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8839A -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8839A
CN114118839A CN202111457613.4A CN202111457613A CN114118839A CN 114118839 A CN114118839 A CN 114118839A CN 202111457613 A CN202111457613 A CN 202111457613A CN 114118839 A CN114118839 A CN 114118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dex
index item
power grid
evaluated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76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纪亭
兰洲
王洪良
刘志博
杨贺钧
文凡
杨侃
徐晨博
但扬清
王曦冉
王坤
孙轶恺
邹波
徐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4576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88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8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88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优序图法计算各个指标项的主观权重,以及基于每个待评估电网在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个指标项的客观权重;基于每个指标项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计算每个指标项的综合权重;将每个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相应的指标项的综合权重,得到指标项上的加权值;基于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指标项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大值;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其在各个指标项上的加权值;待评估电网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其恢复力指标越大;按照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网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主网作为电网输电的主要网络,研究其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恢复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强电网弹性,减少电网在面对极端自然灾害时的损失。
目前对电网恢复力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电网的恢复力评估,对于主网的恢复力评估研究较少。现有对于电网的相关性能的评估方法主要是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或者采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的方式评估。
但是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比较大,因此所获得评估结果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性,熵权法无法考虑关联各指标间的动态性,因此现有的方式均无法对电网的恢复力进行准确的评估。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电网恢复力的评估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
基于获取到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其中,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其中,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
分别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将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
分别基于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所述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所述待评估电网在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
按照所述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所述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中,所述目标指标项包括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发电侧指标项和输电侧指标项;其中,所述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应急资源调控能力指标、重要负荷分布均匀度、危机预警能力指标、新能源预测准确性、区域备用电源覆盖率;所述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火电机组损失电量、新能源机组损失电量、关键母线负荷损失量、总负荷失负荷量、停电损失;所述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机组恢复效率、新能源机组恢复效率、关键负荷恢复效率、总负荷恢复效率;所述发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变电站全停校验通过率、传统机组停运率和新能源机组停运率;所述输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输电线路强度、关键母线负荷损失率、总负荷损失率。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中,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之前,还包括:
获取每两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其中,所述相对重要性评分由用户确定并输入;
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计算所述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所述相对重要性评分的总和,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
分别将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除以所有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的总和,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中,所述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之后,还包括:
将属于负向指标项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进行正向化。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中,所述基于获取到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包括:
分别基于获取到的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
基于获取到的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两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
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分别将1减去所述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得到的各个差值求和,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与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的乘积,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中,所述分别基于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包括:
基于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确定所述正理想矩阵和负理想矩阵;其中,所述负理想矩阵包括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小值;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以及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
分别针对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将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除以总距离,得到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所述总距离为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加上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的和。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
信息量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获取到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其中,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
客观权重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综合权重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其中,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
加权单元,用于分别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将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
恢复力评估单元,用于分别基于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所述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所述待评估电网在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
排序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所述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所述目标指标项包括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发电侧指标项和输电侧指标项;其中,所述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应急资源调控能力指标、重要负荷分布均匀度、危机预警能力指标、新能源预测准确性、区域备用电源覆盖率;所述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火电机组损失电量、新能源机组损失电量、关键母线负荷损失量、总负荷失负荷量、停电损失;所述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机组恢复效率、新能源机组恢复效率、关键负荷恢复效率、总负荷恢复效率;所述发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变电站全停校验通过率、传统机组停运率和新能源机组停运率;所述输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输电线路强度、关键母线负荷损失率、总负荷损失率。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两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其中,所述相对重要性评分由用户确定并输入;
总得分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计算所述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所述相对重要性评分的总和,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
主观权重计算单元,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除以所有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的总和,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还包括:
正向话单元,用于将属于负向指标项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进行正向化。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所述信息量系数计算单元,包括:
标准差计算单元,用于分别基于获取到的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
相关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获取到的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两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
指标冲突性系数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分别将1减去所述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得到的各个差值求和,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
信息量系数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与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的乘积,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所述恢复力评估单元,包括:
矩阵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确定所述正理想矩阵和负理想矩阵;其中,所述负理想矩阵包括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小值;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以及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
相对贴近度计算单元,用于分别针对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将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除以总距离,得到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所述总距离为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加上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的和。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具体用于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然后基于获取到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其中,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所以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基于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其中,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从而实现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综合,充分考虑了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有效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然后,分别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将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并分别基于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待评估电网在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所以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说明其越接近最佳情况,因此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从而通过与理想解的距离,实现对待评估样本的准确评估。最后按照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实施提供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
其中,目标指标项指的是指定的用于评估电网恢复力的指标。
可选地,可以预先构建能源转型背景下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评估指标体系下的全部或部分评估指标项作为目标指标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构建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并将所有的评估指标项作为目标指标项,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指标项包括按照时间维度划分的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以及按照空间维度划分的发电侧指标项和输电侧指标项。
具体参见图2所示,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应急资源调控能力指标、重要负荷分布均匀度、危机预警能力指标、新能源预测准确性、区域备用电源覆盖率。
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火电机组损失电量、新能源机组损失电量、关键母线负荷损失量、总负荷失负荷量、停电损失。
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机组恢复效率、新能源机组恢复效率、关键负荷恢复效率、总负荷恢复效率。
发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变电站全停校验通过率、传统机组停运率和新能源机组停运率。
输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输电线路强度、关键母线负荷损失率、总负荷损失率。
需要说明的是,是在确定目标指标项后即可以计算目标指标项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对于客观权重需要基于待评估电网在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所以每次对待评估电网进行评估时,都需要执行步骤S101~步骤103,计算得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由于主观权重主要利用目标指标项之间相对重要性确定的,不需要待评估电网在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即主观权重与待评估电网无关,而是与选取的目标指标项相关,所以当前选取的目标指标项与先前对其他的电网进行评估时选取的相同,则可以直接获取先前计算得到的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若先前未对其他电网进行过评估,或者所选取的目标指标项不相同,则需要在执行步骤S103之前,先对当前的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进行计算。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一种计算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的方法,包括:
S301、获取每两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
其中,相对重要性评分由用户确定并输入。
具体的可以利用目标指标项画棋盘图,将各个目标指标项分别写入棋盘图的第一列和第一行中,并棋盘图显示在用户界面上,由用户进行评分。具体的,用户在第一列和第一行的每两目标指标项的交叉的位置,填上每两个目标指标向的相对重要性评分。可选地,对于两个目标指标项,可以是若处于第一列的目标指标项比第一行的目标指标项重要,则相对重要性评分为第一分值,例如1分;若第一列的目标指标项与第一行的目标指标项同等重要,或者两个目标指标项为同一目标指标项时,则相对重要性评分为第二分值,例如0.5分;若第一列的目标指标项比第一行的目标指标项的重要性低,则相对重要性评分为第三分值,例如0分。
S302、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计算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的总和,得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
可选地,可以是分别针对棋盘图中的第一列的每个目标指标项,将该目标指标项所处行的所有重要性评分的总和,即刻意得到该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
S303、分别将每个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除以所有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的总和,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
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为目标指标项的绝对主观权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相对值作为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因此需要分别将每个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除以所有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的总和,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
考虑到由于各个目标指标中会同时存在正向和负向指标项的问题,所以需要将目标指标项进行统一,因此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01之后,还可以先进一步执行:
将属于负向指标项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进行正向化。
其中,负向指标项指的就是数值越小,电网的恢复力越好的指标,例如传统火电机组损失电量,新能源机组损失电量,关键母线负荷损失量,总负荷失负荷量,停电损失等。通过将负向指标项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进行正向化,从而使得所有的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均为正向,进而最终使得恢复力指标越大,表征电网的恢复力越好。当然,也可以是将正向指标项进行负向化,但此时得到的恢复力指标越大,表征电网的恢复力越差。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属于负向指标项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进行正向化的方式可以是针对属于负向指标项的每个目标指标项,将确定出该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最大值,然后将该最大值分别减去该目标指标项上的每个数值,具体可以表示为:
xij=xjmax-xij
其中,i=1,2,3,…,m;j=1,2,3,…,n。xjmax为第j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中的最大值;xij表示第i个待评估电网在第j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
S102、基于获取到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
其中,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目标指标项其能反映出待评估电网的信息,则越有利于对待评估电网进行评估,因此在客观上的重要程度越高,即所对应的客观权重应该越高。但是,由于一个目标指标项虽然能反映出待评估电网的较多信息,但是若其所能反映的信息其他的目标指标项也能反映出来,则其重要程度显然也会相应地降低,即所对应的客观权重相应的降低。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算用于表征目标指标项上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的信息量系数,并进一步计算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如图4所示,步骤S10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401、分别基于获取到的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
由于标准差越大表示该指标的数值差异越大,越能放映出更多的信息,该目标指标项本身的评价强度也就越强,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以用于确定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具体的,分别对于每个目标指标项,利用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
S402、基于获取到的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两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指标冲突性系数来反映一个目标指标项与其他目标指标间的冲突性,即用于反映的内容与其他目标指标项之间所反映的信息的重复程度,以能反映出其单独反映信息的多少,进而可以计算得到客观权重。
而相关系数表示的是指标间的相关性,一个目标指标项与其他目标指标项的相关性越强,则该指标就与其他指标的冲突性越小,反映出相同的信息越多,所能体现的评价内容就越有重复之处,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相关系数计算指标冲突性系数。
S403、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分别将1减去该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得到的各个差值求和,得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
由于两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越小,则应该分配的权重越大,所以需要将相关系数进行正向话,使得数值越大,权重越大,以便于计算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因此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需要分别将1减去该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多个差值,然后将所得到的各个差值进行求和,从而得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11
其中,Rj表示目标指标项j的指标冲突性系数,j=1,2,…,n;rij表示目标指标项i与目标指标项j的相关系数。
S404、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与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的乘积,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
S103、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S104、基于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
其中,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
可选地,可以是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的乘积的开方,得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绝对权重。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相对权重作为综合权重,所以分别将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相对权重除以所有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相对权重的总和,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21
其中,αj表示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βj表示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S105、分别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将该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该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该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
S106、分别基于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
其中,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待评估电网在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由于正理想矩阵为最佳情况下,电网在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所以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说明其越接近理想情况,因此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
可选地,可以是直接将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作为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当然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的方式,计算得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6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501、基于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确定正理想矩阵和负理想矩阵。
其中,负理想矩阵包括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小值,即负理想矩阵为最差情况下电网在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
具体的,分别从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所有加权值中选取出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组成正理想矩阵和负理想矩阵。
例如,正理想矩阵为: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31
负理想矩阵为: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32
其中,zij表示第i待评估电网在目标指标项j上的加权值,所以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33
表示的是在目标指标j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34
表示的是在目标指标j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小值。
S502、分别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以及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负理想矩阵的距离。
具体的,分别针对每个待评估电网,计算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属于同一目标指标项的加权值的差值的平方,并对所有的平方求和后进行开方,得到该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
具体的,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35
同理,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负理想矩阵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36
S503、分别针对每个待评估电网,将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负理想矩阵的距离除以总距离,得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
其中,总距离为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加上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负理想矩阵的距离的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待评估电网与正理想矩阵以及负理想矩阵的相对贴近度作为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因此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87079650000141
由上式可知,相对贴近度越大表明待评估电网与正理想矩阵的相对距离更近,表征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越好。
S107、按照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然后基于获取到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其中,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所以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基于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其中,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从而实现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综合,充分考虑了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有效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然后,分别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将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并分别基于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待评估电网在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所以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说明其越接近最佳情况,因此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从而通过与理想解的距离,实现对待评估样本的准确评估。最后按照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
信息量系数计算单元602,用于基于获取到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
其中,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
客观权重计算单元603,用于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综合权重计算单元604,用于基于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
其中,各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
加权单元605,用于分别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将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
恢复力评估单元606,用于分别基于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
其中,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待评估电网在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
排序单元607,用于按照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目标指标项包括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发电侧指标项和输电侧指标项。
其中,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应急资源调控能力指标、重要负荷分布均匀度、危机预警能力指标、新能源预测准确性、区域备用电源覆盖率。
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火电机组损失电量、新能源机组损失电量、关键母线负荷损失量、总负荷失负荷量、停电损失。
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机组恢复效率、新能源机组恢复效率、关键负荷恢复效率、总负荷恢复效率。
发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变电站全停校验通过率、传统机组停运率和新能源机组停运率。
输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输电线路强度、关键母线负荷损失率、总负荷损失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两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
其中,相对重要性评分由用户确定并输入。
总得分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计算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的总和,得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
主观权重计算单元,用于分别将每个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除以所有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的总和,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还包括:
正向话单元,用于将属于负向指标项的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进行正向化。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信息量系数计算单元,包括:
标准差计算单元,用于分别基于获取到的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
相关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获取到的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两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
指标冲突性系数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目标指标项,分别将1减去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得到的各个差值求和,得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
信息量系数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每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与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的乘积,得到每个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中,恢复力评估单元,包括:
矩阵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确定正理想矩阵和负理想矩阵。其中,负理想矩阵包括各个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小值。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以及每个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负理想矩阵的距离。
相对贴近度计算单元,用于分别针对每个待评估电网,将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负理想矩阵的距离除以总距离,得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
其中,总距离为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加上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负理想矩阵的距离的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相应地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相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
其中,存储器701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702用于执行存储器701存储的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具体用于实现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
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
基于获取到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其中,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其中,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
分别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将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
分别基于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所述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所述待评估电网在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
按照所述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所述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指标项包括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发电侧指标项和输电侧指标项;其中,所述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应急资源调控能力指标、重要负荷分布均匀度、危机预警能力指标、新能源预测准确性、区域备用电源覆盖率;所述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火电机组损失电量、新能源机组损失电量、关键母线负荷损失量、总负荷失负荷量、停电损失;所述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机组恢复效率、新能源机组恢复效率、关键负荷恢复效率、总负荷恢复效率;所述发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变电站全停校验通过率、传统机组停运率和新能源机组停运率;所述输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输电线路强度、关键母线负荷损失率、总负荷损失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之前,还包括:
获取每两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其中,所述相对重要性评分由用户确定并输入;
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计算所述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所述相对重要性评分的总和,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
分别将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除以所有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总得分的总和,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之后,还包括:
将属于负向指标项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进行正向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到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包括:
分别基于获取到的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
基于获取到的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计算每两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
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分别将1减去所述目标指标项与其他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得到的各个差值求和,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的标准差与所述目标指标项的指标冲突性系数的乘积,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基于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包括:
基于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确定所述正理想矩阵和负理想矩阵;其中,所述负理想矩阵包括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加权值中的最小值;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以及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
分别针对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将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除以总距离,得到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所述总距离为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加上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负理想矩阵的距离的和。
7.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待评估电网在多个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
信息量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获取到的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其中,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指标项单独反映信息量的大小;
客观权重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与所有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信息量系数的总和的比值,得到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
综合权重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客观权重和对应的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其中,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主观权重预先基于优序图法对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进行计算得到;
加权单元,用于分别针对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将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数值乘以所述目标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得到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
恢复力评估单元,用于分别基于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计算每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其中,所述正理想矩阵包括每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中的最大值;一个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包括所述待评估电网在各个所述目标指标项上的各个加权值;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指标矩阵与所述正理想矩阵的距离越小,所述待评估电网的恢复力指标越大;
排序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恢复力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所述待评估电网进行排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指标项包括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发电侧指标项和输电侧指标项;其中,所述灾前预防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应急资源调控能力指标、重要负荷分布均匀度、危机预警能力指标、新能源预测准确性、区域备用电源覆盖率;所述灾变发展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火电机组损失电量、新能源机组损失电量、关键母线负荷损失量、总负荷失负荷量、停电损失;所述灾后恢复阶段指标项至少包括传统机组恢复效率、新能源机组恢复效率、关键负荷恢复效率、总负荷恢复效率;所述发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变电站全停校验通过率、传统机组停运率和新能源机组停运率;所述输电侧指标项至少包括输电线路强度、关键母线负荷损失率、总负荷损失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具体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
CN202111457613.4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1188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7613.4A CN114118839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7613.4A CN114118839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8839A true CN114118839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7613.4A Pending CN114118839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88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8371A (zh) * 2023-02-09 2023-06-13 湖北省防雷中心 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8371A (zh) * 2023-02-09 2023-06-13 湖北省防雷中心 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An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with golden cut and bipolar q-ROFSs to renewable energy storage investments
Ren et al. Prioritizing low-carbon energy sources to enhance China’s energy security
Celik et al. Generalized feed-forward based method for wind energy prediction
CN111611524B (zh) 一种燃气风险评估与安全监管资源匹配方法及装置
US10678984B2 (en) Systems for real-time available delivery capability determination of large-scale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11049193A (zh) 一种风电系统多调度场景的备用需求动态评估方法
Nolting et al. Can we phase-out all of them?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s of secur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 for the German case
CN114118839A (zh) 一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Emblemsvåg On the levelised cost of energy of solar photovoltaics
Parvania et al. Reliability-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 using stochastic mixed-integer programming
CN115577996B (zh) 一种电网停电计划的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6562696A (zh) 目标地区的微电网运行效果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6502894A (zh) 光伏台区停电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ang et al. Risk awareness enabled sizing approach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15907389A (zh) 一种基于用户画像的城区尺度需求响应潜力电力用户定位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2039111A (zh) 一种新能源微电网参与电网调峰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Wallnerström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asset management applied to power distribution
Usman et al. Modeling and Forecast of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Nigeria
Moitra et al.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ranking the different battery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using CRITIC and EDAS method
Tur Investigation of optimum reserve capacity requirement in ancillary services with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CN117217502B (zh) 一种电网调度影响因素评估方法、装置、介质以及设备
Lee et al. Determinants of reserve margin volatility: A new approach toward managing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Baumanns et al. Generation Adequacy in the European Power System–An Assessment in the Course of Time from 2010 to 2025
Eldali et al. Risk-adjusted cost ratios for quantifying improvements in wind power forecasting
Zhang et al. Analytics and Optimization for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4

Address after: 310002 Shuicheng building, No. 1, Nanfu Road,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ZHEJIAN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02 Shuicheng building, No. 1, Nanfu Road,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ZHEJIAN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Applicant befor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