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2352A -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2352A
CN114152352A CN202111374591.5A CN202111374591A CN114152352A CN 114152352 A CN114152352 A CN 114152352A CN 202111374591 A CN202111374591 A CN 202111374591A CN 114152352 A CN114152352 A CN 114152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radiation
infrared optical
black body
entrance pup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45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2352B (zh
Inventor
杨智慧
张韶辉
郝群
李婷
郭聚光
姜维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1113745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2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2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2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2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2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平行光转为出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将另一个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到达设置的温度值并保持稳定,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值,利用公式计算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记录红外光学系统显示的实测温度值,利用公式计算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然后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因此能够解决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存在一定误差,且对于复杂红外光学系统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杂散辐射来源与传输情况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以及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红外光学系统中,光学元件和机械结构的杂散辐射是影响系统成像及定量测量的重要因素。杂散辐射源可能来自:主镜表面、次镜表面、次镜支撑架、分色镜表面、分色镜对面的结构表面、透镜表面、透镜支撑架表面、补偿镜表面、补偿镜对面的结构表面。目前主要依靠软件对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进行仿真计算,以指导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以及对杂散辐射进行抑制与校正。但软件仿真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对于复杂的光学系统,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杂散辐射来源与传输情况。因此需要一种杂散辐射的实验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出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量值,一方面可以验证软件仿真计算结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进行杂散辐射校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其能够解决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存在一定误差,且对于复杂红外光学系统,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杂散辐射来源与传输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红外光学系统,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对于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的一个辐射亮度为Lb的标准面源黑体,定量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为Lb
(2)将另一个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100℃;
(3)当步骤(2)中的标准黑体辐射源到达设置的温度值并保持稳定时,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值,利用公式(8)计算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记录红外光学系统显示的实测温度值,利用公式(8)计算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
Figure BDA0003359538930000021
其中ε是黑体的发射率,λ是波长,单位um;T是黑体的绝对温度,单位K;c是光速,单位m/s;h是普朗克常数,单位J·s;c1是第一辐射常数,单位W·um4/m2;c2是第二辐射常数,单位um·K;
(4)利用公式(9)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
Figure BDA0003359538930000022
其中,Ae为红外光学系统入瞳面积,F为红外光学系统的焦距,τ为红外光学系统的透过率,Ab为热像仪入瞳面积,Fb为热像仪的焦距,τb为热像仪的透过率。
本发明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将另一个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到达设置的温度值并保持稳定时,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值,利用公式计算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记录红外光学系统显示的实测温度值,利用公式计算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然后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因此能够解决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存在一定误差,且对于复杂红外光学系统,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杂散辐射来源与传输情况的问题。
还提供了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系统,其包括:红外光学系统和标准黑体辐射源;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对于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的一个辐射亮度为Lb的标准面源黑体,定量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为Lb;将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100℃。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红外光学系统的光路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这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红外光学系统,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对于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的一个辐射亮度为Lb的标准面源黑体,定量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为Lb
(2)将另一个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100℃;
(3)当步骤(2)中的标准黑体辐射源到达设置的温度值并保持稳定时,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值,利用公式(8)计算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记录红外光学系统显示的实测温度值,利用公式(8)计算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
Figure BDA0003359538930000041
其中ε是黑体的发射率,λ是波长,单位um;T是黑体的绝对温度,单位K;c是光速,单位m/s;h是普朗克常数,单位J·s;c1是第一辐射常数,单位W·um4/m2;c2是第二辐射常数,单位um·K;
(4)利用公式(9)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
Figure BDA0003359538930000042
其中,Ae为红外光学系统入瞳面积,F为红外光学系统的焦
距,τ为红外光学系统的透过率,Ab为热像仪入瞳面积,Fb为热像仪的焦距,τb为热像仪的透过率。
本发明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将另一个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到达设置的温度值并保持稳定时,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值,利用公式计算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记录红外光学系统显示的实测温度值,利用公式计算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然后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因此能够解决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存在一定误差,且对于复杂红外光学系统,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杂散辐射来源与传输情况的问题。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根据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模型与实际工作条件,用仿真软件计算出杂散辐射量值;而测量出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量值后,用来验证软件仿真计算结果,或者以此进行杂散辐射校正。
还提供了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系统,其包括:红外光学系统和标准黑体辐射源;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对于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的一个辐射亮度为Lb的标准面源黑体,定量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为Lb;将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100℃。
更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光学系统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大面源黑体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4881W/Sr·m2
或者,所述红外光学系统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大面源黑体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40℃;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4181W/Sr·m2
或者,所述红外光学系统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大面源黑体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60℃;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3977W/Sr·m2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步 红外光学系统组成及参数
红外光学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实现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则实现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的实验测量建立在系统中的热像仪为定量热像仪的基础上。定量热像仪的含义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即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一个标准面源黑体,其辐射亮度为Lb,则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也为Lb
红外光学系统参数:
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
红外热像仪参数:
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
大面源黑体参数:
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
第二步 黑体设置
将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
第三步 数据采集
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为20℃和红外热像仪显示的温度为7.3℃。利用公式(8)可计算得到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为8.0875W/Sr·m2,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为6.4144W/Sr·m2
第四步 杂散辐射计算
利用公式(9)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4881W/Sr·m2
实施例2
第一步 红外光学系统组成及参数
红外光学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实现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则实现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的实验测量建立在系统中的热像仪为定量热像仪的基础上。定量热像仪的含义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即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一个标准面源黑体,其辐射亮度为Lb,则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也为Lb
红外光学系统参数:
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
红外热像仪参数:
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
大面源黑体参数:
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
第二步 黑体设置
将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40℃。
第三步 数据采集
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为40℃和红外热像仪显示的温度为23.8℃。利用公式(8)可计算得到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为11.7126W/Sr·m2,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为8.9793W/Sr·m2
第四步 杂散辐射计算
利用公式(9)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4181W/Sr·m2
实施例3
第一步 红外光学系统组成及参数
红外光学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实现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则实现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的实验测量建立在系统中的热像仪为定量热像仪的基础上。定量热像仪的含义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即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一个标准面源黑体,其辐射亮度为Lb,则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也为Lb
红外光学系统参数:
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
红外热像仪参数:
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
大面源黑体参数:
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
第二步 黑体设置
将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60℃。
第三步 数据采集
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为60℃和红外热像仪显示的温度为38.5℃。利用公式(8)可计算得到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为16.2350W/Sr·m2,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为11.7631W/Sr·m2
第四步 杂散辐射计算
利用公式(9)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3977W/Sr·m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红外光学系统,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对于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的一个辐射亮度为Lb的标准面源黑体,定量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为Lb
(2)将另一个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100℃;
(3)当步骤(2)中的标准黑体辐射源到达设置的温度值并保持稳定时,记录标准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值,利用公式(8)计算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等效辐射亮度Ls,记录红外光学系统显示的实测温度值,利用公式(8)计算热像仪显示的等效辐射亮度Lb
Figure FDA0003359538920000011
其中ε是黑体的发射率,λ是波长,单位um;T是黑体的绝对温度,单位K;c是光速,单位m/s;h是普朗克常数,单位J·s;c1是第一辐射常数,单位W·um4/m2;c2是第二辐射常数,单位um·K;
(4)利用公式(9)计算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
Figure FDA0003359538920000021
其中,Ae为红外光学系统入瞳面积,F为红外光学系统的焦距,τ为红外光学系统的透过率,Ab为热像仪入瞳面积,Fb为热像仪的焦距,τb为热像仪的透过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根据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模型与实际工作条件,用仿真软件计算出杂散辐射量值;而测量出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量值后,用来验证软件仿真计算结果,或者以此进行杂散辐射校正。
3.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红外光学系统和标准黑体辐射源;红外光学系统由前置光学系统和定量热像仪组成,前置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平行光转为出射的平行光,定量热像仪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的平行光聚焦成像,定量热像仪是已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辐射定标,对于在红外热像仪入瞳处放置的一个辐射亮度为Lb的标准面源黑体,定量热像仪显示的辐射亮度为Lb;将标准黑体辐射源置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入瞳处,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完全充满入瞳,设置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系统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大面源黑体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20℃;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4881W/Sr·m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系统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大面源黑体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40℃;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4181W/Sr·m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系统入瞳直径600mm,焦距1200mm,透过率0.7487;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范围8μm~9μm,入瞳直径19.5mm,焦距30.8mm,透过率0.94;大面源黑体温度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001℃,发射率0.92±0.01;标准黑体辐射源温度为60℃;杂散辐射的等效辐射亮度Lc为1.3977W/Sr·m2
CN202111374591.5A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152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4591.5A CN114152352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4591.5A CN114152352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2352A true CN114152352A (zh) 2022-03-08
CN114152352B CN114152352B (zh) 2024-04-19

Family

ID=8045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4591.5A Active CN114152352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235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5891A (ja) * 2006-08-11 2008-02-28 Chino Corp 放射温度計
US20100051794A1 (en) * 2008-09-04 2010-03-04 The Boeing Company Infrared sensor cal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053023A (zh) * 2016-06-03 2016-10-26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红外测量系统自身杂散辐射的分析方法
CN107677375A (zh) * 2017-09-21 2018-02-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
CN107957297A (zh) * 2017-11-23 2018-04-24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热像仪辐射定标精度分析方法
CN109297685A (zh) * 2018-11-15 2019-02-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口径平行光管的光谱透过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0455417A (zh) * 2019-08-21 2019-11-15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针对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的定量测量误差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5891A (ja) * 2006-08-11 2008-02-28 Chino Corp 放射温度計
US20100051794A1 (en) * 2008-09-04 2010-03-04 The Boeing Company Infrared sensor cal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053023A (zh) * 2016-06-03 2016-10-26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红外测量系统自身杂散辐射的分析方法
CN107677375A (zh) * 2017-09-21 2018-02-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
CN107957297A (zh) * 2017-11-23 2018-04-24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热像仪辐射定标精度分析方法
CN109297685A (zh) * 2018-11-15 2019-02-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口径平行光管的光谱透过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0455417A (zh) * 2019-08-21 2019-11-15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针对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的定量测量误差校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松涛;孙志远;张尧禹;朱玮;: "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内部杂散辐射测量方法", 物理学报, no. 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2352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2104B (zh) 一种红外阵列辐射源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US7422365B2 (en) Thermal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528694B (zh) 一种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的方法
CN109655162A (zh) 红外热像仪测温校正系统及方法
CN111751003B (zh) 一种热像仪温度修正系统、方法及热像仪
CN103954366B (zh) 一种用于真空低温条件下的超大面源黑体校准系统
EP3421953B1 (e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spectral responsivity of large-aperture radiometer
CN102538983B (zh) Ccd测温装置
CN206146624U (zh) 一种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盲元检测装置
CN106679817A (zh) 一种用于标定红外热像仪的方法
CN112393808B (zh) 一种热敏相机温度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13932921B (zh) 水下光谱成像仪实验室绝对辐射定标装置及其定标方法
CN110455417B (zh) 针对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的定量测量误差校正方法
CN114152352A (zh) 一种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实验测量方法及系统
De Los Ríos et al. The infrared camera prototype characterization for the JEM-EUSO space mission
CN110146173B (zh)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测温一致性校验方法
CN116878669A (zh) 基于短波红外测温的温度补偿方法、火情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737980A (zh) 辐射定标方法及装置
CN112129420B (zh) 一种小面元黑体扩束定标方法及系统
Guoqing et al. Nonlinear atmospheric correction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for infrared target radiometry
CN115524016B (zh) 一种卫星遥感器星上黑体相对定标到绝对定标的修正方法
RU2755093C1 (ru) Способ градуировки приборов тепловизио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2629665B (zh) 一种红外测温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EI et al. Opto-mechanic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st of thermal infrared channel field radiometer
Yun et al. Compensation of gray value drift for ground-based MWIR measur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