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9122A -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9122A
CN114189122A CN202111514985.6A CN202111514985A CN114189122A CN 114189122 A CN114189122 A CN 114189122A CN 202111514985 A CN202111514985 A CN 202111514985A CN 114189122 A CN114189122 A CN 114189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along
coil
magnets
magnetic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49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9122B (zh
Inventor
陈志�
刘元江
刘春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5149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9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9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9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alternate energisation of two coi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振动装置包括壳体、磁路组件、线圈组件以及复位组件,磁路组件设于壳体内,磁路组件包括形成有沿第三方向分布的磁场的第一磁体结构,磁路组件可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振动,第一磁体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磁体,两个第一磁体沿第二方向错位设置;线圈组件固设于壳体内且位于磁路组件产生的磁场中,线圈组件在通交流电时,与第一磁体结构形成沿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和沿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复位组件设于壳体内,能够对磁路组件施加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回复力。

Description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手机、可穿戴设备、游戏机等,大量地采用振动电机作为系统的反馈,线性振动马达因为没有换向器和电刷,其运行中没有摩擦的电火花,运行可靠、响应快等优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用户对振动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振动产生装置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更细腻的不同节奏的振感。常规的一个线性振动器很难作到,而用多套线性振动器,在成本和占用空间上又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运动耐久性、可靠性和平稳性的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振动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
磁路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路组件包括形成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的磁场的第一磁体结构,所述磁路组件可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振动,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磁体,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所在的平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磁路组件产生的磁场中,所述线圈组件用以在通交流电时,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
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对所述磁路组件施加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包括至少一线圈,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绕组边、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绕组边:
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与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共同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与两个所述第一绕组边共同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线圈;
所述第一磁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排布,对应同一所述线圈的各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
可选地,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电流流向相反;
多个所述第一磁体形成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线圈的第一磁体组,同一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相反,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相同。
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磁吸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相互吸引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磁回复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磁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吸件,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均固定至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位,以在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磁回复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磁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形成有沿第三方向分布的磁场的第二磁体结构,所述第二磁体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线圈组件相互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助力;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二磁吸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相互吸引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磁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吸件,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均固定至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位,以在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磁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各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磁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各所述第二磁体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磁体;
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磁路组件处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
可选地,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线圈;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磁体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且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包括第二磁吸件,在所述磁路组件位于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磁体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所述多个第二磁体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
可选地,位于所述磁路组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磁体、以及第一磁吸件一一对应设置,以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地,位于所述磁路组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二磁体、以及第二磁吸件一一对应设置,以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位于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方位,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磁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吸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板和至少一线圈,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磁路组件一侧;
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磁路组件一侧,且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可选地,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绕组边、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绕组边;
其中一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线圈外侧、且对应其中一所述第一绕组边;
其中一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线圈内侧、且对应其中一所述第二绕组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一磁体结构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一间隙;和/或,
所述第二磁吸结构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二磁体结构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第一摩擦块和第二摩擦块,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摩擦块与所述第二摩擦块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布设的端壳和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具有一端部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端壳盖设所述安装腔设置;
其中,所述磁路组件、所述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以及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振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从而在与所述线圈组件对应配合时形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电磁力,所述磁路组件和所述线圈组件产生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运动趋势,便引发共振,在与所述线圈组件配合时可以产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如此使得所述振动装置能够实现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从而所述线圈组件中的线圈通电后,驱使所述磁路组件受电磁推力而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复位组件而使得所述磁路组件反向运动以回到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完成了双频双向的振动,整体布局更加的紧凑,更达成更高频率的驱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磁路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磁路组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线圈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线圈组件和磁路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振动装置 3 线圈组件
1 壳体 31 线圈
11 端壳 311 第一绕组边
12 壳本体 312 第二绕组边
2 磁路组件 32 第二安装板
21 第一磁体结构 4 第一磁吸结构
211 第一磁体 41 第一磁吸件
211a/b 参照磁体 5 第二磁吸结构
22 第二磁体结构 51 第二磁吸件
221 第二磁体 61 第一摩擦块
23 第一安装板 62 第二摩擦块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手机、可穿戴设备、游戏机等,大量地采用振动电机作为系统的反馈,线性振动马达因为没有换向器和电刷,其运行中没有摩擦的电火花,且具有运行可靠、响应快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用户对振动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振动产生装置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更细腻的不同节奏的振感。常规的一个线性振动器很难作到,而用多套线性振动器,在成本和占用空间上又大幅增加。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运动耐久性、可靠性和平稳性的可双频双向的振动装置,用一套线性电机的驱动模组能产生两种不同方向的驱动力,使振动装置在能产生两个不同方向不同频率的振感的同时,装置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图1至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2,振动装置100包括壳体1、磁路组件2、线圈组件3、复位组件,所述壳体1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磁路组件2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磁路组件2包括形成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的磁场的第一磁体结构21,所述磁路组件2可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振动,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磁体211,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线圈组件3所在的平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固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磁路组件2产生的磁场中,所述线圈组件3用以在通交流电时,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所述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1内,能够对所述磁路组件2施加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回复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从而在与所述线圈组件3对应配合时形成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电磁力,所述磁路组件2和所述线圈组件3产生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运动趋势,便引发共振,在与所述线圈组件3配合时可以产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如此使得所述振动装置100能够实现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从而所述线圈组件3中的线圈通电后,驱使所述磁路组件2受电磁推力而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复位组件而使得所述磁路组件2反向运动以回到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完成了双频双向的振动,整体布局更加的紧凑,更达成更高频率的驱动效果。
具体的,所述线圈组件3包括至少一线圈31,所述线圈3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绕组边311、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绕组边312,基于此结构下,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且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以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绕组边311沿所述第三方向对应,以共同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此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磁体211的上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绕组边312对应,另一所述第一磁体211的下端与另一所述第二绕组边312对应,由于错位的影响,各所述第一磁体211与对应的各所述第二绕组边312之间形成电磁推力,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与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312产生的电磁推力均沿所述第二方向且方向相同,从而实现了两个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组件3包括两个线圈31,所述第一磁体21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体211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排布,对应同一所述线圈31的各所述第一磁体211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即针对同一所述线圈31的绕组边而言,各所述第一磁体211进行错位设置,此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磁体211对应排布,只需要保证同一所述线圈31中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312对应的所述第一磁体211呈错位布置即可满足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产生电磁力的效果,两个所述线圈31中,高度一致的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312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的高度可以相同,请参照图3,两个参照磁体211a的高度一致,两个参照磁体211b的高度一致,但是对应同一所述线圈31的相邻的参照磁体211a和参照磁体211b错位。
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线圈31之间的电流流向相反,即各所述线圈31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312的电流方向相反,且相邻的所述线圈31中的,位于同一高度上的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312的电流方向也相反,多个所述第一磁体211形成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线圈31的第一磁体组,同一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的极性相反,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的极性相同。如此才能保证各所述线圈31与对应的两个极性相反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产生的电磁推力的方向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各所述第一磁体211的充磁方向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磁体2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排布间隙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所述复位组件的具体形式,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弹片等弹性复位件进行回复,然而,考虑到弹片的设置需要预留空间,影响小型化的设计,同时,弹片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变形,从而产生杂音,影响振动马达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本实施例中利用磁悬浮原理提供回复力,完成复位,具体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磁吸结构4,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相互吸引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磁回复力,当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相互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所述磁路组件2受电磁推力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此时所述磁路组件2的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当所述磁路组件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振动出现位置变化时,相互之间的磁吸引力会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位移方向相反的磁回复力,从而将所述磁路组件2拉回,形成一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振动,当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时,复位原理相同,从而通过电磁感应和磁悬浮的原理完成了双频双向的振动,无需单独设置弹片,有效的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所述磁路组件2相对稳定运动回复,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4,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吸件41,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均固定至所述壳体1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位,以在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磁回复力;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均为导磁材料,本实施例中为铁芯,从而分别与所述磁路组件2产生磁吸效果,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同时受到所述线圈组件3通电后的电磁推力、以及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的磁吸力,从而在不需要设置弹片的情况下,当所述磁路组件2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产生沿所述第一方向位移时,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同时提供磁吸力,从而将所述磁路组件2拉回,形成类似弹片的回复效果。
为了满足使用时的振动要求,请参照图2,所述磁路组件2还包括形成有沿第三方向分布的磁场的第二磁体结构22,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线圈组件3相互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助力,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二磁吸结构5,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相互吸引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磁回复力,当所述线圈组件3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相互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助力,驱使所述磁路组件2运动,所述磁路组件2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相互之间的磁吸引力会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位移方向相反的磁回复力,从而将所述磁路组件2拉回,形成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振动,如此,当所述磁路组件2在所述第二方向产生位移时,该电磁助力可增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振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吸件51,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均固定至所述壳体1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位,以在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磁回复力;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均为导磁材料,本实施例中为铁芯,从而分别与所述磁路组件2产生磁吸效果,振动过程中,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受到所述线圈组件3通电后产生的电磁推力、电磁助力以及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相互吸引的磁吸力,从而在不需要设置弹片的情况下,当所述磁路组件2在电磁推力和电磁助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沿所述第二方向位移时,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同时提供磁吸力,从而将所述磁路组件2拉回,形成类似弹片的回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吸件41,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吸件51,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均固定至所述壳体1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方位,从而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和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之间磁吸配合,从而产生与所述磁路组件2运动方向相反的磁吸力,以进行复位,使得在所述磁路组件2进行振动时,能够受到均衡的回复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述磁路组件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位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振动装置100所能够达到的功率受到所述磁体数量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使用需求,请参照图4,所述磁路组件2还包括第一安装板23,所述第一安装板23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和第二磁体结构22,各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磁体211,各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磁体221;其中,所述线圈组件3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线圈组件3设置在所述磁路组件2处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从而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3的两侧均形成稳定的电磁力,可以实现所述磁路组件2在所述第三方向两侧的受力均衡,便于保证整体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磁吸结构4和第二磁吸结构5,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包括第一磁吸件41,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包括第二磁吸件51,在所述磁路组件2位于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磁体211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对应所述多个第二磁体221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使得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多个所述第一磁体211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多个所述第二磁体221与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在所述第二方向对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23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四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的所述第一磁体211,每一侧面的四个所述第一磁体211的磁极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相应的,位于所述磁路组件2两侧的所述第一磁吸件41对应设置,每侧均设置三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多个所述第二磁体221沿所述第二方向呈间隔排布有两排,在稳定状态下,保证各所述第一磁体2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磁吸件41为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磁体22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吸件51为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相互靠近,以使得在稳定的磁吸距离范围内,防止任一侧偏差过大而造成磁吸失效,影响所述磁路组件2单侧的磁吸力。
需要说明的是,各磁吸件与各磁体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所述第二磁体221的极性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但是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较大,此时,为了避免干涉,将各所述第二磁吸件51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设计的较小,则在磁吸配合时,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对应同一所述第二磁体221进行磁吸配合。
为了合理的设计所述壳体1内与所述磁路组件2配合的各组件的排布,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3设于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方,且与其中一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其中一所述第二磁吸件51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从而将对应的所述第一磁吸件41、所述第二磁吸件51和所述线圈31排布在同一平面上,将空间尺寸压缩到最小,便于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组件3还包括第二安装板32和至少一线圈31,所述线圈3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朝向所述磁路组件2一侧;对应的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磁吸件51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朝向所述磁路组件2一侧,且所述第一磁吸件41与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二磁吸件51和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从而将所述线圈31、对应的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51集成在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形成模块化设计,可在进行组装后,整体安装至所述壳体1内对应的壁面上,便于组合安装。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一磁吸件41、所述第二磁吸件51在与所述线圈31配合过程中,可以将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均设置在所述线圈31的内侧,此此时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置于所述线圈31的外侧;或者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均设置在所述线圈31的外侧,此时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置于所述线圈31的内侧;也可仅部分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或仅部分所述第二磁吸件51设置在所述线圈31的内侧,其余的磁吸件对应分布在所述线圈3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41均位于所述线圈31的外侧,部分所述第二磁吸件51置于所述线圈31的内侧。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线圈组件3分别设于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从而共同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磁路组件2作用,两个所述线圈组件3中的线圈31的电流方向,应当保证与对应的磁路组件2产生同向的驱动力,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具体的,各所述线圈组件3包括两个线圈3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磁体211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磁体22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且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进一步的,在所述磁路组件2受磁回复力而反向运动过程中,沿所述第三方向两侧的力可能存在差值,此时所述磁路组件2会发生偏转而与其中一侧对应的磁吸件贴合,从而影响所述磁路组件2的继续振动的运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和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一间隙,从而避免所述磁路组件2受磁吸力直接贴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和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二间隙,从而避免所述磁路组件2受磁吸力直接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所述磁路组件2在任意情况下均不与对应的磁吸结构贴合,因此,应当保证在所述磁路组件2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之间同时形成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
本发明不限制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形成方式,可以设置一个整块的限位块,一侧抵接所述壳体1的内壁,另一侧在所述磁路组件2偏转时可抵紧所述磁路组件2中的第一安装板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3包括第二安装板32,所述磁路组件2还包括第一安装板23;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第一摩擦块61和第二摩擦块62,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和所述第一安装板23相对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摩擦块61与所述第二摩擦块62相抵,以使得所述磁路组件2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之间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即使得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之间相互摩擦,从而防止对应的磁体和磁吸件或者线圈31直接摩擦造成损伤。
此结构中,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和所述第一安装板23进行组合安装,保证在组装在所述壳体1后,二者存在对应关系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应当使得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抵接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总厚度大于该方向上,所述第一磁体211、所述第二磁体221、所述线圈31、所述第一磁吸件41以及所述第二磁吸件51的投影中的最大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块61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线圈31、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51的厚度,所述第二摩擦块6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和所述第二磁体结构22的厚度。如此当所述磁路组件2出现偏坡时,能保证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优先接触,在此状态下进行所述磁路组件2的驱动,则是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之间发生摩擦,最大化的保护对应磁体结构和磁吸件,延长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够防止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磁体结构和磁吸件的吸附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均由摩擦系数低的非导磁材料作成,本实施例中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且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满足设计需求。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两个,即两个所述第一摩擦块61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2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摩擦块6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3对应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当仅设置所述第一磁体结构21时,同样可以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摩擦块61和所述第二摩擦块62。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布设的端壳11和壳本体12,所述壳本体12具有一端部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端壳11盖设所述安装腔设置;其中,所述磁路组件2和两个所述线圈组件3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从而将该所述振动装置100密封设置。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6至图7,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具体设置方式如下:
所述壳体1包括端壳11和壳本体12,所述线圈组件3设置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磁路组件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每一所述线圈组件3中,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板32固定至所述壳本体12其中一侧壁,该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设置两个线圈31,两个所述线圈31上的电流方向相反,每一所述线圈31均为框形线圈,具有四个绕组边,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包括三个第一磁吸件41,所述第二磁吸结构5包括八个第二磁吸件51,各所述线圈组件3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分别安装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三个第一磁吸件41,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磁吸件41位于两个所述线圈31之间,其余的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分布在两个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离的两侧,靠近两个所述线圈31的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41与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绕组边311外侧贴合,各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还分布有所述第二磁吸件51,八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排,每排上设有四个,两个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312的内壁面分别贴合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各所述第二安装板3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还设置两个第一摩擦块61,每一所述第一摩擦块6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贴合,所述限位结构、所述线圈组件3、所述第一磁吸件41、所述第二磁吸件51集成的组成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的两个定子结构,所述磁路组件2位于两个定子结构中间,所述磁路组件2的所述第一安装板23的两侧,对应各所述第一磁吸件4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51排布设置所述第一磁体211和所述第二磁体221,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板23单侧设置四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的所述第一磁体211,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的极性相同,且与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211极性相反,各所述第一磁体211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两个所述线圈31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绕组边311电磁感应,同时又由于错位布置而与对应的第二绕组边312形成电磁推力,所述第一安装板23单侧设置四个第二磁体221,四个所述第二磁体221对应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的两排,每排两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沿所述第二方向邻近的两个所述第二磁体221的极性相反,且同一排上的两个所述第二磁体221的极性相反,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处于同一排的四个所述第二磁吸件51,同时,同一排上的两个所述第二磁体221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的两个所述线圈3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电流方向相反的两个第二绕组边3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振动装置100,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振动装置100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上述全部技术特征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
磁路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路组件包括形成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的磁场的第一磁体结构,所述磁路组件可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振动,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磁体,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所在的平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磁路组件产生的磁场中,所述线圈组件用以在通交流电时,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
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能够对所述磁路组件施加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回复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至少一线圈,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绕组边、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绕组边:
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与两个所述第二绕组边共同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推力,与两个所述第一绕组边共同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电磁推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线圈;
所述第一磁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排布,对应同一所述线圈的各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电流流向相反;
多个所述第一磁体形成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线圈的第一磁体组,同一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相反,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组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磁吸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相互吸引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磁回复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磁回复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吸件,两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均固定至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位,以在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磁回复力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磁回复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形成有沿第三方向分布的磁场的第二磁体结构,所述第二磁体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线圈组件相互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电磁助力;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二磁吸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相互吸引作用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磁回复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吸件,两个所述第二磁吸件均固定至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位,以在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磁回复力。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各所述第一磁体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磁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各所述第二磁体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磁体;
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磁路组件处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线圈;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磁体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且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包括第二磁吸件,在所述磁路组件位于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磁体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所述多个第二磁体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位于所述磁路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方位,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磁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吸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板和至少一线圈,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磁路组件一侧;
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磁路组件一侧,且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绕组边、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绕组边;
其中一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线圈外侧、且对应其中一所述第一绕组边;
其中一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线圈内侧、且对应其中一所述第二绕组边。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装置。
CN202111514985.6A 2021-12-10 2021-12-10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189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985.6A CN114189122B (zh) 2021-12-10 2021-12-10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985.6A CN114189122B (zh) 2021-12-10 2021-12-10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122A true CN114189122A (zh) 2022-03-15
CN114189122B CN114189122B (zh) 2024-04-30

Family

ID=8054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4985.6A Active CN114189122B (zh) 2021-12-10 2021-12-10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912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5910A1 (de) * 1995-11-22 1997-05-28 Pipetronix GmbH Vor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ferromagnetischen Materialien
JPH11155274A (ja) * 1997-11-21 1999-06-08 Star Micronics Co Ltd 振動装置
KR20000007642A (ko) * 1998-07-06 2000-02-07 이형도 편편형 진동모터
US20120014222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Frank Niese Electromagnetic ultrasound transducer
KR20130012442A (ko) * 2011-07-25 2013-02-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자
CN107171526A (zh) * 2017-06-09 2017-09-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08855847A (zh) * 2018-07-19 2018-11-23 池州市弘港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双向微型线性振动器
CN210167942U (zh) * 2019-07-17 2020-03-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111641321A (zh) * 2020-06-30 2020-09-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5910A1 (de) * 1995-11-22 1997-05-28 Pipetronix GmbH Vor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ferromagnetischen Materialien
JPH11155274A (ja) * 1997-11-21 1999-06-08 Star Micronics Co Ltd 振動装置
KR20000007642A (ko) * 1998-07-06 2000-02-07 이형도 편편형 진동모터
US20120014222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Frank Niese Electromagnetic ultrasound transducer
KR20130012442A (ko) * 2011-07-25 2013-02-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자
CN107171526A (zh) * 2017-06-09 2017-09-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08855847A (zh) * 2018-07-19 2018-11-23 池州市弘港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双向微型线性振动器
CN210167942U (zh) * 2019-07-17 2020-03-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111641321A (zh) * 2020-06-30 2020-09-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122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13459A1 (en) Linear vibrator
JP6667033B2 (ja) 振動モータ
JP7039751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WO2019102704A1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US10164512B2 (en) Vibration motor
WO2016194762A1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KR102202568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WO2022143043A1 (zh) 振动器和电子设备
KR20120064808A (ko) 선형 진동자
CN114189122A (zh) 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2046602A (zh) 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
WO2020098426A1 (zh) 振动电机
CN114257056B (zh) 振动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8418382B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14172340B (zh) 振动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4221512B (zh) 振动装置及智能终端
TWM636963U (zh) 振動致動器
WO2022142188A1 (zh) 线性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CN211830533U (zh) 振动马达和电子终端
CN114204767A (zh) 振动装置及智能终端
JP7156411B2 (ja) 振動子支持構造、振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8206618B (zh) 线性振动电机
TWI826028B (zh) 振動致動器
JP2019211982A (ja) 電子装置
CN114221511B (zh) 振动装置及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