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9036A -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9036A
CN114139036A CN202111313280.8A CN202111313280A CN114139036A CN 114139036 A CN114139036 A CN 114139036A CN 202111313280 A CN202111313280 A CN 202111313280A CN 114139036 A CN114139036 A CN 114139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shared information
platform
shar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32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ndun Ta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ndun Ta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ndun Ta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ndun Ta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32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9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9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9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3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90348Query processing by searching ordered data, e.g. alpha-numerically orde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6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6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social 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6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 G06F21/562Static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6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 G06F21/566Dynamic detection, i.e. detection performed at run-time, e.g. emulation, suspicious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62Creating, deleting, cloning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50, 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 G06F2221/033Test or assess soft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Vir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台网站部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设备平台和分享平台,设备平台包括服务器和硬件工作站,分享平台包括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分类模块、交流模块、安全模块以及容器管理模块,安全模块用于对所述分享平台上的共享信息进行管理,对用户个人所有操作信息进行有效监督,保障用户操作查询信息隐私安全。本发明用户在分享平台上可以按需选择分享平台上的镜像,也可交换和更新,对镜像进行共享分配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分享平台的利用率,使应用的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安全模块可以有效的对分享平台进行保护,防止恶意的镜像被下载到用户的平台上引起设备平台中毒,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平台网站部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一大批新的经济形态应运而生,优秀的共享经济在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壮大,显示出了巨大发展潜力。
容器镜像分享已逐渐形成一定的趋势,现代人频繁地通过网络联系朋友,如果看到有趣、值得注意的网页或者视频,常常立刻就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将该网页连结传送给联络人分享。
但是在现有的网页浏览器中或者微信中,APP的使用相当普及,但是在镜像共享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步骤一步步的进行操作,而且在有病毒检测软件检测的情况下才能知道是否安全,因此传统的分享平台具有步骤相当冗长、无法判断安全性以及错误发生机率高等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 110990491 A,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濒危动物名录分享平台”,本发明公开,其包括守护模块、搜索模块、消息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合约管理模块、秘钥管理模块,终端用户扫描二维码登录濒危动物名录分享平台,通过区块链应用平台提供的公私钥进行动物守护操作,然后区块链底层会对该操作使用公钥对其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会将守护人信息、物种信息、守护记录信息、领养物种信息、喂养信息、获取亲密值信息记录至区块链。区块链技术为濒危动物名录分享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将守护人信息、物种信息、守护记录信息、领养物种信息、喂养信息、获取亲密值信息都保存至区块链,唯一不可篡改,在平台上检索和上传,但是无法确保资料以及镜像的安全性,因此存在病毒威胁。
因此,亟需对分享平台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用户在分享平台上可以按需选择分享平台上的镜像,也可交换和更新,对镜像进行共享分配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分享平台的利用率,使应用的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安全模块可以有效的对分享平台进行保护,防止恶意的镜像被下载到用户的平台上引起设备平台中毒,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设备平台和分享平台,设备平台和分享平台建立通信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用户在分享平台上可以自由将自己的镜像资源进行共享,有需求的用户可以按需选择分享平台上的镜像,也可交换和更新,对镜像进行共享分配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分享平台的利用率,使应用的平台变得更加丰富;
设备平台包括服务器和硬件工作站,服务器与硬件工作站建立通信连接,硬件工作站上设置有储存阵列、储存库、交换机以及数据库组,储存库用于储存分享平台的数据信息,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信息传递服务器以及通信服务器;
服务器与工作站连接,工作站可以依次设置有储存阵列、储存库、交换机和数据库组,服务器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信息传递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服务器和工作站连接,提升设备平台的快速运行,因此提升了设备平台处理数据的效率;
分享平台包括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分类模块、交流模块、安全模块以及容器管理模块,分享平台设置ARM架构以及MIPS的主流语言镜像作为基础的环境镜像;
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分享平台上的容器镜像;;
检索模块用于提供通过关键词以搜索分享平台的共享信息;
分类模块用于分类管理分享平台上的共享信息,且分类模块与检索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安全模块用于对分享平台上的共享信息进行管理,用户个人对所有操作信息进行有效监督,保障用户操作查询信息的隐私安全;
安全模块分别与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分类模块以及交流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分享平台上包括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分类模块、交流模块、安全模块、容器管理模块,而且分享平台设置ARM架构以及MIPS的主流语言镜像作为基础的环境镜像,因此用户在分享平台上对平台进行分享时,首先通过检索模块进行检索,检索自己所需要的进行,无需逐步进行查询,因此可以提升大量的时间,大大提升更新的效率;
交流模块包括:
注册单元,用于用户在分享平台上进行注册登记,且注册单元包括用户的姓名注册子单元、手机号注册子单元以及邮箱注册子单元;
提问单元,用于用户对共享信息进行提问以及检索,且提问单元包括提问问题主题子单元、提问问题内容子单元以及提问问题类型子单元;
回复单元,用于从分享平台获取共享信息和将共享信息反馈回提问单元;
注册单元分别与提问单元和回复单元建立通信连接;
提问单元链接于回复单元;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分类模块对分享平台上的进行进行分类,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分类模块对对应的镜像进行选择,提升分享平台的灵活性以及使用的范围,同时用户彼此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甚至是可以实现在分享平台基础上的镜像共享,因此方便交流和及时更新分享平台上的镜像,以使分享平台更具有粘着性;
用户在分享平台上使用时由于镜像各不相同因此会存在恶意镜像的问题,通过安全模块可以有效的对分享平台进行保护,防止分享平台上恶意的镜像被下载到用户的平台上引起设备平台中毒,因此提升了括设备平台和分享平台的安全性,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
分享平台包括:
合约管理模块,合约管理模块用于用户与分享平台建立合约,对平台信息进行合理的调用及合约处理:
记忆模块,用于临时储存用户选取的网页以及下载信息,并形成获取清单;
计算模块,用于演算以及截取网页中的资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用户在分享平台上对镜像进行更新和更换时,分享平台可以对用户原有的镜像进行计算和更新,同时对用户所需的镜像进行记忆和储存,以便于后期进行直接的更新,也有利于分享平台后期对镜像进行分类统计。
优选的,容器管理模块包括网关镜像、注册镜像、平台UI镜像以及平台服务镜像,平台服务镜像与分享平台建立通信连接;
网关镜像用于接收分享平台的服务请求,并传送至其他镜像;
平台服务镜像与网关镜像、注册镜像以及平台UI镜像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平台服务镜像包括:
认证服务镜像,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
管理服务镜像,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储存;
监控服务镜像,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核对和监控。
网关镜像、注册镜像、平台UI镜像以及平台服务镜像均运行在Docker容器中;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目标容器镜像的下载过程可以转换为容器之间互传的方式,来提高目标容器镜像的下载过程,与此同时,容器平台之间相互连通,使传输的方式更加的快捷,认证服务镜像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管理服务镜像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储存,监控服务镜像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核对和监控,确保分享平台的安全性。
优选的,安全模块还包括:共享信息监测单元;
共享信息监测单元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建立问题用户信息池,问题用户信息池用于存储上传的共享信息存在问题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问题用户信息池初始为空,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的第一用户信息均设有计数标记;
当存在共享信息上传至分享平台时,获取上传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基于问题用户信息池判断用户是否为问题用户;第一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和用户设备信息;
用户注册信息包括用户注册姓名、手机号和邮箱;
用户设备信息包括用户用于分享共享信息时所用的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
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第一用户信息,则判定用户为问题用户,对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的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计数标记加一操作,并获取计数标记后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
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对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分享平台;
其中,问题等级包括黄色轻微等级、红色严重等级和黑色拉黑等级;
问题等级的判定方法为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进行判定,具体包括: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黄色轻微次数小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黄色轻微等级;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小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红色严重等级;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黑色拉黑等级;
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不存在第一用户信息,则判定用户不为问题用户,判断共享信息是否为恶意镜像;
若共享信息为恶意镜像,则判定共享信息出现问题,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存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并将共享信息进行黄色轻微等级标记后放入分享平台;
若共享信息不为恶意镜像,则判定共享信息没有出现问题,同意共享信息进入分享平台;
若无法获取到上传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则直接将用户的用户注册信息存入问题用户信息池,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用户注册信息,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计数标记加一操作,获取计数标记后的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并根据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对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分享平台。
优选的,回复单元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获取提问问题主题子单元采集的问题主题,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主题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二用户信息,并获取第二用户信息针对问题主题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一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一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获取提问问题内容子单元采集的问题内容,基于预设关键词集对问题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得到问题关键词;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关键词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三用户信息,并获取第三用户信息针对问题关键词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二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二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二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获取提问问题类型子单元采集的问题类型,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类型发出相同提问的第四用户信息,并获取第四用户信息针对问题类型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三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三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三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分别对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从高到低进行分数加一标记,其中,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第一位共享信息的分数为1;
获取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一共享信息,分别筛选出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和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与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获取第一共享信息、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的分数后进行相加,得到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
根据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从低到高对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将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提问单元。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通过所述交流模块上的所述注册单元进行注册登录;
步骤二:注册后根据需要通过所述检索模块进行检索,并从所述分类模块上获取初始容器镜像;
步骤三:用户通过所述交流模块进行交流分析,将所需的容器镜像写入到所述分享平台,并通过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分享平台进行保护;
步骤四:所述分享平台上的所述记忆模块以及所述计算模块对用户的检索内容以及下载内容进行计算和统计,并提交到所述设备平台,完成平台的共享。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用户从Docker容器中获取对应的镜像,所述平台服务镜像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管理、核对以及监控,确保所述分享平台的安全性。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用户在分享平台上可以按需选择分享平台上的镜像,也可交换和更新,对镜像进行共享分配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分享平台的利用率,使应用的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安全模块可以有效的对分享平台进行保护,防止恶意的镜像被下载到用户的平台上引起设备平台中毒,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容器管理模块结构图。
图中,1-设备平台,2-分享平台,3-服务器,301-应用服务器,302-Web服务器,303-信息传递服务器,304-通信服务器,4-硬件工作站,401-储存阵列,402-储存库,403-交换机,404-数据库组,5-管理模块,6-检索模块,7-分类模块,701-认证服务镜像,702-管理服务镜像,703-监控服务镜像,8-交流模块,801-注册单元,802-提问单元,803-回复单元,9-安全模块,10-容器管理模块,11-合约管理模块,12-记忆模块,13-计算模块,14-网关镜像,15-注册镜像,16-平台UI镜像,17-平台服务镜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设备平台1和分享平台2,设备平台1和分享平台2建立通信连接;
用户在分享平台2上可以自由将自己的镜像资源进行共享,有需求的用户可以按需选择分享平台2上的镜像,也可交换和更新,对镜像进行共享分配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分享平台2的利用率,使应用的平台变得更加丰富;
设备平台1包括服务器3和硬件工作站4,服务器3与硬件工作站4建立通信连接,硬件工作站4上设置有储存阵列401、储存库402、交换机403以及数据库组404,储存库402用于储存分享平台2的数据信息,服务器3包括应用服务器301、Web服务器302、信息传递服务器303以及通信服务器304;
服务器3与工作站4连接,工作站4可以依次设置有储存阵列401、储存库402、交换机403和数据库组404,服务器3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301、Web服务器302、信息传递服务器303和通信服务器304,服务器3和工作站4连接,提升设备平台1的快速运行,因此提升了设备平台1处理数据的效率;
分享平台2包括管理模块5、检索模块6、分类模块7、交流模块8、安全模块9以及容器管理模块10,分享平台2设置ARM架构以及MIPS的主流语言镜像作为基础的环境镜像;
管理模块5用于管理分享平台2上的容器镜像;
检索模块6用于提供通过关键词以搜索分享平台的共享信息;
分类模块7用于分类管理分享平台2上的共享信息,且分类模块7与检索模块6建立通信连接;
安全模块9用于对分享平台2上的共享信息进行管理,用户个人对所有操作信息进行有效监督,保障用户操作查询信息的隐私安全;
安全模块9分别与管理模块5、检索模块6、分类模块7以及交流模块8建立通信连接;
分享平台2上包括管理模块5、检索模块6、分类模块7、交流模块8、安全模块9、容器管理模块10,而且分享平台2设置ARM架构以及MIPS的主流语言镜像作为基础的环境镜像,因此用户在分享平台2上对平台进行分享时,首先通过检索模块6进行检索,检索自己所需要的进行,无需逐步进行查询,因此可以提升大量的时间,大大提升更新的效率;
交流模块8包括:
注册单元801,用于用户在分享平台2上进行注册登记,且注册单元801包括用户的姓名注册子单元、手机号注册子单元以及邮箱注册子单元;
提问单元802,用于用户对共享信息进行提问以及检索,且提问单元802包括提问问题主题子单元、提问问题内容子单元以及提问问题类型子单元;
回复单元803,用于从分享平台2获取共享信息和将共享信息反馈回提问单元802;
具体地,用户通过提问单元802输入对共享信息的要求,提问单元802发出检索请求至回复单元803,回复单元803针对提问单元802中用户提出的要求从分享平台2中获取对应的共享信息,并将获取到的共享信息反馈回提问单元802,提问单元802将回复单元803反馈的共享信息对用户进行展示;
注册单元801分别与提问单元802和回复单元803建立通信连接;
提问单元802链接于回复单元803;
分类模块7对分享平台2上的进行进行分类,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分类模块7对对应的镜像进行选择,提升分享平台2的灵活性以及使用的范围,同时用户彼此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甚至是可以实现在分享平台2基础上的镜像共享,因此方便交流和及时更新分享平台2上的镜像,以使分享平台2更具有粘着性;
用户在分享平台2上使用时由于镜像各不相同因此会存在恶意镜像的问题,通过安全模块9可以有效的对分享平台2进行保护,防止分享平台2上恶意的镜像被下载到用户的平台上引起括设备平台1中毒,因此提升了括设备平台1和分享平台2的安全性,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
分享平台2包括:
合约管理模块11,合约管理模块11用于用户与分享平台建立合约,对平台信息进行合理的调用及合约处理:
记忆模块12,用于临时储存用户选取的网页以及下载信息,并形成获取清单;
计算模块13,用于演算以及截取网页中的资讯;
在用户在分享平台2上对镜像进行更新和更换时,分享平台2可以对用户原有的镜像进行计算和更新,同时对用户所需的镜像进行记忆和储存,以便于后期进行直接的更新,也有利于分享平台2后期对镜像进行分类统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容器管理模块10包括网关镜像14、注册镜像15、平台UI镜像16以及平台服务镜像17,平台服务镜像17与分享平台2建立通信连接;
网关镜像14用于接收分享平台2的服务请求,并传送至其他镜像;
平台服务镜像17与网关镜像14、注册镜像15以及平台UI镜像16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平台服务镜像17包括:
认证服务镜像701,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
管理服务镜像702,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储存;
监控服务镜像703,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核对和监控。
网关镜像14、注册镜像15、平台UI镜像16以及平台服务镜像17均运行在Docker容器中;
在目标容器镜像的下载过程可以转换为容器之间互传的方式,来提高目标容器镜像的下载过程,与此同时,容器平台之间相互连通,使传输的方式更加的快捷,认证服务镜像701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管理服务镜像702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储存,监控服务镜像703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核对和监控,确保分享平台2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模块9还包括:共享信息监测单元;
共享信息监测单元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建立问题用户信息池,问题用户信息池用于存储上传的共享信息存在问题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问题用户信息池初始为空,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的第一用户信息均设有计数标记;
当存在共享信息上传至分享平台2时,获取上传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基于问题用户信息池判断用户是否为问题用户;第一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和用户设备信息;
用户注册信息包括用户注册姓名、手机号和邮箱;
用户设备信息包括用户用于分享共享信息时所用的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
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第一用户信息,则判定用户为问题用户,对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的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计数标记加一操作,并获取计数标记后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
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对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分享平台2;
其中,问题等级包括黄色轻微等级、红色严重等级和黑色拉黑等级;
问题等级的判定方法为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进行判定,具体包括: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黄色轻微次数小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黄色轻微等级;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小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红色严重等级;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黑色拉黑等级;
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不存在第一用户信息,则判定用户不为问题用户,判断共享信息是否为恶意镜像;
若共享信息为恶意镜像,则判定共享信息出现问题,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存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并将共享信息进行黄色轻微等级标记后放入分享平台2;
若共享信息不为恶意镜像,则判定共享信息没有出现问题,同意共享信息进入分享平台2;
若无法获取到上传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则直接将用户的用户注册信息存入问题用户信息池,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用户注册信息,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计数标记加一操作,获取计数标记后的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并根据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对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分享平台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共享信息监测单元,用于对用户上传的共享信息(即容器镜像)进行监测,并对危险程度不同的共享信息进行危险程度标记,便于其他用户能够清楚直观的了解该共享信息的风险程度,极大的降低了广大用户在针对陌生用户上传的共享信息时胡乱下载导致设备中毒的情况发生,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分享环境;
共享信息监测单元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首先,共享信息监测单元内部设立并存储有问题用户信息池,给问题用户信息池便是用于存储上传的共享信息存在问题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在问题用户信息池初建立时,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的第一用户信息为空,且当有第一用户信息存储到问题用户信息池时,该第一用户信息便会被标记上计数标记,便于统计该第一用户信息被存储到问题用户信息池的次数作为对该第一用户信息上传的共享信息的危险程度的进行标记的一个指标,其中,第一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和用户设备信息,在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用户注册信息与用户设备信息是同时存储进问题用户信息池的,且存在对应关系,优选为以组的方式对用户注册信息与用户设备信息进行组合存储,例如:若A为问题用户信息池,则A={a-b,c-d,...},其中,a和c为任一用户注册信息,b和d为任一用户设备信息,但a和b或c和d为采集第一用户信息时同时采集到的用户注册信息和用户设备信息;当共享信息监测单元监测到存在共享信息上传至分享平台时,获取上传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其中,第一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包括用户注册姓名、手机号和邮箱,获取方式优选为直接通过分享平台在该用户进行注册时的注册单元中进行寻找获取,第一用户信息中的用户设备信息为用户用于分享共享信息时所用的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获取方式优选为通过分享平台建立的网络连接通道发送调取指令调取该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信息与问题用户信息池进行比对,查询问题用户信息池中是否存在与该用户注册信息或用户设备信息相同的信息,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不存在与该用户注册信息或用户设备信息相同的信息,即问题用户信息池中既不存在与该用户注册信息相同的信息,也不存在与该用户设备信息相同的信息,例如,问题用户信息池中A={a-b,c-d},若现存在一第一用户信息中用户注册信息为a,用户设备信息为g,或用户注册信息为f,用户设备信息为b,都视为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与该用户注册信息或用户设备信息相同的信息,则判定该用户为问题用户,相反,若均不存在,则判定该用户不为问题用户,当该用户没被判定为问题用户时,对该用户上传的共享信息进行判断,判断该共享信息中是否包含恶意镜像,判断方式优选包括1、获取该镜像的若干层,并基于镜像分层的标识符,使用已加载的镜像信息库进行恶意容器的排查,快速定位已知的恶意镜像;2、在封闭空间中运行镜像,监控、扫描该镜像内可疑请求、可疑进程、资源占用以及崩溃行为,以定位可能的恶意镜像;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根据已知的镜像信息库对该镜像进行快速的恶意容器排查,第二种方法为当第一种方法检测完毕且没有判断为恶意镜像后对该镜像进行试运行并监测的恶意容器排查方法;若该共享信息被判定为包括恶意镜像时,表明该共享信息出现问题,将该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存入问题用户信息池,并将该共享信息进行黄色轻微等级标记后放入共享平台,有益于防止误判导致用户和优质镜像容器流失,且通过危险程度标记提醒其他用户该共享信息被平台判定为危险镜像,提醒其他用户谨慎下载,降低误判影响的同时提高其他用户对该共享信息的警觉性;若该共享信息不包含恶意镜像,则该共享信息正常,直接同意该共享信息进行共享平台;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该第一用户信息,即存在该第一用户信息中用户注册信息或用户设备信息中任一项时,判定该用户为问题用户,对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与第一用户信息相同的信息的技术标记进行加一操作,例如:若该第一用户信息为i-j,问题用户信息池A={a+1-b+1,c+1-d+1,i+1-j+1,i+1-k+1},其中,+1为计数标记,那么对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与第一用户信息相同的信息的技术标记进行加一操作后问题用户信息池A={a+1-b+1,c+1-d+1,i+2-j+2,i+2-k+1};根据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与第一用户信息相同的信息的计数标记判断该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问题等级包括有黄色轻微等级、红色严重等级和黑色拉黑等级,判断方法优选为根据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进行判定,具体包括: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黄色轻微次数小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黄色轻微等级;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小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红色严重等级;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黑色拉黑等级,其中,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包括用户注册信息计数标记和用户设备信息计数标记中计数标记最高的计数标记;预设黄色轻微次数、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和预设黑色拉黑次数优选根据管理者对分享平台恶意镜像判断的误差率进行自行设定;更进一步地,始终以用户注册信息和用户设备信息中计数标记最高的计数标记作为判断问题等级的依据,得到该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后,根据该问题等级对用户上传的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优选为问题等级为黄色轻微等级对应黄色标记,红色严重等级对应红色标记,黑色拉黑等级对应黑色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共享平台,有益于防止误判导致用户和优质镜像容器流失,且通过危险程度标记提醒其他用户该共享信息被平台判定为危险镜像,提醒其他用户谨慎下载,降低误判影响的同时提高其他用户对该共享信息的警觉性,更进一步地,在将该被标记的共享信息放入共享平台后,对该共享信息进行恶意镜像判定,若该共享信息不存在恶意镜像,则对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与该第一用户信息相同的信息的计数标记进行减一操作;更进一步地,若无法获取到上传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则直接将用户的用户注册信息存入问题用户信息池,若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用户注册信息,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计数标记加一操作,获取计数标记后的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并根据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对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共享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共享信息监测单元,对危险程度不同的共享信息进行危险程度标记,便于其他用户能够清楚直观的了解该共享信息的风险程度,极大的降低了广大用户在针对陌生用户上传的共享信息时胡乱下载导致设备中毒的情况发生,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分享环境,且共享信息监测单元设立在分享平台内,在共享信息进入分享平台时对共享信息直接进行检测,避开了直接使用杀毒软件对共享信息进行检测时造成的步骤冗长,且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同时对用户注册信息和用户设备信息进行监测,有益于及时监测到有人恶意注册平台账号在分享平台中散布恶意镜像并对该恶意镜像及时进行危险程度标记,通过问题用户池,有益于保障分享平台的安全性,使得不良用户存在一次不良记录后,该用户的不良记录将会一直存在,防止该不良用户上传恶意镜像未被检测到时对其他用户造成损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复单元803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获取提问问题主题子单元采集的问题主题,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主题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二用户信息,并获取第二用户信息针对问题主题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一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一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获取提问问题内容子单元采集的问题内容,基于预设关键词集对问题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得到问题关键词;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关键词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三用户信息,并获取第三用户信息针对问题关键词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二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二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二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获取提问问题类型子单元采集的问题类型,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类型发出相同提问的第四用户信息,并获取第四用户信息针对问题类型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三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三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三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分别对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从高到低进行分数加一标记,其中,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第一位共享信息的分数为1;
获取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一共享信息,分别筛选出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和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与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获取第一共享信息、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的分数后进行相加,得到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
根据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从低到高对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将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提问单元80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户通过提问单元802输入对共享信息的要求,提问单元802发出检索请求至回复单元803,回复单元803针对提问单元802中用户提出的要求从分享平台2中获取对应的共享信息,并将获取到的共享信息反馈回提问单元802,提问单元802将回复单元803反馈的共享信息对用户进行展示;
回复单元803具体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获取提问问题主题子单元采集的问题主题,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主题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二用户信息,并获取第二用户信息针对问题主题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一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一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获取提问问题内容子单元采集的问题内容,基于预设关键词集对问题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得到问题关键词;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关键词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三用户信息,并获取第三用户信息针对问题关键词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二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二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二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获取提问问题类型子单元采集的问题类型,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问题类型发出相同提问的第四用户信息,并获取第四用户信息针对问题类型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三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第三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第三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分别对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从高到低进行分数加一标记,其中,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第一位共享信息的分数为1;获取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一共享信息,分别筛选出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和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与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获取第一共享信息、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的分数后进行相加,得到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计算方法优选为γβ=β123,其中,γβ为第一共享信息β的排序分数,β1为第一共享信息的分数,β2为与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的分数,β3为与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三共享信息的分数;根据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从低到高对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将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提问单元802;
例如:存在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为{Z,X,C,V,B,N,M},存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为{M,N,B,V,C,X,Z},存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为{C,B,Z,N,M,V,X},则在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Z的分数为1,X为2,C为3,V为4,B为5,N为6,M为7,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M的分数为1,N为2,B为3,V为4,C为5,X为6,Z为7,在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C的分数为1,B为2,Z为3,N为4,M为5,V为6,X为7,则Z的第一共享信息的分数为11,X为15,C为9,V为14,B为10,N为12,M为13,则根据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从低到高对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为{C,B,Z,N,M,V,X},反馈时首先反馈C,再是B,以此类推,更进一步地,在用户的设备上第一页第一个共享信息则为C,第二个则为B,以此类推;
更进一步地,若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一共享信息,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或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不存在与该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或第三共享信息时,则无法获取相同的第一共享信息、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的分数后进行相加,则无法得到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优选的,若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一共享信息,仅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或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存在与该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或第三共享信息时,获取相同的第一共享信息、第二共享信息或第三共享信息的分数后进行相加,得到第一共享信息的第二排序分数,根据第一共享信息的第二排序分数从低到高对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二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并在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提问单元802后将第二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提问单元802;同理,将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二共享信息与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三共享信息进行相同比较得到第三最终共享信息,并根据上述方式依次在第二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反馈回提问单元802后将第三最终共享信息反馈回提问单元802;
更进一步地,若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一共享信息,在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和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不存在与该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时,将存在这种情况的第一共享信息根据自身分数从低到高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四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等第三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提问单元802后将第四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提问单元802;同理,将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二共享信息与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三共享信息进行相同比较得到第五最终共享信息,并根据上述方式依次在第四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反馈回提问单元802后将第五最终共享信息反馈回提问单元80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获取平台内所有用户对相同问题主题、问题内容和问题类型检索时最受欢迎的共享信息对用户进行先后推送,有益于用户快速选取自身最为喜爱的共享信息进行下载,提高分享平台精准推送共享内容的精准度,提高共享质量,且筛选方式简单,在方便用户的同时减少平台的资源占用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容器镜像分享平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通过交流模块8上的注册单元801进行注册登录;
步骤二:注册后根据需要通过检索模块6进行检索,并从分类模块7上获取初始容器镜像;
用户从Docker容器中获取对应的镜像,平台服务镜像17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管理、核对以及监控,确保分享平台2的安全性;
步骤三:用户通过交流模块8进行交流分析,将所需的容器镜像写入到分享平台2,并通过安全模块9对分享平台2进行保护;
步骤四:分享平台2上的记忆模块12以及计算模块13对用户的检索内容以及下载内容进行计算和统计,并提交到设备平台1,完成平台的共享。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包括设备平台(1)和分享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平台(1)和所述分享平台(2)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设备平台(1)包括服务器(3)和硬件工作站(4),所述服务器(3)与所述硬件工作站(4)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硬件工作站(4)上设置有储存阵列(401)、储存库(402)、交换机(403)以及数据库组(404);
所述分享平台(2)包括管理模块(5)、检索模块(6)、分类模块(7)、交流模块(8)、安全模块(9)以及容器管理模块(10),所述分享平台(2)设置ARM架构以及MIPS的主流语言镜像作为基础的环境镜像;
所述管理模块(5)用于管理所述分享平台(2)上的容器镜像;
所述检索模块(6)用于提供通过关键词以搜索所述分享平台(2)的共享信息;
所述分类模块(7)用于分类管理所述分享平台(2)上的共享信息,且所述分类模块(7)与所述检索模块(6)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安全模块(9)用于对所述分享平台(2)上的共享信息进行管理,对用户个人的所有操作信息进行监督;
所述安全模块(9)分别与所述管理模块(5)、所述检索模块(6)、所述分类模块(7)以及所述交流模块(8)建立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模块(8)包括:
注册单元(801),用于用户在所述分享平台(2)上进行注册登记,且所述注册单元(801)包括用户的姓名注册子单元、手机号注册子单元以及邮箱注册子单元;
提问单元(802),用于用户对共享信息进行提问以及检索,且所述提问单元(802)包括提问问题主题子单元、提问问题内容子单元以及提问问题类型子单元;
回复单元(803),用于从所述分享平台(2)获取共享信息和将所述共享信息反馈回所述提问单元(802);
所述注册单元(801)分别与所述提问单元(802)和回复单元(803)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提问单元(802)链接于所述回复单元(8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3)包括应用服务器(301)、Web服务器(302)、信息传递服务器(303)以及通信服务器(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平台(2)包括:
合约管理模块(11),所述合约管理模块(11)用于用户与所述分享平台(2)建立合约,对平台信息进行合理的调用及合约处理:
记忆模块(12),用于临时储存用户选取的网页以及下载信息,并形成获取清单;
计算模块(13),用于演算以及截取网页中的资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管理模块(10)包括网关镜像(14)、注册镜像(15)、平台UI镜像(16)以及平台服务镜像(17),所述平台服务镜像(17)与所述分享平台(2)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网关镜像(14)用于接收所述分享平台(2)的服务请求,并传送至其他镜像;
所述平台服务镜像(17)与所述网关镜像(14)、所述注册镜像(15)以及所述平台UI镜像(16)均建立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镜像(17)包括:
认证服务镜像(701),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
管理服务镜像(702),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储存;
监控服务镜像(703),用于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核对和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镜像(14)、所述注册镜像(15)、所述平台UI镜像(16)以及所述平台服务镜像(17)均运行在Docker容器中;所述储存库(402)用于储存所述分享平台(2)的数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模块(9)还包括:共享信息监测单元;
所述共享信息监测单元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建立问题用户信息池,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用于存储上传的共享信息存在问题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初始为空,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的第一用户信息均设有计数标记;
当存在共享信息上传至所述分享平台(2)时,获取上传所述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基于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问题用户;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和用户设备信息;
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包括用户注册姓名、手机号和邮箱;
所述用户设备信息包括用户用于分享共享信息时所用的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
若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则判定所述用户为问题用户,对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中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计数标记加一操作,并获取计数标记后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对所述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分享平台(2);
其中,所述问题等级包括黄色轻微等级、红色严重等级和黑色拉黑等级;
所述问题等级的判定方法为根据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进行判定,具体包括: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黄色轻微次数小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则将所述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黄色轻微等级;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红色严重次数小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所述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红色严重等级;
若任一第一用户信息的计数标记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黑色拉黑次数,则将所述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的问题等级标记为黑色拉黑等级;
若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中不存在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则判定所述用户不为问题用户,判断所述共享信息是否为恶意镜像;
若所述共享信息为恶意镜像,则判定所述共享信息出现问题,将所述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存入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并将所述共享信息进行黄色轻微等级标记后放入分享平台(2);
若所述共享信息不为恶意镜像,则判定所述共享信息没有出现问题,同意所述共享信息进入分享平台(2);
若无法获取到上传所述共享信息的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则直接将所述用户的用户注册信息存入问题用户信息池,若所述问题用户信息池中存在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对所述用户注册信息进行计数标记加一操作,获取计数标记后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并根据所述用户注册信息的问题等级对所述共享信息进行对应标记,将标记后的共享信息放入分享平台(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单元(803)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获取所述提问问题主题子单元采集的问题主题,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所述问题主题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二用户信息,并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针对所述问题主题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一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所述第一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所述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获取所述提问问题内容子单元采集的问题内容,基于预设关键词集对所述问题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得到问题关键词;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所述问题关键词发出相同提问的第三用户信息,并获取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针对所述问题关键词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二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所述第二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所述第二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获取所述提问问题类型子单元采集的问题类型,筛选出分享平台中对所述问题类型发出相同提问的第四用户信息,并获取所述第四用户信息针对所述问题类型最终选择的若干第三共享信息,并根据若干所述第三共享信息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对若干所述第三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分别对所述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所述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所述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从高到低进行分数加一标记,其中,所述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所述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所述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第一位共享信息的分数为1;
获取第一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任一第一共享信息,分别筛选出所述第二共享信息有序链表和所述第三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与所述第一共享信息相同的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共享信息、第二共享信息和第三共享信息的分数后进行相加,得到所述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
根据所述第一共享信息的排序分数从低到高对所述第一共享信息进行顺序排序,得到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
将所述最终共享信息有序链表中的共享信息依次反馈回所述提问单元(802)。
10.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通过交流模块(8)上的注册单元(801)进行注册登录;
步骤二:注册后根据需要通过检索模块(6)进行检索,并从分类模块(7)上获取初始容器镜像;
步骤三:用户通过交流模块(8)进行交流分析,将所需的容器镜像写入到分享平台(2),并通过安全模块(9)对分享平台(2)进行保护;
步骤四:分享平台(2)上的记忆模块(12)以及计算模块(13)对用户的检索内容以及下载内容进行计算和统计,并提交到设备平台(1),完成平台的共享;
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用户从Docker容器中获取对应的镜像,平台服务镜像(17)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管理、核对以及监控,确保所述分享平台(2)的安全性。
CN202111313280.8A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4139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3280.8A CN114139036A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3280.8A CN114139036A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9036A true CN114139036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9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3280.8A Pending CN114139036A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90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9651B1 (en) Discovering malicious locations in a public computer network
CN1821991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问答快速处理系统
Zulkarnine et al. Surfacing collaborated networks in dark web to find illicit and criminal content
US932556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web page content according to user ranking
CN109981653B (zh) 一种web漏洞扫描方法
CN105162768B (zh) 检测钓鱼Wi-Fi热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74632B (zh) 一种网站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10035789A1 (en) Determining a Trust Level of a User in a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US91307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am detection using frequency spectra of character strings
CN1240083A (zh) 通信系统
CN107835437B (zh) 基于多缓存服务器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8347374B (zh) 一种阻止非法消息的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2741839A (zh) 基于用户浏览器历史的url过滤
CN109729044B (zh) 一种通用的互联网数据采集反反爬系统及方法
CN106952075A (zh) 案件信息举报、发布方法及设备
CN101808102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操作记录追踪系统和方法
CN102938121A (zh) 一种商品信息投放方法和设备
CN107241292A (zh)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31507A (zh) 网站内容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27579B (zh) 访问权限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25700B (zh) 防抓取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685318A (zh) 用于网络安全防护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139036A (zh) 一种容器镜像分享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CN112149172A (zh) 业务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50931A (zh) 一种寻人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