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8522B -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8522B
CN114158522B CN202111617226.2A CN202111617226A CN114158522B CN 114158522 B CN114158522 B CN 114158522B CN 202111617226 A CN202111617226 A CN 202111617226A CN 114158522 B CN114158522 B CN 114158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culture
pipe section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72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8522A (zh
Inventor
储诚发
王�华
储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xi Ruiqizhen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xi Ruiqizhen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xi Ruiqizhen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xi Ruiqizhen Salamander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72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8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8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8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包括隧道状的洞体,洞体内设置有沿洞深方向设置的各个用于大鲵养殖的养殖池、以及用于让各个养殖池内形成流水循环的布水单元。所述的洞体由坡状地表开设槽沟后建设而成,洞体内地面呈斜坡状,洞体内地面的倾斜方向和坡状地表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其可以有效的模拟大鲵野生生存的环境,避免需要人工过多的辅助成长,并且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建造成本低,极大的提高大鲵品质和降低大鲵养殖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鲵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大鲵,是一种集保健、药用、美容为一体的珍贵物种,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生理代谢细胞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大鲵肉质细嫩、无骨刺、营养价值极高,因此被列为珍肴。目前,大鲵已经实现人工化养殖,但是由于大鲵养殖周期长,因此养殖成本高,并且,目前的养殖系统,需要人工干涉的操作较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造成本低、养殖成本低的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加工系统用输送装置,其可以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状的洞体,洞体内设置有沿洞深方向设置的各个用于大鲵养殖的养殖池、以及用于让各个养殖池内形成流水循环的布水单元。
具体的方案为:
所述的洞体由坡状地表开设槽沟后建设而成,洞体内地面呈斜坡状,洞体内地面的倾斜方向和坡状地表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
养殖池沿着洞深方向设置两列,各列养殖池分别设置在紧靠洞体侧壁的洞内地面上,两列养殖池之间设置行走通道。
养殖池上设置有出水口,行走通道上设置有沿洞体进深方向设置的排水通道,行走通道的地面上还设置有各排水沟槽,各出水口流出的水流通过各排水沟槽汇集至排水通道排出洞体。
排水通道埋设在行走通道的地面下方,排水沟槽沿着洞体进深方向的高度逐渐增大,排水沟槽高度较小端设置用于连通排水通道的通孔,排水沟槽高度较大的端部对出水口流出的水流进行承接。
布水单元包括对应各列养殖槽布置的布水管,布水管搭设在养殖槽的槽口上,布水管沿洞体的进深方向布设,布水管上间隔设置各出水接头,各出水接头分别对应各养殖槽布置。
洞体高度较高的一端设置有集水池,各布水管和集水池相连接。
养殖池的池底面高度沿着逐渐远离集水池的洞深方向逐渐减小,池底面高度由洞体侧壁指向行走通道的方向逐渐减小,养殖池呈四边形状,出水口设置在池底面高度最小的拐角处。
出水接头设置在池底面高度最大的拐角处的上方。
出水口处还设置有出水调节件,出水调节件包括集水管,集水管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直管段埋设在养殖池池底面高度最小的池底面下,直管段的长度方向和洞体的宽度方向相一致,直管段靠近洞体侧壁的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高度,直管段的倾斜度和其上侧的池底面的倾斜度保持一致,出水口排列状设置在池底面上,出水口竖直布置用于连通养殖池和直管段,直管段的另一端位于养殖池的外侧且向上弧形弯曲形成所述的弯管段,弯管段的出口朝上竖直布置,弯管段位于排水沟槽高度较大的端部,弯管段的出口处设置有水位调节管,水位调节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二管体,第一、二管体之间伸缩式装配,第二管体的下端和弯管段的出口可拆卸式插接配合,第一管体的上端管口处的管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对应排水沟槽布置。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其可以有效的模拟大鲵野生生存的环境,避免需要人工过多的辅助成长,并且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建造成本低,极大的提高大鲵品质和降低大鲵养殖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洞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洞体地表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出水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和部件对应关系如下:
10-洞体、11-养殖池、12-排水通道、13-布水管、14-出水接头、15-集水池、16-出水口、17-排水沟槽、20-出水调节件、21-直管段、22-弯管段、23-第一管体、24-第二管体、25-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如图1、2所示,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包括隧道状的洞体10,洞体10内设置有沿洞深方向设置的各个用于大鲵养殖的养殖池11、以及用于让各个养殖池11内形成流水循环的布水单元。具体的方案为:所述的洞体10由坡状地表开设槽沟后建设而成,洞体10内地面呈斜坡状,洞体10内地面的倾斜方向和坡状地表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养殖池11沿着洞深方向设置两列,各列养殖池11分别设置在紧靠洞体10侧壁的洞内地面上,两列养殖池11之间设置行走通道。养殖池11上设置有出水口16,行走通道上设置有沿洞体10进深方向设置的排水通道12,行走通道的地面上还设置有各排水沟槽17,各出水口16流出的水流通过各排水沟槽17汇集至排水通道12排出洞体10。排水通道12埋设在行走通道的地面下方,排水沟槽17沿着洞体10进深方向的高度逐渐增大,排水沟槽17高度较小端设置用于连通排水通道12的通孔,排水沟槽17高度较大的端部对出水口16流出的水流进行承接。布水单元包括对应各列养殖槽布置的布水管13,布水管13搭设在养殖槽的槽口上,布水管13沿洞体10的进深方向布设,布水管13上间隔设置各出水接头14,各出水接头14分别对应各养殖槽布置。出水接头14具体可以为水龙头构成,调节水龙调整出水量的大小。洞体10高度较高的一端设置有集水池15,各布水管13和集水池15相连接。位于上端的集水池15可以用于收集水流,集水槽上设置溢水孔,溢水孔将过量的水流出输送至排水通道12排出。
优选的方案为:养殖池11的池底面高度沿着逐渐远离集水池15的洞深方向逐渐减小,池底面高度由洞体10侧壁指向行走通道的方向逐渐减小,养殖池11呈四边形状,出水口16设置在池底面高度最小的拐角处。出水接头14设置在池底面高度最大的拐角处的上方。出水口16处还设置有出水调节件20,出水调节件20包括集水管,集水管包括直管段21和弯管段22,直管段21埋设在养殖池11池底面高度最小的池底面下,直管段21的长度方向和洞体10的宽度方向相一致,直管段21靠近洞体10侧壁的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高度,直管段21的倾斜度和其上侧的池底面的倾斜度保持一致,出水口16排列状设置在池底面上,出水口16竖直布置用于连通养殖池11和直管段21,直管段21的另一端位于养殖池11的外侧且向上弧形弯曲形成所述的弯管段22,弯管段22的出口朝上竖直布置,弯管段22位于排水沟槽17高度较大的端部,弯管段22的出口处设置有水位调节管,水位调节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二管体,第一、二管体之间伸缩式装配,第二管体24的下端和弯管段22的出口可拆卸式插接配合,第一管体23的上端管口处的管壁上设置有缺口25,缺口25对应排水沟槽17布置。
由于大鲵养殖的不同时期对养殖池11内水量的要求不一样,因此采用伸缩式的第一、二管体构成水位调节管,调整第一管体23的上端高度使得养殖池11内的蓄水量得到改变,满足不同时期的养殖需求,通过弯管段22的设置,可以使得大鲵的排泄物集中在弯管段22,工作人员通过将第二管体24从弯管段22的出口拔下,水压的作用会使得排泄物涌出流至排水沟槽17。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涌出时的排泄物的情况了解大鲵的生长情况。上述结构起到三个作用,一者方便的实现养殖池11内水位调节,二者对养殖池11内进行自清洁,保证养殖池11一直处于干净的状态,三者,对大鲵的排泄物进行临时性的收集,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其生长状况。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其可以有效的模拟大鲵野生生存的环境,避免需要人工过多的辅助成长,并且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建造成本低,极大的提高大鲵品质和降低大鲵养殖的成本。
整个洞体10的侧壁、顶壁,集水槽和洞内地面都可为水泥制成,水龙头从高处低落的水声以及排水通道12内的水流声,洞体10优选为设置为弯曲状。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有效的模拟出岩洞的生存环境,为大鲵生长提供保证。洞体10可以设置水量较为丰富的位置,使得集水槽收集的水量能够可靠的保证,一般岳西地区的山脚下河流旁侧均可以进行实施,通过河流分出一支水流入集水槽,若对于其他水量不是很充足的地区,可以在洞体10外部设置蓄水池,蓄水池和集水池15进行连接,保证水流的供应。整个大鲵养殖系统不需要电力进行支持,人工在进行投喂和观察排泄物等等操作时,通过采用手电筒照明即可,提高安全性和极大的降低大鲵养殖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机构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3)

1.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状的洞体和行走通道,洞体内设置有沿洞深方向设置的各个用于大鲵养殖的养殖池、以及用于让各个养殖池内形成流水循环的布水单元;所述的洞体由坡状地表开设槽沟后建设而成,洞体内地面呈斜坡状,洞体内地面的倾斜方向和坡状地表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养殖池上设置有出水口,行走通道上设置有沿洞体进深方向设置的排水通道,行走通道的地面上还设置有各排水沟槽,各出水口流出的水流通过各排水沟槽汇集至排水通道排出洞体;排水通道埋设在行走通道的地面下方,排水沟槽沿着洞体进深方向的高度逐渐增大,排水沟槽高度较低端设置用于连通排水通道的通孔,排水沟槽高度较高的端部对出水口流出的水流进行承接;布水单元包括对应各列养殖槽布置的布水管,布水管搭设在养殖槽的槽口上,布水管沿洞体的进深方向布设,布水管上间隔设置各出水接头,各出水接头分别对应各养殖槽布置;养殖池的池底面高度沿着逐渐远离集水池的洞深方向逐渐减小,池底面高度由洞体侧壁指向行走通道的方向逐渐减小,养殖池呈四边形状,出水口设置在池底面高度最小的拐角处;出水接头设置在池底面高度最大的拐角处的上方;出水口处还设置有出水调节件,出水调节件包括集水管,集水管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直管段埋设在养殖池池底面高度最小的池底面下,直管段的长度方向和洞体的宽度方向相一致,直管段靠近洞体侧壁的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高度,直管段的倾斜度和其上侧的池底面的倾斜度保持一致,出水口排列状设置在池底面上,出水口竖直布置用于连通养殖池和直管段,直管段的另一端位于养殖池的外侧且向上弧形弯曲形成所述的弯管段,弯管段的出口朝上竖直布置,弯管段位于排水沟槽高度较高的端部,弯管段的出口处设置有水位调节管,水位调节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二管体,第一、二管体之间伸缩式装配,第二管体的下端和弯管段的出口可拆卸式插接配合,第一管体的上端管口处的管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对应排水沟槽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池沿着洞深方向设置两列,各列养殖池分别设置在紧靠洞体侧壁的洞内地面上,两列养殖池之间设置行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洞体高度较高的一端设置有集水池,各布水管和集水池相连接。
CN202111617226.2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Active CN114158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7226.2A CN11415852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7226.2A CN11415852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8522A CN114158522A (zh) 2022-03-11
CN114158522B true CN114158522B (zh) 2023-05-23

Family

ID=8048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7226.2A Active CN11415852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852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35581U (zh) * 2014-11-15 2015-05-20 贵州灵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娃娃鱼的室内养殖结构
CN207219863U (zh) * 2017-09-25 2018-04-13 杨长明 仿生态大鲵繁殖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9875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Lobster Harvest Pty Ltd Aquaculture tank
CN203279670U (zh) * 2013-05-23 2013-11-13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生态养殖池
CN108174822B (zh) * 2018-03-14 2023-09-26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及其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
CN108450413A (zh) * 2018-05-20 2018-08-28 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鲵仿生态养殖设施
CN110214751A (zh) * 2019-07-23 2019-09-10 遵义市汇源大鲵驯养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溶洞立体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35581U (zh) * 2014-11-15 2015-05-20 贵州灵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娃娃鱼的室内养殖结构
CN207219863U (zh) * 2017-09-25 2018-04-13 杨长明 仿生态大鲵繁殖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废弃矿山平洞高效养殖大鲵技术;黄雅贞等;《中国水产》;20170305(第03期);第104-10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8522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2006B (zh) 一种光唇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1574067A (zh) 泥鳅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11587835A (zh) 一种循环流水高密度生态养鱼的系统及方法
CN206760428U (zh) 一种林下养鸡鸡舍
CN104872044B (zh) 一种光唇鱼亲鱼池
CN205648737U (zh) 太阳能驱动鱼菜共生系统
CN114158522B (zh) 一种仿野生大鲵养殖系统
CN200987325Y (zh) 一种沟渠式蛙池
CN205196728U (zh) 一种仿生态大鲵养殖设施
CN102979332B (zh) 一种立体循环种植养殖方法
CN207284797U (zh) 一种鳟鱼鱼苗培育系统
CN203194266U (zh) 一种豚狸饲养舍
CN218550998U (zh) 一种与水草共生的鱼苗种人工催产箱
CN217936933U (zh) 一种鱼卵产卵及收集循环装置
CN208908809U (zh) 一种楼房式养猪布局结构
CN203801508U (zh) 一种光唇鱼亲鱼池
CN216392672U (zh) 一种小龙虾规模化育苗池
CN216874556U (zh) 一种循环水种养系统
CN109315227A (zh) 一种养殖场可持续循环系统
CN209135047U (zh) 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种植系统
CN206699124U (zh) 一种林下散养用新型鸡舍
CN209473389U (zh) 一种石蛙规模化高效养殖池
CN110402825A (zh) 能防猪蹄损伤的猪动力清粪养殖舍
CN208956714U (zh) 一种养鸡用自动喂水装置
CN105707024B (zh) 一种自动采收培养浮游动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