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3146A -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3146A
CN114123146A CN202010897603.1A CN202010897603A CN114123146A CN 114123146 A CN114123146 A CN 114123146A CN 202010897603 A CN202010897603 A CN 202010897603A CN 114123146 A CN114123146 A CN 114123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processing circuit
audio
tube
switch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76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3146B (zh
Inventor
何成
杨文涛
何财福
阮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76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3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3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3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3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3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02H9/04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浪涌防护能力不足,造成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的问题,提高音频端口的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该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包括音频处理电路和浪涌防护电路。其中,浪涌防护电路连接于音频处理电路的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拾音端之间。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拾音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Description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音频功放设备、投影设备在使用时接地不良或存在浮地电压,设备在音频端口进行插拔的瞬间存在超过毫秒级的脉冲,即浪涌电压或浪涌电流,容易导致音频端口的音频处理电路中的电气过应力(electrical over stress,EOS)失效。
现有的方案是,在音频端口增加瞬态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作为浪涌防护器件,或者通过外接音频隔离器来防止大浪涌。TVS管不能够对持续时间为毫秒级的浪涌进行防护,而外接音频隔离器用户使用不方便,而且会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浪涌防护能力不足,造成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该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包括音频处理电路和浪涌防护电路。其中,浪涌防护电路连接于音频处理电路的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拾音端之间。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基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在该音频端口处理电路中,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和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管,通过第一开关管的导通或截止,控制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接地与否,可以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瞬间产生的大浪涌,从而防止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的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
可选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在上述可选地方案中,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管,可通过第二开关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一开关管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一开关管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浪涌防护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浪涌防护电路是针对具有两个拾音端的音频处理电路,除了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管外,还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三开关管,通过第三开关管的导通或截止,控制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接地与否,可以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瞬间产生的大浪涌,从而防止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的可靠性,降低使用成本。此外,在音频端口插入音频设备,并完成拾音端的检测后,音频处理电路会根据检测结果,将音频处理电路内部对应拾音端的接地开关开启。在音频端口处理电路中设置了第一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后,可以根据拾音端的检测结果将第一开关管或第三开关管开启,以使相应的拾音端在芯片内部接地时,将该拾音端在音频处理电路外部,通过第一开关管或第三开关管接地,从而起到保护音频处理电路内部的开关低阻抗电路失效的目的,提高音频端口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在上述可选地方案中,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管,可通过第四开关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三开关管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三开关管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其中,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包括:音频处理电路和浪涌防护电路,浪涌防护电路连接于音频处理电路的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拾音端之间;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该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包括: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向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由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开启,以使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与地导通。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引脚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则在预设时间段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向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由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关闭。
基于第二方面提供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在该方法中,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时,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管开启,以使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与地导通。当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时,音频处理电路会在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第一开关管关闭,从而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瞬间产生的大浪涌,避免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的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
可选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该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中,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二开关管控制第一开关管开启,第二控制信号通过第二开关管控制第一开关管关闭。在上述可选地方案中,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管,可通过第二开关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一开关管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一开关管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浪涌防护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该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还可以包括: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向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由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管开启,以使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与地导通。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则在预设时间段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向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由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管关闭,音频处理电路开始检测拾音端。在拾音端检测完成后,音频处理电路根据拾音端检测结果开启第一开关管或第三开关管。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浪涌防护方法是针对具有两个拾音端的音频处理电路,除了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管外,还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三开关管,通过第三开关管的导通或截止,控制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接地与否,可以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瞬间产生的大浪涌,从而防止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的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此外,在音频端口插入音频设备,并完成拾音端的检测后,音频处理电路会根据检测结果,将音频处理电路内部对应拾音端的接地开关开启。在音频端口处理电路中设置了第一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后,可以根据拾音端的检测结果将第一开关管或第三开关管开启,以使相应的拾音端在芯片内部接地时,将该拾音端在音频处理电路外部,通过第一开关管或第三开关管接地,从而起到保护音频处理电路内部的开关低阻抗电路失效的目的,提高音频端口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该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中,第三控制信号通过第四开关管控制第三开关管开启,第四控制信号通过第四开关管控制第三开关管关闭。在上述可选地方案中,在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上通过第四开关管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可通过第四开关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三开关管的开启与否,起到保护第三开关管的作用。在上述可选地方案中,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管,可通过第四开关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三开关管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三开关管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该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基于第三方面提供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在该电路中,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和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管,通过第一开关管的导通或截止,控制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接地与否,可以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瞬间产生的大浪涌,从而防止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的安全性和使用成本。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在上述可选地方案中,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管,可通过第二开关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一开关管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一开关管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浪涌防护电路是针对具有两个拾音端的音频处理电路,除了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管外,还在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三开关管,通过第三开关管的导通或截止,控制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接地与否,可以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瞬间产生的大浪涌,从而防止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的安全性和使用成本。此外,在音频端口插入音频设备,并完成拾音端的检测后,音频处理电路会根据检测结果,将音频处理电路内部对应拾音端的接地开关开启。在音频端口处理电路中设置了第一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后,可以根据拾音端的检测结果将第一开关管或第三开关管开启,以使相应的拾音端在芯片内部接地时,将该拾音端在音频处理电路外部,通过第一开关管或第三开关管接地,从而起到保护音频处理电路内部的开关低阻抗电路失效的目的,提高音频端口的可靠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在上述可选地方案中,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管,可通过第四开关管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三开关管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三开关管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端口电气特性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和第二拾音端联动防护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浪涌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浪涌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01-音频处理电路;03-音频端口;201-第一开关管;202-第三开关管;203-第二开关管;204-第四开关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和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端口电气特性示意图,参考图1,对于一个音频端口03一般具有如下端口:左声道端(AUDIO_HP_L)、右声道端(AUDIO_HP_R)、插入检测端(HP_DETECT)和拾音端(MIC A/MIC B)。其中,插入检测端用于检测音频接口是否有音频设备插入;拾音端用于实现录音功能。在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03的瞬间容易存在较大的浪涌电压,该浪涌电压的出现一般是由拾音端导致的。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端口03浪涌防护的电路框图。参考图2,在音频端口03只有一个拾音端的情况下,在音频端口03的拾音端上连接有第一开关管201。其中,第一开关管201可以是开关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如NMOS晶体管。以第一开关管201为NMOS晶体管为例,第一开关管201的栅极(gate electrode,G)作为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其中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为控制IO端。第一开关管201的漏极(drain,D)作为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03的第一拾音端。第一开关管201的源极(source,S)作为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三端接地。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控制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当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为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则音频端口03的拾音端从音频处理电路01的外部接地,从而可以在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03的瞬间,通过第一开关管201的导通,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瞬间产生的大浪涌。
当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为低电平时,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截止,则音频端口03的拾音端的外部接地断开,开启正常的音频端口03录音功能。
因此,在音频端口03的拾音端上设置第一开关管201,通过第一开关管201的导通或截止,控制音频端口03的第一拾音端接地与否,可以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03瞬间产生的大浪涌,从而防止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03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03的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
如果音频端口03具有两个拾音端,则在音频端口03的第一拾音端连接第一开关管201,在音频端口03的第二拾音端连接第三开关管202。其中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可以是开关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例如NMOS晶体管。
以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为NMOS晶体管为例,对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与音频端口03的拾音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请参考图3,第一拾音端为SLEEVE引脚,第二拾音端为RING引脚。
第一开关管201的栅极(gate electrode,G)作为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其中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为第一控制IO端,即对应图2和图3中的控制IO A。第一开关管201的漏极(drain,D)作为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03的第一拾音端。第一开关管201的源极(source,S)作为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三端接地。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控制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第三开关管202的栅极(gate electrode,G)作为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其中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为第二控制IO端,即对应图2和图3中的控制IO B。第三开关管202的漏极(drain,D)作为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二端,连接音频端口03的第二拾音端。第三开关管202的源极(source,S)作为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三端接地。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控制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当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作为音频端口03的浪涌防护电路工作时,音频处理电路01会通过插入检测端检测音频端口03是否有音频设备插入,在没有音频设备插入的情况下,音频处理电路01会将控制其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均输出高电平,使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均开启,可以旁路掉音频设备插入瞬间的大浪涌。
当音频设备插入后,音频处理电路01继续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二开关管开启,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瞬间的大浪涌后,将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二开关管关闭,使音频端口03正常开启线序检测,即检测使用哪个拾音端进行录音。
当拾音端检测完成后,音频处理电路01会根据检测结果,将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对应拾音端的接地开关开启。在音频端口03处理电路中设置了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后,可以根据拾音端的检测结果将第一开关管201或第三开关管202开启,以使相应的拾音端在芯片内部接地时,将该拾音端在音频处理电路01外部,通过第一开关管201或第三开关管202接地,从而起到保护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的开关低阻抗电路失效的目的,提高音频端口03的可靠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端口03浪涌防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请参考图3,为了保护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在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开关管201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203,在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三开关管202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204。同样的,第二开关管203和第四开关管204可以为开关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如NMOS晶体管。
下面以第二开关管203和第四开关管204为NMOS晶体管为例,对第二开关管203与第一开关管201的连接关系,以及第四开关管204与第三开关管202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其中,第二开关管203的栅极(gate electrode,G)作为第二开关管203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第一开关管201的漏极(drain,D)作为第二开关管20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203的源极(source,S)作为第二开关管203的第三端接地,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第二开关管203的第一端控制第二开关管203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管203,可通过第二开关管203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一开关管201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一开关管201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第四开关管204的栅极(gate electrode,G)作为第四开关管204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第四开关管204的漏极(drain,D)作为第四开关管20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第四开关管204的源极(source,S)作为第四开关管204的第三端接地,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第四开关管204的第一端控制第四开关管204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在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上通过第四开关管204连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可通过第四开关管204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三开关管202的开启与否,起到保护第三开关管202的作用。由于音频处理芯片的控制端提供的电压信号较低,对于大功率的开关管不足以控制其开启,通过在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管204,可通过第四开关管204的开关作用来控制第三开关管202的开启与否,保证第三开关管202能够正常开启,提高浪涌防护电路的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在音频端口03的浪涌防护电路中增加了第二开关管203和第四开关管204后,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开启/关闭的信号会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当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上连接有第二开关管203时,若要开启第一开关管201,则音频处理电路01控制第一控制端输出低电平,控制第二开关管203截止。由于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上还连接有电源,当第二开关管203截止后,则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开启第一开关管201。同样地,若要关闭第一开关管201,则音频处理电路01控制第一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即可。
当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上连接有第四开关管204时,若要开启第三开关管202,则音频处理电路01控制第二控制端输出高电平,控制第四开关管204截止。由于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上连接有电源,当第四开关管204截止后,则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为高电平,使得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开启第三开关管202。同样地,若要关闭第三开关管202,则音频处理电路01控制第二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即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浪涌防护方法的流程图。适用于只有一个拾音端的音频处理电路,该音频处理电路设置有浪涌防护电路。
结合图4,音频端口03的浪涌防护方法包括:
S401,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端检测是否有音频设备插入。
S402,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向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由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开启,以使音频端口03的第一拾音端与地导通。
S403,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引脚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则在预设时间段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向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由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关闭。
应当注意的是,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可以是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脉冲信号。在浪涌防护电路中,如果第一开关管201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203,则通过第二开关管203来控制第一开关管201的开启与关闭。因此,在第一开关管201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之间是否设置第二开关管203,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开启的第一控制信号可能不一样,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关闭的第二控制信号也可能不一样。
例如,若未设置第二开关管203,则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可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开启,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可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关闭。若设置有第二开关管203,则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可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开启,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可控制第二开关管203关闭。
在该方法中,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时,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开启,以使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拾音端与地导通。当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端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时,音频处理电路01会在预设时间段后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关闭,从而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03瞬间产生的大浪涌,避免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03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03的安全性和使用成本。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浪涌防护方法的流程图。可适用于图2和图3显示的具有两个拾音端的音频处理电路01,并且该音频处理电路01设置有浪涌防护电路。
结合图5,音频端口03的浪涌防护方法包括:
S501,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端检测是否有音频设备插入。
S502,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向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向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由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开启,以使音频端口03的第一拾音端与地导通;由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管202开启,以使音频端口03的第二拾音端与地导通;由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四开关管204开启。
S503,音频处理电路01的插入检测端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则在预设时间段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向第一开关管201的第一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向第三开关管202的第一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由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201关闭,由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管202关闭,音频处理电路01开始检测拾音端。
值得说明的,预设时间段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音频端口03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S504,在拾音端检测完成后,音频处理电路01根据拾音端检测结果开启第一开关管201或第三开关管202。
应当理解,检测拾音端可以是检测插入的音频设备适用于哪种规范。假设第一拾音端为SLEEVE引脚,对应于图1和图3中的AUDIO_SLEEVE_R,第二拾音端为RING引脚,对应于图1和图3中的AUDIO_RING_R,如适用于美国规范,则开启RING引脚在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的接地开关,并同时开启RING引脚上连接的第三开关管202,从而防止RING引脚在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的开关低阻抗电路失效。如适用于欧洲规范,则开启SLEEVE引脚在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的接地开关,并同时开启SLEEVE引脚上连接的第一开关管201,从而防止SLEEVE引脚在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的开关低阻抗电路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可以是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脉冲信号。在浪涌防护电路中,如果第三开关管202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204,则通过第四开关管204来控制第三开关管202的开启与关闭。因此,在第三开关管202与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之间是否设置第四开关管204,控制第三开关管202开启的第三控制信号可能不一样,控制第三开关管202关闭的第四控制信号也可能不一样。具体可参考上方关于是否设置第二开关管2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该浪涌防护方法是针对具有两个拾音端的音频端口03处理电路,在该音频端口03处理电路中除了在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一控制端与音频端口03的第一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管201外,还在音频处理电路01的第二控制端与音频端口03的第二拾音端之间设置第三开关管202,通过第三开关管202的导通或截止,控制音频端口03的第二拾音端接地与否,可以泄放掉音频设备插入音频端口03瞬间产生的大浪涌,从而防止大浪涌造成的音频端口03处理电路的EOS失效问题,提高音频端口03的安全性和使用成本。此外,在音频端口03插入音频设备,并完成拾音端的检测后,音频处理电路01会根据检测结果,将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对应拾音端的接地开关开启。在音频端口03处理电路中设置了第一开关管201和第三开关管202后,可以根据拾音端的检测结果将第一开关管201或第三开关管202开启,以使相应的拾音端在芯片内部接地时,将该拾音端在音频处理电路01外部,通过第一开关管201或第三开关管202接地,从而起到保护音频处理电路01内部的开关低阻抗电路失效的目的,提高音频端口03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电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电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描述的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处理电路和浪涌防护电路,
所述浪涌防护电路连接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音频端口的拾音端之间;
所述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5.一种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音频端口处理电路;所述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包括:音频处理电路和浪涌防护电路,所述浪涌防护电路连接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音频端口的拾音端之间;所述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向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由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启,以使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与地导通;
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引脚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则在预设时间段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向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由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未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向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由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开启,以使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与地导通;
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插入检测端检测到音频设备插入,则在预设时间段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向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由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关闭,所述音频处理电路开始检测拾音端;
在拾音端检测完成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根据拾音端检测结果开启所述第一开关管或所述第三开关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三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四开关管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开启,所述第四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四开关管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关闭。
9.一种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一拾音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频端口的第二拾音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音频端口浪涌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还连接有电源;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导通或截止。
CN202010897603.1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Active CN114123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7603.1A CN114123146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7603.1A CN114123146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3146A true CN114123146A (zh) 2022-03-01
CN114123146B CN114123146B (zh) 2023-08-22

Family

ID=8036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7603.1A Active CN114123146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3146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640A (en) * 1987-02-24 1988-12-27 Inventa Electronics Co., Ltd. Switch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com-telephone sets
US5910873A (en) * 1997-02-19 1999-06-08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ield oxide transistor based feedback circuit for electrical overstress protection
US6249410B1 (en) * 1999-08-23 2001-06-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ESD protection circuit without overstress gate-driven effect
US20080164994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Timothy Johnson Audio I/O headset plug and plug detection circuitry
US20110123033A1 (en) * 2009-11-26 2011-05-2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ur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udio output device
US20120093328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etection circuit for audio device
CN103974171A (zh) * 2014-05-28 2014-08-06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爆破音消除电路
US20140369520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gative Audio Signal 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udio Ground Circuits
WO2015176621A1 (zh) * 2014-05-19 2015-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检测电路、装置及方法
CN105871188A (zh) * 2016-05-18 2016-08-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US20170125085A1 (en) * 2015-11-03 2017-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grated protecting circui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80374705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circuit
US20190165570A1 (en) * 2016-07-26 2019-05-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CN110212507A (zh) * 2019-05-23 2019-09-06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保护电路
US20190287959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Semtech Corporation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a FET Device Coupled from a Protected Bus to Ground
US20190305737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Rohm Co., Ltd. Audio amplifier, audio outpu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00026104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headphone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CN210405079U (zh) * 2019-08-16 2020-04-24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电路及电源输入模块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640A (en) * 1987-02-24 1988-12-27 Inventa Electronics Co., Ltd. Switch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com-telephone sets
US5910873A (en) * 1997-02-19 1999-06-08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ield oxide transistor based feedback circuit for electrical overstress protection
US6249410B1 (en) * 1999-08-23 2001-06-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ESD protection circuit without overstress gate-driven effect
US20080164994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Timothy Johnson Audio I/O headset plug and plug detection circuitry
US20110123033A1 (en) * 2009-11-26 2011-05-2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ur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udio output device
US20120093328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etection circuit for audio device
US20140369520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gative Audio Signal 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udio Ground Circuits
WO2015176621A1 (zh) * 2014-05-19 2015-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检测电路、装置及方法
CN103974171A (zh) * 2014-05-28 2014-08-06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爆破音消除电路
US20170125085A1 (en) * 2015-11-03 2017-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grated protecting circui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5871188A (zh) * 2016-05-18 2016-08-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US20190165570A1 (en) * 2016-07-26 2019-05-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US20180374705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circuit
US20190287959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Semtech Corporation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a FET Device Coupled from a Protected Bus to Ground
US20190305737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Rohm Co., Ltd. Audio amplifier, audio outpu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00026104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headphone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CN110212507A (zh) * 2019-05-23 2019-09-06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浪涌保护电路
CN210405079U (zh) * 2019-08-16 2020-04-24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电路及电源输入模块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庄奕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庄奕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pages: 110 *
沈艳: "浅谈SPD在工业项目中的设计要点", 《世界有色金属》, no. 16, 25 August 2020 (2020-08-25), pages 160 - 162 *
闫玉德等: "《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31 January 2003,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176 - 17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3146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2103B2 (en) Microphone biasing circuitry and method thereof
KR101558029B1 (ko) 가역 커넥터들을 위한 보호 회로
EP3694067B1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US73591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IC components
US7551413B2 (en) Transient triggered protection of IC components
US9401594B2 (en) Surge protection for differential input/output interfaces
EP3484002B1 (en)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US2010022517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rotection circuitry to selectively handle multiple cable-types through the same port
US7368938B2 (en) Input termination circuitry with high impedance at power off
CN114123146B (zh) 一种音频端口处理电路及浪涌防护方法
US20240030915A1 (en) Interface circuit, interface circuit prot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TW202025637A (zh) 連接電路及其連接方法
GB2589387A (en) Circuitry for detecting jack plug removal
US9762052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of electrically decoupling nodes
GB2499952A (en) Port for coupling to power providing and non-power providing accessory cables
CN109417204B (zh) 多组和组件连通性检测
US20140337912A1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arrangement
JP2004248352A (ja) 活性挿抜機器
JPS63148828A (ja) 活線插抜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