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3694B -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3694B
CN114103694B CN202111402959.4A CN202111402959A CN114103694B CN 114103694 B CN114103694 B CN 114103694B CN 202111402959 A CN202111402959 A CN 202111402959A CN 114103694 B CN114103694 B CN 114103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wall
corrugated pip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29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3694A (zh
Inventor
章鹏
阙建春
张庆妍
王家盼
朱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Peop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Peop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Peop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Peopl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29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3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3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3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3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3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8C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包括机箱组件、防水组件、防触电组件,防水组件和外箱体紧固连接,防触电组件设置在外箱体内部,防触电组件和外箱体紧固连接。本发明的充电把手通过内外环形腔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对充电端热量进行排出,并且在热量过大时,波纹管通过夹角大小骤增的方式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及时中止充电,避免了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发生。本发明的散热球通过对自身位置的改变,对插头柱局部温度的差值进行调整,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散热球自身的不断伸出和缩回也增加了其表面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在车辆中的占比也逐年增加,但电动汽车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却难以追上电动汽车发展的步伐。在电动汽车的相关配套设施中,充电桩是重中之中,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正常使用,需要在沿路设置很多充电桩,这也导致了充电桩的设置位置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其需要面对各种类型的自然环境和突发状况。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会充电头处会产生热量的堆积,而充电头处被完全包裹,缺少必要的散热措施,容易导致热量堆积。充电器插头在工作时发热量受到充电器材质的影响,制作插头的材料若存在材质不均匀的情况,则可能导致插头局部热量不均匀,局部热量的长期差异容易导致插头的局部形变,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缺少必要的防雨措施,在降雨较多的区域,充电桩长期受到积水冲击,其内外壁的压强差会导致充电桩外壳发生形变。充电桩在充电结束后,若使用者忘记将插头拔出,直接开走车辆,容易将导线扯断,进而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机箱组件、防水组件、防触电组件,机箱组件包括外箱体,外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排风口、排风扇,进风口、排风口设置在外箱体侧边,排风扇设置在外箱体内部,排风扇的安装位置和排风口对应,防水组件和外箱体紧固连接,防触电组件设置在外箱体内部,防触电组件和外箱体紧固连接。本发明的充电把手通过内外环形腔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对充电端热量进行排出,并且在热量过大时,波纹管通过夹角大小骤增的方式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及时中止充电,避免了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发生。本发明的散热球通过对自身位置的改变,对插头柱局部温度的差值进行调整,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散热球自身的不断伸出和缩回也增加了其表面散热的效果。本发明的防水部件既保证了在出现小幅度积水时防护箱内外侧压力的平衡,又保证了在积水较深时充电桩内部的有效密封。本发明还利用导线的绷直控制波纹管的弹出动作,避免了连接充电把手的导线被损坏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机箱组件还包括充电把手、控制面板、供电系统,供电系统设置在外箱体内部,供电系统通过导线和充电把手相连接,外箱体上设置有插孔,充电把手插在插孔内部,外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和供电系统相连。电动汽车充电所用的供电系统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做描述。本发明设置的控制面板嵌有触摸屏,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移动端付费,控制面板根据付费金额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供电系统的输出时间,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智能化充电,无需人工干预。
进一步的,充电把手包括把手套、散热套、插头柱、波纹管,把手套、散热套都套在插头柱外侧,插头柱位于把手套内部的一端和电源线紧固连接,插头柱位于散热套内部位置处嵌入有绝缘环,绝缘环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腔,散热套内部设置有第二环形腔,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通过导液管相连,散热套一端和把手套紧固连接,散热套远离把手套的一端和波纹管紧固连接,散热套中设置有弹簧收线器,弹簧收线器的输出线穿过第二环形腔输入到波纹管内部,波纹管远离散热套一侧的端面内壁和弹簧收线器的输出线紧固连接,波纹管内部和第二环形腔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本发明在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波纹管内部充入了冷却液,在插头柱插入到电动汽车充电口中充电时,插头柱会因为充电而发热,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热会对插头柱的材质造成影响。本发明的第一环形腔直接和插头柱本体接触,第一环形腔内部的冷却液会直接吸收插头柱发出的热量,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内部会发生冷热对流,第二环形腔围绕外层的散热套设置,能够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外界空气中,第二环形腔还和波纹管相连,波纹管此时在弹簧收线器的拉扯下处于收缩状态,波纹管外侧壁收缩状态下表现为多个回折,极大程度的增加了波纹管内部冷却液和外部气流的换热面积,并且在冷热对流的过程中,冷却液的流动会对波纹管的端面产生冲击,波纹管的端面受到弹簧收线器的拉扯,冲击会引起波纹管沿轴向的震动,波纹管轴向震动的过程中,波纹管侧壁回折处的楔形空间会发行夹角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波纹管侧壁夹角中的气流会因为夹角的变化而流动,波纹管表面的气体会加快流动,更多的热量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被带走,第一环形腔内部冷却液接收的热量在第二环形腔和波纹管的作用下能够更快的被排出。在插头柱长时间使用中,插头柱内部结构会产生变化,输入的电流也会出现变化,由于插头柱会出现局部发热量过大的情况,而电动汽车装有电池包,当插头处局部发热量过大时,容易造成火灾隐患,本发明设置的冷却液在温度过大时会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冷却液气化后体积会急速膨胀,气体的产生会导致波纹管内部压强快速变大,当压强超过弹簧收线器的拉扯力后,波纹管会沿着插头柱被撑开,本发明设置的波纹管是环形管,插头柱从波纹管的内环中穿过,当波纹管被撑开时,插头柱会被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中快速顶出,波纹管将插头柱包裹,避免被弹出的插头柱直接和地面撞击出现损伤,插头柱拔出后,感应器会控制电路中断,插头柱上的热量逐渐消散,热量消散后波纹管内气体重新液化,波纹管在弹簧收线器的拉扯下重新复位。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避免了插头过热导致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散热套外侧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导热块、散热球、导向柱,导热块一端嵌入到散热套内部,导热块嵌入散热套一端的端面直接延伸到第二环形腔内侧壁处,导热块远离第二环形腔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孔,散热球上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和导向孔滑动连接,散热球内部设置有空腔,导向柱内部设置有出气孔。由于充电器插头在工作时发热量受到充电器材质的影响,制作插头的材料若存在材质不均匀的情况,则可能导致插头局部热量不均匀,局部热量的长期差异容易导致插头的局部形变,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本发明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通过多根导液管相连,第一环形腔接收到插头柱传出的温度,若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则通过热对流方式传递到第二环形腔中的热量也存在差异,导热块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热量通过导热块被传导到散热球上,散热球内部充有气体,散热球可采用和导热块相同的材料制作,散热球以球形态对热量进行散发,能够充分和外界气体接触,而热量的局部差异会导致散热球内部气体温度不同,气体的温度差异会导致散热球内部气体压强的变化。温度较高的散热球具有更大的内部压强,其导向柱会沿着导向孔伸出更长的距离,则温度较高的散热球会超过其他散热球的位置平面。当外界气流吹过时,其受到更少其他散热球的阻挡,接受到更多的外部低温气体,则温度较高的散热球能够更快的输出热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插头柱局部温度的差值进行调整,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散热球在散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会改变对应的导向柱在导向孔的位置,随着温度变化,散热球会不断伸出和缩回,在此过程中,散热球周围的气流速度加快,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防水组件包括底座防护部件、防雨罩、密封塞、浮板、连接柱、滑块,底座防护部件和外箱体底部相连接,防雨罩和外箱体侧壁紧固连接,防雨罩位置和进风口、排风口位置相对应,防雨罩将进风口、排风口覆盖,防雨罩下方设置有开口,连接柱一端和密封塞紧固连接,连接柱远离密封塞的一端和浮板紧固连接,连接柱侧边设置有滑块,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滑块和滑轨滑动连接。正常情况下,外界气流从进风口输入,排风口排出,当下雨时,防雨罩会阻挡外界的雨滴进入到外箱体内部。在遇到洪水时,外箱体被积水覆盖,随着水位上涨,浮板首先会和水面接触,浮板受到水面的浮力,会将密封塞顶起,密封塞会将防雨罩的开口顶住,这样当积水将外箱体完全淹没时,水分也不会进入到外箱体内部。
进一步的,底座防护部件包括防护箱、配重板、隔离板,防护箱顶部和外箱体底部紧固连接,配重板、隔离板设置在防护箱内部,配重板和防护箱内壁底面紧固连接,隔离板和防护箱内壁侧边滑动连接,配重板上表面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导向杆远离配重板的一侧和防护箱内壁上表面紧固连接,隔离板和导向杆滑动连接。本发明的配重板采用金属制成,隔离板采用高分子材料,防护箱表面设有缝隙,当外界有积水时,积水会漫入防护箱内部,隔离板在浮力作用下飘起,配重板位于最底部,增加充电桩底座重量,将积水引入防护箱内部,是因为在多雨地区,少量的路面积水可能会长时间存在,若采用完全封闭式结构,积水冲击力造成的防护箱内外壁长时间的压力差会对防护箱的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充电桩底座稳定性,而将水体引入到防护箱内部不但可以抵消内外压力差,还可增加防护箱底部配重,隔离板可以将水面和空气隔离,避免充电桩内部湿气蔓延,导向杆可以将积水作用在防护箱上部的冲击传递到配重板上,对充电桩的结构进行稳定。
进一步的,防触电组件包括间隔槽、金属网,间隔槽设置在外箱体内壁中,金属网设置在间隔槽中,金属网和间隔槽侧壁靠近外箱体内部的一侧紧固连接,金属网上连接有地线。金属网对外箱体上的电荷进行引导,避免外箱体外壁面上附带有电荷,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波纹管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和波纹管内侧壁紧固连接,分隔板和波纹管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外箱体上设置有穿线孔,连接供电系统和充电把手的导线通过穿线孔穿入外箱体内部,穿线孔内部设置有环状气囊、环状盘,导线从环状气囊、环状盘中穿过,环状气囊一端和外箱体内壁紧固连接,环状气囊另一端和环状盘紧固连接,环状盘和导线紧固连接,环状气囊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两端和环状气囊两端面紧固连接,环状气囊通过气管和波纹管远离散热套的一端相联通。当充电结束后,使用者忘记拔掉充电把手时,车辆行驶时会拉动导线,当导线被拉直时,环状盘会压迫环状气囊,环状气囊内部气体输入到波纹管中,波纹管中的分隔板将冷却液隔开,波纹管末端会充入气体膨胀,波纹管膨胀后充电把手自行弹出,本发明利用导线的绷直控制波纹管的弹出动作,避免了连接充电把手的导线被损坏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充电把手通过内外环形腔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对充电端热量进行排出,并且在热量过大时,波纹管通过夹角大小骤增的方式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及时中止充电,避免了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发生。本发明的散热球通过对自身位置的改变,对插头柱局部温度的差值进行调整,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散热球自身的不断伸出和缩回也增加了其表面散热的效果。本发明的防水部件既保证了在出现小幅度积水时防护箱内外侧压力的平衡,又保证了在积水较深时充电桩内部的有效密封。本发明还利用导线的绷直和弯曲控制波纹管的弹出动作,避免了连接充电把手的导线被损坏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A侧剖面视图;
图4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充电把手内部结构剖面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散热球位置布局图;
图7是本发明的防触电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环状气囊、环状盘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机箱组件、11-外箱体、12-充电把手、121-把手套、122-散热套、1221-导热块、1222-散热球、1223-导向柱、123-插头柱、124-波纹管、125-第一环形腔、126-第二环形腔、127-弹簧收线器、13-控制面板、2-防水组件、21-底座防护部件、211-防护箱、212-配重板、213-隔离板、22-防雨罩、23-密封塞、24-浮板、25-连接柱、26-滑块、3-防触电组件、31-间隔槽、32-金属网、4-环状气囊、5-环状盘、6-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如图1-8所示,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机箱组件1、防水组件2、防触电组件3,机箱组件1包括外箱体11,外箱体11上设置有进风口、排风口、排风扇,进风口、排风口设置在外箱体11侧边,排风扇设置在外箱体11内部,排风扇的安装位置和排风口对应,防水组件2和外箱体11紧固连接,防触电组件3设置在外箱体11内部,防触电组件3和外箱体11紧固连接。本发明的充电把手通过内外环形腔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对充电端热量进行排出,并且在热量过大时,波纹管通过夹角大小骤增的方式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及时中止充电,避免了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发生。本发明的散热球通过对自身位置的改变,对插头柱123局部温度的差值进行调整,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散热球1222自身的不断伸出和缩回也增加了其表面散热的效果。本发明的防水部件既保证了在出现小幅度积水时防护箱内外侧压力的平衡,又保证了在积水较深时充电桩内部的有效密封。本发明还利用导线的绷直控制波纹管124的弹出动作,避免了连接充电把手12的导线被损坏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
机箱组件1还包括充电把手12、控制面板13、供电系统,供电系统设置在外箱体11内部,供电系统通过导线和充电把手12相连接,外箱体11上设置有插孔,充电把手12插在插孔内部,外箱体11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通过导线和供电系统相连。电动汽车充电所用的供电系统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做描述。本发明设置的控制面板13嵌有触摸屏,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移动端付费,控制面板13根据付费金额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供电系统的输出时间,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智能化充电,无需人工干预。
充电把手12包括把手套121、散热套122、插头柱123、波纹管124,把手套121、散热套122都套在插头柱123外侧,插头柱123位于把手套121内部的一端和电源线紧固连接,插头柱123位于散热套122内部位置处嵌入有绝缘环,绝缘环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腔125,散热套122内部设置有第二环形腔126,第一环形腔125和第二环形腔126通过导液管相连,散热套122一端和把手套121紧固连接,散热套122远离把手套121的一端和波纹管124紧固连接,散热套122中设置有弹簧收线器127,弹簧收线器127的输出线穿过第二环形腔126输入到波纹管124内部,波纹管124远离散热套122一侧的端面内壁和弹簧收线器127的输出线紧固连接,波纹管124内部和第二环形腔126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本发明在第一环形腔125、第二环形腔126、波纹管124内部充入了冷却液,在插头柱123插入到电动汽车充电口中充电时,插头柱123会因为充电而发热,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热会对插头柱123的材质造成影响。本发明的第一环形腔125直接和插头柱123本体接触,第一环形腔125内部的冷却液会直接吸收插头柱123发出的热量,第一环形腔125和第二环形腔126内部会发生冷热对流,第二环形腔126围绕外层的散热套122设置,能够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外界空气中,第二环形腔126还和波纹管124相连,波纹管124此时在弹簧收线器127的拉扯下处于收缩状态,波纹管124外侧壁收缩状态下表现为多个回折,极大程度的增加了波纹管124内部冷却液和外部气流的换热面积,并且在冷热对流的过程中,冷却液的流动会对波纹管124的端面产生冲击,波纹管124的端面受到弹簧收线器127的拉扯,冲击会引起波纹管124沿轴向的震动,波纹管124轴向震动的过程中,波纹管124侧壁回折处的楔形空间会发行夹角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波纹管124侧壁夹角中的气流会因为夹角的变化而流动,波纹管124表面的气体会加快流动,更多的热量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被带走,第一环形腔125内部冷却液接收的热量在第二环形腔126和波纹管124的作用下能够更快的被排出。在插头柱123长时间使用中,插头柱123内部结构会产生变化,输入的电流也会出现变化,由于插头柱123会出现局部发热量过大的情况,而电动汽车装有电池包,当插头处123局部发热量过大时,容易造成火灾隐患,本发明设置的冷却液在温度过大时会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冷却液气化后体积会急速膨胀,气体的产生会导致波纹管124内部压强快速变大,当压强超过弹簧收线器127的拉扯力后,波纹管124会沿着插头柱123被撑开,本发明设置的波纹管124是环形管,插头柱123从波纹管124的内环中穿过,当波纹管124被撑开时,插头柱123会被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中快速顶出,波纹管124将插头柱123包裹,避免被弹出的插头柱123直接和地面撞击出现损伤,插头柱123拔出后,感应器会控制电路中断,插头柱123上的热量逐渐消散,热量消散后波纹管124内气体重新液化,波纹管124在弹簧收线器的拉扯下重新复位。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避免了插头过热导致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发生。
散热套122外侧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导热块1221、散热球1222、导向柱1223,导热块1221一端嵌入到散热套122内部,导热块1221嵌入散热套122一端的端面直接延伸到第二环形腔126内侧壁处,导热块1221远离第二环形腔126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孔,散热球1222上设置有导向柱1223,导向柱1223和导向孔滑动连接,散热球1222内部设置有空腔,导向柱1223内部设置有出气孔。由于充电器插头在工作时发热量受到充电器材质的影响,制作插头的材料若存在材质不均匀的情况,则可能导致插头局部热量不均匀,局部热量的长期差异容易导致插头的局部形变,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本发明的第一环形腔125和第二环形腔126通过多根导液管相连,第一环形腔125接收到插头柱123传出的温度,若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则通过热对流方式传递到第二环形腔126中的热量也存在差异,导热块1221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热量通过导热块1221被传导到散热球1222上,散热球1222内部充有气体,散热球1222可采用和导热块1221相同的材料制作,散热球1222以球形态对热量进行散发,能够充分和外界气体接触,而热量的局部差异会导致散热球内部气体温度不同,气体的温度差异会导致散热球1222内部气体压强的变化。温度较高的散热球1222具有更大的内部压强,其导向柱1223会沿着导向孔伸出更长的距离,则温度较高的散热球1222会超过其他散热球1222的位置平面。当外界气流吹过时,其受到更少其他散热球1222的阻挡,接受到更多的外部低温气体,则温度较高的散热球1222能够更快的输出热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插头柱123局部温度的差值进行调整,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散热球1222在散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会改变对应的导向柱1223在导向孔的位置,随着温度变化,散热球1222会不断伸出和缩回,在此过程中,散热球1222周围的气流速度加快,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防水组件2包括底座防护部件21、防雨罩22、密封塞23、浮板24、连接柱25、滑块26,底座防护部件21和外箱体11底部相连接,防雨罩22和外箱体11侧壁紧固连接,防雨罩22位置和进风口、排风口位置相对应,防雨罩22将进风口、排风口覆盖,防雨罩22下方设置有开口,连接柱25一端和密封塞23紧固连接,连接柱25远离密封塞23的一端和浮板24紧固连接,连接柱25侧边设置有滑块26,外箱体11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滑块26和滑轨滑动连接。正常情况下,外界气流从进风口输入,排风口排出,当下雨时,防雨罩22会阻挡外界的雨滴进入到外箱体11内部。在遇到洪水时,外箱体11被积水覆盖,随着水位上涨,浮板24首先会和水面接触,浮板24受到水面的浮力,会将密封塞23顶起,密封塞23会将防雨罩22的开口顶住,这样当积水将外箱体完全淹没时,水分也不会进入到外箱体11内部。
底座防护部件21包括防护箱211、配重板212、隔离板213,防护箱211顶部和外箱体11底部紧固连接,配重板212、隔离板213设置在防护箱211内部,配重板212和防护箱211内壁底面紧固连接,隔离板213和防护箱211内壁侧边滑动连接,配重板212上表面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导向杆远离配重板212的一侧和防护箱211内壁上表面紧固连接,隔离板213和导向杆滑动连接。本发明的配重板212采用金属制成,隔离板213采用高分子材料,防护箱211表面设有缝隙,当外界有积水时,积水会漫入防护箱211内部,隔离板213在浮力作用下飘起,配重板212位于最底部,增加充电桩底座重量,将积水引入防护箱211内部,是因为在多雨地区,少量的路面积水可能会长时间存在,若采用完全封闭式结构,积水冲击力造成的防护箱内外壁长时间的压力差会对防护箱的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充电桩底座稳定性,而将水体引入到防护箱211内部不但可以抵消内外压力差,还可增加防护箱211底部配重,隔离板213可以将水面和空气隔离,避免充电桩内部湿气蔓延,导向杆可以将积水作用在防护箱上部的冲击传递到配重板212上,对充电桩的结构进行稳定。
防触电组件3包括间隔槽31、金属网32,间隔槽31设置在外箱体11内壁中,金属网32设置在间隔槽31中,金属网32和间隔槽31侧壁靠近外箱体11内部的一侧紧固连接,金属网32上连接有地线。金属网32对外箱体11上的电荷进行引导,避免外箱体11外壁面上附带有电荷,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波纹管124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和波纹管124内侧壁紧固连接,分隔板和波纹管124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外箱体11上设置有穿线孔,连接供电系统和充电把手12的导线通过穿线孔穿入外箱体11内部,穿线孔内部设置有环状气囊4、环状盘5,导线从环状气囊4、环状盘5中穿过,环状气囊4一端和外箱体11内壁紧固连接,环状气囊4另一端和环状盘5紧固连接,环状盘5和导线紧固连接,环状气囊4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6,伸缩弹簧6两端和环状气囊4两端面紧固连接,环状气囊4通过气管和波纹管124远离散热套122的一端相联通。当充电结束后,使用者忘记拔掉充电把手12时,车辆行驶时会拉动导线,当导线被拉直时,环状盘5会压迫环状气囊4,环状气囊4内部气体输入到波纹管124中,波纹管124中的分隔板将冷却液隔开,波纹管124末端会充入气体膨胀,波纹管124膨胀后充电把手12自行弹出,本发明利用导线的绷直控制波纹管124的弹出动作,避免了连接充电把手12的导线被损坏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使用者通过触摸屏进行移动端付费,付费后再将充电把手12插入电动汽车充电口,在插头柱123插入到电动汽车充电口中充电时,插头柱123会因为充电而发热,第一环形腔125内部的冷却液会直接吸收插头柱123发出的热量,第一环形腔125和第二环形腔126内部会发生冷热对流,第二环形腔126还和波纹管124相连,部分热量从波纹管处排出。当插头处123局部发热量过大时,冷却液气化,冷却液气化后体积会急速膨胀,气体的产生会导致波纹管124内部压强快速变大,当压强超过弹簧收线器127的拉扯力后,波纹管124会沿着插头柱123被撑开,插头柱123会被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中快速顶出。在遇到洪水时,外箱体11被积水覆盖,随着水位上涨,浮板24首先会和水面接触,浮板24受到水面的浮力,会将密封塞23顶起,密封塞23会将防雨罩22的开口顶住,这样当积水将外箱体完全淹没时,水分也不会进入到外箱体11内部。当充电结束后,使用者忘记拔掉充电把手12时,车辆行驶时会拉动导线,当导线被拉直时,环状盘5会压迫环状气囊4,环状气囊4内部气体输入到波纹管124中,波纹管124末端会充入气体膨胀,波纹管124膨胀后充电把手12自行弹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机箱组件(1)、防水组件(2)、防触电组件(3),所述机箱组件(1)包括外箱体(11),所述外箱体(11)上设置有进风口、排风口、排风扇,所述进风口、排风口设置在外箱体(11)侧边,所述排风扇设置在外箱体(11)内部,排风扇的安装位置和排风口对应,所述防水组件(2)和外箱体(11)紧固连接,所述防触电组件(3)设置在外箱体(11)内部,防触电组件(3)和外箱体(11)紧固连接;
所述机箱组件(1)还包括充电把手(12)、控制面板(13)、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设置在外箱体(11)内部,供电系统通过导线和充电把手(12)相连接,所述外箱体(11)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充电把手(12)插在插孔内部,所述外箱体(11)外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通过导线和供电系统相连;
所述充电把手(12)包括把手套(121)、散热套(122)、插头柱(123)、波纹管(124),所述把手套(121)、散热套(122)都套在插头柱(123)外侧,所述插头柱(123)位于把手套(121)内部的一端和电源线紧固连接,所述插头柱(123)位于散热套(122)内部位置处嵌入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腔(125),所述散热套(122)内部设置有第二环形腔(126),所述第一环形腔(125)和第二环形腔(126)通过导液管相连,所述散热套(122)一端和把手套(121)紧固连接,散热套(122)远离把手套(121)的一端和波纹管(124)紧固连接,所述散热套(122)中设置有弹簧收线器(127),所述弹簧收线器(127)的输出线穿过第二环形腔(126)输入到波纹管(124)内部,所述波纹管(124)远离散热套(122)一侧的端面内壁和弹簧收线器(127)的输出线紧固连接,所述波纹管(124)内部和第二环形腔(126)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122)外侧设置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导热块(1221)、散热球(1222)、导向柱(1223),所述导热块(1221)一端嵌入到散热套(122)内部,导热块(1221)嵌入散热套(122)一端的端面直接延伸到第二环形腔(126)内侧壁处,所述导热块(1221)远离第二环形腔(126)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孔,所述散热球(1222)上设置有导向柱(1223),所述导向柱(1223)和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散热球(1222)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导向柱(1223)内部设置有出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2)包括底座防护部件(21)、防雨罩(22)、密封塞(23)、浮板(24)、连接柱(25)、滑块(26),所述底座防护部件(21)和外箱体(11)底部相连接,所述防雨罩(22)和外箱体(11)侧壁紧固连接,防雨罩(22)位置和进风口、排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防雨罩(22)将进风口、排风口覆盖,防雨罩(22)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接柱(25)一端和密封塞(23)紧固连接,连接柱(25)远离密封塞(23)的一端和浮板(24)紧固连接,所述连接柱(25)侧边设置有滑块(26),所述外箱体(11)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26)和滑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防护部件(21)包括防护箱(211)、配重板(212)、隔离板(213),所述防护箱(211)顶部和外箱体(11)底部紧固连接,所述配重板(212)、隔离板(213)设置在防护箱(211)内部,所述配重板(212)和防护箱(211)内壁底面紧固连接,所述隔离板(213)和防护箱(211)内壁侧边滑动连接,所述配重板(212)上表面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配重板(212)的一侧和防护箱(211)内壁上表面紧固连接,所述隔离板(213)和导向杆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触电组件(3)包括间隔槽(31)、金属网(32),所述间隔槽(31)设置在外箱体(11)内壁中,所述金属网(32)设置在间隔槽(31)中,金属网(32)和间隔槽(31)侧壁靠近外箱体(11)内部的一侧紧固连接,所述金属网(32)上连接有地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124)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和波纹管(124)内侧壁紧固连接,分隔板和波纹管(124)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外箱体(11)上设置有穿线孔,连接供电系统和充电把手(12)的导线通过穿线孔穿入外箱体(11)内部,所述穿线孔内部设置有环状气囊(4)、环状盘(5),所述导线从环状气囊(4)、环状盘(5)中穿过,所述环状气囊(4)一端和外箱体(11)内壁紧固连接,环状气囊(4)另一端和环状盘(5)紧固连接,所述环状盘(5)和导线紧固连接,所述环状气囊(4)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6),所述伸缩弹簧(6)两端和环状气囊(4)两端面紧固连接,所述环状气囊(4)通过气管和波纹管(124)远离散热套(122)的一端相联通。
CN202111402959.4A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Active CN114103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2959.4A CN114103694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2959.4A CN114103694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3694A CN114103694A (zh) 2022-03-01
CN114103694B true CN114103694B (zh) 2022-09-06

Family

ID=80371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2959.4A Active CN114103694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3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5451B1 (ko) * 2019-08-19 2021-01-20 대영코어텍(주) 핸들을 구비한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커플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자동차 충전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2538A (zh) * 2018-10-15 2019-03-29 崔昊男 一种新能源安全防盗型充电桩
CN209365934U (zh) * 2018-10-09 2019-09-10 深圳市西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能质量监测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JP3225148U (ja) * 2018-12-04 2020-02-13 フェニックス コンタクト イー−モビリティ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温度センサ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充電プラグ
CN211442002U (zh) * 2019-12-31 2020-09-08 河南鑫沃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1969210U (zh) * 2020-01-17 2020-11-20 广州近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
CN212864428U (zh) * 2020-08-02 2021-04-02 樊如景 一种可防回流的水利工程施工用引排水装置
CN113135101A (zh) * 2021-05-11 2021-07-20 杜志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及控制方法
CN113543557A (zh) * 2021-07-21 2021-10-22 宜昌思佰得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户外网络检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46635U (zh) * 2018-07-23 2019-03-26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散热防尘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65934U (zh) * 2018-10-09 2019-09-10 深圳市西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能质量监测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CN109532538A (zh) * 2018-10-15 2019-03-29 崔昊男 一种新能源安全防盗型充电桩
JP3225148U (ja) * 2018-12-04 2020-02-13 フェニックス コンタクト イー−モビリティ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温度センサ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充電プラグ
CN211442002U (zh) * 2019-12-31 2020-09-08 河南鑫沃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1969210U (zh) * 2020-01-17 2020-11-20 广州近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
CN212864428U (zh) * 2020-08-02 2021-04-02 樊如景 一种可防回流的水利工程施工用引排水装置
CN113135101A (zh) * 2021-05-11 2021-07-20 杜志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及控制方法
CN113543557A (zh) * 2021-07-21 2021-10-22 宜昌思佰得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户外网络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3694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03694B (zh) 一种防触电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9398134B (zh) 一种地下车库防水充电桩
CN20843348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及其散热、加热系统
CN106012912B (zh) 一种市政道路安全防护装置
CN116581667A (zh) 一种自适应户外配电柜
CN106129294A (zh) 有机发泡支架及圆柱电芯动力电池包
CN208753015U (zh) 一种抗压能力更强的35kV硅橡胶电缆附件
CN110077267A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5498777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力储存机箱用换热控温组件
CN114976431B (zh) 一种移动式灯具用电源固定结构
CN216083074U (zh) 一种坝体监测用雷达的散热装置
CN215256216U (zh)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
CN215009234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箱式变电站
CN1135809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CN110690185B (zh) 一种集成电路架空散热封装
CN112095715B (zh) 一种气囊式持续高水位补水单向塔
CN113653267A (zh) 一种防水卷材
CN211659119U (zh) 一种防火充电桩防火机构
CN114017399A (zh) 一种气囊式蓄能器
CN113964094A (zh) 一种智能调节散热性能的节能型三极管
CN211252517U (zh) 一种保护行人的车载放气气囊装置
CN11317309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17753496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4521931U (zh) 布袋式热缩套管扩张装置
CN218849150U (zh) 一种超充充电电缆自适应二次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