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5603A - 音箱 - Google Patents

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5603A
CN114125603A CN202111346050.1A CN202111346050A CN114125603A CN 114125603 A CN114125603 A CN 114125603A CN 202111346050 A CN202111346050 A CN 202111346050A CN 114125603 A CN114125603 A CN 114125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hole
buffer
soun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60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震
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60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5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5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音箱,包括壳体、扬声器、活动件、弹性件以及麦克风,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壳体开设有连通外界和容置腔的出声口和拾音孔;扬声器收容于容置腔并封堵出声口;活动件横隔于容置腔,以将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扬声器的泄压孔连通于后腔,拾音孔与缓冲腔连通,且活动件可在容置腔中往复活动,以改变后腔的体积;弹性件设于缓冲腔,弹性件的一端与活动件朝向缓冲腔的一侧表面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缓冲腔的底壁;麦克风设于缓冲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升了音箱中扬声器的拾音效果。

Description

音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封闭式音箱中,扬声器设于壳体的出声口以向外辐射声音,壳体内的空间便形成扬声器的后腔。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在音箱中设置麦克风以提高音箱的智能化程度,而在封闭式音箱中,麦克风和扬声器只能同时位于后腔中,扬声器发声时便会对封闭式音箱中麦克风的拾音效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音箱,旨在提升音箱中麦克风的拾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音箱,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的出声口和拾音孔;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并封堵所述出声口;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横隔于所述容置腔,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所述扬声器的泄压孔连通于所述后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且所述活动件可在所述容置腔中往复活动,以改变所述后腔的体积;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缓冲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朝向缓冲腔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缓冲腔的底壁;以及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缓冲腔。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箱还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铺设于所述缓冲腔的底壁,且环绕所述弹性件设置;
所述拾音孔开设于所述缓冲腔的侧壁,所述麦克风与所述拾音孔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箱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缓冲腔,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所述拾音孔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电路板的背离所述缓冲腔腔壁的一侧板面并封堵所述通孔,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箱还包括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夹设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缓冲腔的侧壁之间,以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缓冲腔的侧壁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位于所述通孔和所述拾音孔之间,并开设有连通所述拾音孔和所述通孔的导声孔。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的导线穿设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麦克风均设于所述缓冲腔的侧壁,并沿所述音箱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缓冲腔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所述拾音孔,每一所述拾音孔与一所述麦克风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箱还包括防尘泡棉,所述防尘泡棉罩盖于所述拾音孔。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泡棉设于所述缓冲腔内。
在本发明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为刚性件,且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在所述扬声器振膜的驱动下往复振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时在音箱的壳体内设置活动件以将壳体内的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使得扬声器的泄压孔与后腔连通,并将麦克风设于缓冲腔中,以将麦克风和扬声器相互隔离,减少扬声器声波对麦克风的影响,提高麦克风的拾音效果。
同时,活动件可在容置腔中活动且弹性支撑于弹性件。如此设置,当扬声器通电时,振膜振动发出声音,由于扬声器通过泄压孔与后腔连通,振膜振动时后腔内的压强便会产生变化以驱使活动件相应活动,以减缓后腔内的压强变化,从而减少振膜获得的机械能在对抗后腔压强变化过程中的损耗,使得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振动发声,避免后腔压强改变过大导致振膜振幅减小,提高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即,将后腔内的压强变化转移为弹性件的形变,使后腔内压强保持稳定,避免后腔压强改变而出现阻碍振膜运动的现象,以提高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
进一步地,当活动件向后腔一侧运动时,便使得弹性件伸长而产生阻碍活动件向后腔运动的弹性拉力,当活动件随振膜振动至最大振幅时,弹性件对活动件施加的拉力最大,得以使得活动件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快速复位,以使振膜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当活动件向缓冲腔一侧运动时,便使得弹性件压缩从而产生阻碍活动件向缓冲腔一侧运动的弹性斥力,当活动件随振膜振动至最大振幅时,弹性件对活动件施加的作用力最大,使得活动件在弹性件的弹性斥力作用下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快速复位,以使振膜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也即,本申请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活动件和弹性件的方式,将麦克风和扬声器隔离,提高麦克风的拾音效果,同时提高了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且使得音箱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音箱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音箱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音箱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音箱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音箱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音箱再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活动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52636620000041
Figure BDA000335263662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针对背景技术所反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音箱100,以提升音箱100中麦克风50的拾音效果。
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发明提出的音箱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3,所述壳体10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13的出声口111和拾音孔14;
扬声器20,所述扬声器20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3并封堵所述出声口111;
活动件30,所述活动件30横隔于所述容置腔13,以将所述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所述扬声器20的泄压孔22连通于所述后腔131,所述拾音孔14与所述缓冲腔132连通,且所述活动件30可在所述容置腔13中往复活动,以改变所述后腔131的体积;
弹性件40,所述弹性件40设于所述缓冲腔132,所述弹性件40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30朝向缓冲腔132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弹性件4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以及
麦克风50,所述麦克风50设于所述缓冲腔132。
本申请提出的音箱100,多指封闭式音箱100。常见的封闭式音箱中,音箱100中设置有作为安装基础的壳体10,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3,用于安装扬声器20和麦克风50,常规状态下,壳体10的容置腔13与扬声器20的泄压孔22连通,以扬声器20声音辐射方向为前侧,由于壳体10封闭,且麦克风50与扬声器20同时位于后腔131中,扬声器20振膜21振动时向后辐射的声波便会对麦克风50的拾音效果产生影响。
同时,现有的封闭式音箱当振膜21向后运动时,后腔131瞬时体积减小导致后腔131内压强增大而产生对振膜21的向前的推动力,得以推动振膜21快速向前运动复位;当振膜21向前运动时,后腔131瞬时体积增大导致后腔131内压强减小而产生对振膜21的向后的吸力,得以带动振膜21快速向后运动复位,以使得振膜21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表现在音效上的特点是,当播放快速变化或内容丰富的音乐时,振膜21得以迅速复位以快速响应变化的电信号,延迟低。
但现有的封闭式音箱中,后腔131压强变化也会导致振膜21感应电信号运动时的运动幅度减小,例如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后腔131的压强逐渐减小并产生阻碍振膜21向前运动的吸力,此时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前运动的机械能一部分用于抵抗后腔131的吸力,导致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前运动的运动幅度减小;在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后腔131的压强逐渐增大并产生阻碍振膜21向后运动的斥力,此时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后运动的机械能一部分用于抵抗后腔131的斥力,导致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前运动的运动幅度减小。也即,虽然在振膜21振动时后腔131内压强的变化能够驱使振膜21在感应电信号运动之后迅速复位,但后腔131压强的变化也对电信号驱使振膜21运动造成阻碍,使得电信号驱使振膜21运动的机械能部分用于对抗后腔131施加于振膜21的阻力,导致机械能损耗,而使得振膜21感应电信号运动的运动幅度减小,扬声器20的电声转换效率下降,影响了电声转换的灵敏度。
为了解决封闭式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常见的解决方式采用在后腔131开孔的方案,具体体现为封闭式音箱100的壳体10上打通一个连通后腔131和外界的小孔,当振膜21向后运动时,通过小孔向外界泄压,当振膜21向前运动时,向壳体10内增压,这个方式即是减少振膜21振动时后腔131内的压强变化,得以提高电声转换效率。但是,一旦开孔过小,极易产生壳体10内谐振,出现频率响应曲线的谐振峰,影响音箱100音效,为了避免谐振的产生,又需要在开孔处贴一个泡棉,这样的作用无疑又降低了电声转换效率,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当开孔过大,极易会产生风声,造成声染色,同样影响音箱100的音效。
为了解决封闭式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低的另一种方式便是使用倒相式音箱100设计。即在壳体10内设置一个管道,管道出风口在壳体10上,即对壳体10侧壁开一个大口,将振膜21后方的声波和声压都释放到外界。这样的设计同样会出现风声和声染色现象,且这样的设计已经超出封闭式音箱100的范畴,不具备封闭式音箱100的特性。
而本申请在音箱100的壳体10内设有活动件30。其中,活动件30横隔于容置腔13内,以将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后腔131与缓冲腔132之间相互隔绝,扬声器20通过泄压孔22与后腔131连通,壳体10开设有连通缓冲腔132和外界的拾音孔14,麦克风50设于缓冲腔132中通过拾音孔14拾取外界声音。也即,本申请的方案,将麦克风50和扬声器20分别容置于不同腔室,减少了扬声器20声波对麦克风50的影响,提高麦克风50的拾音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进一步在缓冲腔132中设置有弹性件40,用于弹性支撑活动件30,且使得弹性件40的一端与缓冲腔132的底壁连接,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活动件30连接。同时,使得活动件30可活动设置,以在活动过程中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其中,活动件30可以是弹性膜片也可以是刚性件,当活动件30为弹性膜片时,弹性膜片的边缘与容置腔13的腔壁固定连接,以使弹性膜片横隔于容置腔13中,弹性膜片随振膜21驱动往复振动变形时,便得以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当活动件30为刚性件,可以是板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结构,仅需将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即可,且此时使得活动件30整体可滑动地设于容置腔13内,以使振膜21驱动活动件30整体在容置腔13中移动,从而调节后腔131的体积。
以扬声器20正面辐射声音的方向为前方,当扬声器20通电使得振膜21向前振动时,后腔131的体积增大使得压强减小,从而产生了对活动件30的吸力驱使活动件30向前运动,以减缓后腔131的体积和压强变化,变化,以此减小了后腔131阻碍振膜21向前运动的吸力,进而减少了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前运动时用于对抗后腔131吸力的机械能,减少了机械能损耗,得以使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向前运动,也即,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前运动时避免了后腔131内压强变化过大,以使振膜21得以在电信号的驱使下充分向前运动,提高扬声器2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电声转换的灵敏度。
同时,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前振动时,活动件30拉动弹性件40使弹性件40伸长,从而产生了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弹性拉力,使得活动件30向前运动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运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运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弹性件40的拉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快速向后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对于传统的封闭式音箱,在振膜21向后复位的过程中,后腔131体积持续减小,后腔131对振膜21的吸力也逐渐减小;而本申请由于活动件30在振膜21复位时向后运动,使得后腔131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可以向振膜21提供更大的吸力驱使振膜21更快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提高了音箱100的瞬态特性。
同样的,当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后运动时,后腔131体积减小使得压强增大,从而产生了对活动件30的斥力驱使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振动,以减缓后腔131体积和压强的变化,以此减小了后腔131阻碍振膜21向后运动的斥力,进而减少了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后运动时用于对抗后腔131斥力的机械能,减少了机械能损耗,得以使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向后运动,也即,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后运动时避免了后腔131内压强变化过大,以使振膜21得以在电信号的驱使下充分向后运动,提高扬声器2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电声转换的灵敏度。
同时,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后振动时,弹性件40受活动件30挤压而收缩,从而产生了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弹性斥力,使得活动件30向后振动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振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振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弹性件40的斥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快速向前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以振动发声。对于传统的封闭式音箱,在振膜21向前复位的过程中,后腔131体积持续增大,后腔131对振膜21的斥力逐渐减小;而本申请由于活动件30在振膜21复位时向前运动,使得后腔131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而可以向振膜21提供更大的斥力驱使振膜21更快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提高了音箱100的瞬态特性。
不难理解的,相较于传统的封闭式音箱100,本申请的音箱100在振膜21振动时得以驱使活动件30往复活动以减缓后腔131的体积和压强变化,使得后腔131压强变化变小,以此减小了振膜21感应电信号运动时后腔131因压强变化产生的阻碍振膜21运动的阻力,从而减少了振膜21获得的机械能在对抗后腔131压强阻力中的损耗,得以使得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振动发声,避免后腔131压强变化较大影响振膜21振动,提高了音箱100的声电转换效率。同时,由于活动件30活动时使得弹性件40变形产生弹性力,以提供驱使活动件30和振膜21复位的回复力,使得振膜21得以迅速复位以响应后续电信号进行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另外,当音箱100不工作时,后腔131的压强和弹性件40的支撑力保持平衡,避免活动件30因震动等外力或自身重力作用而向缓冲腔132一侧移动,以保持活动件30和振膜21的位置和结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可以是但不限于弹簧、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或扭杆弹簧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照图5至图7,当弹性件40为气体弹簧时,气体弹簧包括相互配合的筒体41和活塞杆42,活塞杆42的一端自筒体41的插入孔412插设于筒体41的内腔411中,并与筒体41的内腔411的侧壁密封连接,使得活塞杆42与筒体41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活塞杆42的另一端向活动件30的方向延伸用于支撑活动件30。此时,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驱动下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活动件30驱使活塞杆42向筒体41内收缩,使得密闭空间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而产生阻碍活塞杆42运动和活动件30振动的弹性力,使得活动件30向后运动的速度减缓。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气体弹簧产生的弹性力最大,得以迅速驱使活动件30复位并带动振膜21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的电信号振动发声;当活动件30在扬声器20的振膜21驱动下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活塞杆42受活动件30的拉扯向远离筒体41的一侧移动,以使得气体弹簧的密闭空间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产生阻碍活塞杆42和活动件30运动的吸力,以使得活动件30向前运动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运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运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气体弹簧对活动件30的作用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快速向后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弹簧为双气室空气弹簧。具体地,活塞杆42的杆体421一端穿设于筒体41的插入孔412以进入筒体41的内腔411,使得气体弹簧的内腔411被杆体421一端的活塞422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气室4111和第二气室4112,第一气室4111和第二气室4112沿活动件30的振动方向依次设置,同时使得杆体421的侧壁与插入孔412的孔壁密封连接,使得第一气室4111和第二气室4112均为密闭的气室。以第一气室4111位于第二气室4112下方为例,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驱动下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活动件30驱使杆体421带动活塞422向第一气室4111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气室4111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而产生阻碍活塞422和杆体421运动的斥力,同时第二气室4112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产生阻碍活塞422和杆体421运动的吸力,此时,第一气室4111对活塞422的斥力与第二气室4112对活塞422的吸力经由杆体421传递至活动件30,使得活动件30的振动减缓;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驱动下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与前述过程类似,第一气室4111对活塞422的吸力与第二气室4112对活塞422的斥力经由杆体421传递至活动件30,使得活动件30的运动速度减缓。且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相较于单气室的气体弹簧,双气室的气体弹簧产生的弹性力更大,从而更为迅速地驱使活动件30复位并带动振膜21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的电信号振动发声,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42的朝向所述活动件30的一端设有抵接部423,所述抵接部423沿所述杆体421的周向环绕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活动件30。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42的朝向活动件30的一端设有抵接部423,抵接部423设于活塞杆42的侧壁并沿活塞杆42的周向环绕设置,以增大活塞杆42与活动件30的接触面积,提高活塞杆42支撑活动件30的稳定性,且避免因活塞杆42与活动件30的接触面积过小而使得局部压强过大,导致活塞杆42与活动件30相互作用时插破活动件30,影响活动件30对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密封隔离作用。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时在音箱100的壳体10内设置活动件30以将壳体10内的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使得扬声器20的泄压孔22与后腔131连通,并将麦克风50设于缓冲腔132中,以将麦克风50和扬声器20相互隔离,减少扬声器20声波对麦克风50的影响,提高麦克风50的拾音效果。
同时,活动件30可在容置腔13中活动且弹性支撑于弹性件40。如此设置,当扬声器20通电时,振膜21振动发出声音,由于扬声器20通过泄压孔22与后腔131连通,振膜21振动时后腔131内的压强便会产生变化以驱使活动件30相应振活动,以减缓后腔131内的压强变化,从而减少振膜21获得的机械能在对抗后腔131压强变化过程中的损耗,使得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振动发声,避免后腔131压强改变过大导致振膜21振幅减小,提高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即,将后腔131内的压强变化转移为弹性件40的形变,使后腔131内压强保持稳定,避免后腔131压强改变而出现阻碍振膜21运动的现象,以提高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
进一步地,当活动件30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便使得弹性件40伸长而产生阻碍活动件30向后腔131振动的弹性拉力,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弹性件40对活动件30施加的拉力最大,得以使得活动件30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21快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当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便使得弹性件40压缩从而产生阻碍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的弹性斥力,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弹性件40对活动件30施加的作用力最大,使得活动件30在弹性件40的弹性斥力作用下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21快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也即,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活动件30和弹性件40的方式,将麦克风50和扬声器20隔离,提高麦克风50的拾音效果,同时提高了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且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请参照图2和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还包括吸音棉90,所述吸音棉90铺设于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且环绕所述弹性件40设置;
所述拾音孔14开设于所述缓冲腔132的侧壁,所述麦克风50与所述拾音孔14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缓冲腔132的底壁铺设有吸音棉90,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的驱动下振动时,缓冲腔132内存在压强变化,此时吸音棉90可以吸收缓冲腔132内产生的部分压强差,避免缓冲腔132内压差变化过大影响活动件30的振动。同时,吸音棉90的设置,也得以吸收扬声器20振膜21振动时传递至容置腔13内的音波和活动件30振动时的杂音,避免音波在容置腔13内反复反射产生谐振,导致音质含混不清,吸音棉90的设置得以有效提高音箱100的音质。进一步地,由于弹性件40的朝向缓冲腔132底壁的一端支撑于缓冲腔132的底壁,此时,使得吸音棉90环绕弹性件40设置,避免弹性件40挤压吸音棉90导致吸音棉90压缩影响其吸音效果。
进一步地,使得拾音孔14开设于缓冲腔132壳体10的侧壁,并使得麦克风50与拾音孔14对应设置,如此设置,使得吸音棉90的设置和拾音孔14的设置互不影响,且得以使得声波经拾音孔14进入缓冲腔132时直接传递至麦克风50,得以避免声波在缓冲腔132中反射造成杂音,从而得以提高麦克风50的拾音效率和拾音清晰度。
请参照图2,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的电路板60设于所述缓冲腔132,所述电路板60开设有与所述拾音孔14相对设置的通孔61,所述麦克风50设于所述电路板60的背离所述缓冲腔132侧壁的一侧板面并封堵所述通孔61,所述麦克风50与所述电路板60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音箱100中设置有电路板60,其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天线、蓝牙、存储芯片等元器件,以进行数据传递和声电转换。本实施例将电路板60设置于缓冲腔132内。同时,使得麦克风50设于电路板60的背离缓冲腔132侧壁的一侧板面,并在电路板60上开设与拾音孔14相对设置的通孔61,便于麦克风50通过通孔61和拾音孔14拾音。
请参照图3,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还包括隔垫物70,所述隔垫物70夹设于所述电路板60和所述缓冲腔132的侧壁之间,以使所述电路板60与所述缓冲腔132的侧壁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隔垫物70垫设于电路板60和缓冲腔132的侧壁之间,使得电路板60与缓冲腔132的侧壁间隔设置,以在电路板60和缓冲腔132的底壁之间形成散热空间,加快电路板60散热,避免电路板60热量积聚导致电路板60温度过高影响电路板60上麦克风50等元器件的性能。
请参照图3,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70位于所述通孔61和所述拾音孔14之间,并开设有连通所述拾音孔14和所述通孔61的导声孔71。
本实施例中使得隔垫物70位于电路板60的通孔61和底壁的拾音孔14之间,并开设有连通拾音孔14和通孔61的导声孔71,此时,麦克风50封堵通孔61使得缓冲腔132形成封闭腔体。如此设置,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时使得缓冲腔132内产生压强变化,以与弹性件40的弹性力共同作用驱使活动件30带动振膜21更快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以振动发声,提高了音箱100的瞬态特性。
具体的,当扬声器20通电使得振膜21向前运动时,后腔131的体积增大使得压强减小,使得活动件30向后腔131一侧运动以拉长弹性件40,使得弹性件40产生弹性拉力,同时缓冲腔132内体积逐渐增大使得压强逐渐减小,从而产生了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吸力,活动件30在缓冲腔132的吸力和弹性件40的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运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运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缓冲腔132的吸力和弹性件40的弹性拉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快速向后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同样的,当振膜21向后运动时,后腔131体积减小使得压强增大,会驱使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以压缩弹性件40,使得弹性件40产生弹性斥力,同时缓冲腔132内体积逐渐减小使得压强逐渐增大,从而产生了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斥力,使得活动件30在缓冲腔132的和弹性件40的斥力作用下向后运动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运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运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缓冲腔132和弹性件40的斥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快速向前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以振动发声,从而提高了音箱100的瞬态特性。
也即,本实施例即提高了麦克风50的拾音效果,也提高了电路板60的散热效果,同时还得以保持音箱100较好的瞬态特性。
请参照图2和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20的导线23穿设于所述活动件30与所述电路板60电连接。
如此设置,使得扬声器20得以与电路板60电性连接,以接收电路板60输出的电信号控制振膜21振动发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0的导线23穿设于活动件30,可以是使得导线23固定于容置腔13内,并在活动件30运动时与活动件30产生相对滑动,且为了保持活动件30对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密封隔离作用,可以在导线23和活动件30之间设置润滑层,以减少导线23与活动件30相对运动时的摩擦,也得以使得后腔131和缓冲腔132保持隔离。当然,导线23可以固定于活动件30上,并适当延长导线23的长度,以使导线23在后腔131和缓冲腔132中留有一定的活动长度,使得导线23可以随活动件30往复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避免导线23紧绷而损坏。
请参照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50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麦克风50均设于所述缓冲腔132的侧壁,并沿所述音箱100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缓冲腔13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所述拾音孔14,每一所述拾音孔14与一所述麦克风50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音箱100内设有多个麦克风50,使得多个麦克风50沿音箱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在缓冲腔13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拾音孔14,每一麦克风50对应一拾音孔14设置。此时,多个麦克风50可以拾取四面八方的声源,且多个麦克风50拾取的声音可以相互印证,以正确判断用户指令,提高音箱100的拾音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音箱100的控制系统中设置有相应的拾音算法,可以理解的,多个麦克风50沿音箱100的周向间隔设置,不同位置的麦克风50拾取到声波的时间不同,判断的声源方向不同,且可能因障碍物的存在导致声波在传递过程出现相位和频率的改变。本申请的拾音算法,可以对每个麦克风50拾取到的声波进行加权处理,根据程序中预先设置的诸如声源距离、声源方向、声源高度以及声波的频率等参数对应关系,根据每个麦克风50拾取的声源参数,调用不同的传递函数对每个麦克风50接收到的声波的相位和幅值进行信号加权,保证多个麦克风50对同一声源拾取到的信息是精度最高且同时的。
请参照图3,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还包括防尘泡棉80,所述防尘泡棉80罩盖于所述拾音孔14。
本实施例中,在拾音孔14上罩设防尘泡棉80,防尘泡棉80上具有若干小孔,即不会影响声波通过拾音孔14传递至麦克风50供麦克风50采集,也得以有效地起到防尘和遮挡异物进入拾音孔14的作用,避免异物堵塞拾音孔14。其中,防尘泡棉80可以覆盖于拾音孔14的外侧开口,便于更换防尘泡棉80,也可以填充在拾音孔14内,或者如下实施例中设置在缓冲腔132内覆盖于拾音孔14的内侧开口。
请参照图3,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泡棉80设于所述缓冲腔132内。
本实施例中,将防尘泡棉80设置于缓冲腔132内,得以避免防尘泡棉80显露于外界,降低防尘泡棉80的损坏风险,提高防尘泡棉8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防尘泡棉80通过粘接的方式贴附于缓冲腔132的底壁,便于拆装。
请参照图3,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为刚性件,且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13内,以在所述扬声器20振膜21的驱动下往复振动。
本实施例中,使得活动件30整体可滑动地设于容置腔13内,以使振膜21驱动活动件30整体振动,从而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同时,活动件30为刚性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塑料材质、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等,可以是板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结构,仅需将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即可,刚性的活动件30在外力作用下形变小,使得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压强变化主要用于驱使活动件30在容置腔13中往复滑动,得以减少活动件30振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耗。
结合参照图2和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设有导向孔31,所述壳体10内设有导向柱15,所述导向柱15沿所述活动件30的运动方向延伸设置,并穿设于所述导向孔31。
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活动件30整体在容置腔13中可滑动设置,以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从而得以提高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本实施例中,在音箱100中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柱15和导向孔31,其中,活动件30上对应开设有导向孔31,导向柱15设于壳体10内沿活动件30的运动方向延伸设置,并使得导向柱15穿设于导向孔31中,以使得活动件30沿导向柱15滑动,提高活动件30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当然,导向柱15也可以设置在活动件30上,并对应地在容置腔13内设置连接部,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向孔31,使得导向柱15穿设于导向孔31中便得以使得活动件30沿导向柱15滑动,提高活动件30的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15设于所述容置腔13的侧壁,所述导向孔31开设于所述活动件30的边缘。
本实施例中,使得导向孔31开设于活动件30上,且位于活动件30的边缘,并对应地在容置腔13的腔壁上设置导向柱15,如此设置,得以减少导向柱15和导向孔31的接触面积,进而得以减少活动件30与壳体10的接触面积,减少活动件30活动过程中与壳体10的摩擦,使得活动件30在壳体10中的运动过程更为顺畅。
请参照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3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孔31沿所述活动件30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导向柱15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导向柱15穿设于一所述导向孔31。
可以理解的,以相互配合的一导向孔31和一导向柱15为一组导向结构,在音箱100中设置多组导向结构,得以进一步地提高活动件30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13的腔壁贴合设置;
或,所述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13的腔壁之间设有润滑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活动件30横隔于壳体10的容置腔13中,以将容置腔13分隔为相互隔绝的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并使得活动件30在振膜21运动时于容置腔13中往复滑动,避免后腔131内压强改变影响扬声器20的声电转换效率和灵敏度。可以理解的,在活动件30滑动过程中,需使得活动件30始终将后腔131和缓冲腔132隔离,即保证活动件30运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此时,可以是使得活动件30和壳体10之间完全贴合以满足密封需求,为了减小活动件30滑动过程与容置腔13腔壁之间的摩擦,可以使得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和容置腔13的腔壁保持较高的光洁度。或者是,在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和容置腔13的腔壁之间设置润滑层,可以是但不限于润滑油和润滑脂,油脂材质得以有效填充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和容置腔13的腔壁之间的间隙,具有较高的密封能力,也得以减少活动件30滑动过程与容置腔13腔壁之间的摩擦,使得活动件30在滑动过程即得以保持较好的密封性也得以使得活动件30的滑动更为顺畅。
请参照图2和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
上壳11,所述上壳11开设有所述出声口111,所述扬声器20设于所述上壳11内;和
下壳12,所述下壳12与所述上壳11相互盖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13,所述活动件3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下壳12内。
本实施例中,将壳体10设置为分体式的上壳11和下壳12,其中,上壳11和下壳12相互盖合以围合形成容置腔13。本实施例中,上壳11和下壳12内均形成有安装空间,上壳11还开设有前述出声口111,此时,将扬声器20安装于上壳11的安装空间中并对准出声口111设置以在上壳11和下壳12盖合后得以向外辐射声音;另将活动件30设置在下壳12中。如此设置,仅需拆卸上壳11和下壳12,即可将音箱100中的扬声器20和活动件30与麦克风50分开,使得音箱100的拆装更为便捷。本实施例中,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磁吸、粘接或前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连接方式的组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参照图2和图4,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12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16,若干所述限位柱16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壳11罩盖于所述下壳12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16抵接于所述上壳11的内侧壁。
如此设置,得以增大上壳11与下壳12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得上壳11与若干限位柱16卡合,得以提高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便于在上壳11和下壳12组装时定位,提高音箱100的安装便捷性。
同样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1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16,若干所述限位柱16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下壳12罩盖于所述上壳11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16抵接于所述下壳12的内侧壁,同样得以增大上壳11与下壳12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得上壳11与若干限位柱16卡合,得以提高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便于在上壳11和下壳12组装时定位,提高音箱100的安装便捷性。
当然,可以在音箱100的上壳11和下壳12同时设置限位柱16,以进一步提高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30为刚性件,且在容置腔13的侧壁设置导向柱15穿设于活动件30,以引导活动件30沿导向柱15滑动,使得活动件30的滑动过程更为稳定,此时,可以使得限位柱16和导向柱15一体式设置,即是在下壳12的内侧壁设置导向柱15,并使得导向柱15向上壳11内延伸设置,使得凸出下壳12的部分形成限位柱16;或者,在上壳11的内侧壁设置导向柱15,并使得导向柱15向下壳12内延伸设置,使得凸出上壳11的部分形成限位柱16,便于生产加工。
结合参照图2和图8,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包括支撑区33和连接区34,所述连接区34环绕所述支撑区33设置,且所述连接区34的外缘与所述容置腔13的腔壁密封连接,所述弹性件40的朝向所述活动件3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区33接触。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0包括支撑区33和设于支撑区33外侧的连接区34,连接区34沿支撑区33的周向环绕设置,并与容置腔13的腔壁密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滑动连接,仅需使得活动件30密封隔离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即可。具体的,若活动件30为弹性膜片,连接区34的边缘与容置腔13的侧壁固定连接,弹性膜片振动时振幅自外向内逐渐增大,位于内侧的支撑区33振幅最大,弹性件40弹性支撑活动件30的支撑区33,得以使得弹性件40的弹性形变程度最大,以产生较大的弹性回复力,驱使活动件30快速复位。若活动件30为刚性件,连接区34的边缘与容置腔13的腔壁滑动连接且贴合,以使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相互隔绝,此时使得弹性件40支撑位于内侧的支撑区33,以使活动件30受力平衡,避免活动件30运动时所受弹性件40的弹性力不均衡而出现倾斜,影响活动件30对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隔离密封作用。
请参照图2,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设有限位槽17,所述弹性件40的朝向所述底壁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7。
可以理解的,弹性件40支撑于缓冲腔132的底壁,以弹性支撑活动件30的支撑区33,本实施例在缓冲腔132的底壁开设限位槽17,并使得弹性件40的一端插设于限位槽17中,以对弹性件40限位,避免弹性件40受外力在缓冲腔132中移动,以此提高弹性件40在缓冲腔132中的位置稳定性,保障音箱100性能。
请参照图2,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凸设有限位筒18,所述限位筒18的顶面开设有所述限位槽17。
前述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在缓冲腔132的底壁开设限位槽17以对弹性件40限位,若壳体10的底壁厚度较薄,便会限制限位槽17的槽深,而导致限位槽17不能很好的起到对弹性件40的限位作用。本实施例采用在底壁凸设限位筒18,并在限位筒18内设置限位槽17的方式,使得限位槽17的槽深不受壳体10底壁的厚度限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相应高度的限位筒18以使限位槽17的槽深满足限位需求。
请参照图8,在本发明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的朝向缓冲腔132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32,所述导向槽32位于所述支撑区33,所述弹性件40的朝向所述活动件3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导向槽32。
本实施例中,在活动件30的朝向弹性件40的表面设置导向槽32,并使得弹性件40的朝向活动件30的一端插设于导向槽32中;即得以对弹性件40限位,以避免弹性件40在缓冲腔132中平移导致弹性件40无法对准活动件30的支撑区33;又得以在活动件30向远离弹性件40的一侧运动时对活动件30导向,提高活动件30振动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参照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导向槽32的槽深受活动件30的厚度影响,在活动件30的朝向弹性件40的一侧凸设有导向筒33,并在导向筒33内设置导向槽32,使得导向槽32的槽深不受活动件30的厚度限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相应高度的导向筒33以使导向槽32的槽深满足导向和限位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的出声口和拾音孔;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并封堵所述出声口;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横隔于所述容置腔,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所述扬声器的泄压孔连通于所述后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且所述活动件可在所述容置腔中往复活动,以改变所述后腔的体积;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缓冲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朝向缓冲腔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缓冲腔的底壁;以及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缓冲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铺设于所述缓冲腔的底壁,且环绕所述弹性件设置;
所述拾音孔开设于所述缓冲腔的侧壁,所述麦克风与所述拾音孔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缓冲腔,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所述拾音孔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电路板的背离所述缓冲腔腔壁的一侧板面并封堵所述通孔,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括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夹设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缓冲腔的侧壁之间,以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缓冲腔的侧壁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位于所述通孔和所述拾音孔之间,并开设有连通所述拾音孔和所述通孔的导声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的导线穿设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麦克风均设于所述缓冲腔的侧壁,并沿所述音箱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缓冲腔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所述拾音孔,每一所述拾音孔与一所述麦克风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括防尘泡棉,所述防尘泡棉罩盖于所述拾音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泡棉设于所述缓冲腔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刚性件,且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在所述扬声器振膜的驱动下往复振动。
CN202111346050.1A 2021-11-12 2021-11-12 音箱 Pending CN114125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6050.1A CN114125603A (zh) 2021-11-12 2021-11-12 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6050.1A CN114125603A (zh) 2021-11-12 2021-11-12 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603A true CN114125603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9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6050.1A Pending CN114125603A (zh) 2021-11-12 2021-11-12 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560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06666U (zh) * 2015-07-31 2015-12-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US20160345090A1 (en) * 2015-05-18 2016-11-24 Apple Inc. Audio speaker with back volume containing adsorptive material
CN209545882U (zh) * 2019-04-29 2019-10-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与麦克风的安装壳体以及组件
CN210093477U (zh) * 2019-06-03 2020-0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11327988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
US20200275210A1 (en) * 2018-11-18 2020-08-27 Tang Band Ind Co., Ltd. Radiation Device and Dual Suspension Edge Loudspeaker, Loudspeaker Box,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2788470A (zh) * 2021-03-01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CN112929771A (zh) * 2021-02-05 2021-06-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声腔结构及音箱
CN213846943U (zh) * 2020-12-18 2021-07-30 潍坊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与麦克风组件、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45090A1 (en) * 2015-05-18 2016-11-24 Apple Inc. Audio speaker with back volume containing adsorptive material
CN204906666U (zh) * 2015-07-31 2015-12-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US20200275210A1 (en) * 2018-11-18 2020-08-27 Tang Band Ind Co., Ltd. Radiation Device and Dual Suspension Edge Loudspeaker, Loudspeaker Box,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1327988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
CN209545882U (zh) * 2019-04-29 2019-10-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与麦克风的安装壳体以及组件
CN210093477U (zh) * 2019-06-03 2020-0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213846943U (zh) * 2020-12-18 2021-07-30 潍坊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与麦克风组件、电子设备
CN112929771A (zh) * 2021-02-05 2021-06-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声腔结构及音箱
CN112788470A (zh) * 2021-03-01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4354B2 (en) Speaker box
CN109756828B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469953B2 (en) Speaker box
WO2021036560A1 (zh) 无线耳机
WO2020140449A1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CN215499559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929570B2 (en) Speaker
US10375469B2 (en) Speaker box
CN211321488U (zh) 扬声器箱
CN107690106B (zh) 扬声器箱
US8090125B2 (en) Contact type electret condenser pickup
US11638097B1 (en) Speaker
US10264335B1 (en) Speaker box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KR20210017278A (ko) 사각 형상의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3993019A (zh) 音箱
CN114125657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声音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20008810A1 (en) Speaker box
KR101534629B1 (ko) 패널 가진형 스피커
CN114125603A (zh) 音箱
US20200213744A1 (en) Speaker
WO2023216634A1 (zh) 聆听设备、支架及扬声器
WO2023051005A1 (zh)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CN217216874U (zh) 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122789U (zh) 音箱
CN107820172B (zh) 喇叭以及包括该喇叭的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