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3196A -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3196A
CN114123196A CN202111509150.1A CN202111509150A CN114123196A CN 114123196 A CN114123196 A CN 114123196A CN 202111509150 A CN202111509150 A CN 202111509150A CN 114123196 A CN114123196 A CN 114123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apacity
grid element
loa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91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庆泽
张士然
张勇
李岩
张利锋
迟承哲
王海燕
和娟
张添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e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e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engd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5091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31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3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3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根据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获得电网元件正常运行情况下,在前述环境类别和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前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准确的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并且能够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配电网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向电力用户的环节,也是保证用户安全可靠用电的重要环节。供电能力是配电网运行与规划的重要参考,例如,在调度运行分析、方式调整、规划建设、业扩报装等环节,都需要参考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因此,如何准确的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以便准确的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外部特征数据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
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可选的,所述外部特征数据至少包括当前所处的季节、当前所处的月份、当天的日期类型、当天的气温。
可选的,在所述电网元件为主变压器的情况下,所述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max(Sh,γ*Szj)-Sd-γ*Sz确定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主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z为所述主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可选的,在所述电网元件为线路的情况下,所述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
按照Ik=α*Im-max(Ih,γ*Izj)-Id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
按照
Figure BDA0003404596560000021
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I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Im为所述线路的额定电流,I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γ为等效负荷系数,Izj为所述线路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换算电流值,Id为所述线路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电流,S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UB为所述线路的基准线电压,Sz′为所述线路的在途报装容量。
可选的,在所述电网元件为配电变压器的情况下,所述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max(Sh″,γ*Szj″)-Sd″+Sx-γ*Sz″确定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配电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x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在历史最高负荷日已申请销户用户的负荷,Sz″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可选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
针对所述配电网中指定的电网元件,根据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可开放容量,确定出所述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
根据所述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负荷转移,以平衡所述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负载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装置,包括:
特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
环境类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特征数据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
用电时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可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主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主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max(Sh,γ*Szj)-Sd-γ*Sz确定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主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z为所述主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可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线路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线路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按照Ik=α*Im-max(Ih,γ*Izj)-Id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按照
Figure BDA0003404596560000041
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I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Im为所述线路的额定电流,I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γ为等效负荷系数,Izj为所述线路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换算电流值,Id为所述线路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电流,S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UB为所述线路的基准线电压,Sz′为所述线路的在途报装容量。
可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配电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max(Sh″,γ*Szj″)-Sd″+Sx-γ*Sz″确定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配电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x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在历史最高负荷日已申请销户用户的负荷,Sz″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由此可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首先获得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根据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之后获得电网元件正常运行情况下,在前述环境类别和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前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由于在相同或者相似的环境下,同一个电网元件在相同用电时段的负荷是相似的。因此,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历史负荷参数确定出的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另外,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运算量较小,评估的耗时很短,因此能够以很高的频率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能够极大地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公开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以便准确的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例如由服务器执行。该方法包括:
S101:获得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
其中,配电网中的电网元件包括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以及线路。
用户的用电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夏季,当气温高时,用电量较大,当气温低时,用电量较小;在冬季,当气温低时,用电量较大,当气温高时,用电量较小。在节假日,家庭用户的用电量较大,在工作日,家庭用户的用电量较小。
实施中,采用如下方案确定外部特征数据的组成:
确定多种备选特征数据;
分别计算每种备选特征数据与电网元件的当天最大负荷的佩尔森相关系数;
基于各备选特征参数的佩尔森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从多种备选特征数据中筛选出外部特征数据,其中,外部特征数据的佩尔森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其他备选特征参数的佩尔森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其中,佩尔森相关系数为1时,表明备选特征数据与当天最大负荷之间完全正相关;佩尔森相关系数小于0时,表明备选特征数据与当天最大负荷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佩尔森相关系数为-1时,表明备选特征数据与当天最大负荷之间完全负相关。佩尔森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时,表明备选特征数据与当天最大负荷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可选的,按照佩尔森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多种备选特征数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处于前面指定位数的备选特征数据作为外部特征数据。
可选的,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至少包括当前所处的季节、当前所处的月份、当天的日期类型、当天的气温。其中,日期类型包括工作日、节日和假日。当天的气温至少包括当天的最高温度。
实施中,月份数据为:1月至12月分别标记为“01”、“02”、“03”、……、“12”。季节数据为:3~5月为春季,标记为“1”;6~8月为夏季,标记为“2”;9~11月为秋季,标记为“3”,12~2月为冬季,标记为“4”。日期类型数据为:工作日标记为“01”,节日标记为“02”,假日标记为“03”。
可选的,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还可以包括当天的湿度、当天的天气情况、当天的降水量、当天的风速、以及当天的风向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S102:根据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
按照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可以将电网元件所处环境划分为多个类别。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类别具有相同的字符型外部特征数据,具有相似的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以上文关于外部特征数据的举例来说,季节、月份、日期类型为字符型外部特征数据,气温为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其中,相似的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是指: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值在给定范围内,或者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在同一个给定区间内。
例如,在夏季6月份的若干个工作日,当日的最高气温均处于给定区间(30℃,35℃],那么前述若干的工作日内,电网元件所处环境被划分为同一个类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电网元件在任意两天的至少一个字符型外部特征数据不同,或者至少一个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存在较大差异,那么电网元件在这两天所处的环境被划分为不同类别。其中,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是指: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值超出给定范围,或者数值型外部特征数据不在同一个给定区间内。
例如,在夏季6月份,第一个工作日的当日最高气温处于给定区间(30℃,35℃],第二个工作日的当日最高气温处于(35℃,40℃],那么在这两个工作日内,电网元件所处环境被划分为不同类别。
以按照电网元件所处的季节、所处的月份、所处的日期类型、所处的气温对电网元件所处的环境进行类别划分为例:电网元件所处的季节不同,那么电网元件所处的环境类别不同;电网元件所处的月份不同,那么电网元件所处环境的类别不同;电网元件所处的日期类型不同,那么电网元件所处的环境类别不同;日最高气温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值,或者日最高气温不在同一个给定区间内,那么电网元件所处的环境类别不同。
S103: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
实施中,按照用电量将一天划分为尖峰时段、高峰时段、平峰时段和低谷时段。
例如,尖峰时段为19:00至22:00,高峰时段为8:00至11:00,以及15:00至19:00,平峰时段为7:00至8:00,11:00至15:00,以及22:00至23:00,低谷时段为23:00至次日7:00。前述仅是一个举例,在不同的地域,用电时段的划分可能不同。
S104: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电网元件在前述环境类别以及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在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后,从预存的数据中获得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该电网元件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和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并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前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同或者相似的环境下,同一个电网元件在相同用电时段的负荷是相似的。因此,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历史负荷参数确定出的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外部特征数据包含的数据种类越多,对电网元件所处的环境类别划分就越细,相应的,获得的历史负荷参数更加接近电网元件在当前的实际负荷,确定出的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的准确性相应提高。
在首次执行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确定电网元件在过去一段时间(例如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内每天所处的环境类别,确定出电网元件在每天的各个用电时段的历史负荷参数,对应存储电网元件正常运行情况下在各个用电时段的历史负荷参数和对应的环境类别。在执行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之后,每天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更新。可以理解的是,在预处理中,也是根据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电网元件每天所处的环境类别。
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首先获得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根据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之后获得电网元件正常运行情况下,在前述环境类别和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前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由于在相同或者相似的环境下,同一个电网元件在相同用电时段的负荷是相似的。因此,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历史负荷参数确定出的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另外,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运算量较小,评估的耗时很短,因此能够以很高的频率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能够极大地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的实时性。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以下步骤:
针对配电网中指定的电网元件,根据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可开放容量,确定出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
根据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负荷转移,以平衡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负载率。
实施中,针对每个指定的电网元件,根据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可开放容量确定出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之后,根据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负荷转移,从而平衡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负载率,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的,根据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负荷转移,包括:
对多个电网元件在同一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横向对比,确定出负载率较高的电网元件,对负载率较高的电网元件进行负荷转移,以便平衡各电网元件的负载率。
其中,负载率较高的电网元件是指:负载率达到预设的负载率阈值的电网元件,或者,按照负载率从大到小的顺序对电网元件进行排序,排序后处于前面指定位数的电网元件。
可选的,根据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负荷转移,还包括:
对同一电网元件在不同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纵向对比,如果电网元件在不同用电时段的负载率的不均衡程度较大,那么对该电网元件进行负荷转移,从而平衡该电网元件的整体负荷曲线。
其中,不均衡程度较大是指:不均衡程度达到预设的程度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横向对比是指不同电网元件之间的对比,纵向对比是指对同一电网元件在不同用电时段的对比。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电网元件为主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电网元件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主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Sh-Sd-γ*Sz确定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第二种方案: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主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max(Sh,γ*Szj)-Sd-γ*Sz确定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主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建议参考值为Sh/Sn,Szj为主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主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z为主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max()表示取最大值。
也就是说,根据主变压器的外部特征数据确定主变压器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并确定主变压器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从预存的数据中,获得该主变压器正常运行情况下,在相同环境类别以及相同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之后利用上述的任意一个公式计算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上述的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相比,在评估主变压器的可开放容量的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到主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电网元件为线路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电网元件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线路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
按照Ik=α*Im-Ih-Id确定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
按照
Figure BDA0003404596560000111
确定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第二种方案: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线路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
按照Ik=α*Im-max(Ih,γ*Izj)-Id确定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
按照
Figure BDA0003404596560000121
确定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Ik为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Im为线路的额定电流,I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线路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γ为等效负荷系数,Izj为线路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换算电流值,Id为线路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电流,Sk′为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UB为线路的基准线电压,Sz′为线路的在途报装容量,max()表示取最大值。
也就是说,根据线路的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线路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并确定线路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从预存的数据中,获得该线路正常运行情况下,在相同环境类别以及相同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之后利用上述的任意一个公式计算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进一步计算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上述的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相比,在评估线路的可开放容量的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到线路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换算电流值,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电网元件为配电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电网元件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配电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Sh″-Sd″+Sx-γ*Sz″确定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第二种方案,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配电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max(Sh″,γ*Szj″)-Sd″+Sx-γ*Sz″确定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配电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配电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配电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x为配电变压器在历史最高负荷日已申请销户用户的负荷,Sz″为配电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max()表示取最大值。
也就是说,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外部特征数据确定配电变压器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并确定配电变压器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从预存的数据中,获得该配电变压器正常运行情况下,在相同环境类别以及相同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之后利用上述的任意一个公式计算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上述的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相比,在评估配电变压器的可开放容量的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到配电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上述公开了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相应的,本申请公开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装置,说明书中关于两者的说明可以相互参考。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特征数据获取模块10,用于获得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
环境类别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外部特征数据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
用电时段确定模块30,用于确定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
数据处理模块40,用于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电网元件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该历史负荷参数确定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可选的,数据处理模块40包括主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
主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电网元件为主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该主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max(Sh,γ*Szj)-Sd-γ*Sz确定该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或者,主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电网元件为主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该主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Sh-Sd-γ*Sz确定该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主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主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主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z为主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可选的,数据处理模块40还包括线路容量确定单元。
线路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电网元件为线路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该线路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按照Ik=α*Im-max(Ih,γ*Izj)-Id确定该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按照
Figure BDA0003404596560000141
确定该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或者,线路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电网元件为线路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该线路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按照Ik=α*Im-max(Ih,γ*Izj)-Id确定该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按照
Figure BDA0003404596560000142
确定该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Ik为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Im为线路的额定电流,I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线路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γ为等效负荷系数,Izj为线路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换算电流值,Id为线路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电流,Sk′为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UB为线路的基准线电压,Sz′为线路的在途报装容量。
可选的,数据处理模块40还包括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
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电网元件为配电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该配电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max(Sh″,γ*Szj″)-Sd″+Sx-γ*Sz″确定该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或者,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电网元件为配电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该配电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Sh″-Sd″+Sx-γ*Sz″确定该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配电变压器在当前所处环境类别以及当前所处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配电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配电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x为配电变压器在历史最高负荷日已申请销户用户的负荷,Sz″为配电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途报装容量是指:已批复但未投运的用户报装容量。
可选的,在图2所示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用于:针对配电网中指定的电网元件,根据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可开放容量,确定出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根据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负荷转移,以平衡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负载率。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所述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外部特征数据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
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特征数据至少包括当前所处的季节、当前所处的月份、当天的日期类型、当天的气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主变压器的情况下,所述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max(Sh,γ*Szj)-Sd-γ*Sz确定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主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z为所述主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线路的情况下,所述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
按照Ik=α*Im-max(Ih,γ*Izj)-Id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
按照
Figure FDA0003404596550000021
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I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Im为所述线路的额定电流,I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γ为等效负荷系数,Izj为所述线路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换算电流值,Id为所述线路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电流,S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UB为所述线路的基准线电压,Sz′为所述线路的在途报装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配电变压器的情况下,所述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包括:
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
按照Sk″=α*Sn″-max(Sh″,γ*Szj″)-Sd″+Sx-γ*Sz″确定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配电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x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在历史最高负荷日已申请销户用户的负荷,Sz″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针对所述配电网中指定的电网元件,根据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可开放容量,确定出所述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
根据所述电网元件在各个用电时段的负载率进行负荷转移,以平衡所述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负载率。
7.一种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特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配电网中电网元件的外部特征数据;
环境类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特征数据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环境类别;
用电时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所处的用电时段;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电网元件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参数,基于所述电网元件的额定运行参数和所述历史负荷参数确定所述电网元件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主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主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max(Sh,γ*Szj)-Sd-γ*Sz确定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主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主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主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z为所述主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线路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线路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按照Ik=α*Im-max(Ih,γ*Izj)-Id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按照
Figure FDA0003404596550000031
确定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I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电流,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Im为所述线路的额定电流,I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线路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最高负荷电流,γ为等效负荷系数,Izj为所述线路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换算电流值,Id为所述线路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电流,Sk′为所述线路当前的可开放容量,UB为所述线路的基准线电压,Sz′为所述线路的在途报装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网元件为配电变压器的情况下,获得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按照Sk″=α*Sn″-max(Sh″,γ*Szj″)-Sd″+Sx-γ*Sz″确定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
其中,Sk″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的可开放容量,α为预设的重载率管控阈值,Sn″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h″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配电变压器在所述环境类别以及所述用电时段下的历史负荷最大值,γ为等效负荷系数,Szj″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当前接入用户的总容量,Sd″为在所述配电变压器负荷最高时刻的新能源供电系统的等效出力,Sx为所述配电变压器在历史最高负荷日已申请销户用户的负荷,Sz″为所述配电变压器的在途报装容量。
CN202111509150.1A 2021-12-10 2021-12-10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1231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9150.1A CN114123196A (zh) 2021-12-10 2021-12-10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9150.1A CN114123196A (zh) 2021-12-10 2021-12-10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3196A true CN114123196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9150.1A Pending CN114123196A (zh) 2021-12-10 2021-12-10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31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8858A (zh) * 2022-11-25 2023-02-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配电变压器可开放容量计算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6669A (zh) * 2011-11-11 2012-04-25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 电力系统公变用户报装受理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543352A (zh) * 2013-09-25 2014-01-29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运行数据确定变压器动态过负荷曲线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6669A (zh) * 2011-11-11 2012-04-25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 电力系统公变用户报装受理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543352A (zh) * 2013-09-25 2014-01-29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运行数据确定变压器动态过负荷曲线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晓慧 等: "基于营配贯通的供电方案生成应用研究",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vol. 17, no. 10, pages 49 - 54 *
蔡冬阳: "基于负荷数据的配网中压线路可开放容量模型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 no. 23, pages 66 - 6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8858A (zh) * 2022-11-25 2023-02-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配电变压器可开放容量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5249B2 (en) And control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Mandal et al. A neural network based several-hour-ahead electric load forecasting using similar days approach
Methaprayoon et al. Multistag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engine with front-end weather forecast
Lew et al. Value of wind power forecasting
Mu et al.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using improved similar days method
US201601966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ntralized Power Generation Loss Savings For Energy Generation With The Aid Of A Digital Computer
CN102426674A (zh) 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
CN111210093A (zh) 基于大数据的日用水量预测方法
CN107730076B (zh)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Petrichenko et al. District heating demand short-term forecasting
CN111860992A (zh) 客流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09958A (zh) 一种计及光伏并网功率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CN108256724A (zh) 一种基于动态行业系数的配电网可开放容量规划方法
CN110866658A (zh) 一种城市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
Sharma et al. Leveraging weather forecasts in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CN115792370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表的用能诊断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123196A (zh)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598155A (zh) 一种变电站的负荷增减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507507A (zh) 基于大数据的月用水量预测方法
Rao et al. An expert system approach to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for Reliance Energy Limited, Mumbai
Dsouza et al. The challenges of valuing distributed generation
CN115860797B (zh) 一种适应新电价改革形势的电量需求预测方法
US20210057914A1 (en) Op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Memmel et al. Simulation of vertical power flow at MV/HV transformers for quantification of curtailed renewable power
CN116485443A (zh) 一种电力现货市场价格信息预测优化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