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9792A -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9792A
CN114189792A CN202111503217.0A CN202111503217A CN114189792A CN 114189792 A CN114189792 A CN 114189792A CN 202111503217 A CN202111503217 A CN 202111503217A CN 114189792 A CN114189792 A CN 114189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endoscope
computer
image acquisit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3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伟
文卫平
魏凡钦
唐冬梅
孙珊
李萌
蓝天翔
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oyish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oyish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oyish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oyish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32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9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9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5Housing parts, e.g. shells, tips or moulds, or their manufacture
    • H04R25/658Manufacture of housing parts
    • H04R25/659Post-processing of hybrid ear moulds for customisation, e.g. in-situ c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picking-up images in sites, inaccessible due to their dimensions or hazardous conditions, e.g. endoscopes or boresco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023Completely in the canal [CIC] hearing a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至少包括:图像采集系统;计算机;3D打印机;图像采集系统至少包括:头戴式支架;内窥镜,配置为进行摄像或者拍照;滑轨,安装于头戴式支架;夹具,配置为夹紧内窥镜;驱动部,配置为驱动夹具沿着滑轨滑动;内窥镜、驱动部均与计算机电性连接。本系统利用现有的耳内镜技术进行拍照,然后基于耳内镜拍摄的图像获取耳道轮廓数据,计算机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最终通过3D打印技术成型出耳模壳体,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制作工艺的效率低下以及耳样胶成型工艺的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图像采集系统自动进行图像采集,不仅效率高、精准度高,且几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模成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耳模是根据人外耳道形态而制作的耳道壳体。耳模可以置放在耳道中,与耳道完全吻合,这样制作的耳模可应用于多个方面的产品或配套使用。其中一个方面的应用是利用耳模制备助听器,另一个方面的应用是利用耳样耳模制作个性化的硅胶耳塞,取代目前标准制式硅胶耳塞,使用更舒适。
其中,利用耳模制备助听器,例如耳道式助听器的外壳制作,目前的制作工艺是:用注射耳样胶进入耳道进行倒模,等待耳样胶凝固后取出耳样胶,作为阳模,然后对这个阳模进行修整,修整作为模具再进行铸模,获取阴模,之后,在阴模中灌入感光材料进行照射,最终获取耳道外壳,然后,在耳道外壳中安装助听器元器件,封闭打磨,完成耳道式助听器的制作。
然而,上述的耳模壳体的制备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便要重新开始;此外,在耳道内注射耳样胶容易存在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对于倒模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整个耳模壳体的制作成本高,后续的成品价格也比较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耳内拍摄装置的耳模成型系统,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至少包括:
图像采集系统,配置为采集外耳道的轮廓数据;
计算机,与图像采集系统连接,配置为对图像采集系统进行控制,并依据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到的外耳道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3D图像;
3D打印机,与计算机联机,配置为将计算机重建形成的3D图像打印形成3D耳模;
图像采集系统至少包括:
头戴式支架;
内窥镜,一端安装于头戴式支架,另一端可伸入外耳道内,配置为进行摄像或者拍照;
滑轨,安装于头戴式支架;
夹具,可滑动地安装于滑轨,配置为夹紧内窥镜;
驱动部,安装于滑轨,配置为驱动夹具沿着滑轨滑动;
内窥镜、驱动部均与计算机电性连接。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的耳内镜技术进行拍照,然后基于耳内镜的高清晰度图片获取清晰的耳道轮廓数据,然后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最终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出耳模壳体,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制作工艺的效率低下以及耳样胶成型工艺的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更为重要地是,图像采集系统自动进行,不仅效率高、精准度高,且几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安全性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窥镜包括杆身和拍摄头,杆身的一端通过所述夹具进行夹紧,拍摄头安装于杆身的另一端。由此,现有的内窥镜的拍摄范围为120°,将拍摄头设置于最前端可以拍摄最大范围,在配合后续的角度调节,可以实现无死角拍摄,便于获取完整的轮廓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还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控制模块,内窥镜的拍摄头、驱动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由此,控制模块便于实现对拍摄头、驱动部的精准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的功能至少包括控制驱动部的运行、控制拍摄头的摄像时间或者拍照时间、保存通过拍摄头拍摄的不同行程以及不同角度的图像资料、将不同行程和角度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外耳道轮廓数据、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头戴式支架包括半球形支架、可调节支架和密封件,半球形支架罩设于可调节支架的外周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空腔,密封件设置于可调节支架和半球形支架的端部,可调节支架罩设于耳廓外周且外壁与半球形支架之间通过螺杆活动连接。由此,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可调节支架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耳廓大小的使用者,适用范围广;同时,设置有密封件,可提高密封性和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弹簧和夹紧块,内窥镜的杆身可拆卸地套装于夹具本体内,夹具本体内壁开设有安装槽,夹紧块的一端通过弹簧可活动地安装于安装槽,另一端与内窥镜的杆身相抵。由此,夹具的工作原理为:内窥镜的杆身可插入夹具本体内,在杆身的作用下推动夹紧块沿着安装槽向内滑动并压缩弹簧,到位后夹紧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夹紧杆身,完成锁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部包括微型电机和滑动件,滑动件套装于所述滑轨的外周且与滑轨滑动配合,微型电机安装于滑动件且与滑动件传动连接,夹具安装于滑动件,微型电机与计算机电性连接。由此,微型电机可带动滑动件沿着滑轨滑动,实现内窥镜位置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轨为螺旋状滑轨。由此,螺旋状滑轨便于使得内窥镜的位置移动与人体的外耳道相吻合,提高拍摄精准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采集耳道图形的耳样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佩戴头戴式支架,调节头戴式支架的位置,使得内窥镜对准使用者外耳道;
S2、驱动部在计算机的控制运行,带动内窥镜伸入至外耳道内预定位置;
S3、内窥镜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工作,对外耳道内部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传回计算机;
S4、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记录并保存;
S5、计算机控制驱动部运行,带动内窥镜旋转或者往外移动;旋转角度以及移动距离可通过计算机进行设定;
S6、重复步骤S3~S5,直至将整个外耳道图像采集完;
S7、计算机将内窥镜拍摄的所有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外耳道轮廓数据,并依据该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3D图像;
S8、3D打印机与计算机联机,将计算机重建形成的3D图像打印形成3D耳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耳样制作工艺,该耳样制作工艺首先利用现有的耳内镜技术进行拍照,然后基于耳内镜拍摄的高清晰度图片获取清晰的耳道轮廓数据,再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最终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出耳模壳体,全过程几乎自动进行,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制作工艺的效率低下以及耳样胶成型工艺的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更为重要地是,耳道图像采集自动进行,不仅效率高、精准度高,且几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的耳内镜技术进行拍照,然后基于耳内镜的高清晰度图片获取清晰的耳道轮廓数据,然后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最终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出耳模壳体,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制作工艺的效率低下以及耳样胶成型工艺的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更为重要地是,图像采集系统自动进行,不仅效率高、精准度高,且几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安全性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耳样制作工艺,该耳样制作工艺首先利用现有的耳内镜技术进行拍照,然后基于耳内镜拍摄的高清晰度图片获取清晰的耳道轮廓数据,再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最终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出耳模壳体,全过程几乎自动进行,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制作工艺的效率低下以及耳样胶成型工艺的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更为重要地是,耳道图像采集自动进行,不仅效率高、精准度高,且几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的简化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的进一步细化后的控制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图像采集系统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图像采集系统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图像采集系统的头戴式支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图像采集系统的夹具的简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中的附图标记:1-计算机;2-图像采集系统;3-3D打印机;11-控制模块;21-头戴式支架;22-内窥镜;23-滑轨;24-夹具;25-驱动部;26-转动开关;211-半球形支架;212-可调节支架;213-密封件;214-螺杆;221-杆身;222-拍摄头;241-夹具本体;242-弹簧;243-夹紧块;251-微型电机;252-滑动件;241a-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
如图1~6所示,该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至少包括:
图像采集系统2,配置为采集外耳道的轮廓数据;
计算机1,与图像采集系统2连接,配置为对图像采集系统2进行控制,并依据图像采集系统2采集到的外耳道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3D图像;
3D打印机3,与计算机1联机,配置为将计算机1重建形成的3D图像打印形成3D耳模;
图像采集系统2至少包括:
头戴式支架21;
内窥镜22,一端安装于头戴式支架21,另一端可伸入外耳道内,配置为进行摄像或者拍照;
滑轨23,安装于头戴式支架21;
夹具24,可滑动地安装于滑轨23,配置为夹紧内窥镜22;
驱动部25,安装于滑轨23,配置为驱动夹具24沿着滑轨23滑动;
内窥镜22、驱动部25均与计算机1电性连接。
内窥镜22包括杆身221和拍摄头222,杆身221的一端通过所述夹具24进行夹紧,拍摄头222安装于杆身221的另一端。由此,现有的内窥镜22的拍摄范围为120°,将拍摄头222设置于最前端可以拍摄最大范围,在配合后续的角度调节,可以实现无死角拍摄,便于获取完整的轮廓数据。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还包括与计算机1连接的控制模块11。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模块11设置于计算机1内。控制模块11具体可以为至少具备以上功能的写入计算机1内的专用程序或者安装于计算机1内的专用软件内窥镜22的拍摄头222、驱动部25均与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由此,控制模块11便于实现对各部件的精准控制。
控制模块11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控制驱动部25的运行、控制拍摄头222的摄像时间或者拍照时间、保存通过拍摄头222拍摄的不同行程以及不同角度的图像资料、将不同行程和角度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外耳道轮廓数据、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头戴式支架21包括半球形支架211、可调节支架212和密封件213,半球形支架211罩设于可调节支架212的外周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空腔,密封件213设置于可调节支架212和半球形支架211的端部,可调节支架212罩设于耳廓外周且外壁与半球形支架211之间通过螺杆214活动连接。由此,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可调节支架212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耳廓大小的使用者,适用范围广;同时,设置有密封件213,可提高密封性和舒适性。本实施方式的密封件213可以为硅胶圈。
如图6所示,夹具24包括夹具本体241、弹簧242和夹紧块243。内窥镜22的杆身221可拆卸地套装于夹具本体241内,夹具本体内壁开设有安装槽241a,夹紧块243的一端通过弹簧242可活动地安装于安装槽241a,另一端与内窥镜22的杆身221相抵。由此,夹具24的工作原理为:内窥镜22的杆身221可插入夹具本体241内,在杆身221的作用下推动夹紧块243沿着安装槽241a向内滑动并压缩弹簧242,到位后夹紧块243在弹簧242的作用下夹紧杆身221,完成锁紧。
驱动部25包括微型电机251和滑动件252,滑动件252套装于所述滑轨23的外周且与滑轨23滑动配合,微型电机251安装于滑动件252且与滑动件252传动连接,夹具24安装于滑动件252,微型电机251与计算机1电性连接。由此,微型电机251可带动滑动件252沿着滑轨23滑动,实现内窥镜22位置的调节。本实施方式的滑轨23可以为螺旋状或者弯曲状滑轨23,滑动件252可以为滑块与滑轮的组合结构,滑块内设置有与微型电机251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滑轮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微型电机251带动传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滑轮转动,沿着滑轨23滑动。
在具体实施例中,正常人的外耳道长度大约为2.7cm,本实施方式的伸入至外耳道内的内窥镜22的杆身221直径大约为3.2mm。在移动距离上,具体可以设定每次移动距离间隔为1mm以内,这样便可以实现外耳道精准的轮廓数据的获取。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还包括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安装于滑轨23的两端部且与滑动件252相配合。由此,行程开关可控制夹具24行程范围,避免超出行程。本实施方式的行程开关可以为微型接近开关或者红外传感器。
滑轨23为螺旋状滑轨23。由此,螺旋状滑轨23便于使得内窥镜22的位置移动与人体的外耳道相吻合,提高拍摄精准度。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还包括转动开关26,转动开关26安装于头戴式支架21且与滑轨23相配合。由此,转动开关26可以调节滑轨23螺旋方向和角度,控制内窥镜22头部在耳道中移动时的角度。本实施方式的转动开关26可以为套装于滑轨23最外端的旋转手柄,也可以为与滑轨23最外端动力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的耳内镜技术进行拍照,然后基于耳内镜的高清晰度图片获取清晰的耳道轮廓数据,然后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最终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出耳模壳体,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制作工艺的效率低下以及耳样胶成型工艺的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更为重要地是,图像采集系统2自动进行,不仅效率高、精准度高,且几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安全性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采集耳道图形的耳样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佩戴头戴式支架21,调节头戴式支架21的位置,使得内窥镜22对准使用者外耳道;
S2、驱动部25在计算机1的控制运行,带动内窥镜22伸入至外耳道内预定位置;
S3、内窥镜22在计算机1的控制下工作,对外耳道内部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传回计算机1;
S4、计算机1对图像进行记录并保存;
S5、计算机1控制驱动部25运行,带动内窥镜22旋转或者往外移动;旋转角度以及移动距离可通过计算机1进行设定;
S6、重复以上步骤S3~S5,直至将整个外耳道图像采集完;
S7、计算机1将内窥镜22拍摄的所有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外耳道轮廓数据,并依据该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3D图像;
S8、3D打印机3与计算机1联机,将计算机1重建形成的3D图像打印形成3D耳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耳样制作工艺,该耳样制作工艺首先利用现有的耳内镜技术进行拍照,然后基于耳内镜拍摄的高清晰度图片获取清晰的耳道轮廓数据,再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最终采用3D打印技术成型出耳模壳体,全过程几乎自动进行,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制作工艺的效率低下以及耳样胶成型工艺的操作不当、误伤人耳等问题;更为重要地是,耳道图像采集自动进行,不仅效率高、精准度高,且几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图像采集系统(2),配置为采集外耳道的轮廓数据;
计算机(1),与所述图像采集系统(2)连接,配置为对所述图像采集系统(2)进行控制,并依据所述图像采集系统(2)采集到的外耳道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3D图像;
3D打印机(3),与所述计算机(1)联机,配置为将所述计算机(1)重建形成的3D图像打印形成3D耳模;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2)至少包括:
头戴式支架(21);
内窥镜(22),一端安装于所述头戴式支架(21),另一端可伸入外耳道内,配置为进行摄像或者拍照;
滑轨(23),安装于所述头戴式支架(21);
夹具(24),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轨(23),配置为夹紧所述内窥镜(22);
驱动部(25),安装于所述滑轨(23),配置为驱动所述夹具(24)沿着所述滑轨(23)滑动;
所述内窥镜(22)、驱动部(25)均与计算机(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22)包括杆身(221)和拍摄头(222),所述杆身(221)的一端通过所述夹具(24)进行夹紧,所述拍摄头(222)安装于杆身(221)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4)包括夹具本体(241)、弹簧(242)和夹紧块(243),所述内窥镜(22)的杆身(221)可拆卸地套装于所述夹具(24)本体内,所述夹具本体(241)内壁开设有安装槽(241a),所述夹紧块(243)的一端通过所述弹簧(242)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41a),另一端与所述内窥镜(22)的杆身(22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计算机(1)连接的控制模块(11),所述拍摄头(222)、驱动部(25)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1)的功能至少包括控制所述驱动部(25)的运行、控制所述拍摄头(222)的摄像时间或者拍照时间、保存通过所述拍摄头(222)拍摄的不同行程以及不同角度的图像资料、将不同行程和角度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外耳道轮廓数据、依据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支架(21)包括半球形支架(211)、可调节支架(212)、密封件(213)和螺杆(214),所述半球形支架(211)罩设于所述可调节支架(212)的外周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密封件(213)设置于可调节支架(212)和半球形支架(211)的端部,所述可调节支架(212)罩设于耳廓外周且外壁与所述半球形支架(211)之间通过螺杆(214)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25)包括微型电机(251)和滑动件(252),所述滑动件(252)套装于所述滑轨(23)的外周且与所述滑轨(23)滑动配合,所述微型电机(251)安装于滑动件(252)且与所述滑动件(252)传动连接,所述夹具(24)安装于所述滑动件(252),所述微型电机(251)与所述计算机(1)电性连接。
8.一种基于采集耳道图形的耳样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佩戴头戴式支架(21),调节头戴式支架(21)的位置,使得内窥镜(22)对准使用者外耳道;
S2、驱动部(25)在计算机(1)的控制运行,带动内窥镜(22)伸入至外耳道内预定位置;
S3、内窥镜(22)在计算机(1)的控制下工作,对外耳道内部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传回计算机(1);
S4、计算机(1)对图像进行记录并保存;
S5、计算机(1)控制驱动部(25)运行,带动内窥镜(22)旋转或者往外移动;旋转角度以及移动距离可通过计算机(1)进行设定;
S6、重复步骤S3~S5,直至将整个外耳道图像采集完;
S7、计算机(1)将内窥镜(22)拍摄的所有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外耳道轮廓数据,并依据该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3D图像;
S8、3D打印机(3)与计算机(1)联机,将计算机(1)重建形成的3D图像打印形成3D耳模。
CN202111503217.0A 2021-12-09 2021-12-09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Pending CN114189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3217.0A CN114189792A (zh) 2021-12-09 2021-12-09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3217.0A CN114189792A (zh) 2021-12-09 2021-12-09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792A true CN114189792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4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3217.0A Pending CN114189792A (zh) 2021-12-09 2021-12-09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97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4292A (zh) * 2022-09-02 2023-04-11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辅听设备自动配置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199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奥迪康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助听器配件的方法
EP2986031A1 (en) * 2014-08-14 2016-02-17 Oticon A/s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a custom fit earmold
US20170104977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Lantos Technologies Inc. Custom earbud scanning and fabrication
CN109730923A (zh) * 2019-03-04 2019-05-1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辅助耳穴压籽的耳部穴位自动定位装置、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2330793A (zh) * 2020-09-30 2021-02-05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模三维模型的获取方法、耳机定制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13208905A (zh) * 2021-05-07 2021-08-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3d打印技术精准定位耳穴并开孔的制作耳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199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奥迪康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助听器配件的方法
EP2986031A1 (en) * 2014-08-14 2016-02-17 Oticon A/s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a custom fit earmold
US20170104977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Lantos Technologies Inc. Custom earbud scanning and fabrication
CN109730923A (zh) * 2019-03-04 2019-05-1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辅助耳穴压籽的耳部穴位自动定位装置、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2330793A (zh) * 2020-09-30 2021-02-05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模三维模型的获取方法、耳机定制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13208905A (zh) * 2021-05-07 2021-08-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3d打印技术精准定位耳穴并开孔的制作耳模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4292A (zh) * 2022-09-02 2023-04-11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辅听设备自动配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03890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ental filling for restoration of tooth crown
US20210014619A1 (en) Hearing device including a sensor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20140319734A1 (en) Real time manufacturing of softening polymers
JP4982488B2 (ja) 補聴器用長細可変形部材の成形方法およびツール
JP2960544B2 (ja) 補聴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189792A (zh) 基于采集耳道图形进行耳模成型的系统及耳样制作工艺
CN114668531A (zh) 颌矫形的机构和用于制造颌矫形的机构的方法
FR2750578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oiffe personnalisee de casque
CN112333604B (zh) 智能眼镜扬声器调节装置及方法、智能眼镜
EP1226739A2 (en) One-size-fits-all uni-ear hearing instrument
US20100316972A1 (en) Method for the generative production of individual dental preformed parts for articulators
KR20150019056A (ko) 특수분장용 마스크 제작 장치 및 방법
CN104853273A (zh) 一种定制式蓝牙耳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78606A (zh) 牙齿受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6490735U (zh) 一种可调节的耳内拍摄装置及应用其的耳模成型系统
JP3187195U (ja) カメラシュー延長装置
TW201202779A (en) Optical lens unit and plastic lens forming mold and plastic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WO2014082624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ür dentale zwecke bestimmten mundgetragenen schienen
JP4190499B2 (ja) 補聴器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セット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に従って製造される補聴器
CN108749035B (zh) 一种假肢接受腔的制备方法
CN106419814A (zh) 一种移动式高效喉镜
CN105590326A (zh) 基于计算机双目视觉的下颌运动轨迹跟踪装置及控制方法
US2203105A (en) Earpiece manufacture
CN209141442U (zh) 医疗康复辅具成型装置
JP2007029207A (ja) 眼球運動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