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1156A -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1156A
CN114171156A CN202111467128.5A CN202111467128A CN114171156A CN 114171156 A CN114171156 A CN 114171156A CN 202111467128 A CN202111467128 A CN 202111467128A CN 114171156 A CN114171156 A CN 114171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nnitus
treatment
scale
us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71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琴
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4671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1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1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115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physical therapies or activities, e.g. physiotherapy, acupressure or exercis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通过量表模块用于向应用软件APP发送量表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模块为耳鸣用户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动态评价康复评价指标的依据,确保本系统可以动态实时跟踪耳鸣康复治疗疗效,实现感知交互功能,达到对耳鸣用户心理提供正反馈效应的目的,改善耳鸣用户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耳鸣康复治疗效果,加快耳鸣治愈进度;同时,耳鸣用户通过耳鸣检测模块输入自身的耳鸣情况以及反馈信息,个性化地调整声治疗方案,从而达到个性化康复治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鸣康复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耳鸣是耳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发生率约为10%到30%。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目前来说,耳鸣的治疗方向为尽可能改善耳鸣程度,同时让患者了解和理解耳鸣,减少患者对耳鸣的感知、记忆和情绪波动,改善伴随的情绪和失眠问题的综合治疗;现有技术中耳鸣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声疗法和耳鸣习服疗法等。治疗耳鸣可以选择去医院或者采用便携式设备在家里治疗。因为去医院治疗,存在着各种不便,大多数耳鸣患者会采用就医后,自己在家改善治疗的方式。而常见的患者自用耳鸣治疗装置包括:便携式耳鸣治疗设备和耳鸣类应用软件。
目前的便携式耳鸣治疗设备主要采用声疗法。多数耳鸣治疗设备不具备耳鸣检测功能,仅提供内置通用的声治疗方案;少数耳鸣治疗设备先通过扫频音测试获得主观性耳鸣用户的耳鸣频率和响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声治疗方案。
APP应用市场所提供的耳鸣类应用软件APP主要分为耳鸣检测类和耳鸣治疗类。耳鸣检测类APP仅通过纯音测听方式检测耳鸣频率,无法检测耳鸣响度,且无治疗功能。耳鸣治疗类APP同便携式耳鸣治疗设备类似:多数耳鸣治疗类APP不提供耳鸣检测功能,仅提供内置通用的声治疗方案;少数耳鸣治疗类APP只检测耳鸣频率,依据耳鸣频率提供声治疗方案。
但是,不管是便携式耳鸣治疗设备还是耳鸣类应用软件APP,大多无法与耳鸣用户进行交互,耳鸣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声治疗方案。即便耳鸣用户个人情况有微小变化,也只能去医院处理。给耳鸣用户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不变,甚至带来负面情绪,而导致影响耳鸣康复的疗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耳鸣治设备及耳鸣类应用软件APP大多无法与客户交互,给耳鸣用户居家治疗带来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可以与耳鸣用户进行感知交互,基于耳鸣用户个人耳鸣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提供给耳鸣用户更准确的治疗状况判断信息,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包括:智能设备和配对耳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云服务;
所述智能设备基于无线方式与所述云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云服务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以及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服务回应;
所述智能设备内置应用软件APP;基于所述应用软件APP向所述云服务发送信息,接收所述云服务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服务响应,实现感知交互功能;所述应用软件APP包括:耳鸣检测模块、康复治疗模块;
所述耳鸣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提供内置的耳鸣检测音频给用户,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对耳鸣检测音频的信号进行修改,直至得到最终的耳鸣检测信息;向所述配对耳机发送播放所述耳鸣检测音频信号;以及所将用户信息和所述耳鸣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云服务;
所述康复治疗模块获取待播放的耳鸣治疗音频,播放所述耳鸣治疗音频的信号给用户;同时记录用户的耳鸣治疗信息;
所述云服务包括:用户信息模块、耳鸣信息模块、音频处理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量表模块和消息提示模块;
所述用户信息模块将所述用户信息进行保存,作为所述云服务中其他模块按照用户分别生成、保存数据的基础依据;
所述耳鸣信息模块将根据不同的用户将所述耳鸣检测信息分别进行保存;
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基于所述耳鸣检测信息通过内置的算法生成耳鸣治疗音频,并将所述耳鸣治疗音频发送给所述康复治疗模块;
所述消息提示模块根据所述耳鸣治疗信息,通过内置算法判定用户是否完成康复治疗时长,若未完成则向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消息提示指令,以及按照预设的频率向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消息,提醒用户填写量表;所述应用软件APP接收消息提示指令后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闹铃指令,提示用户进行康复治疗或量表反馈操作;
所述量表模块用于向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量表信息,并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通过内置算法计算得出用户的耳鸣治疗状况;所述量表模块包括:THI量表、VAS量表、PSQI量表;VAS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主观感知的耳鸣响度,THI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对患者的心理、社交和身体上的影响,PSQI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
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用于整合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到所述云服务的信息,通过内置算法生成图表格式数据发送至所述应用软件APP,为用户提供动态实时跟踪耳鸣康复治疗疗效功能,以及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动态评价康复评价指标的依据,实现感知交互功能;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包含: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线、THI量表变化曲线、PSQI量表变化曲线和治疗时长变化曲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耳鸣检测信息包括:耳鸣侧别、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声类型;所述耳鸣治疗信息包括:治疗模式及参数、背景音频名、治疗时长、音量;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体征;
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存储音频数据,所述音频数据包括:耳鸣检测音频、背景音频;
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中,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VAS量表分值,纵坐标轴为耳鸣响度值;
所述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天数,纵坐标轴为耳鸣频率;所述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首先记录主诉耳鸣频率及治疗天数,待主诉耳鸣频率治愈后再记录次耳鸣频率、治疗天数,直至多耳鸣频率均治愈;
所述THI量表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次提交THI量表的评分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THI量表提交时间;纵坐标轴为THI量表分值;
所述PSQI量表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次提交PSQI量表的评分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PSQI量表提交时间,纵坐标轴为PSQI量表分值;
所述治疗时长变化曲线中,分别通过日、周、和月的周期记录用户治疗时长变化情况;日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天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日期,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周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周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周数,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月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月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月数,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
所述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具体拟合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388669740000021
其中,COR(x,y)表示X和Y的对应关系,X为耳鸣响度,
Figure BDA0003388669740000022
为平均耳鸣响度,Y为VAS量表评分,
Figure BDA0003388669740000023
为VAS量表平均评分;
COR(x,y)取值变化范围为[-1,1],取值为1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呈完全正相关,取值为-1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呈完全负相关,取值为0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无相关性,i=1,2,3,…,n,n为耳鸣响度和VAS量表提交次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通过量表模块用于向应用软件APP发送量表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模块为耳鸣用户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动态评价康复评价指标的依据,确保本系统可以动态实时跟踪耳鸣康复治疗疗效;同时,耳鸣用户通过耳鸣检测模块输入自己的自身的耳鸣情况以及反馈信息,个性化地调整声治疗方案,从而达到个性化康复治疗的目的。本系统中,通过消息提示模块向耳鸣用户发出发送消息提示指令,通过量表模块向耳鸣用户发送量表信息,通过耳鸣信息模块接受耳鸣用户输入和反馈,基于数据可视化模块整合应用软件APP发送到云服务的信息,为耳鸣用户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动态评价康复评价指标的工具,实现感知交互功能,达到对耳鸣用户心理提供正反馈效应的目的,改善耳鸣用户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耳鸣康复治疗效果,加快耳鸣治愈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耳鸣康复治疗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包括:智能设备2、配对耳机3和云服务1;如图1所示,智能设备2基于无线方式与云服务1进行数据交互;云服务用于接收智能设备2发送的服务请求,以及向智能设备2发送服务回应。本实施例中,配对耳机3通过音频线缆连接智能设备2,同时接收应用智能设备2中的应用APP发出的播放指令。
具体实施时,智能设备2可以基于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也可以为定制设备;图1中实施例中所示智能设备2为定制设备,智能设备2内置应用软件APP;基于应用软件APP向云服务发送信息,接收云服务向智能设备2发送的服务响应,实现感知交互功能;应用软件APP包括:耳鸣检测模块、康复治疗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可以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如:WIFI或者3G/4G/5G通信技术。智能设备中预先存储音频数据,所述音频数据包括:耳鸣检测音频、背景音频,用于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需求,向耳鸣用户提供音频数据。
耳鸣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耳鸣检测信息;耳鸣检测模块提供内置的耳鸣检测音频播放给用户,向配对耳机3发送播放耳鸣检测音频信号;播放的同时,耳鸣检测模块针对左耳、右耳分别提供修改耳鸣检测信息的界面和功能,使耳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调整耳鸣检测音的播放,调整耳鸣检测信息;耳鸣检测模块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对耳鸣检测音频的信号进行修改,直至得到最终的耳鸣检测信息,初步实现用户和系统的感知交互功能,确保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耳鸣检测模块所将用户信息和耳鸣检测信息发送到云服务1;用户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体征;耳鸣检测信息包括:耳鸣侧别、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声类型。
康复治疗模块在获取到待播放的耳鸣治疗音频后,播放耳鸣治疗音频信号给用户;播放过程中,用户可自行调节音量从而提高耳鸣康复治疗效果;康复治疗模块会记录用户的耳鸣治疗信息,耳鸣治疗信息包括:治疗模式及参数、背景音频名、治疗时长、音量。
应用软件APP中还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用户对自己信息登记;与云服务1中的量表模块,接收量表模块发送的量表信息的请求,接收用户输入量表评估反馈,并将用户反馈数据回传给量表模块;接收数据可视化模块的数据,将数据可视化模块发送的图表格式数据显示给用户。
云服务1包括:用户信息模块、耳鸣信息模块、音频处理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量表模块和消息提示模块。
用户信息模块将用户信息进行保存,作为云服务1中其他模块按照用户分别生成、保存数据的基础依据。
耳鸣信息模块将不同用户的耳鸣检测信息,按照用户分组,分别进行保存。
音频处理模块基于耳鸣检测信息通过内置的算法生成耳鸣治疗音频,并将耳鸣治疗音频发送给康复治疗模块。
消息提示模块根据耳鸣治疗信息,通过内置算法判定耳鸣用户是否完成康复治疗时长,若未完成则向应用软件APP发送消息提示指令,以及按照预设的频率向应用软件APP发送消息,提醒用户填写量表;应用软件APP接收消息提示指令后向智能设备2发送闹铃指令,提示用户进行康复治疗或量表反馈操作。
量表模块用于向应用软件APP发送量表信息,并接收由应用软件APP传递过来的用户的输入信息,通过内置算法计算得出用户的耳鸣治疗状况,实现动态实时跟踪耳鸣康复治疗疗效功能,以及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动态评价康复评价指标的依据。量表模块包括:THI(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耳鸣致残)量表、VAS(Visual AnalogueScale,视觉模拟评分)量表、PSQI(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VAS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用户主观感知的耳鸣响度,THI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对患者的心理、社交和身体上的影响,PSQI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
数据可视化模块用于整合应用软件APP发送到云服务1的信息,通过内置算法生成图表格式数据发送至应用软件APP,为用户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提供动态实时跟踪耳鸣康复治疗疗效功能,以及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动态评价康复评价指标的依据,实现系统和用户的感知交互功能。数据可视化模块包含: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线、THI量表变化曲线、PSQI量表变化曲线和治疗时长变化曲线。
基于数据可视化模块可以生成并展示给用户的内容包括:
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VAS量表分值,数值范围为[0,10],纵坐标轴为耳鸣响度值,数值范围为[20,90];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在具体实现时包括:主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和次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同时,主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和次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以不同颜色区分;
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天数,纵坐标轴为耳鸣频率,数值范围为[125,8500];纵坐标的耳鸣频率基于用户输入的耳鸣检测信息获得,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首先记录主诉耳鸣频率及治疗天数,待主诉耳鸣频率治愈后再记录次耳鸣频率、治疗天数,直至多耳鸣频率均治愈,具体实现时主耳鸣频率曲线和次耳鸣频率曲线以不同颜色区分;
THI量表变化曲线表示耳鸣用户每次提交THI量表的评分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THI量表提交时间;纵坐标轴为THI量表分值,数值范围为[0,100];
PSQI量表变化曲线表示耳鸣用户每次提交PSQI量表的评分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PSQI量表提交时间,纵坐标轴为PSQI量表分值,数值范围为[0,21]。
治疗时长变化曲线中,分别通过日、周、和月的周期记录用户治疗时长变化情况;日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耳鸣用户每天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日期,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周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耳鸣用户每周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周数,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月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耳鸣用户每月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月数,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
具体实现时,THI量表变化曲线中使用的THI量表的评分,PSQI量表中使用到的PSQI量表的评分,基于现有技术THI耳鸣评估量表的内容和PSQI量表中的内容显示给用户,收集用户反馈即可完成。而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则首先需要基于现有技术中的VAS自评量表收集用户反馈,然后将耳鸣响度和VAS量表评分进行拟合。
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具体拟合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388669740000041
其中,COR(x,y)表示X和Y的对应关系,X为耳鸣响度,
Figure BDA0003388669740000042
为平均耳鸣响度,Y为VAS量表评分,
Figure BDA0003388669740000043
为VAS量表平均评分。COR(x,y)取值变化范围为[-1,1],取值为1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呈完全正相关,取值为-1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呈完全负相关,取值为0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无相关性,i=1,2,3,…,n,n为耳鸣响度和VAS量表提交次数。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THI量表变化曲线、PSQI量表变化曲线,记录在治疗过程中,用户在心理、社交和身体上,以及在睡眠质量上的变化趋势,基于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记录用户治疗过程中时间的变化趋势,确保用户基于这这些曲线能够对自己的治疗效果有个明确的掌握,确保用户在治疗过程中动态实时跟踪耳鸣康复治疗疗效,为耳鸣用户心理提供正反馈效应,改善耳鸣用户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耳鸣康复治疗效果。通过VAS量表测量耳鸣用户主观感知的耳鸣响度,然后将用户主观感知的响度,与基于智能设备2发送的耳鸣检测信息中的实际上的耳鸣响度进行对照,将用户的主管感受响度对照到实际校准后的响度数据上,能够让用户或者治疗人员能够更准确的得到用户的耳鸣状态,进而确保用户能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用户首次使用本系统的时候,需要完成初次使用的治疗前配置流程。
初次打开的智能设备2与云服务1联网,云服务向智能设备2发送用户信息登记请求;用户基于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填写用户信息,并发送给云服务1中的用户信息模块进行保存;用户信息模块将用户信息记录完毕响应反馈给智能设备2;智能设备2中基于耳鸣检测模块调用耳鸣检测界面;用户基于耳鸣检测模块进行检测,输入自身的耳鸣检测信息,具体包括:耳鸣侧别、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声类型;耳鸣检测模块将用户的耳鸣检测信息发送给云服务1中的耳鸣信息模块中记录;耳鸣信息模块将接收成功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2中的康复治疗模块。
康复治疗模块中包括预设的几套治疗方案,具体预设治疗方案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默认是3套;每套治疗方案针对耳鸣检测信息(耳鸣侧别、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声类型)具备不同的默认参数;初次启动康复治疗模块时,康复治疗模块启动治疗方案界面,用户基于治疗方案界面对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治疗模式、参数配置、背景音频配置、治疗时长配置,同时,康复治疗模块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中的每个参数进行调整,进行个性化定制;康复治疗模块将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发送到云服务1。
云服务1中的音频处理模块基于用户的个性化定制,生成耳鸣治疗音频;耳鸣治疗音频生成后,启动云服务1中的量表模块,量表模块将需要用户反馈的量表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2中的用户信息管理模块,提示用户填写初次量表反馈信息,填写完毕后,智能设备2将量表反馈信息发送给云服务1中的量表模块,量表模块将用户的量表反馈进行保存。至此,完成初次使用的治疗前配置流程。
在完成了治疗前配置流程的智能设备2上,用户选择康复治疗选项,启动康复治疗模块;如果用户之前没有通过耳鸣治疗音进行过治疗,即,智能设备2中没有存储耳鸣治疗音频,则康复治疗模块会发送请求给云服务1中的音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将其根据用户个性化定制生成的耳鸣治疗音频发送到康复治疗模块;康复治疗模块接收到耳鸣治疗音频后,将其存储到智能设备2中,并且将耳鸣治疗音频播放给用户;播放治疗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调整音量来改善疗效,康复治疗模块会记录用户的治疗时长和音量信息;用户主动退出,或者到达治疗时长后,本次治疗结束,康复治疗模块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将耳鸣治疗信息保存,并发送给云服务1中的耳鸣信息模块。
在非初次启动的治疗流程中,当用户通过康复治疗选项启动康复治疗模块,则康复治疗模块会启用上次退出时的治疗方案,使用存储在智能设备2中的最新的耳鸣治疗音频进行本次治疗。当用户感受到自己的耳鸣状态有改变的情况下,则通过耳鸣检测模块,修改自身的耳鸣检测信息,具体包括:耳鸣侧别、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声类型;耳鸣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的耳鸣检测信息发生改变后,耳鸣检测模块将用户的耳鸣检测信息发送给云服务1中的耳鸣信息模块中记录;耳鸣信息模块将接收成功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2中的康复治疗模块,提示用户重新基于治疗方案界面对自己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治疗模式、参数配置、背景音频配置、治疗时长配置;重新配置治疗方案后,康复治疗模块将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发送到云服务1,音频处理模块基于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重新生成耳鸣治疗音频;耳鸣治疗音频重新生成后,云服务1中的量表模块会被启动,提示用户重新填写量表;填写完成后音频处理模块将耳鸣治疗音频发给康复治疗模块;用户基于更新后的耳鸣耳鸣治疗音频进行下面的治疗,直至其耳鸣状态再次发生变化。
在初次使用的治疗前配置流程结束后,云服务1中的消息提示模块会按照用户的治疗方案中的内容,定期检测用户是否按照治疗方案完成康复治疗时长,以及会按照预设的频率(如:1次/周)提示用户完成量表反馈。具体实现的时候,消息提示模块内置应用软件APP发送消息提示治疗,内置应用软件APP接收后向智能设备发送闹铃指令,用户根据提示消息点击“关闭”取消闹铃或点击“完成今日任务”,调用康复治疗模块或者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自动跳转到康复治疗截面或量表反馈界面;同时,为避免过度提示用户,用户点击“关闭”取消闹钟后,在晚上9点前间隔2小时提示。若在晚上9点后仍未完成量表反馈,第二天继续提示,直至用户完成量表填写。
当用户希望查看自己的可视化数据时,通过应用软件APP向云服务1发送数据可视化请求,云服务其1通过应用软件APP信息中包括的用户信息,读取存储在云服务1中的用户信息、耳鸣信息、量表模块相关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模块中内置算法,生成可视化数据;数据可视化模块将可视化数据反馈给应用软件APP显示给用户。
当消息提示模块提示用户填写量表反馈,或者用户主动选择量表反馈时,基于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进行数据数据;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将用户填写的量表信息发送到云服务1的量表模块;量表模块基于内置的内置算法计算得出耳鸣用户的耳鸣治疗状况,生成VAS量、THI量表、PSQI量表,并将量表结果反馈给智能设备2中的用户信息管理模块,显示给用户。

Claims (5)

1.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包括:智能设备和配对耳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云服务;
所述智能设备基于无线方式与所述云服务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云服务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以及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服务回应;
所述智能设备内置应用软件APP;基于所述应用软件APP向所述云服务发送信息,接收所述云服务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服务响应,实现感知交互功能;所述应用软件APP包括:耳鸣检测模块、康复治疗模块;
所述耳鸣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提供内置的耳鸣检测音频给用户,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对耳鸣检测音频的信号进行修改,直至得到最终的耳鸣检测信息;向所述配对耳机发送播放所述耳鸣检测音频信号;以及所将用户信息和所述耳鸣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云服务;
所述康复治疗模块获取待播放的耳鸣治疗音频,播放所述耳鸣治疗音频的信号给用户;同时记录用户的耳鸣治疗信息;
所述云服务包括:用户信息模块、耳鸣信息模块、音频处理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量表模块和消息提示模块;
所述用户信息模块将所述用户信息进行保存,作为所述云服务中其他模块按照用户分别生成、保存数据的基础依据;
所述耳鸣信息模块将根据不同的用户将所述耳鸣检测信息分别进行保存;
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基于所述耳鸣检测信息通过内置的算法生成耳鸣治疗音频,并将所述耳鸣治疗音频发送给所述康复治疗模块;
所述消息提示模块根据所述耳鸣治疗信息,通过内置算法判定用户是否完成康复治疗时长,若未完成则向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消息提示指令,以及按照预设的频率向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消息,提醒用户填写量表;所述应用软件APP接收消息提示指令后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闹铃指令,提示用户进行康复治疗或量表反馈操作;
所述量表模块用于向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量表信息,并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通过内置算法计算得出用户的耳鸣治疗状况;所述量表模块包括:THI量表、VAS量表、PSQI量表;VAS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主观感知的耳鸣响度,THI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对患者的心理、社交和身体上的影响,PSQI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耳鸣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
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用于整合所述应用软件APP发送到所述云服务的信息,通过内置算法生成图表格式数据发送至所述应用软件APP,为用户提供动态实时跟踪耳鸣康复治疗疗效功能,以及提供分析康复有效性方法和参数、动态评价康复评价指标的依据,实现感知交互功能;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包含: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线、THI量表变化曲线、PSQI量表变化曲线和治疗时长变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鸣检测信息包括:耳鸣侧别、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声类型;所述耳鸣治疗信息包括:治疗模式及参数、背景音频名、治疗时长、音量;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体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存储音频数据,所述音频数据包括:耳鸣检测音频、背景音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中,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VAS量表分值,纵坐标轴为耳鸣响度值;
所述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天数,纵坐标轴为耳鸣频率;所述主耳鸣和次耳鸣频率变化曲首先记录主诉耳鸣频率及治疗天数,待主诉耳鸣频率治愈后再记录次耳鸣频率、治疗天数,直至多耳鸣频率均治愈;
所述THI量表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次提交THI量表的评分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THI量表提交时间;纵坐标轴为THI量表分值;
所述PSQI量表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次提交PSQI量表的评分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PSQI量表提交时间,纵坐标轴为PSQI量表分值;
所述治疗时长变化曲线中,分别通过日、周、和月的周期记录用户治疗时长变化情况;日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天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日期,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周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周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周数,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月治疗时长变化曲线表示用户每月的治疗时长变化曲线,横坐标轴为治疗月数,纵坐标轴为治疗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鸣响度及VAS量表对应变化曲线,具体拟合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388669730000021
其中,COR(x,y)表示X和Y的对应关系,X为耳鸣响度,
Figure FDA0003388669730000022
为平均耳鸣响度,Y为VAS量表评分,
Figure FDA0003388669730000023
为VAS量表平均评分;
COR(x,y)取值变化范围为[-1,1],取值为1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呈完全正相关,取值为-1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呈完全负相关,取值为0时表耳鸣响度与VAS量表评分无相关性,i=1,2,3,…,n,n为耳鸣响度和VAS量表提交次数。
CN202111467128.5A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Withdrawn CN114171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7128.5A CN114171156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7128.5A CN114171156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1156A true CN114171156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8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7128.5A Withdrawn CN114171156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11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773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nd presenting tinnitus therapy data
AU2004294229B2 (en) Tinnitus rehabili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101003379B1 (ko) 이명 탐색/치료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5061925A1 (zh) 基于无线移动通讯平台的互动式听力诊疗系统
KR101296885B1 (ko) 이명 치료 시스템
US2019034407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nnitus sound therapy
CN103826695A (zh) 耳植入物的加速配合
RU2414168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оптимальных параметров слухопротезирования
JP2017069762A (ja) 補聴器システム、補聴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171156A (zh) 一种可感知交互的耳鸣康复治疗系统
CN113349764B (zh) 一种耳鸣检测和声治疗设备
KR102140834B1 (ko) 개인 청력상태에 따른 이명 자가 치료 시스템
EP3744252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remote psychological help
WO2024004926A1 (ja) 信号処理装置、認知機能改善システム、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217476A1 (en) An ear level auditory system
JP2024003859A (ja) 信号処理装置、認知機能改善システム、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92805A (ja) 意思表示システム
Naal Ruiz Do headphones make the difference? Quality of audio devices change the hearing experi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