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5293B -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5293B
CN114125293B CN202111400204.0A CN202111400204A CN114125293B CN 114125293 B CN114125293 B CN 114125293B CN 202111400204 A CN202111400204 A CN 202111400204A CN 114125293 B CN114125293 B CN 114125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infrared
white light
ambient illuminance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02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5293A (zh
Inventor
邓黄燕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02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5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5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5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本发明解决了双光摄像机从红外模式切换到白光模式时,由于切换后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目标增益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图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双光监控摄像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双光摄像机在夜间未检测到入侵时,工作在红外模式,检测到入侵时,短时间内工作在白光模式,在警示入侵人员的同时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入侵人员的面部特征。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双光摄像机在夜晚告警时,由于在红外模式与白光模式切换时图像曝光参数的调节不够及时准确,也就是说,双光摄像机从红外模式切换到白光模式切换时,由于切换后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相关参数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无法精确识别入侵者的特征信息,给用户造成了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解决了双光摄像机从红外模式切换到白光模式切换时,由于切换后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各种参数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图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红外模式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第一环境照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第二环境照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目标增益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装置,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装置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再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进而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解决了双光摄像机从红外模式切换到白光模式切换时,由于切换后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目标增益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图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双光摄像机在监控画面中未检测到入侵的情况下处于红外模式,在无可见光或者微光的条件下,采用红外发射装置主动将红外光投射到人或物体上,红外光经人或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由于肉眼无法看到红外光的存在,因此红外模式下成像的隐秘性相较于可见光即白光更好。
而在红外模式检测到有人或物入侵的情况下,双光摄像机由红外模式切换为白光模式,即红外灯关闭,白光灯开启,在白光照射的环境下得到相较于红外模式更加清晰的成像。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双光摄像机在红外模式与白光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电子设备中。
如图1所示,所述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S110,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在可见光亮度较低的情况下,在双光摄像机在监控画面中未检测到入侵的情况下,即在未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的情况下,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在红外模式下,双光摄像机的智能算法实时检测是否有人或物入侵,若没有检测到入侵,则双光摄像机继续处于红外模式状态,若检测到有模式切换事件,即检测到有人或物入侵,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亮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曝光决定了摄像机捕捉到画面的成像效果,而曝光参数则决定了曝光的程度,画面平均亮度是指在双光摄像机得到的画面成像亮度的平均值。其中,画面是由许多像素点构成的,每个像素点的亮度是不一样的,而画面平均亮度是指所有像素点亮度的平均值。可选的,可以通过声、光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有模式切换事件,例如通过声音传感器捕捉到是否有人或物入侵。在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时,双光摄像机收集当前的曝光参数、红外灯亮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用于后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光圈半径以及当前增益。
快门决定了曝光时间。光圈半径决定了单位时间的进光量。而当前增益则表示当前的元器件、电路、设备或系统对电流或功率放大倍数,可以以分贝(dB)数来规定,是一个相对值,即摄像机对真实曝光量进行的放大倍数。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指出了曝光参数的具体类型,并且以上几种参数为可控参数,可以在方案使用过程中进行控制,以提高图像质量,且便于直接将本发明投入实际使用。
S120,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第一环境照度是指在红外模式下,当前所监测的环境的固有光照情况。例如,在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时,此时的环境可能并不是可见光照度极低的,而是处于微光的环境下,第一环境照度就是指此时环境的微光或者无光的程度时的亮度值。这里的固有光照情况就是指排除掉红外光的影响,环境本身的光照情况。
其中,红外灯强度与第一环境照度成负相关,画面平均亮度与第一环境照度成正相关,由于曝光参数可以进一步快门、光圈半径和当前增益等,因此需要对其中的各个参数分别进行分析。通过各个参数与第一环境照度的关系,得到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包括:根据红外模式下的快门和标准快门值,光圈半径和标准光圈半径值,当前增益和标准增益值,红外灯强度和红外灯强度最大值,以及,画面平均亮度和标准画面亮度值之间的关系,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通过S110获取到的参数,估算双光摄像机工作在红外模式下的实时环境照度Envcur,即第一环境照度。其中,第一环境照度Envcur跟快门Shutcur、当前增益Gaincur、红外灯强度IRStrcur、光圈半径Iriscur的平方成反比,与画面平均亮度Lumacur成正比。其中,为了准确计算得到第一环境照度,还需要引入标准快门值、标准光圈半径值、标准增益值、红外灯强度最大值和标准画面亮度值等常量,角标cur表示处于红外模式下。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具体可以包括:采用如下公式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其中,Envcur为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Env为标准环境照度,Shutcur为快门,Shut为标准快门值,Iriscur为光圈半径,Iris为标准光圈半径值,Gaincur为当前增益,Gain为标准增益值,Lumacur为画面平均亮度,Luma为标准画面亮度值,IRStrcur为红外灯强度,IRStrmax为红外灯强度最大值。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给出了第一环境照度的一种具体的计算方法,便于将本实施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实际当中。
S130,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第二环境照度是指在白光模式下的固有光照情况,实际上与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是相同的,这是因为在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的短时间内,认为环境亮度是没有变化的。而第二环境照度在数值计算上有预设转换关系是由于考虑到红外灯与白光灯参数上的差异,可以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将第一环境照度处理后得到第二环境照度,以便于后续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时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包括:采用如下公式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Envled=Envcur*k;
其中,Envled为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Envcur为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k为转换系数。
因为红外灯和白光灯能量存在差异,因此使用红外模式下环境照度Envcur估算切换到白光模式时的环境照度Envled时,需要乘以转换系数k。。
S140,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与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相对应,在白光模式下也具有曝光参数、白光灯亮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等特性指标。在红外模式向白光模式转换的瞬间,选择合适的特性指标才能得到理想的图像效果。与红外模式相类似,白光模式下的曝光参数可以包括:快门、光圈半径以及目标增益。根据已知的第二环境照度和第二环境照度与目标增益之间的关系,得到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包括:根据第二环境照度,和确定第一环境照度的快门、光圈半径以及红外模式下的画面平均亮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由于红外模式与白光模式的切换是在瞬间完成的,因此认为白光模式与红外模式下的光圈半径、快门相同,画面平均亮度暂时也相同,即白光模式下快门Shutled=Shutcur,白光模式下光圈Irisled=Iriscur,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画面平均亮度Lumaled=Lumacur,其中,角标led表示处于白光模式下。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具体包括: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其中,Gainled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Gain为标准增益值,Envled为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Shutled为白光模式下的快门,Shut为标准快门值,Irisled为白光模式下的光圈半径,Iris为标准光圈半径值,Lumaled为画面平均亮度,Luma为标准画面亮度值,LEDStrmax为白光灯的最大亮度,LEDStr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给出了白光模式下目标增益的一种具体的计算方法,便于将本实施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实际当中。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再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进而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解决了双光摄像机从红外模式切换到白光模式时,由于切换后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各种参数目标增益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图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在S110中获取红外模式下的当前增益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当前增益与最大增益值之间的关系,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
其中,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LEDStr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LEDStrmax为白光灯的最大亮度,Gaincur为当前增益,Gainmax为最大增益值。
红外模式下当前增益与最大增益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环境照度的明亮程度,当前增益与最大增益越接近,说明环境越昏暗,反之则环境较明亮。在S140中对目标增益的计算过程中,白光灯初始强度LEDStr是作为已知量的,因此可以根据环境的明亮程度来确定合适的白光灯初始强度。
在Gaincur<0.85*Gainmax时,环境较为明亮,因此白光灯初始强度设置为较小值;在Gaincur>0.85*Gainmax时,环境较为昏暗,因此白光灯初始强度设置为与白光灯的最大亮度相同。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根据环境照度的当前情况,选择合适的白光灯初始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双光摄像机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工作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双光摄像机应用了实施例一所述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该双光摄像机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10、双光摄像机工作在红外模式。
双光摄像机在没有人或物入侵的情况下,工作在红外模式下。
S220、使用智能算法检测是否有入侵。
实时检测是否有人或物入侵,若有入侵,执行S230;若没有入侵,继续执行S220。
S230、暂停曝光参数等图像调节线程。
暂时不再改变快门、光圈半径和增益等。
S240、切换到白光模式。
通过实施例一所述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将红外模式切换为白光模式,此时红外截止滤片开启,阻却红外光。
S250、恢复曝光参数等图像调节线程。
在白光模式下,双光摄像机的工作进入正轨。恢复曝光参数等图像调节线程,恢复图像调节线程后,快门、光圈半径、增益和白光灯强度等参数都会基于曝光线自动进行调整。曝光线是指在自动曝光调节时,对曝光因子(增益、快门、光圈、补光外设)调节的先后顺序做的约束,保证同一个时间只有一个曝光因子在调节。
S260、使用智能算法检测是否有入侵。
若有入侵,则继续保持在S260白光模式;若没有入侵,则结束此次进程,回到红外模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给出了双光摄像机的工作流程,解决了双光摄像机在红外模式与白光模式切换时由于对当前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各种参数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图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红外模式信号获取模块310,用于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第一环境照度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第二环境照度确定模块330,用于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目标增益确定模块340,用于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可选的,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光圈半径以及当前增益。
可选的,第一环境照度确定模块320,包括:
第一环境照度子模块,用于根据红外模式下的快门和标准快门值,光圈半径和标准光圈半径值,当前增益和标准增益值,红外灯强度和红外灯强度最大值,以及,画面平均亮度和标准画面亮度值之间的关系,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可选的,第一环境照度子模块,包括:
第一环境照度计算单元,用于采用如下公式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其中,Envcur为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Env为标准环境照度,Shutcur为快门,Shut为标准快门值,Iriscur为光圈半径,Iris为标准光圈半径值,Gaincur为当前增益,Gain为标准增益值,Lumacur为画面平均亮度,Luma为标准画面亮度值,IRStrcur为红外灯强度,IRStrmax为红外灯强度最大值。
可选的,第二环境照度确定模块330,包括:
第二环境照度计算子模块,用于采用如下公式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Envled=Envcur*k;
其中,Envled为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Envcur为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k为转换系数。
可选的,目标增益确定模块340,包括:
目标增益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环境照度,和确定第一环境照度的快门、光圈半径以及红外模式下的画面平均亮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可选的,目标增益确定子模块,包括:
目标增益计算单元,用于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其中,Gainled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Gain为标准增益值,Envled为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Shutled为白光模式下的快门,Shut为标准快门值,Irisled为白光模式下的光圈半径,Iris为标准光圈半径值,Lumaled为画面平均亮度,Luma为标准画面亮度值,LEDStrmax为白光灯的最大亮度,LEDStr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
可选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还包括:
白光灯初始强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增益与最大增益值之间的关系,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
其中,所述白光灯初始强度确定模块,包括:
白光灯初始强度计算子模块,用于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LEDStr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LEDStrmax为白光灯的最大亮度,Gaincur为当前增益,Gainmax为最大增益值。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再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进而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解决了双光摄像机从红外模式切换到白光模式切换时,由于切换后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各种参数目标增益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图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400,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存储装置41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根据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根据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根据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420还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图4显示的电子设备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20、存储装置41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电子设备中处理器4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2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420、存储装置41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450连接为例。
存储装置41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单元,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
存储装置4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4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41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语音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40可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双光摄像机在红外模式与白光模式切换时由于对当前环境亮度不确定,白光模式下的各种参数不能迅速协调,导致红外切换白光之后的短时间内图像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图像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根据所述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根据所述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根据所述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环境照度,和确定第一环境照度的快门、光圈半径以及红外模式下的画面平均亮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其中,所述预设转换关系是基于红外灯与白光灯参数上的差异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光圈半径以及当前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包括:
根据所述红外模式下的快门和标准快门值,光圈半径和标准光圈半径值,当前增益和标准增益值,红外灯强度和红外灯强度最大值,以及,画面平均亮度和标准画面亮度值之间的关系,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具体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其中,Envcur为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Env为标准环境照度,Shutcur为快门,Shut为标准快门值,Iriscur为光圈半径,Iris为标准光圈半径值,Gaincur为当前增益,Gain为标准增益值,Lumacur为画面平均亮度,Luma为标准画面亮度值,IRStrcur为红外灯强度,IRStrmax为红外灯强度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具体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其中,Gainled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Gain为标准增益值,Envled为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Shutled为白光模式下的快门,Shut为标准快门值,Shutled为白光模式下的光圈半径,Iris为标准光圈半径值,Lumaled为画面平均亮度,Luma为标准画面亮度值,LEDStrmax为白光灯的最大亮度,LEDStr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红外模式下的当前增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增益与最大增益值之间的关系,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
其中,所述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LEDStr为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白光灯初始强度,LEDStrmax为白光灯的最大亮度,Gaincur为当前增益,Gainmax为最大增益值。
7.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红外模式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在双光摄像机处于红外模式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模式切换事件,则获取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
第一环境照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模式下的曝光参数、红外灯强度和画面平均亮度,确定红外模式下的第一环境照度;
第二环境照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照度与预设转换关系,确定白光模式下的第二环境照度;
目标增益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环境照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其中,所述目标增益确定模块,包括:
目标增益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环境照度,和确定第一环境照度的快门、光圈半径以及红外模式下的画面平均亮度,确定切换到白光模式后的目标增益;
其中,所述预设转换关系是基于红外灯与白光灯参数上的差异得到的。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装置,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装置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CN202111400204.0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4125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0204.0A CN11412529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0204.0A CN11412529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293A CN114125293A (zh) 2022-03-01
CN114125293B true CN114125293B (zh) 2024-02-23

Family

ID=80440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0204.0A Active CN11412529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529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2077A (ja) * 2009-04-16 2010-11-04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14007692A (ja) * 2012-06-27 2014-01-16 Canon Inc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491285A (zh) * 2015-12-03 2016-04-1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ir摄像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726514A (zh) * 2019-03-20 2020-09-2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其昼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2077A (ja) * 2009-04-16 2010-11-04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14007692A (ja) * 2012-06-27 2014-01-16 Canon Inc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491285A (zh) * 2015-12-03 2016-04-1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ir摄像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726514A (zh) * 2019-03-20 2020-09-2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其昼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293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98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suppressing fringe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9192320A1 (zh) 曝光方法、装置及摄像设备
EP3701712B1 (en) Adaptive infrared illumination for exposure correction
US10979654B2 (en)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8769542B (zh) 一种曝光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CN108419025B (zh) 一种曝光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US11689785B2 (en) Dual-spectrum image automatic exposure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ual-spectrum image camera and machine storage medium
CN109474770B (zh) 一种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N111294526B (zh) 一种摄像机防太阳灼伤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313601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brightness adjusting method
JP2008526149A (ja) デジタル画像形成の露出
CN112036201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284767B2 (en) Shooting device, shoo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2009182461A (ja) 撮像装置
WO2019227912A1 (zh)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控制方法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5293B (zh) 一种双光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KR101716818B1 (ko) 초저조도용 cctv 카메라 시스템
US1091164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image quality
CN113691730B (zh) 一种摄像头的任务切换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02068B (zh) 图像拍摄方法及设备
KR101546917B1 (ko) 야간 영상 보정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510111B1 (ko) 저 조도시 컬러 제어기능을 갖는 cctv 시스템
JP2014220762A (ja) 撮像装置
WO2023236215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4014708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cessing image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