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0217B -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0217B
CN114160217B CN202111327553.4A CN202111327553A CN114160217B CN 114160217 B CN114160217 B CN 114160217B CN 202111327553 A CN202111327553 A CN 202111327553A CN 114160217 B CN114160217 B CN 114160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able
limiting
groove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75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0217A (zh
Inventor
李顶根
徐波
马奔
于上喆
何佳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3275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0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0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0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0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0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69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multiphase flow arrangements
    • B01L3/502784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multiphase flow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roplet or plug flow, e.g. digital microfluid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0Integrating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in single entity, e.g. lab-on-a-chip concep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中的微流控液滴分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解决了取液探针之间的距离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以及不便于更换不同规格取液探针的问题,其包括探针安装座和若干取液探针本体,所述取液探针本体设置于探针安装座的底部,取液探针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探针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探针安装座的两侧相连通,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探针安装座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探针安装座上方的升降调节板;便于调节相邻两个取液探针本体之间的距离,以及便于对取液探针本体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中的微流控液滴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背景技术
微量的液体操控方法和装置在当前分析化学领域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液体操控体积的降低减少了对珍稀样品的需求量,显著降低了实验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微体系的体积效应避免了对超微量样品的过度稀释,从而实现了常规大体积体系难以完成的化学分析任务,如单细胞和单分子分析。微流控芯片技术通过微机电加工技术,在玻璃或者塑料等基片上加工网络化的微米级通道,并结合压力、电、磁、光、声、热等驱动和控制方法对通道内的超微量液体进行操控,从而完成微量生化反应与分析。微流控技术已经成为微量液体操控的平台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分析、化学合成、药物筛选、医学诊断、组学研究等领域。
液滴操控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取液探针,取液探针的取液端插入被取液体中,一般设置多个取液探针,而取液探针之间的距离不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以及不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取液探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包括探针安装座和若干取液探针本体,所述取液探针本体设置于探针安装座的底部,取液探针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探针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探针安装座的两侧相连通,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探针安装座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定位组件;
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探针安装座上方的升降调节板,升降调节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内设有若干活动块,活动块与升降调节板通过滑动单元连接,活动块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活动块通过弹性单元连接,活动块的上方设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位于升降调节板的上方,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按压板,活动块和活动板通过拉扯单元连接,探针安装座的顶部设有螺纹柱和定位柱,螺纹柱和定位柱均贯穿升降调节板,且螺纹柱与升降调节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柱的底端与升降调节板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定位柱的底部与探针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柱上设有与探针安装座相配合的锁死组件。
优选的,所述锁死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调节板上方的固定盘,螺纹柱的顶部与固定盘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盘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内设有插杆,插杆和探针安装座通过复位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开设于插杆底部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的底部与探针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的顶部与第二凹槽的顶部内壁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若干个第一凹槽呈圆周均匀分布于固定盘的底部,固定盘的顶部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拉扯单元包括两个设置于活动块顶部的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底部与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二固定柱贯穿通孔,第二固定柱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
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和活动板固定连接,活动板的上方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固定柱的顶部与第二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按压板分别位于活动块的两侧,且按压板的底部与升降调节板的顶部相接触,活动板的顶部设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开设于活动块底部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的顶部与第三凹槽的顶部内壁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单元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二矩形孔两侧内壁的第二滑槽,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滑槽内,且第一滑槽和第一限位块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第一限位板的底部设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的顶部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在取液处理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取液探针本体上的第一限位块滑入第一滑槽内,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相邻两个取液探针本体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限位块的设计,使得活动块在第二矩形孔内平稳的移动,可以使得活动块和第一限位板移动至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块的正上方;
(2)通过探针安装座、升降调节板、螺纹柱、定位柱和轴承的设计,通过驱动螺纹柱转动,进而使得升降调节板下移,从而使得活动块和第一限位板下移,通过第三凹槽、固定块和第二压缩弹簧的设计,使得第一限位板相对活动块弹性连接,随着活动块和第一限位板的下移,防滑垫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的顶部相接触,随着持续下移活动块,第二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第二压缩弹簧的形变程度,控制第一限位板按压第一限位块的力度,进而使得第一限位块和取液探针本体相对探针安装座固定;
(3)通过固定盘、第一凹槽、插杆、第二凹槽、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压缩弹簧的设计,螺纹柱旋转前,驱动插杆下移,使得插杆的顶端脱离第一凹槽,第一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解除对固定盘位置的限定,进而可以通过固定盘驱动螺纹柱转动,不需要转动螺纹柱时,松开插杆,进而第一压缩弹簧驱动插杆上移,使得插杆的顶端插入对应的第一凹槽内,进而限位固定盘的位置,避免固定盘和第一凹槽因非人为因素转动,通过设置的固定板,便于驱动插杆下移,通过设置的把手,便于驱动固定盘转动;
(4)移动活动块和第一限位板之前,驱动活动板上移,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通过第二固定柱和通孔的配合,使得活动板平稳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按压板的底部不再与升降调节板的顶部相接触,从而驱动活动块和第一限位板移动,当活动块和第一限位板移动结束后,松开活动板,进而拉伸弹簧驱动活动板下移,使得按压板的底部与升降调节板的顶部相接触,且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进而使得按压板弹性按压升降调节板的顶部,使得活动块相对升降调节板固定,减少升降调节板在升降的过程中,活动块和第一限位板相对第二矩形孔晃动的可能,确保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限位块的正上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盘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拉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活动块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针安装座;2、取液探针本体;3、第一滑槽;4、第一限位块;5、第一矩形孔;6、第二矩形孔;7、活动块;8、第一限位板;9、活动板;10、按压板;11、螺纹柱;12、定位柱;13、轴承;14、固定盘;15、第一凹槽;16、插杆;17、第二凹槽;18、第一固定柱;19、第一压缩弹簧;20、固定板;21、把手;22、第二固定柱;23、通孔;24、拉伸弹簧;25、第二限位板;26、拉环;27、第二滑槽;28、第二限位块;29、第三凹槽;30、固定块;31、第二压缩弹簧;32、防滑垫;33、升降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8给出,本发明包括探针安装座1和若干取液探针本体2,取液探针本体2设置于探针安装座1的底部,取液探针本体2的顶端设有第一限位块4,探针安装座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探针安装座1的两侧相连通,第一滑槽3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5,探针安装座1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4相配合的定位组件;
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探针安装座1上方的升降调节板33,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6,第二矩形孔6内设有若干活动块7,活动块7与升降调节板33通过滑动单元连接,活动块7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板8,第一限位板8和活动块7通过弹性单元连接,活动块7的上方设有活动板9,且活动板9位于升降调节板33的上方,活动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按压板10,活动块7和活动板9通过拉扯单元连接,探针安装座1的顶部设有螺纹柱11和定位柱12,螺纹柱11和定位柱12均贯穿升降调节板33,且螺纹柱11与升降调节板3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柱11的底端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通过轴承13连接,定位柱12的底部与探针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柱11上设有与探针安装座1相配合的锁死组件。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5给出,锁死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调节板33上方的固定盘14,螺纹柱11的顶部与固定盘14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盘1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15,其中一个第一凹槽15内设有插杆16,插杆16和探针安装座1通过复位单元连接,复位单元包括开设于插杆16底部的第二凹槽17,第二凹槽17内设有第一固定柱18,第一固定柱18的底部与探针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18的顶部与第二凹槽17的顶部内壁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9连接,插杆16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且若干个第一凹槽15呈圆周均匀分布于固定盘14的底部,固定盘14的顶部设有把手21;
螺纹柱11旋转前,驱动插杆16下移,使得插杆16的顶端脱离第一凹槽15,第一压缩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解除对固定盘14位置的限定,进而可以通过固定盘14驱动螺纹柱11转动,不需要转动螺纹柱11时,松开插杆16,进而第一压缩弹簧19驱动插杆16上移,使得插杆16的顶端插入对应的第一凹槽15内,进而限位固定盘14的位置,避免固定盘14和第一凹槽15因非人为因素转动,通过设置的固定板20,便于驱动插杆16下移,通过设置的把手21,便于驱动固定盘14转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图4和图8给出,拉扯单元包括两个设置于活动块7顶部的第二固定柱22,第二固定柱22的底部与活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板9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3,第二固定柱22贯穿通孔23,第二固定柱22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24,拉伸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7和活动板9固定连接,活动板9的上方设有第二限位板25,第二固定柱22的顶部与第二限位板25的底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按压板10分别位于活动块7的两侧,且按压板10的底部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相接触,活动板9的顶部设有拉环26;
移动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之前,驱动活动板9上移,拉伸弹簧24处于拉伸状态,通过第二固定柱22和通孔23的配合,使得活动板9平稳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按压板10的底部不再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相接触,从而驱动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移动,当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移动结束后,松开活动板9,进而拉伸弹簧24驱动活动板9下移,使得按压板10的底部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相接触,且拉伸弹簧24处于拉伸状态,进而使得按压板10弹性按压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使得活动块7相对升降调节板33固定,减少升降调节板33在升降的过程中,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相对第二矩形孔6晃动的可能,确保第一限位板8位于第一限位块4的正上方。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6和图7给出,弹性单元包括开设于活动块7底部的第三凹槽29,第三凹槽29内设有固定块30,固定块30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30的顶部与第三凹槽29的顶部内壁通过第二压缩弹簧31连接,滑动单元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二矩形孔6两侧内壁的第二滑槽27,活动块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8,且第二限位块28位于第二滑槽27内,第一限位块4位于第一滑槽3内,且第一滑槽3和第一限位块4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第一限位板8的底部设有防滑垫32,且防滑垫32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4的顶部相接触;
通过第二滑槽27和第二限位块28的设计,使得活动块7在第二矩形孔6内平稳的移动,通过驱动螺纹柱11转动,进而使得升降调节板33下移,从而使得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下移,通过第三凹槽29、固定块30和第二压缩弹簧31的设计,使得第一限位板8相对活动块7弹性连接,随着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的下移,防滑垫32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4的顶部相接触,随着持续下移活动块7,第二压缩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根据第二压缩弹簧31的形变程度,控制第一限位板8按压第一限位块4的力度,进而使得第一限位块4和取液探针本体2相对探针安装座1固定。
工作原理:工作时,取液探针本体2上的第一限位块4滑入第一滑槽3内,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相邻两个取液探针本体2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滑槽27和第二限位块28的设计,使得活动块7在第二矩形孔6内平稳的移动,可以使得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移动至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块4的正上方,移动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之前,驱动活动板9上移,拉伸弹簧24处于拉伸状态,通过第二固定柱22和通孔23的配合,使得活动板9平稳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按压板10的底部不再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相接触,从而驱动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移动,当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移动结束后,松开活动板9,进而拉伸弹簧24驱动活动板9下移,使得按压板10的底部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相接触,且拉伸弹簧24处于拉伸状态,进而使得按压板10弹性按压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使得活动块7相对升降调节板33固定,减少升降调节板33在升降的过程中,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相对第二矩形孔6晃动的可能,确保第一限位板8位于第一限位块4的正上方,通过驱动螺纹柱11转动,进而使得升降调节板33下移,从而使得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下移,通过第三凹槽29、固定块30和第二压缩弹簧31的设计,使得第一限位板8相对活动块7弹性连接,随着活动块7和第一限位板8的下移,防滑垫32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4的顶部相接触,随着持续下移活动块7,第二压缩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根据第二压缩弹簧31的形变程度,控制第一限位板8按压第一限位块4的力度,进而使得第一限位块4和取液探针本体2相对探针安装座1固定,螺纹柱11旋转前,驱动插杆16下移,使得插杆16的顶端脱离第一凹槽15,第一压缩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解除对固定盘14位置的限定,进而可以通过固定盘14驱动螺纹柱11转动,不需要转动螺纹柱11时,松开插杆16,进而第一压缩弹簧19驱动插杆16上移,使得插杆16的顶端插入对应的第一凹槽15内,进而限位固定盘14的位置,避免固定盘14和第一凹槽15因非人为因素转动,通过设置的固定板20,便于驱动插杆16下移,通过设置的把手21,便于驱动固定盘14转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包括探针安装座(1)和若干取液探针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探针本体(2)设置于探针安装座(1)的底部,取液探针本体(2)的顶端设有第一限位块(4),探针安装座(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探针安装座(1)的两侧相连通,第一滑槽(3)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5),探针安装座(1)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4)相配合的定位组件;
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探针安装座(1)上方的升降调节板(33),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6),第二矩形孔(6)内设有若干活动块(7),活动块(7)与升降调节板(33)通过滑动单元连接,活动块(7)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板(8),第一限位板(8)和活动块(7)通过弹性单元连接,活动块(7)的上方设有活动板(9),且活动板(9)位于升降调节板(33)的上方,活动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按压板(10),活动块(7)和活动板(9)通过拉扯单元连接,探针安装座(1)的顶部设有螺纹柱(11)和定位柱(12),螺纹柱(11)和定位柱(12)均贯穿升降调节板(33),且螺纹柱(11)与升降调节板(3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柱(11)的底端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通过轴承(13)连接,定位柱(12)的底部与探针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柱(11)上设有与探针安装座(1)相配合的锁死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调节板(33)上方的固定盘(14),螺纹柱(11)的顶部与固定盘(14)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盘(1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15),其中一个第一凹槽(15)内设有插杆(16),插杆(16)和探针安装座(1)通过复位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开设于插杆(16)底部的第二凹槽(17),第二凹槽(17)内设有第一固定柱(18),第一固定柱(18)的底部与探针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18)的顶部与第二凹槽(17)的顶部内壁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6)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且若干个第一凹槽(15)呈圆周均匀分布于固定盘(14)的底部,固定盘(14)的顶部设有把手(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扯单元包括两个设置于活动块(7)顶部的第二固定柱(22),第二固定柱(22)的底部与活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板(9)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3),第二固定柱(22)贯穿通孔(23),第二固定柱(22)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7)和活动板(9)固定连接,活动板(9)的上方设有第二限位板(25),第二固定柱(22)的顶部与第二限位板(25)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按压板(10)分别位于活动块(7)的两侧,且按压板(10)的底部与升降调节板(33)的顶部相接触,活动板(9)的顶部设有拉环(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开设于活动块(7)底部的第三凹槽(29),第三凹槽(29)内设有固定块(30),固定块(30)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30)的顶部与第三凹槽(29)的顶部内壁通过第二压缩弹簧(3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二矩形孔(6)两侧内壁的第二滑槽(27),活动块(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8),且第二限位块(28)位于第二滑槽(27)内,第一限位块(4)位于第一滑槽(3)内,且第一滑槽(3)和第一限位块(4)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第一限位板(8)的底部设有防滑垫(32),且防滑垫(32)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4)的顶部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在取液处理中的应用。
CN202111327553.4A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Active CN114160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7553.4A CN114160217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7553.4A CN114160217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0217A CN114160217A (zh) 2022-03-11
CN114160217B true CN114160217B (zh) 2022-08-23

Family

ID=8047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7553.4A Active CN114160217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021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8506A (ja) * 1996-05-27 1997-12-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ペトリ皿載置装置
WO2015114296A1 (en) * 2014-01-29 2015-08-06 Bg Research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ocyclic biochemical operations
CN207007821U (zh) * 2017-05-08 2018-02-13 天津普菲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氟氯测定仪
CN110031531A (zh) * 2019-04-28 2019-07-19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用于连接电化学工作站与微电极阵列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8506A (ja) * 1996-05-27 1997-12-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ペトリ皿載置装置
WO2015114296A1 (en) * 2014-01-29 2015-08-06 Bg Research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ocyclic biochemical operations
CN207007821U (zh) * 2017-05-08 2018-02-13 天津普菲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氟氯测定仪
CN110031531A (zh) * 2019-04-28 2019-07-19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用于连接电化学工作站与微电极阵列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0217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32159B2 (ja) 基板内における流体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8405004B (zh) 一种液滴生成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US20030012697A1 (en) Assembly microchip using microfluidic breadboard
Rogers et al. Microfluidic valves made from polymerized 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
CN102597784B (zh) 保温装置
JP3732160B2 (ja) 弾性材質からなる基板内で流体を移動させ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利用した機器
CN113811389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和微流控系统
CN114160217B (zh) 一种基于交错电极的液滴操控装置和应用
CN109395788A (zh) 一种管内液滴制备芯片装置
CN111013680B (zh) 微滴生成装置
US20230219083A1 (en) Sequencing by synthesis using mechanical compression
KR101977963B1 (ko) 미세 유체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미세 유체의 제어 방법
KR102057329B1 (ko) 미세유체 위치 제어를 위한 영상처리 기반 제어 시스템
CN208407027U (zh) 一种液滴生成控制系统
CN105628660A (zh) 一种无源微阀poct芯片
CN110193386B (zh) 一种基于介电电泳/电浸润效应的微流芯片
CN2552003Y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
KR20160038987A (ko) 부가 장비 없이 전혈에서 혈장을 분리하고 전달하는 시료 분석 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15044454A (zh) 核酸提取设备
TWI281415B (en) A filtering apparatus for high efficient collection of nanoparticles
CN101670998B (zh) 点面电极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微流体驱动的方法
CN220146687U (zh) 一种压紧装置
CN218539694U (zh) 一种全自动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仪
CN111774116B (zh) 一种微流控检测用试剂供送装置
CN212128168U (zh) 连接机构及核酸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