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7009B -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7009B
CN114157009B CN202111459623.1A CN202111459623A CN114157009B CN 114157009 B CN114157009 B CN 114157009B CN 202111459623 A CN202111459623 A CN 202111459623A CN 114157009 B CN114157009 B CN 114157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emergency
power
ram air
air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96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7009A (zh
Inventor
周绚
杨溢炜
浦程楠
洪烨
王茜
王帮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96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7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7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0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095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85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7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A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requiring starting of a prime-m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检测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负载信息,基于上述数据对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发电机的负载信息对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使与飞机的主电网及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连接的蓄电池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供电能力和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相匹配地进行充放电。

Description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飞机失去主动力和辅助动力时作为紧急动力源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性、适航性的要求,通常需要配置冲压空气涡轮(以下有时简称为RAT)系统来作为应急动力。在飞机正常飞行的过程中,RAT系统收纳在机身内,在进入应急模式的情况下,将冲压空气涡轮放出至机身外部使其在气流中工作,为飞机提供应急动力。
在传统的RAT系统中,主要包括RAT本体、作动器、RAT GCU(Generator ControlUnit:发电机控制器)、回收控制板、自动释放控制器等。在飞机的RAT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因初步应急负载的需求偏高,导致初期RAT系统的额定功率需求偏大,因此采用较长的RAT涡轮的桨叶直径。但是,在设计后期或试飞阶段,应急负载的需求或较大幅度降低,RAT系统的供电能力可能出现冗余。
另外,RAT系统在全包线下,除较少的工况下,大部分时间其负载远低于其额定负载,导致RAT系统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而且,在该传统的RAT系统中,也存在在需要瞬时大功率的大功率泵类负载的启动过程中出现负载需求高峰的情况。另外,还存在空速降低到固定值之后立刻断开所有直流负载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最近,提出了一种新型RAT系统,其设有RAT蓄电池以应对负载需求高峰,并且,能够大幅度降低RAT涡轮的桨叶尺寸,以提高RAT系统的经济性、维修性及安全性。
但是,在该新型RAT系统中,存在RAT系统的发电机和蓄电池在RAT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供电分配缺乏管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准匹配RAT系统的供电能力和负载端需求、提高RAT系统使用效率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在飞机失去主动力和辅助动力即进入应急模式时作为紧急动力源而向包括直流应急负载和交流应急负载的应急负载供电,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步骤,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负载检测步骤,检测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负载信息;分析计算步骤,基于上述数据对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上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上述发电机的上述负载信息对上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充放电控制步骤,使与飞机的主电网及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连接的蓄电池与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上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和上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相匹配地进行充放电。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在飞机失去主动力和辅助动力即进入应急模式时作为紧急动力源而向包括直流应急负载和交流应急负载的应急负载供电,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其分别与飞机的主电网及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连接,且能够向所述应急负载供电;传感器,其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负载检测器,其检测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负载信息;数据分析单元,其输入来自上述传感器的数据和来自上述负载检测器的负载信息,基于上述传感器的数据对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上述发电机的上述负载信息对上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第1连接器,其能够切换到上述交流应急负载与上述主电网连接的第1位置、或者上述交流应急负载与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连接的第2位置;第2连接器,其能够切换到上述直流应急负载经由上述第1连接器与上述主电网或上述发电机连接的第3位置、或者上述直流应急负载与上述蓄电池连接的第4位置;充放电管理单元,其与上述第2连接器的所述第3位置并联连接,并与上述蓄电池连接,向上述蓄电池充入来自上述主电网的电力或由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发电得到的电力,或者使蓄电池放电;以及控制器,其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计算结果,控制上述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的位置以及上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使得上述蓄电池与上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供电能力以及上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相匹配地进行充放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精准匹配RAT系统的供电能力和负载端需求,从而提高RAT系统的使用效率。RAT系统的实用性及安全性增强,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第1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第2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第3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第4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电池,S:主电网,D:发电机,2:传感器,3:负载检测器,4:数据分析单元,C1:第1连接器,C2:第2连接器,5:充放电管理单元,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为示例性的,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适用于包含RAT蓄电池的新型RAT系统,但也可以取代RAT蓄电池而利用飞机电气网络中的其他蓄电池(例如飞控蓄电池、主蓄电池),因此也可适用于传统的RAT系统。
以下,参照图1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RAT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RAT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中,首先,判断飞机的飞行状况的是否正常(S1)。在为肯定判断而飞行状况为正常飞行的情况下,利用主电网S对包括直流应急负载及交流应急负载的应急负载供电,并且对蓄电池进行充电(S2)。在为否定判断而飞机进入应急模式的情况下,将RAT系统作为紧急动力源而向直流应急负载和交流应急负载供电(S3)。其中,直流应急负载为例如航电核心处理器、控制器类(起落架、主发电机)等。交流应急负载为例如发动机点火器、燃油泵、风挡加热器等,在交流应急负载中,包括稳态运行的常规交流负载和需要瞬时大功率的大功率泵类负载。
如图1所示,此时,实时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例如空速、攻角α、侧滑角β等(S4),并且,检测RAT系统的发电机的负载信息,例如RAT的发电机的电压、电流等(步骤S5)。接着,基于上述数据,对RAT系统的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发电机的负载信息对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步骤S6)。
然后,对供电能力和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比较(步骤S7)。对此,首先,判断发电机的供电能力是否大于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的稳态运行及大功率泵类负载之和(S8)。在为肯定判断的情况下,利用由RAT的发电机发电得到的电力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步骤S9),在为否定判断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发电机的供电能力是否大于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之和(S10)。在为肯定判断、即根据发电机D的供电能力能够确保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的稳态运行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此时是否需要启动大功率泵类负载(步骤S11),若判断成需要启动大功率泵类负载,则使蓄电池放电而向交流应急负载及直流应急负载供电(步骤S12),在判断成无需启动大功率泵类负载的情况下,利用由RAT的发电机发电得到的电力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步骤S13)。
另外,在S10中为否定判断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发电机的供电能力是否大于常规交流负载(S14),在为肯定判断、即根据发电机的供电能力仅能够确保常规交流负载的稳态运行的情况下,使蓄电池放电而仅向直流应急负载供电(步骤S15)。
以下,参照图2至图5说明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
图2至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首先,应急负载包括交流应急负载和直流应急负载。虽未图示,在交流应急负载中包括稳态运行的常规交流负载和需要瞬时大功率的大功率泵类负载。应急负载可基于成本控制进行分级。例如以全电RAT为例,应急负载可分为三级:一级负载为在稳态运行的交流、直流应急负载基础之上的大功率泵类负载的启动(即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及大功率泵类负载之和);二级负载为稳态运行的交流、直流应急负载(即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之和);三级负载为稳态运行的交流应急负载(即常规交流负载)。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主要包括:蓄电池1,其分别与飞机的主电网S及RAT系统的发电机D连接,且能够向应急负载供电;传感器2(例如获取飞机的空速的空速管、获取攻角α、侧滑角β的各种传感器等),其实时地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负载检测器3(例如,获取电流及电压的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等),其检测RAT系统的发电机的负载信息;数据分析单元4,其输入来自传感器2的数据和来自负载检测器3的负载信息,基于传感器2的数据对RAT系统的发电机D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发电机D的负载信息对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第1连接器C1,其能够切换到交流应急负载与主电网S1连接的第1位置L1、或者交流应急负载与RAT系统的发电机D连接的第2位置L2;第2连接器C2,其能够切换到直流应急负载经由第1连接器C1与主电网S或发电机D连接的第3位置L3、或者直流应急负载与蓄电池1连接的第4位置L4;充放电管理单元5(例如双向蓄电池充电器),其与第2连接器C2的第3位置L3并联连接,并在上游侧与蓄电池1连接,向蓄电池1充入来自主电网S的电力或由RAT系统的发电机D发电得到的电力,或者使蓄电池1放电;以及控制器6,其根据数据分析单元4的分析计算结果,控制第1连接器C1及第2连接器C2的位置以及充放电管理单元5,使得蓄电池1与RAT系统的供电能力以及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相匹配地进行充放电。
通过由数据分析单元4对供电能力和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可做到精确匹配,利用冗余功率对蓄电池1进行充电,提高RAT系统的利用率。另外,也能够有效优化当前传统RAT系统设计中,空速降低到固定值之后立刻断开所有直流负载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中,应对飞行工况,采取不同工作模式。
例如,在飞机正常状态下,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设为第1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控制器6使第1连接器C1处于第1位置L1,使第2连接器C2处于第3位置L3,交流应急负载和直流应急负载均利用来自主电网S的电力而工作。并且,充放电管理单元5利用来自主电网S的电力对蓄电池1进行充电。
在此,在充放电管理单元5中包含交直流转换器,由此使得来自主电网S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蓄存到蓄电池1。而且,在第2连接器C2的位置L3的上游侧也设有交直流转换器,由此使得来自主电网S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施加于直流应急负载。
在飞机进入应急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器使第1连接器C1处于第2位置L2,RAT系统作为紧急动力源而向直流应急负载和交流应急负载供电,并且利用传感器2实时地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同时利用负载检测器3检测RAT系统的发电机D的负载信息,数据分析单元4输入来自传感器2的数据和来自负载检测器3的负载信息,基于传感器2的数据对RAT系统的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发电机D的负载信息对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
在此,例如将RAT系统的供电能力与应急负载的级别相应地也分为三个级别。
例如,若RAT系统的供电能力足够,即在可确保交流、直流应急负载的稳态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启动大功率泵类负载,则设定为一级,对蓄电池1充电,此时,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设为第2工作模式。具体地说,数据分析单元5对RAT系统的供电能力以及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比较,在供电能力大于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及大功率泵类负载之和的情况、即RAT系统的发电机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控制器6使第2连接器C2处于第3位置L3,使充放电管理单元5利用由RAT系统的发电机D发电得到的电力对蓄电池1进行充电。
该情况下,可以根据负载需求选择是否接入蓄电池进行供电。若此后负载需求降低,则切出蓄电池,仅由发电机D进行供电。也可以根据负载需求变化(大功率泵类负载故障掉电等因素)控制蓄电池切入或切出电网。
另外,若RAT系统的供电能力中等,仍可确保交流、直流应急负载的稳态运行,则设定为二级。此时,根据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控制器6选择是否为大功率泵类负载(例如全电RAT的泵负载)提供有限次数的启动。若需要启动大功率泵类负载而发电机D的供电能力为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以下,则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设为第3工作模式。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控制器使第2连接器C2处于第3位置L3,充放电管理单元5使蓄电池1放电,向交流应急负载及直流应急负载供电。来自蓄电池1的直流电经由交直流转换器而转换成交流电后施加于交流应急负载,并且经两次转换后施加到直流应急负载。
随后,可以通过对负载端数据的读取,精准匹配RAT系统的发电机D的供电功率,利用冗余功率对蓄电池1进行充电,由此,能够再次进行大功率泵类负载的启动。
即,在第2及第3工作模式下,在发电机D的供电能力大于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的情况下,控制器6能够使第2连接器C2处于第3位置L3,使充放电管理单元5利用由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D发电得到的电力对蓄电池1进行充电。
另外,若RAT系统的发电机D的供电能力低等,但仍可确保交流应急负载的稳态运行,则设定为三级,不为蓄电池充电,RAT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设为第4工作模式。如图5所示,控制器6使第2连接器处于第4位置L4,充放电管理单元5使蓄电池1放电,经由第2连接器C2而仅向直流应急负载供电。
此时,也可以根据负载需求选择是否为蓄电池1充电,以确保蓄电池能够持续为直流应急负载供电。
若此后飞机飞行姿态恢复良好,RAT系统的发电机D的供电能力提高,也可以通过供电端负载端匹配技术,通过控制由RAT系统的发电机D进行交直流供电,或是叠加蓄电池充放电现状启动大功率泵类负载等方式应对不同的飞行工况。
以下,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得到的效果。
首先,若将本发明适用于传统RAT系统,则能够优化现有系统设计中应急模式下,若空速低于固定值则卸载所有直流负载的整体管理模式。通过包括图3至5中的三种工作模式等,能够实时精确匹配应急负载与RAT系统供电能力,大幅度提高RAT系统的利用效率。
若将本发明适用于新型RAT系统,则能够解决现有RAT系统设计方案中因RAT涡轮桨叶直径大导致的RAT本体重量大、经济性差、安装空间需求大等问题,大幅度提高新型RAT系统的实用性及技术水准。首先,对于采用新型RAT系统,因蓄电池的使用,RAT涡轮桨叶直径或可降低50%左右;其次,因蓄电池为LRU(Line Replace Unit航线可更换单元)模块设计,采用便捷安装方式,在设计后期可根据负载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且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较大的研制周期及经济成本影响,因此极大程度上提高RAT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还可以在后期运营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并分析飞行数据,提取对RAT系统而言的严酷工况,通过对数据的后期处理分析,还可在运营后期对RAT系统进行低成本的优化(更为精准的负载分配管理),降低新型RAT系统重量(蓄电池为LRU),节约飞行过程中的燃油量。
根据本发明,大幅提高了新型RAT系统的可实现性,通过负载分流管理技术,RAT涡轮桨叶直径的大幅度降低,有利于RAT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且可节约安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同时,因在RAT系统减重将降低RAT安装点刚度要求,可间接达成RAT舱机体结构的大幅减重。
从长远角度看,通过将本发明适用于新型RAT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RAT系统的使用效率,提高其经济性,有益于飞机应急发电系统的长远优化设计及发展。除此之外,负载分流方法可根据飞机运营过程中的应急负载数据,优化应急负载的分配比例及路径,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设备使用寿命、系统安全性等。能够存储并输出相关数据,通过相似性分析等技术方法,用于其他机型的搭载负载分流方法的新型RAT系统设计。
本发明通过负载分流方法对RAT系统的实时供电能力和应急负载的用电需求进行精准匹配,能够有效应用于液压、全电及液电混合的RAT系统。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负载分流管理,传统RAT系统及新型RAT系统的实用性及安全性增强,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以上,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各样的变更和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并且,对以上记载的各步骤进行分解、组合或顺序调换且得到相同技术效果的方案也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而且还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内容相等同的含义及其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1)

1.一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在飞机失去主动力和辅助动力即进入应急模式时作为紧急动力源而向包括直流应急负载和交流应急负载的应急负载供电,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步骤,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
负载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负载信息;
分析计算步骤,基于所述数据对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所述发电机的所述负载信息对所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
充放电控制步骤,使与飞机的主电网及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连接的蓄电池与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和所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相匹配地进行充放电,
在所述交流应急负载中包括稳态运行的常规交流负载和需要瞬时大功率的大功率泵类负载,
在所述飞机进入应急模式的情况下,在分析计算步骤中,对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和所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比较,在根据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仅能够确保所述常规交流负载的稳态运行的情况下,在所述充放电控制步骤中,使得所述蓄电池放电,仅向所述直流应急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飞机处于正常飞行的情况下,在所述充放电控制步骤中,利用主电网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分析计算步骤中,在所述供电能力大于所述电力需求的情况下,在所述充放电控制步骤中,利用由所述发电机发电得到的电力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能够确保所述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的稳态运行、且需要启动所述大功率泵类负载而所述供电能力为所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以下的情况下,在所述充放电控制步骤中,使所述蓄电池放电而向所述交流应急负载及所述直流应急负载供电。
5.一种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在飞机失去主动力和辅助动力即进入应急模式时作为紧急动力源而向包括直流应急负载和交流应急负载的应急负载供电,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池,其分别与飞机的主电网及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连接,且能够向所述应急负载供电;
传感器,其获取飞机的影响冲压空气涡轮的涡轮盘面气流的数据;
负载检测器,其检测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负载信息;
数据分析单元,其输入来自所述传感器的数据和来自所述负载检测器的负载信息,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数据对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并且基于所述发电机的所述负载信息对所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计算;
第1连接器,其能够切换到所述交流应急负载与所述主电网连接的第1位置、或者所述交流应急负载与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连接的第2位置;
第2连接器,其能够切换到所述直流应急负载经由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主电网或所述发电机连接的第3位置、或者所述直流应急负载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第4位置;
充放电管理单元,其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所述第3位置并联连接,并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向所述蓄电池充入来自所述主电网的电力或由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发电得到的电力,或者使蓄电池放电;以及
控制器,其根据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计算结果,控制所述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的位置以及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使得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的供电能力以及所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相匹配地进行充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飞机处于正常飞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1连接器处于所述第1位置,使所述第2连接器处于所述第3位置,使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利用来自所述主电网的电力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飞机进入应急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1连接器处于所述第2位置,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对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和所述应急负载的电力需求进行比较,
在所述供电能力大于所述电力需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2连接器处于所述第3位置,使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利用由所述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发电机发电得到的电力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交流应急负载中包括稳态运行的常规交流负载和需要瞬时大功率的大功率泵类负载,
在根据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能够确保所述常规交流负载、直流应急负载的稳态运行、且需要启动所述大功率泵类负载而所述供电能力为所述电力需求以下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2连接器处于所述第3位置,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使所述蓄电池放电,向所述交流应急负载及所述直流应急负载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发电机的供电能力仅能够确保所述常规交流负载的稳态运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2连接器处于所述第4位置,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使所述蓄电池放电,经由所述第2连接器而仅向所述直流应急负载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为设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蓄电池。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为飞控蓄电池或主蓄电池。
CN202111459623.1A 2021-12-02 2021-12-02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Active CN114157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9623.1A CN114157009B (zh) 2021-12-02 2021-12-02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PCT/CN2022/136095 WO2023098851A1 (zh) 2021-12-02 2022-12-02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9623.1A CN114157009B (zh) 2021-12-02 2021-12-02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009A CN114157009A (zh) 2022-03-08
CN114157009B true CN114157009B (zh) 2023-09-22

Family

ID=8045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9623.1A Active CN114157009B (zh) 2021-12-02 2021-12-02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7009B (zh)
WO (1) WO2023098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009B (zh) * 2021-12-02 2023-09-22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CN117401167B (zh) * 2023-12-12 2024-02-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飞机的电力系统模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6220A1 (fr) * 2008-09-23 2010-03-26 Airbus France Systeme et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electrique d'un aeronef
CN102310949A (zh) * 2010-06-23 2012-01-11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多来源应急动力的优化
CN104471818A (zh) * 2012-07-30 2015-03-2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飞机的电力系统稳定系统
CN104471828A (zh) * 2012-07-30 2015-03-2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飞机的电力系统稳定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84804B1 (fr) * 2005-04-21 2008-12-12 Airbus France Sas Dispositf source de secours electrique dispose sur un aeronef
US8820677B2 (en) * 2011-06-18 2014-09-02 Jason A. Houdek Aircraft power systems and methods
US9083201B2 (en) * 2011-09-14 2015-07-1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Load shedding circuit for RAM air turbines
JP2014036470A (ja) * 2012-08-07 2014-02-2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品質別給電システム
US11485514B2 (en) * 2020-01-07 2022-11-0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Ram air turbine systems
CN114157009B (zh) * 2021-12-02 2023-09-22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6220A1 (fr) * 2008-09-23 2010-03-26 Airbus France Systeme et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electrique d'un aeronef
CN102310949A (zh) * 2010-06-23 2012-01-11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多来源应急动力的优化
CN104471818A (zh) * 2012-07-30 2015-03-2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飞机的电力系统稳定系统
CN104471828A (zh) * 2012-07-30 2015-03-2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飞机的电力系统稳定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hybrid emergency network with low and medium voltage Li-Ion batteries for more electrical aircraft;F. Lacressonnière等;《2013 1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EPE)》;全文 *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最低允许空速的试飞测试方法;邱俊杰;;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第S1期);全文 *
多电飞机供电控制系统仿真研究;周迪;周洁敏;张红梅;;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009A (zh) 2022-03-08
WO2023098851A1 (zh)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3543B2 (en) Power system for more electric aircraft
CN114157009B (zh) 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负载分流方法及负载分流装置
WO2021185056A1 (zh) 船舶直流组网电力系统及其运行和功率优化控制方法
US8569906B2 (en) Energy supply system for supplying energy to aircraft systems
US8738268B2 (en) Vehicle electrical power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Lee et al. Active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owered by solar cells, a fuel cell, and batteries
US8820677B2 (en) Aircraft power systems and methods
EP2408085B1 (en) Methods for aircraft emergency power management
KR101522544B1 (ko) 능동형 전력제어장치를 구비한 전력공급 시스템
RU242233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резервного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на борту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KR102249662B1 (ko) 선박용 통합전력제어관리시스템
CN113682479A (zh) 一种电动无人机组合供电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10092949U (zh)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供电装置
CN107612115A (zh) 机载锂电池组投退电网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4884116A (zh) 电源电路、新能源控制系统及能源协调方法
CN212811365U (zh) 变桨系统光伏后备应急电源
CN210297322U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电源管理装置
CN113612302A (zh) 一种机载供电系统的能量回馈及管理系统
CN205123390U (zh) 船用负载控制装置
CN112803847B (zh) 发电机分布式调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3846326U (zh) 一种系留无人机系统的功率极限保护装置
CN107069930B (zh) 一种无人机能量调理电路及方法
Liang et al. Overview and Analysis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More/All Electric Aircraft
CN115102153A (zh) 一种变电站站用电光氢储微电网及其控制方法
CN118017816A (zh) 一种机场地面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