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7659B -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7659B
CN114157659B CN202210123103.1A CN202210123103A CN114157659B CN 114157659 B CN114157659 B CN 114157659B CN 202210123103 A CN202210123103 A CN 202210123103A CN 114157659 B CN114157659 B CN 114157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spot
target
frequency band
end devi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31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7659A (zh
Inventor
索亚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31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7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7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7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65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817 priority patent/WO2023151377A1/zh
Priority to EP22899618.7A priority patent/EP4250859A4/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的文件分享请求之后,如果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BDC,则在目标频段上与发送端设备建立点对点P2P连接,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接收端设备通过P2P连接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文件。这样,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在更高的无线频段上建立P2P连接,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P2P连接的稳定性,缩短文件传输耗时,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基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点对点(peer-to-peer,P2P)连接传输数据。该功能常用于用户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分享照片、文件等场景。例如,当用户需要将手机中的照片分享给平板电脑时,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建立Wi-Fi P2P连接,这样,手机中的照片就可以通过Wi-Fi P2P连接发送给平板电脑。
目前,Wi-Fi技术主要在2.4GHz频段和5GHz等高频段实现。当任一终端设备连接到2.4GHz频段的Wi-Fi热点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ual band dual concurrent,DBDC)时,两个终端设备的Wi-Fi P2P连接会协商建立在2.4GHz频段上。相比于5GHz等高频段,2.4GHz频段的传输速率更低,并且还容易受到同频段的蓝牙或者其他Wi-Fi信号的干扰。因此,当两个终端设备基于2.4GHz频段的Wi-Fi P2P连接分享文件时,文件的传输速度通常很低、导致文件传输的耗时较长。例如,在2.4GHz频段的Wi-Fi P2P连接上,传输一个60MB大小的视频文件需要耗时3分钟,极大地浪费了用户时间,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文件传输速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响应于第一广播消息,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第二广播消息包括接收端设备信息;接收发送端设备的P2P连接请求,P2P连接请求是发送端设备根据接收端设备信息生成;如果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BDC,则响应于P2P连接请求,开启网络优选流程,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接收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与发送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接收发送端设备通过Wi-Fi P2P连接发送的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在5GHz和5GHz以上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Wi-Fi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Wi-Fi P2P连接的稳定性,缩短文件传输耗时,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优选流程包括:判断当前是否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如果当前未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根据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如果选取出目标热点,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如果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连接至目标热点。这样,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的文件分享请求之后,如果存在满足连接条件的目标热点,则连接到该目标热点,使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建立Wi-Fi P2P连接,以提高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包括: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相同的接入点设备的、并且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信号格数最多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协议标准最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和/或网络标准,选择质量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根据目标热点的评分和/或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目标热点的评分至少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接收端设备与目标热点的历史连接成功次数、历史传输速率、历史信号强度和历史卡顿次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的评分与预设补偿值之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目标热点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同一个接入点设备,并且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地址中的特定比特位相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五阈值。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热点的RSSI和评分确定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从而确保连接的目标热点能够提高后续的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如果当前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结束网络优选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如果未选取出目标热点,或者,如果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开启网络复用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复用流程包括: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在目标频段上创建个人热点;从发送端设备接收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根据连接信息连接至个人热点。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创建个人热点,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在发送端设备创建的个人热点上建立P2P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复用流程包括:向发送端设备发送远端网络配置请求,远端网络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配置目标频段上的P2P代理服务端网络;从发送端设备接收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根据配置结果配置本地的P2P代理客户端网络,以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P2P代理服务端网络。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创建P2P代理服务端网络,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连接至发送端设备创建的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广播消息和第二广播消息为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P2P连接请求是发送端设备通过BLE连接发送的;接收端设备接收来自发送端设备的P2P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与发送端设备建立BLE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与发送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还包括:与发送端设备断开BLE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广播消息,第二广播消息是接收端设备响应于第一广播消息发送的,第二广播消息包括接收端设备信息;根据接收端设备信息,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其中,如果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则接收端设备响应于P2P连接请求,开启网络优选流程,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接收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与接收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P2P连接;通过Wi-Fi P2P连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在5GHz和5GHz以上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Wi-Fi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Wi-Fi P2P连接的稳定性,缩短文件传输耗时,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之前,还包括:如果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则开启网络优选流程,网络优选流程用于发送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这样,当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时,也可以与接收端设备在5GHz和5GHz以上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优选流程包括:判断当前是否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如果当前未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根据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如果选取出目标热点,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如果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连接至目标热点。这样,发送端如果存在满足连接条件的目标热点,则连接到该目标热点,使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建立Wi-Fi P2P连接,以提高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包括: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与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相同的接入点设备的、并且RSSI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信号格数最多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协议标准最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这样,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和/或网络标准,选择质量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根据目标热点的评分和/或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目标热点的评分至少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发送端设备与目标热点的历史连接成功次数、历史传输速率、历史信号强度和历史卡顿次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的评分与预设补偿值之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目标热点与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同一个接入点设备,并且MAC地址中的特定比特位相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五阈值。这样,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热点的RSSI和评分确定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从而确保连接的目标热点能够提高后续的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如果当前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结束网络优选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第一指示消息;响应于第一指示消息,在目标频段上创建个人热点;向接收端设备发送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以使得接收端设备根据连接信息连接至个人热点。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创建个人热点,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在发送端设备创建的个人热点上建立P2P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远端网络配置请求;响应于远端网络配置请求,在目标频段配置P2P代理服务端网络;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以使得接收端设备根据配置结果配置本地的P2P代理客户端网络,以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P2P代理服务端网络。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创建P2P代理服务端网络,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连接至发送端设备创建的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广播消息和第二广播消息为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包括:与接收端设备建立BLE连接;通过BLE连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与接收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还包括:与接收端设备断开BLE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由接收端设备和/或发送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芯片系统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用户打开分享开关的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用户点击分享按钮的示意图;
图6c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用户点击联系人头像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优选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用户点击接收按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复用流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复用流程的示意图;
图11为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建立P2P代理服务时的进程间交互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分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者”的关系。例如,A/B可以理解为A或者B。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文件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常规技术进行介绍。
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基于Wi-Fi P2P连接传输数据。该功能常用于用户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分享照片、文件等场景。例如,当用户需要将手机中的照片分享给平板电脑时,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建立Wi-Fi P2P连接,这样,手机中的照片就可以通过Wi-Fi P2P连接发送给平板电脑。
目前,Wi-Fi技术主要在2.4GHz频段和5GHz等高频段实现。当任一终端设备连接到2.4GHz频段的Wi-Fi热点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ual band dual concurrent,DBDC)时,两个终端设备的Wi-Fi P2P连接会协商建立在2.4GHz频段上。相比于5GHz等高频段,2.4GHz频段的传输速率较低,并且其信道质量还容易受到同频段的蓝牙等信号的干扰,导致Wi-Fi P2P传输数据的耗时较长,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例如,在2.4GHz频段的Wi-Fi P2P连接上,传输一个60MB大小的视频文件需要耗时3分钟,极大地浪费了用户时间。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文件,例如照片、视频、音频、文档等。为便于描述,该方法将发送数据的终端设备称作发送方设备,将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称作发送端设备。在该方法中,当发送方设备向接收方设备传输数据时,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优选在5GHz、6GHz等更高的无线频段上建立P2P连接,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P2P连接的稳定性,缩短文件传输耗时,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的使用体验。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参照图1,该场景中可以包括两个终端设备,这两个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互联,以传输数据。该通信网络可以但不限于为:WI-FI热点网络、WI-FI点对点(peer-to-peer,P2P)网络、蓝牙(bluetooth)网络、zigbee网络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网络等近距离通信网络。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其中一个终端设备可以作为发送端设备100,另一个终端设备可以作为接收端设备200。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发送端设备100和接收端设备200是以文件传输方向划分的,根据文件传输方向的不同,任一个终端设备既可能是发送端设备100,也可能是接收端设备200。
其中,终端设备,例如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具有触控屏的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的形态不做具体限定。图1中以发送端设备是手机、接收端设备是平板电脑为例进行展示,实际应用中并不仅限于此。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00可以作为图1中的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参照图2,该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终端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终端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终端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终端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终端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
终端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文件传输功能,相册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文件、照片、视频等)等。
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终端设备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终端设备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终端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
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通过气压传感器180C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终端设备100可以利用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100是折叠屏手机时,终端设备100可以根据磁传感器180D检测折叠屏手机的开合。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终端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终端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终端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终端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终端设备100可以确定终端设备100附近没有物体。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终端设备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终端设备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终端设备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利用温度传感器180J检测的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
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结合成骨传导耳机。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终端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终端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终端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终端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终端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上文关于终端设备100所呈现的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可为实践特定的所述实施方案或其等同物所不需要的。类似地,其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更多数量模块、部件等。在适当的情况下,一些模块可以被实现为软件或硬件。因此,应当理解,上述描述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申请限制于本文所述的精确形式。相反,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根据上述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相册,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 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蓝牙驱动等。
下面结合分享照片场景,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传感器180K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
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通知面板应用中的分享开关图标的控件为例,分享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分享应用。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册应用中的分享图标的控件为例,相册应用通过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调用分享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蓝牙驱动,以通过蓝牙发送包含文件分享请求的BLE广播等,与对端设备通过BLE交互P2P信息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的文件分享请求之后,如果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BDC,在目标频段上与发送端设备建立点对点P2P连接,目标频段包括5GHz频段和5GHz以上频段。
目标频段可以是Wi-Fi网络目前或者以后可能使用的5GHz和5GHz以上频段,如5GHz频段、6GHz频段,以及未来随着Wi-Fi协议标准的可能会出现的更高频段等。
本申请实施例配置目标频段为5GHz频段和5GHz以上频段,从而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例如,根据传统的方案,如果接收端设备和/或发送端设备中的当前连接在2.4GHz频段的Wi-Fi热点上,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会在2.4GHz频段建立P2P连接,那么,该连P2P连接会受到周围同频段的蓝牙信号和Wi-Fi信号的干扰,导致文件传输速度下降。如果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会在5GHz频段建立P2P连接,那么5GHz频段以下的低频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就不会对P2P连接造成干扰,并且5GHz频段Wi-Fi的连接速度本身就比2.4GHz的连接速度高,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
目标频段可以是5GHz频段;当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在5GHz频段的Wi-Fi热点上时,如果双方设备都支持6GHz频段,那么目标频段可以是6GHz频段。
步骤S402,接收端设备通过P2P连接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文件。
具体实现中,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的文件可以是:照片、视频、音频、文档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由于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在更高的无线频段上建立P2P连接,因此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P2P连接的稳定性,缩短文件传输耗时,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的使用体验。
下面以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在2.4GHz频段的Wi-Fi热点、目标频段为5GHz频段、以及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基于Wi-Fi P2P连接传输文件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分享方法进行更为具体地说明。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501,接收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开启网络优选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可以是用户在接收端设备上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触控操作。
例如,第一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在终端设备上打开分享开关的操作。
参见图6a,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一个或者多个触控操作打开文件分享开关。该分享开关例如可以位于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的通知面板中。这样,当用户需要分享文件时,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状态栏下滑动作呼出通知面板501,然后响应于用户在通知面板601中点击分享开关按钮602的动作,打开分享开关。在分享开关打开的状态下,如果用户再次点击分享开关按钮602,即可以关闭分享开关。接收端设备在打开分享开关之后,即可开启网络优选流程,该网络优选流程用于后续与发送端设备在5GHz及以上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对接收端设备执行的语音输入操作。以用户在相册应用中分享照片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语音口令呼出接收端设备或发送端设备的语音助手。例如,当用户对接收端设备说:“你好yoyo”时,接收端设备启动语音助手,并等待用户说出其他指令。语音助手也可以通过用户在接收端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上点击指定的图标或者案件的方式启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接下来,当用户对语音助手说:“开启文件分享时”,接收端设备可以打开分享开关,并开启网络优选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触控操作和语音操作以外,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还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其他操作而打开或关闭文件分享开关,或开启网络优选流程。可实现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隔空手势操作、摇晃设备的操作、将接收端设备靠近发送端设备的操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又例如,在用户打开分享开关之后,第一操作还可以包括用户选择分享的文件,并点击分享按钮的操作。以用户在相册应用中分享照片为例:
参见图6b,当用户在相册中执行点击、长按或者滑动至少一个照片、照片缩略图或者照片文件夹的操作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响应与上述操作,选中至少一个照片,并在相册页面中显示分享按钮503。接下来,如果用户想分享这个照片,可以点击这个分享按钮503。发送端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点击分享按钮503的操作,开启网络优选流程。
另外,在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打开分享开关之后,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均会进行BLE背景扫描,以扫描周围是否有其他设备发送的BLE广播。
在开启网络优选流程之后,接收端设备可以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501,发送端设备发送包含文件分享请求的第一广播消息。
其中,第一广播消息可以是蓝牙广播消息,例如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发送端设备还可以在第一广播消息中携带自身的设备标识,以使其他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设备标识来识别发送端设备的身份。发送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其蓝牙地址或者等效地址。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广播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其他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S503,接收端设备响应于第一广播消息,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
其中,第二广播消息可以是蓝牙广播消息,例如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第二广播消息可以包括接收端设备信息,例如设备名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为文件分享功能设置不同的安全设置。例如:接收端设备可以设置为仅接收其保存的终端设备(即接收端设备保存的联系人)向其分享的文件,也可以设置为对任何设备可见,即接收任何终端设备向其分享的文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安全设置以及发送端设备的设备名称,确定是否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例如:如果接收端设备仅接收其保存的联系人想起分享的文件,那么,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发送端设备的设备名称查询其保存的联系人中是否包含发送端设备。如果包含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又例如:如果接收端设备接收任何终端设备向其分享的文件,那么,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之后,可以直接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
发送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广播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接收端设备的设备名称,查询接收端设备是否是自身保存的联系人,如果是,发送端设备将接收端设备对应的联系人头像显示给用户,如果不是,发送端设备显示接收端设备对应的空头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并且确认可以从发送端设备接收文件之后,可以不断的向发送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以向发送端设备确认自身的存在。如果发送端设备没有再接收到接收端设备的广播消息,则表明接收端设备已经远离,这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将其显示的接收端设备的头像删除。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发送端设备广播第一广播消息之后,如果其周围存在多个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可能会收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广播消息,这时,接收端设备会将多个终端设备的联系人头像均显示给用户。
步骤S504,发送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与接收端设备建立BLE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操作可以是用户在发送端设备上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触控操作。
例如,第二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在发送端设备上点击联系人头像的操作。
以用户在相册应用中分享照片为例,参见图6c,在发送端端设备显示联系人头像604之后,用户可以点击联系人头像604,以确认本次分享照片的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触发与接收端设备建立BLE连接。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对发送端设备执行的语音输入操作。
以用户在相册应用中分享照片为例,在发送端端设备显示联系人头像604之后,用户可以直接对接收端设备说出任意一个联系人的名字,例如“发给赵总”,以确认本次分享照片的接收端设备为赵总的平板电脑。发送端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语音输入操作,触发与赵总的平板电脑建立BLE连接。
接下来,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可以通过BLE连接交互用户建立Wi-Fi P2P连接的信息。BLE连接优选为加密连接,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步骤S505,发送端设备通过BLE连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
该文件传输请求可以用于触发接收端设备开启网络优选流程,以及用于触发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以接收文件。
步骤S506,接收端设备开启网络优选流程。
具体实现中,如果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BDC,接收端设备开启网络优选流程。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接收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5GHz频段或者5GHz频段以上的Wi-Fi网络。
参见图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的网络优选流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701,接收端设备判断当前是否连接至5GHz频段的Wi-Fi热点(以下简称5GWi-Fi热点)。如果当前连接至5G Wi-Fi热点,则接收端设备的Wi-Fi P2P连接优选流程结束。如果当前未连接至5G Wi-Fi热点,则执行步骤S602。
应当理解的是,Wi-Fi网络目前可以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实现,因此,当接收端设备同时支持2.4GHz频段和5GHz频段的Wi-Fi协议时,接收端设备当前可能连接至2.4GHz频段的Wi-Fi热点(以下简称2.4G Wi-Fi热点),也可能连接至5G Wi-Fi热点。具体取决于接收端设备周围存在5G Wi-Fi热点还是存在2.4G Wi-Fi热点、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用户的选择等,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702,接收端设备根据预设选取规则,从周围的5G 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5GWi-Fi热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选取规则可以基于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网络标准、信道质量、频段等与文件传输速度有关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特征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选取规则的评判下,接收端设备周围可能存在满足选取规则的目标5G Wi-Fi热点,也可能不存在满足选取规则的目标5G Wi-Fi热点。如果存在目标5GWi-Fi热点,则接收端设备执行步骤S703。如果不存在目标5G Wi-Fi热点,则接收端设备执行5G Wi-Fi复用流程。
具体实现中,如果接收端设备未连接至5G Wi-Fi热点,接收端设备可以对周围的5G Wi-Fi热点进行扫描。如果周围不存在5G Wi-Fi热点,则接收端设备确定周围不存在目标5G Wi-Fi热点,接收端设备执行5G Wi-Fi复用流程。如果接收端设备周围存在一个或者多个5G Wi-Fi热点,那么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以下选取规则判断其周围的5G Wi-Fi热点中是否存在目标5G Wi-Fi热点,并选取出目标5G Wi-Fi热点。
规则一:当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至2.4 G Wi-Fi热点时,如果其周围存在与其连接的2.4G Wi-Fi热点属于相同的接入点设备AP的5G Wi-Fi热点,并且,该5G Wi-Fi热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将该5G Wi-Fi热点优选作为目标5G Wi-Fi热点。第一阈值例如可以是-65dB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规则二:接收端设备可以按照信号格数优先的原则,从其周围存在的多个5G Wi-Fi热点选取信号格数最多的5G Wi-Fi热点。如果只存在1个信号个数最多的5G Wi-Fi热点,则确定该5G Wi-Fi热点为目标5G Wi-Fi热点。如果选取出了多个5G Wi-Fi热点,则可以执行规则三。
规则三:如果接收端设备周围存在一个或者多个5G Wi-Fi热点,或者,接收端设备基于规则二选取出了多个5G Wi-Fi热点。那么,对于选取出的多个5G Wi-Fi热点,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5G Wi-Fi热点的协议标准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取协议标准最高的5G Wi-Fi热点作为目标5G Wi-Fi热点。例如:优先选取Wi-Fi 6+标准的5G Wi-Fi热点作为目标5G Wi-Fi热点,如果不存在Wi-Fi 6+标准的5G Wi-Fi热点,则优先选取Wi-Fi 6标准的5G Wi-Fi热点作为目标5G Wi-Fi热点,如果不存在Wi-Fi 6标准的5G Wi-Fi热点,则优先选取Wi-Fi 5标准的5G Wi-Fi热点作为目标5G Wi-Fi热点。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选取出目标5G Wi-Fi热点,接收端设备可以单独使用上述任意一种规则,也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多个规则,例如按照一定的优先级以此使用多个规则,或者,以相同优先级并列使用多个规则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S703,接收端设备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S704。如果不满足,则接收端设备执行网络复用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条件一:如果目标5G Wi-Fi热点的评分socre_5G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目标5G Wi-Fi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
其中,接收端设备可以引入Wi-Fi评分机制,基于一些规则来生成Wi-Fi热点的评分,Wi-Fi热点的评分可以dBm为单位表示,评分越高,则数值越高。这里可以使用的规则包括但不限于:
判断Wi-Fi热点是否为5G Wi-Fi热点,如果是,则评分越高;
获取Wi-Fi热点历史信号强度,例如RSSI值,RSSI值越高,评分越高;
接收端设备之前是否连接过这个Wi-Fi热点,如果连接过,则评分越高,并且历史连接成功次数越多,评分越高;
获取Wi-Fi热点的历史传输速率,历史传输速率越高,评分越高;
获取Wi-Fi热点的历史卡顿次数,卡顿次数越少,评分越高;
判断Wi-Fi热点是否支持漫游,如果支持,则评分越高;
判断Wi-Fi热点是否为开放网络,如果不是开放网络,则评分越高。
示例性的,第二阈值可以为40dBm,第三阈值可以为-70dBm。那么,接收端设备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为:socre_5G≥40dBm&&RSSI≥-70dBm。
条件二:如果目标5G Wi-Fi热点的评分socre_5G大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2.4GWi-Fi热点的评分socre_2.4G与预设补偿值之和,并且目标5G Wi-Fi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则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
示例性的,补偿值可以为5 dBm,第四阈值可以为-70dBm。那么,接收端设备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为:socre_5G> socre_2G+ 5 dBm &&RSSI≥-70dBm。
条件三:如果目标5G Wi-Fi热点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2.4G Wi-Fi热点属于同一个AP,且MAC地址中的特定位置相同,例如MAC3-13相同,并且目标5G Wi-Fi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则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示例性的,第四阈值可以为-65dBm。
另外,如果接收端设备根据上述条件未能够选取出满足连接条件的目标5G Wi-Fi热点,那么,接收端设备可以从周围的5G Wi-Fi热点中选取出一个信号强度在2格以及2格以上的5G Wi-Fi热点,作为要连接的目标5G Wi-Fi热点。
步骤S704,接收端设备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
接收端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之后,网络优选流程结束。接下来,接收端设备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以断开与接收端设备的BLE连接。
步骤S705,接收端设备通过BLE连接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接收端设备向发送端设备指示其已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
其中,步骤S705可以先于步骤S704执行,可以与步骤S704同时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704之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消息可以包含接收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例如:接收端设备已经执行Wi-Fi P2P连接优选流程,并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端设备的MAC地址、状态信息、支持的Wi-Fi协议(例如2.4G Wi-Fi和/或5G Wi-Fi)等。
步骤S507,发送端设备断开与接收端设备的BLE连接。
具体实现中,发送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指示消息之后,通过第二指示消息中的状态信息,可以得知接收端设备已经执行了网络优选流程,并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具备了在5GHz频段于发送端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的条件,因此断开与接收端设备的BLE连接,并且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8,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在5GHz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接收端设备已经执行了网络优选流程,并连接至5G Wi-Fi热点,因此,只要发送端设备也连接在5G Wi-Fi热点,发送端设备就可以与接收端设备在5GHz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在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之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文件传输请求,该文件传输请求中例如可以包含待传输文件的名称、类型、大小、数量、详细信息等一种或者多种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当待传输的文件是照片时,文件传输请求中可以包含照片的缩略图、大小等;当待传输的文件是文档时,文件传输请求可以包含文档的名称、图标、格式等。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在用户分享文件时,发送端设备初始连接在2.4G Wi-Fi热点,发送端设备也可以通过网络优选流程将自身从2.4G Wi-Fi热点切换连接至5G Wi-Fi热点。例如:发送端设备可以在步骤S301中,即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的同时执行5网络优选流程,或者在步骤S501-步骤S506之间任意时间段执行网络优选流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发送端设备执行网络优选流程的具体方式请参照接收端设备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509,接收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第三操作,确认接收文件。
其中,第三操作可以是用户在接收端设备上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触控操作。
例如,第三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在接收端设备上点击接收按钮的操作。
以用户在相册应用中分享照片为例,参见图8,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传输图片的请求之后,可以在显示屏中显示用于引导用户确认或者拒绝接收照片的对话框。该对话框例如可以包括从发送端设备接收到的照片缩略图、数量等信息,以及接收按钮801和拒绝按钮802等。接收端设备检测到用户在对话框中点击接收按钮801时,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启动与发送端设备的P2P文件传输流程,开始从发送端设备接收照片,即触发步骤S510。
例如:当有多张照片传输时,发送端设备可以显示已发送的照片数量,待发送的照片数量、传输速度等信息;接收端设备可以显示已接收的照片数量,待接收的照片数量、传输速度等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对接收端设备执行的语音输入操作。
以用户在相册应用中分享照片为例,在接收端设备在显示屏中显示用于引导用户确认或者拒绝接收照片的对话框之后,用户可以直接对接收端设备说出表示“接收”或者表示“拒绝”的口令,例如“接收照片”,以确认从发送端设备接收文件。
步骤S510,接收端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通过Wi-Fi P2P连接传输的文件。
在照片传输过程中,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可以实时向用户显示照片的传输进度、传输速度等信息。
步骤S511,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后,断开P2P和BLE连接。
在文件传输完成之后,接收端设备可以与发送端设备断开Wi-Fi P2P和BLE连接,恢复到分享文件之前的状态。
步骤S512,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发送和扫描BLE广播。
步骤S513,发送端设备刷新接收端设备列表。
此后的一段时间,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可以继续BLE广播的发送和扫描,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BLE广播的扫描结果刷新接收端设备列表,以便于此后继续向其他设备发送文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分享方法,连接在2.4G Wi-Fi热点的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的文件分享请求之后,在5GHz频段上与所述发送端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使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通过5GHz频段的Wi-Fi P2P连接传输文件,从而提高文件传输速度,减少文件传输时间,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复用流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的网络复用流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901,接收端设备通过BLE连接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执行网络复用流程,例如创建5GHz频段的个人热点,例如:P2P GO(Group owner)。
具体实现中,接收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消息,将其发现自身周围不存在5GWi-Fi或者不满足连接至目标5G Wi-Fi热点的条件的状态告知给发送端设备。这样,发送端设备可以确定接收端设备无法执行5G优选流程,因此开始执行网络复用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可以还可以在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自身的MAC地址、状态信息、支持的Wi-Fi协议(例如2.4G Wi-Fi和/或5G Wi-Fi)等。以便后续能够成功地作为Wi-Fi P2P连接的STA设备(例如:P2P GC(Group client))接入到发送端设备创建的个热点上(例如P2P GO)。
步骤S902,发送端设备响应于第一指示消息,创建5GHz频段的个人热点。
具体实现中,由于发送端设备已经启动了网络优选流程,因此,只要发送端设备确认接收端设备支持5G Wi-Fi,发送端设备就会创建一个5GHz频段的个人热点,例如:P2PGO,以使得接收端设备后续与发送端设备在5GHz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步骤S903,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BLE交互消息,BLE交互消息包含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
具体实现中,以P2P GO为例,连接信息可以包括P2P GO的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set identifier,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ase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密钥、IP地址等信息,以使得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连接信息识别出P2P GO,并连接至P2P GO。
步骤S904,发送端设备断开与接收端设备的BLE连接。
发送端设备在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四BLE消息之后,可以断开与接收端设备的BLE连接,从而完成与接收端设备的基于BLE连接的P2P信息交互,等待接收端设备后续作为P2PGC接入P2P GO。
步骤S905,接收端设备根据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以STA设备的身份与发送端设备建立5GHz频段Wi-Fi P2P连接。
在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接收建立5GHz频段Wi-Fi P2P连接之后,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的网络复用流程执行完毕。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即可以基于5GHz频段Wi-FiP2P连接传输文件,以获得更快的传输速度,减少文件的传输时间。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复用流程的示意图。该网络复用流程可以与图9示出的网络复用流程任选其一使用,或者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和/或发送端设备中有至少一个不支持创建个人热点的情况。如图10所示,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的网络复用流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01,接收端设备向发送端设备发送P2P代理服务的远端网络配置请求。
其中,接收端设备可以通过BLE消息向发送端设备发送远端网络配置请求。
步骤S1002,发送端设备响应于远端网络配置请求,配置5GHz频段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步骤S1003,发送端设备将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发送给接收端设备。
其中,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BLE消息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
发送端设备在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之后,可以断开与发送端设备的BLE连接,等待接收端设备从其连接的2.4G Wi-Fi网络切换至发送端设备配置的5G 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步骤S1004,接收端设备根据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配置本地的P2P代理客户端网络,从其连接的2.4G Wi-Fi网络切换至发送端设备配置的5G 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在接收端设备从其连接的2.4G Wi-Fi网络切换至发送端设备配置的5G P2P代理服务端网络之后,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的网络复用流程执行完毕。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即可以基于5G Wi-Fi P2P代理服务传输文件,以获得更快的传输速度,减少文件的传输时间。
图11为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建立P2P代理服务时的进程间交互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建立P2P代理服务,可以由接收端设备的决策模块、P2P客户端模块、第一网关管理模块,以及发送端设备的P2P服务端模块和第二网关管理模块实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1-S1112:
步骤S1101,接收端设备的决策模块向P2P客户端模块发起P2P代理配置。
步骤S1102,P2P客户端模块向P2P服务端模块发送远端网络配置请求。
步骤S1103,P2P服务端模块接收到远端网络配置请求,建立对第二网关管理模块的监听。
步骤S1104,P2P服务端模块调用第二网关管理模块配置服务端网络。
步骤S1105,发送端设备的模块配置好服务端网络之后,检测是否可以联网。
步骤S1106,发送端设备的模块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反馈给P2P服务端模块。
步骤S1107,P2P服务端模块监听到第二网关管理模块反馈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之后,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回复给P2P客户端模块。
步骤S1108,P2P客户端模块根据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调用第一网关管理模块配置本地客户端网络,以将接收端设备从其连接的2.4G Wi-Fi网络切换至发送端设备配置的5G 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步骤S1109,第一网关管理模块配置好客户端网络之后,检测是否可以联网。
步骤S1110,如果可以联网,第一网关管理模块将客户端网络的配置结果反馈给P2P客户端模块。
步骤S1111,P2P客户端模块根据客户端网络的配置结果确定可以联网时,断开当前连接的Wi-Fi网络。
步骤S1112,P2P客户端模块向决策模块反馈P2P代理配置完成的消息。
这样,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的5G P2P代理服务建立完成。接下来,发送端设备可以基于5G P2P代理服务向接收端设备传输文件,以获得更快的传输速度,减少文件的传输时间。
进一步如图11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的决策模块、P2P客户端模块、第一网关管理模块,以及发送端设备的P2P服务端模块和第二网关管理模块还用于实现断开P2P代理服务的流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13-S1118:
步骤S1113,P2P客户端模块断开P2P代理服务连接。
步骤S1114,P2P服务端模块断开P2P代理服务连接。
步骤S1115,P2P客户端模块调用第一网关管理模块恢复客户端网络配置。
步骤S1116,P2P服务端模块调用第二网关管理模块恢复服务端网络配置。
步骤S1117,P2P客户端恢复接收端设备的原Wi-Fi连接。
步骤S1118,P2P客户端模块向决策模块反馈P2P代理结束的消息。
这样,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的5G P2P代理服务断开连接,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分别将自身的网络配置恢复到建立5G P2P代理服务之前的状态,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可以继续进行传输文件之前的网络活动。
进一步如图11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网关管理模块配置好客户端网络之后,检测到不可以联网,即网络不可用时,接收端设备的决策模块、P2P客户端模块、网关管理服务模块,以及发送端设备的P2P服务端模块和第二网关管理模块还用于实现结束P2P代理服务的流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19-S1124:
步骤S1119,第一网关管理模块如果检测到网络不可用,向P2P客户端模块反馈网络不可用事件。
步骤S1120,P2P客户端模块调用第一网关管理模块,以恢复客户端网络配置。
步骤S1121,P2P客户端模块向P2P服务端模块发送远端网络恢复请求。
步骤S1122,P2P客户端恢复接收端设备的原Wi-Fi连接。
步骤S1123,P2P服务端模块响应于远端网络恢复请求,调用第二网关管理模块,以恢复服务端网络配置。
步骤S1124,P2P客户端模块向决策模块反馈P2P代理异常结束的消息。
这样,接收端设备在发现5G P2P代理服务不可用时,及时断开与发送端设备的5GP2P代理服务断开连接,并将自身的网络配置恢复到建立5G P2P代理服务之前的状态,并且还通知发送端设备将自身的网络配置恢复到建立5G P2P代理服务之前的状态,使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可以继续进行传输文件之前的网络活动,不会出现停留在P2P代理服务连接状态而导致无法使用网络的情况发生。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终端设备本身、以及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文件分享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例如接收端设备或发送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分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文件分享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1201、存储器1202和处理器12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203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存储器1202与处理器1203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02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发器1201为例如可以包括射频电路,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等,用于实现接收端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文件分享装置可以用于实现接收端设备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接收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接收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响应于第一广播消息,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第二广播消息包括接收端设备信息;接收发送端设备的P2P连接请求,P2P连接请求是发送端设备根据接收端设备信息生成;如果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BDC,则响应于P2P连接请求,开启网络优选流程,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接收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与发送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接收发送端设备通过Wi-Fi P2P连接发送的文件。这样,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在5GHz和5GHz以上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Wi-Fi 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Wi-FiP2P连接的稳定性,缩短文件传输耗时,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接收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判断当前是否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如果当前未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根据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如果选取出目标热点,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如果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连接至目标热点。这样,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的文件分享请求之后,如果存在满足连接条件的目标热点,则连接到该目标热点,使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建立Wi-Fi P2P连接,以提高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接收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相同的接入点设备的、并且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信号格数最多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协议标准最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和/或网络标准,选择质量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接收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目标热点的评分和/或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目标热点的评分至少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接收端设备与目标热点的历史连接成功次数、历史传输速率、历史信号强度和历史卡顿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的评分与预设补偿值之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目标热点与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同一个接入点设备,并且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地址中的特定比特位相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五阈值。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热点的RSSI和评分确定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从而确保连接的目标热点能够提高后续的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接收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如果当前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结束网络优选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接收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如果未选取出目标热点,或者,如果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开启网络复用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接收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在目标频段上创建个人热点;从发送端设备接收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根据连接信息连接至个人热点。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创建个人热点,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在发送端设备创建的个人热点上建立P2P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接收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向发送端设备发送远端网络配置请求,远端网络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配置目标频段上的P2P代理服务端网络;从发送端设备接收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根据配置结果配置本地的P2P代理客户端网络,以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P2P代理服务端网络。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创建P2P代理服务端网络,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连接至发送端设备创建的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广播消息和第二广播消息为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P2P连接请求是发送端设备通过BLE连接发送的;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接收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在接收来自发送端设备的P2P连接请求之前,与发送端设备建立BLE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接收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在与发送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与发送端设备断开BLE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文件分享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发送端设备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发送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广播消息,第二广播消息是接收端设备响应于第一广播消息发送的,第二广播消息包括接收端设备信息;根据接收端设备信息,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其中,如果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则接收端设备响应于P2P连接请求,开启网络优选流程,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接收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与接收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通过Wi-Fi P2P连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文件。这样,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在5GHz和5GHz以上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避免了5GHz以下频段的其他无线信号对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的Wi-Fi P2P连接造成干扰,有利于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速度,提高发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Wi-Fi P2P连接的稳定性,缩短文件传输耗时,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时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发送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在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之前,如果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则开启网络优选流程,网络优选流程用于发送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这样,当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时,也可以与接收端设备在5GHz和5GHz以上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发送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判断当前是否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如果当前未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根据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如果选取出目标热点,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如果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连接至目标热点。这样,发送端如果存在满足连接条件的目标热点,则连接到该目标热点,使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建立Wi-Fi P2P连接,以提高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发送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与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相同的接入点设备的、并且RSSI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信号格数最多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和/或者,从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协议标准最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这样,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和/或网络标准,选择质量高的Wi-Fi热点作为目标热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发送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目标热点的评分和/或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目标热点的评分至少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发送端设备与目标热点的历史连接成功次数、历史传输速率、历史信号强度和历史卡顿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的评分与预设补偿值之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目标热点与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同一个接入点设备,并且MAC地址中的特定比特位相同,并且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五阈值。这样,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热点的RSSI和评分确定是否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从而确保连接的目标热点能够提高后续的文件传输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发送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如果当前连接至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结束网络优选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发送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第一指示消息;响应于第一指示消息,在目标频段上创建个人热点;向接收端设备发送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以使得接收端设备根据连接信息连接至个人热点。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创建个人热点,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在发送端设备创建的个人热点上建立P2P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使得发送端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远端网络配置请求;响应于远端网络配置请求,在目标频段配置P2P代理服务端网络;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以使得接收端设备根据配置结果配置本地的P2P代理客户端网络,以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P2P代理服务端网络。这样,在接收端设备不满足连接至目标热点的条件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目标频段上创建P2P代理服务端网络,从而实现接收端设备连接至发送端设备创建的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广播消息和第二广播消息为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包括:与接收端设备建立BLE连接;通过BLE连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203运行时,还使得发送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在与接收端设备在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与接收端设备断开BLE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上述装置或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所述第二广播消息包括接收端设备信息;
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的P2P连接请求,所述P2P连接请求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接收端设备信息生成;
如果所述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双频双发DBDC,则响应于所述P2P连接请求,开启网络优选流程,所述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所述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
与所述发送端设备在所述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接收发送端设备通过所述Wi-Fi P2P连接发送的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优选流程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连接至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
如果当前未连接至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根据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
如果选取出所述目标热点,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
如果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Wi-Fi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包括:
从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与所述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相同的接入点设备的、并且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Wi-Fi热点,作为所述目标热点;和/或者,
从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信号格数最多的Wi-Fi热点,作为所述目标热点;和/或者,
从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协议标准最高的Wi-Fi热点,作为所述目标热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和/或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至少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接收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热点的历史连接成功次数、历史传输速率、历史信号强度和历史卡顿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
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所述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的评分与预设补偿值之和,并且,所述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
所述目标热点与所述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同一个接入点设备,并且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地址中的特定比特位相同,并且所述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五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当前连接至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结束所述网络优选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未选取出所述目标热点,或者,如果不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开启网络复用流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复用流程包括:
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在目标频段上创建个人热点;
从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所述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信息连接至所述个人热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复用流程包括:
向发送端设备发送远端网络配置请求,所述远端网络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配置目标频段上的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从所述发送端设备接收所述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
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配置本地的P2P代理客户端网络,以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所述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和所述第二广播消息为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所述P2P连接请求是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BLE连接发送的;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端设备的P2P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与所述发送端设备建立所述BLE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发送端设备在所述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还包括:与所述发送端设备断开BLE连接。
12.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广播消息,所述第二广播消息是所述接收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二广播消息包括接收端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接收端设备信息,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其中,如果所述接收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则所述接收端设备响应于所述P2P连接请求,开启网络优选流程,所述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所述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
与接收端设备在所述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
通过所述Wi-Fi P2P连接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文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含文件分享请求之前,还包括:
如果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到2.4GHz的Wi-Fi网络且不支持DBDC,则开启网络优选流程,所述网络优选流程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从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目标频段的Wi-Fi网络,所述目标频段包括5GHz和5GHz以上频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优选流程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连接至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
如果当前未连接至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根据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
如果选取出所述目标热点,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
如果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和/或协议标准,从周围的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目标热点,包括:
从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与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相同的接入点设备的、并且RSSI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Wi-Fi热点,作为所述目标热点;和/或者,
从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信号格数最多的Wi-Fi热点,作为所述目标热点;和/或者,
从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中选取协议标准最高的Wi-Fi热点,作为所述目标热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和/或信号强度,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至少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热点的历史连接成功次数、历史传输速率、历史信号强度和历史卡顿次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连接至所述目标热点的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
所述目标热点的评分大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的评分与预设补偿值之和,并且,所述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
所述目标热点与所述发送端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热点属于同一个接入点设备,并且MAC地址中的特定比特位相同,并且所述目标热点的RSSI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五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当前连接至所述目标频段的Wi-Fi热点,结束所述网络优选流程。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指示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在所述目标频段上创建个人热点;
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个人热点的连接信息,以使得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所述连接信息连接至所述个人热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设备的远端网络配置请求;
响应于所述远端网络配置请求,在目标频段配置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P2P代理服务端网络的配置结果,以使得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配置本地的P2P代理客户端网络,以从所述2.4GHz的Wi-Fi网络切换至所述P2P代理服务端网络。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和所述第二广播消息为低功耗蓝牙BLE广播消息,所述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P2P连接请求,包括:
与所述接收端设备建立BLE连接;
通过所述BLE连接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所述P2P连接请求。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所述目标频段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还包括:与所述接收端设备断开BLE连接。
2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分享方法。
24.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芯片系统执行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分享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分享方法。
CN202210123103.1A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4157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3103.1A CN114157659B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PCT/CN2022/138817 WO2023151377A1 (zh) 2022-02-10 2022-12-13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EP22899618.7A EP4250859A4 (en) 2022-02-10 2022-12-13 FILE SHA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3103.1A CN114157659B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659A CN114157659A (zh) 2022-03-08
CN114157659B true CN114157659B (zh) 2022-06-21

Family

ID=8045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3103.1A Active CN114157659B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50859A4 (zh)
CN (1) CN114157659B (zh)
WO (1) WO20231513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659B (zh) * 2022-02-10 2022-06-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7440349A (zh) * 2022-07-14 2024-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75A (zh) * 2019-01-22 2019-05-17 深圳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Wifi频段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30448A (zh) * 2019-09-18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13447A (zh) * 2019-12-30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65787A (zh) * 2021-10-19 2022-01-2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画面共享方法、装置、显示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9576B2 (en) * 2013-06-03 2016-10-25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Image session ranking
CN105101330B (zh) * 2015-06-25 2020-02-2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切换方法及装置
KR102380322B1 (ko) * 2015-09-30 2022-03-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무선 통신 수행 방법
US10701545B2 (en) * 2016-09-09 2020-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 se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file receiv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6454975A (zh) * 2016-09-14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JP6977419B2 (ja) * 2017-09-12 2021-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973028B2 (en) * 2018-05-23 2021-04-06 Google Llc Intelligent band selection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
CN108990027A (zh) * 2018-08-29 2018-12-11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双频双天线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6824A (zh) * 2019-04-30 2020-10-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72325B (zh) * 2020-02-21 2022-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Wi-Fi点对点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57659B (zh) * 2022-02-10 2022-06-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75A (zh) * 2019-01-22 2019-05-17 深圳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Wifi频段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30448A (zh) * 2019-09-18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13447A (zh) * 2019-12-30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65787A (zh) * 2021-10-19 2022-01-2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画面共享方法、装置、显示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0859A4 (en) 2024-05-29
WO2023151377A1 (zh) 2023-08-17
EP4250859A1 (en) 2023-09-27
CN114157659A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7659B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3835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213512A1 (en)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49332A (zh)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261624B (zh) 应用中传输文件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2130788A (zh)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及其装置
CN11439050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7234379B2 (ja) スマートホームデバイスによってネットワーク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デバイス
EP434426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15660A (zh) 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87367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679708A (zh) 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472477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4845035B (zh) 一种分布式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356195B (zh) 一种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76902B (zh) 一种提供无线上网的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531742B (zh) 双Wi-Fi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928900A (zh) 通过WiFi直接连接进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05825A (zh) 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007202A (zh) 一种绑定关系的建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435617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489876A (zh) 一种文本输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4189946A (zh) 数据分享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5022872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06769A1 (zh) 一种拼接内容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