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6082A -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6082A
CN114116082A CN202010865259.8A CN202010865259A CN114116082A CN 114116082 A CN114116082 A CN 114116082A CN 202010865259 A CN202010865259 A CN 202010865259A CN 114116082 A CN114116082 A CN 114116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display
split
task
user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52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生
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52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60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6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6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该方法包括: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允许用户不限次数的变更分屏显示内容。

Description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因为屏幕较小,一般情况下屏幕上某一时刻仅显示一个应用的窗体。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经常需要同时查看多2个或以上的应用窗体,为了更方便的人们使用智能设备,近来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分屏模式,目的是将屏幕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同时显示两个应用。
但是因为功能设计、UI设计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很多分屏显示方法都不能任意切换显示内容。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经常需要同时查看多2个或以上的应用窗体,例如:比较内容、摘抄内容,在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因此需要有一种更方便的方式来突破现有分屏模式的不足。
因此,如何基于方便的特点,提出一种能够随意切换分屏显示内容的分屏显示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旨在实现能够随意切换分屏显示内容的分屏显示方的分屏显示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一种分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可选的,结合方案一,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还包括: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后台有任务在运行,则在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若后台没有任务在运行,则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显示桌面内容。
可选的,结合方案一,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还包括: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时,控制显示每个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窗体内容。
可选的,结合方案一,所述控制在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还包括:在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分屏显示区域调节控件,所述分屏显示区域调节控件包括:一分屏显示区域位置调节控件或/和分屏显示区域大小控件。
可选的,结合方案一,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包括:接收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滑动操作或/和点击操作。
可选的,结合方案一,所述接收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滑动操作时的滑动的方向并根据所述滑动操作时的滑动方向控制所述任务列表左右滑动。
可选的,结合方案一,所述接收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点击操作时的点击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用户选择的任务,同时,任务列表消失,所述分屏显示区域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一种分屏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任务运行指令与分屏显示指令,还用于接收作用于分屏显示区域的用户操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后台有任务在运行,则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若后台没有任务在运行,则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显示桌面内容;显示及控制模块,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还用于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同时控制用户显示区域自动缩减。
可选的,结合方案二,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可选的,结合方案二,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在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
可选的,结合方案二,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
可选的,结合方案二,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判断用户滑动操作时的滑动的方向并根据所述滑动操作时的滑动方向控制任务列表左右滑动;还用于判断用户点击操作时的点击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用户选择的任务。
可选的,结合方案二,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对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图标的操作控制交替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与分屏显示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三为一种编解码器;该编解码器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用于实现如所述方案一和所述方案二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的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完成分屏显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四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能实现如所述方案一和所述方案二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的程序文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通过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允许用户不限次数的变更分屏显示内容,方便用户在顶层窗体办事时,参考不同的其他应用上的信息,起到便捷、不易出错的目的,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分屏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任务堆栈中任务运行窗体的构架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分屏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分屏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分屏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分屏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编解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加以解释。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如图1所示,所示方法包括:
S101: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
具体的,一个任务可能产生多个窗体,按顺序存放于任务堆栈中。顶层窗体就是当前处于前台用户正在使用的任务的第一个窗体。
S102: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
S103: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
具体的,触发指令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任务栏的快捷面板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菜单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工具栏触发等等。
S104: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在所述在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
具体的,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具体的,所述顶层窗体还包括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的用户显示区域,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并列呈现。并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时所述用户显示区域自动缩减。
具体的,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可以是上下并列呈现,或是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左右并列呈现。
优选的,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还包括: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后台有任务在运行,则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若后台没有任务在运行,则在分屏显示区域控制显示桌面内容。
具体的,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还包括:控制显示每个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窗体内容。
S105: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
具体的,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包括: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滑动操作或/和点击操作。
具体的,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滑动操作时的滑动方向并根据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方向控制任务列表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点击操作时的点击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用户选择的任务,同时,任务列表消失,所述分屏显示区域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S106: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对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图标的操作控制交替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与分屏显示内容。
本发明的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通过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在所述在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允许用户不限次数的变更分屏显示内容,方便用户在顶层窗体办事时,参考不同的其他应用上的信息,起到便捷、不易出错的目的,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如图3所示,所示方法包括:
S301: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
具体的,一个任务可能产生多个窗体,按顺序存放于任务堆栈中。顶层窗体就是当前处于前台用户正在使用的任务的第一个窗体。
S302: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
S303: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
具体的,触发指令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任务栏的快捷面板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菜单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工具栏触发等等。
S304: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将前一个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
具体的,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具体的,所述顶层窗体还包括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的用户显示区域,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并列呈现。并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时所述用户显示区域自动缩减。
具体的,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可以是上下并列呈现,或是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左右并列呈现。
优选的,步骤S304还包括:在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分屏显示区域调节控件。
具体的,所述生成一分屏显示区域调节控件包括:生成一分屏显示区域位置调节控件或/和分屏显示区域大小控件。
优选的,步骤S304还包括: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有则控制将当前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没有则控制将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具体的,所述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还包括: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是否为音频任务;若是,则控制暂停/关闭音频,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否则直接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优选的,控制所述预留成像层和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默认不显示的。所述透明层是从系统层面设置的,所以任意应用的窗体界面都含有这个预留成像层和分屏显示区域。
具体的,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分屏显示区域组成客户区域,客户区域与系统控件区域组成顶层窗体。其中,所述顶层窗体的分屏显示区域透视分屏内容;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所述系统控件区域主要用于显示系统添加的控件与系统布局。
请一并参考图2,图2是任务堆栈中任务运行窗体的构架框图。如图二所见,在基础窗体201的上面、顶层窗体206的下面部署一个透明层(预留成像层)202,顶层窗体206由系统控件区域205、用户显示区域204和分屏显示区域203组成,用户显示区域204和分屏显示区域203组成客户区域,其中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用于透视透明层(预留成像层)202的内容。
优选的,所述系统控件区域域205是可调的,用户可以通过调节系统参数来决定所述系统控件区域域这些系统控件的可见性。
优选的,为了放便用户使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206大小是可调的,相应的用户显示区域204也随之改变大小。
可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控制分屏显示区域206出现的位置是可调的。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可以出现在顶层窗体的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可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控制分屏显示区域206出现后,分屏显示区域206位置是可调的。示例性的,用户可以控制所述分屏显示区域从顶层窗体的上方移到下方、从左方移动到下方等。
上述实施例,本发明通过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将前一个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因为是从系统层面设置的透明层,所以任意应用的窗体界面都含有所述预留成像层和分屏显示区域,进而使得所有应用都适用于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方便的查看2个或以上的应用窗体并且本发明的分屏显示方案适用于所有应用,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401: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
具体的,一个任务可能产生多个窗体,按顺序存放于任务堆栈中。顶层窗体就是当前处于前台用户正在使用的任务的第一个窗体。
S402: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
S403: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
具体的,触发指令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任务栏的快捷面板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菜单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工具栏触发等等。
S404: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将前一个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并控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生成一位置调节控件;所述分屏显示区域还包括一用于分隔所述分屏显示区域与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的分隔条;
具体的,所述顶层窗体还包括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的用户显示区域,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并列呈现。并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时所述用户显示区域自动缩减。
具体的,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可以是上下并列呈现,或是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左右并列呈现。
具体的的,步骤S404还包括: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有,则控制将当前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没有,则控制将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具体的,所述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还包括: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是否为音频任务;若是,则控制暂停/关闭音频,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否则直接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S405: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并根据所述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对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的位置或/和大小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检测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包括:
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位置调节控件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同时,控制所述位置调节控件在移动结束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具体的,所述位置调节控件为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位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所述检测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判断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同时,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在移动结束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具体的,根据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的移动方向,判断用户移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目标区域重新控制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控制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位置也随之改变。
优选的,所述检测分隔条的位置包括:
检测所述分隔条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分隔条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分隔条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分屏显示区域的大小变化,同时,控制调节用户显示区域的大小。
具体的,所述分隔条为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位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所述检测分隔条的位置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分屏显示区域的大小变化,同时,控制调节用户显示区域的大小。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将前一个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并控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生成一位置调节控件;所述分屏显示区域还包括一用于分隔所述分屏显示区域与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的分隔条;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对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的位置或/和大小进行调整。由于所述对分屏显示区域进行调整是在目标区域重新控制显示分屏显示区域或/和控制显示目标大小的分屏显示区域,所以避免了不停的进行重绘和加载画面,从而避免整个过程产生卡顿、闪烁等问题,用户查看起来更为方便。在进行摘抄、比较内容等操作过程中,执行起来更顺畅,不用在任务间且来切去,避免了因为人记忆的错误而产生错误的结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如图5所示,所示方法包括:
S501: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
具体的,一个任务可能产生多个窗体,按顺序存放于任务堆栈中。顶层窗体就是当前处于前台用户正在使用的任务的第一个窗体。
S502: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
S503: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
具体的,触发指令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任务栏的快捷面板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菜单触发、通过顶层窗体的工具栏触发等等。
S504: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并控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生成一位置调节控件和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所述分屏显示区域还包括一用于分隔所述分屏显示区域与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的分隔条;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具体的的,步骤S504还包括: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有,则控制将当前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没有,则控制将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具体的,所述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还包括: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是否为音频任务;若是,则控制暂停/关闭音频,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否则直接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优选的,控制所述预留成像层和分屏所述显示区域是默认不显示的。所述透明层是从系统层面设置的,所以任意应用的窗体界面都含有这个预留成像层和分屏显示区域。
具体的,所述顶层窗体还包括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的用户显示区域,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分屏显示区域并列呈现,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时所述用户显示区域自动缩减。
S505: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并根据所述用户操作调整所述分屏显示区域。
具体的,根据所述用户操作,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对对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的位置或/和大小进行调整。
具体的,所述位置调节控件与所述分隔条均为一可移动手柄标识。所述位置调节控件为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所述分隔条为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所述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包括:
1)检测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同时,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在移动结束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具体的,根据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的移动方向,判断用户移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目标区域重新控制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控制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位置也随之改变。
2)检测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分屏显示区域的大小变化,同时,控制调节用户显示区域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包括: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滑动操作或/和点击操作。
具体的,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滑动操作时的滑动方向并根据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方向控制任务列表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点击操作时的点击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用户选择的任务,同时,任务列表消失,所述分屏显示区域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对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图标的操作控制交替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与分屏显示内容。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屏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任务运行指令与分屏显示指令;
具体的,所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
显示及控制模块602,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还用于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同时控制用户显示区域自动缩减;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并列呈现,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
优选的,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802还用于控制将当前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具体的,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602还用于在在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位置调节控件,所述分屏显示区域还包括一用于分隔所述分屏显示区域与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的分隔条。
优选的,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602还用于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的同时在分屏显示区域按用户访问顺序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
具体的,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602还用于在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
检测模块603,用于检测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有,则控制将当前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没有,则控制将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具体的,所述检测模块603还用于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是否为音频任务;若是,则控制暂停/关闭音频,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若否则直接控制将当前台运行的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预留成像层。
优选的的,所述检测模块603还用于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包括: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位置调节控件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同时,控制所述位置调节控件在移动结束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的,所述检测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还包括:检测所述分隔条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分隔条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分隔条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分屏显示区域的大小变化,同时,控制调节用户显示区域的大小。
具体的,所述位置调节控件为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位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所述检测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包括:检测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同时,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标识在移动结束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的,所述分隔条为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位于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所述检测分隔条的位置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检测用户拖动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运动的结束位置;根据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分屏显示区域的大小变化,同时,控制调节用户显示区域的大小。
具体的,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602还用于根据所述位置调节控件的移动方向或/和所述分隔条的位置对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的位置或/和大小进行调整,
具体的,根据所述第一可移动手柄的移动方向,判断用户移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目标区域重新控制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控制所述用户显示区域位置也随之改变。
或/和根据根据所述第二可移动手柄标识的初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判断分屏显示区域的大小变化,同时,控制调节用户显示区域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602还用于根据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包括: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滑动操作或/和点击操作。
具体的,判断用户滑动操作时的滑动的方向并根据所述滑动操作时的滑动方向控制任务列表左右滑动;判断用户点击操作时的点击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用户选择的任务。
优选的,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602还用于根据用户对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图标的操作控制交替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与分屏显示内容。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解码器,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器701、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702。
处理器701,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有用于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到六的任一种屏幕解锁方法的程序指令。
存储器702,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用于实现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到六的任一种屏幕解锁方法的程序指令。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70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70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文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文件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的实施一到六所述的任一种屏幕解锁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控制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
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
接收用户触发的分屏显示指令;
根据所述分屏显示指令,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
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
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是透明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还包括:
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后台有任务在运行,则在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若后台没有任务在运行,则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显示桌面内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还包括: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时,控制显示每个后台运行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窗体内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在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还包括:在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分屏显示区域调节控件,所述分屏显示区域调节控件包括:一分屏显示区域位置调节控件或/和分屏显示区域大小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收作用于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包括:接收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滑动操作或/和点击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滑动操作时的滑动的方向并根据所述滑动操作时的滑动方向控制所述任务列表左右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还包括:判断用户点击操作时的点击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用户选择的任务,同时,任务列表消失,所述分屏显示区域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8.一种分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任务运行指令与分屏显示指令,还用于接收作用于分屏显示区域的用户操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检测当前后台是否有任务运行;若后台有任务在运行,则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若后台没有任务在运行,则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显示桌面内容;
显示及控制模块,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的顶层窗体;还用于控制在所述顶层窗体中显示分屏显示区域,同时控制用户显示区域自动缩减;
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顶层窗体之下设置一透明层,所述透明层作为所述顶层窗体的预留成像层;所述用户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当前任务界面信息,所述分屏显示区域用于透视所述预留成像层的内容;
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在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中后台任务按用户使用顺序排列;
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任务,控制将所述任务的任务堆栈中最后一个窗体的界面信息填充到所述预留成像层,同时在所述分屏显示区域控制生成一用于切换显示所述后台任务呈现区与所述分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图标;
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作用于所述顶层窗体的用户操作,判断用户滑动操作时的滑动的方向并根据所述滑动操作时的滑动方向控制任务列表左右滑动;还用于判断用户点击操作时的点击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用户选择的任务;
所述显示及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对分屏显示区域内控制图标的操作控制交替显示后台任务呈现区与分屏显示内容。
9.一种编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解码器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的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完成分屏显示。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能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的程序文件。
CN202010865259.8A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Pending CN114116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5259.8A CN114116082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5259.8A CN114116082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6082A true CN114116082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4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5259.8A Pending CN114116082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6082A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3605A (ja) * 2004-08-09 2006-02-23 Sharp Corp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書籍装置
US20100223574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Screen User Interface
CN105589655A (zh) * 2016-03-04 2016-05-18 孙腾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5975201A (zh) * 2016-04-27 2016-09-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分屏处理方法
CN106383721A (zh) * 2016-09-30 2017-02-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37319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843654A (zh) * 2017-01-24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多任务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91278A (zh) * 2017-08-04 2017-1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07678661A (zh) * 2017-10-19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数据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1200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屏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153504A (zh) * 2017-12-25 2018-06-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信息交互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5401A (zh) * 2017-12-21 2018-07-06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双屏的任务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55367A (zh) * 2017-12-26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机构窗口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49513A (zh) * 2018-04-19 2018-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733285A (zh) * 2018-04-24 2018-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062467A (zh) * 2018-07-03 2018-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684021A (zh) * 2018-12-28 2019-04-26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75065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27143A (zh) * 2019-07-30 2019-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471596A (zh) * 2019-07-17 2019-11-1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76521A (zh) * 2019-11-25 2020-05-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音箱、存储介质
CN111506244A (zh) * 2020-04-24 2020-08-07 东莞市精驰软件有限公司 控件拖拽显示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3605A (ja) * 2004-08-09 2006-02-23 Sharp Corp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書籍装置
US20100223574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Screen User Interface
CN105589655A (zh) * 2016-03-04 2016-05-18 孙腾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5975201A (zh) * 2016-04-27 2016-09-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分屏处理方法
CN106383721A (zh) * 2016-09-30 2017-02-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37319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843654A (zh) * 2017-01-24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多任务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91278A (zh) * 2017-08-04 2017-1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07678661A (zh) * 2017-10-19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数据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1200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屏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255401A (zh) * 2017-12-21 2018-07-06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双屏的任务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53504A (zh) * 2017-12-25 2018-06-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信息交互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5367A (zh) * 2017-12-26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机构窗口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49513A (zh) * 2018-04-19 2018-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733285A (zh) * 2018-04-24 2018-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062467A (zh) * 2018-07-03 2018-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684021A (zh) * 2018-12-28 2019-04-26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75065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71596A (zh) * 2019-07-17 2019-11-1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27143A (zh) * 2019-07-30 2019-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76521A (zh) * 2019-11-25 2020-05-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音箱、存储介质
CN111506244A (zh) * 2020-04-24 2020-08-07 东莞市精驰软件有限公司 控件拖拽显示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73116B1 (ko) 증강 및 가상 현실 환경들과 상호작용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방법들, 및 그래픽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들
CN109164964B (zh) 内容分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761712B2 (en) Anchoring viewport
US10929013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input virtual keyboard and input apparatus
US100425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esent multiple frames on a touch screen
CN111954862A (zh) 用于3d模型的系统级行为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CN105630290B (zh)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界面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301520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age zooming method thereof
EP2637084A2 (en) Touch screen folder control
US20160306541A1 (en) Object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EP3557399A1 (en) Input and output method in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610821B (zh) 一种在终端上显示图片的方法和终端
EP3096214A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control device
US917072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age zooming method thereof
EP288974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zooming and operating screen frame
US2022039115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ng with Multiple Display Devices
CN112083989A (zh) 一种界面的调节方法和装置
US113857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layout of icon of system interface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edium
CN112506416A (zh)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635437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客户端
CN108700999B (zh)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3821154A (zh) 屏幕切换控制方法、可折叠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16082A (zh)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US20150121284A1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of
CN114116084A (zh)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分屏显示装置、编解码器及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