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0456B - 一种近远光手电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近远光手电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10456B CN114110456B CN202111407113.XA CN202111407113A CN114110456B CN 114110456 B CN114110456 B CN 114110456B CN 202111407113 A CN202111407113 A CN 202111407113A CN 114110456 B CN114110456 B CN 1141104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shlight
- main handle
- shell
- control contact
- f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932 little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4/00—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 F21L4/005—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the device being a pocket lamp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5/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 F21V15/01—Housings, e.g. material or assembling of housing pa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40—Hand grips
- F21V21/406—Hand grips for 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85—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F21V29/89—Me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近远光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主把手,呈弯曲状,沿手电筒本体的光轴的方向延伸,且主把手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连接手电筒本体;至少两个副把手,两个副把手以及主把手以光轴为中心轴呈圆形阵列布置,沿光轴的方向,两个副把手的尺寸小于主把手的尺寸,两个副把手用于支撑手电筒;其中,两个副把手内均设置有散热铜管,散热铜管穿过副把手的前后两端并伸入手电筒本体内,用于吸收手电筒本体内的灯珠的热量。两个副把手一方面能够在用户不方便手持手电筒时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副把手内设置有散热铜管,在用户将手电筒放置于地面时,两个副把手与地面接触,能够快速将热量通过大地导出,提升了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远光手电筒。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远光手电筒作为一种用于紧急照明的手持工具,在工业维修中和户外活动中都被广泛应用,如被应用于工人进行机器设备维修作业时的照明、野外作业时的照明或应急照明等。目前的手电筒通常将显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设置于手电筒的筒身上,操控性较差。
同时,现有的大型户外手电筒的散热性能较差,另一方面在手电筒使用的同时不方便摆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近远光手电筒,能够提升手电筒的便捷性的同时提升手电筒的散热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近远光手电筒,包括:
手电筒本体;
主把手,呈弯曲状,沿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光轴的方向延伸,且所述主把手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手电筒本体;
至少两个副把手,两个所述副把手以及所述主把手以所述光轴为中心轴呈圆形阵列布置,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两个所述副把手的尺寸小于所述主把手的尺寸,两个所述副把手用于支撑所述手电筒;
其中,两个所述副把手内均设置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穿过所述副把手的前后两端并伸入所述手电筒本体内,用于吸收所述手电筒本体内的灯珠的热量。
进一步的,包括四个所述副把手,四个所述副把手以及所述主把手以所述光轴为中心轴呈圆形阵列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电筒本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容纳灯珠,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容纳电池,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套接,每个所述副把手均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主把手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外,且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间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把手包括主把手壳、显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主把手壳与所述手电筒本体连接,所述显示组件以及所述操作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把手壳,所述显示组件以及所述操作组件均与所述手电筒本体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所述手电筒的运行状态,所述操作组件用于操控所述手电筒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组件设于所述主把手壳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近远光控制按钮包括:
支撑柱,一端连接所述主把手壳的所述内侧,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手电筒本体的方向延伸;
按压板,中部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按压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主把手壳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远光控制触点,所述主把手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远光控制触点配合的第二远光控制触点,所述第一远光控制触点以及所述第二远光控制触点通过接触或分离来控制所述手电筒是否进入远光状态;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主把手壳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近光控制触点,所述主把手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配合的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以及所述第二近光控制触点通过接触或分离来控制所述手电筒是否进入近光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近远光控制按钮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柱以及所述按压板,所述弹性件配置成产生使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与所述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接触的弹性力。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板沿所述主把手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按压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主把手壳的长度的一半,小于所述主把手壳的长度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主把手壳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柱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主把手壳滑动,从而使所述按压板与所述主把手壳贴合;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主把手壳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产生将所述支撑柱推向远离所述主把手壳的弹性力;
所述手电筒还包括控制器,当所述支撑柱回缩至所述主把手壳内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支撑柱回缩前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以及所述第一远光控制触点的接触状态,并在所述支撑柱完全缩入所述主把手壳内后且所述按压板与所述主把手壳贴合时,根据所述接触状态来对应控制所述手电筒的运行状态。
本申请提供一种近远光手电筒,通过在手电筒本体上设置一个主把手以及至少两个副把手,主把手用于握持,两个副把手一方面能够在用户不方便手持手电筒时起到支撑作用,在地面潮湿的野外露营时,由于副把手能够让手电筒本体悬空,故有效地保护了手电筒本体。另一方面,由于副把手内设置有散热铜管,在用户将手电筒放置于地面时,两个副把手与地面接触,能够快速将热量通过大地导出,提升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按压板以及支撑柱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远光手电筒作为一种用于紧急照明的手持工具,在工业维修中和户外活动中都被广泛应用,如被应用于工人进行机器设备维修作业时的照明、野外作业时的照明或应急照明等。目前的手电筒通常将显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设置于手电筒的筒身上,操控性较差。
同时,现有的大型户外手电筒的散热性能较差,另一方面在手电筒使用的同时不方便摆放。
鉴于此,参见图1-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远光手电筒,该近远光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200、主把手100以及至少两个副把手500。主把手100以及各副把手500均呈弯曲状,沿手电筒本体200的光轴的方向延伸,且主把手100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连接手电筒本体200。副把手500的数量可以为大于等于二的任意数量,为了方便描述,以副把手500的数量为两个进行举例说明。两个副把手500以及主把手100以光轴为中心轴呈圆形阵列布置,沿光轴的方向,两个副把手500的尺寸小于主把手100的尺寸,两个副把手500用于支撑手电筒。其中,两个副把手500内均设置有散热铜管,散热铜管穿过副把手500的前后两端并伸入手电筒本体200内,用于吸收手电筒本体200内的灯珠的热量。即副把手500一方面能够起到支撑手电筒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散热的作用。特别适用于野外露营,当地面潮湿时能够快速散发手电筒内的热量。
本申请提供一种近远光手电筒,通过在手电筒本体200上设置一个主把手100以及至少两个副把手500,主把手100用于握持,两个副把手500一方面能够在用户不方便手持手电筒时起到支撑作用,在地面潮湿的野外露营时,由于副把手500能够让手电筒本体200悬空,故有效地保护了手电筒本体200。另一方面,由于副把手500内设置有散热铜管,在用户将手电筒放置于地面时,两个副把手500与地面接触,能够快速将热量通过大地导出,提升了散热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括四个副把手500,四个副把手500以及主把手100以光轴为中心轴呈圆形阵列布置。副把手500的数量更多可以使得手电筒的放置角度多样化,提升了手电筒的便捷性。无论副把手500的数量为几个,当手电筒放置于地面时,由两个副把手500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手电筒本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50以及第二壳体260,第一壳体250用于容纳灯珠,第二壳体260用于容纳电池,第一壳体250与第二壳体260套接,每个副把手500均一端连接第一壳体250,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260,主把手100一端连接第一壳体250,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260,以使得第一壳体250与第二壳体260的相对位置固定。换句话说,第一壳体250以及第二壳体260可以完全不直接连接,两者由主把手100以及副把手500来连接,这样的好处是能够省去第一壳体250以及第二壳体260的安装结构,提升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260靠近第一壳体250的端部套设于第一壳体250靠近第二壳体260的端部外,且第二壳体260靠近第一壳体250的端部与第一壳体250靠近第二壳体260的端部间隙设置。这样,能够使手电筒内部开放,一方面,由于第二壳体260的端部套设于第一壳体250外,有效地防止异物进入手电筒内,另一方面,使得手电筒内部与外部联通,提升了散热效果。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参见图3-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手电筒,该手电筒的操作组件和显示组件300也可以在主把手100上。具体地,该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200以及主把手100。手电筒本体200包括外壳。主把手100包括主把手壳110、显示组件300以及操作组件。主把手壳110与外壳连接,显示组件300以及操作组件连接于主把手壳110,显示组件300以及操作组件均与手电筒本体200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显示组件300用于显示手电筒的运行状态,操作组件用于操控手电筒的运行状态。其中手电筒的运行状态包括:近远光显示状态、电量状态、已显示时间、剩余显示时间和当前实时时间等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操作组件和显示组件300在主把手100上的手电筒,包括主把手100以及手电筒本体200,主把手100能方便用户手持手电筒。在本实施例中,手电筒包括用于显示运行状态的显示组件300以及控制其运行状态的操作组件,特别地,本申请中的操作组件以及显示组件300均设置在了手电筒的主把手100上,一方面方便用户单手控制手电筒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手电筒的装配效率,因为操作组件以及显示组件300能够在主把手100安装前进行装配。又一方面还能够便于用户实时观察手电筒的运行状态,因为显示组件300在主把手100上,相较于设置于手电筒本体200上而言,显示组件300离用户的眼部更近。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显示组件300设置于主把手壳110内部,显示组件300包括显示屏,主把手壳110包括背离手电筒本体200且正对显示屏的视窗部113,视窗部113呈透明状。参见图3和图6,本申请中,未将显示屏设置在主把手壳110的外侧,而是将显示屏设置在主把手壳110的内侧,而后在主把手壳110上设置透明的视窗部113,且视窗部113正对显示屏,这样,显示屏的显示信息可以通过视窗部113而被用户获取。一方面,视窗部113可以良好的保护显示屏,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防水防刮的作用。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主把手壳110呈弯曲状,且主把手壳110包括背离手电筒本体200的外侧以及靠近手电筒本体200的内侧。主把手壳110包括位于外侧的外侧板110,外侧板110包括视窗部113,外侧板110的宽度等于主把手壳110的宽度,外侧板110的长度等于主把手壳110的长度。也即是说,本申请中主把手壳110的位于外侧的板件为一个长条状的一体设置的弧形板。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主把手100的密封性。
本发明人考虑到,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摔落的情况,而当显示组件300以及操作组件均设置于凸起状的主把手100上时,可能提升显示组件300以及操作组件的损坏风险。故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操作组件设于主把手壳110的内侧。这样,即使手电筒摔落,也不会造成手电筒的操作组件的损坏。同时,当操作组件设置于手电筒的主把手壳110的内侧时,也更便于对手电筒进行操控。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操作组件包括开关按钮220、近远光控制按钮210以及救急灯控制按钮230。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主把手壳110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板112,内侧板112的宽度等于主把手壳110的宽度,内侧板112的长度等于主把手壳110的长度。内侧板112包括用于容纳用于手指的凹陷部114,开关按钮220、近远光控制按钮210以及救急灯控制按钮230均设置于凹陷部114。参见图4-5,主把手壳110的内侧板112上设有四个凹陷部114,用户手持主把手100时,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分别陷入四个凹陷内,这样能够增强用户的握持感,提升手持手电筒时的舒适度。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内侧板112包括三个凹陷部114(至少包括三个凹陷部114,图4-5中有四个凹陷部114),三个凹陷部114一一对应用于容纳用户的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开关按钮220、近远光控制按钮210以及救急灯控制按钮230一一对应设于三个凹陷部114。也即是说,当用户手持手电筒后,用户可以一个手指操控一个按钮,从而实现对手电筒的所有操控动作。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用户在操控手电筒时既不用寻找操控按钮的位置,又能够一只手便进行操控(对于大型户外手电筒,由于体积和重量较大,现有的手电筒难以进行单手操控)。
前述的实施例中主把手100上的每个凹陷部114均设置一个操控按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6-7,近远光控制按钮210可以包括支撑柱以及按压板211,支撑柱一端连接主把手壳110的内侧,另一端朝靠近手电筒本体200的方向延伸。按压板211中部与支撑柱的另一端铰接,按压板211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靠近主把手壳110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主把手壳110上设有与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配合的第二远光控制触点,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以及第二远光控制触点通过接触或分离来控制手电筒是否进入远光状态;第二端靠近主把手壳110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主把手壳110上设有与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配合的第二近光控制触点,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以及第二近光控制触点通过接触或分离来控制手电筒是否进入近光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近远光控制按钮210的按压板211相对支撑柱212转动至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与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接触时,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与第二远光控制触点分离,此时手电筒为近光模式。当按压板211相对支撑柱212转动至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与第二远光控制触点接触时,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与第二近光控制触点分离,此时手电筒为远光模式。并且,当用户手持主把手100时,用户的手部同时可以握住按压板211,也即是说,用户可以在手持主把手100的过程中通过控制食指的压力或无名指的压力来控制手电筒处于近光模式或远光模式。操作十分便捷。这样能够极大的方便远近光的切换,使得用户能够在需要使用近光功能时方便切换为近光模式,提升了手电筒的续航能力(现有的远近光控制操作麻烦,导致用户需要照明近处物体时懒得从远光模式切换为近光模式,从而使得手电筒的耗能较高)。
近远光控制按钮210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分别连接支撑柱以及按压板211,弹性件配置成产生使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与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接触的弹性力。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在常态下,由于弹性件的作用,按压板211的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与主把手壳110上的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接触,手电筒处于近光模式,当用户手持主把手100后,若想使手电筒处于近光模式,可以不用力按压按压板211的具有第一远光触点的端部即可。当用户想使手电筒处于远光模式时,可以持续按压按压板211的具有第一远光触点的端部,而由于手电筒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用户手持手电筒时,可以通过手电筒自身的重力来按压按压板211,也即是说,用户可以通过手持主把手100的位置来改变对于按压板211的压力的位置,这样操作十分方便。并且,由于手电筒默认处于近光模式,这样能够进一步非节省手电筒的电量,提升手电筒的续航性能(由于现有技术上中近远光切换较为麻烦,会导致用户需要照亮近处物体时懒得将远光切换为近光,因此续航较差)。
一种实施例中弹性件为扭簧,且分别连接支撑柱212和按压板211的中部,另一种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且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主把手壳110的内侧壁面,另一端连接按压板211面向主把手壳110的壁面。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按压板211沿主把手壳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按压板211的长度大于主把手壳110的长度的一半,小于主把手壳110的长度的四分之三。当按压板211处于上述尺寸时,能够更加便于用户握住按压板211。
本发明人考虑到,当用户需要手电筒处于远光模式时,手电筒的前端更加上翘(因为手电筒要照射更加远的位置),当用户需要手电筒处于近光模式时,手电筒的前端更加下压(因为手电筒要照射用户脚前的位置)。当手电筒的前端上翘时,主把手100的外侧的后端具有向下的压力(为用户的手部手持时手部给予主把手100的压力),主把手100的内侧的前端具有向上的压力。当手电筒的前端下压时,主把手100的外侧的前端具有向下的压力,主把手100的内侧的后端具有向上的压力。基于此,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位于所述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的后侧,所述第二近光控制触点位于所述第二远光控制触点的后侧。这样,当手电筒处于远光模式时,用户的手部对应给予按压板211的具有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的端部适当压力,从而控制手电筒处于远光模式。当手电筒处于远光模式时,用户的手部给予按压板211的具有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的端部适当的压力,从而控制手电筒处于近光模式,即本实施例中的按压板211的位置设计能够匹配手电筒的使用状态下的手部压力,使得手电筒近远光切换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本发明人考虑到,当用户需要手电筒进行远光照射时,虽然需要手电筒的前端上翘,但是上翘的角度不会太高,故一种实施例中,主把手壳110包括面向按压板211的内侧板112,内侧板112连接支撑柱212,内侧板112与手电筒的光轴交叉布置,且内侧板112的前端到光轴的距离小于内侧板112的后端到光轴的距离。即当手电筒的光轴水平时,内侧板112由后往前倾斜向下设置,这样,即使用户手部给予按压板211前端适当的压力,手电筒的前端也不会过分上翘,操作更加方便。
为了进一步防止手电筒处于远光状态时手电筒的前端不会过分上翘,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光轴方向,所述手电筒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撑柱212的中心的前侧。
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人考虑到,当用户手握手电筒主把手100时,由于按压板211只能有一端受力,导致用户握持的舒适度下降。为了提升握持的舒适度,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6,支撑柱212与主把手壳110滑动连接,以使得支撑柱212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于主把手壳110滑动,从而使按压板211与主把手壳110贴合。支撑柱212与主把手壳110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产生将支撑柱212推向远离主把手壳110的弹性力(且此弹性力大于前述的近远光控制按钮210的弹性件的弹性力)。手电筒还包括控制器,当支撑柱212回缩至主把手壳110内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支撑柱212回缩前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以及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的接触状态,并在支撑柱212完全缩入主把手壳110内后且按压板211与主把手壳110贴合时,根据接触状态来对应控制手电筒的运行状态。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支撑柱212可以相对主把手壳110滑动至主把手壳110的内部,以使得按压板211的两端均能够贴合主把手壳110的内侧。采用上述方案,用户可以先使按压板211一端受力,然后再用力按压按压板211使按压板211的两端均与主把手壳110的内侧贴合。当用户需要近光时,可以直接用力将按压板211按压至与主把手壳110贴合(因为初始状态下第一近光控制触点与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接触),让支撑柱212回缩至主把手壳110的内部。当用户需要远光时,可以先按压按压板211的具有第一远光控制按钮的端部,而后再用力将支撑柱212压入主把手壳110的内部,使按压板211的两端均与主把手壳110的内侧贴合。控制器用于记录支撑柱212回缩前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与第二近光控制触点、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以及第二远光控制触点之间的接触状态,并将支撑柱212回缩前的接触状态作为最终手电筒的运行状态,故即使支撑柱212回缩后,第一近光控制触点214与第二近光控制触点、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以及第二远光控制触点同时接触,也不影响对手电筒的控制。
也即是说,当支撑柱212回缩的过程中,若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与第二远光控制触点接触,则支撑柱212完全缩入主把手壳110内后且按压板211与主把手壳110贴合后,控制器控制手电筒运行远光状态。当支撑柱212回缩的过程中,若第一远光控制触点213与第二远光控制触点接触,则支撑柱212完全缩入主把手壳110内后且按压板211与主把手壳110贴合后,控制器控制手电筒运行远光状态。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电筒本体;
主把手,呈弯曲状,沿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光轴的方向延伸,且所述主把手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手电筒本体;
四个副把手,四个所述副把手以及所述主把手以所述光轴为中心轴呈圆形阵列布置,沿所述光轴的方向,四个所述副把手的尺寸小于所述主把手的尺寸,四个所述副把手用于支撑所述手电筒;
其中,四个所述副把手内均设置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穿过所述副把手的前后两端并伸入所述手电筒本体内,用于吸收所述手电筒本体内的灯珠的热量;
所述手电筒本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灯珠,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容纳电池,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套接,每个所述副把手均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主把手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固定;
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外,且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间隙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把手包括主把手壳、显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主把手壳与所述手电筒本体连接,所述显示组件以及所述操作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把手壳,所述显示组件以及所述操作组件均与所述手电筒本体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所述手电筒的运行状态,所述操作组件用于操控所述手电筒的运行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组件设于所述主把手壳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组件包括近远光控制按钮,所述近远光控制按钮包括:
支撑柱,一端连接所述主把手壳的所述内侧,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手电筒本体的方向延伸;
按压板,中部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按压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主把手壳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远光控制触点,所述主把手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远光控制触点配合的第二远光控制触点,所述第一远光控制触点以及所述第二远光控制触点通过接触或分离来控制所述手电筒是否进入远光状态;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主把手壳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近光控制触点,所述主把手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配合的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以及所述第二近光控制触点通过接触或分离来控制所述手电筒是否进入近光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远光控制按钮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柱以及所述按压板,所述弹性件配置成产生使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与所述第二近光控制触点接触的弹性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板沿所述主把手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按压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主把手壳的长度的一半,小于所述主把手壳的长度的四分之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主把手壳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柱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主把手壳滑动,从而使所述按压板与所述主把手壳贴合;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主把手壳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产生将所述支撑柱推向远离所述主把手壳的弹性力;
所述手电筒还包括控制器,当所述支撑柱回缩至所述主把手壳内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支撑柱回缩前所述第一近光控制触点以及所述第一远光控制触点的接触状态,并在所述支撑柱完全缩入所述主把手壳内后且所述按压板与所述主把手壳贴合时,根据所述接触状态来对应控制所述手电筒的运行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07113.XA CN114110456B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近远光手电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07113.XA CN114110456B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近远光手电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0456A CN114110456A (zh) | 2022-03-01 |
CN114110456B true CN114110456B (zh) | 2023-11-24 |
Family
ID=8037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07113.XA Active CN114110456B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近远光手电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1045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3418A (zh) * | 2004-10-21 | 2006-04-26 | 明辉光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手持式光电子超光搜索灯 |
EP2180239A2 (en) * | 2008-10-27 | 2010-04-28 | Emissive Energy Corporation | Control system for a multi-function flashlight |
CN101943326A (zh) * | 2009-07-06 | 2011-01-12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巡检灯 |
CN108550488A (zh) * | 2018-06-28 | 2018-09-18 | 山东知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触感的磁保持物联网开关 |
CN212480891U (zh) * | 2020-04-21 | 2021-02-05 | 长方集团康铭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近光和远光两用照明的手提灯 |
CN213333760U (zh) * | 2020-10-13 | 2021-06-01 | 冷卓阳 | 一种配电运行用夜间巡查灯 |
-
2021
- 2021-11-24 CN CN202111407113.XA patent/CN1141104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3418A (zh) * | 2004-10-21 | 2006-04-26 | 明辉光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手持式光电子超光搜索灯 |
EP2180239A2 (en) * | 2008-10-27 | 2010-04-28 | Emissive Energy Corporation | Control system for a multi-function flashlight |
CN101943326A (zh) * | 2009-07-06 | 2011-01-12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巡检灯 |
CN108550488A (zh) * | 2018-06-28 | 2018-09-18 | 山东知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触感的磁保持物联网开关 |
CN212480891U (zh) * | 2020-04-21 | 2021-02-05 | 长方集团康铭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近光和远光两用照明的手提灯 |
CN213333760U (zh) * | 2020-10-13 | 2021-06-01 | 冷卓阳 | 一种配电运行用夜间巡查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0456A (zh) | 2022-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75295B2 (en) | Adjustable flashlight supportable about a user's neck | |
CN208041675U (zh) | 手电筒和通信设备 | |
JP3114446U (ja) | 携帯型多目的ランプ | |
US10578285B2 (en) | Portable working light apparatus | |
JP2020126830A (ja) | 機能モジュール | |
JP6200724B2 (ja) | ライト | |
JP6692880B2 (ja) | ライト | |
CN114110456B (zh) | 一种近远光手电筒 | |
CN220869677U (zh) | 一种手持式风扇 | |
US8714788B2 (en) | Spotlight | |
CN114110459B (zh) | 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 | |
CN114135847B (zh) | 一种操作组件和显示组件在把手上的手电筒 | |
CN114135810B (zh) | 一种续航时间长的近远光手电筒 | |
KR101967234B1 (ko) | 휴대용 충전기 | |
CN114110457B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手电筒 | |
CN114110458B (zh) | 一种可适配多种充电接口的近远光手电筒 | |
US20020181230A1 (en) | Fluorescent lamp and spotlight apparatus | |
US7670024B2 (en) | Utility light | |
US20130322083A1 (en) | Poseable Illumination Device Having Multiple Illumination Sources | |
JP3153593U (ja) | 電気スタンドと懐中電灯両用可能な太陽エネルギー装置 | |
US7178938B2 (en) | Flashlight and magnifying lens combination | |
CN219606797U (zh) | 可拆卸照明设备 | |
CN215372123U (zh) |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 |
CN218626488U (zh) | 一种外置设备的连接结构及其双光源照明设备 | |
CN212035646U (zh) | 一种多功能灯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