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3077A -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3077A
CN114173077A CN202111449889.8A CN202111449889A CN114173077A CN 114173077 A CN114173077 A CN 114173077A CN 202111449889 A CN202111449889 A CN 202111449889A CN 114173077 A CN114173077 A CN 114173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data
data channel
interfac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9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3077B (zh
Inventor
李晓龙
王锐
马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9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3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3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3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3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3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8Signal distribution or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以通过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在获得配置信息后,切断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以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和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复用第一接口中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基于X86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上,可以通过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将视频等数据传输到所连接的输出设备上。例如,会议系统可以通过HDMI将会议视频输出到所连接的电视机上。
为了实现对输出设备的控制,目前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在电子设备与输出设备之间,实现连接通路,该连接通路除了用于读取设备参数,还用于传输数据,另外还进行设备控制。
但是,在电子设备与输出设备之间设置控制器的方式会使得电子设备中的通路较为复杂,造成该通路上的寄生电容值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如下: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以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
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切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以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复用所述第一接口中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包括:
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所述第一接口,拦截产生的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基于所述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将所述配置信息存至所述控制器。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切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包括:
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发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以基于所述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使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断开、并使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导通。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在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后,执行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的交互,以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上述方法,优选的,其中,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如果接收到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控制指令转换为目标指令,并至少建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控制通道,通过所述控制通道将所述目标指令给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其中,所述控制通道复用所述第一接口中的通用控制总线引脚。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控制器存储的配置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中至少包含显示数据通道引脚;
处理器和控制器;
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口后,建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以使得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
在所述控制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所述控制器切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以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复用所述显示数据通道引脚。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还包括:
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所述第一接口后,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相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
在所述控制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所述切换开关断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的连接并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其中:
所述控制器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所述第一接口,拦截产生的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基于所述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触发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连接,以建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存储所述配置信息。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其中:
所述控制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以基于所述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触发所述切换开关断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的连接并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断开、并使得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导通。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中,在有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首先建立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在获得到配置信息后,切换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到与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复用第一接口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据此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可见,本申请中将获取配置信息的显示数据通道与进行通信连接的显示数据通道分开,在需要时才切换连接,由此,达到简化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数据通道的目的,从而避免过于复杂的通道上的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笔记本与电视机通过HDMI接口相连的示例图;
图3-图6分别为本申请适用于笔记本连接电视机的场景的示例图;
图7为CPU、CEC控制器和HDMI接口直连的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适用于笔记本连接电视机进行电视机控制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及图12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的连接示例图;
图13为本申请适用于装载会议系统的计算机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具有第一接口能够接入其他设备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如笔记本、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简化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数据通道,以避免通道上的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以通过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接口可以为HDMI类型的接口,如HDMI连接器等。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均为具有HDMI类型的接口的设备,基于此,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HDMI类型的接口建立HDMI类型的数据连接。
以第一电子设备为笔记本为例,笔记本上具有HDMI接口,具有HDMI接口的电视机可以通过HDMI接口的连接线接入笔记本,如图2中所示。
基于此,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首先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该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复用第一接口中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如ddc引脚,基于此,通过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唯一表征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如图3中所示,在电视机接入到笔记本的HDMI接口后,建立笔记本在HDMI接口上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DDC(Display Data Channel),记为DDC1,该DDC1通过HDMI接口中的ddc引脚实现。基于此,通过DDC1,笔记本上可以获得电视机的配置信息,如电视机的扩展显示器识别数据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
步骤102:在获得配置信息后,切断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以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复用第一接口中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由此,通过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而此时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是切断的,因此,在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上不再进行配置信息的获取,而是仅用于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通信连接主要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输出至第二电子设备。
例如,如图4中所示,在电视机接入笔记本的HDMI接口后,通过建立的DDC1笔记本上获得到电视机的EDID之后,将DDC1切断,建立基于HDMI接口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记为DDC2,该DDC2通过HDMI接口中的ddc引脚实现。基于此,通过DDC2,笔记本上可以建立与电视机之间的HDMI连接,从而将笔记本上的视频数据传输到电视机上。由此,使得ddc引脚始终保持一个通道,DDC1或DDC2,而不会存在DDC1和DDC2同时存在的情况,由此避免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中,在有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首先建立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在获得到配置信息后,切换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到与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复用第一接口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据此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获取配置信息的显示数据通道与进行通信连接的显示数据通道分开,在需要时才切换连接,由此,达到简化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数据通道的目的,从而避免过于复杂的通道上的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1中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在第一电子设备上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接口时,拦截第一接口被第二电子设备接入所产生的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之后,基于该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建立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将配置信息存至控制器。
其中,第一接口被第二电子设备接入时,第一接口会产生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由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控制器进行拦截,在控制器拦截到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时,可以确定有第二电子设备已经接入第一接口,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建立控制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而基于该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控制器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进行存储。同时,由于控制器拦截到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因此,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上不会再获得到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因此,在处理器上仍然无法得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接口的状态,此时,处理器与第一接口之间不会建立显示数据通道。
具体的,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可以为HPD((hot plug detection)的高电平信号。例如,HDMI接口中的引脚pin19能够在有HDMI类型的设备接入到HDMI接口时被触发为高电平,由此,如图5中所示,在笔记本中的CEC控制器上拦截到HPD的高电平信号时,对于CEC控制器来说该HPD的高电平信号为HPD_IN的高电平信号,可以确定有电视机等设备接入,此时,建立CEC控制器与HDMI接口之间的DDC1,由CEC控制器通过DDC1读取接入到HDMI接口的电视机的EDID并存储到CEC控制器的存储区域中。同时,由于CEC控制器对HPD的高电平信号做了拦截,由此,在笔记本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上不能获得到HPD的高电平信号,在CPU一侧仍然得到的是HPD的低电平信号,此时,CPU与HDMI接口之间不会建立DDC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2中切断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控制器获得配置信息后,向第一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发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以基于该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使得控制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断开,并使得处理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导通。
其中,在控制器获得配置信息后,对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作出响应,输出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以该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告知接收到该信号的处理器有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接口,由此,控制器和处理器均对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做出响应,即断开控制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但导通处理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
具体的,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可以为HPD((hot plug detection)的高电平信号。例如,HDMI接口中的引脚pin19能够在有HDMI类型的设备接入到HDMI接口时被触发为高电平,由此,在笔记本中的CEC控制器上检测到HPD的高电平信号时,对于CEC控制器来说该HPD的高电平信号为HPD_IN的高电平信号,可以确定有电视机等设备接入,此时,建立CEC控制器与HDMI接口之间的DDC1,由CEC控制器通过DDC1读取接入到HDMI接口的电视机的EDID并存储到CEC控制器的存储区域中。同时,由于CEC控制器对HPD_IN的高电平信号做了拦截,由此,在笔记本的CPU上不能获得到HPD_IN的高电平信号,在CPU一侧仍然得到的是HPD_IN的低电平信号,此时,CPU与HDMI接口之间不会建立DDC2。而在CEC控制器存储EDID之后,CEC控制器释放其拦截的HPD的高电平信号,即CEC控制器将HPD的高电平信号进行输出,如图6中所示,对于CEC控制器来说,其输出的HPD高电平信号为HPD_OUT的高电平信号,而对于接收到HPD的高电平信号的CPU来说,可以确定有电视机等设备接入,此时,将CEC控制器与HDMI接口之间的DDC1断开,将CPU与HDMI之间的DDC2导通,由此,通过DDC2,笔记本上可以建立与电视机之间的HDMI连接,从而将笔记本上的视频数据传输到电视机上。可见,在笔记本中,通过CEC控制器与HDMI接口之间的DDC1获得电视机的EDID,在断开DDC1之后,导通DDC2,由此通过建立的通信连接在笔记本和电视机之间传输视频数据,由此,相对于如图7所示的CEC处于CPU和HDMI接口之间进行EDID获取以及视频数据传输的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
基于以上的实现方案,步骤102中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时,可以包含如下处理:
在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后,执行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的交互,以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使得通信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输出值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这里执行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HDCP的交互是指: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第二显示数据通道按照相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交互,以使得处理器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能够通过第一接口建立相应通信协议的数据连接,以实现内容传输。
具体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第二显示数据通道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获得的配置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执行HDCP的交互。另外,通信连接复用第一接口中的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引脚,以实现内容传输。
例如,在笔记本中,将CEC控制器与HDMI接口之间的DDC1断开,并将CPU与HDMI之间的DDC2导通之后,通过被导通的DDC2,CPU与电视机之间通过HDMI接口按照通信协议进行交互,由此笔记本上的CPU可以通过HDMI接口上的TMDS引脚建立与电视机之间的HDMI连接,从而将笔记本上的视频数据传输到电视机上。
基于以上的实现方案,步骤102中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时,还可以包含如下处理:
如果接收到控制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器将控制指令转换为目标指令,并至少建立控制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控制通道,通过控制通道将目标指令给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其中,控制通道复用第一接口中的通用控制总线引脚。
其中,控制指令由第一电子设备生成,而控制指令在被第一电子设备生成之后,第一电子设备上的处理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通过与控制器之间的控制连接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按照指令转换规则将控制指令转换为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的目标指令,并通过控制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的控制通道将目标指令传输给第二电子设备,进而指示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通道所复用的第一接口中的通用控制总线引脚可以为HDMI接口上的引脚pin13,用于实现指令的传输。例如,如图8中所示,笔记本一侧在需要对电视机进行控制时,可以通过生成控制指令,由CPU将控制指令通过与CEC控制器之间的控制连接如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等方式发送给CEC控制器,而CEC控制器按照控制连接的类型以及电视机的类型将控制指令转换成电视机能够识别的目标指令,再将目标指令通过HDMI接口的引脚pin13所实现的控制通道发送给电视机,由电视机执行目标指令,实现相应的操作。
例如,控制指令可以为开机指令、关机指令、参数设置指令等。由此,在控制器将处理器传输来的控制指令转换成目标指令并通过控制通道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之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开机、关机、分辨率设置、亮度设置等操作。
进一步的,在第一电子设备通过通信连接将待输出内容给到第二电子设备之后,如果第二电子设备从开机状态进入关机状态,那么会存在通信连接被断开的情况,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会因此停止传输待输出内容,而第二电子设备再次开机后,可能会出现第二电子设备无法正常显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等串屏或显示异常的情况。为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通过通信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待输出内容时,还可以包含如下处理:
如果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处理器通过控制器存储的配置信息,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而使得该通信连接能够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输出至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由于处理器在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关机状态之前已经与第一接口之间建立有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且处理器可以从控制器一侧获得到其存储的配置信息,因此,处理器可以根据控制器所存储的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并据此重新基于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而在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时,无需再执行HDCP的交互,从而即使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也可以保持第一电子设备通过通信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待输出内容的状态,由此,在第二电子设备重新开机或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后,就可以直接显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而不会再出现串屏或显示异常的情况。
例如,CEC控制器在读取到电视机的EDID之后,会存储在内部的存储区域,如果在电视机输出笔记本的视频数据的过程中,电视机断电,那么CPU在发现通信连接被断开之后,可以从CEC控制器中读取电视机的EDID,并据此重建与电视机之间的通信连接,继续将笔记本的视频数据向电视机输出,在电视机重新开机之后就可以直接显示笔记本的视频数据。
参考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第一接口能够接入其他设备的第一电子设备,如笔记本、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简化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数据通道,以避免通道上的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含如下结构:
第一接口901,第一接口901中至少包含显示数据通道引脚911;
处理器902和控制器903;
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到第一接口901后,建立控制器903与第一接口901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x1,以使得控制器903通过第一显示数据通道x1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
在控制器903获得配置信息后,控制器903切断第一显示数据通道x1并切换至处理器902与第一接口901之间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x2,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第一显示数据通道x1和第二显示数据通道x2不同时导通,但复用显示数据通道引脚911。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在有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首先建立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在获得到配置信息后,切换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到与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复用第一接口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据此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获取配置信息的显示数据通道与进行通信连接的显示数据通道分开,在需要时才切换连接,由此,达到简化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数据通道的目的,从而避免过于复杂的通道上的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如下结构,如图10中所示:
切换开关904,切换开关904的第一端941连接第一接口901,切换开关904的第二端942与处理器902连接,切换开关904的第三端943与控制器903连接;
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接口901后,切换开关904将第一端941和第三端943相连接,如图11中所示,以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x1;
在控制器903获得配置信息后,切换开关904断开第一端941与第三端943之间的连接并将第一端941与第二端942相连接,如图12中所示,以建立第二显示数据通道x2。
具体的,控制器903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接口901,拦截产生的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基于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触发切换开关904将第一端941与第三端943相连接,以建立控制器903与第一接口901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x1,并存储配置信息。
进一步的,控制器903获得配置信息后,向处理器901发送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以基于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触发切换开关904断开第一端941与第三端943之间的连接并将第一端941与第二端942连接,以使得第一显示数据通道x1断开、并使得第二显示数据通道x2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结构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以装载会议系统的计算机为例,以下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计算机中设置一个微处理器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作为CEC控制器,在PC上实现基于HDMI的CEC功能;
其次,在计算机中,使用一个可控电子开关(即前文中的切换开关)来实现DDC的切换功能,当控制信号HPD_OUT为低电平的时候外部TV或Panel的DDC会切换到DDC2,当控制信号HPD_OUT为高电平的时候外部TV/Panel DDC会切换到DDC1。
基于以上改进结构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如下:
1、当计算机的HDMI_OUT连接器上有连接外部TV或者Panel的时候,CEC控制器会优先截取HPD_IN的高电平信号,同时保持HPD_OUT的信号为低电平,并通过电子切换开关把外部TV或者Panel的DDC切换到DDC2,以便让CEC控制器能够通过DDC2读取到外部TV或Panel的EDID;
2、当CEC控制器读取完成外部TV或Panel的EDID后,会把控制信号HPD_OUT拉为高电平,使得电子切换开关把外部TV或Panel的DDC切换到DDC1,此时主机中的处理器如CPU才开始检测到外部TV或Panel,并正常通讯,如建立HDMI连接进行视频数据传输等;
基于以上方案,因为有电子切换开关的存在,可以在主机的处理器和外部TV或Panel连接后就把DDC2支路切断,使得整个系统中不会存在因为寄生电容值过高的情况,进而可以通过与此相关的认证或标准;
另外,由于CEC控制器读取了外部TV/Panel EDID并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使得一些特殊情况下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例如,使用会议应用程序的时候如果外部TV或Panel没有事先打开的情况下会出现串屏和显示异常等问题,而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外部TV或Panel没有预先打开的情况下,主机中的处理器可以优先从CEC控制器中读取到外部TV或Panel的EDID,即使在外部TV或Panel没有预先打开的情况下,主机的处理器依然会依据从CEC控制器读取到的EDID来向外部输出HDMI_OUT视频输出信号,一旦TV或Panel打开就可以直接显示这些视频输出信号,使得传屏和显示异常等问题得到解决。
综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会议系统中HDMI CEC功能的实现问题,同步解决了HDMI认证的DDC寄生电容容值超标问题;而且,同时具备锁屏功能,不会在外部TV或Panel关机的情况下出现串屏和显示异常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后,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以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
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切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以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复用所述第一接口中的显示数据通道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包括:
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所述第一接口,拦截产生的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基于所述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将所述配置信息存至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切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包括:
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发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以基于所述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使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断开、并使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在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后,执行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的交互,以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如果接收到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控制指令转换为目标指令,并至少建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控制通道,通过所述控制通道将所述目标指令给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其中,所述控制通道复用所述第一接口中的通用控制总线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控制器存储的配置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待输出内容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中至少包含显示数据通道引脚;
处理器和控制器;
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口后,建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以使得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
在所述控制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所述控制器切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切换至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二显示数据通道,以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复用所述显示数据通道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所述第一接口后,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相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
在所述控制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所述切换开关断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的连接并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接入到所述第一接口,拦截产生的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基于所述第一热插拔检测信号触发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连接,以建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显示数据通道,并存储所述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获得所述配置信息后,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以基于所述第二热插拔检测信号触发所述切换开关断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的连接并将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显示数据通道断开、并使得所述第二显示数据通道导通。
CN202111449889.8A 2021-11-30 2021-11-30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173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889.8A CN114173077B (zh) 2021-11-30 2021-11-30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889.8A CN114173077B (zh) 2021-11-30 2021-11-30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3077A true CN114173077A (zh) 2022-03-11
CN114173077B CN114173077B (zh) 2023-05-23

Family

ID=8048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9889.8A Active CN114173077B (zh) 2021-11-30 2021-11-30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307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695A (zh) * 2008-12-06 2009-07-0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的扩展显示识别数据信息写入方法
US20100231795A1 (en) * 2009-03-16 2010-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to process signal of digital interfa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259999A (zh) * 2012-02-20 2013-08-2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Hpd信号输出控制方法、hdmi接收端设备及系统
CN105282323A (zh) * 2015-09-11 2016-01-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00351465A1 (en) * 2017-12-21 2020-11-05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Audio device for hdmi
CN112073659A (zh) * 2020-09-08 2020-12-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dmi接口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WO2021063054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开放式可插拔ops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695A (zh) * 2008-12-06 2009-07-0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的扩展显示识别数据信息写入方法
US20100231795A1 (en) * 2009-03-16 2010-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to process signal of digital interfa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259999A (zh) * 2012-02-20 2013-08-2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Hpd信号输出控制方法、hdmi接收端设备及系统
CN105282323A (zh) * 2015-09-11 2016-01-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00351465A1 (en) * 2017-12-21 2020-11-05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Audio device for hdmi
WO2021063054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开放式可插拔ops设备
CN112073659A (zh) * 2020-09-08 2020-12-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dmi接口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3077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43753B2 (en) Input channel switching control device for display moni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put channel switching of display monitor
CN100437463C (zh) 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970789B2 (e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2586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video signal from a transmitter to a receiver and reading and writing EDID
US20080231546A1 (en)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Setting Display Mode
US2010002018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2008158220A (ja) 映像表示装置、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JP500765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3241724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モニタ装置
US9110624B2 (en) Output restoration with input selection
US20240040079A1 (en) Reception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cept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CN112866608B (zh) Hdmi分辨率的自适应设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US888721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013328B2 (en) Incorrectly connected HDMI cable indicator
US2014018989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173077B (zh)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802096B (zh) 一种多路hdmi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8823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1796755B (zh) 一种kvm控制系统及kvm显示切换控制方法
KR20030058399A (ko) 디지털 인터페이스로 연결된 기기들간의 hpd 구현 방법및 그 장치
KR20210039551A (ko) 마스터 디바이스와 클라이언트 디바이스 간의 미러링 상태 설정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전자장치
JP6742635B2 (ja) シンク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2012025711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US1054555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communication standard
CN109429089B (zh) 机顶盒开机画面显示方法及系统、机顶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