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8871B -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8871B
CN114088871B CN202111427312.7A CN202111427312A CN114088871B CN 114088871 B CN114088871 B CN 114088871B CN 202111427312 A CN202111427312 A CN 202111427312A CN 114088871 B CN114088871 B CN 114088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ass
temperature furnace
coal
coal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73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8871A (zh
Inventor
赵婧昱
明汉奇
宋佳佳
卢世平
张廷豪
张永利
邓军
张嬿妮
郭涛
张宇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4273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8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8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8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8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8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 G01N31/1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using combus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试验系统包括物理相似模拟单元、供气单元、引燃单元和数据采集分析单元;物理相似模拟单元包括试验箱体,试验箱体内设置有高温炉和隔热材料,高温炉上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供气单元包括供气源、空气压缩机和第一质量流量计;引燃单元包括控温器、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包括计算机、声学测温组件、高温红外热成像仪、第二质量流量计、烟气分析仪、无线测温传感器、第一质量计和第二质量计。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结合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在煤田火灾演化的模拟试验中,功能丰富,操作简便,模拟效果接近实际条件的煤田自燃情况,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田火区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田火区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南极洲,其他大洲都存在地下煤火现象。煤田火灾除了探测难、扑灭难之外,在治理过程中还会出现火区以外的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涉及环境保护。煤田自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的浪费;(2)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3)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4)造成地表、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与破坏;(5)造成岩土环境的稳定性破坏;(6)危害生态健康。在煤田火的扑灭过程中,不能有效对火区进行治理,往往是因为对露头火区高温区域不能有效地探测到,导致在灭火过程中,不能对火区关键点实施有效灭火措施,从而造成灭火达不到目的,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需要对煤田火灾进行充分研究,需要建立一个功能丰富、操作容易、接近实际条件的煤田火灾演化试验系统来研究煤田自燃情况,进而掌握煤田火区高温区域的探测技术。
现有技术的试验系统模拟复杂地质条件能力不足,且模型铺设简单粗放、占用场地大、浪费材料和人力、产生废料多、天冷时节不利于铺设、蓄热难,漏风严重,对高温点监测不够灵敏。如申请号为201610046533.2,发明名称为《煤田火灾演化过程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的发明专利,虽能够起到模拟的作用,但从各个细节角度来看,该发明的缺陷很多,缺陷主要有:(1)该发明的试验装置极其笨重,操作困难,需要铺设多种煤岩材料,试验前期工作量巨大,且后期试验结束所产生的废料不能重复利用,难以处理,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2)该发明的试验装置中未采用有效的隔热材料,蓄热能力极差,同时没有保温隔热的相关措施,因此导致试验过程中燃烧难以进行;(3)该发明的试验装置模拟地质条件能力差,倾角调节范围小,不能满足不同煤层以及不同断层的模拟条件;(4)该发明的试验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不易操作,达不到理想的模拟环境,试验结果和数据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结合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在煤田火灾演化的模拟试验中,功能丰富,操作简便,模拟效果接近实际条件的煤田自燃情况,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包括物理相似模拟单元、供气单元、引燃单元和数据采集分析单元;所述物理相似模拟单元包括试验箱体,所述试验箱体内设置有高温炉和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高温炉周围,所述高温炉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试验箱体底部,所述高温炉的另一端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调节高温炉的倾角;所述供气单元包括供气源、空气压缩机和第一质量流量计,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设置在高温炉的入口处,且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与供气源连接;所述引燃单元包括控温器、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温器设置在试验箱体外,所述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高温炉内,且均与控温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包括计算机、声学测温组件、高温红外热成像仪、第二质量流量计、烟气分析仪、无线测温传感器、第一质量计和第二质量计,所述高温红外热成像仪和无线测温传感器均设置在高温炉外侧,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与高温炉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烟气分析仪与第二质量流量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质量计设置在角度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质量计设置在试验箱体的底部,所述声学测温组件、高温红外热成像仪、第二质量流量计、烟气分析仪、无线测温传感器、第一质量计和第二质量计的采集数据均输入到计算机中,所述计算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升温预警和高温报警的报警器。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箱体包括钢板外层和钢板内层,所述钢板外层与钢板内层之间填充有耐高温纤维棉。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所述钢板外层的尺寸为2200mm×1200mm×2200mm。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所述隔热材料采用柔性微孔碳酸钙绝热材料。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吊环、牵引绳和绕线筒,所述吊环固定连接在高温炉上,所述绕线筒设置在试验箱体上,所述牵引绳缠绕在绕线筒上,且与吊环连接。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所述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棒间隔设置在高温炉内,每个所述加热棒附近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所述声学测温组件包括声波发射器、主声波接收器、辅声波接收器和声波控制器,以及与声波控制器相接的无线模块;所述声波发射器设置在高温炉的入口端面上,所述主声波接收器设置在高温炉的另一端面上,所述辅声波接收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声波接收器间隔设置在高温炉的侧面,所述声波发射器、主声波接收器和辅声波接收器均与声波控制器连接,所述声波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无线连接有能够远程启动、关闭或显示测量数据的手持端。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所述高温炉内设置有断层隔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的试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整物理相似模拟单元;
根据煤田的实际条件,选择符合试验条件的煤样放入所述高温炉中,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将高温炉调整至所需倾角;当需要模拟煤田的断层时,将断层隔板放置在高温炉内;
步骤二、供气单元供气;
根据煤田的实际条件,选择试验所需要的气体种类作为供气源,通过空气压缩机调整压强后将气体通入高温炉内,并通过第一质量流量计采集进气质量流量;
步骤三、填充隔热材料;
将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到试验箱体中,对高温炉进行隔热保温;
步骤四、引燃单元引燃煤样;
通过所述控温器控制加热棒加热到指定温度,引燃煤样,引燃煤样过程包括单源引燃和多源引燃;
步骤五、数据采集分析单元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
所述声学测温组件通过声波作用实时采集高温炉内煤样的燃烧温度;所述高温红外热成像仪实时观测高温炉内煤样的燃烧情况;所述无线测温传感器采集高温炉内煤样的燃烧温度;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采集高温炉的排气质量流量;所述第一质量计和第二质量计采集高温炉内煤样的质量变化数据;所述烟气分析仪分析高温炉内的烟气成分,所述计算机对声学测温组件、无线测温传感器、第一质量计、第二质量计、第一质量流量计、第二质量流量计和烟气分析仪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上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方法,步骤五中所述计算机对声学测温组件、无线测温传感器、第一质量计、第二质量计、第一质量流量计、第二质量流量计和烟气分析仪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501、所述计算机将声学测温组件采集的温度T1和无线测温传感器同一时间采集的温度T2进行对比验证,当|T1-T2|≤ΔTr时,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379065500000041
计算采集温度T1和采集温度T2的平均值Ta,Ta作为煤样燃烧的分析值;当|T1-T2|>ΔTr时,此次T1和T2采集值不作为分析值,重新采集温度;
步骤502、所述计算机将第一质量计或第二质量计采集的煤样质量根据公式ΔM=|Ms-M0|进行跟踪计算,式中,Ms为煤样燃烧过程中的当前剩余质量,M0为煤样初始质量,ΔM为跟踪变化量;
步骤503、所述计算机将第一质量流量计采集的进气质量流量mge和第二质量流量计采集的排气质量流量mgv,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379065500000051
计算高温炉内的气体体积变化值ΔV,式中,ρe为供气源气体的密度,ρv为经过煤样燃烧后生成气体的密度,煤样燃烧后生成气体的种类通过烟气分析仪采集获取;
步骤504、所述计算机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379065500000052
计算煤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Qt,式中,E为煤样燃烧反应活化能,R为通用气体常数,t为煤样燃烧时间,A,B,C为待拟定的权重系数;
步骤505、所述计算机通过拟合算法拟定权重系数A,B,C;
步骤506、所述计算机分析并建立煤田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模型,为地表温度反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
2、本发明的物理相似模拟单元设计试验箱体,体积小,解决了现有试验系统模拟复杂地质条件能力不足,且模型铺设简单粗放、占用场地大、浪费材料和人力、产生废料多、天冷时节不利于铺设的问题。
3、本发明采用柔性微孔碳酸钙绝热材料模拟多层岩层,同时,具有隔热保温作用,在减少试验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高温炉的蓄热能力,让煤样更容易燃烧,使试验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且隔热材料能够重复利用,减少浪费。
4、本发明设计角度调节机构,加大了高温炉可调节的倾角范围,使高温炉在0~90°的范围内任意调节,解决了现有试验系统可调节倾角范围小,模拟环境少的问题。
5、本发明采用声学测温组件监测高温炉内煤样燃烧的温度,能够更加准确、迅速的探测到高温区域,便于实验数据的采集以及对高温区域运移规律的分析。
6、本发明采用高温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快速地观察到高温炉内煤样的燃烧情况。
7、本发明采用第一质量计和第二质量计,能够监测高温炉内煤样质量的变化情况。
8、本发明采用断层隔板,能够模拟不同断层条件的煤层情况。
9、本发明能够有效应用在煤田火灾演化的模拟试验中,功能丰富、操作简便、模拟效果接近实际条件的煤田自燃情况,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结合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在煤田火灾演化的模拟试验中,功能丰富,操作简便,模拟效果接近实际条件的煤田自燃情况,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试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声学测温组件的组成及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断层隔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试验箱体; 1-1—钢板外层; 1-2—钢板内层;
1-3—耐高温纤维棉; 2—高温炉; 3—隔热材料;
4—吊环; 5—牵引绳; 6—绕线筒;
11—控温器; 12—加热棒; 13—温度传感器;
20—第一质量流量计; 21—计算机; 22—声学测温组件;
22-1—声波发射器; 22-2—主声波接收器; 22-3—辅声波接收器;
22-4—声波控制器; 22-5—无线模块; 22-6—手持端;
23—高温红外热成像仪; 24—第二质量流量计; 25—烟气分析仪;
26—无线测温传感器; 27—第一质量计; 28—第二质量计;
29—报警器; 31—断层隔板; 32—供气源;
33—空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包括物理相似模拟单元、供气单元、引燃单元和数据采集分析单元;所述物理相似模拟单元包括试验箱体1,所述试验箱体1内设置有高温炉2和隔热材料3,所述隔热材料3填充在高温炉2周围,所述高温炉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试验箱体1底部,所述高温炉2的另一端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调节高温炉2的倾角;所述供气单元包括供气源32、空气压缩机33和第一质量流量计20,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20设置在高温炉2的入口处,且与空气压缩机33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33与供气源32连接;所述引燃单元包括控温器11、加热棒12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控温器11设置在试验箱体1外,所述加热棒12和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高温炉2内,且均与控温器11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包括计算机21、声学测温组件22、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第二质量流量计24、烟气分析仪25、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和第二质量计28,所述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和无线测温传感器26均设置在高温炉2外侧,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24与高温炉2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烟气分析仪25与第二质量流量计2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质量计27设置在角度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质量计28设置在试验箱体1的底部,所述声学测温组件22、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第二质量流量计24、烟气分析仪25、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和第二质量计28的采集数据均输入到计算机21中,所述计算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升温预警和高温报警的报警器29。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试验箱体1包括钢板外层1-1和钢板内层1-2,所述钢板外层1-1与钢板内层1-2之间填充有耐高温纤维棉1-3。
具体实施时,钢板外层1-1采用Q235-B钢板,钢板内层1-2采用316L钢板,两层钢板之间由槽钢连接且支撑,并充填耐1000℃温度的耐高温纤维棉1-3。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外层1-1的尺寸为2200mm×1200mm×22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材料3采用柔性微孔碳酸钙绝热材料。
具体实施时,柔性微孔碳酸钙绝热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100℃。
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吊环4、牵引绳5和绕线筒6,所述吊环4固定连接在高温炉2上,所述绕线筒6设置在试验箱体1上,所述牵引绳5缠绕在绕线筒6上,且与吊环4连接。
具体实施时,通过转动绕线筒6,调节牵引绳5长度,进而调节高温炉2的倾角范围,使高温炉2在0~90°的范围内任意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棒12和温度传感器13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棒12间隔设置在高温炉2内,每个所述加热棒12附近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时,通过控温器11控制加热棒12升温,并通过温度传感器13检测加热棒12的温度,使加热棒12升温至指定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声学测温组件22包括声波发射器22-1、主声波接收器22-2、辅声波接收器22-3和声波控制器22-4,以及与声波控制器22-4相接的无线模块22-5;所述声波发射器22-1设置在高温炉2的入口端面上,所述主声波接收器22-2设置在高温炉2的另一端面上,所述辅声波接收器2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声波接收器22-3间隔设置在高温炉2的侧面,所述声波发射器22-1、主声波接收器22-2和辅声波接收器22-3均与声波控制器22-4连接,所述声波控制器22-4通过无线模块22-5无线连接有能够远程启动、关闭或显示测量数据的手持端22-6。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高温炉2内设置有断层隔板31。
具体实施时,根据煤田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位置放置断层隔板31,用于模拟煤层断层。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整物理相似模拟单元;
根据煤田的实际条件,选择符合试验条件的煤样放入所述高温炉2中,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将高温炉2调整至所需倾角;当需要模拟煤田的断层时,将断层隔板31放置在高温炉2内;
步骤二、供气单元供气;
根据煤田的实际条件,选择试验所需要的气体种类作为供气源32,通过空气压缩机33调整压强后将气体通入高温炉2内,并通过第一质量流量计20采集进气质量流量;
步骤三、填充隔热材料;
将所述隔热材料3填充到试验箱体1中,对高温炉2进行隔热保温;
步骤四、引燃单元引燃煤样;
通过所述控温器11控制加热棒12加热到指定温度,引燃煤样,引燃煤样过程包括单源引燃和多源引燃;
具体实施时,通过控温器11控制一个加热棒12升温,引燃煤样,实现单源引燃;通过控温器11控制多个加热棒12升温,同时引燃煤样,实现多源引燃。
步骤五、数据采集分析单元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
所述声学测温组件22通过声波作用实时采集高温炉2内煤样的燃烧温度;所述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实时观测高温炉2内煤样的燃烧情况;所述无线测温传感器26采集高温炉2内煤样的燃烧温度;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24采集高温炉2的排气质量流量;所述第一质量计27和第二质量计28采集高温炉2内煤样的质量变化数据;所述烟气分析仪25分析高温炉2内的烟气成分,所述计算机21对声学测温组件22、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第二质量计28、第一质量流量计20、第二质量流量计24和烟气分析仪25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中所述计算机21对声学测温组件22、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第二质量计28、第一质量流量计20、第二质量流量计24和烟气分析仪25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501、所述计算机21将声学测温组件22采集的温度T1和无线测温传感器26同一时间采集的温度T2进行对比验证,当|T1-T2|≤ΔTr时,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379065500000101
计算采集温度T1和采集温度T2的平均值Ta,Ta作为煤样燃烧的分析值;当|T1-T2|>ΔTr时,此次T1和T2采集值不作为分析值,重新采集温度;
步骤502、所述计算机21将第一质量计27或第二质量计28采集的煤样质量根据公式ΔM=|Ms-M0|进行跟踪计算,式中,Ms为煤样燃烧过程中的当前剩余质量,M0为煤样初始质量,ΔM为跟踪变化量;
具体实施时,当高温炉2倾角为0°时,通过第二质量计28采集煤样质量,传输至计算机21进行分析;当高温炉2倾角大于0°时,通过第一质量计27采集煤样质量,传输至计算机21进行分析。
步骤503、所述计算机21将第一质量流量计20采集的进气质量流量mge和第二质量流量计24采集的排气质量流量mgv,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379065500000102
计算高温炉2内的气体体积变化值ΔV,式中,ρe为供气源32气体的密度,ρv为经过煤样燃烧后生成气体的密度,煤样燃烧后生成气体的种类通过烟气分析仪25采集获取;
步骤504、所述计算机21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379065500000103
计算煤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Qt,式中,E为煤样燃烧反应活化能,R为通用气体常数,t为煤样燃烧时间,A,B,C为待拟定的权重系数;
具体实施时,耗氧速率是和煤燃烧相关的一个重要指标,式中,通过
Figure BDA0003379065500000104
参入耗氧速率参数。
步骤505、所述计算机21通过拟合算法拟定权重系数A,B,C;
步骤506、所述计算机21分析并建立煤田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模型,为地表温度反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相似模拟单元、供气单元、引燃单元和数据采集分析单元;
所述物理相似模拟单元包括试验箱体(1),所述试验箱体(1)内设置有高温炉(2)和隔热材料(3),所述隔热材料(3)填充在高温炉(2)周围,所述高温炉(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试验箱体(1)底部,所述高温炉(2)的另一端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调节高温炉(2)的倾角;
所述供气单元包括供气源(32)、空气压缩机(33)和第一质量流量计(20),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20)设置在高温炉(2)的入口处,且与空气压缩机(33)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33)与供气源(32)连接;
所述引燃单元包括控温器(11)、加热棒(12)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控温器(11)设置在试验箱体(1)外,所述加热棒(12)和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高温炉(2)内,且均与控温器(11)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包括计算机(21)、声学测温组件(22)、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第二质量流量计(24)、烟气分析仪(25)、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和第二质量计(28),所述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和无线测温传感器(26)均设置在高温炉(2)外侧,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24)与高温炉(2)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烟气分析仪(25)与第二质量流量计(2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质量计(27)设置在角度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质量计(28)设置在试验箱体(1)的底部,所述声学测温组件(22)、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第二质量流量计(24)、烟气分析仪(25)、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和第二质量计(28)的采集数据均输入到计算机(21)中,所述计算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升温预警和高温报警的报警器(2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体(1)包括钢板外层(1-1)和钢板内层(1-2),所述钢板外层(1-1)与钢板内层(1-2)之间填充有耐高温纤维棉(1-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外层(1-1)的尺寸为2200mm×1200mm×2200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3)采用柔性微孔碳酸钙绝热材料。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吊环(4)、牵引绳(5)和绕线筒(6),所述吊环(4)固定连接在高温炉(2)上,所述绕线筒(6)设置在试验箱体(1)上,所述牵引绳(5)缠绕在绕线筒(6)上,且与吊环(4)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12)和温度传感器(13)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棒(12)间隔设置在高温炉(2)内,每个所述加热棒(12)附近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13)。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学测温组件(22)包括声波发射器(22-1)、主声波接收器(22-2)、辅声波接收器(22-3)和声波控制器(22-4),以及与声波控制器(22-4)相接的无线模块(22-5);所述声波发射器(22-1)设置在高温炉(2)的入口端面上,所述主声波接收器(22-2)设置在高温炉(2)的另一端面上,所述辅声波接收器(2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声波接收器(22-3)间隔设置在高温炉(2)的侧面,所述声波发射器(22-1)、主声波接收器(22-2)和辅声波接收器(22-3)均与声波控制器(22-4)连接,所述声波控制器(22-4)通过无线模块(22-5)无线连接有能够远程启动、关闭或显示测量数据的手持端(22-6)。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炉(2)内设置有断层隔板(31)。
9.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试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整物理相似模拟单元;
根据煤田的实际条件,选择符合试验条件的煤样放入所述高温炉(2)中,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将高温炉(2)调整至所需倾角;当需要模拟煤田的断层时,将断层隔板(31)放置在高温炉(2)内;
步骤二、供气单元供气;
根据煤田的实际条件,选择试验所需要的气体种类作为供气源(32),通过空气压缩机(33)调整压强后将气体通入高温炉(2)内,并通过第一质量流量计(20)采集进气质量流量;
步骤三、填充隔热材料;
将所述隔热材料(3)填充到试验箱体(1)中,对高温炉(2)进行隔热保温;
步骤四、引燃单元引燃煤样;
通过所述控温器(11)控制加热棒(12)加热到指定温度,引燃煤样,引燃煤样过程包括单源引燃和多源引燃;
步骤五、数据采集分析单元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
所述声学测温组件(22)通过声波作用实时采集高温炉(2)内煤样的燃烧温度;所述高温红外热成像仪(23)实时观测高温炉(2)内煤样的燃烧情况;所述无线测温传感器(26)采集高温炉(2)内煤样的燃烧温度;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24)采集高温炉(2)的排气质量流量;所述第一质量计(27)和第二质量计(28)采集高温炉(2)内煤样的质量变化数据;所述烟气分析仪(25)分析高温炉(2)内的烟气成分,所述计算机(21)对声学测温组件(22)、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第二质量计(28)、第一质量流量计(20)、第二质量流量计(24)和烟气分析仪(25)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计算机(21)对声学测温组件(22)、无线测温传感器(26)、第一质量计(27)、第二质量计(28)、第一质量流量计(20)、第二质量流量计(24)和烟气分析仪(25)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501、所述计算机(21)将声学测温组件(22)采集的温度T1和无线测温传感器(26)同一时间采集的温度T2进行对比验证,当|T1-T2|≤ΔTr时,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379065490000041
计算采集温度T1和采集温度T2的平均值Ta,Ta作为煤样燃烧的分析值;当|T1-T2|>ΔTr时,此次T1和T2采集值不作为分析值,重新采集温度;
步骤502、所述计算机(21)将第一质量计(27)或第二质量计(28)采集的煤样质量根据公式ΔM=|Ms-M0|进行跟踪计算,式中,Ms为煤样燃烧过程中的当前剩余质量,M0为煤样初始质量,ΔM为跟踪变化量;
步骤503、所述计算机(21)将第一质量流量计(20)采集的进气质量流量mge和第二质量流量计(24)采集的排气质量流量mgv,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379065490000042
计算高温炉(2)内的气体体积变化值ΔV,式中,ρe为供气源(32)气体的密度,ρv为经过煤样燃烧后生成气体的密度,煤样燃烧后生成气体的种类通过烟气分析仪(25)采集获取;
步骤504、所述计算机(21)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379065490000043
计算煤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Qt,式中,E为煤样燃烧反应活化能,R为通用气体常数,t为煤样燃烧时间,A,B,C为待拟定的权重系数;
步骤505、所述计算机(21)通过拟合算法拟定权重系数A,B,C;
步骤506、所述计算机(21)分析并建立煤田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模型,为地表温度反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CN202111427312.7A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088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312.7A CN114088871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312.7A CN114088871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8871A CN114088871A (zh) 2022-02-25
CN114088871B true CN114088871B (zh) 2023-06-20

Family

ID=8030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7312.7A Active CN114088871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88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2076A (zh) * 2022-11-07 2022-12-13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用皮带火灾起火全过程的模拟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2382Y (zh) * 2001-01-08 2001-11-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热辐射式火灾特性试验台
CN105047039A (zh) * 2015-07-29 2015-11-11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多功能火灾试验炉系统装置
CN105548519A (zh) * 2016-01-17 2016-05-04 西安科技大学 煤田火灾演化过程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153674A (zh) * 2016-08-19 2016-11-2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过程的相似模拟系统
CN108254487A (zh) * 2017-12-28 2018-07-0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变密度、气体流速的阴燃特性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08387675A (zh) * 2018-03-27 2018-08-10 南京工业大学 火风压驱动地裂缝气流作用下地下煤火实验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11261011A (zh) * 2020-02-17 2020-06-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7841B (zh) * 2020-01-02 2021-09-14 同济大学 一种数物空间实时融合的隧道结构火灾试验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2382Y (zh) * 2001-01-08 2001-11-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热辐射式火灾特性试验台
CN105047039A (zh) * 2015-07-29 2015-11-11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多功能火灾试验炉系统装置
CN105548519A (zh) * 2016-01-17 2016-05-04 西安科技大学 煤田火灾演化过程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153674A (zh) * 2016-08-19 2016-11-2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过程的相似模拟系统
CN108254487A (zh) * 2017-12-28 2018-07-0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变密度、气体流速的阴燃特性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08387675A (zh) * 2018-03-27 2018-08-10 南京工业大学 火风压驱动地裂缝气流作用下地下煤火实验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11261011A (zh) * 2020-02-17 2020-06-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水平火灾实验炉试验与模拟分析;陈荣淋;;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8871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415B (zh) 多功能燃烧实验系统
CN114088871B (zh) 一种煤田火灾演化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3292835B (zh) 一种火灾探测性能综合检测模拟实验装置
CN102935275B (zh) 一种评价全淹没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装置
CN106057053A (zh) 一种电缆沟火灾试验及消防装置性能测试平台
CN104534505B (zh) 一种燃烧节能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331440B (zh) 一种测量可燃物燃烧性质的装置和方法
CN206236356U (zh) 一种电缆沟火灾试验及消防装置性能测试平台
CN101914904A (zh) 水利水电工程洞室群火灾模拟实验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
CN106950247A (zh) 一种煤炭地下气化覆岩单向受热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法
CN202166625U (zh) 一种测量可燃物燃烧性质的装置
CN105047039B (zh) 一种多功能火灾试验炉系统装置
CN109613171A (zh) 一种森林山地土壤原位火烧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4142664U (zh) 一种微型量热仪
CN106053531B (zh)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燃烧实验台
CN202942579U (zh) 一种评价全淹没灭火性能的试验装置
CN203455178U (zh) 垂直构件耐火检测控制系统
CN114217007B (zh) 一种基于锥形量热仪的外焰点火平台
CN108387675A (zh) 火风压驱动地裂缝气流作用下地下煤火实验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06290701B (zh) 一种金属燃料燃烧效率测试方法
CN205844234U (zh)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燃烧实验台
CN109448489A (zh) 一种全尺寸舱室火蔓延与轰燃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06038344U (zh) 排烟口排热效率测量系统
CN108254487A (zh) 一种可变密度、气体流速的阴燃特性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09856179B (zh) 一种回燃实验装置及其测试回燃临界条件与参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