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7354B -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7354B
CN114157354B CN202010933878.6A CN202010933878A CN114157354B CN 114157354 B CN114157354 B CN 114157354B CN 202010933878 A CN202010933878 A CN 202010933878A CN 114157354 B CN114157354 B CN 114157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emitting units
light emitting
signal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38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7354A (zh
Inventor
王菡凝
夏亮
董静
王笑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38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7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7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7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采用本发明,发送保证了可见光信号的非负特性,相比于现有方案能够完全利用所有子载波,同时没有信号和时延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作为多载波调制的代表性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可见光通信以实现宽带高速数据传输。基本思想是将高速串行数据变换成多路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这种并行传输体制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的性能。但是,由于可见光传输一般使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机制,发送信号受到非负实数约束。因此,传统射频OFDM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可见光通信。
为了保证可见光信号的非负性质,现有的传统光OFDM技术主要包括DCO-OFDM(直流偏置光OFDM,DC-Biased Optical OFDM)、ACO-OFDM(非对称限幅光OFDM,AsymmetricallyClipped Optical OFDM)和U-OFDM(单极性OFDM,Unipolar OFDM)等。DCO-OFDM对双极性信号施加直流偏置,将信号抬升到正数域;ACO-OFDM只调制奇数子载波,偶数子载波上不调制数据,经过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变换后,时域信号具有反对称性质,只传输非负的信号即可;U-OFDM把时域信号的非负和负数部分分别在两个连续的OFDM符号中传输,以满足单极性约束。
现有的技术方案虽然都可以解决可见光信号必须非负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自的缺陷,具体来说:
DCO-OFDM:由于OFDM信号PAPR(峰均比,Peak Average Power Ratio)较大,接受器件功放限制,施加的直流偏置不能过大,容易造成信号损失。
ACO-OFDM:调制过程中只使用奇数子载波,这样就损失了一般的频谱资源,频带利用率低。
U-OFDM:占用两个OFDM符号进行传输,时延大,谱效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在保证可见光信号的非负特性时,存在的信号和时延损失问题。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实施中,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调整波形方案。
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实施中,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向发送端上报供接收端调整波形方案的能力。
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光发射单元,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信号。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实施中,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调整波形方案。
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调整波形方案。
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使用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使用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光检测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信号。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实施中,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向发送端上报供接收端调整波形方案的能力。
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使用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使用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向发送端上报供接收端调整波形方案的能力。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信号发送方法和/或信号接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利用可见光多组发射单元对正负信号分开传输,在发送端将负信号翻转后,因此发送保证了可见光信号的非负特性,相比于现有方案能够完全利用所有子载波,同时没有信号和时延损失。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发送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传输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发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提出一种利用可见光多组发射单元对正负信号分开传输的方案,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完全利用所有子载波,同时没有信号和时延损失。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说明过程中,将分别从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实施进行说明,然后还将给出二者配合实施的实例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的方案的实施。这样的说明方式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或者必须单独实施,实际上,当发送端与接收端分开实施时,其也各自解决自身一侧的问题,而二者结合使用时,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图1为信号发送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101、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步骤102、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图2为信号接收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01、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步骤202、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图3为信号传输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方案中,利用多组可见光发射单元(例如,天线或灯),将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分为正信号和负信号两部分。用第一组发射单元传输正信号部分,另一组发射单元传输翻转之后的负信号部分。接收端通过将接收到的翻转后负信号部分进行再翻转,和正信号部分叠加得到完整信号。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偏振方向不同。
相应的,在接收端则有: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偏振方向不同。
具体的,方案中利用多组发射单元发射具体可以包括:
1:第一组和第二组使用不同的发射单元;
2:第一组和第二组使用相同的发射单元,但是采用不同的预编码;
3:第一组和第二组发射单元拥有不同的偏振方向。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相应的,在接收端则有: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相应的,在接收端则有: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傅立叶逆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具体的,考虑实际传输时,有MCS(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均衡的问题或接收端处理能力问题,具体来说,两组发射单元需采用统一的MCS进行传输,当两路信道的质量差异很大时,可能会造成S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较差的一组存在性能损失,此时可以选用传统光OFDM技术(如ACO-OFDM)能获得更高的吞吐;或者接收端设备只能处理其中一种方案。因此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与传统方法动态选择/切换的方法,则进行选择或切换的准则可以包括:
两组信道的特征值的差值受限于一个门限值,当:
差值小于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一定门限范围内;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否则使用传统方法。
两组发射-接收单元之间的路损的差值受限于一个门限值,当:
差值小于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一定门限范围内;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否则使用传统方法。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相应的,在接收端则有:进一步包括:
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实施中,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相应的,在接收端则有: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具体的,当发射端设备进行波形方案切换或在初始接入状态进行选择时(假设接收端支持多种波形方案),发射端设备可以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同步给接收端。同步信令可以借助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具体可以包括:
若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device),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coordinator),同步信令可承载在:
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DCI(下行控制指示,Downlink Control Indicator)等;
MAC CE(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CE: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信令;
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
若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coordinator),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device),同步信令可承载在:
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SR(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
MAC CE信令;
RRC信令。
若接收端可见光设备和发射端可见光设备均为基站(coordinator),同步信令可承载在:
X2接口信令;
直连信令;
其他交互方式下采用的信令。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调整波形方案。
相应的,接收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向发送端上报供接收端调整波形方案的能力。
具体的,由于接收端能力不同,支持的波形方案可能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来调整波形方案。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图4为信号发送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
处理器400,用于读取存储器4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光发射单元410,用于在处理器400的控制下发送信号。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实施中,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调整波形方案。
其中,在图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4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4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光发射单元4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光发送机,提供用于在光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4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420可以存储处理器4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的发射单元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调整波形方案。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图5为信号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
处理器500,用于读取存储器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使用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使用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光检测器510,用于在处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信号。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实施中,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向发送端上报供接收端调整波形方案的能力。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光检测器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光接收机,提供用于在光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使用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使用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相同,预编码不同;或,
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的光检测器偏振方向不同。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使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采用的MCS相同。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或,
差值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向发送端上报供接收端调整波形方案的能力。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信号发送方法和/或信号接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实施可以参见信号发送方法和/或信号接收方法的实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可见光多组发射、接收单元进行可见光OFDM调制及接收。
还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与传统方法进行动态选择/切换的方法,以及进行选择或切换的准则。
由于波形方案需要在收发两端进行同步,还提供了同步的方案,同步信令借助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利用PDCCH(DCI)、PUCCH(SR)、MAC CE信令、RRC信令、X2接口等中现有的空余字段或新增字段来进行同步信令的传输。
本方案利用可见光多组发射单元对正负信号分开传输,保证了可见光信号的非负特性,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完全利用所有子载波,同时没有信号和时延损失。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经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相同;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时,采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道的下行控制指示DCI、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 CE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的调度请求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接收端上报的能力调整波形方案。
4.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傅立叶逆变换FFT;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相同;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时,采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同步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DCCH信道的DCI、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终端,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PUCCH信道的SR、MAC CE信令、RRC信令;
接收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发射端可见光设备为基站,同步信令承载在以下信令之一或者其组合上:
X2接口信令、直连信令。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发送端上报供接收端调整波形方案的能力。
7.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光发射单元,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发送信号;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相同;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时,采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8.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经过IFFT之后的时域信号中的正信号和负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相同;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时,采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时,按使用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正信号,使用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将负信号翻转后发送;
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发送给接收端。
9.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使用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使用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光检测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信号;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相同;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时,采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10.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使用第一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一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一信号,使用第二组光检测器接收第二组光发射单元发送的第二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第一组光发射单元与第二组光发射单元传输时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相同;
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时,采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第一组光检测器与第二组光检测器传输时的信道的特征值或路损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或位于预设门限范围内时,将第二信号翻转后与第一信号叠加,进行FFT;
所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发送端在传输时将采用的波形方案。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0933878.6A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157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3878.6A CN114157354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3878.6A CN114157354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354A CN114157354A (zh) 2022-03-08
CN114157354B true CN114157354B (zh) 2023-09-05

Family

ID=8046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3878.6A Active CN114157354B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735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004A (zh) * 2016-11-09 2017-02-0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哈特莱变换的可见光通信空间调制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WO2020007740A1 (en) * 2018-07-06 2020-01-09 Signify Holding B.V.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2504B1 (ko) * 2005-12-01 2007-11-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높은 전송 전력 효율을 가지는 ofdm 세기 변조 /직접검파방식의 유/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변조/복조 장치와 방법
US10009209B2 (en) * 2013-03-28 2018-06-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lized multi-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1336496B2 (en) * 2014-10-02 2022-05-17 Stmicroelectronics Sa Real time OFDM transmis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004A (zh) * 2016-11-09 2017-02-0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哈特莱变换的可见光通信空间调制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WO2020007740A1 (en) * 2018-07-06 2020-01-09 Signify Holding B.V.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khi.K.J.Design of Flip-OFDM System for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IEEE.20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354A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726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093481B (zh) 发送波束恢复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波束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123778B (zh) 传输及传输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
US104547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lized multi-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EP3410772B1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8116788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20190138859A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9997381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20180310322A1 (en)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329761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2000995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KR101176309B1 (ko) 모바일 와이맥스 3-방향 다운링크 동시 프로세싱 및 3-방향 핸드오버를 위한 방법들 및 시스템들
CN107889247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US10211915B2 (e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ulticarrier signal i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46453B1 (en) Dual carrier modulation with single carrier reception
WO2018143345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5609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wireless transmission
CN114157354B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116806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20072373A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8737304B (zh) 一种上行通信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23084538A1 (en) Transform-precoding of a selective set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