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2274B - 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2274B
CN114142274B CN202111287923.6A CN202111287923A CN114142274B CN 114142274 B CN114142274 B CN 114142274B CN 202111287923 A CN202111287923 A CN 202111287923A CN 114142274 B CN114142274 B CN 114142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wiring board
palm
wir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79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42274A (zh
Inventor
余广译
肖洋
黄玉忠
张友刚
常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79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2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2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2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42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2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结构。该接线结构包括构造有迂回电流通路的接线板,且该电流通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至少一个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套管导电部,至少另一个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导线接线掌,从而实现该接线结构相对套管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的连接。当GIS设备内的电流能够通过套管导电部传递至接线板时,因为接线板构造有迂回的电流通路,经套管导电部传输的电流需要经过该迂回电流通路分流后再汇聚至导线接线掌,即在套管导电部与导线接线掌之间连接有两面并联的电阻,因此电流经接线板的总电阻减小,从而降低接线板的发热量,进而使得该接线板长期使用不易断裂,提高整个接线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改善设备失压的问题。

Description

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网中变电站使用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较多,该设备的出现经过出线套管,并能够通过接线板将设备的导电部分引出与外部的导线接线掌固定。因此,接线板的设置对套管导电部分以及导线接线掌的连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接线板大多采用L型结构,一边与套管导电部分连接,一边与导线接线掌连接,在长期使用后会存在断裂的风险,从而导致设备失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接线板长期使用容易出现断裂的风险,从而导致设备失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接线结构。
一种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板,用于连接于套管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之间;
所述接线板构造有迂回电流通路,所述电流通路中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套管导电部,至少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导线接线掌。
上述的接线结构包括构造有迂回电流通路的接线板,且该电流通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至少一个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套管导电部,至少另一个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导线接线掌,从而实现该接线结构相对套管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的连接。当通过该接线结构完成连接时,GIS设备内的电流能够通过套管导电部传递至接线板,经接线板传输至导线接线掌。当电流流经接线板时,因为接线板构造有迂回的电流通路,经套管导电部传输的电流需要经过该迂回电流通路分流后再汇聚至导线接线掌,即在套管导电部与导线接线掌之间连接有两面并联的电阻,因此电流经接线板的总电阻减小,从而降低接线板的发热量,进而使得该接线板长期使用不易断裂,提高整个接线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改善设备失压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口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电流通路呈三角回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口设置于所述三角回路的一边,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口设置于所述三角回路的另一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口构造有至少一个连接点;
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导电接臂,所述导电接臂用于将所述接线板相对所述套管导电部和所述导线接线掌连接,且每个所述连接点对应一个所述导电接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板包括围设呈三角结构的板体,所述电流通路沿所述三角结构设置,且所述三角结构的至少两个边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角结构呈直角三角形设置;
所述板体中位于其中一个直角边的部分构造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板体中位于另一个直角边的部分构造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对应两个所述连接端口对应的所述连接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弯折围设成所述三角结构;
所述板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三角结构的同一边,且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3cm;每个所述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或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在弯折处呈圆角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
以沿所述直角边的宽度方向间隔且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为一组,同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占所述直角边宽度的50%-65%,且多组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直角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接臂包括连接柱和锁紧帽;
所述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板体和所述套管导电部与所述锁紧帽可拆卸连接,或所述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板体和所述导线接线掌与所述锁紧帽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板涂覆有防锈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接线板;11-板体;100-接线结构;101-连接端口;102-连接点;111-直角边;112-第一连接孔;113-第二连接孔;114-第一端部;115-第二端部;116-加固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现有电网中变电站使用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较多,该设备的出现经过出线套管,并能够通过接线板将设备的导电部分引出与外部的导线接线掌固定。因此,接线板的设置对套管导电部分以及导线接线掌的连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接线板的硬度和合理的受力非常重要。目前传统所使用的接线板一般为L型结构,L型的一边与套管导电部连接,L型的另一边与导线接线掌连接。但是这种接线板在长期使用后会断裂的风险,造成设备失压,从而引起继电保护动作。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结构100,包括用于连接在套管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之间的接线板10。该接线板10构造有迂回的电流通路,且该电流通路中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101,至少一个连接端口101用于连接套管导电部,至少另一个连接端口101用于连接导线接线掌。
具体的,当通过该接线结构100完成套管导电部与导线接线掌之间连接,以进行电流传输时,GIS设备内的电流能够通过套管导电部传递至接线板10,经过接线板10传输至导线接线掌。当电流在经过接线板10时,因为接线板10构造有迂回的电流通路,相当于经套管导电部的电流需要经过该迂回的电流通路才可以传输至导线接线掌,那么也就相当于经套管导电部传递至接线板10的电流能够被分流成两个并联的通路,而后再将待两个并联的通路汇聚传输至导线接线掌。而且当电流经上述两个并联的通路传输至,相当于在套管导电部与导线接线掌之间连接有两个并联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根据欧姆定律I=U/R,则每个电阻对应的电流为I1=U/R1,I2=U/R2,由于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分支电流的和,那么I总=I1+I2,即U/R=U/R1+U/R2,总而得出1/R=1/R2+1/R2,即等值电阻的倒数等于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因此,并联的两个电阻的总电阻小于每个并联电阻的电阻值。那么,就相当于通过在该接线板10上迂回电流通路的设置,使得经套管导电部流向导线接线掌之间的总线组减小,即该电流经接线板10的总电阻减小,那么就降低电流经过接线板10时接线板10的发热量。因为发热量的降低,随之作用于接线板10的热影响降低,进而使得该接线板10长期使用不易断裂,提高整个接线结构100的使用寿命,改善设备失压的问题,从而避免引起继电保护动作。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端口101的数量为两个。同时,上述构造的电流通路呈三角回路,其中一个连接端口101设置在三角回路的一边,另一个连接端口101设置于三角回路的另一边。具体的,连接端口101的设置用于与套管导电部以及导线接线掌连接,故而连接端口10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套管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三角回路的设置,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边之间形成一条用于传输电流的通路,即形成两个并联的电阻,从而满足上述降低接线板10发热量的目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端口101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其中两个连接端口101与套管导电部连接,剩一个连接端口101与导线接线掌连接。这样的设置,在满足上述并联两个电阻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该接线板10相对套筒导电部的连接可靠性。当然,也可以是其中两个连接端口101与导线接线掌连接,剩一个连接端口101与套筒导电部连接。或者,连接端口101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与套筒导电部连接,另外两个与导线接线掌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端口101构造有至少一个连接点102。接线结构100还包括导电接臂,导电接臂用于将接线板10相对套管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连接,且每个连接点102对应一个导电接臂。具体而言,连接点102的设置相当于连接端口101上具有连接部位,与导电接臂的配合,实现接线板10相对套筒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之间的连接。导电接臂的设置,在满足电流传输的基础上还起到固定的作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点1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点102间隔布置,每个连接点102对应连接有一个导线接臂,故而该接线板10相对套筒导电部或导线接线掌连接时,分别通过四个导电接臂固定。这样的设置,提高接线板10想多套筒导电部以及导线接线掌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如此,当遭遇风力或者其他外部受力情况时,能够确保连接处具有足够的牢固性,降低连接处出现松脱而影响电流回路的风险。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是与套筒导电部连接的连接端口101具有四个连接点102,对应四个导电接臂,同时与导线接线掌连接的连接端口101具有六个连接点102,对应六个导线接臂。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板10包括围设呈三角结构的板体11,电流通路沿三角结构设置,且三角结构的至少两个边分别设置有连接端口101。也就是说,上述的三角回路是基于三角结构的板体11设置,即三角回路中的每个通路均对应三角结构的板体11上的一个三角边。同时,板体11呈三角结构的设置,提高该接线板1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三角结构的其中一个边作为一个连接端口101,另一个边作为另一个连接端口101,两个连接端口101分别对应连接套筒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这样的设置,相当于在设置有连接端口101的两个边之间还有第三条边作为加固边116,该加固边116对其他两个边起到拉紧作用力。当套筒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通过该接线板10连接后,正是因为三角结构的板体11设置,提高接线板10自身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受力情况,在遇到外力或者导线拉力的作用力不容易发生变形,提高该接线结构100的抗断裂性能。而且,配合上述三角回路的设置,满足两个电阻的并联的电流回路情况,降低板体11的发热量。同时,呈三角结构的板体11设置,具有良好的导电流性,即成三角回路的设置,提高该板体11的载流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三角结构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板体11中位于其中一个直角边111的部分构造有第一连接孔112,板体11中位于另一直角边111的部分构造有第二连接孔113,第一连接孔112和第二连接孔113分别对应两个连接端口101对应的连接点102。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该板体11围设呈直角三角形,如此即可形成有一L型的结构专门用于与套筒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连接,也就是该板体11的两个直角边111分别对应连接套筒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一般的,套筒导电部属于竖直的连接状态,二导线接线掌位于水平的连接状态,故而直角三角形的设置提高板体11相对套筒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的连接操作便捷性。同时,连接点102通过连接孔的形式体现,以便于上述的导电接臂能够穿过板体11与对应的套筒导电部或导线接线掌固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2对应的直角边111与套筒导电部对应,第二连接孔113对应的直角边111为导线接线掌对应,以下内容并以此为例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11沿自身长度方向弯折围设呈三角结构。板体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位于三角结构的同一边,且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3cm,每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3。也就是说,通过弯折的方式将一整块完整的长方形板体11弯折呈三角结构,这样的设置提高整个板体11形成接线板10的结构强度。当板体11的两个端部位于同一边时,确保该三角结构的板体11在受力时不会从弯折处被分裂,进一步提高该接线板10固定时的可靠性。同时,对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定,使得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始终处于一个安全的范围性,提高整个接线板10的连接可靠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端部位于与导线接线掌固定的直角边111上,如此通过在两个端部均设置第二连接孔113的方式,使得两个端部均与导线接线掌之间具有连接关系,提高接线板10相对导线接线掌的连接可靠性。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端部(即第一端部114和第二端部115)之间的间距可以是1cm、2cm或3cm,当然,也可以是0cm,即两个端部对应的端面完全紧贴。同时,在两个端部之间也可以设置导电胶,在不影响该接线板10传输电流的情况下,而确保弯折呈三角结构的板体11结构强度,降低变形。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三块平板依次首尾相接,围设呈三角结构,并且在相接处通过导电胶固定,或者利用螺钉等结构固定。当然,也可以是通过一L型的板材与一平板固定。其只要能够实现围设呈三角结构的接线板10的设置即可。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2的数量为多个。以沿直角边111的宽度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12为一组,同组中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的间距占直角边111宽度的50%-65%,且多组第一连接孔112沿直角边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同时,第二连接孔113的数量为多个,以沿对应直角边111的宽度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孔113为一组,同组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的间距占对应直角边111宽度的50%-65%,且多组第二连接孔113沿对应直角边11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具体的,以第一连接孔112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2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连接孔112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此为一组,故而沿对应直角边1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总之而言,四个第一连接孔112呈方向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板体11用于与套筒导电部连接的直角边111上。每个第一连接孔112对应一个导电接臂。同时,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的间距占该直角边111宽度的50%-65%,如此即可确保每个第一连接孔112对应的导电接臂具有充足的连接空间,且互不干涉,以便将板体11相对套筒导电部固定连接。而且也可以避让套筒导电部上部分处于中部的结构。第二连接孔113的设置于第一连接孔112的设置相同,对应的技术效果也基本相同,故而不再赘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的间距占该直角边111宽度的50%、55%、58%、60%或65%。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113的数量为六个,在板体11的其中一个板体11上至少设置有一组第二连接孔113,如此才可确保两个端部均与导线接线掌之间具有连接关系,提高连接可靠性。以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14和第二端部115,且第二端部115位于第一端部114朝向第一连接孔112对应的直角边111的一侧。第一端部114设置有一组第二连接孔113,第二端部115设置有两组沿对应直角边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113。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直角边111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连接孔112的孔径,且两个第二连接孔113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连接孔113的孔径。这样的设置,也是为导电接臂的安装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板体11在通过弯折的方式围设呈三角结构时,板体11在弯折处呈圆角过渡。这样的设置,降低弯折处的应力集中问题,从而确保该接线板10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而且,在弯折处的圆角过渡,相当于在三角结构的三个顶角处呈圆弧过渡,即没有凸出且锋利的棱角边,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该接线板10进行操作,降低因棱角边导致操作人员划伤或碰伤的风险,提高操作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与套管导电部连接的导电接臂为第一导电接臂,以与导线接线掌连接的导电接臂为第二导电接臂。以第一导电接臂为例说明,第一导电接臂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锁紧帽,第一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板体11和套管导电部与第一锁紧帽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便于接线板10相对套管导电部的安装和拆卸。第一锁紧帽的设置,起到紧固作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采用螺栓,第一锁紧帽采用螺母,螺栓的一端具有螺帽,螺栓的另一端穿过套管导电部和板体11对应的直角边111,利用螺母旋入锁紧。第二导电接臂的结构与第一导电接臂的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式也相同,故而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板10的外侧涂覆有防锈层。也就是说,通过防锈层的设置提高该接线板10的防锈性能,在外界环境使用时,降低雨水等外界因素施加的锈蚀影响,从而确保接线板10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电流传导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

1.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板(10),用于连接于套管导电部和导线接线掌之间;
所述接线板(10)构造有迂回的电流通路,所述电流通路中具有两个连接端口(101),一个所述连接端口(101)用于连接所述套管导电部,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口(101)用于连接所述导线接线掌;
所述电流通路呈三角回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口(101)设置于所述三角回路的一边,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口(101)设置于所述三角回路的另一边;
每个所述连接端口(101)构造有至少一个连接点(102);
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导电接臂,所述导电接臂用于将所述接线板(10)相对所述套管导电部和所述导线接线掌连接,且每个所述连接点(102)对应一个所述导电接臂;
所述接线板(10)包括围设呈三角结构的板体(11),所述电流通路沿所述三角结构设置,且所述三角结构的两个边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端口(101);
所述三角结构呈直角三角形设置;
所述板体(11)中位于其中一个直角边(111)的部分构造有第一连接孔(112),所述板体(11)中位于另一个直角边(111)的部分构造有第二连接孔(113),所述第一连接孔(11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13)分别对应两个所述连接端口(101)对应的所述连接点(102);
所述板体(11)沿自身长度方向弯折围设成所述三角结构;
所述板体(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三角结构的同一边,且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3cm;每个所述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孔(113);
两个所述端部均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113),使得两个所述端部均与所述导线接线掌之间具有连接关系,提高所述接线板(10)相对所述导线接线掌的连接可靠性;
所述第二连接孔(113)的数量为六个,两个所述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14)和第二端部(115),且所述第二端部(115)位于所述第一端部(114)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孔(112)对应的所述直角边(111)的一侧;
所述第一端部(114)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连接孔(113),所述第二端部(115)设置有两组沿对应另一个所述直角边(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孔(113);
沿所述一个直角边(111)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2)的孔径,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1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13)的孔径;
所述板体(11)在弯折处呈圆角过渡;
所述第一连接孔(112)的数量为多个;
以沿所述直角边(111)的宽度方向间隔且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2)为一组,同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的间距占所述直角边(111)宽度的50%-65%,且多组所述第一连接孔(112)沿所述直角边(11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导电接臂包括连接柱和锁紧帽;
所述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板体(11)和所述套管导电部与所述锁紧帽可拆卸连接,或所述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板体(11)和所述导线接线掌与所述锁紧帽可拆卸连接;
所述接线板(10)涂覆有防锈层。
CN202111287923.6A 2021-11-02 2021-11-02 接线结构 Active CN114142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7923.6A CN114142274B (zh) 2021-11-02 2021-11-02 接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7923.6A CN114142274B (zh) 2021-11-02 2021-11-02 接线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2274A CN114142274A (zh) 2022-03-04
CN114142274B true CN114142274B (zh) 2024-05-14

Family

ID=80392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7923.6A Active CN114142274B (zh) 2021-11-02 2021-11-02 接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227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3517A (ja) * 2008-06-19 2010-01-07 Yazaki Corp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群
CN202905981U (zh) * 2012-11-15 2013-04-24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夹持机构及接线端子
CN104993260A (zh) * 2015-06-02 2015-10-21 李建 低压配网智能开关负载端阶梯型附加接线器
CN205752604U (zh) * 2016-05-12 2016-11-30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电流输出设备用铜排与电缆的转接装置
CN107644727A (zh) * 2017-10-17 2018-01-3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引流装置
CN207664238U (zh) * 2017-12-28 2018-07-27 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 三角形动态加电装置
CN108832322A (zh) * 2018-05-13 2018-11-16 袁昌辉 带电状态下可分离主干线t接点的并沟接线夹
CN209232988U (zh) * 2018-12-27 2019-08-09 南京标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力强易散热的接线端子
CN110444916A (zh) * 2019-07-11 2019-11-1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一种适用于冬季装拆接地线的接地钎子
CN214124155U (zh) * 2020-12-15 2021-09-03 苏州超樊电子有限公司 半导体线路竖连式导电连接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3517A (ja) * 2008-06-19 2010-01-07 Yazaki Corp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群
CN202905981U (zh) * 2012-11-15 2013-04-24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夹持机构及接线端子
CN104993260A (zh) * 2015-06-02 2015-10-21 李建 低压配网智能开关负载端阶梯型附加接线器
CN205752604U (zh) * 2016-05-12 2016-11-30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电流输出设备用铜排与电缆的转接装置
CN107644727A (zh) * 2017-10-17 2018-01-3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引流装置
CN207664238U (zh) * 2017-12-28 2018-07-27 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 三角形动态加电装置
CN108832322A (zh) * 2018-05-13 2018-11-16 袁昌辉 带电状态下可分离主干线t接点的并沟接线夹
CN209232988U (zh) * 2018-12-27 2019-08-09 南京标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力强易散热的接线端子
CN110444916A (zh) * 2019-07-11 2019-11-1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一种适用于冬季装拆接地线的接地钎子
CN214124155U (zh) * 2020-12-15 2021-09-03 苏州超樊电子有限公司 半导体线路竖连式导电连接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2274A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0860B2 (en) Bus bar mounting arrangement
US11864328B2 (en) FPC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by using same
CN114142274B (zh) 接线结构
CN215955513U (zh) 总线组
US2738473A (en) Load center bus bar assembly
CN210572418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仪的pcb探针排
CN212783689U (zh) 数据采集装置及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04905414U (zh) 一种拆卸式八木天线
CN220475602U (zh) 电气功率柜及电气设备
CN217720648U (zh) 一种分支结构及母线槽
CN217933197U (zh) 一种卷制导电衬套
CN214255603U (zh) 一种利用固定端子的线缆绑定结构
CN220795418U (zh) 一种电池测试工装
US20230163425A1 (en) Battery connection module
CN213337763U (zh) 端子座总成及电能表
CN221102452U (zh) 一种多连接点的接地装置
CN215732566U (zh) 一种全浇注汇流排
CN214798770U (zh) 一种母线槽传输电的连接装置
CN217280604U (zh) 一种带锰铜的簧片
CN219285263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组件及电能表
CN220671493U (zh) 测试工装及测试设备
CN208045729U (zh) 电力接地线防脱落导线夹
CN211208527U (zh) 电池安装装置
CN219017857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组件
CN218300865U (zh) 一种母线槽始端单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