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1388A -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1388A
CN114141388A CN202111465441.5A CN202111465441A CN114141388A CN 114141388 A CN114141388 A CN 114141388A CN 202111465441 A CN202111465441 A CN 202111465441A CN 114141388 A CN114141388 A CN 114141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doctor
remote diagnosis
specialis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54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54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1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1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1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进入远程诊疗系统之前,远程诊疗系统会将登录者分为三种人群,患者、基层医生和专家,医生和专家需要得到系统的认证,登录之后,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所在地显示所在地的各类医院,基层医生和专家进入后会直接进入到所在医院的科室;本发明涉及远程诊疗技术领域。该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利用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帮助患者、基层医生、专家三方实现精准匹配和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就诊效率,节约大量宝贵医疗资源,使得患者就诊体验更便捷,降低就医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诊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远程诊疗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在线视频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进行治疗的过程,一般是由患者通过导医或专家在线咨询,确认是否符合诊疗范围。然后被确认符合诊疗对象后,通过在线填写注册远程“个人电子病历”并提交,专家组根据患者提交的电子病例按照国家医学诊疗程序,依据健民中医特色门诊部《独立诊疗细则公告第1号》远程诊疗的规定进行诊断,现有的远程诊疗手段多种多样,大大的方便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
传统的远程诊疗方法,远程会诊都是固定式,所有双方专家都必须跑到固定的会诊会议室才能开始会诊,导致会诊的效率很低,目前的远程会诊技术因为需要拉专线而无法深入乡村山区,导致使用场景局限性很大,目前远程会诊系统无法到病房床旁查房查看病人,且需要大流量专线才能实现高清,无法解决病人即时看诊详细会诊的需求痛点,还有CT影像学、病例等资料需对接HIS系统,才能会诊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远程诊疗方法进行改进,保证远程诊疗方法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解决了远程诊疗方法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进入远程诊疗系统之前,远程诊疗系统会将登录者分为三种人群,患者、基层医生和专家,医生和专家需要得到系统的认证,登录之后,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所在地显示所在地的各类医院,基层医生和专家进入后会直接进入到所在医院的科室;
S2、患者、医生和专家都通过平板设备进行操作,患者的平板设备打开通讯软件采集视频和音频信号,并编码成视频流数据,将视频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设备发送出去,第二个数据中继设备接收视频流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医生或专家的平板设备上,医生或专家的平板设备通过通讯软件将编码后的视频流数据转换成音视频进行播放;
S3、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医院,然后选择需要进行咨询的科室进行咨询,且可以选择科室的基层医生和专家,确定好之后向该基层医生或者专家发送就诊请求,基层医生或专家登录后接到患者的就诊请求后,可进入到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远程门诊模块,这样基层医生和患者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诊疗,当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时,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模块,邀请一些专家一起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诊疗;
S4、基层医生或专家在对患者进行诊疗之后,可将患者设入到管理名单,便于集中管理,且当医生或专家需要了解病人情况时,可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远程查房模块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的了解,及时进行诊疗,医生可以在平台上发一些典型的案例,包括病例的症状和图片,且包括一些临床的反应和情况,还带有患者各项数据的指标,创建一个临床案例讨论组,其他一些医生还有专家可以就此形成讨论和分享相关的信息,患者也可以补充和讨论这些临床数据和指标,最后成立一个专家组对发布的案例情况和下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讨论情况形成一个总结,将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发布供医生和患者学习,且附带这种疾病的日常维护和检查方法;
S5、一些慢病患者在得到诊疗后,基层医生和专家可将其纳入到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慢病管理模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智能设备对自己慢病对应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后可将检测信息传递给远程诊疗系统的慢病管理模块,基层医生或患者可对自己的慢病患者进行管理,也可对慢病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查看,出现情况时可提醒患者及时诊疗;
S6、患者在就诊时也不受到时间限制,可以提前录制视频描叙自己病情和身体情况,然后上传到远程诊疗系统,选择需要就诊的医院科室,然后选择想就诊的基层医生或者专家,将录制的视频发送,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就诊确认时间自动为患者排队就诊,选择的基层医生或专家就可根据自动排号看到患者提前录制的视频,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
优选的,所述S1中,登录的模式可以是短信验证码的登录模式,也可以是注册后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登录方式。
优选的,所述S1中,基层医生和专家的认证是通过证书的上传和医院方面的确定这两种双重判定的方式下进行认证。
优选的,所述S2中,两个数据中继设备均要支持MPTCP协议,兼容IPV4和IPV6协议,并且需要有独立的公网IP。
优选的,所述S2中,远程诊疗系统中,有各种入驻医院的名称,患者可以通过搜索选择,也可通过手动选择,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医院底下细分的科室即可。
优选的,所述S4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血糖血压仪、智能握力检测仪、智能健康手环和智能健康终端等这些智能设备。
优选的,所述基层医生和专家可通过移动式视频终端和手持式视频终端和患者之间实现通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系统,包括登录模块、远程诊疗系统、通信模块和患者终端,所述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远程诊疗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远程诊疗系统与通信模块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患者终端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远程诊疗系统包括远程会诊模块、远程查房模块、远程门诊模块和慢病管理模块,所述患者终端包括数据上传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远程门诊模块包括医院选择单元、科室选择单元和门诊单元,所述慢病管理模块包括患者信息采集单元、患者就诊记录单元和危险提醒单元。
优选的,所述远程诊疗系统与大数据库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通过S1、进入远程诊疗系统之前,远程诊疗系统会将登录者分为三种人群,患者、基层医生和专家,医生和专家需要得到系统的认证,登录之后,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所在地显示所在地的各类医院,基层医生和专家进入后会直接进入到所在医院的科室;S2、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医院,然后选择需要进行咨询的科室进行咨询,且可以选择科室的基层医生和专家,确定好之后向该基层医生或者专家发送就诊请求,基层医生或专家登录后接到患者的就诊请求后,可进入到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远程门诊模块,这样基层医生和患者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诊疗,当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时,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模块,邀请一些专家一起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诊疗;利用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帮助患者、基层医生、专家三方实现精准匹配和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就诊效率,节约大量宝贵医疗资源,使得患者就诊体验更便捷,降低就医成本,对医院来说提高医疗效率,增加患者来源,分流慢病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远程门诊模块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慢病管理模块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登录模块、2-远程诊疗系统、21-远程会诊模块、22-远程查房模块、23-远程门诊模块、231-医院选择单元、232-科室选择单元、233-门诊单元、24-慢病管理模块、241-患者信息采集单元、242-患者就诊记录单元、243-危险提醒单元、3-通信模块、4-患者终端、41-数据上传模块、42-数据采集模块、5-大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进入远程诊疗系统之前,远程诊疗系统会将登录者分为三种人群,患者、基层医生和专家,医生和专家需要得到系统的认证,登录之后,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所在地显示所在地的各类医院,基层医生和专家进入后会直接进入到所在医院的科室;
S2、患者、医生和专家都通过平板设备进行操作,患者的平板设备打开通讯软件采集视频和音频信号,并编码成视频流数据,将视频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设备发送出去,第二个数据中继设备接收视频流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医生或专家的平板设备上,医生或专家的平板设备通过通讯软件将编码后的视频流数据转换成音视频进行播放;
S3、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医院,然后选择需要进行咨询的科室进行咨询,且可以选择科室的基层医生和专家,确定好之后向该基层医生或者专家发送就诊请求,基层医生或专家登录后接到患者的就诊请求后,可进入到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远程门诊模块,这样基层医生和患者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诊疗,当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时,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模块,邀请一些专家一起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诊疗;
S4、基层医生或专家在对患者进行诊疗之后,可将患者设入到管理名单,便于集中管理,且当医生或专家需要了解病人情况时,可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远程查房模块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的了解,及时进行诊疗,医生可以在平台上发一些典型的案例,包括病例的症状和图片,且包括一些临床的反应和情况,还带有患者各项数据的指标,创建一个临床案例讨论组,其他一些医生还有专家可以就此形成讨论和分享相关的信息,患者也可以补充和讨论这些临床数据和指标,最后成立一个专家组对发布的案例情况和下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讨论情况形成一个总结,将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发布供医生和患者学习,且附带这种疾病的日常维护和检查方法;
S5、一些慢病患者在得到诊疗后,基层医生和专家可将其纳入到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慢病管理模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智能设备对自己慢病对应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后可将检测信息传递给远程诊疗系统的慢病管理模块,基层医生或患者可对自己的慢病患者进行管理,也可对慢病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查看,出现情况时可提醒患者及时诊疗;
S6、患者在就诊时也不受到时间限制,可以提前录制视频描叙自己病情和身体情况,然后上传到远程诊疗系统,选择需要就诊的医院科室,然后选择想就诊的基层医生或者专家,将录制的视频发送,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就诊确认时间自动为患者排队就诊,选择的基层医生或专家就可根据自动排号看到患者提前录制的视频,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
本发明中,所述S1中,登录的模式可以是短信验证码的登录模式,也可以是注册后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登录方式,所述S2中,两个数据中继设备均要支持MPTCP协议,兼容IPV4和IPV6协议,并且需要有独立的公网IP,所述S1中,基层医生和专家的认证是通过证书的上传和医院方面的确定这两种双重判定的方式下进行认证,所述S2中,远程诊疗系统中,有各种入驻医院的名称,患者可以通过搜索选择,也可通过手动选择,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医院底下细分的科室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S4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血糖血压仪、智能握力检测仪、智能健康手环和智能健康终端等这些智能设备,所述基层医生和专家可通过移动式视频终端和手持式视频终端和患者之间实现通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远程诊疗系统包括登录模块1、远程诊疗系统2、通信模块3和患者终端4,登录模块1的输出端与远程诊疗系统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远程诊疗系统2与通信模块3之间实现双向连接,通信模块3与患者终端4之间实现双向连接,远程诊疗系统2包括远程会诊模块21、远程查房模块22、远程门诊模块23和慢病管理模块24,患者终端4包括数据上传模块41和数据采集模块42。
本发明中,远程门诊模块23包括医院选择单元231、科室选择单元232和门诊单元233,慢病管理模块24包括患者信息采集单元241、患者就诊记录单元242和危险提醒单元243,远程诊疗系统2与大数据库5之间实现双向连接,系统和入驻医院之间有签订入驻协议,医院入驻后医院选择单元23才会出现该医院,且进入系统之前,需要患者打开定位,这样系统可自动为患者推荐当地的入驻医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进入远程诊疗系统之前,远程诊疗系统会将登录者分为三种人群,患者、基层医生和专家,医生和专家需要得到系统的认证,登录之后,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所在地显示所在地的各类医院,基层医生和专家进入后会直接进入到所在医院的科室;
S2、患者、医生和专家都通过平板设备进行操作,患者的平板设备打开通讯软件采集视频和音频信号,并编码成视频流数据,将视频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设备发送出去,第二个数据中继设备接收视频流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医生或专家的平板设备上,医生或专家的平板设备通过通讯软件将编码后的视频流数据转换成音视频进行播放;
S3、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医院,然后选择需要进行咨询的科室进行咨询,且可以选择科室的基层医生和专家,确定好之后向该基层医生或者专家发送就诊请求,基层医生或专家登录后接到患者的就诊请求后,可进入到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远程门诊模块,这样基层医生和患者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诊疗,当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时,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模块,邀请一些专家一起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诊疗;
S4、基层医生或专家在对患者进行诊疗之后,可将患者设入到管理名单,便于集中管理,且当医生或专家需要了解病人情况时,可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远程查房模块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的了解,及时进行诊疗,医生可以在平台上发一些典型的案例,包括病例的症状和图片,且包括一些临床的反应和情况,还带有患者各项数据的指标,创建一个临床案例讨论组,其他一些医生还有专家可以就此形成讨论和分享相关的信息,患者也可以补充和讨论这些临床数据和指标,最后成立一个专家组对发布的案例情况和下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讨论情况形成一个总结,将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发布供医生和患者学习,且附带这种疾病的日常维护和检查方法;
S5、一些慢病患者在得到诊疗后,基层医生和专家可将其纳入到远程诊疗系统内设置的慢病管理模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智能设备对自己慢病对应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后可将检测信息传递给远程诊疗系统的慢病管理模块,基层医生或患者可对自己的慢病患者进行管理,也可对慢病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查看,出现情况时可提醒患者及时诊疗;
S6、患者在就诊时也不受到时间限制,可以提前录制视频描叙自己病情和身体情况,然后上传到远程诊疗系统,选择需要就诊的医院科室,然后选择想就诊的基层医生或者专家,将录制的视频发送,远程诊疗系统会根据患者的就诊确认时间自动为患者排队就诊,选择的基层医生或专家就可根据自动排号看到患者提前录制的视频,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登录的模式可以是短信验证码的登录模式,也可以是注册后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登录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基层医生和专家的认证是通过证书的上传和医院方面的确定这两种双重判定的方式下进行认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两个数据中继设备均要支持MPTCP协议,兼容IPV4和IPV6协议,并且需要有独立的公网I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远程诊疗系统中,有各种入驻医院的名称,患者可以通过搜索选择,也可通过手动选择,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医院底下细分的科室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血糖血压仪、智能握力检测仪、智能健康手环和智能健康终端等这些智能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医生和专家可通过移动式视频终端和手持式视频终端和患者之间实现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远程诊疗系统包括登录模块(1)、远程诊疗系统(2)、通信模块(3)和患者终端(4),所述登录模块(1)的输出端与远程诊疗系统(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远程诊疗系统(2)与通信模块(3)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通信模块(3)与患者终端(4)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远程诊疗系统(2)包括远程会诊模块(21)、远程查房模块(22)、远程门诊模块(23)和慢病管理模块(24),所述患者终端(4)包括数据上传模块(41)和数据采集模块(4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门诊模块(23)包括医院选择单元(231)、科室选择单元(232)和门诊单元(233),所述慢病管理模块(24)包括患者信息采集单元(241)、患者就诊记录单元(242)和危险提醒单元(24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诊疗系统(2)与大数据库(5)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CN202111465441.5A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141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5441.5A CN114141388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5441.5A CN114141388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1388A true CN114141388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5441.5A Pending CN114141388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138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6371A (zh) * 2016-04-24 2016-09-21 芜湖云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问诊系统
CN106254383A (zh) * 2016-09-13 2016-12-21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医院远程诊疗方法
CN110033869A (zh) * 2019-02-27 2019-07-19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诊断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2687404A (zh) * 2020-12-02 2021-04-20 南通赛尔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s架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6371A (zh) * 2016-04-24 2016-09-21 芜湖云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问诊系统
CN106254383A (zh) * 2016-09-13 2016-12-21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医院远程诊疗方法
CN110033869A (zh) * 2019-02-27 2019-07-19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诊断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2687404A (zh) * 2020-12-02 2021-04-20 南通赛尔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s架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锡坤: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视频诊疗服务系统方案实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5817B (zh) 医疗系统
CN109599188B (zh) 一种医护信息管理系统
CN105956371A (zh) 远程视频问诊系统
CN103324831A (zh) 一种远程问诊系统
US20150324526A1 (en) Remote healthcare data-gathering and view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942402A (zh)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及远程医疗服务控制方法
US2022005400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CN103500270A (zh) 可视互动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系统
CN106169022A (zh) 全科医生健康管理系统
WO2018196218A1 (zh) 基于语音识别的养老服务信息交互方法及云平台服务器
CN110890161A (zh) 一种超声远程实时会诊系统
KR102479692B1 (ko) 빅데이터 및 클라우드 시스템 기반 인공지능 응급의료 의사결정 및 응급환자 이송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CN109887566B (zh) 电子健康档案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060074722A1 (en) Computeriz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edical service and related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10706764A (zh) 一种智慧医院信息交互系统
CN104915576A (zh) 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
Semwal et al. An IoT based smart e-health care system
CN115312149A (zh) 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0867257A (zh) 一种远程会诊系统
CN110111862A (zh) 信息平台
CN109801704A (zh) 城乡远程医疗系统及其专用终端设备和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03167030B (zh)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关系检测和关系建立系统和方法
CN111312410A (zh) 一种家庭医生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1477351A (zh) 一种遗传疾病的远程医疗专家会诊系统及其方法
CN114141388A (zh) 一种云计算的远程诊疗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