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7709A -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7709A
CN114087709A CN202111229749.XA CN202111229749A CN114087709A CN 114087709 A CN114087709 A CN 114087709A CN 202111229749 A CN202111229749 A CN 202111229749A CN 114087709 A CN114087709 A CN 114087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centrifugal
rectifying
air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97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7709B (zh
Inventor
国林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hu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hu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hu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hu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97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7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7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7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7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7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9/00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e.g. air curt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心式风幕机,其中,所述离心式风幕机包括壳体、风室、多个离心风机以及多个第一整流室,所述壳体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用以安装于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的上方;所述风室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室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多个所述离心风机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风室内;所述第一整流室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前后并排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下侧,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的进风端对应与多个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的出风端在上下向下的朝向不等,以形成第一空气幕帘以及多个第二空气幕帘。本发明旨在制造空气幕帘以在火灾时将烟气阻挡在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外。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隔离风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高层建筑增多,在人口居住愈加密集的情况下,对建筑物的防火需要格外重视,除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以外,在大楼内设置安全通道以及配备防火灭火器材尤为重要。
如果发生火灾,高层居民的逃生方式一般为通过电梯逃生或者通过楼梯间逃生,而由于现代建筑结构的特点,在电梯井和楼梯间会产生一种烟囱效应,如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打开,大量的有毒烟气以及高温气体会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进入电梯中或楼梯间中,造成逃生人员的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离心式风幕机,旨在通过制造空气幕帘以在火灾时将烟气以及高温气体阻挡在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离心式风幕机,所述离心式风幕机包括壳体、风室、多个离心风机以及多个第一整流室,所述壳体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用以安装于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的上方;所述风室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室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多个所述离心风机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风室内;所述第一整流室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前后并排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下侧,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的进风端对应与多个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端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的出风端在上下向下的朝向不等,以形成沿上下方向的第一空气幕帘以及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前侧的相对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具有不同夹角的第二空气幕帘。
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的进风端对应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用以均衡所述第一整流室内的气流。
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的出风端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用以引导气流形成定向的空气幕帘。
可选地,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阻燃盒,所述阻燃盒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上侧,所述阻燃盒的下侧设置有开口与所述风室连通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第二整流室、轴流风机以及进风管道,所述第二整流室安装于所述风室的后侧且与所述风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室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整流室与所述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用以引入建筑外部的空气。
可选地,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阻燃盒,所述阻燃盒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上侧,所述阻燃盒的下侧开口与所述风室连通,所述阻燃盒的上侧开口与所述第二整流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阻燃盒的开口处设置有网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整流室的上端超出所述壳体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整流室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用以引导所述第二整流室内气流吹向所述壳体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设置于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外。
可选地,所述风室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风室的进风口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多个第一整流室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用以安装于电梯间或楼梯间的前室门的上方,且长度要大于前室门的宽度以使空气幕帘得以覆盖前室门实现隔离效果,所述风室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室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用以提供空气幕帘的空气源,在所述风室的后侧设置进风口以避免吸入前室门外的烟气和高温气体,使得空气幕帘起不到隔离效果;所述第一整流室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下侧,且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并排设置以形成多个互不影响的空气幕帘;多个离心风机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风室内,且至少一个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端与一所述第一整流室连通,以提供所述第一整流室内的高压风力,由所述第一整流室整流形成均衡稳定的高压空气幕帘;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的出风端的角度设置不同,靠近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的一所述第一整流室的出风端竖直向下以形成封闭前室门的第一空气幕帘,在所述第一空气幕帘的前方逐一设置相对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具有夹角,且夹角逐次增大的多个第二空气幕帘,且所述第二空气幕帘至少为两个,靠近前方的所述第二空气幕帘的主要作用为斜向吹走有毒烟气,其次中间部位所述第二空气幕帘主要作用为隔离高温气体以及辅助隔离烟气,最后所述第一空气幕帘覆盖前室门,以避免少量绕过所述第二空气幕帘的有毒烟气穿过前室门,完全隔离有毒烟气,以隔离或延缓有毒烟气与高温气体穿过前室门进入电梯间或楼梯间,为人员逃离争取一定的安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离心式风幕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一第一整流室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整流室的部分剖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14211910000031
Figure BDA000331421191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高层建筑增多,在人口居住愈加密集的情况下,对建筑物的防火需要格外重视,除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以外,在大楼内设置安全通道以及配备防火灭火器材尤为重要。
如果发生火灾,高层居民的逃生方式一般为通过电梯逃生或者通过楼梯间逃生,而由于现代建筑结构的特点,在电梯井和楼梯间会产生一种烟囱效应,如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打开,大量的有毒烟气以及高温气体会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进入电梯中或楼梯间中,造成逃生人员的伤亡事故。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式风幕机,图1至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离心式风幕机的一实施例,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包括壳体1、风室2、多个离心风机4以及多个第一整流室3,所述壳体1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用以安装于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的上方;所述风室2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风室2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多个所述离心风机4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风室2内;所述第一整流室3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3前后并排设置于所述风室2的下侧,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进风端对应与多个所述离心风机4的出风端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出风端在上下向下的朝向不等,以形成沿上下方向的第一空气幕帘以及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前侧的相对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具有不同夹角的第二空气幕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用以安装于电梯间或楼梯间的前室门的上方,且长度要大于前室门的宽度以使空气幕帘得以覆盖前室门实现隔离效果,所述风室2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风室2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用以提供空气幕帘的空气源,在所述风室2的后侧设置进风口以避免吸入前室门外的烟气和高温气体,使得空气幕帘起不到隔离效果;所述第一整流室3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设置于所述风室2的下侧,且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3并排设置以形成多个互不影响的空气幕帘;多个离心风机4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风室2内,且至少一个所述离心风机4的出风端与一所述第一整流室3连通,以提供所述第一整流室3内的高压风力,由所述第一整流室3整流形成均衡稳定的高压空气幕帘;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出风端的角度设置不同,靠近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的一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出风端竖直向下以形成封闭前室门的第一空气幕帘,在所述第一空气幕帘的前方逐一设置相对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具有夹角,且夹角逐次增大的多个第二空气幕帘,且所述第二空气幕帘至少为两个,靠近前方的所述第二空气幕帘的主要作用为斜向吹走有毒烟气,其次中间部位所述第二空气幕帘主要作用为隔离高温气体以及辅助隔离烟气,最后所述第一空气幕帘覆盖前室门,以避免少量绕过所述第二空气幕帘的有毒烟气穿过前室门,完全隔离有毒烟气,以隔离或延缓有毒烟气与高温气体穿过前室门进入电梯间或楼梯间,为人员逃离争取一定的安全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空气幕帘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对应的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或五个,以及对应的所述离心风机4的数量可以是六个、七个或十个,只要能形成至少三道角度不同的空气幕帘实现隔烟隔热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气幕帘设置为两个,对应的所述第一整流室3设置为三个,以及对应的所述离心风机4的数量设置为七个,将空气幕帘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使得空气幕帘相互间间隔最大化,避免空气幕帘相互影响而降低了隔烟隔热效果;将所述离心风机4数量设置为七个,考虑到空气幕帘风力的均衡,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3沿左右中心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离心风机4,则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3最少设置两个所述离心风机4,再考虑到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的体积与重量,将所述离心风机4设置为最少的两个,又考虑到最前方的所述第二空气幕帘角度最大,所需要的隔离能力最大,在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左右中心多设置一个所述离心风机4以加强风力提供空气幕帘最大的隔离能力。
请参阅图2与图3,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进风端对应所述离心风机4出风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板31,所述第一导风板31用以均衡所述第一整流室3内的气流。所述第一导风板31设置为多个凸出于所述第一整流室3内壁的弧形凸起。连通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所述离心风机4为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整流室3中位于所述离心风机4下方的位置风力最强,在此处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31,将风力导向整个所述第一整流室3,以均衡所述第一整流室3内的风力,使形成的空气幕帘均衡稳定。
请参阅图2,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3的出风端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板32,所述第二导风板32用以引导气流形成定向的空气幕帘。所述第二导风板32由多个导风叶片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列而成,用于将所述第一整流室3内各处的风导向同一方向吹出,以形成定向的空气幕帘。
请参阅图2,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还包括阻燃盒5,所述阻燃盒5设置于所述风室2的上侧,所述阻燃盒5的下侧设置有开口与所述风室2连通。设置与所述风室2连通的阻燃盒5,在所述阻燃盒5内放置阻燃材料,在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启动时,可以将所述阻燃盒5内的阻燃材料吸入所述风室2,使得形成的空气幕帘中带有阻燃材料以阻隔火势的蔓延,延缓火势的发展,争取宝贵的逃离时间。且将所述阻燃盒5设置于所述风室2的上侧,所述阻燃盒5内的阻燃材料可由自身重力实现下落,以便于所述风室2吸入阻燃材料。需要注意的是,阻燃材料可以是粉状阻燃材料或气态阻燃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阻燃材料使用粉状阻燃材料,使用气态阻燃材料在人员逃离时可能造成人员的缺氧,且气态阻燃材料一般为压缩气体的形式存放,保存条件较为严格,使用粉状阻燃材料在人员通过空气幕帘时还可以附于人体,形成一阻燃层,给与一定的防火保护。
请参阅图2与图4,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还包括进风装置6,所述进风装置6包括第二整流室61、轴流风机62以及进风管道63,所述第二整流室61安装于所述风室2的后侧且与所述风室2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轴流风机62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整流室61与所述进风管道63,所述进风管道63用以引入建筑外部的空气。所述轴流风机62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三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流风机62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左右两端,所述进风管道63对应所述轴流风机62设置,考虑墙体的厚度以及楼层的高度,将所述轴流风机62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左右两端,便于安装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轴流风机62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左右两端时使得所述轴流风机62的风向与所述风室2的所述进风口呈角度设置,避免所述轴流风机62直吹所述风室2扰乱所述风室2内气流,以避免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启动时所述风室2的振动;位于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左右中心位置设置有第四导风板612,且所述第四导风板612位于两个所述轴流风机62的风路上,用于避免两个所述轴流风机62对吹造成所述第二整流室61内气流紊乱,同时将气流导向所述风室2;设置所述进风装置6用以辅助所述离心风机4进风,弥补所述离心风机4风量小的缺点,保证空气幕帘的强度。设置所述进风管道63用以连通建筑物外部,以使得所述轴流风机62可以将外部的空气吸入,提供干净的空气源,一方面保障电梯间或楼梯间的氧气,另一方面避免当建筑物内部空气已布满烟气时,所述离心风机4吸入烟气,由空气幕帘高速吹出,使得加快了烟气的蔓延的情况。
请参阅图2,所述风室2的所述进风口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且靠近所述风室2左右中心位置的所述进风口的尺寸小于靠近所述风室2左右两端的所述进风口的尺寸,因所述第二整流室61内的所述气流由所述第四导风板612导向所述风室2,使得位于所述第二整流室61左右中心位置的风力大于其左右两端的风力,将所述进风口设置为不同大小尺寸以均衡进风,保持所述风室2内各处气流的均衡稳定。
请参阅图2,所述阻燃盒5的上侧开口与所述第二整流室61连通。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上端向前延伸以覆于所述阻燃盒5的上方,所述第二整流室61与所述阻燃盒5的上侧连通,使得所述第二整流室61中的气流吹入所述阻燃盒5内,再由所述阻燃盒5的下侧开口吹入所述风室2,进一步促进所述阻燃盒5内的阻燃材料进入风室2。
请参阅图2,所述阻燃盒5的开口处设置有网状结构51。所述网状结构51一方面可限制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未启动时,阻燃材料进入风室2;另一方面,在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启动时,阻燃材料受气流带动穿过所述网状结构51时,可将阻燃材料打散,以便于吹出。所述网状结构51可以是在所述阻燃盒5表面开孔形成,也可以是在所述阻燃盒5的开口处安装一金属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51设置为在所述阻燃盒5的开口处安装一金属网51a,在金属网51a被阻燃材料堵塞时可以拆下清理,延长所述阻燃盒5使用寿命。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整流室61位于所述阻燃盒5的上端面的一端左右间隔设置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隔板9,两个所述隔板9与所述壳体1以及所述第二整流室61围合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以定位所述阻燃盒5的开口,使所述阻燃盒5安装时沿所述容置腔放入即可准确对接,且同时避免安装间隙处受外界风的影响使阻燃材料的外溢的情况。所述阻燃盒5可拆装设置,可定期检查避免阻燃材料失效;所述金属网51a突出于所述阻燃盒5表面,在所述阻燃盒5安装至所述容置腔时,两个所述金属网51a卡入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二整流室61上的开口,使得所述阻燃盒5安装稳固不会脱出;在取出所述阻燃盒5时,施力使得所述金属网51a与其接触面之间发生形变,以取出所述阻燃盒5,结构简单且实用。
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上端超出所述壳体1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整流室61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三导风板611,所述第三导风板611用以引导所述第二整流室61内气流吹向所述壳体1的表面。火灾现场的环境温度会随着火势逐渐升高,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的持续运行也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工作温度环境中,显然火灾情况下的环境温度很高,对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将所述第二整流室61内来自建筑物外的气流导向所述壳体1表面,可以对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进行降温。
请参阅图1,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用以设置于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外。所述温度传感器8用以感应温度变化情况,当温度超过一设定值时判断已发生火灾并开启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进行烟气、温度的隔离。将所述温度传感器8放置于电梯间或楼梯间的前室门外,可以提前感知并开启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避免烟气进入电梯间或楼梯间。
请参阅图2,所述风室2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7,所述风室2的进风口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10连接,所述多个第一整流室3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10连接。所述风室2与所述壳体1间设置缓冲结构7,减小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运行时所述风室2振动所产生的噪音,避免在火灾环境中覆盖求救声或外界救援声。所述缓冲结构7可以设置为弹性机械缓冲装置或缓冲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7设置为阻燃隔音棉7a,无需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风室2固定连接,安装方便且包覆面积大,减振缓冲的同时还具有隔音和阻燃的作用。在所述风室2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部位、所述第一整流室3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部位设置柔性连接件10,避免连接处不受所述缓冲结构7影响将所述风室2的振动传递给所述壳体1,以避免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启动时所述壳体1振动产生噪音甚至受损影响空气幕帘强度,保障所述离心式风幕机100的稳定性以争取更多的逃离时间。所述柔性连接件10包括柔性风管或帆布软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件10设置为帆布软接10a,所述帆布软接10a与壳体1连接紧固不易脱落,可保证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用以安装于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的上方;
风室,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室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
多个离心风机,多个所述离心风机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风室内;以及,
多个第一整流室,所述第一整流室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前后并排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下侧,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的进风端对应与多个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端连接;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室的出风端在上下向下的朝向不等,以形成沿上下方向的第一空气幕帘以及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前侧的相对所述第一空气幕帘具有不同夹角的第二空气幕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的进风端对应所述离心风机出风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用以均衡所述第一整流室内的气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整流室的出风端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用以引导气流形成定向的空气幕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阻燃盒,所述阻燃盒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上侧,所述阻燃盒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风室连通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第二整流室、轴流风机以及进风管道,所述第二整流室安装于所述风室的后侧且与所述风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室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整流室与所述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用以引入建筑外部的空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阻燃盒,所述阻燃盒设置于所述风室的上侧,所述阻燃盒的下侧开口与所述风室连通,所述阻燃盒的上侧开口与所述第二整流室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盒的开口处设置有网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室的上端超出所述壳体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整流室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用以引导所述第二整流室内气流吹向所述壳体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幕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设置于电梯间或楼梯间前室门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风室的进风口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多个第一整流室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
CN202111229749.XA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Active CN114087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9749.XA CN114087709B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9749.XA CN114087709B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7709A true CN114087709A (zh) 2022-02-25
CN114087709B CN114087709B (zh) 2023-10-10

Family

ID=80297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9749.XA Active CN114087709B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770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15589A1 (de) * 1974-03-30 1975-10-02 Gartner & Co J Heiz-, kuehl- und lueftungsanlage fuer gebaeude mit einer vorhangwand
CN1579579A (zh) * 2004-05-21 2005-02-16 南京工业大学 离心式火灾防烟空气幕
CN107300239A (zh) * 2017-06-29 2017-10-27 方庭庭 干燥空气幕帘阻隔蒸发器结霜冷库节能设施
CN109248895A (zh) * 2018-07-17 2019-01-22 雷柏特(南通)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气幕式抽风下通风柜
CN208536262U (zh) * 2018-07-10 2019-02-22 西安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站亭新风吧风幕
CN113144459A (zh) * 2021-04-21 2021-07-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防止火灾蔓延的多功能风幕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15589A1 (de) * 1974-03-30 1975-10-02 Gartner & Co J Heiz-, kuehl- und lueftungsanlage fuer gebaeude mit einer vorhangwand
CN1579579A (zh) * 2004-05-21 2005-02-16 南京工业大学 离心式火灾防烟空气幕
CN107300239A (zh) * 2017-06-29 2017-10-27 方庭庭 干燥空气幕帘阻隔蒸发器结霜冷库节能设施
CN208536262U (zh) * 2018-07-10 2019-02-22 西安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站亭新风吧风幕
CN109248895A (zh) * 2018-07-17 2019-01-22 雷柏特(南通)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气幕式抽风下通风柜
CN113144459A (zh) * 2021-04-21 2021-07-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防止火灾蔓延的多功能风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7709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13241B1 (ko) 제연설비 및 그 제연설비의 제어방법
JP4779554B2 (ja) ダクトファン
CN114087709A (zh) 一种离心式风幕机
KR101123934B1 (ko) 누설량과 보충량을 분리하여 급기하는 고층건물의 제연시스템
EP2971995A1 (en) Arrangement for pressurizing a space and/or evacuating smoke therefrom in case of a fire
US5836297A (en) Cooking exhaus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apparatus
JP2663219B2 (ja) 防災排煙設備
JP390543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4263160U (zh) 一种带有降噪机构的消防通风柜机
JPH07190415A (ja) 空気調和機
JP5073096B2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7337455B2 (ja) 作業用ボックス及び作業用ボックス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10154018U (zh) 一种消防排烟系统
JP2020139366A (ja) 自然排気システム
JP2020159680A (ja) 空調制御室
JP2004180840A (ja) 加圧排煙システム
KR102633603B1 (ko) 공동주택용 소방공조덕트 시스템
CN219365890U (zh) 一种火灾后高层楼宇逃生待救系统
JP2003185206A (ja) 火災室の加圧排煙システム
JP4758838B2 (ja) 蓄煙システム
KR102368341B1 (ko) 계단실을 이용한 부속실 제연 시스템
CN214719252U (zh) 一种防火门加工用防尘装置
KR102234417B1 (ko) 듀얼형 급배기 유로를 구비한 공동주택용 계단 난간을 이용한 공기순환 시스템
CN217269038U (zh) 新型镶嵌式加装电梯连廊空间排烟结构及镶嵌式加装电梯
KR102647573B1 (ko) 화재로 인한 연기흡입 기능을 갖는 소방용 방화문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