占比小于20%时,浆料中固体的重量占比较少,液体的重量占比相对较多,则会使得造粒时间变长,导致成本太高;当不粘材料粉末的重量占比大于70%时,浆料中固体的重量占比较多,液体的重量占比相对较少,导致后续的喷雾工序无法稳定进行,从而影响生产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制备炊具的方法,在制浆完成后,对得到的浆料进行喷雾干燥。
具体的,可以将浆料输送到高速甩液圆盘上以形成液滴,然后利用热风将液滴吹进干燥塔内,液滴在下降过程中经过短暂的停留,最终形成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孔隙材料表面上具有非金属孔隙材料的造粒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高速甩液圆盘的转速可以被控制在6000转/分钟-10000转/分钟的范围内,优选地,可以被控制在7000转/分钟-8000转/分钟的范围内,以形成金属材料粉末或者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表面附着非金属孔隙材料粉末的造粒粉结构。
温度相对较低的热风可以降低粘结剂的损耗,使得所得不粘材料粉末的造粒粉中保留足够的粘结剂,在粘结剂损耗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步形成对应的孔隙。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热风的温度可以被控制在60℃-100℃的范围内,干燥塔的温度可以被控制在100℃-400℃,液滴在干燥塔内的短暂停留时间可以控制为5秒-15秒。
根据本申请的制备炊具的方法,将喷雾干燥后所得的不粘材料粉末的造粒粉进行烧结。
具体的,在喷雾干燥完成后,可以获得具有颗粒形式的不粘材料,然而这种不粘材料里面还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需要对不粘材料进行烧结,这样可以去除不粘材料中的水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根据原料的物性来制定烧结曲线(即,烧结步骤中的具体参数),作为示例,烧结的初始温度可以为25℃,升温速度可以为5-10℃/分钟,升温至200℃,然后保温3小时-10小时。根据本申请,由于不粘材料粉末的粒径较小,因此较慢的升温速度和较短的保温时间即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而且能够节省能源。
根据本申请得到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将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喷涂在炊具本体10的表面上,以在其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结构20的不粘涂层,以获得不粘效果较好的炊具。
具体的,喷涂可以采用冷喷涂或者热喷涂,其中,热喷涂的参数为:电流:250~600A;电压:30~120V;主气(氩气)流量:1000~5000L/h;氢气流量:20~300L/h;送粉气气压:200~800L/h;送粉量:20~200g/min;喷涂(枪嘴离工件距离)距离:8~40cm;喷涂角度:30~80°;工件温度:10~150℃。
冷喷涂的参数为:温度:300~800℃;主气压力:1.5~5MPa。
下面将以锅具为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制备根据实施例1的锅具。
步骤S10,提供锅具本体,选择在锅底的表面曲率为1/220mm-1的弧面结构,锅壁的表面曲率为1/120mm-1,围合形成的锅具本体。
步骤S20:提供不粘材料粉末。准备平均粒径为5μm的氮化钛粉末作为非金属孔隙材料、平均粒径为15μm的低碳钢粉末作为金属材料,将氮化钛粉末和低碳钢粉末按照8:2的重量比进行混合。
步骤S30:制备包括不粘材料粉末的浆料。
准备浆液:选择羟甲基纤维素作为粘结剂,浆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可以包括3%的羟甲基纤维素、0.8%的三乙基己基磷酸、1.5%的有机硅油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
制备浆料:以不粘材料粉末的总重量占浆料总重量的45%,将准备好的不粘材料粉末加入到准备好的浆液中,从而制备得到浆料。
步骤S40:对浆料进行喷雾干燥。
将浆料输送到7000转/min的高速甩液圆盘上,然后使得浆料被甩液圆盘甩出形成液滴,接着,液滴被80℃的热风吹进300℃的干燥塔内,下降过程中,经过短暂的停留后落下,从而得到含有一定水分的不粘材料粉末。
步骤S50:对形成的不粘材料粉末进行烧结,以去除其中所含的水分,烧结的参数为:烧结的初始温度可以为25℃,升温速度可以为8℃/分钟,升温至200℃,然后保温7小时,从而得到不粘材料粉末的造粒粉。经XRD衍射分析,在不粘材料的颗粒中,基于颗粒的总重量,低碳钢粉末的重量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9.7%,羟甲基纤维素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5%,余量为氮化钛粉末,并且形成为低碳钢粉末表面经由粘结剂附着有氮化钛粉末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
步骤S60,采用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在锅具本体的表面上进行热喷涂,其中喷涂参数为:电流:450A;电压:80V;主气(氩气)流量:1700L/h;氢气流量:85L/h;送粉气气压:500L/h;送粉量:100g/min;喷涂(枪嘴离工件距离)距离:30cm;喷涂角度:50°;工件温度:90℃,得到实施例1的锅具。
实施例2
除了将低碳钢粉末替换为钛粉末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实施例2的锅具。其中,得到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为钛粉末表层附着氮化钛粉末的结构,经XRD衍射分析,在不粘材料的颗粒中,基于颗粒的总重量,钛粉末的重量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9.6%,羟甲基纤维素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5%,余量为氮化钛粉末。
实施例3
除了将氮化钛粉末替换为四氧化三铁粉末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实施例3的锅具。其中,得到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为低碳钢粉末表层附着四氧化三铁粉末的结构,经XRD衍射分析,在不粘材料的颗粒中,基于颗粒的总重量,低碳钢粉末的重量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9.7%,羟甲基纤维素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5%,余量为四氧化三铁粉末。
实施例4
除了去掉金属粉末并仅采用氮化钛粉末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实施例4的锅具。其中,得到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为氮化钛粉末的造粒粉结构,经XRD衍射分析,在不粘材料的颗粒中,基于颗粒的总重量,羟甲基纤维素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5%,余量为氮化钛粉末。
对比例1
除了步骤S10中的锅具本体底表面为平面结构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对比例1的锅具。其中,得到的不粘材料的造粒粉为低碳钢粉末表层附着氮化钛粉末的结构,经XRD衍射分析,在不粘材料的颗粒中,基于颗粒的总重量,低碳钢粉末的重量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9.7%,羟甲基纤维素占颗粒的总重量的1.5%,余量为氮化钛粉末。
对比例2
除了不对氮化钛粉末和低碳钢粉末进行造粒(即不包括步骤S30至S50)并直接采用氮化钛粉末和低碳钢粉末进行喷涂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制造根据对比例2的锅具。
对比例3
市售的氟树脂涂料的锅具。
表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具体见表1)
Figure BDA0003418314070000101
性能指标测试
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的锅具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具体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1)硬度测试:测试涂层的硬度,涂层硬度越高,抗划伤性越好。
(2)不粘测试方法:GB/T32095.2-2015中煎蛋不粘性试验方法,该方法为初始不粘性测试,分为Ⅰ、Ⅱ、Ⅲ级,级别越低不粘性越高。
表2:本申请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测试结果示意表
Figure BDA0003418314070000102
Figure BDA0003418314070000111
结合以上,由表2可知:实施例1-4的炊具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能和耐划伤性,因此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但是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炊具包括:
炊具本体,所述炊具本体的内表面具有预设弧度;
多个凹凸结构,形成在所述炊具本体的表面上,
其中,每个凹凸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炊具本体的表面上的凸起以及形成在所述凸起的表面上的多个凸包,所述多个凹凸结构由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炊具本体包括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炊具本体的底部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炊具本体的底部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具有预设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曲率大于等于1/280mm-1,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炊具为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底和锅壁,所述锅底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锅壁形成所述第二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高度为H,从所述锅底向上并距离锅底小于等于1/2H位置处对应的锅具上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凸包的高度大于等于1um,宽度小于等于2um,相邻凸包的间距小于等于2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粘材料的造粒粉具有颗粒形式,每个不粘颗粒包括第一颗粒和附着在所述第一颗粒表面的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孔隙材料,所述第二颗粒为非金属孔隙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钛、钛合金、铁、不锈钢、低碳钢、高碳钢、铸铁、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镍和镍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非金属孔隙材料包括氧化钛、氮化钛、碳化钛、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铝、氧化铬和氧化镍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颗粒经由粘结剂附着在所述第一颗粒的表面上,所述粘结剂包括纤维素类粘结剂和醇类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不粘材料的颗粒中,基于一个颗粒的总重量,所述金属材料的重量占所述颗粒的总重量的0~30%,所述粘结剂占所述颗粒的总重量的1~2%,所述非金属孔隙材料补足100%。
11.一种炊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炊具本体,在所述炊具本体的内表面形成预设弧度;
提供不粘材料,对所述不粘材料进行造粒,形成不粘材料的造粒粉;
采用不粘材料的造粒粉进行喷涂以在所述炊具本体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凹凸结构。
CN202111552902.2A 2021-12-17 2021-12-17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190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902.2A CN114190774B (zh) 2021-12-17 2021-12-17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902.2A CN114190774B (zh) 2021-12-17 2021-12-17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774A true CN114190774A (zh) 2022-03-18
CN114190774B CN114190774B (zh) 2023-08-04

Family

ID=8065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2902.2A Active CN114190774B (zh) 2021-12-17 2021-12-17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077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750124A (en) * 1967-01-10 D. Howell Edwin Non-stick skillet
US20070141305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Toshihiro Kasai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CN101785629A (zh) * 2010-03-02 2010-07-28 浙江大学 用于制备不粘锅的具有特定表面结构的材料
CN103232169A (zh) * 2013-02-19 2013-08-07 冯益安 利用疏水或疏油的纳米颗粒实现材料表面自清洁的方法
JP2016043581A (ja) * 2014-08-22 2016-04-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材及び積層材の製造方法
WO2016078359A1 (zh) * 2014-11-20 2016-05-26 方成 一种不粘锅
JP2017177683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日揮触媒化成株式会社 撥水性被膜付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950017U (zh) * 2016-07-14 2018-02-02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炊具
CN110757915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烹饪设备和家用电器
CN111387795A (zh) * 2020-04-07 2020-07-10 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7422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母粒、不粘母粒的制造方法、不粘材料及烹饪器具
WO2021203504A1 (zh) * 2020-04-07 2021-10-14 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750124A (en) * 1967-01-10 D. Howell Edwin Non-stick skillet
US20070141305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Toshihiro Kasai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CN101785629A (zh) * 2010-03-02 2010-07-28 浙江大学 用于制备不粘锅的具有特定表面结构的材料
CN103232169A (zh) * 2013-02-19 2013-08-07 冯益安 利用疏水或疏油的纳米颗粒实现材料表面自清洁的方法
JP2016043581A (ja) * 2014-08-22 2016-04-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材及び積層材の製造方法
WO2016078359A1 (zh) * 2014-11-20 2016-05-26 方成 一种不粘锅
JP2017177683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日揮触媒化成株式会社 撥水性被膜付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950017U (zh) * 2016-07-14 2018-02-02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炊具
CN110757915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烹饪设备和家用电器
CN112137422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母粒、不粘母粒的制造方法、不粘材料及烹饪器具
CN111387795A (zh) * 2020-04-07 2020-07-10 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203504A1 (zh) * 2020-04-07 2021-10-14 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774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7422B (zh) 不粘母粒、不粘母粒的制造方法、不粘材料及烹饪器具
CN114176414A (zh) 用于不粘炊具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不粘炊具
CN211380896U (zh) 不粘涂层、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114010065B (zh) 用于炊具的不粘涂层及其制造方法、不粘炊具
CN113999555A (zh)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不粘锅具
CN207561731U (zh) 锅具和煮食设备
CN114574011B (zh) 用于不粘炊具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不粘炊具
CN114196269A (zh)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不粘锅具
CN114158949A (zh)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不粘锅具
CN114190774A (zh)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58948A (zh) 一种不粘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4041693B (zh)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7400635U (zh) 不粘炊具
CN115044898B (zh) 炊具的制造方法和炊具
CN209883785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114231880B (zh) 刀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4210967A (zh) 热喷涂材料、其制备方法、涂层及包括涂层的炊具
CN112137423B (zh) 涂料与烹饪器具
CN114190796B (zh) 砧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29060B (zh) 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31745A (zh) 金属涂层在铝及铝合金餐饮器具上的应用
WO2020019716A1 (zh) 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制备锅具的系统和烹饪器具
CN220832722U (zh) 一种物理不粘结构及烹饪器具
WO2024098743A1 (zh) 一种通过纯无机结构层实现不粘效果的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20174901U (zh) 一种具有纯无机不粘结构层的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