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1706A -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1706A
CN114111706A CN202111271005.4A CN202111271005A CN114111706A CN 114111706 A CN114111706 A CN 114111706A CN 202111271005 A CN202111271005 A CN 202111271005A CN 114111706 A CN114111706 A CN 114111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eveling
measurement
observation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10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振华
胡海驹
黄冠贤
周正玉
梁子杰
王�华
余玉辉
张朋
区钜照
廖强强
刘剑
刘龙威
周佳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LANDS AND RESOURCE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LANDS AND RESOURCE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LANDS AND RESOURCE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LANDS AND RESOURCE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1112710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1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1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1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准测量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包含:水准路线设计步骤,获取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任务分配步骤,根据项目管理员的指令,将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分配给各测量作业组;水准观测步骤,获取水准测量数据并实时统计各测量作业组的进度和质量情况,同时将统计数据反馈给所述任务分配步骤;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水准测量数据的闭合差;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对所述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并生成水准测量成果;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本发明使水准测量中的外业工序、内业工序以及质检工序实现一体化,能有效提高水准测量的管理能力及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准测量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水准测量是一种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精确测量两点间高差、通过高程传递测定控制点高程的方法。在测绘学领域,水准测量一般可分为国家等级水准测量(一至四等)和等外水准测量。
目前水准测量技术较为成熟,体现在规范体系健全、技术指标明确、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成熟。具体而言,(1)作为一种精密测量方法,不同等级水准测量均有其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有《GB/T 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等。(2)相关规范规程已对水准测量相关技术指标做了明确,主要技术指标为精度指标、方法指标等,其中精度指标是基础指标,方法指标是约束指标。水准测量能否实现精度指标结果,主要看看水准测量行为是否严格符合方法指标要求。(3)从水准测量作业工序来看,水准测量分为野外观测工序(包括选定观测路线和点位、水准标石埋设、选定观测方式、实施水准观测等子工序,以下简称为外业工序)、数据处理工序(包括闭合差计算、平差计算、成果资料整理等子工序,以下简称为内业工序)以及质检工序等工序。
从现有水准测量技术体系来看,水准测量各工序之间既有递进关系又有并列关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对于工序递进关系,举例而言,先选定水准观测路线和点位,方能实施水准观测;先取得水准观测结果,方能进行数据处理;取得各阶段作业成果,方能相应进行质量检查。
对于工序并列关系,举例而言,根据水准观测情况可同步调整水准观测路线;根据阶段数据处理结果同步改进水准观测方法;根据阶段作业成果质量检查情况同步改进相关作业技术方法。
目前市场上已有相关水准测量仪器和软件产品能较好地满足相关工序作业技术指标要求;但是现有水准测量方法仅适用于单个工序,在开展不同工序作业时,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和系统在不同工序中进行切换与衔接。在各工序分离开展的情况下,工序之间容易衔接不畅,缺乏即时反馈和改进机制,给作业带来一定难度、多耗费工时与精力,又会给作业质量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能有效综合各工序使之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其可以使水准测量中的外业工序、内业工序以及质检工序一体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包含:
水准路线设计步骤,获取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
任务分配步骤,根据项目管理员的指令,将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分配给各测量作业组;
水准观测步骤,获取水准测量数据并实时统计各测量作业组的进度和质量情况;
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水准测量数据的闭合差;
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对所述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并生成水准测量成果;
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展示水准测量的质量检测报告。
进一步,在所述水准路线设计步骤与所述任务分配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最短路径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分析路线设计是否为最优解,若是,则进入所述任务分配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路线设计步骤;
在所述任务分配步骤与所述水准观测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经验模型和工期计算模型,分析任务分配是否合理,若是,则进入所述水准观测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任务分配步骤。
进一步,在所述水准观测步骤与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判断水准观测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所述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用于对任务准备阶段、观测过程、平差计算以及成果完整性的约束控制。
进一步,在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与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水准观测误差要求判断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在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与所述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匹配分析模型,判断数据成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进一步,所述水准测量成果包括水准观测手簿、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计算改正表以及平差结果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以及数据层,
所述应用层用于实现水准测量的用户管理、项目设计、任务分发、测量实施、数据检查与成果管理,所述应用层包括管理与检查子系统和移动测量子系统;
所述服务层用于提供地图服务、数据上传服务、数据下载服务以及数据查询服务;
所述数据层用于对用户数据、基础数据以及测量数据进行数据管理。
进一步,所述管理与检查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水准项目管理模块、水准数据检查模块和数据导出模块;
所述水准数据检查模块用于实现对观测数据实时跟进、检查,及时判定当天观测成果是否合格。
进一步,所述管理与检查子系统还包括汇总统计模块,所述汇总统计模块用于对项目人员投入、每天总完成工作量图表、作业组日均工作量以及成果质量的统计,同时根据已有的进度和质量情况测算项目预计完工期。
进一步,所述移动测量子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和项目下载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登录模块用于验证当前用户是否为已注册的用户;
所述项目下载模块用于供测量作业组根据任务分配下载所承担的区段数据。
进一步,所述移动测量子系统还包括数据测量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以及信息查看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测量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测量行为及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质量约束规则要求;
所述数据上传模块用于上传作业组每日结束测量后的测量数据;
所述信息查看模块用于供用户查看观测数据、进度和质量统计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包含:水准路线设计步骤,获取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任务分配步骤,根据项目管理员的指令,将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分配给各测量作业组;水准观测步骤,获取水准测量数据并实时统计各测量作业组的进度和质量情况;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水准测量数据的闭合差;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对所述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并生成水准测量成果;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本发明可以使水准测量中的外业工序、内业工序以及质检工序实现一体化,能有效提高水准测量的管理能力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的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用户角色和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水准路线设计步骤,获取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
任务分配步骤,根据项目管理员的指令,将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分配给各测量作业组;
水准观测步骤,获取水准测量数据并实时统计各测量作业组的进度和质量情况,同时将统计数据反馈给所述任务分配步骤(用于帮助管理者决策以及改进任务分配);
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水准测量数据的闭合差;
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对所述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并生成水准测量成果;
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展示水准测量的质量检测报告;
在上述方案中,本发明围绕水准测量各个工序的集中一体化和标准化管理,建立了贯穿整个作业工序的水准测量方法。通过建立同步质量检查监督规则,约束作业行为,对作业成果质量进行动态实时监管,实现水准测量标准化;建立“设计—作业—质检”等不同工序之间的问题在线动态感知与智能反馈优化机制,通过在线实时感知发现设计、作业、质检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反馈到相关环节,动态优化工作,实现水准测量一体化。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准路线设计步骤与所述任务分配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最短路径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分析路线设计是否为最优解,若是,则进入所述任务分配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路线设计步骤;
在所述任务分配步骤与所述水准观测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经验模型和工期计算模型,分析任务分配是否合理,若是,则进入所述水准观测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任务分配步骤。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准观测步骤与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判断水准观测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所述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用于对任务准备阶段、观测过程、平差计算以及成果完整性的约束控制。
进一步地,在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与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水准观测误差要求判断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在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与所述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匹配分析模型,判断数据成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水准测量成果包括水准观测手簿、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和计算改正表。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实现了水准测量中内外业及质检工序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具体如下:
1、标准化的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工序可分为4大项:第一项是技术设计工序,包括选定观测路线和点位、设计方案编制;第二项是野外观测工序,包括水准标石埋设、选定观测方式、实施水准观测等子工序,以下简称为外业工序;第三项是数据处理工序,包括计算闭合差、平差计算、成果资料整理等子工序,以下简称为内业工序;第四项是质检工序。各工序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各有不同。围绕动态实时监管生产质量,本发明梳理各工序技术质量要求,编制质量约束控制条件,建立贯穿整个作业工序的质量检查监督规则,对水准测量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通过对作业行为进行约束,实现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及质检工序的标准化。
贯穿作业工序的质量约束控制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性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必须满足,标记为*,硬性条件一旦触发,将由采集系统自动按照处理方案处理;另一类是软性约束条件,约束条件为提醒性,标记为○,软性条件触发后,但不满足条件的时候需要在采集系统内填写情况说明、采集现场照片,然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软性条件需要人工进行复核。部分工序的控制内容可交叉存在两类约束条件。
围绕水准测量的水准路线、区段、测段、测站、观测模式、观测等级、闭合环、符合路线、支线、水准仪、标尺、i角检查、观测时间、间歇点检验、间歇方式、预热观测、天气等需要质量约束控制的要素,本发明技术共建立了7大类、42条约束条件,具体如下:
1)任务准备控制,见表1。
2)观测过程控制,包括:
A)观测条件的控制,见表2;
B)观测站点质量的控制,见表3;
C)测段结果控制,见表4;
D)区段、附合路线控制,见表5。
3)平差计算控制,见表6。
4)成果完整控制,见表7。
表1任务准备阶段约束控制表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61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71
表2外业观测条件约束控制表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72
表3观测站点约束控制表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81
表4测段结果约束控制表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82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91
表5区段、附合路线约束控制表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92
表6平差条件约束控制表
内容 约束条件1 处理方式1 约束条件2 处理方式2
平差限差 * 重测
表7成果完整性条件约束控制表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093
Figure BDA0003328778400000101
2、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
基于统计学、经验模型、约束规则集和互联网技术等,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测段设计、任务分配、水准观测、测后数据计算、平差计算、成果输出6个关键环节建立了相应“在线动态感知-反馈优化”机制(见图1)。通过采集系统在线实时感知发现水准测量各工序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反馈到相关环节,不断动态优化本工序和上下工序,实现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及质检等各个工序的一体化协同管理。
“在线动态感知-反馈优化”机制由6大方法组成,分别为:
1)通过最短路径分析、最大似然估计等方式,自动分析测段设计的合理性并反馈优化;
2)通过经验模型和工期计算模型,自动分析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并反馈优化;
3)通过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自动判断水准观测的符合性并反馈优化;
4)通过误差统计模型,自动分析水准观测、数据计算的符合性并反馈;
5)通过匹配分析模型,自动判断数据成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反馈优化;
6)通过简单统计向管理者实时反馈项目进度质量情况,便于管理者结合自身经验优化后续任务计划。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以及数据层,
所述应用层用于实现水准测量的用户管理、项目设计、任务分发、测量实施、数据检查与成果管理,所述应用层包括管理与检查子系统和移动测量子系统;
所述服务层用于提供地图服务、数据上传服务、数据下载服务以及数据查询服务;
所述数据层用于对用户数据、基础数据以及测量数据进行数据管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是基于所述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采集系统涵盖任务设计、任务分配、质量约束控制、工序成果衔接与反馈优化以及安全保密控制等各个工序环节。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与检查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水准项目管理模块、水准数据检查模块和数据导出模块;
所述水准数据检查模块用于实现对观测数据实时跟进、检查,及时判定当天观测成果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与检查子系统还包括汇总统计模块,所述汇总统计模块用于对项目人员投入、每天总完成工作量图表、作业组日均工作量以及成果质量的统计,同时根据已有的进度和质量情况测算项目预计完工期。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测量子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和项目下载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登录模块用于验证当前用户是否为已注册的用户;
所述项目下载模块用于供测量作业组根据任务分配下载所承担的区段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测量子系统还包括数据测量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以及信息查看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测量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测量行为及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质量约束规则要求;
所述数据上传模块用于上传作业组每日结束测量后的测量数据;
所述信息查看模块用于供用户查看观测数据、进度和质量统计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系统详细阐述如下:
1、采集系统架构
该采集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分为PC端和移动端,系统涵盖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三个层以及支撑环境。其中,应用层包括管理与检查子系统、移动测量子系统,应用层用于实现水准测量的用户管理、项目设计、任务分发、测量实施、数据检查与成果管理;服务层包括地图服务、数据上传/下载/查询服务;数据层用于用户数据、基础数据、测量数据等数据管理工作;支撑环境包括硬件支撑、网络(互联网)支撑和安全环境支撑。该采集系统架构见图2。
2、采集系统核心功能描述
采集系统的核心功能为管理与检查子系统、移动测量子系统,相关功能描述如下:
(1)管理与检查子系统包括部门管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底图管理、水准项目管理、测区分配管理、区段分发管理、水准数据检查、汇总统计、地图查看、数据导出、资源下载、日子管理等功能模块。其中,核心功能为用户管理、水准项目管理、水准数据检查、汇总统计和数据导出功能,功能描述如下:
用户管理:从整体功能上讲,可以分为系统管理员、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用户、部门、权限、角色、地图底图管理以及数据导出等进行管理,以及建立调查项目的基本信息并指定该项目的项目管理员;一般用户能够对水准观测数据进行查看。从项目上看,可以分为项目管理员、部门负责、作业小组、检查员。系统管理员在建立的水准项目后,指定该项目的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在登陆系统并选定该项目后,可以完善项目信息、数据、备案仪器、项目人员,配置工作地图,对项目进行测区分发,查看项目的整体进度,导出项目观测数据等操作;部门负责可以本部门的测量区段分配给测量小组,查看本部门的测量进度等功能;作业小组利用移动测量子系统开展野外测量和内业数据计算工作;检查员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
水准项目管理:该功能用于水准测量项目的管理工作。开始水准测量实施前,由系统管理员建立水准项目,输入项目名称与项目别名等基本信息,并指定该项目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再分级导入项目人员信息,主要为项目负责人、作业小组成员信息,同时导入系统所需的备案仪器信息;项目管理员或系统管理员导入项目数据,配置项目工作底图,指定水准等级,并设定项目的启动、暂停、结束状态(项目有四种状态:未启动,启动、暂停和结束)。
在水准测量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员可结合汇总统计功能,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利用测段分配、区段分发功能,动态调配项目资源。
水准数据检查:水准检查功能可实现对观测数据实时(当天)跟进、检查,及时判定当天观测成果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返回到各作业小组进行复测并附加检查意见。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测段进行量测过程中的图片信息、超时观察说明、其他佐证材料的人工研判,是否符合量测要求;测线往返高差,环闭合差,附合路线闭合差是否符合限差等检查。
汇总统计:汇总统计功能可实现项目人员投入、每天总完成工作量图表、作业组日均工作量、成果质量的自动统计,同时可根据已有的进度和质量情况测算项目预计完工期,。
数据导出:数据导出功能可用户管理、生成和导出水准测量成果。水准测量成果包括水准观测手簿、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计算改正表和平差结果表。
(2)移动测量子系统包括用户登录、项目下载、项目切换、测量准备、数据测量、数据上传、信息查看等主体功能以及地图加载、底图切换、距离量测等辅助功能。主体功能描述如下:
用户登录:移动测量子系统需已注册用户登录方可使用,保障测量结果可追溯性。系统通过在线服务验证和离线验证两种方式验证当前用户是否是注册的用户。
项目下载:根据项目负责人将技术设计划分好的测段、区段,相应分配给相应测量作业组。测量作业组根据任务分配下载所承担的区段数据,数据主要为区段数据、参数和限差指数、工作底图配置、项目备案仪器标识码等内容。
项目切换:项目负责人根据测量进度、质量情况,动态增加、调配各作业小组任务,作业小组可以在多个任务之间进行无缝切换,各任务之间的信息相互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测量准备:每日正式开始测量前,作业小组需利用该功能开展测量准备工作。测量前的检测工作包括测量子系统是否通过蓝牙连接上水准仪,水准仪是否开机,i角检测,预热观测;水准仪、标尺是否备案。
数据测量:完成准备工作后,用户(作业组)按照系统提示引导逐步进行测量。系统实时检测测量行为及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质量约束规则要求,不满足要求情况下阻止继续测量或要求重新测量,直到作业组完成相应的整改。
数据上传:作业组每日结束测量后,系统在有网络情况上自动将数据加密上传至服务器中,供项目负责人掌握进度、检查员检查数据,在满足相应要求后由系统自动平差数据。
信息查看:用户可根据角色权限,查看观测数据、进度和质量统计等信息。
采集系统的用户角色权限和相应操作流程详见图3。
3、采集系统优点
该采集系统功能齐备、流程设计合理,实现了水准测量全工序一体化管理和全流程标准化作业,具体优点有:
(1)在时间与位置两个重要因素支持下,在系统内嵌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的约束下,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测量流程进行实时约束控制、规范测量行为,通过自动联合其他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方式减少人为干扰,按统一标准的数据库形式保存测量数据,一键式生成标准格式的各类电子表格数据;对测量的多个环节进行自动、半自动评价,供管理者动态优化项目,较好实现水准测量数据标准化采集和全流程一体化协同管理;
(2)该系统通过对测量过程进行智能引导提示,在测量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自动评测,在测量结束后支持在线上传及自动计算闭合差、自动平差,有效保证所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不可纂改、满足项目质量要求,同时可以自动生成元数据库,确保数据生产全流程可追溯;
(4)系统为不同授权用户提供不同权限,能有效防止信息的非法修改、非授权的泄露。数据传输进行密文传输,采用设备备份机制、容错机制,确保系统出现单点失败时备份机制保障模块能正常运行。
针对当前水准测量现代化管理痛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其涵盖任务设计、任务分配、质量约束控制、工序成果衔接与反馈优化以及安全保密控制,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水准测量全流程全工序的一体化、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水准测量的管理能力及工作效率,加强管理层级之间的互联互通,强化作业反馈优化能力,增强作业时效性,有效降本增效,减少人为干预,提高作业成果质量。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水准路线设计步骤,获取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
任务分配步骤,根据项目管理员的指令,将观测路线、点位以及设计方案分配给各测量作业组;
水准观测步骤,获取水准测量数据并实时统计各测量作业组的进度和质量情况;
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水准测量数据的闭合差;
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对所述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并生成水准测量成果;
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展示水准测量的质量检测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准路线设计步骤与所述任务分配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最短路径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分析路线设计是否为最优解,若是,则进入所述任务分配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路线设计步骤;
在所述任务分配步骤与所述水准观测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经验模型和工期计算模型,分析任务分配是否合理,若是,则进入所述水准观测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任务分配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准观测步骤与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判断水准观测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所述质量约束控制规则集用于对任务准备阶段、观测过程、平差计算以及成果完整性的约束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后数据计算步骤与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水准观测误差要求判断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在所述平差计算与生成数据成果步骤与所述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匹配分析模型,判断数据成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则进入所述输出质量检测报告步骤;若不是,则返回所述水准观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测量成果包括水准观测手簿、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表、计算改正表以及平差成果表。
6.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以及数据层,
所述应用层用于实现水准测量的用户管理、项目设计、任务分发、测量实施、数据检查与成果管理,所述应用层包括管理与检查子系统和移动测量子系统;
所述服务层用于提供地图服务、数据上传服务、数据下载服务以及数据查询服务;
所述数据层用于对用户数据、基础数据以及测量数据进行数据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与检查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水准项目管理模块、水准数据检查模块和数据导出模块;
所述水准数据检查模块用于实现对观测数据实时跟进、检查,及时判定当次、当天观测成果是否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与检查子系统还包括汇总统计模块,所述汇总统计模块用于对项目人员投入、每天总完成工作量图表、作业组日均工作量以及成果质量的统计,同时根据已有的进度和质量情况测算项目预计完工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子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和项目下载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登录模块用于验证当前用户是否为已注册的用户;
所述项目下载模块用于供测量作业组根据任务分配下载所承担的区段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量子系统还包括数据测量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以及信息查看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测量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测量行为及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质量约束规则要求;
所述数据上传模块用于上传作业组每日结束测量后的测量数据;
所述信息查看模块用于供用户查看观测数据、进度和质量统计信息。
CN202111271005.4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Pending CN114111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1005.4A CN114111706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1005.4A CN114111706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1706A true CN114111706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9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1005.4A Pending CN114111706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170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2769A (zh) * 2022-07-18 2022-10-25 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 一种远程外业质量检查系统
CN116578564A (zh) * 2023-05-13 2023-08-11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测合一生产质检一体化应用服务系统
CN117113012A (zh) * 2023-06-15 2023-11-2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等级控制的平差数据预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晓春著: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 31 May 2018 *
王恒等: ""基于Cesium的地方大地测量数据库平台设计"", 《北京测绘》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2769A (zh) * 2022-07-18 2022-10-25 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 一种远程外业质量检查系统
CN115242769B (zh) * 2022-07-18 2023-11-14 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 一种远程外业质量检查系统
CN116578564A (zh) * 2023-05-13 2023-08-11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测合一生产质检一体化应用服务系统
CN116578564B (zh) * 2023-05-13 2024-05-07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测合一生产质检一体化应用服务系统
CN117113012A (zh) * 2023-06-15 2023-11-2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等级控制的平差数据预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11706A (zh) 一种内外业及质检一体化的水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CN105868373B (zh) 电力业务信息系统关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26743B (zh) 基于trl的航空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估信息处理方法
CN105574593B (zh)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轨道状态静态检控系统及方法
CN102479351A (zh) 一种对新建计量标准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26482A (zh) 一种大数据可视化采集分析及文件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10070343A (zh) 一种勘察项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622314A (zh) 基于自动化运维的配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0163458A (zh)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资产管理与监测方法
CN104181873A (zh) 一种数字化的产品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12294A (zh) 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城市体检系统
CN106529050A (zh) 一种产品三维模型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79280A1 (zh) 电网调度运行精益化评价方法
CN109636312A (zh) 土地整治工程在线监管系统
CN107301498A (zh) 用于高速铁路轮轨关系服役监测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CN117131697A (zh) 一种面向变电站建设阶段的线上工作流程的数字孪生系统
CN10586895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24978A (zh) 一种多人协同的软件测试管理系统
US20170039235A1 (en) Air quality metrology system
CN109636095A (zh) 一种基于调控云架构的电网设备模型统一管理系统
CN117234156A (zh) 选矿厂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15938009A (zh) 一种智能电子巡检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490321A (zh)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监理预警方法及监控系统
G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igarette enterprises using fuzzy AHP
CN108334045A (zh) 一种基于mbd的三维数字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