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2752A -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2752A
CN114172752A CN202111224604.0A CN202111224604A CN114172752A CN 114172752 A CN114172752 A CN 114172752A CN 202111224604 A CN202111224604 A CN 202111224604A CN 114172752 A CN114172752 A CN 114172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node
internet
things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46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2752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1112246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2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2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2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如下主要内容:部署物联网系统根节点,由该根节点提供节点管理服务接口;物联网节点通过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进行注册登录;物联网节点通过访问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建立数据共享群组,该物联网节点成为群主节点,加入群组的其他物联网节点成为群成员节点;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服务接口,将本地的元数据上传至群主节点,群主节点负责存储共享元数据;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以及群组内其他群成员节点的服务接口,从群组内获取所需共享数据。通过本发明,为物联网系统按需互联提供技术基础,对于促进物联网普及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计算机系统开始出现在各行各业当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提高了数据的管理效率,为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的时代大背景下,某一个系统中的数据不再只是为了完成本地的特定任务而存在。人们通过各种互联方法将这些数据互联在一起,实现数据的共享,可以使更多的人充分地使用已有数据资源,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重复劳动和相应费用。数据互联互通便于数据的管理,有效地提高数据利用率,实现万物互联已经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数据共享很大程度上已经深度涉及到隐私数据,这些隐私数据如果非法使用,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如何处理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已然成为了现代物联网技术的一大难题。目前常见的互联方法是设立中心服务器,将所有的共享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并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接口,从而实现数据的互联。这种中心化管理的互联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心化管理的互联方式需要中心服务器具有强大的存储和处理并发请求能力,互联所带来的成本将会显著增加。
(2)中心化管理的互联方式将数据集中存储,在数据量特别庞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检索速度下降,从而降低响应速度。
(3)管理的互联方式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当中心服务器遭受网络攻击时,可能导致所有的共享数据泄露。
(4)目前的互联方法很难满足某些涉及敏感数据的物联网节点的个性化互联需求,例如:某些物联网节点之间具有数据互联的需求,但是由于涉及敏感数据,只能在部分物联网节点小范围地进行数据共享。传统的互联方法只能通过为其单独设立中心服务器来完成数据的共享,每有一组具有该需求的物联网节点就需要单独设立一个中心服务器,耗费的互联成本巨大。
(5)中心化管理的互联方式极易造成数据的冗余,需要为所有涉及相同领域敏感数据的物联网节点组设立单独的中心服务器,并对其共享数据进行存储。同一物联网节点极可能为了满足多个物联网节点组的数据需求,在多个不同的中心服务器上传了相同的数据,对于存储空间造成极大冗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物联网节点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具有通用性的互联方法,该方法使物联网节点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物联网节点可以自主选择数据共享的物联网节点对象,并对不同的物联网节点共享不同的数据集合。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物联网节点是由一组智能设备、数据传输链路、计算机、设备交互软件和节点应用软件系统组成的软硬件系统,物联网节点应用软件系统包括对外数据交互服务接口;所述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将物联网节点以群组为单位进行数据共享,此外,同一物联网节点可加入群组的数量不受限制,物联网节点可在不同群组内进行自主可控的数据共享,所述的自主可控是指在物联网节点可以向不同的群组,选择不同的数据集合进行共享;所述的数据分为监测数据和元数据两类,其中监测数据是从传感设备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以及利用这些原始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数据,元数据是对监测数据的描述数据;该互联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部署物联网系统根节点,通过在具有固定IP地址的服务器,部署根节点软件,为物联网节点提供节点管理服务接口,作为各物联网节点接入的管理中心,管理所有物联网节点及群组信息;
(102)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进行注册登录,由根节点对接入的物联网节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103)物联网节点通过访问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建立群组,并选择邀请其他已注册的物联网节点加入群组,建立群组的物联网节点成为该群组的群主节点,该群组的其他物联网节点成为群成员节点,群主节点需要提供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实现群组内的群成员节点的元数据交互;
(104)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查询现有群组,并按照数据共享需求加入相关群组;
(105)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将元数据上传到该群主节点;
(106)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以及群组内其他群成员节点的数据交互服务接口,从群组内获取所需共享数据。
步骤(101)中所述的根节点,负责存储并管理所有物联网节点的注册信息和群组成信息,用于缓存物联网节点与群组邀请相关信息,并负责在物联网节点与根节点进行交互时,将该信息推送给对应的物联网节点。
步骤(102)中所述的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进行注册登录,是通过所述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交包括账号、登录密码、用户名、所在领域、所在地区、公司机构、部门、关键词、联系方式和详细描述在内的信息,完成注册。
步骤(103)中所述的建立群组,是物联网节点通过向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交群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和详细描述信息,通过根节点审核后,在群组管理表中写入群组的注册信息,则群组建立成功;其他物联网节点能够通过对于群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的检索快速搜索到相关群组。群主节点,负责存储、管理群组内的共享元数据,并管理群组内所有群成员节点的数据访问权限,通过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供物联网节点申请加入和退出该群组的功能。群组建立之后,群组关系仍可以进行变动,群组关系变动包括:群成员节点添加、群成员节点删除和群组解散。群主节点用于缓存所管理所在群组的群成员节点变动信息,并负责将该信息推送给相关群成员节点。
群组关系记录了群组与物联网节点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物联网节点在群组中的身份是群主节点还是群成员节点,群组关系的管理由根节点和群主节点通过维护群组关系表的方式共同完成,根节点的群组关系表中存储所有群组的群成员节点组成信息,群主节点的群组关系表中只存储自己所在群组的群成员节点组成信息。
群成员节点添加,包括物联网节点主动申请进群和群主节点邀请物联网节点进群两种。若为物联网节点主动申请进群,则物联网节点需通过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交申请,群主节点审批通过后,更新本地群组关系表完成进群;若为群主节点主动邀请物联网节点进群,则群主节点需向根节点提交该邀请信息,根节点将邀请信息缓存于群组消息缓存表中,当受邀的物联网节点与根节点进行交互时,根节点以参数返回的形式将邀请消息推送给受邀的物联网节点,受邀请的物联网节点向该群主节点提交同意进群的信息,该群主节点更新本地群组关系表完成进群。
群成员节点删除包括群成员节点主动申请退群和群主节点踢出群成员节点两种。若为群成员节点主动申请退群,则群成员节点需通过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交申请,群主节点收到该信息后从群组关系表中删除该群成员节点信息;若为群主节点踢出群成员节点,则群主节点将踢出信息缓存于群组消息缓存表中,当被踢出的群成员节点与群主节点进行交互时,群主节点以参数返回的形式将被踢出的信息推送给群成员节点,群主节点从群组关系表中删除该群成员节点信息。
群组解散,通过将群解散的消息缓存于群组消息缓存表中,当群组内的群成员节点与群主节点进行交互时,群主节点以参数返回的形式将被群解散的信息推送给该群成员节点。
步骤(104)中所述的加入相关群组,是物联网节点根据自身共享数据需要,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查询现有群组,并选择合适的群组申请加入。
步骤(105)中所述的将元数据上传到群主节点,上传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自动上传和手动上传,其中自动上传是指:物联网节点可通过对本地的元数据添加限制条件,选择对不同的群组上传不同的元数据集合,同时通过设定上传周期,实现每隔固定的时间自动向群主节点上传元数据;手动上传是指:物联网节点通过用户手动从本地选择元数据进行上传。
步骤(106)中所述的从群组内获取所需共享数据,是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向群主节点发送数据读取请求,群主节点会根据该群成员节点的访问权限将请求指令转化为条件检索指令,返回所读取的元数据;每条元数据对应一组监测数据,群成员节点通过选择返回的元数据从相应的群成员节点读取对应的监测数据。所述的读取对应的监测数据,是指向所选的元数据对应的群成员节点的数据交互服务接口提交该条元数据,该群成员节点根据提交的元数据返回对应的监测数据。由于被访问的群成员节点可能加入多个群组,且在不同的群组中共享不同的元数据,所以被访问的群成员节点在返回监测数据前,首先从群主节点查询该群成员节点的访问权限,并根据提交元数据群成员节点的权限返回监测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群组式互联方法以群组为单位进行数据共享,允许物联网节点主动建立共享群组,共享于群组内的数据只有群组内群成员节点有权访问,数据共享可根据需求进行合理划分。
第二,传统的互联方法中,通常只简单地限制某个用户是否有某个物联网节点数据的访问权限,对于用户权限的界定不够细致。该发明提出的群组式互联方法,由于允许物联网节点在不同的数据共享群组中共享不同的数据集合,意味着该方法可以准确地限定某个用户是否具有具体某条元数据及涉及的监测数据的访问权限。实现了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做到数据灵活共享。相对于现有互联方法,极大地平衡了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关系。
第三,群组式互联方法不要求物联网节点将监测数据上传到特定服务器,所有监测数据的读取都需要访问监测数据所在的物联网节点,从对数据隐私保护的角度对现有技术做出了改进。
第四,群组式互联方法只将元数据同步到群主节点,数据量巨大的监测数仍由物联网节点本身存储,减少存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群组式互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组式互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部署根物联网系统节点。通过在具有固定IP地址的服务器,部署根节点软件,为物联网节点提供节点管理服务接口,作为各物联网节点接入的管理中心,管理所有物联网节点及群组信息;
(S102)物联网节点注册登录。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进行注册登录,由根节点对接入的物联网节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S103)物联网节点建立群组。物联网节点通过访问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建立群组,并选择邀请其他已注册的物联网节点加入群组,建立群组的物联网节点成为该群组的群主节点,该群组的其他物联网节点成为群成员节点,群主节点需要提供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实现群组内的群成员节点的元数据交互。物联网节点若无需建立群组可直接跳过步骤(S103),进行步骤(S104);
(S104) 物联网节点加入群组。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查询现有群组,并按照数据共享需求加入相关群组。
(S105)群成员节点元数据上传。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将元数据上传到该群主节点;
(S106)群组共享数据获取。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以及群组内其他群成员节点的数据交互服务接口,从群组内获取所需共享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S101))中所述的根节点作为各物联网节点接入的管理中心。部署根节点的具体内容包括:
1.部署服务器,并为服务器绑定固定IP和域名,所述的服务器必须的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主板、电源、网卡和磁盘阵列器。
2.在所述的服务器上部署根节点软件包括:
(1)部署数据库软件,所述的数据库中需要包含注册信息表、群信息表、群关系表、消息缓存表。具体地,注册信息表记录了所有在根节点注册的物联网节点信息;群信息表记录了所有群组的注册信息;群关系表记录了群组与物联网节点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物联网节点在群组中的身份是群主节点还是群成员节点的信息;消息缓存表记录了所有需要推送给物联网节点的消息。
(2)在所述的服务器上部署必需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包括:注册服务、登录服务、群组建立服务、节点查询服务、群组管理服务、群组查询服务和节点消息推送服务。采用Rest、Webservice、MQ或微服务其中任意一种软件技术进行实现。
具体地,所述的注册服务向物联网节点提供注册服务接口。物联网节点通过向注册服务接口提交包括账号、密码、用户名、所在领域、所在地区、公司机构、部门、关键词、联系方式和详细描述在内的一系列信息,根节点审批通过后,将上述信息写入注册信息表中,并将注册成功的结果以参数的形式返回给所述物联网节点。若物联网节点提交的注册信息不合法,则根节点将拒绝其注册申请,并注册失败的结果以及失败原因以参数的形式返回给所述物联网节点。
具体地,所述的登录服务向物联网节点提供登录服务接口。已注册的物联网节点通过向根节点的登录服务接口提交账号和密码信息,根节点将该信息与注册信息表中的用户账号、密码信息进行对比验证,若账号密码匹配,则允许该物联网节点使用根节点节点管理服务接口的其他功能,若账号密码匹配失败则返回失败原因。
具体地,所述的群组建立服务向物联网节点提供与群组建立服务接口,用于物联网节点申请建立新的共享群组。物联网节点用户通过向群组建立服务接口提交群组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和详细描述信息,根节点审核通过后,将上述信息写入群组管理表中,并将注册成功的信息和分配的群组ID(Identity)编号以参数的形式返回给物联网节点,此时,该物联网节点成为该群组的群主节点。
具体地,所述的节点查询服务向物联网节点提供节点查询服务接口,物联网节点通过向根节点的节点查询服务接口提交请求参数获取物联网系统内的物联网节点信息。所述的请求参数中利用通过包括物联网节点的所在领域、所在地区、公司机构、部门、关键词,对查询物联网节点的范围进行限制。根节点从注册信息表中检索查询所需的信息,并以参数返回的形式将信息返回给物联网节点。
具体地,所述的群组管理服务向物联网节点用户提供群组管理服务接口,负责处理物联网节点在群组关系变动时向根节点提交的信息。所述的群组关系变动包括:群成员节点添加、群成员节点删除和群组解散三类。物联网节点通过向根节点的群组管理服务接口提交包括群组关系变动类型、群组ID编号、节点ID编号在内的参数,根节点根据上述参数信息更新群成员节点组成表。
具体地,所述的群组查询服务向物联网节点提供群组查询服务接口,物联网节点通过向根节点的群组查询服务接口提交请求参数获取物联网系统内的群组信息。所述的请求参数可以通过包括物联网节点的群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对查询的群组范围进行限制。根节点从群组关系表中检索用户所需的信息,并以参数返回的形式将信息返回给物联网节点。
具体地,所述的节点消息推送服务用于根节点将某些群组变动信息推送给相应的物联网节点,根节点将需要推送的信息存储到消息缓存表中。当相应的物联网节点与根节点进行交互时,根节点首先检查消息缓存表中是否有需要推送给该物联网节点的消息。若存在,则将该消息以参数返回的形式推送给对应的物联网节点。
步骤(S102)中所述的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进行注册登录,是指物联网节点通过在注册软件界面填写包括账号、登录密码、用户名、所在领域、所在地区、公司机构、部门、关键词、联系方式和详细描述在内的一系列信息,利用根节点提供的注册服务接口完成注册。
步骤(S103)中所述的建立群组,是指物联网节点用户在群组建立软件界面填写包括群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和详细描述信息在内的一系列信息,利用根节点提供的群组建立服务接口完成群组的建立。此时,建立该群组的物联网节点成为该群组的群主节点负责存储、管理群组内的共享元数据,并管理群组内所有群成员节点的数据访问权限。群主节点需要绑定固定的IP地址,并在本地部署必需的服务才可成为群主节点。所述的IP地址需提交根节点,根节点将其记录在群关系表中。
具体地,群主节点需要部署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包括:元数据接收服务、元数据读取服务、群成员节点关系管理服务和群成员节点消息推送服务。
具体地,所述的元数据接收服务是指群主节点提供元数据接收服务接口,用于群成员节点向群主节点上传元数据,由群主节点接收并存储。群成员节点通过向该接口上传群组ID编号、节点ID编号和元数据,完成元数据的上传。群主节点将接收到的共享元数据存储到元数据表中。
具体地,所述的元数据读取服务是指群主节点提供元数据读取服务接口,群成员节点可通过向该接口提交自己的节点ID编号申请获取元数据,同时群成员节点可以利用提交的参数对获取的元数据进行限定。群主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参数,首先验证该请求的合法性,判断提交请求的群成员节点是否具有该群组的访问权限,然后根据提交的参数从本地的元数据表中查询群成员节点所需的数据,并返回给该群成员节点。
具体地,所述的群成员节点关系管理服务是指群主节点提供群成员节点关系管理服务接口,用于处理该群组的群成员关系变动。该接口接收物联网节点申请加群和群成员节点申请退群两类消息。并通过更新本地的群关系表来维护群组的群成员节点组成信息。
具体地,所述的群成员节点消息推送服务,用于群主接点将某些群组变动信息推送给群成员节点,群主节点将需要推送的信息存储到消息缓存表中。当群成员节点与群主节点进行交互时,群主节点首先检查消息缓存表中是否有需要推送给该群成员节点的消息。若存在,则将该消息以参数返回的形式推送给相应群成员节点。
可选地,群主节点可选择将对应群组设置为对所有物联网节点可见或只对群组内的群成员节点可见。若设置为只对群组内的群成员节点可见,则其他物联网节点无法通过检索搜索到该群组,即成为私有群组。若对其他物联网节点开放则可以在检索界面搜索到该群组,并允许其他节点申请加入,即成为公有群组。
步骤(S103)中所述的选择邀请其他已注册的物联网节点加入群组,是指用户群组成员添加软件界面,可以通过访问根节点的节点查询服务接口查看现已注册的所有物联网节点信息,并可以通过对所在领域、所在地区、公司机构、部门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限定检索符合要求的物联网节点。用户在该软件界面选择所邀请的物联网节点,群主节点通过根节点提供的群组管理服务接口添加相应节点加入群组,则根节点将该添加请求消息存入消息缓存表中,当被邀请的物联网节点与根节点进行交互时,根节点以参数返回的形式将添加请求消息推送给对应的物联网节点,该物联网节点向该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交同意进群的信息,该群主节点更新本地群关系表完成该物联网节点进群。
步骤(S103)中所述的物联网节点加入群组,是指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查询现有群组,并按照数据共享需求加入相关群组。具体地,物联网节点调用根节点的群组查询服务服务接口,获取物联网系统内所有的群组信息。同时也可通过在群组查询界面对群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进行限定,缩小查询范围。物联网节点根据具体数据共享的需求在查询到的群组中选择加入,向所选群组的群主节点提交申请进群的请求,待群主节点审批后方可进群。
步骤(S104)中所述的物联网节点加入群组,是用户根据物联网节点共享数据需要,通过相应的应用软件界面,查询现有群组,该应用软件通过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查询现有群组,并把符合条件的群组通过软件界面返回给用户,用户选择相应的群组申请加入。
步骤(S105)中所述的群成员节点元数据上传,是指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将元数据上传到群主节点。具体地,上传方式分为两种:自动上传和手动上传,其中自动上传是指:物联网节点可通过对本地的元数据添加限制条件,选择对不同的群组上传不同的元数据集合,同时通过设定上传周期,实现每隔固定的时间,通过群主节点的元数据接收服务接口,自动向群主节点的元数据接收服务接口上传元数据;成员节点用户通过软件界面手动从本地选择元数据,通过群主节点的元数据接收服务接口进行上传。
步骤(S106)中所述的群组共享数据获取,是指群组内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和群组内其他成员节点的数据交互服务接口,从群组内获取所需共享数据。具体的实现流程为:
(1)物联网节点用户通过软件界面选择所加入的一个群组;
(2)输入查询条件,通过对应群主节点的元数据读取服务接口获取共享元数据;
(3)所述用户通过软件界面选择获取的元数据;
(4)把选择的元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群成员节点的数据交互服务接口
(5)对应的群成员节点的数据交互服务接口返回元数据对应的监测数据。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联网节点是由一组智能设备、数据传输链路、计算机、设备交互软件和节点应用软件系统组成的软硬件系统,物联网节点应用软件系统包括对外数据交互服务接口;所述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将物联网节点以群组为单位进行数据共享,此外,同一物联网节点可加入群组的数量不受限制,物联网节点可在不同群组内进行自主可控的数据共享,所述的自主可控是指在物联网节点可以向不同的群组,选择不同的数据集合进行共享;所述的数据分为监测数据和元数据两类,其中监测数据是从传感设备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以及利用这些原始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数据,元数据是对监测数据的描述数据;
所述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部署物联网系统根节点,通过在具有固定IP地址的服务器,部署根节点软件,为物联网节点提供节点管理服务接口,作为各物联网节点接入的管理中心,管理所有物联网节点及群组信息;
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进行注册登录,由根节点对接入的物联网节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物联网节点通过访问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建立群组,并选择邀请其他已注册的物联网节点加入群组,建立群组的物联网节点成为该群组的群主节点,该群组的其他物联网节点成为群成员节点,群主节点需要提供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实现群组内的群成员节点的元数据交互;
物联网节点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查询现有群组,并按照数据共享需求加入相关群组;
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将元数据上传到该群主节点;
群成员节点通过访问对应群主节点的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以及群组内其他群成员节点的数据交互服务接口,从群组内获取所需共享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的根节点,负责存储并管理所有物联网节点的注册信息和群组成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的根节点用于缓存物联网节点与群组邀请相关信息,并负责在物联网节点与根节点进行交互时,将该信息推送给对应的物联网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所述的在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进行注册登录,是通过所述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交包括账号、登录密码、用户名、所在领域、所在地区、公司机构、部门、关键词、联系方式和详细描述在内的信息,完成注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所述的建立群组,是物联网节点通过向根节点的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交群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和详细描述信息,通过根节点审核后,在群组管理表中写入群组的注册信息,则群组建立成功;其他物联网节点能够通过对于群名称、所在地区、涉及领域、关键词的检索快速搜索到相关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所述的群主节点,负责存储、管理群组内的共享元数据,并管理群组内所有群成员节点的数据访问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所述的群主节点,通过群成员节点管理服务接口,提供物联网节点申请加入和退出该群组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3)中所述的群组建立之后,群组关系仍可以进行变动,所述的群组关系变动包括:群成员节点添加、群成员节点删除和群组解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所述的群主节点用于缓存所管理所在群组的群成员节点变动信息,并负责将该信息推送给相关群成员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群组关系,其特征在于:群组关系记录了群组与物联网节点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物联网节点在群组中的身份是群主节点还是群成员节点,群组关系的管理由根节点和群主节点通过维护群组关系表的方式共同完成,根节点的群组关系表中存储所有群组的群成员节点组成信息,而群主节点的群组关系表中只存储自己所在群组的群成员节点组成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群成员节点添加,其特征在于:群成员节点添包括物联网节点主动申请进群和群主节点邀请物联网节点进群两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群成员节点删除,其特征在于:群成员节点删除包括群成员节点主动申请退群和群主节点踢出群成员节点两种。
CN202111224604.0A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Active CN114172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4604.0A CN114172752B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4604.0A CN114172752B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752A true CN114172752A (zh) 2022-03-11
CN114172752B CN114172752B (zh) 2023-05-02

Family

ID=8047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4604.0A Active CN114172752B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27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6216A (zh) * 2022-05-12 2022-12-0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复杂虚拟仪器软件的物联网节点互联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7009A (zh) * 2017-06-15 2017-08-22 深圳市海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共享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666669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067905A (zh) * 2018-09-05 2018-12-21 黄秋琼 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应用的实现方法
CN109661661A (zh) * 2016-08-31 2019-04-1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群组交互
CN110602643A (zh) * 2019-08-29 2019-12-20 绍兴文理学院 基于车联网的车辆数据推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669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661661A (zh) * 2016-08-31 2019-04-1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群组交互
CN107087009A (zh) * 2017-06-15 2017-08-22 深圳市海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共享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9067905A (zh) * 2018-09-05 2018-12-21 黄秋琼 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应用的实现方法
CN110602643A (zh) * 2019-08-29 2019-12-20 绍兴文理学院 基于车联网的车辆数据推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6216A (zh) * 2022-05-12 2022-12-0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复杂虚拟仪器软件的物联网节点互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752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7097B2 (en) Providing access to managed content
CN101568919B (zh) 具有分布式存储的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单个数据视图
CN10395724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实时数据管理云服务平台
EP1462956A2 (en) Computer system for managing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20050108394A1 (en) Grid-based computing to search a network
CN109936571B (zh) 一种海量数据共享方法、开放共享平台及电子设备
CN112148679A (zh) 基于多种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0502288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ck end data stores
CN101729442A (zh) 一种实现内容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112870A1 (en)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storage
CN101689166B (zh) 使用具有全局知识的服务器处理写请求的方法和系统
US857220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directory service network
CN103067463A (zh) 用户root权限集中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US20080104008A1 (en) Common data broker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01556663A (zh) 项目设计过程管理系统
US10936590B2 (en) Bloom filter series
CA1252903A (en) Dynamic update of database directories using directed or undirected mechanisms
CN114172752B (zh) 一种物联网节点的群组式互联方法
CA2547324A1 (en) Distribu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JPH10116293A (ja) 分散型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システム
US6519610B1 (en) Distributed reference links for a distributed directory server system
CN107147531B (zh) Cdm集群网站管理系统
CN113168405A (zh) 数据库管理服务提供系统
US99220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irectory performance using non-persistent storage
KR101183768B1 (ko) 통합 뷰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에 적용되는 뷰 생성 기능을 가지는 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