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6076B -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6076B
CN114126076B CN202111432147.4A CN202111432147A CN114126076B CN 114126076 B CN114126076 B CN 114126076B CN 202111432147 A CN202111432147 A CN 202111432147A CN 114126076 B CN114126076 B CN 114126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symbol
uplink
channel
pr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21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6076A (zh
Inventor
徐伟杰
吴作敏
赵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21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6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6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确定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实现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A的有效传输。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传输机会上,发送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若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不发送所述PRACH,则所述终端设备不发送所述PRACH,且不发送所述PUSCH;若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不发所述PUSCH,则所述终端设备不发送所述PUSCH,且发送或者不发送所述PRACH。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980093937.9(对应于PCT国际申请号PCT/CN2019/123107)、申请日为2019年12月4日、发明名称为“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系统或称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支持2步随机接入(2-step RA)。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第一条消息(Msg A)中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NR中灵活的时隙结构指示方式,对Msg A的传输带来了影响,因此,如何实现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A的有效传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实现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A的有效传输。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传输机会上,发送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若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不发送所述PRACH,则所述终端设备不发送所述PRACH,且不发送所述PUSCH;若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不发所述PUSCH,则所述终端设备不发送所述PUSCH,且发送或者不发送所述PRACH。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设备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不发送Msg A中的PRACH时,也不会发送Msg A中的PUSCH;而确定不发送Msg A中的PUSCH时,可以发送或者不发送Msg A中的PRACH,从而保证了PRACH和PUSCH的有效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一种可能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4至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帧结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PRACH和PUSCH传输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段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非授权频段上的NR(NR-based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5G系统(也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以及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10、以及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电磁波与网络设备110之间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110可以是3GPP所定义的基站,例如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gNB)。网络设备110也可以是非3GPP(non-3GPP)的接入网设备,例如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AG)。网络设备110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其它类型的设备。
终端设备12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定义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软终端、家庭网关、机顶盒等等。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此外,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性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
在小区搜索过程之后,终端设备已经与小区取得了下行同步,因此终端设备能够接收下行数据。但终端设备只有与小区取得上行同步,才能进行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RAR)与小区建立连接并取得上行同步。也就是说,通过随机接入,终端设备可以获得上行同步,并且获得网络设备为其分配的唯一标识,即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C-RNTI)。
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包括4步随机接入过程和2步随机接入过程。以下,结合图2和图3分别介绍4步随机接入过程和2步随机接入过程。
4步随机接入过程和2步随机接入过程通常可以由以下6类触发事件之一触发:
(1)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
终端设备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闲态(RRC_IDLE态)进入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
(2)切换(handover)。
此时,终端设备需要与新的小区建立上行同步。
(3)RRC连接重建(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
终端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后,重新建立无线连接。
(4)RRC连接态下,下行数据到达,上行处于“不同步”状态。
其中,下行数据到达后终端设备需要回复应答(Acknowledgement,ACK)消息或者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消息。
(5)RRC连接态下,上行数据到达,上行处于“不同步”状态或者没有可用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用于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消息的传输。
上行数据到达时,例如需要上报测量报告或发送用户数据时,上行处于“不同步”状态,或者,没有可用的PUCCH资源用于SR消息的传输(此时允许已经处于上行同步状态的终端设备使用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来替代SR的作用),则终端设备可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6)RRC连接态下,为了定位终端设备,需要获得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
此外,还可能由于RRC激活态(RRC_INACTIVE)过渡、请求其他系统信息(OtherSystem Information,OSI)、或者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等原因触发随机接入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条消息至第四条消息分别记作Msg1、Msg 2、Msg 3和Msg 4,并将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条消息和第二条消息分别记作MsgA和Msg B。
图2是4步随机接入的流程交互图。如图2所示,4步随机接入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 1。
Msg 1中携带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RAP),或称为前导码、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前导码序列等。该前导码承载于PRACH。此外,Msg 1还可以用于网络设备估计其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并以此校准上行时间。
步骤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 2。
网络设备检测到有终端设备发送Msg 1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Msg2,即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以告知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的发送Msg 3的上行资源的信息,并为该终端设备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ty,RNTI)以及向该终端设备提供TA命令(TA command)。
终端设备在RAR窗口(RAR window)内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以接收该RAR消息。如果终端设备在RAR窗口内没有检测到RAR消息,则终端设备可以进行PRACH的重传。如果终端设备在RAR窗口内成功检测到RAR消息,则终端设备根据RAR消息指示的上行资源进行Msg 3的传输,即执行步骤3。
步骤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 3。
该步骤允许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
步骤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 4。
Msg 4中包括竞争解决消息。并且,Msg 4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上行传输资源。该步骤允许进行HARQ重传。
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Msg 4时,会检测Msg 4中是否包括其发送的Msg3中的部分内容。若包括,则表明该终端设备随机接入成功;否则,表明该终端设备随机接入失败,终端设备需要从步骤请开始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4步随机接入过程存在较大时延,因此在NR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发起2步随机接入过程,以适应低延时高可靠性的业务,降低随机接入的时延。
简单地说,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将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1和Msg 3合并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A,将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2和Msg 4合并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B。
图3是2步随机接入的流程交互图。如图3所示,2步随机接入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 A。
即前导码和附加信息传输。其中,Msg A中可以包括前导码和上行数据。该前导码承载于PRACH。该上行数据承载于上行信道,例如可以为PUSCH。其中,该上行数据承载有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RRC请求的原因等。换句话说,Msg A中可以包括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1和Msg 3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周期性的可用于发送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A的资源,即PRACH机会(PRACH Occasion)和PUSCH机会(PUSCH Occasion)
步骤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 B。
即RAR和冲突解决。其中,Msg B中包括冲突解决信息、C-RNTI分配信息、TA信息等。换句话说,Msg B中可以包括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2和Msg4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应理解,图2或图3仅仅为示例。其中,Msg A可以包括Msg 1和Msg 3中携带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或者还可能包括其他信息。Msg B可以包括Msg 2和Msg 4中携带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或者还可能包括其他信息。
由于2步随机接入过程还未进入标准化阶段,因此这里仅以图3为例进行介绍,对于其中涉及的各个随机接入消息的定义还存在其他可能性,而不限定对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各个随机接入消息的其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适用于其他所有的2步随机接入过程。
NR中具有灵活的时隙结构的指示方式,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指示方式,向终端设备指示时隙结构。以下,结合图4至图6,对NR中的时隙结构的指示方式进行描述。
NR中支持灵活的上下行时隙结构,每一个时隙可以配置下行(Downlink,DL)、上行(Uplink,UL)、以及灵活(flexible)三种类型(或称为方向)。其中,DL时隙用于传输下行信道或下行信号;UL时隙用于传输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flexible时隙可以用于传输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也可以用于传输下行信道或下行信号。每个时隙中的各个符号也可以被配置为DL、UL、以及flexible三种类型。flexible时隙可以通过调度而成为DL时隙或为UL时隙。Flexible符号可以通过调度而成为DL符号或为UL符号。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消息,发送小区专有(cell-specific)的上下行配置(UL/DL configuration)消息(Cell-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该配置消息用于配置一个周期例如10ms内的时隙结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ell-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确定该周期内的时隙结构。如图4所示,假设该周期内的X个时隙为DL,第X+1个时隙的前x个符号为DL。该周期内的最后Y个符号为UL,倒数第Y+1个时隙的最后y个符号为UL。该周期内其余符号为flexible。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RRC专用信令,发送UE专有(UE-specific)的上下行配置(UL/DL configuration)消息(UE-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该配置消息用于配置一个周期,即Cell-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配置周期内的指定时隙的时隙结构,并且其只能改变被Cell-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配置为flexible的符号的方向,而不能改变被Cell-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配置为DL或者UL的符号的方向。如图5所示,m为时隙内的DL符号的数量,n为时隙内UL符号的数量,其余符号仍为flexible符号。
更进一步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oad Information,DCI)指示时隙结构。该DCI中携带时隙格式指示(Slot Format Indicator,SFI)消息,该SFI消息用于配置时隙结构,SFI的配置周期可以与Cell-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的配置周期不同。并且,SFI只能改变被Cell-specific UL/DL configuration和UE-specific UL/DLconfiguration配置为flexible的符号的方向,而不能改变已经被配置为DL或者UL的符号的方向。如图6所示,SFI用于指示K个时隙的时隙结构。
终端设备需要基于上述方式确定上下行数据的传输位置,并且,数据传输需要遵循预设规则。对于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 A中的PRACH和PUSCH,其传输也需要遵循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实现避免资源冲突等问题,但也有可能对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 A中的PRACH或PUSCH的传输造成限制。由于PRACH和PUSCH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可能导致PRACH和PUSCH传输彼此影响,并且PRACH和PUSCH也可能对下行信道的传输产生影响。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能够实现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 A的有效传输。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7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20。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部分或全部。
在710中,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传输机会上,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上行信道例如包括PRACH或PUSCH。
所述PRACH对应的传输机会为PRACH机会,所述PUSCH对应的传输机会为PUSCH机会。
在720中,若终端设备确定不发送所述PRACH,则终端设备不发送所述PRACH,且不发送所述PUSCH。
在730中,若终端设备确定不发所述PUSCH,则终端设备不发送所述PUSCH,且发送或者不发送所述PRACH。
终端设备在基于前述方式所指示的时隙结构进行上下行传输时,需要遵循预设规则,该预设规则例如可以用来避免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之间的冲突以及上行信号和上行信道之间的冲突,并规范终端设备的信道监听行为。在710中,如果终端设备基于该预设规则,确定不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传输机会上,发送该上行信道,例如PRACH和/或PUSCH,那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720和730确定是否发送PRACH和PUSCH。
其中,在720中,如果终端设备不发送PRACH,那么也不发送对应的PUSCH。而在730中,如果终端设备不发送PUSCH,那么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不发送PRACH或者发送PRACH。
一条完整的Msg A中包括PRACH和PUSCH两部分。通常,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于PRACH中的前导码后,才知道有PUSCH,从而检测相应的PUSCH。网络设备需要基于对PRACH的检测,估计得到相关的信道信息,并使用该信道信息辅助解调PUSCH。如果网络设备检测到PRACH,但是没有检测到PUSCH,可以仅响应该PRACH,这时,可以将Msg A作为Msg 1。
因此,终端设备在确定不发送PRACH时,也不发送PUSCH;而终端设备确定不发送PUSCH时,可以选择发送或者不发送PRACH。
并且,可选地,如果终端设备不发送PUSCH,但是发送了对应于相同Msg A中的PRACH,则2步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回退至4步随机接入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无法发送PRACH,则PUSCH也不能发送;但是,如果终端设备不能发送PUSCH,PRACH可以发送也可以不发送。并且,网络设备在仅接收到PRACH时,可以从2步随机接入过程回退至4步随机接入过程,从而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已发送的PRACH。
在710中,该预设规则例如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1)在TDD单载波上,若所述传输机会与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ingSignal/PBCH Block,SSB或SS/PBCH Block)的符号集合之间有任一符号重叠,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所述符号集合上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2)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指示为灵活符号且被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指示为灵活符号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调度其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第二DCI,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所述符号集合上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3)在TDD单载波上,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检测到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4)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的符号为灵活符号或下行符号的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或者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所述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检测到所述第一DCI和/或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5)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符号集合中的符号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指示为灵活符号,或者,没有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且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第一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M个符号之后,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在710中,如果终端设备基于上述(1)至(5)所述的预设规则,确定不在相应的传输机会中发送该上行信号,例如确定不在PRACH机会上发送PRACH,或者不在PUSCH机会上发送PUSCH,则终端设备执行720或者730。
对于规则(3)至规则(5),时长T和M个符号均为信道处理时间。信道处理时间可以理解为是指终端设备对DCI的处理时间。以规则(3)为例,终端设备需要时长T对DCI进行解码等处理,如果终端设备没有完成对DCI的解码,那么也不会知道该DCI调度了下行传输。因此,在时长T内终端设备仍可以发送该上行信道,而在时长T之后,终端设备不会在相应的传输机会上发送该上行信道。为了简化,这里将时长T和M个符号预设为PUSCH处理时间,PUSCH处理时间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例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准备在图8所示的被高层配置为传输该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中发送PRACH和PUSCH。如果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se Set,CORESET)中接收到第二DCI,并且该第二DCI指示终端设备在该符号集合中的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那么,以该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为参考点,在该符号子集中位于时长T之间的符号上,终端设备不取消已准备的PRACH的传输,而在该符号子集中位于时长T之后的符号上,终端设备取消PRACH的传输。如果PRACH被取消,则PUSCH也不会被传输。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DCI携带时隙结构信息,例如携带SFI指示域(SFI-index field),SFI-index field的值可以用来指示时隙格式,包括flexible、UL和DL。第一DCI的格式可以是DCI格式2_0(DCI format 2_0)或DCI format 2_X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DCI也可以称为调度信息,包括UL调度信息和DL调度信息,分别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相应的符号或时隙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接收下行数据。第二DCI的格式可以是DCI格式0_1、DCI格式1_0、DCI格式1_1、DCI格式2_3、DCI格式2_X或RAR上行授权消息(RAR UL grant)等。
上面描述的规则(1)至规则(5)都可能导致PRACH和/或PUSCH的取消,或者说导致PRACH和/或PUSCH的不发送。此外,该预设规则还可以包括其他规则。以下,较为详细地列举终端设备在发送Msg A中的PRACH和PUSCH中需要遵循的规则。
规则0
被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或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指示为DL的符号,终端设备不会在这些符号上发送PUSCH、PUCCH、Msg 1中的PRACH、Msg A中的PRACH、Msg A中的PUSCH、以及SRS。
规则1
对于工作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单载波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接收SSB的符号集合上,如果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有任何符号与所述符号集合重叠,终端设备不在所述符号集合上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并且终端设备不在所述符号集合上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如果终端设备由于以上原因没有发送Msg A的PRACH,则终端设备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USCH;如果终端设备由于以上原因没有发送Msg A的PUSCH,则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或者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RACH。
规则2
在对应于一个有效(valid)的Msg 1的PRACH机会、一个有效的Msg A的PRACH机会或一个有效的Msg A的PUSCH机会,以及,在有效的Msg 1的PRACH机会、有效的Msg A的PRACH或有效的Msg A的PUSCH之前的Ngap个符号的符号集合中,终端设备不接收与所述符号集合有重叠的PDCCH(类型1-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集合(Type 1-PDCCHCCS set))、PDSCH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
终端设备不期望所述符号集合被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或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指示为DL。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不期望”,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不检测、不接收或者接收后丢弃。对应于网络设备而言,“终端设备不期望”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不发送。
规则3
在规则3.1中,在被DCI格式2_0指示为DL的符号集合中,终端设备不期望被调度在所述符号集合中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
在规则3.2中,在配置为发送Msg 1的PRACH、Msg A中的PRACH或Msg A中的PUSCH的符号集合中,终端设备不期望接收到将所述符号集合指示为DL的DCI格式2_0。
规则4
被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指示为flexible的符号集合,或者没有提供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DCI格式2_0,则:
对于被DCI格式2_0中指示为flexible的符号集合,终端设备可以被调度在所述符号集合中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
对于被DCI格式2_0中指示为flexible的符号集合,如果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DL调度信息,也没有接收到UL调度信息,则终端设备在所述符号集合上不接收也不发送;
在被高层配置为发送PUCCH、PUS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且被DCI格式2_0指示为UL的符号集合中,终端设备发送PUCCH、PUS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
如果终端设备由于以上原因没有发送Msg A的PRACH,则终端设备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USCH;如果终端设备由于以上原因没有发送Msg A的PUSCH,则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或者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RACH。
规则5
被高层配置为接收CSI-RS或PDSCH的符号集合,如果所述符号集合中的符号子集被DCI格式2_0指示为UL或flexible,或者所述符号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符号被调度传输PUCCH、PUS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则终端设备取消CSI-RS或PDSCH的接收。
规则6
被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或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指示为flexible的符号集合中,或者没有提供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如果终端设备没有被配置监听承载DCI格式2_0的PDCCH,则终端设备可以在被调度在所述符号集合中发送PUSCH、PUCCH、Msg 1中的PRACH、Msg A中的PRACH、Msg A中的PUSCH或SRS。
规则7
在TDD单载波的场景下,对于被高层配置为传输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的符号集合,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调度信息指示其在所述符号集合中的符号子集中接收CSI-RS或PDSCH,则以检测到该调度信息的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为参考点,在时长T之前的符号子集中的符号上,终端设备不期望取消高层配置的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的传输。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符号集合的剩余符号中的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的传输,并取消所述符号子集的剩余符号中的SRS的传输。
如果终端设备没有发送Msg A的PRACH,则终端设备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USCH,无论PUSCH的发送是否位于该符号子集中的剩余符号中;如果终端设备没有发送MsgA的PUSCH,则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或者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RACH。
对于被高层配置为传输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的符号集合,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DCI格式2_0,该DCI格式2_0指示该符号集合中的符号子集为DL或flexible,或者终端设备检测到调度信息指示其在所述符号集合中的符号子集中接收CSI-RS或PDSCH,则以检测到DCI格式2_0或该调度信息的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为参考点,在时长T之前的所述符号子集中的符号上,终端设备不期望取消高层配置的PUSCH、PUCCH、Msg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的传输。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符号集合的剩余符号中的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的传输,并取消所述符号子集的剩余符号中的SRS的传输。
如果终端设备没有发送Msg A的PRACH,则终端设备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USCH,无论PUSCH的发送是否位于该符号子集中的剩余符号中;如果终端设备没有发送MsgA的PUSCH,则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或者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RACH。
规则8
在TDD单载波的场景下,对于终端设备监听PDCCH的CORESET中的灵活符号,如果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DCI格式2_0指示该灵活符号为灵活或UL,且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调度信息指示其在该灵活符号上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则终端设备假设该灵活符号为UL。
在TDD单载波的场景下,终端设备被高层配置为在符号集合中接收PDCCH、PDSCH或CSI-RS,如果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调度信息指示其在所述符号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则终端设备在所述符号集合中接收PDCCH、PDSCH或CSI-RS;否则,终端设备不在所述符号集合中接收PDCCH、PDSCH或CSI-RS。
规则9
被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指示为flexible的符号集合中,或者没有提供tdd-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并且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DCI格式2_0,则:
如果终端设备被调度在所述符号集合中发送PUSCH、PUCCH、Msg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则终端设备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
如果终端设备被高层配置为在所述符号集合中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则以被配置监听承载DCI格式2_0的PDCCH的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为参考点,在M个符号之后的所述符号集合所在的时隙中,终端设备不发送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或Msg A的PUSCH,并且在M个符号之后的所述符号集合中不发送SRS。终端设备不期望取消在M个符号之前的所述符号集合中的PUSCH、PUCCH、Msg 1的PRACH、Msg A的PRACH、Msg A的PUSCH或SRS的传输。
如果终端设备没有发送Msg A的PRACH,则终端设备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USCH;如果终端设备没有发送Msg A的PUSCH,则终端设备可以发送或者不发送对应于相同Msg A的PRACH。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随机接入过程,而不仅仅是初始接入过程。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contention basedRACH)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contention free RACH)。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随机接入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随机接入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可以理解,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对该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按照各个功能将其划分为各个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随机接入的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装置900包括处理单元910和发送单元920。
处理单元910用于: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传输机会上,发送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发送单元920用于: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不发送所述PRACH,则不发送所述PRACH,且不发送所述PUSCH;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不发所述PUSCH,则不发送所述PUSCH,且发送或者不发送所述PRACH。
因此,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该装置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不发送Msg A中的PRACH时,也不会发送Msg A中的PUSCH;而确定不发送Msg A中的PUSCH时,可以发送或者不发送Msg A中的PRACH,从而保证了PRACH和PUSCH的有效传输。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还用于:若所述发送单元不发送所述PUSCH,且发送所述PRACH,则确定从2步随机接入过程回退至4步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具体用于:在时分双工TDD的单载波上,若所述传输机会与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块的符号集合之间有任一符号重叠,则确定在所述符号集合上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具体用于: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和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指示为灵活符号且被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为灵活符号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调度其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第二DCI,则确定在所述符号集合上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具体用于:在TDD的单载波上,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确定在检测到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时长T为信道处理时间。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具体用于: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的符号为灵活符号或下行符号的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或者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所述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确定在检测到所述第一DCI和/或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时长T为信道处理时间。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具体用于:对于所述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符号集合中的符号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和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指示为灵活符号,或者,没有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述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和所述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且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则确定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M个符号之后,不发送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M个符号为信道处理时间。
装置900执行随机接入的具体方式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中的虚线表示该单元或该模块为可选的。设备10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设备1000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芯片。
设备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可支持设备1000实现图2至图8所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CPU可以用于对设备10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005,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
例如,设备1000可以是芯片,通信单元1005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通信单元1005可以是该芯片的通信接口,该芯片可以作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组成部分。
又例如,设备1000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通信单元1005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或该网络设备的收发器,或者,通信单元1005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或该网络设备的收发电路。
设备10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002,其上存储有程序1004,程序1004可被处理器1001运行,生成指令1003,使得处理器1001根据指令100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存储器10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001还可以读取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数据,该数据可以与程序1004存储在相同的存储地址,该数据也可以与程序1004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地址。
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终端设备的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上。
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天线1006。通信单元1005用于通过天线1006实现设备1000的收发功能。
处理器1001执行通信方法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形式的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001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例如是程序1004,程序1004经过预处理、编译、汇编和链接等处理过程最终被转换为能够被处理器1001执行的可执行目标文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是高级语言程序,也可以是可执行目标程序。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是存储器1002。存储器10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002可以同时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以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过程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的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另外,各单元之间的耦合或各个组件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直接耦合,也可以是间接耦合,上述耦合包括电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连接。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在常被可互换使用。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取消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传输机会上的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为所述PRACH对应的传输机会;
若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取消所述PRACH的传输,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PRACH的传输,且不发送第二上行信道,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为所述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取消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传输机会上的传输,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符号集合中的符号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和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指示为灵活符号,或者,没有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述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和所述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且,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三时刻之后的传输,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M个符号之后的时刻,其中,所述M个符号为信道处理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取消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传输机会上的传输,包括:
在TDD单载波上,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时刻之后的传输,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的时刻,其中,所述时长T为信道处理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取消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传输机会上的传输,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的符号为灵活符号或下行符号的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或者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二时刻之后的传输,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DCI和/或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的时刻,其中,所述时长T为信道处理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取消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传输机会上的传输,包括:
对于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或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指示为下行的符号,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其上的传输。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预定规则,确定是否取消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传输机会上的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为所述PRACH对应的传输机会;
发送单元,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取消所述PRACH的传输,则取消所述PRACH的传输,且不发送第二上行信道,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为所述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中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符号集合中的符号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和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指示为灵活符号,或者,没有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述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和所述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且,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则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三时刻之后的传输,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M个符号之后的时刻,其中,所述M个符号为信道处理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TDD的单载波上,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一时刻之后的传输,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的时刻,其中,所述时长T为信道处理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第一传输机会中被高层配置为传输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符号集合,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用于指示所述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的符号为灵活符号或下行符号的携带时隙结构信息的第一DCI,或者检测到用于指示其在符号集合的符号子集中接收下行信道的第二DCI,则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第二时刻之后的传输,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DCI和/或所述第二DCI的控制资源集内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时长T之后的时刻,其中,所述时长T为信道处理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被上下行配置公共消息或上下行配置专用消息指示为下行的符号,确定取消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在其上的传输。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32147.4A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4126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2147.4A CN114126076B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2147.4A CN114126076B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980093937.9A CN113574955A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CT/CN2019/123107 WO2021109041A1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937.9A Division CN113574955A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6076A CN114126076A (zh) 2022-03-01
CN114126076B true CN114126076B (zh) 2023-09-26

Family

ID=762212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937.9A Pending CN113574955A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2111432147.4A Active CN114126076B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937.9A Pending CN113574955A (zh) 2019-12-04 2019-12-04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6619A1 (zh)
EP (1) EP4040904A4 (zh)
JP (1) JP7383819B2 (zh)
KR (1) KR20220106147A (zh)
CN (2) CN113574955A (zh)
WO (1) WO20211090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3973A (zh) * 2022-02-11 2023-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903A (zh) * 2018-03-28 2019-10-1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时隙格式确定的方法和设备
CN111615209A (zh) * 2019-04-29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9470B2 (en) * 2018-01-12 2020-10-27 Intel IP Corporation Behavior of user equipment (UE) in scenarios of conflicting resource assignments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US11057938B2 (en) * 2018-05-23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random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903A (zh) * 2018-03-28 2019-10-1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时隙格式确定的方法和设备
CN111615209A (zh) * 2019-04-29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7274 Discussion on valid RACH occasions v0".3GPP tsg_ran\WG1_RL1.2018,第2,3部分. *
"R1-1906125_Discussion on procedure for 2-step RACH".3GPP tsg_ran\wg1_rl1.2019,全文. *
NR ;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control.3GPP TS 38.213 V15.7.0.2019,第11和11.1部分. *
OPPO.R1-1912650 "On Channel Structure for 2-step RACH".3GPP tsg_ran\wg1_rl1.2019,(tsgr1_99),全文. *
rapporteur: ZTE Corporation".3GPP tsg_ran\tsg_ran.2019,(tsgr_86),全文. *
ZTE Corporation.RP-192414 "Status report for WI - NR 2-step RACH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0904A1 (en) 2022-08-10
WO2021109041A1 (zh) 2021-06-10
CN113574955A (zh) 2021-10-29
EP4040904A4 (en) 2022-09-07
JP2023509579A (ja) 2023-03-09
CN114126076A (zh) 2022-03-01
KR20220106147A (ko) 2022-07-28
US20220256619A1 (en) 2022-08-11
JP7383819B2 (ja) 202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1245B2 (e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timer operation
US10462826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JP6726767B2 (ja) ページング検出ウィンドウ
US20220046720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930414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24846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detection mechanis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972032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JP2023537283A (ja) 上りリンク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4246013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126076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997574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812191B (zh) 发送或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47133B (zh) 发送、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4208376A (zh) 接收或发送随机接入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14515A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266596A1 (en) Procedures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for network controlled repeaters (ncr)
WO202407398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ach transmission latency reduction
CN114928896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73985A9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ach transmission latency reduction
EP435858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02500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206597A1 (zh) 功率分配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83647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ramp counter,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7581497A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