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5153B -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5153B
CN114185153B CN202111510659.8A CN202111510659A CN114185153B CN 114185153 B CN114185153 B CN 114185153B CN 202111510659 A CN202111510659 A CN 202111510659A CN 114185153 B CN114185153 B CN 114185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wide
paraxial region
image
angle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06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5153A (zh
Inventor
林肖怡
刘涵
袁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uy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uy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uy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uy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06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5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5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5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5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5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一、三、五和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余透镜具有正屈折力;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5<T12/CT1<2.5;T12为第一透镜至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本发明能够降低广角光学镜头的组装难度和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影像于镜头边缘处的畸变,从而有效地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各式镜头得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提供者丰富多样化的拍摄功能。其中,广角镜头具有较短的镜头焦距以及较宽的视场角,同时由于景深较深,适于拍摄如建筑和风景等场景较大的照片,因此深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由于广角镜头的光学镜片装配调校难度较高,导致镜头的敏感度较高,同时镜头边缘处的影像存在较严重的畸变,成像效果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广角镜头敏感度较高,同时镜头边缘处的影像存在较严重的畸变,成像效果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
所述广角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1.5<T12/CT1<2.5;
其中,T12为第一透镜至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5<SAG11/ET1<1.3;
其中,SAG1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的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ET1为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05≤T23+T45;
其中,T23为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45为第四透镜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8<f/f2<1.55;
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2<f5/f6<1.95;
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5<(f2+f3)/f23<-0.8;
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30<Yc62/ImgH<0.55;
Yc52为第五透镜像侧面的反曲点到光轴上的垂直距离,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2.0<R31/R32<3.35;
其中,R31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可选地,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75<Tan(2×HFOV);
其中,HFOV为广角光学镜头的半视场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电子感光元件,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所述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的成像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具有六片透镜,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的合理配置,同时使镜头满足特定条件,能够降低广角光学镜头的组装难度和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影像于镜头边缘处的畸变,从而有效地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5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11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上述图中:
E1、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3、第三透镜;E4、第四透镜;E5、第五透镜;E6、第六透镜;E7、红外滤光片;STO、光阑;
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3、成像面。
本发明所涉及的参数定义如下:
T12:第一透镜至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CT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SAG1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
ET1: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T23: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T45:第四透镜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f: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f23:第二透镜至第三透镜的焦距;
Yc52:第五透镜像侧面的反曲点到光轴上的垂直距离;
ImgH: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R31: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
R32: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HFOV:广角光学镜头的半视场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
其中,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5<T12/CT1<2.5;其中,T12为第一透镜至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以及第一镜头的厚度,有利于降低广角光学镜头的敏感度,提升广角光学镜头成像质量,同时保持广角光学镜头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5<SAG11/ET1<1.3;其中,SAG1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的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ET1为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基于该关系式能够限制第一透镜的形状,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从而提高镜头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05≤T23+T45;其中,T23为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45为第四透镜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通过限制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以及第四透镜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能够合理控制光线偏折角,从而有效减小高级像差并提升轴上象质,同时能够降低镜头的敏感度。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8<f/f2<1.55;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通过合理调整第二透镜的焦距与镜头总焦距之间的比值,能够合理控制第二透镜的光焦度对镜头的总光焦度的贡献率,进而达到减小光线的偏转角的目的。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2<f5/f6<1.95;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借助前述关系式能够将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球差贡献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提升镜头在轴上视场区域内的成像质量。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5<(f2+f3)/f23<-0.8;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基于此,能够进一步控制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球差贡献量,从而进一步改善成像质量。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30<Yc62/ImgH<0.55;Yc52为第五透镜像侧面的反曲点到光轴上的垂直距离,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满足此关系式能够校正广角光学镜头中主光线在像面上的入射角,有利于提高与感光芯片的匹配度,并保证整个像面的亮度均匀度。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0<R31/R32<3.35;其中,R31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借助该关系式能够规定第三透镜的形状,从而达到减小光线偏折程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75<Tan(2×HFOV);其中,HFOV为广角光学镜头的半视场角。基于该关系式能够合理控制影像范围,在实现广角拍摄的同时确保优质的成像质量,同时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望远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及第六透镜E6。
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STO,光阑STO设置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此外,第六透镜E6与成像面S13之间设有红外滤光片E7,红外滤光片E7的材质为玻璃。
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1-1、表1-2以及表1-3。
表1-1为实施例一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f为广角光学镜头的焦距,Fno为光圈值,HFOV为广角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
表1-2为实施例一中的非球面系数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则表示各表面第4、6、8、10、12、14、16、18及20阶非球面系数。
表1-3为实施例一中该广角光学镜头所满足的条件。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1-1、表1-2以及表1-3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至图6,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5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及第六透镜E6。
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STO,光阑STO设置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此外,第六透镜E6与成像面S13之间设有红外滤光片E7,红外滤光片E7的材质为玻璃。
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2-1、表2-2以及表2-3。
/>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至图9,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及第六透镜E6。
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STO,光阑STO设置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此外,第六透镜E6与成像面S13之间设有红外滤光片E7,红外滤光片E7的材质为玻璃。
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3-1、表3-2以及表3-3。
/>
/>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0至图12,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11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及第六透镜E6。
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STO,光阑STO设置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此外,第六透镜E6与成像面S13之间设有红外滤光片E7,红外滤光片E7的材质为玻璃。
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4-1、表4-2以及表4-3。
/>
/>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3至图15,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及第六透镜E6。
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4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6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7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S8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9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0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S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STO,光阑STO设置于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之间。此外,第六透镜E6与成像面S13之间设有红外滤光片E7,红外滤光片E7的材质为玻璃。
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5-1、表5-2以及表5-3。
/>
/>
实施例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包括电子感光元件,以及如上任一项的广角光学镜头,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广角光学镜头的成像面。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组成;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且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
所述广角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1.5<T12/CT1<2.5;
其中,T12为第一透镜至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2.22<R31/R32<3.35;
其中,R31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5<SAG11/ET1<1.3;
其中,SAG1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的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ET1为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05≤T23+T45;
其中,T23为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45为第四透镜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8<f/f2<1.55;
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2<f5/f6<1.95;
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5<(f2+f3)/f23<-0.8;
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23为第二透镜至第三透镜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30<Yc62/ImgH<0.55;
Yc52为第五透镜像侧面的反曲点到光轴上的垂直距离,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75<Tan(2×HFOV);
其中,HFOV为广角光学镜头的半视场角。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电子感光元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所述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广角光学镜头的成像面。
CN202111510659.8A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185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0659.8A CN114185153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0659.8A CN114185153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5153A CN114185153A (zh) 2022-03-15
CN114185153B true CN114185153B (zh) 2024-03-15

Family

ID=80543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0659.8A Active CN114185153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515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7483A (zh) * 2019-06-03 2019-08-30 贵州旭业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镜头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7483A (zh) * 2019-06-03 2019-08-30 贵州旭业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镜头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5153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6394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9270662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9102995U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08761737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6772957B (zh) 摄像镜头及包括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7870407B (zh) 五片式成像镜片组
CN113391430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490587A (zh) 成像镜头
CN114200648B (zh) 一种高清光学取像镜头及电子设备
CN209327661U (zh) 成像镜头
CN208607417U (zh) 光学成像系统
WO2019218613A1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275279A (zh) 光学成像镜头组
CN110262017B (zh) 光学镜头、相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6959499B (zh) 光学镜头
CN114236770B (zh) 一种摄远镜头及电子设备
CN208833987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4509862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002813B (zh) 一种五片式透镜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33652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185153B (zh)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2505887A (zh)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20188787U (zh) 一种摄远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6430549B (zh) 一种摄远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4047609B (zh) 光学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