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4268B - 飞行器操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操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4268B
CN114104268B CN202111576724.7A CN202111576724A CN114104268B CN 114104268 B CN114104268 B CN 114104268B CN 202111576724 A CN202111576724 A CN 202111576724A CN 114104268 B CN114104268 B CN 114104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push rod
turn
side lever
op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67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4268A (zh
Inventor
游思齐
李剑
范申磊
杨夏勰
郭海新
方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ac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ac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ac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ac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5767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4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4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4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4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4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3/00Control systems or transmitting systems for actuating flying-control surfaces, lift-increasing flaps, air brakes, or spoilers
    • B64C13/02Initiating means
    • B64C13/04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 B64C13/042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operated by hand
    • B64C13/0421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operated by hand control sticks for primary flight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50Steerable undercarriages; Shimmy-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操纵装置,包括:支承座,支承座固定在飞行器的驾驶舱中;侧杆操纵部,侧杆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支承座上;转弯操纵部,转弯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上;卡止装置,卡止装置设置在侧杆操纵部与转弯操纵部之间,以及作动装置,作动装置附连到支承座并且能够使卡止装置在卡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卡止状态中,转弯操纵部不能相对于侧杆操纵部枢转,使得飞行器操纵装置处于侧杆模式,并且,其中,在释放状态中,转弯操纵部能够相对于侧杆操纵部围绕竖直轴线Z枢转,并且飞行器操纵装置处于前轮转弯模式。使得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并便于飞行员的操纵,能够提高操纵效率,并提高操纵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飞行器操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操纵装置,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被动侧杆集成前轮转弯功能的飞行器操纵装置,属于民用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操纵器件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侧杆实现飞行器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是当代先进民用飞行器的发展趋势。传统民用飞行器分别以前轮转弯手轮和侧杆作为飞行员(或者称为驾驶员、操作者)的操纵输入,用于分别控制飞行器在地面上的方向及在空中的俯仰和滚转姿态。
但是,传统的前轮转弯手轮和侧杆组件分开布置具有如下不足:
a)分为两个设备,重量较大,占用空间多。由于侧操纵台上空间有限,需同时布置侧杆、前轮转弯手轮和侧显示器,不易找到最优布置点,可能会令飞行员操纵不适或产生干涉;
b)飞行器在滑行、起飞滑跑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把手从手轮转到飞行控制侧杆上,给飞行员操纵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的前轮转弯手轮可以例如是类似利勃海尔空间(LIEBHERR-AEROSPACE)公司生产的前轮转弯手轮,该前轮转弯手轮用作飞行器在地面上机动期间,使用前轮转弯手轮做大角度转弯运动。手轮操纵范围为±80°,机械锁止位为在±80°的基础上±15°。在±80°范围内进行转弯操纵时,旋转可变差动传感器的电压输出随手轮角度为时变线性关系。前轮转弯手轮体积约为98mm×98mm×145mm,重量小于1.6kg。
现有技术中的被动侧杆可以例如是类似拉捷-菲雅克(RATIER-FIGEAC)公司生产的被动侧杆。在飞行器飞行时,被动侧杆能够依据飞行员输入,发送俯仰和滚转的控制指令控制飞行姿态。按动自动飞行(AP)开关可控制飞行器进入自动飞行模式。被动侧杆体积约为160mm×280mm×450mm,重量小于6.8kg。
综上分析,传统前轮转弯手轮和侧杆分为两个装置的设计具有占用空间大、布置环境复杂、飞行员操纵不便等缺陷,并且传统前轮转弯手轮和侧杆常规分开布局的设计特征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被动侧杆集成前轮转弯功能的飞行器操纵装置,并且该飞行器操纵装置能够方便地在前轮转弯模式和侧杆模式之间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飞行器操纵装置,该飞行器操纵装置能够减轻或者克服现有技术的飞行器操纵装置中的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操纵装置,该飞行器操纵装置可以包括:
支承座,支承座固定在飞行器的驾驶舱中;
侧杆操纵部,侧杆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支承座上;
转弯操纵部,转弯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上;
卡止装置,卡止装置设置在侧杆操纵部与转弯操纵部之间,以及
作动装置,作动装置附连到支承座并且能够使卡止装置在卡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卡止状态中,转弯操纵部不能相对于侧杆操纵部枢转,使得飞行器操纵装置处于侧杆模式,并且,
其中,在释放状态中,转弯操纵部能够相对于侧杆操纵部围绕竖直轴线Z枢转,并且飞行器操纵装置处于前轮转弯模式。
在侧杆模式中,禁止转弯操纵部围绕前轮转弯轴运动。当转弯操纵部被释放以处于前轮转弯模式时,转弯操纵部能够围绕前轮转弯轴旋转。
通过将侧杆操纵部和转弯操纵部集成在一起,使得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并便于飞行员的操纵,这种操纵符合通常的驾驶转弯操纵习惯,从而能够避免误操作。另外,借助作动装置来方便地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能够提高操纵效率,并提高操纵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卡止装置可以包括附连到转弯操纵部的手柄的第一端的第一卡止部和弹性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上的第二卡止部,其中,第二卡止部具有与第一卡止部协配的卡止形状,并且第二卡止部被侧杆操纵部约束为仅在竖直轴线Z的方向上往复移动。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的可靠性,并且卡合方式简便、移动路径短,从而进一步提高切换操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作动装置可以包括:作动器,作动器附连到支承座,推杆,作动器的作动轴枢转地附连到推杆的第一端,以推动推杆的第一端往复直线运动,力传导结构,力传导结构枢转地附连到推杆的第二端,以及压杆,压杆的第一端枢转地附连到力传导结构,压杆的中间部分枢转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上,并且压杆的第二端枢转地附连到第二卡止部。通过这种结构使得在侧杆功能激活时,前轮转弯功能被机械锁止,从而获得了简便、高效且节省空间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卡止状态可以对应于在作动轴与推杆之间的45度到80度或者100度到135度之间的角度范围,而释放状态可以对应于在作动轴与推杆之间的80度至100度之间的角度范围,从而有效地在前轮转弯和侧杆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且更佳地,释放状态对应于在作动轴与推杆之间的85度至95度之间的角度范围,而卡止状态对应于在作动轴与推杆之间的其它的角度范围。最佳地,释放状态对应于在作动轴与推杆之间的大约90度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第一卡止部可以成形为贯通开口,而第二卡止部成形为配合到贯通开口中的挡块,以便于加工制造,并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易于配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贯通开口的末端开口宽度大于贯通开口的基部开口宽度,并且基部开口宽度等于挡块的径向尺寸,从而在未完全对齐时,将挡块引导到贯通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挡块可以为方形挡块,并且方形挡块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借助弹性件支承在侧杆操纵部上,使得卡止结构在初始状态下保持卡止,从而使得除非挡块被作动装置与贯通开口脱开,飞行器操纵装置将处于侧杆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转弯操纵部还可以包括旋转变压器以检测转弯操纵部相对于侧杆操纵部的旋转角度。该旋转变压器用于感测转弯操纵部的旋转角度信号,以发送到例如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该信号按照预定的控制逻辑控制飞行器的前起落架的转向。在更佳的实施例中,转弯操纵部可以包括两个旋转变压器,并且可以经由两条不同的线路发送到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转弯操纵部还可以包括复位元件,用于将转弯操纵部相对于侧杆操纵部朝向初始位置偏置。该复位元件可以例如是直线弹簧,并且能够提供飞行员操纵该转弯操纵部时的力感反馈,使得飞行员能够根据反馈力的大小判断转弯的程度,这与通常的驾驶习惯和体验相同,从而提供操纵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较佳地,飞行器操纵装置还可以包括切换按钮,切换按钮设置在转弯操纵部的手柄上,通过切换按钮控制作动装置的操作。另外,这种设置可以便于飞行员在抓持飞行器操纵装置的操纵。
例如,前轮转弯功能的激活与断开通过按压集成在手柄上的切换按钮实现:按压切换按钮时,作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螺线管、电机、直线马达等)带动机械部件运动,实现前轮转弯功能;再次按压切换按钮时,作动装置带动机械部件运动,实现侧杆功能。
由此,通过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实现了预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清楚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飞行器操纵装置从一个方向观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飞行器操纵装置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的飞行器操纵装置从一个方向观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卡止装置处于卡止状态;
图5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卡止装置处于释放状态;
图6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的细节放大图,其中,卡止装置处于卡止状态;
图7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的细节放大图,,其中,卡止装置处于释放状态;
图8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卡止装置处于释放状态;以及
图9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卡止装置处于卡止状态;
上述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未严格按照比例绘制。
图中的附图标记在附图和实施例中的列表:
100-飞行器操纵装置,包括;
10-支承座,包括;
20-侧杆操纵部,包括;
21-旋转可变差动传感器;
22-俯仰弹簧;
23-俯仰阻尼器;
24-滚转弹簧;
25-滚转阻尼器;
30-转弯操纵部,包括;
31-手柄
32-旋转变压器
33-复位元件
40-卡止装置,包括;
41-第一卡止部;
42-第二卡止部;
43-弹性件;
50-作动装置,包括;
51-作动器,包括;
510-作动轴;
52-推杆,包括;
521-套接部;
53-力传导结构,包括;
531-连杆;
532-弧形引导部;
533-引导轴;
54-压杆;
55-枢转支承部;
60-切换按钮;
X-横向轴线
Y-侧向轴线
Z-竖直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除非明确地指出相反,否则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替代的取向和步骤顺序。还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及说明书中的具体装置仅是本文公开和限定的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因而,除非另有明确的声明,否则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涉及的具体取向、方向或其它物理特征不应被视为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示意性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可以包括:支承座10、侧杆操纵部20、转弯操纵部30、卡止装置40和作动装置50。飞行器操纵装置100一方面在空中可以用于控制飞行器的航向姿态;另一方面在地面上可以用于飞行器的转弯。对于由两个飞行员控制的飞行器,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可以设置两组。例如,按照常规控制方式要求安装于飞行员一侧(例如,可以安装在正驾驶飞行员左侧,并且可以安装在副驾驶飞行员右侧)。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的各组成部分的细节。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支承座10可以固定在飞行器的驾驶舱中,例如可以用于支承侧杆操纵部20,使得侧杆操纵部20整体能够在支承座10内枢转地旋转。例如支承座10可以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侧杆组件的壳体,并且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固定到飞行器的驾驶舱。因此,为了简洁起见,本发明对此不再详细描述。
侧杆操纵部20例如可以整体沿着横向轴线X枢转以实现飞行器的滚转控制功能,并且侧杆操纵部20的一部分,例如内部部分可以沿着侧向轴线Y枢转,以实现飞行器的俯仰控制功能。在替代实施例中,侧杆操纵部20例如可以整体沿着横向轴线X枢转以实现飞行器的俯仰控制功能,而侧杆操纵部20的一部分,例如内部部分可以沿着侧向轴线Y枢转,以实现飞行器的滚转控制功能。
侧杆操纵部20可以设有多个力感元件和角位移感测部分。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力感元件例如用于模拟侧杆操纵部20绕横向轴线X和侧向轴线Y枢转时的操纵反馈力的大小,例如力感元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线性弹簧,使得所感测到的反馈力与线性弹簧的压缩或拉伸长度大小成正比。而角位移感测部分例如用于感测侧杆操纵部20绕横向轴线X和侧向轴线Y枢转时的枢转角度,以控制俯仰运动和滚转运动的幅度。
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侧杆操纵部20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侧杆组件的构造,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侧杆操纵部20还可以具有支承转弯操纵部30的相应结构。
具体地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转弯操纵部30可枢转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20上,例如选择性地沿着竖直轴线Z枢转。转弯操纵部30可以包括手柄31,以用于飞行员抓持,从而选择性地用于操纵飞行器的前轮的转弯,或者操纵飞行器的滚转或俯仰动作。
转弯操纵部30同样可以包括复位结构(同时可以用作力感元件)和角位移感测部分,复位结构和角位移感测部分例如可以安装在侧杆操纵部20上或者附连到侧杆操纵部20。
复位结构可以包括例如直线弹簧之类的复位元件33,用于将转弯操纵部30相对于侧杆操纵部20朝向初始位置偏置,从而保证手柄31回中的功能。该复位元件33也可以充当力感元件,以便为飞行员提供转弯操纵时所感受到的反馈力(弹簧力感),如图6和7中所示,复位元件33可设置两个,并且关于转弯操纵部30对称地设置,以便提供更可靠的对中功能。
角位移感测部分例如可以是至少一个旋转变压器(resolver传感器)32以检测转弯操纵部30相对于侧杆操纵部20的旋转角度,以便将飞行员操作转换为电信号,对应于旋转角度的电信号可以发送到控制器,以基于该旋转角度按照预定逻辑控制飞行器的前起落架的旋转,从而实现期望的转弯功能。
在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两个旋转变压器32,这两个旋转变压器32感测到的角位移信号可以经由两条不同的路线发送的控制器,使得该控制器能够实时比较两路信号,以提供操作的冗余度或提高控制的可靠性。这样,使得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同样能够实现±80°的转弯操作范围,同时机械锁止位为在±80°的基础上±15°。
图4和图5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在图4中卡止装置40处于卡止状态,而在图5中卡止装置40处于释放状态。
如图所示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卡止装置40设置在侧杆操纵部20与转弯操纵部30之间,例如可以包括附连到转弯操纵部30的手柄31的第一端的第一卡止部41,例如,第一卡止部41可以成形为贯通开口,该贯通开口可以沿着侧向轴线Y延伸。
卡止装置40还可以包括第二卡止部42,第二卡止部42弹性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20上并且具有与第一卡止部41协配的卡止形状,例如,第二卡止部42可以成形为配合到贯通开口中的挡块。较佳地,挡块可以为方形挡块。如本文所用,方形挡块可以包括全部或者部分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挡块,例如仅与贯通开口配合的部分为方形等,并且方形挡块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借助弹性件43支承在侧杆操纵部20上。此时,较佳地,贯通开口的末端开口宽度大于贯通开口的基部开口宽度,并且基部开口宽度等于挡块的径向尺寸。
如图4和5中示出的,第二卡止部42被侧杆操纵部20约束为仅在竖直轴线Z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例如借助设置在侧杆操纵部20中的沿着竖直轴线Z延伸的引导槽。
应当理解,虽然附图中示出的第一卡止部41为贯通开口,而第二卡止部42为挡块,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其它各种类型的相互配合的卡止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卡止销与卡止孔或槽等,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继续参照图4和图5,作动装置50附连到支承座10并且能够使卡止装置40在卡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卡止状态中,转弯操纵部30不能相对于侧杆操纵部20枢转,使得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处于侧杆模式,并且,其中,在释放状态中,转弯操纵部30能够相对于侧杆操纵部20围绕竖直轴线Z枢转,并且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处于前轮转弯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且如图所示,作动装置50可以包括:作动器51、推杆52、力传导结构53、压杆54。
作动器51可以附连到支承座10,例如可以附连到支承座10的侧壁或者底壁,作动器51的作动轴510枢转地附连到推杆52的第一端,以推动推杆52的第一端往复直线运动。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作动器51可以是螺线管、直线电机、气动直线马达或者气动液压马达等。
力传导结构53枢转地附连到推杆52的第二端,压杆54的第一端枢转地附连到力传导结构53,压杆54的中间部分枢转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20上,并且压杆54的第二端枢转地附连到第二卡止部42。
图6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的细节放大图,其中,卡止装置40处于卡止状态;图7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的细节放大图,其中,卡止装置40处于释放状态。
如图所示,力传导结构53可以包括:连杆531、弧形引导部532和引导轴533。推杆52的第二端可以包括圆环形的套接部521,连杆531引导通过套接部521使得推杆52能够围绕连杆531枢转。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根据本发明的力传导结构53包括两个弧形引导部532,并且每个弧形引导部532分别在其一端处附连到连杆531。并且每个弧形引导部532包括弧形的引导槽,引导轴533能够穿过弧形的引导槽,使得弧形引导部532只能顺着引导轴533移动。如图3中更详细示出的,引导轴533固定到侧杆操纵部。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根据本发明的作动装置50包括两个压杆54,并且两个压杆54关于转弯操纵部30相对地设置在侧杆操纵部20上,例如借助枢转支承部55可枢转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20上,并且两个压杆54的端部分别附连到两个弧形引导部532的与连杆531相对的端部处。
应当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示出的作动装置50的具体结构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构思的原理,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能够使卡止装置40在卡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的任何作动装置都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代替本发明中示出的结构,卡止装置40可以带有直接附连的驱动部,以使第二卡止部42能够直接沿着引导槽在在竖直轴线Z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飞行器操纵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切换按钮60(如图2所示),切换按钮60例如以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方式设置在转弯操纵部30的手柄31上,以便于手指按压操作,并且通过切换按钮60的按压或按住/松开来控制作动装置50的相应操作。
图8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卡止装置40处于释放状态。
如图所示,当作动器51被激活时,例如当飞行员按下或按住切换按钮60时,作动轴510缩回,使得推杆52相对于作动轴510大致垂直。此时,推杆52向上推动连杆531,弧形引导部532顺着引导轴533向上移动,借助压杆54的枢转,使得弹性件43(例如弹簧)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二卡止部42与第一卡止部41脱开,以允许转弯操纵部30相对于侧杆操纵部20围绕竖直轴线Z在预定范围内枢转,进而实现前轮转弯功能。
图9是图1和2中所示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卡止装置40处于卡止状态;
如图所示,当作动器51被停用(例如被断电)时,例如当飞行员再次按下切换按钮60或者松开切换按钮60时,作动轴510返回到伸长状态,使得推杆52相对于作动轴510呈锐角/钝角,例如作动轴510与推杆52之间角度的在45度到80度或者100度到135度之间的角度范围内。此时,推杆52向下拉动连杆531,弧形引导部532顺着引导轴533向下移动,借助压杆54的枢转,使得作用在弹性件43(例如弹簧)上的压缩力被解除,从而使得第二卡止部42接合到第一卡止部41中,转弯操纵部30不能相对于侧杆操纵部20枢转,使得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处于侧杆模式。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释放状态还可以对应于在作动轴510与推杆52之间的80度至100度之间的角度范围。并且更佳地,释放状态对应于在510与推杆52之间的85度至95度之间的角度范围,而卡止状态对应于在510与推杆52之间的其它的角度范围。最佳地,释放状态对应于在作动轴510与推杆52之间的大约90度的角度。
此时,手柄31能够相对于横向轴线X和/或侧向轴线Y枢转,实现前后/左右运动,从而控制飞行器的俯仰及滚转。
在较佳实施例中,飞行器俯仰轴/滚转轴可以各自设置5个旋转可变差动传感器21(图1-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1个),其中4个旋转可变差动传感器21对应于4条主通道,剩余1个旋转可变差动传感器21可用作备份。
在侧杆模式中,飞行器俯仰轴可以采用两个俯仰弹簧22和一个俯仰阻尼器23以保证侧杆运动,而滚转轴可以采用两个滚转弹簧24和一个俯仰阻尼器25以保证侧杆运动。俯仰弹簧22和滚转弹簧24一方面可以用作复位元件,并且另一方面为飞行员提供操作的力感反馈,例如,随着枢转角度的增加,飞行员感受到的弹性力也越大,以模拟正常的操作力条件,而俯仰阻尼器23和俯仰阻尼器25可以附加地使操作过程更为平滑,避免飞行器的不期望的大幅度机动。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还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根据飞行器的状态(例如在地面上还是飞行中)以及卡止装置40的状态,依据预定控制逻辑来选择性地锁止侧杆操纵部20,并且在初始状态下,始终保持锁止转弯操纵部30,从而尽可能确保飞行器的飞行安全。
如本文所用的表示方位或取向的术语“侧向/侧向方向”、“轴向/轴向反方向”、“横向/横向方向”、“俯仰轴线”和“滚转轴线”以及用于表示顺序的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以较佳实施例形式示出的本发明的构思,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顺序、方位或取向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结构与另一个元件/部件/结构的目的,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表示任何特定顺序、操作顺序、方向或取向。例如,在替代实施例中,“俯仰轴线”可以是“滚转轴线”,并且“侧向/侧向方向”可以替代地是指“横向/横向方向”。
如以上参照附图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a)该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具有前轮转弯和侧杆两种模式:在前轮转弯功能被激活时,侧杆功能被机械锁止;而在侧杆功能被激活时,前轮转弯功能被机械锁止;
b)侧杆的前轮转弯控制具有独立的弹簧力感和传感器;
c)前轮转弯功能的激活与断开通过按压集成在侧杆手柄上的切换按钮实现:按压切换按钮时,内部的致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螺线管、电机等形式)通电带动机械部件运动,实现前轮转弯功能;再次按压切换按钮时,内部的致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螺线管、电机等形式)断电带动机械部件运动,实现侧杆功能;
d)由于前轮转弯模式和侧杆模式之间的切换仅通过按压切换按钮实现,操作方便省力,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e)根据本发明的切换机构能够使飞行器操纵装置100默认(缺省)处于侧杆模式,从而能够在飞行器断电等异常情况下,确保实现飞行器的侧杆功能,进而确保飞行器的飞行安全。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实现了预期的发明目的。
虽然以上结合了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飞行器操纵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示例仅是用来说明的,而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这些修改和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操纵装置包括:
支承座(10),所述支承座固定在飞行器的驾驶舱中;
侧杆操纵部(20),所述侧杆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座(10)上;
转弯操纵部(30),所述转弯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侧杆操纵部(20)上;
卡止装置(40),所述卡止装置设置在所述侧杆操纵部(20)与所述转弯操纵部(30)之间,其中,所述卡止装置(40)包括附连到转弯操纵部(30)的手柄(31)的第一端的第一卡止部(41)和弹性地支承在所述侧杆操纵部(20)上的第二卡止部(42),其中,所述第二卡止部(42)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止部(41)协配的卡止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卡止部(42)被所述侧杆操纵部(20)约束为仅在竖直轴线(Z)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作动装置(50),所述作动装置附连到所述支承座(10)并且能够使所述卡止装置(40)在卡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作动装置(50)包括:
作动器(51),所述作动器附连到所述支承座(10),
推杆(52),所述作动器(51)的作动轴(510)枢转地附连到所述推杆(52)的第一端,以推动所述推杆(52)的第一端往复直线运动,
力传导结构(53),所述力传导结构(53)枢转地附连到所述推杆(52)的第二端,所述力传导结构(53)包括:连杆(531)、弧形引导部(532)和引导轴(533),所述推杆(52)的第二端包括圆环形的套接部(521),所述连杆(531)引导通过所述套接部(521)使得所述推杆(52)能够围绕所述连杆(531)枢转,其中,所述力传导结构(53)还包括两个弧形引导部(532),并且每个弧形引导部(532)分别在其一端处附连到所述连杆(531),每个弧形引导部(532)包括弧形的引导槽,所述引导轴(533)能够穿过所述弧形的引导槽,使得弧形引导部(532)只能顺着所述引导轴(533)移动;
以及
压杆(54),所述压杆的第一端枢转地附连到所述力传导结构(53),所述压杆(54)的中间部分枢转地支承在所述侧杆操纵部(20)上,并且所述压杆(54)的第二端枢转地附连到所述第二卡止部(42);以及
其中,在所述卡止状态中,所述转弯操纵部(30)不能相对于所述侧杆操纵部(20)枢转,使得所述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处于侧杆模式,并且,
其中,在所述释放状态中,所述转弯操纵部(30)能够相对于所述侧杆操纵部(20)围绕所述竖直轴线(Z)枢转,并且所述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处于前轮转弯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状态对应于在所述作动轴(510)与所述推杆(52)之间的45度到80度或者100度到135度之间的角度范围,而所述释放状态对应于在所述作动轴(510)与所述推杆(52)之间的80度至100度之间的角度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止部(41)成形为贯通开口,而所述第二卡止部(42)成形为配合到所述贯通开口中的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开口的末端开口宽度大于所述贯通开口的基部开口宽度,并且所述基部开口宽度等于所述挡块的径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为方形挡块,并且所述方形挡块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借助弹性件(43)支承在所述侧杆操纵部(2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操纵部(30)还包括旋转变压器(32)以检测所述转弯操纵部(30)相对于所述侧杆操纵部(20)的旋转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操纵部(30)还包括复位元件(33),用于将所述转弯操纵部(30)相对于所述侧杆操纵部(20)朝向初始位置偏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器操纵装置(100)还包括切换按钮(60),所述切换按钮(60)设置在所述转弯操纵部(30)的所述手柄(31)上,通过所述切换按钮(60)控制所述作动装置(50)的操作。
CN202111576724.7A 2021-12-21 2021-12-21 飞行器操纵装置 Active CN114104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6724.7A CN114104268B (zh) 2021-12-21 2021-12-21 飞行器操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6724.7A CN114104268B (zh) 2021-12-21 2021-12-21 飞行器操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4268A CN114104268A (zh) 2022-03-01
CN114104268B true CN114104268B (zh) 2024-03-15

Family

ID=8036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6724.7A Active CN114104268B (zh) 2021-12-21 2021-12-21 飞行器操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426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9003A (zh) * 2011-05-17 2011-11-2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侧杆控制装置
WO2016057003A2 (en) * 2014-10-08 2016-04-14 Aeromobil, S.R.O. A direction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ybrid air and grou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110803278A (zh) * 2019-11-15 2020-02-18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多余度集成式飞机侧杆操纵装置
CN211281446U (zh) * 2019-12-31 2020-08-18 洛阳安怀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升降舵的执行机构
CN112896491A (zh) * 2021-03-10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侧杆操纵装置及操控方法
CN113365914A (zh) * 2018-12-28 2021-09-07 赛峰电子与防务公司 用于飞行器的控制棒的力施加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9003A (zh) * 2011-05-17 2011-11-2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侧杆控制装置
WO2016057003A2 (en) * 2014-10-08 2016-04-14 Aeromobil, S.R.O. A direction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ybrid air and grou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113365914A (zh) * 2018-12-28 2021-09-07 赛峰电子与防务公司 用于飞行器的控制棒的力施加设备
CN110803278A (zh) * 2019-11-15 2020-02-18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多余度集成式飞机侧杆操纵装置
CN211281446U (zh) * 2019-12-31 2020-08-18 洛阳安怀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升降舵的执行机构
CN112896491A (zh) * 2021-03-10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侧杆操纵装置及操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4268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18196B1 (en) Pilot flight control stick haptic feedback system and method
EP2733065B1 (en) Integrated seat mounted inceptor
US7690604B2 (en) Rudder pedal assembly including non-parallel slide rails
US8080966B2 (en) Motor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simultaneously controlling multiple motors
EP2058227B1 (en) Active user interface haptic feedback and linking control system using either force or position data
EP3269634B1 (en) Detent alignment mechanism assembly
EP2259967B1 (en) Pedal operate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aircraft nose wheel steering system
EP1908685B1 (en) Motor balanced active user interface assembly
EP2935000B1 (en) Inceptor apparatus
US20170299049A1 (en) Electronic Gear Shifter Assembly for a Dual-Mode Flying and Driving Vehicle
JPS61285199A (ja) 2つの結合操縦桿を有する操縦装置
EP0885411A1 (en) Flight control with mechanical backup system
EP3998198A1 (en) Aircraft inceptor apparatus and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ystem
EP4025495B1 (en) Rudder and brake pedal assembly
CN113365914B (zh) 用于飞行器的控制棒的力施加设备
CN104812667A (zh) 用于变速杆的故障检测机构
CN114104268B (zh) 飞行器操纵装置
EP2078997A2 (en) Human-machine interface with variable null breakout force
US1058984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erodynamic means of an aircraft, an associated control system, and an aircraft provided with such a control system
CN114940259A (zh) 飞行器的控制系统以及相关联的飞行器
US8100029B2 (en) Control inceptor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2722246B (zh) 用于交通工具自主远程控制或手动操作的交通工具控制系统
CN113460288B (zh) 用于控制飞行器的主动式方向舵脚蹬组件以及飞行器
CN114044125B (zh) 飞行器操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EP1781538B1 (en)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urface actu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