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5007A -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5007A
CN114125007A CN202111474850.1A CN202111474850A CN114125007A CN 114125007 A CN114125007 A CN 114125007A CN 202111474850 A CN202111474850 A CN 202111474850A CN 114125007 A CN114125007 A CN 114125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terminal
communication
area network
loc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48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瑞娟
郭伟伟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4748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5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5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25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1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environment, e.g. temperature; relating to lo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30/00IoT infrastructur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04Q9/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ous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取到的启动信号,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选择一个监控终端作为跳跃终端并建立通讯关系;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时间表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通讯终端;通讯终端不存在时,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以及按照设定的频率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使用自组网的方式降低部署难度,同时使用协同监测的方式来延长单次监控的时间覆盖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生产型企业的污染管理也愈发严格,除了在厂区内进行污染源监控外,对于厂区的影响区域,也需要进行监控,但是这些区域的电力和通信环境差,无法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使用自组网的方式降低部署难度,同时使用协同监测的方式来延长单次监控的时间覆盖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包括:
响应于获取到的启动信号,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与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称为跳跃终端;
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中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经过修改的时间表通过跳跃终端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
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称为通讯终端;
当通讯终端不存在时,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以及
按照设定的频率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其中,每个监控终端仅以局域网中的另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局域网内仅存在一个通讯终端;
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包括自身获取的环境数据和来自局域网内其他监控终端的环境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至少接收一个其他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
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仅向一个通讯终端发送环境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时间表中的任意一个启动时间,局域网中的监控终端由休眠状态转为工作状态,剩余时间处于休眠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启动时间内,对于获取到但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在下一个启动时间内进行发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经过M轮启动时间后仍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则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其中,M为大于等于二的自然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剩余电量达到警戒线时,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向全部能够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发出电量耗尽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监控终端在N轮启动时间后无法收到局域网中某个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时,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此时接收到广播的监控终端均会尝试与该无法发送环境数据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M的自然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数据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的启动信号,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与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称为跳跃终端;
第一修改单元,用于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中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经过修改的时间表通过跳跃终端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称为通讯终端;
第三通信单元,用于当通讯终端不存在时,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以及
第四通信单元,用于按照设定的频率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其中,每个监控终端仅以局域网中的另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局域网内仅存在一个通讯终端;
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包括自身获取的环境数据和来自局域网内其他监控终端的环境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数据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程序,当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
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可以解耦,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设备上,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或者处理器和该存储器也可以耦合在同一个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局域网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基于图2给出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终端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局域网进行局部自愈时的示意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局域网进行局部恢复时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首先对使用环境及相关进行简单的介绍。
现有的环境数据监测手段大多采用定点监测,例如在某个固定区域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通电后工作,按照设定的频率采集数据或者持续性的采集数据,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网络终端或者无线网络发给上位机进行分析。
工厂的污染源排放占比非常大,尤其是在重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并且随着城市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部分污染型的工厂已经搬迁到郊外地带,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比较差,部署常规类型的监测传感器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污染物的排放时间、排放量和影响范围也不是固定的,目前的趋势是倾向于局域性的综合监测,也就是通过对区域的不同位置的检测来判断该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是否超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应用于监控终端,监控终端由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传感器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控制器与无线通讯模块等组成,传感器负责采集周围的环境数据,控制器与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使得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给上位机,同时,无线通讯模块还负责与局域网内的其他无线通讯模块进行局域性的通讯。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响应于获取到的启动信号,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与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称为跳跃终端;
S102,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中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经过修改的时间表通过跳跃终端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
S103,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称为通讯终端;
S104,当通讯终端不存在时,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以及
S105,按照设定的频率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具体地说,在步骤S101中,操作人员会将一个监控终端部署在要求位置处,接着打开监控终端上的开关,监控终端转入工作状态。
从监控终端的角度看,在得到启动信号后,监控终端会启动并开始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该过程中不会进行数量限制,会进行通讯范围内的全覆盖,也就是在尝试建立通讯关系的过程中,可能会同时与多个监控终端进行通讯。但最终仅与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为了描述方便,将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称为跳跃终端。
应理解,如果同时与多个监控终端进行数据通讯,那么必然带来额外的电量消耗,举例说明,与一个监控终端进行一次数据通讯消耗的电量为一个单位,那么与三个监控终端进行一次数据通讯消耗的电量就是三个单位。
尤其是在野外只能使用无线通讯的方式下,单点对多点的通讯方式必然会降低监控终端的单次续航时间,导致需要频繁的进行电力补充。
还应理解,单点对单点的通讯方式,在局域网搭建上也更加简单,因为可以将每一个监控终端都看作是一个节点,局域网中的节点之间隶属关系明确,对于后续加入的监控终端,与局域网中现有的任意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就能够加入到局域网中,并且还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
接着进行步骤S102,在该步骤中,新加入的监控终端会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中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经过修改的时间表通过跳跃终端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这样,局域网中的全部监控终端就会按照新的时间表采集周围的环境数据。
举例说明,原有局域网中监控终端的数量为五个,数据采集间隔是一个单位时间,每个时间点仅有一个监控终端启动并采集周围的环境数据,五个单位时间为一组轮换时间。
当新的监控终端加入后,六个单位时间为一组轮换时间,此时就需要对局域网中每个监控终端的启动时间进行调整,调整是由新加入局域网的监控终端执行,并且这种调整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工作人员介入。
具体的调整方式是对时间表进行修改,时间表内存储有每一个监控终端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启动时间表示监控终端的第一次启动时间,间隔时间表示表示监控终端下一次及后续的启动时间。
修改完成后,局域网中的全部监控终端将按照新的启动时间进行启动,同时按照新的轮换时间进行轮转。同时为了方便操作,每一次对时间表进行修改后,局域网中的全部监控终端对属于自己的时钟进行重置并按照新的时间表工作。
在步骤S103中,新加入局域网的监控终端会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获取到的环境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为了方便描述,将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称为通讯终端,通讯终端除了负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外,也会采集周围的环境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如果局域网中不存在通讯终端,需要执行步骤S104,该步骤中,新加入局域网的监控终端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广播的目的是通知局域网内的其他监控终端,局域网已经具备了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能力,需要将采集到的发送给通讯终端,这样可以能够避免局域网中的监控终端都尝试与上位机进行通讯,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
如果新加入的监控终端检测到局域网中存在通讯终端,就不需要进行步骤S104中的内容。
最后执行步骤S105,请参阅图3,该步骤中,新加入局域网的监控终端会按照设定的频率(也就是时间表中的内容)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具体的说,新加入局域网的监控终端如果不作为通讯终端使用,那么就会按照设定的频率(也就是时间表中的内容)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
如果作为通讯终端使用,则会按照设定的频率(也就是时间表中的内容)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环境数据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自身收集到的环境数据,第二种是局域网中的其他监控终端采集到的环境数据。
同时,在步骤S101至步骤S105中,局域网内仅存在一个通讯终端,也就是仅有一个监控终端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能够使局域网能够以一个较为稳定的形式存在,因为不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频繁的切换通讯终端,避免了这部分内容带来的电力消耗;第二个是可以将通讯带来的电力消耗集中在一个监控终端上,方便后期更换电池。
整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使用了自组网的形式来降低局域网的组建难度,同时使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对局域网的组织架构进行简化,避免了单点对多点导致的组织复杂度。另外,还能够将与上位机进行通讯时产生的电力消耗集中在一个监控终端上,方便后期对该点进行电力补充。
从监测的角度考虑,工作人员将监控终端安装到指定位置后,按下启动按钮,就不再需要进行其他的操作,监控终端会自动进行组网,如果仅有一个监控终端,那么监控终端会自行采集周围的环境数据并将环境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如果监控终端无法连入到局域网中,说明安装位置不合适,可能出现了超出通讯距离或者信号遮挡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一个实际的使用场景为例,对于一个需要监控的区域,可以根据实际的监测位置需求部署监控终端,这些监控终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也就是隶属于一个局域网的监控终端,可以监控不同的环境数据,例如气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等。
应理解,生产工厂的污染是一个区域性且长时间的污染,针对于这种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多参数多位置监测明显是更加合适的,因为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数据,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检测遗漏和部分针对性的干扰措施。
还应理解,污染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多个监控终端轮换采集环境数据的方式不会造成数据遗漏,并且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延长局域网中监控终端的工作时间,更有利于发现污染。
请参阅图3,作为申请提供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至少接收一个其他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并且,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仅向一个通讯终端发送环境数据。
这样可以使数据始终进行单向流动,也就是一份监控终端获取到的环境数据仅沿着一条通道进行传输给通讯终端,可以保证每份环境数据的单一性,从局域网运行的角度考虑,这种方式可以使局域网具有明显的层级概念,可以使采集到的环境数据按照规定的路线传输,不会出现因为跳级传输导致的混乱问题。
请参阅图4,作为申请提供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时间表中的任意一个启动时间,局域网中的监控终端由休眠状态转为工作状态,剩余时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监控终端的电量消耗,延长监控终端的单次工作时间。
作为申请提供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一个启动时间内,对于获取到但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在下一个启动时间内进行发送,这样能够使整个局域网中的监控终端能够按照设定的规则运行,不需要为了某次可能出现的不可控而设计备用方案。
并且,如果在传递给通讯终端后发生了中断,通讯终端会将收到的环境数据存储起来,然后在下一个启动时间继续向上一级的通讯终端发送。
进一步地,经过M(M为大于等于二的自然数)轮启动时间后仍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说明上一级的通讯终端可能出现了掉线、损坏或者电量耗尽等情况,此时就需要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目的是重新建立连接关系,请参阅图5。
这种方式可以将无法参与到环境数据收发过程的监控终端从局域网中剔除或者直接跳过这个不可用的节点(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无法接收环境数据的监控终端)。
从另一个角度看,使用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构建的局域网具备了自愈能力,也就是能够在局部节点失效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其他的节点接入到局域网中。
另外,由于在上文中提到的环境数据是逐级发送的,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跳级发送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
请参阅图6,作为申请提供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当局域网中的通讯终端在N(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M的自然数)轮启动时间后无法收到局域网中某个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时,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此时接收到广播的监控终端均会尝试与该无法发送环境数据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具体而言,就是当局域网中的某个监控终端掉线的时长达到触发条件后,局域网中的其他收到广播的监控终端就会主动与该掉线的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目的是使局域网中的通讯能够尽快恢复。
应理解,掉线的通讯终端在经历过N轮启动时间后仍然无法加入到局域网中,说明遇到了不可控的因素,此时通过其他能够接收到广播的监控终端进行联系,可以使这个掉线的通讯终端能够尽快加入到局域网中,完成对应区域的环境数据采集和上传工作。
还应理解,限制N小于M的作用是当掉线的通讯终端开始主动向外界发出联系时,其他在局域网中的监控终端就不再需要主动联系,两种联系方式的组合使用,能够使局域网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
作为申请提供的环境数据监控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当某个监控终端的剩余电量达到警戒线时,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向全部能够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发出电量耗尽信息。
这样的目的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使得通讯终端能够尽可能早的收到电量警报,然后将电量警报发送给上位机,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电量补充;
第二个,可以使局域网中的其他监控终端在无法向通讯终端发送采集到的环境数据时不与这个电量即将耗尽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第三个,可以使已经与该电量即将耗尽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与局域网中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也就是能够将这个不稳定的节点从局域网中剔除,保证局域网的稳定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数据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的启动信号,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与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称为跳跃终端;
第一修改单元,用于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中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经过修改的时间表通过跳跃终端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称为通讯终端;
第三通信单元,用于当通讯终端不存在时,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以及
第四通信单元,用于按照设定的频率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其中,每个监控终端仅以局域网中的另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局域网内仅存在一个通讯终端;
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包括自身获取的环境数据和来自局域网内其他监控终端的环境数据。
进一步地,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至少接收一个其他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
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仅向一个通讯终端发送环境数据。
进一步地,在时间表中的任意一个启动时间,局域网中的监控终端由休眠状态转为工作状态,剩余时间处于休眠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启动时间内,对于获取到但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在下一个启动时间内进行发送。
进一步地,经过M轮启动时间后仍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则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其中,M为大于等于二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剩余电量达到警戒线时,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向全部能够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发出电量耗尽信息。
进一步地,监控终端在N轮启动时间后无法收到局域网中某个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时,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此时接收到广播的监控终端均会尝试与该无法发送环境数据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M的自然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本申请中可能出现的对各种消息/信息/设备/网元/系统/装置/动作/操作/流程/概念等各类客体进行了赋名,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具体的名称并不构成对相关客体的限定,所赋名称可随着场景,语境或者使用习惯等因素而变更,对本申请中技术术语的技术含义的理解,应主要从其在技术方案中所体现/执行的功能和技术效果来确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表示多个对象是不同的。例如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只是为了表示出不同的时间窗。而不应该对时间窗的本身产生任何影响,上述的第一、第二等不应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造成任何限制。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数据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内容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以使得该监控系统执行对应于上述方法的监控系统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内容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
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的反馈信息传输的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可以解耦,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设备上,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以支持该芯片系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功能。或者,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也可以耦合在同一个设备上。
可选地,该计算机指令被存储在存储器中。
可选地,该存储器为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该存储器还可以是该终端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
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
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RAM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获取到的启动信号,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与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称为跳跃终端;
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中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经过修改的时间表通过跳跃终端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
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称为通讯终端;
当通讯终端不存在时,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以及
按照设定的频率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其中,每个监控终端仅以局域网中的另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局域网内仅存在一个通讯终端;
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包括自身获取的环境数据和来自局域网内其他监控终端的环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至少接收一个其他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
局域网中除通讯终端以外的监控终端仅向一个通讯终端发送环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间表中的任意一个启动时间,局域网中的监控终端由休眠状态转为工作状态,剩余时间处于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启动时间内,对于获取到但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在下一个启动时间内进行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M轮启动时间后仍无法发送的环境数据,则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其中,M为大于等于二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剩余电量达到警戒线时,尝试与周围的其他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向全部能够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发出电量耗尽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终端在N轮启动时间后无法收到局域网中某个监控终端发送的环境数据时,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此时接收到广播的监控终端均会尝试与该无法发送环境数据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M的自然数。
8.一种环境数据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的启动信号,尝试与周围的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并与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建立通讯关系的监控终端称为跳跃终端;
第一修改单元,用于获取跳跃终端中存储的时间表并对时间表中的启动时间和间隔时间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将经过修改的时间表通过跳跃终端同步至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局域网内的全部监控终端进行通讯,确定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监控终端称为通讯终端;
第三通信单元,用于当通讯终端不存在时,与上位机建立通讯关系并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以及
第四通信单元,用于按照设定的频率向跳跃终端反馈环境数据或者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其中,每个监控终端仅以局域网中的另一个监控终端建立通讯关系;
局域网内仅存在一个通讯终端;
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包括自身获取的环境数据和来自局域网内其他监控终端的环境数据。
9.一种环境数据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程序,当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111474850.1A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Pending CN1141250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4850.1A CN114125007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4850.1A CN114125007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007A true CN114125007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6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4850.1A Pending CN114125007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50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2277A (zh) * 2023-05-24 2023-06-23 深圳瑞新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膜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323A (zh) * 2010-11-19 2011-04-06 上海波顿无线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
CN113438748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广州琳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跳跃式随机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323A (zh) * 2010-11-19 2011-04-06 上海波顿无线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
CN113438748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广州琳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跳跃式随机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2277A (zh) * 2023-05-24 2023-06-23 深圳瑞新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膜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6282277B (zh) * 2023-05-24 2023-09-05 深圳瑞新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膜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ukerche et al. Energy-aware data-centric routing in microsensor networks
Chouikhi et al. A survey on fault tolerance in small and large sca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8547888B2 (en) Mesh network node service in a sleeping mesh network
US8345660B2 (en) Wireless mesh network controller synchronization
CN103237337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自适应网络休眠控制方法
US20140300477A1 (en) Wireless not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 rodent traps
US8982754B2 (en) I/O driven node commissioning in a sleeping mesh network
US20080049700A1 (en) Reduced power network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Römer et al. Generic role assignment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JP2018511092A (ja) 情報を収集及び処理する方法、クライアント端末、及びサーバ
KR20170013334A (ko) 과거 이력 데이터에 기초하는 네트워크 노드 가용성 예측
CN103903421A (zh) 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管理方法
CN101286912A (zh) 一种移动终端辅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获取方法
CN114125007A (zh) 一种环境数据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02027716B (zh) 更新通信网络中的路由与中断信息
US2021010572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8258833A (ja) 無線端末
CN102547938A (zh) 路由器、无线传感网络以及监控终端节点的方法
US11456944B1 (en) Managing outage reporting using last gasps
Motegi et al.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n-demand address allocation for event-driven sensor network
JP2007279895A (ja) 監視対象の地理的位置を監視する監視システム
Ahamed et al. A dependable device discovery approach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middleware
EP3573419A1 (en) Unreachable node recovery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JP5943476B2 (ja) 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取得方法
JP2007089010A (ja) 無線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