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0141A -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0141A
CN114110141A CN202111382199.5A CN202111382199A CN114110141A CN 114110141 A CN114110141 A CN 114110141A CN 202111382199 A CN202111382199 A CN 202111382199A CN 114110141 A CN114110141 A CN 114110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jfj
bearing
input end
auxiliary tool
lin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21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0141B (zh
Inventor
熊天旸
张先辉
袁志文
金小强
李新民
陈卫星
邓建军
陈垚峰
陈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3821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01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0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0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0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用于对主减速器输入端组件中的故障试验件进行更换;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输入端端盖、带太阳轮的输入轴、内衬圈、外衬圈、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甩油盘和压盖;所述更换方法包括:拆卸输入端端盖;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拆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其中内外衬圈轴承组件包括内衬圈、外衬圈以及两个轴承、轴承座、压盖和甩油盘。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入端试验件更换慢,更换前后一致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直升机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型设备健康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HUMS系统是一个集机载航空电子设备、直升机故障诊断与预测算法软件、地面维护支持设备与管理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通过HUMS系统,可利用先进传感器集成技术并借助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智能模型,对直升机的关键部件(传动系统、旋翼系统、发动机、机体结构等)的使用状态及潜在的故障实时监测、报警,从而预测、诊断、监控和管理直升机的健康状态。实现直升机自主性保障,提高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可靠性、维修性和任务出勤率。目前,直升机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HUMS系统)已大量装备直升机,其提高安全性,减少维护费用和提高出勤率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验证。
故障植入试验(又称故障种子试验)是HUMS技术得以成熟并广泛应用的基础性试验,主要用于验证HUMS故障诊断算法,确定HUMS阈值。
主减速器故障植入试验一般包括:太阳轮轴承故障、太阳轮齿轮故障、行星轮轴承故障、行星轮齿轮故障和外齿圈齿轮故障等多种故障方式试验。每一种故障又包括多种不同故障程度的故障试验件。因此,主减速器故障植入试验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试验项目,且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试验件的更换上。
同时,由于HUMS系统对直升机主减速器进行故障诊断主要采用振动分析方法。众所周知,影响高速旋转体振动的因素很多,如安装松紧程度,质量的改变等。因此,对于主减速器故障植入试验来说,更换试验件要尽量做到与原来安装部件无偏差,是保障试验数据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传统故障植入试验要么试验件更换时间很长,要么尽量减少试验件更换次数,这些方法严重影响了故障诊断算法验证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主减速器故障植入试验输入端试验件更换慢,更换前后一致性差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辅助工装,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用于对主减速器输入端组件中的故障试验件进行更换;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输入端端盖、带太阳轮的输入轴、内衬圈、外衬圈、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轴承座、甩油盘和压盖,其中:
轴承座内的一端装有第一轴承,外衬圈装配在轴承座内,内衬圈装配在外衬圈内,在轴承座内的另一端装配有第二轴承以及甩油盘,并通过压盖封堵;所述输入轴穿过轴承座内的轴承、内衬圈、甩油盘和输入端端盖;
所述更换方法包括:
拆卸输入端端盖;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拆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其中内外衬圈轴承组件包括内衬圈、外衬圈以及两个轴承、轴承座、压盖和甩油盘;
将输入轴、内衬圈、外衬圈、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轴承座、输入端端盖均拆卸完成,并进行故障部件的更换后,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输入端端盖的拆卸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1、ZJFJ-02、ZJFJ-03,其中:
辅助工装ZJFJ-01为板状结构,辅助工装ZJFJ-02为筒状结构,ZJFJ-02大于轴承座的内径但小于输出端输入端端盖的内径;
辅助工装ZJFJ-03为多级套筒状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凹槽,第二套筒,第二凹槽,第三套筒,第三凹槽;其中:
第三套筒的上端外侧为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上端外侧为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套筒与第三套筒之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形成在第三套筒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地,拆卸输入端端盖的过程为:
输入端端盖通过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与输入轴安装配合成输入端;
首先将辅助工装ZJFJ-03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ZJFJ-03的第三凹槽与压力机操作平台通孔的边缘卡紧;将整个主减速器输入端按压盖所在端朝下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3上,输入端端盖的前端支撑在第一凹槽上,输入端端盖的外侧与第一套筒配合;然后将辅助工装ZJFJ-02放在输入端端盖后端上,并与输入轴同轴,再将辅助工装ZJFJ-01水平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2上;最后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01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的装配件从输入端端盖中顶出,完成输入端端盖的拆卸。
进一步地,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4,辅助工装ZJFJ-04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耳,第一凹槽,第一装配块,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耳,第二凹槽,第二装配块。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为对称拼合式结构,共同拼合构成辅助工装ZJFJ-04;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中部,第一支撑耳、第二支撑耳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侧面,第一装配块、第二装配块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边缘;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拼合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共同拼合构成圆形通孔,且第一支撑耳、第二支撑耳相互平行,由第一装配块、第二装配块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锁紧。
进一步地,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的过程为:
对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的装配件,将装配件中太阳轮所在端朝下放置到压力机操作平台上,使太阳轮穿过平台上的通孔,同时使用辅助工装ZJFJ-04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从装配件两侧拼合,然后利用两个M6的螺栓将将辅助工装ZJFJ-04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固定在一起,使装配件穿过ZJFJ-04上拼合形成的圆形通孔,并使装配件中的轴承座支撑在ZJFJ-04的第一支撑耳、第二支撑耳上,从而将辅助工装ZJFJ-04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合成一个支撑底座;最后利用压力机活塞给输入轴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连同太阳轮从内外衬圈轴承组件内顶出,完成输入轴拆卸。
进一步地,拆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5、ZJFJ-06,其中:
辅助工装ZJFJ-05为盘状结构,为阶梯凹槽陈列,包括拆卸盘,在拆卸盘沿轴向自上而下依次加工有9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凹槽,凹槽的底部穿透拆卸盘的底面形成通孔;
辅助工装ZJFJ-06为板状结构,辅助工装ZJFJ-06的尺寸大于轴承内径但小于轴承座内径。
进一步地,拆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的过程为:
首先将辅助工装ZJFJ-05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其中心对准压力机操作平台上的通孔的中心;将轴承及内外衬圈如图示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5的凹槽上,利用凹槽卡住轴承座,再将辅助工装ZJFJ-06立起放置于轴承衬圈组件上,顶住第二轴承;然后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06向下施加压力,将内外衬圈和两个轴承从轴承座中顶出,完成轴承、及内外衬圈的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针对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植入试验试验件更换慢,更换前后一致性差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辅助工装,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2.为保证快速、无偏差更换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部件(如故障齿轮)设计了9个工装保证了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件的输入端端盖拆装、输入轴拆装、轴承衬圈拆装的快速、无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主减速器输入端组件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辅助工装ZJFJ-01;
图3为辅助工装ZJFJ-02;
图4为辅助工装ZJFJ-03;
图5为拆卸输入端端盖示意图;
图6为辅助工装ZJFJ-04的三视图;
图7为拆卸输入轴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8为辅助工装ZJFJ-05;
图9为辅助工装ZJFJ-06;
图10为拆卸轴承及内外衬圈示意图;
图11为辅助工装ZJFJ-07;
图12为辅助工装ZJFJ-11;
图13为安装轴承及内外衬圈示意图;
图14为辅助工装ZJFJ-08;
图15为安装输入轴示意图;
图16为安装输入端端盖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第一套筒1-1,第一凹槽1-2,第二套筒1-3,第二凹槽1-4,第三套筒1-5,第三凹槽1-6,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耳2-2,第一凹槽2-3,第一装配块2-4,第二支撑板2-5,第二支撑耳2-6,第二凹槽2-7,第二装配块2-8,凹槽(3-2、3-3、3-4、3-5、3-6、3-7、3-8、3-9、3-10),第一支撑环4-1,套筒4-2,第二支撑环4-3,通孔4-4,台阶槽4-5。
具体实施方式
主减速器故障植入试验台由动力电机(含控制系统),输入传动轴,主减速器,输出传动轴和负载电机(含控制系统)组成。主减速器为直升机主减速器故障试验台研制的核心部件,位于试验台中部,重量大于80kg。主减速器由箱盖、内齿圈、输入端和输出端组成。
输入端组件结构是主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输入端端盖、带太阳轮的输入轴、内外衬圈、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甩油盘、压盖等部件,如图1所示;其中,轴承座内的一端装有第一轴承,外衬圈装配在轴承座内,内衬圈装配在外衬圈内,在轴承座内的另一端装配有第二轴承以及甩油盘,并通过压盖封堵;所述输入轴穿过轴承座内的轴承、内衬圈、甩油盘和输入端端盖。由于这些部件紧密地安装在一起,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更换试验故障件时,需要将其整体拆卸后进行更换,根据试验要求,拆装前后需要保证各部件的状态一致,这就给拆装提出了很高要求。
本发明主要描述了为保证快速、无偏差更换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部件而采取的措施。为保证主减速器输入端组件快速、无偏差地从主减速器故障植入试验台上拆卸及安装,我们根据主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了一系列的辅助工装,通过不同的辅助工装组合可以针对主减速器输入端的不同部件进行快速的拆卸、安装。
这套辅助工装分别对应的编号为:ZJFJ-01、ZJFJ-02、ZJFJ-03、ZJFJ-04、ZJFJ-05、ZJFJ-06、ZJFJ-07、ZJFJ-08、ZJFJ-11。这套辅助工装是根据主减速器输入端的结构进行设计的,它们有不同大小厚度的平板、圆筒、台座等。其中:
为操作方便整个拆卸、安装的过程均在压力机操作平台上进行,其拆卸、安装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拆卸输入端端盖
输入端端盖的拆卸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1、ZJFJ-02、ZJFJ-03,其中:
辅助工装ZJFJ-01为板状结构,如图2所示,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正方形钢板。
辅助工装ZJFJ-02为筒状结构,如图3所示,ZJFJ-02大于轴承座的内径但小于输出端输入端端盖的内径,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筒。
辅助工装ZJFJ-03为多级套筒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套筒1-1,第一凹槽1-2,第二套筒1-3,第二凹槽1-4,第三套筒1-5,第三凹槽1-6;其中:
第三套筒1-5的上端外侧为第二套筒1-3,第二套筒1-3上端外侧为第一套筒1-1,第一套筒1-1与第二套筒1-3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2,第二套筒1-3与第三套筒1-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4,第三凹槽1-6形成在第三套筒1-5的下端面上。
如图5所示,拆卸输入端端盖的过程为:
输入端端盖通过内外衬圈轴承组件(内衬圈、外衬圈以及两个轴承、轴承座、压盖和甩油盘)与输入轴安装配合成输入端;
首先将辅助工装ZJFJ-03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ZJFJ-03的第三凹槽1-6与压力机操作平台通孔的边缘卡紧;将整个主减速器输入端组件按压盖所在端朝下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3上,输入端端盖的前端支撑在第一凹槽1-2上,输入端端盖的外侧与第一套筒1-1配合;然后将辅助工装ZJFJ-02放在输入端端盖后端上,并与输入轴同轴,再将辅助工装ZJFJ-01水平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2上;最后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01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的装配件从输入端端盖中顶出,完成输入端端盖的拆卸。
步骤2,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
输入轴的拆卸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4,其中:
辅助工装ZJFJ-04为板状结构,如图6所示,ZJFJ-04由两块带凹槽的支撑板组成,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耳2-2,第一凹槽2-3,第一装配块2-4(两个),第二支撑板2-5,第二支撑耳2-6,第二凹槽2-7,第二装配块2-8(两个);
其中,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5为对称拼合式结构,共同拼合构成辅助工装ZJFJ-04;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7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的中部,第一支撑耳2-2、第二支撑耳2-6分别位于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7的侧面,第一装配块2-4、第二装配块2-8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的边缘;当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拼合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共同拼合构成圆形通孔,且第一支撑耳2-2、第二支撑耳2-6相互平行,由第一装配块2-4、第二装配块2-8将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5锁紧。
如图7所示,拆卸输入轴的过程为:
首先,对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的装配件,将装配件中太阳轮所在端朝下放置到压力机操作平台上,使太阳轮穿过平台上的通孔,同时使用辅助工装ZJFJ-04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5从装配件两侧拼合,然后利用两个M6的螺栓将将辅助工装ZJFJ-04第一装配块2-4和第二装配块2-8固定在一起,使装配件穿过ZJFJ-04上拼合形成的圆形通孔,并使装配件中的轴承座支撑在ZJFJ-04的第一支撑耳2-2、第二支撑耳2-6上,从而将辅助工装ZJFJ-04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5合成一个支撑底座;最后利用压力机活塞给输入轴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连同太阳轮从内外衬圈轴承组件内顶出,完成输入轴拆卸。
步骤3,拆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
轴承及内外衬圈的拆卸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5、ZJFJ-06,其中:
辅助工装ZJFJ-05为盘状结构,如图8所示,为阶梯凹槽陈列,包括拆卸盘3-1,在拆卸盘沿轴向自上而下依次加工有9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凹槽(分别是3-2、3-3、3-4、3-5、3-6、3-7、3-8、3-9、3-10),凹槽3-10的底部穿透拆卸盘3-1的底面形成通孔3-11。
辅助工装ZJFJ-06为板状结构,如图9所示,辅助工装ZJFJ-06的尺寸大于轴承内径但小于轴承座内径,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正方形钢板。
如图10所示,拆卸轴承及内外衬圈的过程为:
首先将辅助工装ZJFJ-05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其中心对准压力机操作平台上的通孔的中心;将轴承及内外衬圈如图示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5的凹槽3-10上,利用凹槽3-10卡住轴承座,再将辅助工装ZJFJ-06立起放置于轴承衬圈组件上,顶住第二轴承;然后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06向下施加压力,将内外衬圈和两个轴承从轴承座中顶出,完成轴承、及内外衬圈的拆卸。
将输入轴、内外衬圈、轴承、轴承座、输入端端盖均拆卸完成,并进行故障部件的更换后,进行装配过程:
步骤4,安装轴承及内外衬圈
轴承及内外衬圈的安装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5、ZJFJ-07、ZJFJ-11,其中:
辅助工装ZJFJ-05为盘状结构,如图8所示。
辅助工装ZJFJ-07为筒状结构,如图11所示,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筒。
辅助工装ZJFJ-11为板状结构,如图12所示,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正方形钢板。
如图13所示,安装轴承及内外衬圈的过程为:
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内外衬圈、轴承座一起装配组成衬圈轴承组件,安装时需依次将第二轴承、内外衬圈、第一轴承放入轴承座中并安装到位;
首先将辅助工装ZJFJ-05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其中心对准压力机操作平台上的通孔中心;将轴承衬圈组件如图示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5的凹槽3-10上,利用凹槽卡住轴承座,并依次在轴承座中放入第二轴承、内衬圈、外衬圈和第一轴承;然后将辅助工装ZJFJ-05放置在第一轴承上,顶住第一轴承,并在辅助工装ZJFJ-07上平放辅助工装ZJFJ-11;最后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11向下施加压力,将第二轴承、内衬圈、外衬圈和第一轴承安装到位,完成轴承及内外衬圈的安装。
步骤5,安装输入轴
输入轴的安装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8,其中:
辅助工装ZJFJ-08为工字套筒状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支撑环4-1,套筒4-2,第二支撑环4-3,通孔4-4以及台阶槽4-5,其中:第一支撑环4-1位于套筒4-2上端外圆周上,第二支撑环4-3位于套筒下端外圆周上,第二支撑环4-3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环4-1的直径;所述台阶槽4-5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环4-3的下表面上。
如图15所示,安装输入轴的过程为:
输入轴与轴承衬圈组件同轴配合成为装配件;
首先将助辅助工装ZJFJ-08水平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其第二支撑环4-3与平台贴合,使台阶槽4-5卡在平台上的通孔4-4边缘,并使套筒4-2的通孔4-4与平台上的通孔同轴;将装配好的轴承衬圈组件第一轴承端朝下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8的第一支撑环4-1上,保证第一支撑环4-1顶住轴承衬圈组件;然后将输入轴非太阳轮端放入轴承衬圈组件中,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输入轴太阳轮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安装到位,与轴承衬圈组件完成配合,完成输入轴的安装。
步骤6,安装输入端端盖
输入端端盖的安装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1、ZJFJ-03,其中:
辅助工装ZJFJ-01为板状结构,如图2所示。
辅助工装ZJFJ-03为多级套筒状结构,如图4所示。
如图16所示,安装输入端端盖的过程为:
输入端端盖与输入轴及轴承衬圈装配件组成主减速器输入端;
首先将输入端端盖前端朝上水平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输入端端盖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的通孔同轴;将装配好的输入轴及轴承衬圈的装配件太阳轮朝下放入输入端端盖中,并将辅助工装ZJFJ-03放入输入端端盖中,辅助工装ZJFJ-03的第一凹槽顶住轴承;然后将辅助工装ZJFJ-01水平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3上,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01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及轴承衬圈的装配件安装到位,与输入端端盖完成配合,完成输入端端盖的安装。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用于对主减速器输入端组件中的故障试验件进行更换;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输入端端盖、带太阳轮的输入轴、内衬圈、外衬圈、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甩油盘和压盖,其中:
轴承座内的一端装有第一轴承,外衬圈装配在轴承座内,内衬圈装配在外衬圈内,在轴承座内的另一端装配有第二轴承以及甩油盘,并通过压盖封堵;所述输入轴穿过轴承座内的轴承、内衬圈、甩油盘和输入端端盖;
所述更换方法包括:
拆卸输入端端盖;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拆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其中内外衬圈轴承组件包括内衬圈、外衬圈以及两个轴承、轴承座、压盖和甩油盘;
将输入轴、内衬圈、外衬圈、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轴承座、输入端端盖均拆卸完成,并进行故障部件的更换后,进行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端端盖的拆卸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1、ZJFJ-02、ZJFJ-03,其中:
辅助工装ZJFJ-01为板状结构,辅助工装ZJFJ-02为筒状结构,ZJFJ-02大于轴承座的内径但小于输出端输入端端盖的内径;
辅助工装ZJFJ-03为多级套筒状结构,包括第一套筒(1-1),第一凹槽(1-2),第二套筒(1-3),第二凹槽(1-4),第三套筒(1-5),第三凹槽(1-6);其中:
第三套筒(1-5)的上端外侧为第二套筒(1-3),第二套筒(1-3)上端外侧为第一套筒(1-1),第一套筒(1-1)与第二套筒(1-3)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2),第二套筒(1-3)与第三套筒(1-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4),第三凹槽(1-6)形成在第三套筒(1-5)的下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拆卸输入端端盖的过程为:
输入端端盖通过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与输入轴安装配合成输入端;
首先将辅助工装ZJFJ-03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ZJFJ-03的第三凹槽(1-6)与压力机操作平台通孔的边缘卡紧;将整个主减速器输入端按压盖所在端朝下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3上,输入端端盖的前端支撑在第一凹槽(1-2)上,输入端端盖的外侧与第一套筒(1-1)配合;然后将辅助工装ZJFJ-02放在输入端端盖后端上,并与输入轴同轴,再将辅助工装ZJFJ-01水平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2上;最后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01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的装配件从输入端端盖中顶出,完成输入端端盖的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4,辅助工装ZJFJ-04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耳(2-2),第一凹槽(2-3),第一装配块(2-4),第二支撑板(2-5),第二支撑耳(2-6),第二凹槽(2-7),第二装配块(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5)为对称拼合式结构,共同拼合构成辅助工装ZJFJ-04;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7)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的中部,第一支撑耳(2-2)、第二支撑耳(2-6)分别位于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7)的侧面,第一装配块(2-4)、第二装配块(2-8)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的边缘;当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拼合后,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7)共同拼合构成圆形通孔,且第一支撑耳(2-2)、第二支撑耳(2-6)相互平行,由第一装配块(2-4)、第二装配块(2-8)将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5)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拆卸输入轴的过程为:
对于输入轴及内外衬圈轴承组件的装配件,将装配件中太阳轮所在端朝下放置到压力机操作平台上,使太阳轮穿过平台上的通孔,同时使用辅助工装ZJFJ-04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5)从装配件两侧拼合,然后利用两个M6的螺栓将将辅助工装ZJFJ-04第一装配块(2-4)和第二装配块(2-8)固定在一起,使装配件穿过ZJFJ-04上拼合形成的圆形通孔,并使装配件中的轴承座支撑在ZJFJ-04的第一支撑耳(2-2)、第二支撑耳(2-6)上,从而将辅助工装ZJFJ-04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5)合成一个支撑底座;最后利用压力机活塞给输入轴向下施加压力,将输入轴连同太阳轮从内外衬圈轴承组件内顶出,完成输入轴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拆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需要借助辅助工装ZJFJ-05、ZJFJ-06,其中:
辅助工装ZJFJ-05为盘状结构,为阶梯凹槽陈列,包括拆卸盘(3-1),在拆卸盘沿轴向自上而下依次加工有9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凹槽(3-2)、(3-3)、(3-4)、(3-5)、(3-6)、(3-7)、(3-8)、(3-9)、(3-10),凹槽(3-10)的底部穿透拆卸盘(3-1)的底面形成通孔(3-11);
辅助工装ZJFJ-06为板状结构,辅助工装ZJFJ-06的尺寸大于轴承内径但小于轴承座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卸内外衬圈轴承组件中的轴承及内外衬圈的过程为:
首先将辅助工装ZJFJ-05放置于压力机操作平台上,其中心对准压力机操作平台上的通孔的中心;将轴承及内外衬圈如图示放置在辅助工装ZJFJ-05的凹槽(3-10)上,利用凹槽(3-10)卡住轴承座,再将辅助工装ZJFJ-06立起放置于轴承衬圈组件上,顶住第二轴承;然后通过压力机活塞顶住辅助工装ZJFJ-06向下施加压力,将内外衬圈和两个轴承从轴承座中顶出,完成轴承、及内外衬圈的拆卸。
CN202111382199.5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Active CN114110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2199.5A CN114110141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2199.5A CN114110141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0141A true CN114110141A (zh) 2022-03-01
CN114110141B CN114110141B (zh) 2023-04-28

Family

ID=8043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2199.5A Active CN114110141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014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3130A1 (en) * 2002-11-07 2004-05-13 The Boeing Company Enhanced flight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jet powered tri-mode aircraft
US20080237392A1 (en) * 2006-08-16 2008-10-02 Piasecki Aircraft Corporation Compound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EP2233396A1 (fr) * 2009-03-27 2010-09-29 Eurocopte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optimiser le fonctionnement d'hélices propulsives disposées de part et d'autre du fuselage d'un giravion
RU2478194C1 (ru) * 2011-08-26 2013-03-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ИАЦИОННЫЕ РЕДУКТОРА И ТРАНСМИССИИ - ПЕРМСКИЕ МОТОРЫ" (ОАО "Редуктор - ПМ")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главных редукторов вертолетов
US20130092799A1 (en) * 2011-10-17 2013-04-18 Yu Tian Fixed-wing and electric multi-rotor composite aircraft
CN107764545A (zh) * 2017-09-25 2018-03-06 上海交通大学 电回馈的直升机主减速器综合试验台
CN108168875A (zh) * 2017-12-01 2018-06-15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故障植入试验台
WO2019154369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系统及无人直升机
CN110793771A (zh) * 2019-10-18 2020-02-1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模拟直升机主减速器故障的试验台
CN111855201A (zh) * 2020-09-01 2020-10-30 常州华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试验台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3130A1 (en) * 2002-11-07 2004-05-13 The Boeing Company Enhanced flight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jet powered tri-mode aircraft
US20080237392A1 (en) * 2006-08-16 2008-10-02 Piasecki Aircraft Corporation Compound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EP2233396A1 (fr) * 2009-03-27 2010-09-29 Eurocopte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optimiser le fonctionnement d'hélices propulsives disposées de part et d'autre du fuselage d'un giravion
RU2478194C1 (ru) * 2011-08-26 2013-03-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ИАЦИОННЫЕ РЕДУКТОРА И ТРАНСМИССИИ - ПЕРМСКИЕ МОТОРЫ" (ОАО "Редуктор - ПМ")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главных редукторов вертолетов
US20130092799A1 (en) * 2011-10-17 2013-04-18 Yu Tian Fixed-wing and electric multi-rotor composite aircraft
CN107764545A (zh) * 2017-09-25 2018-03-06 上海交通大学 电回馈的直升机主减速器综合试验台
CN108168875A (zh) * 2017-12-01 2018-06-15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故障植入试验台
WO2019154369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系统及无人直升机
CN110793771A (zh) * 2019-10-18 2020-02-1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模拟直升机主减速器故障的试验台
CN111855201A (zh) * 2020-09-01 2020-10-30 常州华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试验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0141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3602B (zh) 关节轴承低温磨损试验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107264835B (zh) 一种起落架试验载荷加载装置
CN107314893B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转子实验台
CN107240981B (zh) 一种可拆装的磁悬浮储能飞轮转子
CN103196754A (zh) 一种用于半浮式驱动桥的弯曲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4344955A (zh) 飞机机轮轴承静态载荷模拟试验方法
CN102062700B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端齿盘b轴转台早期故障检测方法
CN112284701A (zh) 一种发动机轮盘旋转试验用转接结构
CN104344957A (zh) 飞机机轮轴承动态载荷模拟试验方法
CN105910825A (zh) 一种双轴重载轴承模拟试验机
CN109489957B (zh) 一种用于轮盘试验的带应力分割槽的转接结构
CN114110141B (zh)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入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CN102059586B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托盘交换架早期故障检测方法
CN209166714U (zh) 用于制动主缸密封检测试验的定位工装及试验系统
CN114112379B (zh)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输出端故障试验件更换方法
CN210235353U (zh) 一种直升机旋翼轴静力测试旋翼轴锁紧装置
CN205280337U (zh) 可实现径向配合面挤压力准确加载的转接盘结构
CN107883902A (zh) 一种涡轮转子装配跳动检测装置
CN114102128B (zh) 一种快速、无偏差主减速器箱盖及内齿圈更换方法
CN115436054A (zh) 一种回转轴承加载试验设备
CN113390645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剥落故障整机特种试验方法
CN113211339B (zh) 用于航空涡轴发动机单盘卧式平衡的工装夹具
CN104344958A (zh) 起飞/中止起飞时飞机机轮轴承工况的模拟试验方法
CN113432816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联接刚度不均匀度测试与控制方法
CN115753096A (zh) 一种核电站主泵推力轴承试验台架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