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4754B -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4754B
CN114124754B CN202111415671.0A CN202111415671A CN114124754B CN 114124754 B CN114124754 B CN 114124754B CN 202111415671 A CN202111415671 A CN 202111415671A CN 114124754 B CN114124754 B CN 114124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media data
data packet
packets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56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4754A (zh
Inventor
闫城辉
冯文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56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4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4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4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接收侧统计在一统计窗口内从发送侧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其中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至少包括正常包,其中所述正常包包括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计算在所述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以及根据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和所述正常包,确定所述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通过本发明的方案,不仅提高对丢包率的计算精准度,并且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数据包在多媒体网络的真实传输情况以及体现多媒体网络的实际状况。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可包括可以探究的概念,但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或者已经探究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指出,否则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对于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而言不是现有技术,并且并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相关技术中,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设备通常可以基于无连接的传输协议(例如用户数据包协议,UDP)实现视频帧等媒体数据的传输,例如可以将一段视频帧数据分割成若干数据包进行传输。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UDP类型的无连接传输方式会存在丢包等影响多媒体网络质量的情况。为此,会针对多媒体网络进行丢包统计,然而现有的丢包算法会将所有非有序包(包括未丢包的乱序包)全部当做丢包处理或者将所有非有序包(包括重传包)全部当做乱序包而不做丢包处理。可以看出,现有的丢包算法精确度不高,使得计算结果偏大或偏小,其很难反映出数据包在多媒体网络的真实传输情况,也无法体现多媒体网络的实际状况。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案。利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对网络丢包率计算的精准度,使得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数据包在多媒体网络的真实传输情况以及体现多媒体网络的实际状况。鉴于此,本发明在如下的多个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案。利用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标记所传输媒体数据包的数据包是否为正常包,不仅可以真实反映数据包的传输情况,而且有利于接收侧进行精准的丢包计算。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包括:在接收侧统计在一统计窗口内从发送侧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其中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至少包括正常包,其中所述正常包包括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计算在所述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以及根据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和所述正常包,确定所述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媒体数据包包括用于标示包类型的字段,其中所述包类型包括正常包和重传包,其中所述统计在一统计窗口内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包括:根据所述用于标识包类型的字段,统计在所述统计窗口内实际接收到的正常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源端时,所述正常包的包类型指示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重传的有序包和/或非重传的乱序包,所述重传包的包类型指示所述接收侧请求重传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中转端时,所述正常包的包类型指示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重传的有序包、非重传的乱序包和/或重传的非有序包,所述重传包的包类型指示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进行重传的有序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确定所述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包括:计算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与所述正常包之间的差值;以及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的比值,确定所述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媒体数据包还包括包序号,计算在所述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包括:根据所述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与上一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之间的差值,计算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包括:在发送侧首次发送媒体数据包时,将其标记为正常包;以及响应于接收侧的重传请求发送媒体数据包时,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在从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是否为实质重传,以及将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标记为正常包,其中所述正常包的标记用于统计丢包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源端时,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在从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是否为实质重传包括:响应于所述重传请求,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确定为实质重传,并标记为重传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中转端时,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在从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是否为实质重传包括:响应于所述重传请求,根据对应的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的状态,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是否为实质重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对应的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的状态,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是否为实质重传包括:当所述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为有序包,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为实质重传,并标记为重传包;或当所述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为非有序包,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为非实质重传,并标记为正常包。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存储有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前文第一方面以及在下文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前文第二方面以及下文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实现前文第一方面以及在下文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或包括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计算机指令,使得实现前文第二方面以及在下文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前文第三方面以及下文多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在接收侧可以通过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和正常包计算从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的丢包率,有效避免未发生在本网络传输段上的丢包的干扰,不仅提高对丢包率的计算精准度,并且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数据包在多媒体网络的真实传输情况以及体现多媒体网络的实际状况。此外,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方案,在发送侧可以将首次发送的媒体数据包和从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未实质重传的媒体包标记正常包,以反映数据包在网络传输段上的真实传输情况,而且有利于接收侧根据正常包进行精准的丢包计算。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媒体网络系统的示例性场景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一个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另一个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媒体网络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定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以下将结合图1对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简单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媒体网络系统的示例性场景100的示图。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前述的场景100可以是各种设备进行媒体数据包交互的场景。例如,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视频或音频交互的场景等。需要说明的是,场景100可以支持终端之间点对点的音视频交互,或者也可以支持经由数据包中转端(例如媒体转发服务器,SFU)转发的音视频交互。其中,前述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屏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支持音视频交互的终端等。另外,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前述的终端和服务器的数量并不限定。例如,图1中的终端1、终端2和SFU也仅是示例性说明,SFU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如图1所示,在利用终端1与终端2进行音频或视频会议过程中,可以将媒体数据包直接发送至终端2,或者经由SFU转发至终端2。而对于所传输的媒体数据包,可以为其分配连续递增的序号,以便后续根据序号的连续性进行丢包判断。接收侧(例如终端2或SFU)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个包的包序号作为最大接收包序号。而对于之后接收到的其他包,可以判断其是否为有序包(例如判断该包序号是否大于最大接收包序号),并在确定该包为有序包时,更新最大接收包序号为该包序号。此外,还可以在确定发生丢包时,触发对丢失的数据包的重传。
如前文所述,现有的丢包算法不够精确,例如其可以采用(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包数-统计窗口内收到的有序包数)来统计丢包数,这种方式将全部的非有序包(例如未丢包的乱序包)当作丢包进行统计,使得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又例如还可以采用(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包数-统计窗口内实际接收包数)来统计丢包数,这种方式将全部的非有序包当作乱序包(也即将丢包后重新发送的重传包计入实际接收包数中)进行统计,使得计算结果明显偏小。为了克服丢包率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如图2中所示出的技术方案。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200的流程图。该多媒体网络可以支持点对点的终端之间的媒体数据包传输方式,还可以支持利用SFU进行数据转发的媒体数据包传输方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测执行图2中所示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多媒体网络和其中的发送侧和接收测可以具有与前文结合图1所描述的多媒体网络、终端以及服务器相同的通用属性,并且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得到进一步性能优化和提升。
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1处,可以在接收侧统计在一统计窗口内从发送侧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如前文所述,发送侧可以是终端或者一SFU,而接收测可以是SFU或终端。而前述的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至少包括正常包,且正常包包括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由此,前述的正常包可以真实反映出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的真实传输情况,可以将本网络传输段上未丢失的数据包全部作为正常包进行统计。
接着,在步骤S202处,可以计算在前述的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这里的统计窗口可以是根据实际场景的需求而设定的时间窗口,例如3分钟、5分钟、10分钟等。可以将在该时间窗口内应接收到的数据包视为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统计窗口的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对其具体设置方式进行限制。
接着,在步骤S203中,可以根据前述的接收到媒体数据包和正常包来确定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和正常包能够准确计算出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的丢包率,有效避免未发生在本网络传输段上的丢包的干扰,使得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数据包在多媒体网络的真实传输情况以及体现多媒体网络的实际状况。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前述的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的计算具体可以涉及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与正常包之间的差值,以及可以根据该差值与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的比值确定丢包率。该差值表示发生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的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的数量。而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可以由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与上一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例如,上一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为10,本次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为20,那么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20-10=1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涉及的算法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方案并不受此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媒体数据包可以包括用于标识包类型的字段,且包类型可以包括正常包和重传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该字段来统计在统计窗口内实际接收到正常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正常包的统计方式的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方案并不受此限制。例如,具体可以根据数据包传输协议来调整,而前述的包类型也可以不仅限于正常包和重传包的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文结合图1所述,发送侧可以是数据包源端,此时正常包的包类型可以指示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重传的有序包和/或非重传的乱序包,而重传包的包类型可以指示接收侧请求重传的数据包。例如,接收侧(例如终端2或SFU)在一个统计窗口内收到发送侧(例如终端1)的包序号:11、12、13、15、14(乱序)、16、19、17(重传)、18(重传)以及20。其中,接收侧在接收数据包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接收的包序号是否连续来申请重传。
例如,对于数据包14,其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并未发生丢包,仅是未按顺序接收的乱序包,该数据包14属于未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由此无论是否发起对该乱序包的重传请求,都不影响将该乱序包作为正常包。具体地,可能在请求重传之前就已获取到该数据包,所以不会触发对该数据包的重传请求,其属于非重传的乱序包。或者即便会请求重传该数据包,在将其标记为重传包后,通常还会接收到标记为正常包的乱序包,并根据去重原则来去除该重传包。而对于数据包17和18,其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的发生丢包,其属于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因此可以将其标记为重传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文结合图1所述,发送侧可以是数据包中转端(例如SFU)时,此时正常包的包类型可以指示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重传的有序包、非重传的乱序包和/或重传的非有序包,而重传包的包类型指示在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进行重传的有序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前所述,该发送侧在一个统计窗口内收到数据源端(例如终端1)的包序号:11、12、13、15、14(乱序)、16、19、17(重传)、18(重传)以及20时,可以将其转发至接收侧(例如终端2或另一个SFU)。具体地,在这一过程中若接收侧发起对有序包的重传请求,说明该数据包在接收时并未丢包,丢包是发生在发送之后。由此,可以确定该被请求重传的有序包为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并可以将重传的有序包标记为重传包。若接收侧发起对非有序包(包括乱序包或重传包)的重传请求,说明该数据包是在前一段网络传输段上发送丢包或乱序,在本次发送过程并未真实丢包,可以确定该被请求重传的非有序包属于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此时可以将重传的非有序包标记为正常包。由此,可以精准地对各个网络传输段上的正常包和重传包进行划分,从而提高丢包率的计算精准度。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300的流程图。该多媒体网络可以支持点对点的终端之间的媒体数据包传输方式,还可以支持利用SFU进行数据转发的媒体数据包传输方式,并且可以在发送测执行图3中所示的步骤来标记正常包,以便接收侧进行丢包统计。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多媒体网络和其中的发送侧和接收测可以具有与前文结合图1所描述的多媒体网络、终端以及服务器相同的通用属性,并且前文结合图2的细节性描述同样也适用于下文。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1处,可以在发送侧首次发送媒体数据包时,将其标记为正常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可以将首次发送的媒体数据包11~20都标记为正常包。这里的发送侧可以是数据包源端或数据包中转端。
接着,在步骤S302处,响应于接收侧的重传请求发送媒体数据包时,可以确定该媒体数据包在从发送侧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是否为实质重传,并将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标记为正常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侧首次发送完媒体数据包后,接收侧可能并没接收到该数据包(也即发生了丢包),此时会向发送侧发送重传请求。而发送侧可以响应该重传请求将本网络传输段上的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标记为正常包,也即将并未在本网络传输段上发生丢包的媒体数据包标记为正常包。基于此,不仅可以真实反映数据包的传输情况,而且有利于接收侧进行精准的丢包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在发送侧为数据包源端时,可以响应前述的重传请求,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确定为实质重传,并将其标记为重传包。例如,接收侧(例如终端2或SFU)在一个统计窗口内收到发送侧(例如终端1)的包序号:11、12、13、15、14(乱序)、16、19、17(重传)、18(重传)以及20。接收侧请求重传数据包17和18,发送侧在重传数据包17和18时,将其标记为重传包。而数据包14在首次发送时也被标记为正常包,其在传输过程中并未丢包,仅是未按接收顺序的乱序包,最终还会被接收侧接收到。如前所述,该数据包14可能并不触发重传,或者即便是触发重传被标记为重传包(因标记为正常包的数据包14并未丢失还会被接收侧接收到,所以该重传包依然会被去重处理掉)。而数据包17和18在传输过程中真实发生丢包,会进行实质重传,且无论重传包17和18是否被接收侧所接收到,均不会计入正常包。由此,后续在接收侧统计丢包率时,乱序包可以作为正常包和重传包被精准区分,从而有效提高对丢包率的计算精准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在发送侧为数据包中转端时,可以响应前述的重传请求,根据对应的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的状态来确定媒体数据包是否为实质重传。具体地,当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为有序包时,说明该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并未丢包,丢包发生在本网络传输段上,此时可以确定该媒体数据包为实质重传,并标记为重传包。或者当该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为非有序包时,说明该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路传输段上发生丢包,而非在本网路传输端上发生丢包,此时可以确定该媒体数据包为非实质重传,并标记为正常包。由此,可以避免将前一网络传输段发生的丢包计入本网络传输段,从而解决了在多节点网络路径中丢包率向后扩散的问题。
例如,如前所述,发送侧(例如SFU)在一个统计窗口内收到终端1发送的媒体数据包时(例如包序号为11~20的数据包),可以将其转发至接收侧(例如终端2)。具体地,发送侧可以在收到终端1的媒体数据包后马上转给终端,当终端2收到数据包15后,向SFU申请重传数据包14,SFU收到数据包14(乱序包)后响应重传申请,此时数据包14的包类型仍然是正常包。当终端2收到数据包19后,可以向SFU申请重传数据包17和18。在SFU收到数据包17和18的重传包后,可以响应重传申请,并将数据包17和18的包类型由重传包改为正常包。需要说明的是,发送侧可以将接收到媒体数据包进行缓存,以及记录媒体数据包是否为有序包,以便判断媒体数据包是否为实质重传。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终端2上计算丢包率时: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媒体数据包数=当前最大接收包序号(例如20)-上次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接收包序号(例如10)=10;正常包数=10(其中重传包17和18计入正常包);丢包率=(10-10)/10=0%。由此,可以反映出服务器到终端2的网络传输段并没有丢包。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媒体网络系统400的示意框图。该多媒体网络系统400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401以及其外围设备和外部网络。如前所述,该设备401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该设备401可以实现利用正常包来计算丢包率或对正常包的标记等操作,以实现前述结合图2或图3所述的本发明的方案。
如图4中所示,设备401可以包括CPU4011,其可以是通用CPU、专用CPU或者其他信息处理以及程序运行的执行单元。进一步,设备401还可以包括大容量存储器4012和只读存储器ROM 4013,其中大容量存储器4012可以配置用于存储各类数据以及多媒体网络所需的各种程序,ROM 4013可以配置成存储对于设备401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所需的数据。
进一步,设备401还包括其他的硬件平台或组件,例如示出的TPU(TensorProcessing Unit,张量处理单元)4014、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4015、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4016和MLU(MemoryLogic Unit),存储器逻辑单元)4017。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设备401中示出了多种硬件平台或组件,但这里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移除相应的硬件。例如,设备401可以仅包括CPU作为公知硬件平台和另一硬件平台作为本发明的测试硬件平台。
本发明的设备401还包括通信接口4018,从而可以通过该通信接口4018连接到局域网/无线局域网(LAN/WLAN)405,进而可以通过LAN/WLAN连接到本地服务器406或连接到因特网(“Internet”)407。替代地或附加地,本发明的设备401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4018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直接连接到因特网或蜂窝网络,例如基于第三代(“3G”)、第四代(“4G”)或第5代(“5G”)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本发明的设备401还可以根据需要访问外部网络的服务器408以及可能的数据库409。
设备401的外围设备可以包括显示装置402、输入装置403以及数据传输接口404。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402可以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器。输入装置403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姿势捕捉相机,或其他输入按钮或控件,其配置用于接收数据的输入或用户指令。数据传输接口404可以包括例如串行接口、并行接口或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串行ATA、火线(“FireWire”)、PCI Express和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等,其配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本发明的设备401的上述CPU 4011、大容量存储器4012、只读存储器ROM 4013、TPU4014、GPU 4015、FPGA 4016、MLU 4017和通信接口4018可以通过总线4019相互连接,并且通过该总线与外围设备实现数据交互。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该总线4019,CPU 4011可以控制设备401中的其他硬件组件及其外围设备。
在工作中,本发明的设备401的处理器CPU 4011可以通过输入装置403或数据传输接口404获取媒体数据包,并调取存储于存储器4012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代码对获取到媒体数据包进行处理,以完成对媒体数据包的包类型的标记或计算丢包率。
从上面关于本发明模块化设计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或需求进行灵活地布置而不限于附图所示出的架构。进一步,还应当理解,本发明示例的执行操作的任何模块、单元、组件、服务器、计算机或设备可以包括或以其他方式访问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可移除的)和/或不可移动的)例如磁盘、光盘或磁带。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以用于存储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基于此,本发明也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在前结合附图所描述的方法和操作。
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方式是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在实践本发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Claims (7)

1.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侧统计在一统计窗口内从发送侧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其中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至少包括正常包,其中所述正常包包括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
计算在所述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以及
根据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和所述正常包,确定所述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
其中所述媒体数据包包括用于标示包类型的字段,其中所述包类型包括正常包和重传包,其中所述统计在一统计窗口内实际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包括:根据所述用于标识包类型的字段,统计在所述统计窗口内实际接收到的正常包,其中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源端时,所述正常包的包类型指示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重传的有序包和/或非重传的乱序包,所述重传包的包类型指示所述接收侧请求重传的数据包;或
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中转端时,所述正常包的包类型指示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非重传的有序包、非重传的乱序包和/或重传的非有序包,所述重传包的包类型指示在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进行重传的有序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确定所述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包括:
计算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与所述正常包之间的差值;以及
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的比值,确定所述多媒体网络的丢包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媒体数据包还包括包序号,计算在所述统计窗口内应接收到的媒体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与上一统计窗口内媒体数据包的最大包序号之间的差值,计算所述应接收到媒体数据包。
4. 一种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侧首次发送媒体数据包时,将其标记为正常包;以及
响应于接收侧的重传请求发送媒体数据包时,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在从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是否为实质重传,以及将非实质重传的媒体数据包标记为正常包,其中所述正常包的标记用于统计丢包率;
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源端时,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在从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是否为实质重传包括:响应于所述重传请求,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确定为实质重传,并标记为重传包;或
当所述发送侧为数据包中转端时,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在从所述发送侧到所述接收侧的网络传输段上是否为实质重传包括:响应于所述重传请求,根据对应的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的状态,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是否为实质重传。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对应的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的状态,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是否为实质重传包括:
当所述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为有序包,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为实质重传,并标记为重传包;或
当所述媒体数据包在前一网络传输段上为非有序包,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包为非实质重传,并标记为正常包。
6.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有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15671.0A 2021-11-25 2021-11-25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Active CN114124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5671.0A CN114124754B (zh) 2021-11-25 2021-11-25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5671.0A CN114124754B (zh) 2021-11-25 2021-11-25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754A CN114124754A (zh) 2022-03-01
CN114124754B true CN114124754B (zh) 2024-05-17

Family

ID=8037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5671.0A Active CN114124754B (zh) 2021-11-25 2021-11-25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475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791A (zh) * 2012-12-11 2013-04-24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动态适应监控视频传输方法
CN107864084A (zh) * 2016-09-22 2018-03-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282381A (zh) * 2017-09-15 2018-07-13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丢包率监控方法、装置及测试服务器
CN110113662A (zh) * 2019-04-18 2019-08-0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适应多种网络状况的视频监控客户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791A (zh) * 2012-12-11 2013-04-24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动态适应监控视频传输方法
CN107864084A (zh) * 2016-09-22 2018-03-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282381A (zh) * 2017-09-15 2018-07-13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丢包率监控方法、装置及测试服务器
CN110113662A (zh) * 2019-04-18 2019-08-0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适应多种网络状况的视频监控客户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754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1157B2 (en) Adaptive compression management for web services
CN111818632B (zh) 一种设备同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77769B2 (en) Counting SYN packets
CN115174432A (zh) Rdma网络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73128A (zh) 通信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WO2021134418A1 (zh)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2838980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4754B (zh) 用于处理多媒体网络中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WO2021056715A1 (zh) 一种服务器的代理监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614526A (zh) 一种hinoc链路快速维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784337A (zh) 一种云服务质量监控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4005637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824689B (zh) 边缘计算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5104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6402A (zh) 日志数据的获取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63209B (zh) 基于tcp网络的性能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50517B (zh) 键盘操作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键盘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2671822B (zh)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服务器和系统
CN109413485B (zh) 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16318626A (zh) 一种RoCE网络中标记ECN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5399A (zh) 用于对多媒体网络状况进行检测的方法、传输媒体数据包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CN116668338A (zh) 时延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200120007A1 (en) Network evaluating apparatus, network evalu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7640459A (zh) 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95417A (zh) 视频点播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