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9329A -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9329A
CN114109329A CN202111455763.1A CN202111455763A CN114109329A CN 114109329 A CN114109329 A CN 114109329A CN 202111455763 A CN202111455763 A CN 202111455763A CN 114109329 A CN114109329 A CN 114109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oil
packer
produc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57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9329B (zh
Inventor
宋考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4557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9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9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9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9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9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4Obtaining from a multiple-zone wel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旨在解决注采同井装置只能适用于特定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不能适用,导致油水井的利用率较低,储层开发效果较差的问题。该注采同井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和油管,在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的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和多个封隔器组,每个配注器与一个注水层相通,每个封隔器组与一个产油层相通。当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注采关系调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就可以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进而适用于不同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提高储层开发效果,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Description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田开发是指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从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气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气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
水驱开发油藏多层系分层开采过程中,通过分层注水技术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分层注水技术主要包括水井分层注水、油井分层产油以及注采同井等,水井分层注水以及油井分层采油技术只能在整个储层内将油水井进行单一转注,存在油水井利用率低、储层开发效果差等局限性。注采同井技术是指注水与采油过程在同一油水井中实现,注采同井装置包括套管和位于套管内的油管,油管外侧设置有封隔器和注水器,配置器和注水器均固设在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特定位置。
然而,注采同井装置只能适用于特定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不能适用,导致油水井的利用率较低,储层开发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旨在解决注采同井装置只能适用于特定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不能适用,导致油水井的利用率较低,储层开发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注采同井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和油管,套管位于油管外侧,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有环空区,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和多个封隔器组,油管和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封挡结构;
多个配注器与多个封隔器组间隔设置,套管上与配注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孔,配注器与注水孔连通;
位于封隔器组内的套管上设置有第一采油孔,位于封隔器组内的油管上设置有第二采油孔,第一采油孔与第二采油孔连通,且均与油管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注采同井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和油管,在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的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和多个封隔器组,每个配注器与一个注水层相通,每个封隔器组与一个产油层相通。当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注采关系调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就可以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进而适用于不同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提高储层开发效果,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封挡结构包括扶正器和封堵件,扶正器位于套管的底部,并封挡套管的底部;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油管在井下发生弯曲变形的概率,提高油管以及设置于油管上的配注器和封隔器组使用寿命,还可以确保第一采油孔与第二采油孔在注采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对位精度,从而降低注入水在储层中对石油的驱替难度。
封堵件位于油管的底部,并封挡油管的底部。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进入油管的石油发生漏失的风险,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封隔器组包括水管和至少两个沿环空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封隔器,水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同一封隔器组的两个封隔器。
这样设置可以将产油层中驱替出的石油与产油层两侧环空区中的注入水进行封隔,还可以使封隔器组上方环空区内的注入水通过水管流入封隔器组下方的环空区内,从而保证注入水能够注入不同的注水层中,进而实现分层注水。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沿套管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配注器、至少一个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封隔器和扶正器,至少一个封隔器组和至少一个配注器间隔设置;位于封隔器与扶正器之间的套管上设置有第一采油孔,位于封隔器与扶正器之间的油管上设置有第二采油孔;
这样设置可以实现对奇数层为注水层,偶数层为产油层的油藏储层进行开发,还可以充分利用注入水的注水压力,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储层开发效果。
或,沿套管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配注器和扶正器,至少一个配注器和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间隔设置。
这样设置可以实现对奇数层为产油层,偶数层为注水层的油藏储层进行开发,还可以充分利用注入水的注水压力,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储层开发效果。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沿套管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配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注器第一接头、配注器主体和配注器第二接头,配注器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和第一水道,第一油道和第一水道均贯穿配注器第一接头、配注器主体和配注器第二接头,至少部分油管位于第一油道中,第一水道与环空区连通;
配注器主体内部设置有分流件、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分流件在第一水道中分隔出支流水道,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沿环空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容置腔与支流水道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容置腔与支流水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不同的电子元件,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电子元件与位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电子元件通过电缆电性连接,至少部分电缆位于支流水道中,配注器主体上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第二容置腔连通。
这样设置可以使一部分注入水经支流水道和出液口注入注水层,另一部分注入水沿第一水道继续流动注入下一注水层,还可以通过分流件实现注入水的分流,进而实现对不同注水层进行注水。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还可以降低分层注水的难度,提高注采同井效率。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封隔器包括封隔器第一接头、封隔器主体和封隔器第二接头,封隔器第一接头与封隔器主体的第一端连接,封隔器第二接头与封隔器主体的第二端连接;
封隔器第一接头与封隔器第二接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封隔组件、第一液压系统、液压阀、第二液压系统和第二封隔组件,第一封隔组件、第一液压系统、液压阀、第二液压系统和第二封隔组件均位于封隔器主体的外侧;
这样设置封隔器可以实现双重封隔,提高驱替出的石油和注入水之间的封隔效果。
封隔器内部开设有第二油道和第二水道,第二油道和第二水道均贯穿封隔器第一接头、封隔器主体和封隔器第二接头,至少部分油管位于第二油道中,液压阀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进口与第二水道连通,两个出口分别连通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
第二水道与环空区连通,水管的两端均与第二水道连通。
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二水道中的注入水通过液压阀分别进入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分别驱动第一封隔组件和第二封隔组件沿轴向运动并发生径向变形,实现封隔器与套管抱死,进而封隔驱替出的石油和注入水。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举升系统,举升系统的举升端位于油管内;
这样设置可以将油藏储层中驱替出的石油从油管内举升到地面。
举升系统包括水力活塞泵系统、电潜泵系统和螺杆泵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这样设置可以使举升系统具有多种选择方案,从而有利于举升系统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均能高效工作。
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电子元件包括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电子元件包括涡街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至少部分电缆位于环空区内,电缆分别与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涡街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涡街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电性连接。
这样设置控制系统可以接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涡街流量计检测到支流水道内注入水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信息,并将支流水道内注入水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信息发送给地面工作人员,地面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注采情况实时对注水层的注水温度、注水压力、注水流量等信息的进行采集与调整,从而提高储层开发效果。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第一封隔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隔环,相邻两个隔环之间设置有胶筒,每个胶筒内部设置有弹性件;
这样设置当第一封隔组件受到第一液压系统施加的作用力时,隔环会挤压胶筒和胶筒内的弹性件,使胶筒发生径向变形,从而起到封隔作用,当第一液压系统施加的作用力消失时,在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使胶筒恢复原状,可以降低注采同井装置的下入和上提难度。
弹性件包括弹簧与板簧中的一种或多种;
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能力,增大胶筒的变形量和胶筒与套管之间的挤压力,从而提高封隔效果。
和/或,第一封隔组件与第二封隔组件的结构相同;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设计及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互换性,还可以形成对称结构,有利于第一封隔组件与第二封隔组件受力平衡,降低第一封隔组件和第二封隔组件与套管之间发生偏磨的风险。
和/或,第一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
这样设置不仅可以使第一液压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且用它驱动第一封隔组件运动时,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动力直接来源于注入水的水压,不需要额外增加动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和/或,第一液压系统与第二液压系统的结构相同;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设计及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互换性,还可以形成对称结构,有利于第一液压系统与第二液压系统受力平衡,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和/或,封堵件包括丝堵与塞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封堵件的成本,还可以降低装卸的难度。
和/或,液压阀包括压力控制阀。
这样设置可以当注水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压力控制阀自动打开,注入水经过压力控制阀流入液压系统,当注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压力控制阀自动打开,进行泄压。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油管包括等截面的第一空心管,配注器的内径、封隔器的内径和第一空心管的外径均相等,配注器和封隔器均套设在第一空心管上;
这样设置不仅可以降低配注器与封隔器在油管上的装卸难度,还可以在储层的注采关系改变时,降低调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的难度。
或,油管包括多个第二空心管,配注器与封隔器通过第二空心管连接,配注器的第一油道与第二空心管连通,封隔器与封隔器通过第二空心管连接,封隔器的第二油道与第二空心管连通;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油管的安装更加灵活,当储层的注采关系改变时,可以在调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的同时,将连接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第二空心管作出适应性调整,便于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
和/或,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隔;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发生尺寸干涉的风险,还可以降低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发生信号干扰的程度。
和/或,第一采油孔与第二采油孔相对设置。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驱替出的石油从产油层流入油管的难度。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第一水道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水道绕第一油道的外周均匀分布;
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增大注水强度,提高储层的注采效率,还可以降低注入水的压力损失,使注入水的注水压力基本不变,提高储层的驱替效果。
和/或,第二水道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水道绕第二油道的外周均匀分布;
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增大注水强度,提高储层的注采效率,还可以降低注入水的压力损失,使注入水的注水压力基本不变,提高储层的驱替效果。
和/或,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的轴线重合。
这样设置可以实现配注器与封隔器组的同轴安装,还可以在储层的注采关系改变时,降低调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的难度。
在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中,可选的是,配注器的数量与封隔器组的数量之和小于等于7。
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储层数量过多导致注水强度不足,进而保证储层开发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注采同井系统,包括采油装置和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采油装置的采油端与注采同井装置的油管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包括采油装置和注采同井装置,采油装置的采油端与注采同井装置的油管连接,注采同井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和油管,在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的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和多个封隔器组,储层的层系分为多个注水层和多个产油层,每个配注器与一个注水层相通并向注水层注入高压水,每个封隔器组与一个产油层相通,并用于封隔注入水和驱替出的石油。当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注采关系调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就可以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进而适用于不同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实现储层不同层系的双向驱替,使储层不同层系均匀动用,提高储层开发效果,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申请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在一种可能注采关系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在另一种可能注采关系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配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图3中A-A断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图4中B-B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注采同井装置; 110-套管;
111-注水孔; 112-第一采油孔;
120-油管; 121-第二采油孔;
130-配注器; 131-配注器第一接头;
132-配注器主体; 133-配注器第二接头;
134-第一油道; 135-第一水道;
136-分流件; 137-第一容置腔;
138-第二容置腔; 139-支流水道;
1310-出液口; 1311-控制系统;
1312-温度传感器; 1313-压力传感器;
1314-涡街流量计; 1315-流量调节阀;
140-扶正器; 150-封堵件;
160-水管; 170-封隔器;
171-封隔器第一接头; 172-封隔器主体;
173-封隔器第二接头; 174-第一封隔组件;
1741-隔环; 1742-胶筒;
1743-弹性件; 175-第一液压系统;
176-液压阀; 177-第二液压系统;
178-第二封隔组件; 179-第二油道;
1710-第二水道; 180-电缆;
190-举升系统; 200-采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水驱开发油藏多层系分层开采过程中,通过分层注水技术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分层注水技术主要包括水井分层注水、油井分层产油以及注采同井等,水井分层注水以及油井分层采油技术只能在整个储层内将油井进行单一转注,转注的油水井开发储层并不充分,整体上存在油水井利用率低、储层开发效果差等局限性。注采同井技术是指注水与采油过程在同一油水井中实现,注采同井装置包括套管和位于套管内的油管,油管外侧设置有封隔器和注水器,配置器和注水器均固设在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特定位置,受注采同井装置内部结构的限制,配置器和注水器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不能改变,配置器和注水器在油管上的安装位置不能改变。储层的层系根据注采关系可分为注水层和产油层,然而,油气田通过注采同井开发时,注采同井装置的配置器和注水器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在油管上的安装位置不能改变,使得注采同井装置只能适用于特定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不能适用,注入水的流动方向不能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容易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使得生产不可持续,降低油水井的利用率,还会使得储层的不同层系动用不均,降低储层开发效果。
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注采同井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和油管,在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的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和多个封隔器组,储层的层系分为多个注水层和多个产油层,每个配注器与一个注水层相通并向注水层注入高压水,每个封隔器组与一个产油层相通,并封隔注入水和驱替出的石油。当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注采关系调整配注器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就可以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进而适用于不同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实现储层不同层系的双向驱替,使储层不同层系均匀动用,提高储层开发效果,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在一种可能注采关系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在另一种可能注采关系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配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图3中A-A断面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的图4中B-B断面图。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装置100,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110和油管120,套管110位于油管120外侧,套管110与油管120之间形成有环空区,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130和多个封隔器组,油管120和套管110的底部设置有封挡结构。多个配注器130与多个封隔器组间隔设置,套管110上与配注器13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孔111,配注器130与注水孔111连通。位于封隔器组内的套管110上设置有第一采油孔112,位于封隔器组内的油管120上设置有第二采油孔121,第一采油孔112与第二采油孔121连通,且均与油管12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储层的层系根据油藏开发时的注采关系可分为注水层和产油层,通过注采同井装置100进行油藏开发时,配注器130通过注水孔111向注水层注入高压水,注入的高压水在储层内流动,驱替出本层和相邻产油层内的石油并使其沿储层内的孔隙流动,最终经过套管110上的第一采油孔112、油管120上的第二采油孔121进入油管120中。沿环空区的延伸方向,在第一采油孔112、第二采油孔121的两侧设置有封隔器170,用于密封和分隔注入水和驱替出的石油(含水)。
本申请提供的注采同井装置100,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110和油管120,在套管110与油管120之间形成的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130和多个封隔器组,储层的层系分为多个注水层和多个产油层,每个配注器130与一个注水层相通并向注水层注入高压水,每个封隔器组与一个产油层相通,并封隔注入水和驱替出的石油。当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注采关系调整配注器130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就可以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进而适用于不同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实现储层不同层系的双向驱替,使储层不同层系均匀动用,提高储层开发效果,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封挡结构包括扶正器140和封堵件150,扶正器140位于套管110的底部,并封挡套管110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套管110的底部设置扶正器140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油管120进行扶正,确保油管120与套管110在注采过程中保持同轴状态,可以降低油管120在井下发生弯曲变形的概率,提高油管120以及设置于油管120上的配注器130和封隔器组使用寿命,还可以确保第一采油孔112与第二采油孔121在注采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对位精度,从而降低注入水在储层中对石油的驱替难度。在套管110的底部设置扶正器140的另一作用在于对套管110的底部进行封堵,降低进入环空区且位于扶正器140内的石油发生漏失的风险,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封堵件150位于油管120的底部,并封挡油管120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油管120的底部设置封堵件150的作用在于对油管120的底部进行封堵,降低进入油管120的石油发生漏失的风险,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封隔器组包括水管160和至少两个沿环空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封隔器170,水管16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同一封隔器组的两个封隔器170。
需要说明的是,封隔器组包括水管160和至少两个封隔器170,且水管16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封隔器170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封隔器组包括水管160和两个封隔器170,水管16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封隔器170。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封隔器组包括水管160和四个封隔器170,水管16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通过螺纹连接的封隔器170,水管16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分别延伸至两个距离较近的封隔器170。本申请实施例中封隔器组的封隔器170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同一封隔器组的两个封隔器170位于同一产油层的两侧,可以将产油层中驱替出的石油与产油层两侧环空区中的注入水进行封隔。在两个封隔器170之间连接水管160,可以使封隔器组上方环空区内的注入水通过水管160流入封隔器组下方的环空区内,从而保证注入水能够注入不同的注水层中,进而实现分层注水。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配注器130、至少一个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130、封隔器170和扶正器140,至少一个封隔器组和至少一个配注器130间隔设置。位于封隔器170与扶正器140之间的套管110上设置有第一采油孔112,位于封隔器170与扶正器140之间的油管120上设置有第二采油孔121。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所示,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配注器130、至少一个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130、封隔器170和扶正器140时,可以用于对注采关系为: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储层依次为注水层、至少一个产油层、至少一个注水层、产油层的油藏储层进行开发。通过将至少一个封隔器组和至少一个配注器130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对注水层与产油层间隔设置的油藏储层进行开发,即,油藏储层的注采关系为:奇数层为注水层,偶数层为产油层。这样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注入水的注水压力,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储层开发效果。图1中的注采同井系统所连通的产油层与注水层之和至少为4层。其中,第一层为注水层,第二层为产油层,倒数第二层为注水层,倒数第一层为产油层。油藏储层处于该注采关系时,扶正器140起到一个封隔器170的作用,该扶正器140与其相邻的封隔器170配合,对产油层中驱替出的石油与注入水进行封隔。通过在封隔器170与扶正器140之间的套管110上开设第一采油孔112,封隔器170与扶正器140之间的油管120上开设第二采油孔121,且第一采油孔112、第二采油孔121、油管120相互连通,可以形成采油通道,注入水驱替出的石油可以沿采油通道进入油管120。
另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130、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配注器130和扶正器140,至少一个配注器130和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所示,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130、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配注器130和扶正器140时,可以用于对注采关系为: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储层依次为产油层、至少一个注水层、至少一个产油层、注水层的油藏储层进行开发。通过将至少一个配注器130和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对注水层与产油层间隔设置的油藏储层进行开发,即,油藏储层的注采关系为:奇数层为产油层,偶数层为注水层。这样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注入水的注水压力,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储层开发效果。图2中的注采同井系统所连通的产油层与注水层之和至少为4层。其中,第一层为产油层,第二层为注水层,倒数第二层为产油层,倒数第一层为注水层。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配注器130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注器第一接头131、配注器主体132和配注器第二接头133,配注器130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134和第一水道135,第一油道134和第一水道135均贯穿配注器第一接头131、配注器主体132和配注器第二接头133,至少部分油管120位于第一油道134中,第一水道135与环空区连通。配注器主体132内部设置有分流件136、第一容置腔137和第二容置腔138,分流件136在第一水道135中分隔出支流水道139,第一容置腔137和第二容置腔138沿环空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容置腔137与支流水道139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容置腔138与支流水道139的第二端连通,第一容置腔137和第二容置腔138内分别设置有不同的电子元件,位于第一容置腔137内的电子元件与位于第二容置腔138内的电子元件通过电缆180电性连接,至少部分电缆180位于支流水道139中,配注器主体132上开设有出液口1310,出液口1310与第二容置腔138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配注器130内部开设的第一油道134和第一水道135,第一油道134内放置油管120,第一水道135被分流件136分隔出支流水道139,一部分注入水经支流水道139和出液口1310注入注水层,另一部分注入水沿第一水道135继续流动注入下一注水层。配注器主体132内部设置分流件136,通过分流件136实现注入水的分流,进而实现对不同注水层进行注水,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还可以降低分层注水的难度,提高注采同井效率。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流件136可以为一分流隔板,分流隔板可以与配注器主体132一体成型,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分流隔板与配注器主体132的连接强度,还可以在高压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降低在分流隔板与配注器主体132连接位置发生开裂的风险,提高配注器130的工作寿命。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封隔器170包括封隔器第一接头171、封隔器主体172和封隔器第二接头173,封隔器第一接头171与封隔器主体172的第一端连接,封隔器第二接头173与封隔器主体172的第二端连接。封隔器第一接头171与封隔器第二接头173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封隔组件174、第一液压系统175、液压阀176、第二液压系统177和第二封隔组件178,第一封隔组件174、第一液压系统175、液压阀176、第二液压系统177和第二封隔组件178均位于封隔器主体172的外侧。封隔器170内部开设有第二油道179和第二水道1710,第二油道179和第二水道1710均贯穿封隔器第一接头171、封隔器主体172和封隔器第二接头173,至少部分油管120位于第二油道179中,液压阀176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进口与第二水道1710连通,两个出口分别连通第一液压系统175和第二液压系统177。第二水道1710与环空区连通,水管160的两端均与第二水道171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封隔器第一接头171与封隔器第二接头173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封隔组件174、第一液压系统175、液压阀176、第二液压系统177和第二封隔组件178,其中,第一封隔组件174、第一液压系统175和液压阀176形成第一封隔系统,液压阀176、第二液压系统177和第二封隔组件178形成第二封隔系统,因此,封隔器170可以实现双重封隔,提高驱替出的石油和注入水之间的封隔效果。在封隔器170内开设有第二油道179和第二水道1710,第二油道179内放置油管120,第二水道1710与环空区连通,第二水道1710为注入水提供过流通道,液压阀176上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其中,进口与第二水道1710连通,两个出口分别连通第一液压系统175和第二液压系统177,第二水道1710中的注入水通过液压阀176分别进入第一液压系统175和第二液压系统177,第一液压系统175和第二液压系统177分别驱动第一封隔组件174和第二封隔组件178沿轴向运动并发生径向变形,实现封隔器170与套管110抱死,进而封隔驱替出的石油和注入水。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举升系统190,举升系统190的举升端位于油管120内。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油管120内设置举升系统190,并将举升系统190的举升端置于油管120内的动液面以下,进而将油藏储层中驱替出的石油(含水)举升到地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举升系统190包括水力活塞泵系统、电潜泵系统和螺杆泵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设置可以使举升系统190具有多种选择方案,从而有利于举升系统190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均能高效工作。本申请实施例中举升系统190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第一容置腔137内的电子元件包括控制系统1311、温度传感器1312和压力传感器1313,位于第二容置腔138内的电子元件包括涡街流量计1314和流量调节阀1315,至少部分电缆180位于环空区内,电缆180分别与控制系统1311、温度传感器1312、压力传感器1313、涡街流量计1314和流量调节阀1315连接,控制系统1311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12、压力传感器1313、涡街流量计1314和流量调节阀131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缆180从地面延伸至井底,在配注器130和封隔器170上均设置有电缆180走线槽(图中未示出),电缆180与井下的多个配注器130连接,分别为配注器130的控制系统1311、温度传感器1312、压力传感器1313、涡街流量计1314和流量调节阀1315供电,控系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12、压力传感器1313、涡街流量计1314以及流量调节阀1315电连接。控制系统1311可以接收温度传感器1312、压力传感器1313、涡街流量计1314检测到支流水道139内注入水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信息,并将支流水道139内注入水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信息发送给地面工作人员,地面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注采情况实时对注水层的注水温度、注水压力、注水流量等信息的进行采集与调整,从而提高储层开发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向注水层注水时,注水信号通过电缆180传递给控制系统1311,地面工作人员根据储层开发需要,通过控制系统1311控制流量调节阀1315打开,注入水经过第一水道135与支流水道139,并进入第一容置腔137和第二容置腔138中,温度传感器1312检测支流水道139的注水温度,压力传感器1313检测支流水道139的注水压力,涡街流量计1314检测支流水道139的注水流量,温度传感器1312、压力传感器1313、涡街流量计1314分别将检测到支流水道139内注入水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1311,控制系统1311再将注入水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信息反馈给地面工作人员,有利于地面工作人员根据注采情况实时对注水层的注水温度、注水压力、注水流量等信息的进行采集与调整,从而提高储层开发效果。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封隔组件174包括至少两个隔环1741,相邻两个隔环1741之间设置有胶筒1742,每个胶筒1742内部设置有弹性件17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封隔组件174可以包括两个隔环1741,两个隔环1741之间设置有一个胶筒1742,胶筒1742内部设置有一个弹性件174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封隔组件174还可以包括多个隔环1741,任意两个隔环1741之间设置有一个胶筒1742,每个胶筒1742内部设置有一个弹性件1743。当第一封隔组件174受到第一液压系统175施加的作用力时,隔环1741会挤压胶筒1742和胶筒1742内的弹性件1743,使胶筒1742发生径向变形,从而起到封隔作用。当第一液压系统175施加的作用力消失时,在弹性件1743的回复力作用下,使胶筒1742恢复原状,这样设置可以降低注采同井装置100的下入和上提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件1743包括弹簧与板簧中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将弹性件1743设置为弹簧与板簧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提高弹性件1743的弹性变形能力,增大胶筒1742的变形量和胶筒1742与套管110之间的挤压力,从而提高封隔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封隔组件174与第二封隔组件178的结构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封隔组件174与第二封隔组件178采用相同结构,可以降低设计及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互换性。还可以形成对称结构,有利于第一封隔组件174与第二封隔组件178受力平衡,降低第一封隔组件174和第二封隔组件178与套管110之间发生偏磨的风险,可以使第一封隔组件174与第二封隔组件178发生摩擦磨损的程度相当,从而延长封隔器170的工作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液压系统175包括液压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压系统175采用液压缸,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且用它驱动第一封隔组件174运动时,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动力直接来源于注入水的水压,不需要额外增加动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具体的,液压缸采用环形结构,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注入水经过液压阀176进入缸筒,推动活塞和活塞杆向封隔组件运动,并对封隔组件施加抵压压力,克服封隔组件的弹性件1743的弹性力,使其发生径向变形。当注入水泄压后,封隔组件在弹性件1743的回复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并驱动活塞和活塞杆复位。示例的,液压缸可以是活塞缸,还可以是柱塞缸。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缸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液压系统175与第二液压系统177的结构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压系统175与第二液压系统177采用相同结构,可以降低设计及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互换性。还可以形成对称结构,有利于第一液压系统175与第二液压系统177受力平衡,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封堵件150包括丝堵与塞子中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封堵件150设置为丝堵或塞子,可以降低封堵件150的成本,还可以降低装卸的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压阀176包括压力控制阀。需要说明的是,液压阀176采用压力控制阀,当注水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压力控制阀自动打开,注入水经过压力控制阀流入液压系统,当注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压力控制阀自动打开,进行泄压,流入液压系统的注入水经过压力控制阀回流至第二水道17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向注水层注水时,注入水流经第二水道1710进入液压阀176的进口中,当注水压力超过35MPa时,液压阀176自动打开,此时,注入水通过液压阀176的两个出口分别进入第一液压系统175和第二液压系统177中,第一液压系统175与第二液压系统177分别对液压阀176两侧的隔环1741施加轴向压力,隔环1741压缩胶筒1742和弹性件1743,使胶筒1742在轴向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径向变形,从而挤压套管110,实现注入水与驱替出石油的密封。当注水压力低于6MPa时,液压阀176自动打开,此时,第一液压系统175和第二液压系统177自动泄压。同时,胶筒1742在设置于胶筒1742内的弹性件1743的回复力作用下,恢复至未压缩状态。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油管120包括等截面的第一空心管,配注器130的内径、封隔器170的内径和第一空心管的外径均相等,配注器130和封隔器170均套设在第一空心管上。需要说明的是,这样设置不仅可以降低配注器130与封隔器170在油管120上的装卸难度,还可以在储层的注采关系改变时,降低调整配注器130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的难度。
作为另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油管120包括多个第二空心管,配注器130与封隔器170通过第二空心管连接,配注器130的第一油道134与第二空心管连通,封隔器170与封隔器170通过第二空心管连接,封隔器170的第二油道179与第二空心管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油管120的安装更加灵活,当储层的注采关系改变时,可以在调整配注器130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的同时,将连接整配注器130和封隔器组的第二空心管作出适应性调整,便于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传感器1312与压力传感器1313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隔。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温度传感器1312与压力传感器1313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可以降低温度传感器1312与压力传感器1313之间发生尺寸干涉的风险,还可以降低温度传感器1312与压力传感器1313之间发生信号干扰的程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采油孔112与第二采油孔121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采油孔112与第二采油孔121相对设置,可以降低驱替出的石油从产油层流入油管120的难度。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第一水道135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水道135绕第一油道134的外周均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油道134的外周均匀分布至少两个第一水道135,不仅可以增大注水强度,提高储层的注采效率,还可以降低注入水的压力损失,使得注入注水层的注入水的注水压力基本不变,提高储层的驱替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水道171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水道1710绕第二油道179的外周均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二油道179的外周均匀分布至少两个第二水道1710,不仅可以增大注水强度,提高储层的注采效率,还可以降低注入水的压力损失,使得注入注水层的注入水的注水压力基本不变,提高储层的驱替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油道134与第二油道179的轴线重合。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一油道134与第二油道179同轴设置,可以实现配注器130与封隔器组的同轴安装,还可以在储层的注采关系改变时,降低调整配注器130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的难度。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配注器130的数量与封隔器组的数量之和小于等于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配注器130的数量与封隔器组的数量之和小于等于7,即,将注水层与产油层的数量之和小于等于7,可以避免储层数量过多导致注水强度不足,进而保证储层开发效果。还需要说明的是,注水层与产油层的数量之和还取决于生产需要、层系之间隔(夹)层厚度和目前的层系卡分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包括采油装置200和上述的注采同井装置100,采油装置200的采油端与注采同井装置100的油管12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油装置200可以是抽油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抽油机可以是游梁式抽油机,游梁式抽油机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方便,可以长期在油田全天候运转,使用可靠性高。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抽油机还可以是无游梁式抽油机,无游梁式抽油机有利于改善运动性能,提高节能效果,减少整机重量和占地面积。
本申请提供的注采同井系统,包括采油装置200和注采同井装置100,采油装置200的采油端与注采同井装置100的油管120连接。注采同井装置100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110和油管120,在套管110与油管120之间形成的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130和多个封隔器组,储层的层系分为多个注水层和多个产油层,每个配注器130与一个注水层相通并向注水层注入高压水,每个封隔器组与一个产油层相通,并用于封隔注入水和驱替出的石油。当储层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根据改变后的注采关系调整配注器130和封隔器组的位置关系,就可以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进而适用于不同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实现储层不同层系的双向驱替,使储层不同层系均匀动用,提高储层开发效果,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本申请的工作过程:钻井完成后下入套管110,将射孔器下至预定深度,靠射孔弹射开目的层系(注水层和产油层)的套管110及水泥环,构成储层至井筒的连通孔道,即,在注水层位置处的套管110上射孔形成注水孔111,在产油层位置处的套管110上射孔形成第一采油孔112。在地面上用开孔工具在油管120的相应位置开孔形成第二采油孔121,以确保油管120下入井中后第一采油孔112可以与第二采油孔121相对设置,在地面完成注采同井系统的组装,并将组装的注采同井装置100下入到井中预定深度,使配注器130位于注水层,且配注器130注水孔111连通,封隔器组与产油层,且第一采油孔112与第二采油孔121相对,且第一采油孔112、第二采油孔121均与油管120连通。采油原理为水驱采油,通过向注水层注水,实现产油层产油。
参照图1所示,当注采关系为:奇数层为注水层,偶数层为采油层时,注采同井装置100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套管110内依次设置有配注器130、至少一个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130、封隔器170和扶正器140,其中,至少一个封隔器组和至少一个配注器130间隔设置。分别向注水层注入高压水,通过高压水驱替出产油层中的石油并在储层中流动,依次经过第一采油孔112、第二采油孔121进入油管120,油管120中的石油通过采油装置200采出。其中,采油装置200可以是抽油机,采油装置200的采油端可以是举升系统190,举升系统190的举升端位于油管120内动液面以下。
参照图2所示,当注采关系调整为:奇数层为采油层,偶数层为注水时,注采同井装置100沿套管110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套管110内依次设置有封隔器组、至少一个配注器130、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配注器130和扶正器140,至少一个配注器130和至少一个封隔器组间隔设置。分别向注水层注入高压水,通过高压水驱替出产油层中的石油并在储层中流动,依次经过第一采油孔112、第二采油孔121进入油管120,油管120中的石油通过采油装置200采出,其中,采油装置200可以是抽油机,采油装置200的采油端可以是举升系统190,举升系统190的举升端位于油管120内动液面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注采关系改变后,即,注水层转用为产油层,产油层转用为注水层后,套管110上的注水孔111转用为第一采油孔112,第一采油孔112转用为注水孔111。因此,当不同层系的注采关系改变时,不需要重新对套管110进行射孔。同时,注采关系改变,可以实现储层不同层系的双向驱替,使储层不同层系均匀动用,提高储层开发效果。
需要对储层重新划分层系,调整注采关系进行分层开采时,先停止生产。地面工作人员将注水压力调节到封隔器170的液压阀176设定压力以下,液压阀176自动打开,此时,第一液压系统175和第二液压系统177自动泄压。同时,胶筒1742在设置于胶筒1742内的弹性件1743的回复力作用下,恢复至未压缩状态,封隔器170与套管110之间的挤压力消失,将注采同井装置100取出,改变配注器130与封隔器170在注采同井装置100上的安装位置关系。本申请的注采同井系统,通过改变配注器130与封隔器170在注采同井装置100上的安装位置关系,就可以使注入水的流动方向根据储层的开发需要进行改变,降低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水循环的风险,提高油水井的利用率,进而适用于不同注采关系的储层开发,实现储层不同层系的双向驱替,使储层不同层系均匀动用,提高储层开发效果,进而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下面结合试验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试验效果。
本申请的试验区位于大港油田港东三区,面积为1.8km2,该区位于港西油田的中部,南北受断层遮挡,构造相对完整,为一较复杂的断块油藏,油层主要集中于NmⅡ、NmⅢ油组,油层埋深为900-1450m,油水井跨度为300m,层系间隔层厚度超过2m,隔层分布稳定。油藏综合含水率为95.5%,采收率仅为27.7%,无效循环严重。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将试验区NmⅡ油组划分为6个小层,将NmⅢ油组油组划分为6个小层,共12个小层进行模拟。对试验区内的43口高含水产油井以及17口注水井实施传统的油水井转注和本实施例中的注采同井转注,预测时间为15年。预测结果显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采同井转注方法较传统的油水井转注方法采收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当含水率达到98%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采同井转注方法较传统的油水井转注方法油藏使用年限延长了4年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采同井装置100和注采同井系统,可以在油田不增钻新井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不同层系分别注水和产油,充分提高了油水井的利用率,将注入水的液流方向转变,使储层纵向与平面均匀动用,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和油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油管外侧,所述套管与所述油管之间形成有环空区,所述环空区内设置有多个配注器和多个封隔器组,所述油管和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封挡结构;
多个所述配注器与多个所述封隔器组间隔设置,所述套管上与所述配注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孔,所述配注器与所述注水孔连通;
位于所述封隔器组内的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第一采油孔,位于所述封隔器组内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第二采油孔,所述第一采油孔与所述第二采油孔连通,且均与所述油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挡结构包括扶正器和封堵件,所述扶正器位于所述套管的底部,并封挡所述套管的底部;
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油管的底部,并封挡所述油管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组包括水管和至少两个沿所述环空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封隔器,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同一所述封隔器组的两个所述封隔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套管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所述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所述配注器、至少一个所述封隔器组、至少一个所述配注器、所述封隔器和所述扶正器,至少一个所述封隔器组和至少一个所述配注器间隔设置;位于所述封隔器与所述扶正器之间的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第一采油孔,位于所述封隔器与所述扶正器之间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第二采油孔;
或,沿所述套管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所述环空区内依次设置有封隔器组、至少一个所述配注器、至少一个所述封隔器组、所述配注器和所述扶正器,至少一个所述配注器和至少一个所述封隔器组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套管的管口至管底的方向,所述配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注器第一接头、配注器主体和配注器第二接头,所述配注器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和第一水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一水道均贯穿所述配注器第一接头、所述配注器主体和所述配注器第二接头,至少部分所述油管位于所述第一油道中,所述第一水道与所述环空区连通;
所述配注器主体内部设置有分流件、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分流件在所述第一水道中分隔出支流水道,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沿所述环空区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支流水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支流水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不同的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所述电子元件与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电子元件通过电缆电性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电缆位于所述支流水道中,所述配注器主体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封隔器第一接头、封隔器主体和封隔器第二接头,所述封隔器第一接头与所述封隔器主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封隔器第二接头与所述封隔器主体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封隔器第一接头与所述封隔器第二接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封隔组件、第一液压系统、液压阀、第二液压系统和第二封隔组件,所述第一封隔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系统、所述液压阀、所述第二液压系统和所述第二封隔组件均位于所述封隔器主体的外侧;
所述封隔器内部开设有第二油道和第二水道,所述第二油道和所述第二水道均贯穿所述封隔器第一接头、所述封隔器主体和所述封隔器第二接头,至少部分所述油管位于所述第二油道中,所述液压阀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二水道连通,两个所述出口分别连通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
所述第二水道与所述环空区连通,所述水管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水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举升系统,所述举升系统的举升端位于所述油管内;
所述举升系统包括水力活塞泵系统、电潜泵系统和螺杆泵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所述电子元件包括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所述电子元件包括涡街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至少部分所述电缆位于所述环空区内,所述电缆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涡街流量计和所述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涡街流量计和所述流量调节阀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隔环,相邻两个所述隔环之间设置有胶筒,每个所述胶筒内部设置有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与板簧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第一封隔组件与第二封隔组件的结构相同;
和/或,所述第一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
和/或,所述第一液压系统与第二液压系统的结构相同;
和/或,所述封堵件包括丝堵与塞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液压阀包括压力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包括等截面的第一空心管,所述配注器的内径、所述封隔器的内径和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径均相等,所述配注器和封隔器均套设在所述第一空心管上;
或,所述油管包括多个第二空心管,所述配注器与所述封隔器通过所述第二空心管连接,所述配注器的所述第一油道与第二空心管连通,所述封隔器与所述封隔器通过所述第二空心管连接,所述封隔器的所述第二油道与第二空心管连通;
和/或,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隔;
和/或,所述第一采油孔与所述第二采油孔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水道绕所述第一油道的外周均匀分布;
和/或,所述第二水道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水道绕所述第二油道的外周均匀分布;
和/或,所述第一油道与所述第二油道的轴线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注器的数量与所述封隔器组的数量之和小于等于7。
12.一种注采同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装置和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注采同井装置,所述采油装置的采油端与所述注采同井装置的油管连接。
CN202111455763.1A 2021-12-01 2021-12-01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Active CN114109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5763.1A CN114109329B (zh) 2021-12-01 2021-12-01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5763.1A CN114109329B (zh) 2021-12-01 2021-12-01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9329A true CN114109329A (zh) 2022-03-01
CN114109329B CN114109329B (zh) 2022-10-04

Family

ID=8036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5763.1A Active CN114109329B (zh) 2021-12-01 2021-12-01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93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044A (zh) * 2022-07-06 2022-10-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与装置
CN115822508A (zh) * 2023-02-10 2023-03-21 山东圣颐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液压坐封同井注采系统管柱
CN116066042A (zh) * 2023-03-17 2023-05-05 东营市鑫吉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机械可调式双驱动智能配注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1651A1 (en) * 2007-09-17 2009-03-19 Patel Dinesh R system for completing water injector wells
CN202531143U (zh) * 2012-04-05 2012-1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式井下分层注水测调工艺管柱
CN103184859A (zh) * 2013-03-18 2013-07-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井注采的开采装置及方法
CN203239303U (zh) * 2013-03-18 2013-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井注采的开采装置
CN103362486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式井下分层注水测调工艺管柱及其操作方法
CN107701155A (zh) * 2017-10-13 2018-02-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智控式封隔配注装置
CN208252098U (zh) * 2018-04-03 2018-1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系分质分压注水管柱
CN208702393U (zh) * 2018-08-20 2019-04-05 陈爱民 同井智能注采工艺管柱
CN209780871U (zh) * 2019-04-24 2019-12-1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常置式井下测量装置及分层注水井数据检测系统
US20200115991A1 (en) * 2018-10-15 2020-04-16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Stratified waterflooding apparatus
CN211115941U (zh) * 2019-08-14 2020-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注采连通器及注下采上工艺管柱
CN213654810U (zh) * 2020-09-29 2021-07-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用油水井管外窜封堵装置
CN113431529A (zh) * 2020-03-23 2021-09-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系统及管柱
CN214616480U (zh) * 2021-03-30 2021-11-05 北京东晟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注水井注水分层多管分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1651A1 (en) * 2007-09-17 2009-03-19 Patel Dinesh R system for completing water injector wells
CN202531143U (zh) * 2012-04-05 2012-1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式井下分层注水测调工艺管柱
CN103362486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式井下分层注水测调工艺管柱及其操作方法
CN103184859A (zh) * 2013-03-18 2013-07-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井注采的开采装置及方法
CN203239303U (zh) * 2013-03-18 2013-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井注采的开采装置
CN107701155A (zh) * 2017-10-13 2018-02-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智控式封隔配注装置
CN208252098U (zh) * 2018-04-03 2018-1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系分质分压注水管柱
CN208702393U (zh) * 2018-08-20 2019-04-05 陈爱民 同井智能注采工艺管柱
US20200115991A1 (en) * 2018-10-15 2020-04-16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Stratified waterflooding apparatus
CN209780871U (zh) * 2019-04-24 2019-12-1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常置式井下测量装置及分层注水井数据检测系统
CN211115941U (zh) * 2019-08-14 2020-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注采连通器及注下采上工艺管柱
CN113431529A (zh) * 2020-03-23 2021-09-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系统及管柱
CN213654810U (zh) * 2020-09-29 2021-07-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用油水井管外窜封堵装置
CN214616480U (zh) * 2021-03-30 2021-11-05 北京东晟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注水井注水分层多管分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创等: "同井注采在正285井区的应用前景", 《化工管理》 *
张顺等: "提高非均质砂岩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新思路", 《石油学报》 *
程心平等: "海上油田同井注采技术开发与应用", 《石油矿场机械》 *
赵仲浩等: "海上油田同井注采双管环空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石油机械》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044A (zh) * 2022-07-06 2022-10-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油藏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与装置
CN115822508A (zh) * 2023-02-10 2023-03-21 山东圣颐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液压坐封同井注采系统管柱
CN116066042A (zh) * 2023-03-17 2023-05-05 东营市鑫吉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机械可调式双驱动智能配注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6066042B (zh) * 2023-03-17 2023-08-18 东营市鑫吉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机械可调式双驱动智能配注器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9329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09329B (zh) 注采同井装置和注采同井系统
CN102031953B (zh) 一种智能井井下层位选择液压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11749663B (zh) 一种分层注聚用配注器,聚合物智能化分注系统及应用
CN202731863U (zh) 定向井长效分层注水管柱
CN202578589U (zh) 具有洗井、测试及分层调驱注水的多功能管柱
CN109681159A (zh) 一种油田多管分层注水管柱
US6142224A (en) Triple action pumping system with plunger valves
CN210217698U (zh) 一种三层油井有杆泵采油采水回注管柱
CN114482953A (zh) 一种海上稠油分层降粘冷采管柱和方法
CN104533350A (zh) 油井液驱抽油系统
CN115467907B (zh) 钻井液排量控制的钻柱扭矩传递与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CN116241224A (zh) 完井压裂施工系统
CN115653555A (zh) 一种可复位的分层分段压驱注水工艺管柱及方法
SU1191563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ооружени гравийного фильтра в скважине
CN111042783B (zh) 注聚井用液控测调一体化装置
CN109322646B (zh) 一种用于油井注水的分注管柱及使用方法
US6164376A (en) Triple action pump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5726744A (zh) 一种小直径智能分采装置及管柱及施工方法
CN109322648B (zh) 一种油井注水用分注管柱及使用方法
CN1019036B (zh) 双层自调配水器
CN110984934A (zh) 注聚井用液控测调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11520116A (zh) 高油气比油田油气举升装置及方法
CN105239962B (zh) 随钻随压井下液压控制装置
CN111980640A (zh) 一种三层油井有杆泵采油采水回注管柱及使用方法
CN110805537B (zh) 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