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6855A -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6855A
CN114156855A CN202111491672.3A CN202111491672A CN114156855A CN 114156855 A CN114156855 A CN 114156855A CN 202111491672 A CN202111491672 A CN 202111491672A CN 114156855 A CN114156855 A CN 114156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uppression
suppression coil
controller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16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岩
吴建军
王刚
代子阔
徐静
蔡利峰
宋丹
于浩
刘东旭
韩靖松
王语威
林江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esoft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ao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esoft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ao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esoft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ao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esoft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16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6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6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6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8Limitation or suppression of earth fault currents, e.g. Petersen coi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6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e. with interconnected condu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所述全补偿消弧线圈装置包括主消弧线圈、从消弧线圈模块、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的从消弧线圈模块为基于电子电力的从消弧线圈模块,通过注入变升压接入主消弧线圈的中性点,主消弧线圈由第一控制器控制,从消弧线圈模块由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器控制与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建立主从消弧线圈控制系统,研究主从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机制,提出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自动投入与控制和退出方法,适应配电网接地残流实时、动态和高效的运行要求。

Description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消弧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配电网容量的日益扩大以及电缆线路的大量使用,接地故障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其中的有功分量也随之大幅提高。有功电流分量主要是由电力设备的泄漏电流、零序回路中的有功损耗、电晕损耗和消弧线圈的有功损耗等引起的。谐振接地方式符合配电网运行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但是谐振接地方式中传统消弧线圈并不能补偿有功分量与过补偿的无功分量以及谐波分量,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仍然有较大残流,甚至越限。较大的残流残流将导致电弧无法及时熄灭,使单相接地故障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供电中断等其他事故。同时,接地电弧的维持会引起过电压,并使得事故进一步发展,呈现范围扩大化,危害巨大化,损失严重化的趋势,给电力系统和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此外,较大的接地残流会增大人身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对人身安全及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研究配网接地故障残流抑制及协同处理技术,需要对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的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自适应全补偿消弧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并投入运行,实现补偿残流,使得接地残流限制在较小的范围甚至完全消除,从而有效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供电中断及发生电力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保证人员人身安全,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投入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投入退出的时间点,二是投入容量。配电网点多面广,接线方式复杂,且改造和运行方式多变,采用传统的电网建模和参数计算,显然无法适应配电网接地残流实时、动态和高效的运行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建立主从消弧线圈控制系统,研究主从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机制,提出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自动投入与控制和退出方法,适应配电网接地残流实时、动态和高效的运行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包括主消弧线圈、从消弧线圈模块、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的从消弧线圈模块为基于电子电力的从消弧线圈模块,通过注入变升压接入主消弧线圈的中性点,主消弧线圈由第一控制器控制,从消弧线圈模块由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器控制与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方法,包括如下:
1)投入过程:首先通过从消弧线圈模块电力电子装置有源多频段信号注入,使主消弧线圈工作在谐振点附近,根据配电线路反馈信号,计算配电线路正常情况下对地电容和绝缘电阻,实现配电线路参数的免维护动态、准确辨识;
2)退出过程:跟踪校验配电网接地故障信号,当故障消失后,及时控制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可靠退出;由于采用接地故障残流全补偿抑制的方式,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失后,容易发生串联谐振和中性点电压越限,导致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无法退出运行;因此,配电网接地故障信号消失后,利用从消弧线圈模块电力电子装置有源电流注入,实现有功阻尼,避免谐振出现或阻尼已发生的串联谐振现象,确保消弧线圈在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快速退。
还包括主消弧线圈、从消弧线圈模块的控制方法:
将电网系统的原有消弧线圈作为主消弧线圈,配置基于电力电子的从消弧线圈模块,主、从消弧线圈具有不同的控制器,根据主消弧线圈控制器的设计确定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协同决策的松耦合模式或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自由运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采用总耦合模式时,主消弧线圈实时数据传输给从消弧线圈控制器,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分析决策后,输出控制指令或指标给主消弧线圈控制器;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分别控制输出有功、无功分量,达到配电网接地残流全补偿;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采用自由运行模式时,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则转化为独立运行消弧线圈角色,无需考虑主消弧线圈情况,负责完成数据采集、参数估计、故障辨识、控制量计算、有源注入、动态跟踪和接地故障消失后可靠退出全周期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方法建立主从消弧线圈控制系统,研究主从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机制,提出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自动投入与控制和退出方法,适应配电网接地残流实时、动态和高效的运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电气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包括主消弧线圈L1、从消弧线圈模块L2、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的从消弧线圈模块为基于电子电力的从消弧线圈模块L2,包括注入变和用于调整注入变的电子电力触发模块,通过注入变升压接入主消弧线圈L1的中性点,主消弧线圈L1由第一控制器控制,从消弧线圈模块L2由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器通过对电子电力触发模块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注入变的调整,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器控制与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方法,包括如下:
1)投入过程:首先通过从消弧线圈模块电力电子装置有源多频段信号注入,使主消弧线圈工作在谐振点附近,根据配电线路反馈信号,计算配电线路正常情况下对地电容和绝缘电阻,实现配电线路参数的免维护动态、准确辨识;
2)退出过程:跟踪校验配电网接地故障信号,当故障消失后,及时控制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可靠退出;由于采用接地故障残流全补偿抑制的方式,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失后,容易发生串联谐振和中性点电压越限,导致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无法退出运行;因此,配电网接地故障信号消失后,利用从消弧线圈模块电力电子装置有源电流注入,实现有功阻尼,避免谐振出现或阻尼已发生的串联谐振现象,确保消弧线圈在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快速退。
还包括主消弧线圈、从消弧线圈模块的控制方法:
将电网系统的原有消弧线圈作为主消弧线圈,配置基于电力电子的从消弧线圈模块,主、从消弧线圈具有不同的控制器,根据主消弧线圈控制器的设计确定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协同决策的松耦合模式或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自由运行模式。
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采用总耦合模式时,主消弧线圈实时数据传输给从消弧线圈控制器,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分析决策后,输出控制指令或指标给主消弧线圈控制器;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分别控制输出有功、无功分量,达到配电网接地残流全补偿;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采用自由运行模式时,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则转化为独立运行消弧线圈角色,无需考虑主消弧线圈情况,负责完成数据采集、参数估计、故障辨识、控制量计算、有源注入、动态跟踪和接地故障消失后可靠退出全周期工作。
本发明的方法建立主从消弧线圈控制系统,研究主从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机制,提出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自动投入与控制和退出方法,适应配电网接地残流实时、动态和高效的运行要求。
以上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Claims (4)

1.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消弧线圈、从消弧线圈模块、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的从消弧线圈模块为基于电子电力的从消弧线圈模块,通过注入变升压接入主消弧线圈的中性点,主消弧线圈由第一控制器控制,从消弧线圈模块由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器控制与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投入过程:首先通过从消弧线圈模块电力电子装置有源多频段信号注入,使主消弧线圈工作在谐振点附近,根据配电线路反馈信号,计算配电线路正常情况下对地电容和绝缘电阻,实现配电线路参数的免维护动态、准确辨识;
2)退出过程:跟踪校验配电网接地故障信号,当故障消失后,及时控制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可靠退出;由于采用接地故障残流全补偿抑制的方式,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失后,容易发生串联谐振和中性点电压越限,导致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无法退出运行;因此,配电网接地故障信号消失后,利用从消弧线圈模块电力电子装置有源电流注入,实现有功阻尼,避免谐振出现或阻尼已发生的串联谐振现象,确保消弧线圈在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快速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消弧线圈、从消弧线圈模块的控制方法:
将电网系统的原有消弧线圈作为主消弧线圈,配置基于电力电子的从消弧线圈模块,主、从消弧线圈具有不同的控制器,根据主消弧线圈控制器的设计确定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协同决策的松耦合模式或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自由运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的投入和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采用总耦合模式时,主消弧线圈实时数据传输给从消弧线圈控制器,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分析决策后,输出控制指令或指标给主消弧线圈控制器;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分别控制输出有功、无功分量,达到配电网接地残流全补偿;
主、从消弧线圈控制器采用自由运行模式时,从消弧线圈控制器则转化为独立运行消弧线圈角色,无需考虑主消弧线圈情况,负责完成数据采集、参数估计、故障辨识、控制量计算、有源注入、动态跟踪和接地故障消失后可靠退出全周期工作。
CN202111491672.3A 2021-12-08 2021-12-08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Pending CN114156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1672.3A CN114156855A (zh) 2021-12-08 2021-12-08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1672.3A CN114156855A (zh) 2021-12-08 2021-12-08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6855A true CN114156855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53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1672.3A Pending CN114156855A (zh) 2021-12-08 2021-12-08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6855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3996A (zh) * 2005-12-12 2006-06-2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主从式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系统
CN103208788A (zh) * 2013-03-08 2013-07-17 李景禄 智能动态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法与成套装置
CN103293446A (zh) * 2013-05-20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消弧线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CN103490404A (zh) * 2013-09-11 2014-01-01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配电网系统的随调式消弧线圈的调谐方法及故障选线方法
CN103592536A (zh) * 2013-10-30 2014-02-19 李景禄 配电网中性点动态接地方法控制参数的实验室模拟试验法
CN106353642A (zh) * 2016-11-04 2017-01-2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基于消弧线圈接入控制短时异态信号的小电流接地选线和调谐方法
CN110146763A (zh) * 2019-06-05 2019-08-2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消弧线圈并联低电阻接地装置试验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82409A (zh) * 2020-01-22 2020-04-28 福州大学 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主从式消弧系统
CN111262234A (zh) * 2020-03-17 2020-06-09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一种自适应全补偿消弧方法
CN112467733A (zh) * 2020-11-28 2021-03-0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有功注入全补偿消弧线圈主动退出方法
CN112769115A (zh) * 2020-11-28 2021-05-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接地残流自适应有源全补偿控制方法
CN113009270A (zh) * 2021-04-14 2021-06-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熄弧前后暂稳态信息的消弧线圈补偿效果评价方法
CN113178854A (zh) * 2021-04-27 2021-07-2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主从控制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分散消弧方法
CN113253045A (zh) * 2020-07-20 2021-08-13 李景禄 一种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动态消弧与接地选线方法
CN113595048A (zh) * 2021-08-06 2021-11-02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野县供电公司 一种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残流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765109A (zh) * 2021-10-11 2021-12-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残流全补偿控制方法
CN114156856A (zh) * 2021-12-08 2022-03-08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接地消弧线圈协同决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3996A (zh) * 2005-12-12 2006-06-2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主从式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系统
CN103208788A (zh) * 2013-03-08 2013-07-17 李景禄 智能动态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法与成套装置
CN103293446A (zh) * 2013-05-20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消弧线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CN103490404A (zh) * 2013-09-11 2014-01-01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配电网系统的随调式消弧线圈的调谐方法及故障选线方法
CN103592536A (zh) * 2013-10-30 2014-02-19 李景禄 配电网中性点动态接地方法控制参数的实验室模拟试验法
CN106353642A (zh) * 2016-11-04 2017-01-2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基于消弧线圈接入控制短时异态信号的小电流接地选线和调谐方法
CN110146763A (zh) * 2019-06-05 2019-08-2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消弧线圈并联低电阻接地装置试验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82409A (zh) * 2020-01-22 2020-04-28 福州大学 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主从式消弧系统
CN111262234A (zh) * 2020-03-17 2020-06-09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一种自适应全补偿消弧方法
CN113253045A (zh) * 2020-07-20 2021-08-13 李景禄 一种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动态消弧与接地选线方法
CN112467733A (zh) * 2020-11-28 2021-03-0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有功注入全补偿消弧线圈主动退出方法
CN112769115A (zh) * 2020-11-28 2021-05-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接地残流自适应有源全补偿控制方法
CN113009270A (zh) * 2021-04-14 2021-06-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熄弧前后暂稳态信息的消弧线圈补偿效果评价方法
CN113178854A (zh) * 2021-04-27 2021-07-2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主从控制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分散消弧方法
CN113595048A (zh) * 2021-08-06 2021-11-02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野县供电公司 一种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残流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765109A (zh) * 2021-10-11 2021-12-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残流全补偿控制方法
CN114156856A (zh) * 2021-12-08 2022-03-08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接地消弧线圈协同决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7956B (zh) 基于虚拟阻抗的逆变器并联运行方法
CN209375132U (zh) 利用z型补偿变压器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全补偿装置
CN103904677B (zh) 一种vsc-hvdc在联网与孤岛运行方式间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02738813B (zh)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控制方法
CN109001591A (zh) 一种10kV配电网一次设备智能运检技术试验平台
CN107276082B (zh) 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方法
CN110488155A (zh) 一种应用于柔性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CN109256762B (zh) 配电网单相故障电流补偿控制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3441501B (zh) 用高压级联式svg实现消弧线圈功能的方法
CN203690924U (zh) 一种可控电抗器协调控制装置
CN111262234A (zh) 一种自适应全补偿消弧方法
Zheng et al. Fault identification scheme for UPFC compensated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voltage active injection
CN114156855A (zh) 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及其投入和退出方法
CN114156856A (zh) 一种配电网接地消弧线圈协同决策方法
CN104716649A (zh) 配电网节能优化方法
CN105406511B (zh) 一种用于微电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电路及检测控制方法
CN203553945U (zh) 一种并联磁控电抗器型动态无功电压调节装置
CN202856709U (zh) 高压tsc用晶闸管阀的光电触发装置
CN210092885U (zh) 一种带无功补偿控制与监测功能的配变监测计量终端
Li et al. Distribution Network Arc Suppression Coil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Fault Line Selection
CN216720905U (zh) 一种配电网接地残流动态全补偿消弧线圈
CN105510731A (zh) 电力变压器中压侧电网并联谐振检测告警方法及系统
CN207368887U (zh) 低压双向电力电子调压器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and Application
CN203660538U (zh) 一种10kV静止无功补偿实时监测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