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4170B -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4170B
CN114114170B CN202111040422.8A CN202111040422A CN114114170B CN 114114170 B CN114114170 B CN 114114170B CN 202111040422 A CN202111040422 A CN 202111040422A CN 114114170 B CN114114170 B CN 114114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radar
parameters
doppler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04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4170A (zh
Inventor
卢冀
李万玉
陈皓晖
史鹏涛
肖开健
肖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0404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4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4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4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属于雷达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信号三类信号的多普勒参数,采用数学计算方式实现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功能,根据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信号的和、方位差和俯仰差多普勒参数获得目标的距离、多普勒频移、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该方法适用于雷达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中,对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字化建模。

Description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现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功能的数学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类工业化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雷达制造业而言,雷达智能化生产应运而生,特别是雷达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它通过构建物理实体与其使用虚拟场景的信息物理系统,基于数字化手段仿真实体与场景模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现代雷达系统的设计、研制和发展模式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充分挖掘系统功能和性能潜力,已成为当前雷达制造业发展与竞争的焦点。
雷达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采用建模与仿真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雷达、目标、杂波、电子干扰以及电磁环境进行建模,构建以雷达数字化模型为核心,包括目标、杂波、电子战和电磁环境的数字化模型的仿真系统,模拟雷达使用虚拟场景与雷达物理实体,再采用数学方法仿真在设定的雷达工作流程和使用环境下雷达模型与目标、杂波、电子干扰和电磁环境模型的相互作用,获得雷达功能与性能的评估结果,反馈于雷达的设计,有效提高雷达设计、功能适用性和研制方法的智能化水平。
雷达模型是雷达数字化建模与仿真的核心,基于雷达物理实体功能进行数学建模,直接决定雷达功能和性能仿真评估水平。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组成,随着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雷达装备的有效性将越来越依赖于雷达信号处理机的性能,信号处理机采用的技术体制、方法和具体算法已成为雷达领域研究的重点,雷达对目标的距离、多普勒频移和角度的测量是雷达的核心功能,也是雷达信号处理机对雷达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的目的,雷达信号处理机对目标的检测以及目标距离、多普勒频移与角度的测量是雷达设计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研究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给出雷达目标检测和目标距离、多普勒频移与角度测量的计算方法,为雷达目标检测与测量的数学模型实现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雷达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中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功能的数学建模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分类信号多普勒参数的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综合模块、目标检测模块和参数测量模块;步骤如下:
步骤1:参数综合模块根据收到的雷达回波时延、雷达回波频率、目标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杂波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以及电子干扰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计算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发送至目标检测模块,将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发送至参数测量模块;
步骤2:目标检测模块根据收到的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对是否检测到目标进行判决,生成检测指示参数,并将该参数发送到参数测量模块;
步骤3:参数测量模块根据目标检测模块输入的检测指示参数和参数综合模块输入的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以及雷达回波时延和雷达回波频率,计算得到目标距离、目标多普勒频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
设输入参数综合模块的雷达回波时延和回波频率为T和F,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分别为DEx,DΔAzx和DΔElx,其中x=t,c,i分别表示目标,杂波,电子干扰信号的多普勒参数,参数综合模块输出的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分别为εt,εc,εi,E,ΔAz和ΔEl;当雷达未跟踪目标时,考虑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目标、杂波或电子干扰信号,此时,εx,x=t,c,i,为
εx=α·DEx (1)
其中α为
其中Rd表示雷达设定的探测距离,Rg表示距离门距离范围,n表示探测距离系数,为正整数,R′表示雷达探测对象距离雷达的距离,R′由雷达回波时延T计算得到,T为CPI时间内,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时间差的平均值,令tn为第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的时间差,接收脉冲为雷达探测对象的回波脉冲,当电子干扰假目标成功欺骗雷达时,探测对象为电子干扰的假目标,否则为目标,总之
R′为
C为光速,Ru为雷达探测的不模糊距离,则
PRI为脉冲间隔时间,当雷达跟踪目标时,考虑一定距离和多普勒范围内的目标、杂波或电子干扰信号,则,
εx=β·DEx (6)
其中β为
Rt和Ft为目标的距离和多普勒频移,fg表示多普勒门频率范围,l、k表示跟踪距离系数和跟踪多普勒频移系数,均为正整数,f′d表示雷达探测对象回波的多普勒频移,f′d可由雷达回波频率F计算得到,F为CPI时间内,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信号频率差的均值,令fn为第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信号的频率差,接收脉冲为雷达探测对象的回波脉冲,当电子干扰假目标成功欺骗雷达时,探测对象为电子干扰的假目标,否则为目标,总之
f′d
其中PRF为脉冲重复频率,E为
E=DEt+DEc+DEi (10)
ΔAz
ΔAz=DΔAzt+DΔAzc+DΔAzi (11)
ΔEl
ΔEl=DΔELt+DΔELc+DΔELi (12)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
设检测指示参数为De,De为1表示检测到目标,De为0表示未检测到目标,则
其中rand([0,1])表示0和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Pd(SNR)表示SNR值对应的检测概率,根据SNR值计算获得,SNR为探测对象的功率除以噪声功率,考虑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的情况,此时SNR为
其中St表示目标回波功率,则
St=|εt|2 (15)
表示假目标类型的电子干扰,则
nc表示杂波干扰,则
nc=|εc|2 (17)
ni表示噪声类型的电子干扰,则
no表示接收机白噪声,则
no=KTsB (19)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s为雷达系统有效噪声温度,B为接收机带宽。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3具体为:
设参数测量模块计算得到的目标距离,目标多普勒频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分别为R,fd,θ和所述的R为
其中Rp表示雷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距离;所述的fd
其中fdp表示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多普勒频移;θ和由天线方向图和差通道差值进行计算,所述的θ为
其中θp表示雷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方位角,F表示相对天线法线的偏角对应波束的和差幅度比,则F1为和差幅度比对应的偏角,所述的
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信号三类信号的多普勒参数,采用数学计算方式实现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功能,根据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信号的和、方位差和俯仰差多普勒参数获得目标的距离、多普勒频移、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该方法适用于雷达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中,对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字化建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数字化建模基于参数化的多普勒及雷达回波信号进行目标检测与测量的处理,方法简便实用,计算量小,易于编程实现;
2)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字化模型充分考虑了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信号参数的处理方法,功能全面,实用性和扩展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数字化建模实现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根据雷达回波时延、回波频率和脉冲多普勒处理所得的信号多普勒参数,进行目标检测,并计算求解目标距离、目标多普勒频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完成雷达对目标的测量。本发明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全面考虑多普勒处理得到的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回波和、方位差和俯仰差信号的多普勒参数,根据这些多普勒参数和目标回波时延与频率进行目标检测,解算目标距离、目标多普勒频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完成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检测的数学建模。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模型首先对输入的雷达回波时延与回波频率,目标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杂波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以及电子干扰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在参数综合模块进行参数分类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再将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输入目标检测模块计算检测指示参数,最后将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检测指示参数,雷达回波时延与雷达回波频率输入参数测量模块,计算得到目标距离,目标多普勒频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完成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建模。
参照图1,它是本发明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字化建模实现框图,实现过程如下:
第一步,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数学模型的参数综合模块收到的雷达回波时延T、雷达回波频率F、目标和信号多普勒参数DEt、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DΔAzt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DΔEli,杂波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DEc、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DΔAzc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DΔElc以及电子干扰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DEi、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DΔAzi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DΔEli,计算目标和信号参数εt、杂波和信号参数εc,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εi,综合和信号参数E,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ΔAz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ΔEl,并将εt,εc和εi发送至目标检测模块,将E,ΔAz和ΔEl发送至参数测量模块;第二步,目标检测模块根据收到的目标和信号参数εt、杂波和信号参数εc,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εi,对是否检测到目标进行判决,计算得到检测指示参数De,并将De发送到参数测量模块;第三步,参数测量模块根据目标检测模块输入的检测指示参数De和参数综合模块输入的综合和信号参数E,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ΔAz,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ΔEl,以及雷达回波时延T和雷达回波频率F,计算得到目标距离R、目标多普勒频移fd、目标方位角θ和目标俯仰角
其中第一步中计算目标和信号参数εt、杂波和信号参数εc,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εi,综合和信号参数E,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ΔAz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ΔEl,具体做法如下:
设εx,x=t,c,i分别表示目标、杂波或电子干扰信号的参数,当雷达未跟踪目标时,一般考虑一定搜索距离范围内的目标、杂波或电子干扰信号,此时,
εx=α·DEx
其中α为
其中Rd表示雷达设定的探测距离,Rg表示距离门距离范围,n表示探测距离系数,为正整数,R’表示雷达探测对象距离雷达的距离,R’可由雷达回波时延T计算得到,一般情况下,T可以描述为CPI时间内,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时间差的平均值,令tn为第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的时间差,接收脉冲为雷达探测对象的回波脉冲,当电子干扰假目标成功欺骗雷达时,探测对象为电子干扰的假目标,否则为目标,总之
R′为
C为光速,Ru为雷达探测的不模糊距离,则
PRI为脉冲间隔时间,当雷达跟踪目标时,一般考虑一定距离和多普勒跟踪范围内的目标、杂波或电子干扰信号,此时,
εx=β·DEx
其中β为
Rt和Ft为目标的距离和多普勒频移,fg表示多普勒门频率范围,l、k表示跟踪距离系数和跟踪多普勒频移系数,均为正整数,fd’表示雷达探测对象回波的多普勒频移,fd’可由雷达回波频率F计算得到,一般情况下,F可以描述为CPI时间内,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信号频率差的均值,令fn为第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信号的频率差,接收脉冲为雷达探测对象的回波脉冲,当电子干扰假目标成功欺骗雷达时,探测对象为电子干扰的假目标,否则为目标,总之
f′d
其中PRF为脉冲重复频率。E为
E=DEt+DEc+DEi
ΔAz
ΔAz=DΔAzt+DΔAzc+DΔAzi
ΔEl
ΔEl=DΔELt+DΔELc+DΔELi
第二步中计算检测指示参数De,具体做法如下:
De为1表示检测到目标,De为0表示未检测到目标,则
其中rand([0,1])表示0和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Pd(SNR)表示SNR值对应的检测概率,由SNR值查表可获得,SNR为探测对象的功率除以噪声功率,考虑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的情况,此时SNR为
其中St表示目标回波功率,则
St=|εt|2
表示假目标类型的电子干扰,则
nc表示杂波干扰,则
nc=|εc|2
ni表示噪声类型的电子干扰,则
no表示雷达接收通道的白噪声,则
no=KTsB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s为雷达系统有效噪声温度,B为接收机带宽。
第三步中计算目标距离R、目标多普勒频移fd、目标方位角θ和目标俯仰角具体做法如下:
R为
其中Rp表示雷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距离。fd
其中fdp表示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多普勒频移。θ和一般由天线方向图和差通道差值进行计算,θ为
其中θp表示雷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方位角,F表示相对天线法线的偏角对应波束的和差幅度比,则F-1为和差幅度比对应的偏角,类似地,
其中表示雷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俯仰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综合模块、目标检测模块和参数测量模块;步骤如下:
步骤1:参数综合模块根据收到的雷达回波时延、雷达回波频率、目标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杂波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以及电子干扰的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计算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发送至目标检测模块,将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发送至参数测量模块;
设输入参数综合模块的雷达回波时延和回波频率为T和F,和信号多普勒参数,方位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和俯仰差信号多普勒参数分别为DΕx,DΔAzx和DΔElx,其中x=t,c,i分别表示目标,杂波,电子干扰信号的多普勒参数,参数综合模块输出的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和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分别为εt,εc,εi,Ε,ΔAz和ΔEl;当雷达未跟踪目标时,考虑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目标、杂波或电子干扰信号,此时,εx,x=t,c,i,为
εx=α·DEx (1)
其中α为
其中Rd表示雷达设定的探测距离,Rg表示距离门距离范围,n表示探测距离系数,为正整数,R′表示雷达探测对象距离雷达的距离,R′由雷达回波时延T计算得到,T为CPI时间内,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时间差的平均值,令tn为第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的时间差,接收脉冲为雷达探测对象的回波脉冲,当电子干扰假目标成功欺骗雷达时,探测对象为电子干扰的假目标,否则为目标,总之
R′为
C为光速,Ru为雷达探测的不模糊距离,则
PRI为脉冲间隔时间,当雷达跟踪目标时,考虑一定距离和多普勒范围内的目标、杂波或电子干扰信号,则,
εx=β·DEx (6)
其中β为
Rt和Ft为目标的距离和多普勒频移,fg表示多普勒门频率范围,l、k表示跟踪距离系数和跟踪多普勒频移系数,均为正整数,f′d表示雷达探测对象回波的多普勒频移,f′d可由雷达回波频率F计算得到,F为CPI时间内,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信号频率差的均值,令fn为第n个脉冲发送与接收信号的频率差,接收脉冲为雷达探测对象的回波脉冲,当电子干扰假目标成功欺骗雷达时,探测对象为电子干扰的假目标,否则为目标,总之
f′d
其中PRF为脉冲重复频率,E为
E=DEt+DEc+DEi (10)
ΔAz
ΔAz=DΔAzt+DΔAzc+DΔAzi (11)
ΔEl
ΔEl=DΔELt+DΔELc+DΔELi (12)
步骤2:目标检测模块根据收到的目标和信号参数、杂波和信号参数,电子干扰和信号参数,对是否检测到目标进行判决,生成检测指示参数,并将该参数发送到参数测量模块;
设检测指示参数为De,De为1表示检测到目标,De为0表示未检测到目标,则
其中rand([0,1])表示0和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Pd(SNR)表示SNR值对应的检测概率,根据SNR值计算获得,SNR为探测对象的功率除以噪声功率,考虑目标、杂波和电子干扰的情况,此时SNR为
其中St表示目标回波功率,则
St=|εt|2 (15)
表示假目标类型的电子干扰,则
nc表示杂波干扰,则
nc=|εc|2 (17)
ni表示噪声类型的电子干扰,则
no表示接收机白噪声,则
no=KTsB (19)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s为雷达系统有效噪声温度,B为接收机带宽;
步骤3:参数测量模块根据目标检测模块输入的检测指示参数和参数综合模块输入的综合和信号参数,综合方位差信号参数,综合俯仰差信号参数,以及雷达回波时延和雷达回波频率,计算得到目标距离、目标多普勒频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
设参数测量模块计算得到的目标距离,目标多普勒频移,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分别为R,fd,θ和所述的R为
其中Rp表示雷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距离;所述的fd
其中fdp表示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多普勒频移;θ和由天线方向图和差通道差值进行计算,所述的θ为
其中θp表示雷达上一次检测到目标时计算得到的方位角,F表示相对天线法线的偏角对应波束的和差幅度比,则F-1为和差幅度比对应的偏角,所述的
2.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40422.8A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Active CN114114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0422.8A CN114114170B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0422.8A CN114114170B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170A CN114114170A (zh) 2022-03-01
CN114114170B true CN114114170B (zh) 2024-05-10

Family

ID=8044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0422.8A Active CN114114170B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417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7100A (ja) * 1998-11-16 2000-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パルスドップラレーダ装置
CN107561512A (zh) * 2017-09-29 2018-01-09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抗压制式拖曳干扰的极化对消方法
CN112098999A (zh) * 2020-09-21 2020-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高动态雷达导引头掠海目标电磁信号建模方法
CN112379341A (zh) * 2020-11-02 2021-02-19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化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7100A (ja) * 1998-11-16 2000-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パルスドップラレーダ装置
CN107561512A (zh) * 2017-09-29 2018-01-09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抗压制式拖曳干扰的极化对消方法
CN112098999A (zh) * 2020-09-21 2020-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高动态雷达导引头掠海目标电磁信号建模方法
CN112379341A (zh) * 2020-11-02 2021-02-19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化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脉冲多普勒雷达Matlab建模与仿真;李斌;王磊;张少华;;光电技术应用;20200815(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170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6959B (zh) 一种基于区域映射解模糊的高重频雷达目标检测前跟踪方法
CN107918115B (zh) 基于多径利用的雷达目标定位方法
CN109085572A (zh) 隧道内基于多径利用毫米波雷达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5116387A (zh) 基于位置和多普勒速度信息的pd雷达抗速度拖引方法
CN113093191B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检测系统
CN109655819B (zh) 一种基于实孔径多普勒波束锐化的杂波抑制三维成像方法
Yang et al. UGHF for acoustic tracking with state-dependent propagation delay
CN110673130A (zh) 一种基于航迹关联的运动目标航迹跟踪方法
CN114942428A (zh) 多目标跟踪的混合体制雷达数据关联算法
CN113238211A (zh) 一种干扰条件下参数化自适应阵列信号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14114170B (zh)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目标测量的数学建模方法
CN115407279B (zh) 一种脉冲压缩雷达距离多普勒耦合误差补偿方法
CN105891793A (zh) 一种雷达导引头空时相关相参k分布杂波建模方法
CN109799477A (zh) 一种面向毫米波车联网的序贯车辆指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835006A (zh) 一种基于帧间积累的跟踪雷达海上小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Multipath ghosts mitigation for radar-based positioning systems
CN110907930B (zh) 一种基于角度估计的车载雷达目标检测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12363124A (zh) 一种基于功率的仿真雷达目标模拟方法
CN103064067A (zh) 机动弱目标检测跟踪一体化变速率采样快速方法
CN113740820B (zh)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脉冲多普勒处理的数学建模方法
CN103760555A (zh) 一种提高机载雷达检测跟踪一体化精度的方法
CN115372956B (zh) 一种基于正逆逻辑Hough变换的混合体制雷达航迹起始方法
CN115267721B (zh) 一种基于双频sar的地面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方法
CN112731373B (zh) 基于三维数据关联的外辐射源雷达多目标跟踪方法
CN114117723B (zh)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跟踪滤波的数学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