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0792A - 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引导目标评价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引导目标评价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0792A
CN114080792A CN202080045536.9A CN202080045536A CN114080792A CN 114080792 A CN114080792 A CN 114080792A CN 202080045536 A CN202080045536 A CN 202080045536A CN 114080792 A CN114080792 A CN 114080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ance
data
guidance target
target evaluation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55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佐佳子
龟井贵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Communica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T Communica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Communica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NTT Communica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80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0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8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user's profile, e.g. premium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0Routing based on monitoring res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4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t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动态地对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包含度量获取部以及引导目标评价部。度量获取部获取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对包含第1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进行引导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导目标评价部基于与多个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Description

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引导目标评价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网络上的负载分散。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而传输的数据量飞跃性增加。因此,要求网络的负载分散和通信量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在网络系统中,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不集中于单一的服务器、例如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传输网络)中的源服务器,而是分散于该服务器或其替代服务器,从而能够提高该系统的扩展性以及可用性。相关的负载分散技术例如大致分为两种方法:根据循环比对或加权循环比对等预定的策略将请求引导至各服务器的方式(静态分散方式);以及对各服务器的状态,例如连接数、客户数、数据通信量、响应时间、服务器负荷等实时进行监视,并且将请求引导至适当的服务器的方式(动态分散方式)。
另外,近年来,负载分散技术例如被应用于边缘计算技术、CDN技术等。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研究CDN技术,以便经济性且高质量地对以4K/8K、AR/VR为代表的高清晰度、高背景的下一代影像内容进行分发。
非专利文献1:安川正祥等「将来ネットワークアーキテクチャの具現化に向けた取り組み」,NTT技术期刊2018年3月,23~30页
发明内容
前述的静态分散方式容易通过简单的策略而实现负载分散,但另一方面,在引导目标的候补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其效率有可能降低。另一方面,前述的动态分散方式是即使引导目标的状态发生变化,负载分散的效率也难以降低,但另一方面,需要负载均衡器实时地监视引导目标的候补的状态而选择引导目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动态地对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包含度量获取部和引导目标评价部。度量获取部获取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对包含第1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进行引导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导目标评价部基于与多个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由此,能够动态地对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在第1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中,引导目标评价部可以基于与多个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对多个种类的度量分配的优先级,对多个候补进行评价。根据该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下面,称为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可以在各度量值本身的基础上考虑对各度量分配的优先级而对多个候补进行评价。
第2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还可以具有获取从认可了设定优先级的权限的顾客装置接收到的优先级的优先级获取部,引导目标评价部可以基于与多个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和从顾客装置接收到的优先级而对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根据该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下面,称为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顾客装置的用户(顾客)能够通过设定与自己的嗜好一致的优先级而自由地调整各度量值对评价造成的影响。
在第2或者第3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中,引导目标评价部可以通过根据优先级对基于与多个候补分别相对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值进行加权相加而计算出该候补的评价值,将所述多个候补的至少一部分按评价值的降序设定等级而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根据该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下面,称为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能够针对各度量值对评价造成的影响经由对该度量分配的优先级而进行调整,并且能够生成容易掌握评价值较高的候补的排序形式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在第4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中,基于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值可以分别被实施标准化而收敛于规定的数值范围内。根据该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下面,称为本发明的第5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能够公平地处理定义域不同的度量而对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在第1至第5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中,与多个候补所包含的第1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可以包含:与选择出第1候补作为引导目标的情况下的请求的传输成本相关的第1度量;以及与选择出第1候补作为引导目标的情况下的请求的传输品质相关的第2度量。根据该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下面,称为本发明的第6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能够根据包含传输成本以及传输品质在内的多个观点而对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第1至第6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还可以具有对外部装置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评价提供部。根据该引导目标评价装置(下面,称为本发明的第7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能够对外部装置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第1至第7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还可以具有:更新条件判定部,其判定是否满足预先规定的评价更新条件;以及更新要求部,其在判定为满足评价更新条件的情况下要求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更新。由此,每当满足评价更新条件时都能够对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进行更新。
本发明的第8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方法包含如下步骤:获取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对包含第1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进行引导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基于与多个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由此,能够动态地对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第9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而起作用:获取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对包含第1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进行引导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单元;以及基于与多个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动态地对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附图说明
图1A是例示出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负载分散系统的图。
图1B是例示出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负载分散系统的图。
图1C是例示出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负载分散系统的图。
图1D是例示出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负载分散系统的图。
图2是例示出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策略决定装置的框图。
图3是例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框图。
图4是例示出图2中的度量(metric)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5是例示出图2中的策略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监视数据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度量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的设定数据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图3所示的引导目标评价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策略决定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图3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4的度量生成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5的策略控制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后对与已说明的要素相同或者类似的要素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基本上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为了帮助理解利用由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生成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策略决定装置,从策略决定装置的应用例开始进行说明。
[应用例]
(1)结构
图1A是示出负载分散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处理流程的第1例的图,该负载分散系统具有利用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生成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策略决定装置10。
包含该策略决定装置10的引导控制系统1例如设置于Web上或者云上,经由数据传输网络与探测服务器41、……、监视系统42、……终端用户50A、50B、……(下面,也统称为“终端用户50”)、边缘服务器70A、70B、70C……(下面,也统称为“边缘服务器70”)、CDN100A、100B、……(下面,也统称为“CDN 100”)以及源服务器60可通信地连接。
数据传输网络例如构成为包含中继网、用于对该中继网进行接入的多个接入网。作为中继网,使用通常的因特网这样的公众网、或者被控制为仅能够从限定的仪器等进行接入的闭域网。作为接入网,例如使用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移动电话网、有线电话网、FTTH(Fiber To The Home)、CATV(Cable Television)网。以下,为了简单起见,将数据传输网络作为因特网进行说明。
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例如由服务器计算机或者个人计算机构成。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连续地对网络内的设备、例如源服务器60、边缘服务器70和/或CDN 100等的状态例如动作日志、安全日志等日志信息、服务器、存储器的使用状况等负载信息进行收集/监视。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生成监视数据,发送至策略决定装置10。任意数量的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能够经由网络而连接于策略决定装置10。
终端用户50例如是用户所持有的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信息处理终端、与网络连接而能够对信息进行收发的车辆、或者能够从各种传感器收集测量结果而发送的IoT设备。因此,在来自终端用户50的接入请求中包含要求以动画为代表的内容、软件更新程序等数据的下载、以及要求IoT数据等数据的上传。此外,任意数量的终端用户50能够经由网络而与引导控制系统1中的引导控制装置30连接。
边缘服务器70由能够对数据进行缓存的任意规模的服务器计算机构成。作为边缘网络的CDN 100A例如由第1CDN运营商运营。
CDN 100B,……例如由与第1CDN运营商不同的CDN运营商运营。图示的CDN 100相对于引导控制系统1而没有明确内部的边缘服务器的信息,但一部分CDN 100可以相对于引导控制系统1而明确内部的边缘服务器的信息。在后者的情况下,引导控制系统1可以将CDN100作为引导目标的候补而处理,也可以将该CDN 100内部的边缘服务器作为引导目标的候补而处理。
下面,CDN 100A、CDN 100B、……以及能够从引导控制系统1接入的边缘服务器70分别作为引导目标的候补而简称为“边缘”,有时还将它们统称为边缘组。边缘组中还可以包含未图示的、服务提供运营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使得内部信息的一部分明确的CDN等。任意数量的边缘能够经由网络而与终端用户50连接。
源服务器60例如是Web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内容传送运营商运营管理的、保存用于向终端用户50传送(终端用户50下载数据)的内容的数据服务器、或者收集IoT数据的运营商进行运营管理的从终端用户50收集数据(终端用户50上传数据)的数据服务器。在图中仅示出了1个源服务器60,但也可以存在任意数量的源服务器60。
引导控制系统1针对来自终端用户50的接入请求从包含CDN 100或者边缘服务器70在内的边缘组选择适当的引导目标并进行引导。更具体而言,引导控制系统1所包含的策略决定装置10决定为了控制用于引导请求的引导目标而使用的策略,引导控制系统1所包含的引导控制装置30根据该策略而引导请求。这里,策略可以表示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以及针对该候补分别引导请求的比例。引导控制装置30可以将该比例例如用作加权循环比对的权重而分配请求。
引导控制系统1具有策略决定装置10以及引导控制装置30A、30B、……(下面,还统称为“引导控制装置30”)。引导控制系统1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引导控制装置30。
策略决定装置10例如是服务器计算机或者个人计算机,从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收集监视数据,基于从监视数据导出或者计算出的多个度量而决定(生成/更新)策略。
这里,度量是指作为用于评价能够作为请求的引导目标而选择的候补的材料的指标,表示该候补的状态。度量可以是监视数据所包含的值本身,也可以是相关值的加工值或者统计值。
另外,策略决定装置10还能够基于来自利用源服务器60的服务的提供主体即顾客的要求而决定策略。例如,策略决定装置10还能够以与由顾客装置设定的优先级相应的基准来考虑引导目标的候补的各度量,由此评价该候补并决定策略。或者,策略决定装置10还能够以基于由顾客装置设定的权重的比例对各候补引导请求而决定策略。
这里,顾客装置是指认可了对用于决定包含向源服务器60的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中应用的策略的权重、和/或向与用于决定该策略的评价相关的度量分配的优先级进行设定的权限的装置。例如,根据源服务器60的操作者等的操作,与公司内网络连接的终端、或者与公众网连接的终端等接入用于进行相关的设定的Web站点(门户网站)。这些终端通过密码认证等任意认证而认可上述权限,在认可该权限的期间作为顾客装置而起作用。顾客装置能够阅览多个引导目标的候补的评价数据(例如等级数据)、或者设定权重和/或优先级。
这样,策略决定装置10作为引导控制系统1的指挥部(brain)而指示表示如何选择引导目标的策略。
另一方面,引导控制装置30作为引导控制系统1的主体而执行基于由作为指挥部的策略决定装置10决定的策略的引导控制处理。引导控制装置30例如可以相当于L4负载均衡器(也可以称为DNS负载均衡器)。引导控制装置30A、30B、……分别配备于第1区域#1、第2区域#2、……。针对每个引导控制装置30而定义区域,引导控制装置30能够向属于该对应的区域的PoP(Point of Presence)引导请求。这里,PoP代表具有相对于外部网络的连接点的、引导目标的站点。
(2)动作
接下来,对基于包含引导控制系统1在内的负载分散系统的信息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2-1)策略的决定(S10~S12)
首先,参照图1A对策略的决定处理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首先,在步骤S10中,策略决定装置10持续从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收集监视数据而进行网络内的设备的使用状况、性能的监视。或者,策略决定装置10可以直接收集表示各CDN 100或者各边缘服务器70的负载的信息,也可以经由引导控制装置30而获取。
另一方面,策略决定装置10受理来自引导控制装置30的策略更新(或者生成)要求(步骤S11)。该要求例如可以从引导控制装置30定期地输出,也可以将与区域相关联的边缘的结构变更作为触发而从引导控制装置30输出。另外,引导控制装置30还可以将关于各CDN100、各边缘服务器70或者源服务器60而获取的信息与策略更新要求一起发送至策略决定装置10。
接下来,在步骤S12中,策略决定装置10在基于以往执行的步骤S10中收集的监视数据而决定了策略之后,进行使最新的策略返回至引导控制装置30的处理。即,策略决定装置10根据收集的监视数据而导出或者计算出多个度量,基于计算出的度量而生成或者更新策略。
例如,在策略决定装置10收集的监视数据中,作为动态的数据,可以包含动作日志、网络状况的监视结果等,作为静态的数据,可以包含由顾客设定的选择条件、合同内容、各CDN的合同金等。例如,策略决定装置10例如可以获取源服务器60保存的数据的传送调度,基于所获取的传送调度,关于传送特定的数据的时间带而决定指定优先选择特定的边缘的策略。或者,策略决定装置10可以获取顾客装置设定的度量的优先级(选择基准)和/或边缘的权重(引导比例),能够进行与该优先级相应的引导目标的候补的评价和/或与其权重相应的策略的决定。此外,策略可以针对每个源服务器60分别决定,也可以在多个源服务器之间共通地决定。引导控制装置30将步骤S12中接收到的、来自策略决定装置10的最新的策略储存于未图示的存储部。
此外,策略决定装置10可以不将来自上述步骤S11的引导控制装置30的策略更新要求作为触发,例如定期地决定用于引导控制装置30的策略并通知给该引导控制装置30。即,策略决定装置10可以定期地根据收集的监视数据而导出或者计算出多个度量,基于计算出的度量而生成或者更新策略。
(2-2)基于DNS式引导控制装置的引导控制
接下来,作为引导控制涉及的第1实施例,关于基于DNS式的引导控制装置30的请求引导控制,利用图1A对其控制次序以及控制内容进行说明。
(2-2-1)引导控制的实施例1-1(S31~S36)
在图1A中,终端用户50A例如在要求内容传送而要接入源服务器(数据服务器)60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进行实施例1涉及的引导控制。
首先,在步骤S31中,作为接入请求,终端用户50A为了解析名字而向终端用户50A指定的场所即DNS解析器80询问用于接入源服务器60(例如,origin.example.com)的连接目标IP地址。此外,DNS解析器80可以是专用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用户50A能够执行的程序。
接下来,在步骤S32中,接收到来自终端用户50A的询问的DNS解析器80询问作为保存有origin.example.com的信息的权威DNS服务器的引导控制装置30A。接收到询问的引导控制装置30A获取该询问所包含的信息作为地址信息,储存于未图示的存储部。从DNS解析器80接收到关于origin.example.com的信息的询问的引导控制装置30A进一步读出该存储部所存储的地址信息,根据同样地储存于存储部的由策略决定装置10生成的策略,指定边缘服务器70A作为引导目标。
在步骤S33中,引导控制装置30A对DNS解析器80回答引导目标信息。此时,在步骤S33中从引导控制装置30A发送至DNS解析器80的引导目标信息中包含边缘服务器70A的IP地址。
接下来,在步骤S34中,DNS解析器80对终端用户50A回答从引导控制装置30A接收到的引导目标信息。
在步骤S35中,终端用户50A开始向所指定的引导目标即边缘服务器70A的接入。在边缘服务器70A保存有终端用户50A所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边缘服务器70A未保存终端用户50A所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在步骤S36中,边缘服务器70A接入源服务器60,从源服务器60获取内容。
由此,由引导控制装置30A指定的引导目标能够将保存于源服务器60的内容向终端用户50A传送。
(2-2-2)引导控制的实施例1-2(S31~S48)
图1B是表示具有利用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生成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策略决定装置10的负载分散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处理流程的第2例的图。特别地,图1B表示在终端用户50A要求内容传送而要接入源服务器60的情况下,引导控制装置30A未选择边缘服务器70而是选择CDN 100作为引导目标的处理流程。此外,图1B的步骤S10~S12以及步骤S31与图1A的步骤S10~S12以及步骤S3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紧随步骤S31之后的步骤S32中,接收到来自终端用户50A的询问的DNS解析器80询问作为保存有origin.example.com的信息的权威DNS服务器的引导控制装置30A。接收到询问的引导控制装置30A获取该询问所包含的信息作为地址信息,储存于未图示的存储部。从DNS解析器80接收到关于origin.example.com的信息的询问的引导控制装置30A进一步读出在该存储部中存储的地址信息,根据同样地储存于存储部的由策略决定装置10生成的策略,指定CDN 100B作为引导目标。
在步骤S43中,引导控制装置30A对DNS解析器80回答引导目标信息。对于引导控制装置30而言,作为引导目标的CDN 100B内的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未知,因此DNS解析器80在步骤S43中引导CDN 100B的权威DNS服务器90。
因此,在步骤S44中,DNS解析器80向CDN 100B的权威DNS服务器90询问与源服务器60的域名相对应的IP地址。
在步骤S45中,CDN 100B的权威DNS服务器90使得与CDN 100B内的适当的边缘服务器相关的信息、即该边缘服务器的IP地址返回至DNS解析器80。
在步骤S46中,DNS解析器80对终端用户50回答与从权威DNS服务器90接收到的CDN100B的边缘服务器相关的引导目标信息。
在步骤S47中,终端用户50A开始向所指定的引导目标即CDN 100B内的边缘服务器的接入。在该边缘服务器保存有终端用户50A所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CDN 100B内的边缘服务器未保存有终端用户50A所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该边缘服务器在步骤S48中接入源服务器60,从源服务器60获取内容。
由此,由引导控制装置30A指定的引导目标能够将在源服务器60中保存的内容向终端用户50A传送。
此外,在图1A的步骤S33或者图1B的步骤S43中,引导控制装置30A针对DNS解析器80,不指定边缘而是指定源服务器60作为引导目标。
另外,在终端用户50A要对源服务器60上传数据的情况下,终端用户50A也需要向源服务器60或者其他适当的边缘发送请求。因此,无论作为请求的对象的数据流处于下游还是上游,都能够应用上述数据流。
如上所述,与图1A以及图1B相关地说明的引导控制系统1能够动态且智能地对来自终端用户50的请求的引导目标进行控制。即,策略决定装置10成为指挥部,基于收集到的监视数据而动态地决定策略。而且,配置于各区域的引导控制装置30成为主体,根据由作为指挥部的策略决定装置10定义的策略,从多个边缘中选择适当的引导目标。
例如,引导控制系统1所包含的引导控制装置30能够针对策略中分配了非零的比例的边缘将该比例例如用作加权循环比对中的权重而分配请求。另外,引导控制系统1所包含的策略决定装置10可以决定根据不同的时间带、例如白天以及夜间而不同的策略。
(2-3)基于HTTP式引导控制装置的引导控制
接下来,作为引导控制的第2实施例,对基于HTTP式的引导控制装置20的请求引导控制进行说明。
(2-3-1)引导控制的实施例2-1(S21~S23)
图1C是表示具有利用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生成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策略决定装置10的负载分散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处理流程的第3例的图。图1C表示作为引导控制装置20的一个例子而利用引导控制装置20A、20B、……的处理流程的例子。引导控制装置20例如可以相当于L7负载均衡器(也可以称为HTTP负载均衡器)。特别地,图1C表示在终端用户50A要求内容传送而要接入源服务器60的情况下,引导控制装置20A指定边缘服务器70A作为引导目标的处理流程。此外,图1C的步骤S10~S12与图1A、图1B的步骤S10~S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终端用户50A要求内容传送而要接入源服务器(数据服务器)60的情况下,以下面的方式进行实施例2涉及的引导控制。此外,终端用户50A预先通过DNS名称解析、选播而与特定的区域#1的引导控制装置20A连接。
首先,在步骤S21中,作为接入请求,终端用户50A将HTTP请求发送至引导控制装置20A。与此相对,引导控制装置20A接收HTTP请求,获取该HTTP请求所包含的地址信息,储存于未图示的存储部。引导控制装置20A可以将HTTP请求本身储存于存储部。
接下来,在步骤S22中,引导控制装置20A根据同样地储存于存储部的策略,选择边缘服务器70A作为引导目标,将HTTP请求向边缘服务器70A传送。此时,引导控制装置20A能够在策略的基础上考虑HTTP请求所包含的请求的内容、对象数据的种类、终端用户50A的信息等而选择引导目标。在边缘服务器70A保存有终端用户50A所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边缘服务器70A未保存终端用户50A是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70A在步骤S23中进一步将请求传送至源服务器60。
由此,由引导控制装置20A指定的引导目标能够将源服务器60中保存的内容向终端用户50A传送。
(2-3-2)引导控制的实施例2-2(S21~S53)
图1D是表示具有利用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生成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策略决定装置10的负载分散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处理流程的第4例的图。特别地,图1D表示在终端用户50A要求内容传送而要接入源服务器60的情况下引导控制装置20A不指定边缘服务器70A而是指定CDN 100作为引导目标的处理流程。此外,图1D的步骤S10~S12与图1A~图1C的步骤S10~S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紧随步骤S21之后的步骤S52中,引导控制装置20A根据同样地储存于存储部的策略,选择CDN 100B作为引导目标,将HTTP请求传送至CDN 100B。此时,引导控制装置20A可以在策略的基础上基于HTTP请求所包含的请求的内容、对象数据的种类、终端用户50A的信息等而选择引导目标。在CDN 100B内传送有HTTP请求的边缘服务器保存有终端用户50A是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CDN 100B内的边缘服务器未保存终端用户50A所要求的内容的缓存的情况下,该边缘服务器在步骤S53中进一步将请求传送至源服务器60。
由此,由引导控制装置20A指定的引导目标能够将源服务器60中保存的内容向终端用户50A传送。
此外,在步骤S22或者步骤S52中,引导控制装置20A还能够不指定边缘,而是指定源服务器60作为引导目标。
另外,在终端用户50要对源服务器60上传数据的情况下,终端用户50首先也需要将请求发送至源服务器60或者其他适当的边缘。因此,无论作为请求的对象的数据流处于下游还是上游,都能够应用上述数据流。
如上所述,与图1C以及图1D相关地说明的包含引导控制装置20A、20B、……的引导控制系统1能够动态且智能地对来自终端用户50的HTTP请求的引导目标进行控制。即,策略决定装置10成为指挥部,基于收集到的监视数据而动态地决定策略。而且,配置于各区域的引导控制装置20成为主体,根据由作为指挥部的策略决定装置10定义的策略而从多个边缘中选择适当的引导目标。
例如,引导控制系统1还能够在策略的基础上根据HTTP请求所包含的信息而选择引导目标。通常,HTTP请求中包含终端用户50的信息、与传输的数据相关的信息,因此能够设定为根据终端用户50的设备种类或代理、或者作为传输对象的数据的种类或内容等而改变引导目标。
另外,引导控制系统1所包含的引导控制装置20能够针对策略中分配了非零的比例的边缘将该比例例如用作加权循环比对中的权重而分配请求。另外,引导控制系统1所包含的策略决定装置10可以决定根据不同的时间带、例如白天以及夜间而不同的策略。
特别是如果从内容侧来看,则不同的CDN运营商提供的CDN 100之间提供的服务、功能大多存在差异。在利用引导控制装置20例如暂时由各CDN运营商的CDN 100接收到请求之后,通过向特定的边缘服务器70引导而能够不从内容侧意识到上述差异。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的策略决定装置10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基本上不区别引导控制装置20以及引导控制装置30而是称为引导控制装置20。
(1)结构
图2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的策略决定装置10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2的策略决定装置10包含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度量生成装置12以及策略控制装置13。策略决定装置10也可以称为策略决定系统。另外,图2的功能分割不过是一个例子,策略决定装置10可以是具有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度量生成装置12以及策略控制装置13的一部分或者所有功能部的单个或者多个计算机。
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例如基于由度量生成装置12提供的度量数据而对用于引导控制装置20引导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例如经由网络而对策略控制装置13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提供相关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度量生成装置12例如基于从前述的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收集的监视数据,生成作为表示能够作为请求的引导目标而选择的候补的状态的指标的多个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即度量数据。度量生成装置12例如经由网络而对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提供相关的度量数据。
策略控制装置13例如基于由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提供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或者由顾客装置设定的权重而决定供引导控制装置20使用的的策略,将其通知给该引导控制装置20。
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包含通信I/F(接口)110、处理器120以及存储器130。
通信I/F 110例如包含大于或等于1个的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接口单元,根据网络中使用的通信协议,度量生成装置12以及策略控制装置13能够进一步与未图示的其他外部仪器、例如顾客装置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另外,通信I/F 110例如可以是光通信模块。
典型地,处理器120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和/或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但也可以是微电脑、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通用或专用的处理器等。处理器120例如进行与输入输出控制、通信控制、引导目标的候补(边缘)的评价相关的处理等。
存储器130暂时对为了处理器120实现各处理而由该处理器120执行的程序以及由该处理器120使用的数据、例如度量数据、设定数据、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等进行储存。存储器可以包含具有供相关的程序/数据展开的工作区域的RAM。
处理器120执行存储器130所保存的程序而能够作为图3的度量获取部121、优先级获取部122、更新条件判定部123、更新要求部124、引导目标评价部125、评价提供要求获取部126以及评价提供部127起作用。另外,存储器130可以包含度量存储部131、设定数据存储部132以及评价数据存储部133。
通信I/F 110从外部装置接收各种数据而向处理器120发送,或者相反地向外部装置发送从处理器120接收到的各种数据。
例如,通信I/F 110经由网络而从度量生成装置12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接收度量数据,将其向度量获取部121发送。另外,通信I/F 110经由网络而从顾客装置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接收优先级,将其向优先级获取部122发送。
并且,通信I/F 110经由网络而从策略控制装置13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接收后述的评价提供要求,将其向评价提供要求获取部126发送。另一方面,通信I/F 110从评价提供部127接收作为评价提供要求的对象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以及识别作为其要求源的外部装置的数据,经由网络而将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向该外部装置发送。
度量获取部121获取由通信I/F 110接收到的度量数据,将其写入存储器130中的度量存储部131。
度量存储部131能够相对于引导目标的候补将关于该候补的给定的时刻的多个种类的度量值和/或其评分相关联地作为度量数据而保存。后文中详细对度量数据进行叙述。度量存储部131能够针对每个边缘,根据各度量而存储其值以及评分。度量存储部131中保存的度量数据例如能够由更新条件判定部123和/或引导目标评价部125读出。
设定数据存储部132对各种设定数据进行保存。这里,设定数据例如可以包含与引导目标的评价相关的参数、与策略决定装置10的下位的引导控制装置20相关的数据、与该引导控制装置20能够选择的引导目标的候补相关的数据等。
与引导目标的评价相关的参数例如可以包含用于针对引导目标的候补根据加权和而对度量进行评分的、可以针对每个度量而分配的优先级、指定作为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等级中可以包含的引导目标的候补的数量的参数(指定边缘数)、各种阈值等。
设定数据存储部132对各种参数进行存储。上述参数包含由运用管理本引导控制系统1的公司或团体的服务器、或者内容传送运营商、收集IoT数据的运营商运营管理的源服务器60或者顾客装置指定的标准值。并且,参数可以包含由需要后述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任意的外部仪器通过API等而设定的任意值。任意值可以与评价提供要求一起、或者与评价提供要求相关联地从外部仪器发送,由经由通信I/F 110获取该任意值的优先级获取部122将其保存于设定数据存储部132。或者,任意值还可以相对于评价提供要求独立地例如从顾客装置接收。图8是表示设定数据存储部132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图,设定数据存储部132针对各源服务器60而存储有同样的信息。设定数据存储部132对优先级以及指定边缘数k进行存储。在该例子中,作为优先级,针对RTT以及成本这2个度量进行了设定,但设定优先级的度量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度量的数量也不局限于2个。
优先级获取部122获取由通信I/F 110接收到的优先级,将其写入至存储器130中的设定数据存储部132。例如,优先级获取部122可以将接收到的优先级作为图8所示的优先级的任意值而登记。此外,优先级获取部122例如可以获取除了指定边缘数等优先级以外的参数。在该情况下,优先级获取部还可以理解为参数获取部。引导目标评价部125针对各参数可以在没有登记任意值的情况下,利用标准值对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在登记有任意值的情况下利用任意值对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更新条件判定部123判定是否满足预先规定的评价更新条件。而且,在更新条件判定部123判定为满足评价更新条件的情况下,对更新要求部124通知已满足评价更新条件。
例如,评价更新条件可以是度量存储部131中保存的度量和/或其评分发生了变化、或者发生了超过阈值的变化。另外,评价更新条件可以是从上一次的引导目标的候补的评价开始的经过时间超过阈值。并且,评价更新条件可以是从策略控制装置13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接收到评价提供要求。
如果更新要求部124被从更新条件判定部123通知已满足评价更新条件,则对引导目标评价部125要求评价的更新。
引导目标评价部125从度量存储部131读出度量数据,从设定数据存储部132读出包含优先级在内的参数。引导目标评价部125基于度量数据及参数对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引导目标评价部125将引导目标评价数据保存于评价数据存储部133。
引导目标评价部125可以将从更新要求部124要求评价的更新作为触发而对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或者,引导目标评价部125可以是如果从评价提供部127接收到评价提供要求,则生成作为该要求的对象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该评价提供要求例如可以包含作为要求的对象的引导目标的候补、优先级、指定边缘数等。
引导目标评价部125能够基于与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对上述多个种类的度量分配的优先级,对上述多个候补进行评价。例如,引导目标评价部125可以根据针对每个度量分配的优先级对引导目标的候补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评分)进行加权相加,而决定该候补的评价值(边缘评分)。图9中示出了相关的评分的一个例子。在图9中,“边缘1”、“边缘2”、……、“边缘7”相当于引导目标的候补,分配给“RTT评分”以及“成本评分”的优先级分别为“0.8”以及“0.2”。此外,优先级可以根据策略决定装置10、引导控制装置20和/或源服务器60等的管理者的嗜好而设定。在图9的例子中,与“成本”相比更重视“RTT”,相反,也可以重视“成本”,还可以重视除了“成本”以及“RTT”以外的度量(的评分)。
此外,引导目标评价数据例如包含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及其评价值(边缘评分)。并且,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可以是按照评价值的升序或者降序对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设定等级的等级数据。
在引导目标评价部125作为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而生成等级数据的情况下,无需按照排序包含所有边缘。具体而言,引导目标评价部125可以根据设定数据存储部132中存储的参数之1即指定边缘数k而按照排序包含评分从第1位至第k位的边缘,也可以将不是可用状态的候补排除。
评价数据存储部133对由引导目标评价部125生成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进行保存。评价数据存储部133中保存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例如由评价提供部127等读出。
评价提供要求获取部126获取从外部装置发送且由通信I/F 110接收到的评价提供要求。这里,评价提供要求可以将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中的至少一部分设为对象。评价提供要求获取部126将评价提供要求向评价提供部127发送。
评价提供部127从评价提供要求获取部126接收评价提供要求。评价提供部127准备作为该要求的对象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经由通信I/F 110而对要求的发送源提供相关的数据。这里,评价提供部127可以从评价数据存储部133中保存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提取所需的数据,也可以委托引导目标评价部125生成所需的数据。
此外,在图3的例子中,评价提供部127根据评价提供要求而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例如可以针对策略控制装置13或者其他外部装置定期地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图2中的度量生成装置12包含通信I/F 210、处理器220以及存储器230。
通信I/F 210例如包含大于或等于1个的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接口单元,根据网络中使用的通信协议,能够与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以及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进而未图示的其他外部仪器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通信I/F 210例如可以是光通信模块。
典型地,处理器220为CPU和/或GPU,但也可以是微电脑、FPGA、DSP或者其他通用或专用的处理器等。处理器220例如进行与输入输出控制、通信控制、度量的生成等相关的处理。
存储器230暂时对为了处理器220实现各处理而由该处理器220执行的程序以及由该处理器220使用的数据、例如监视数据、度量数据等进行储存。存储器可以包含具有供相关的程序/数据展开的工作区域的RAM。
处理器220执行存储器230中保存的程序,由此能够作为图4的监视数据获取部221、度量生成部222、度量提供要求获取部223以及度量提供部224起作用。另外,存储器230可以包含监视数据存储部231以及度量存储部232。
通信I/F 210从外部装置接收各种数据而向处理器220发送,或者相反地向外部装置发送从处理器220接收到的各种数据。
例如,通信I/F 210从探测服务器41或者监视系统42经由网络而接收与网络内的设备的状态相关的监视数据,将其向监视数据获取部221发送。这里,监视数据例如可以包含表示策略决定装置10下位的引导控制装置20能够作为包含从终端用户50向源服务器60的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的引导目标而选择的候补、例如边缘服务器70和/或CDN 100的状态的数据。这里,引导目标的候补的状态可以包含该候补的负载、响应时间(例如,RTT(Round-Trip Time))、成本(通信费)、可用性、连接数、客户数、数据通信量、响应时间等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不包含。
另外,通信I/F 210从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或者其他外部装置经由网络而接收后述的度量提供要求,将其向度量提供要求获取部223发送。另一方面,通信I/F 210从度量提供部224接收作为度量提供要求的对象的度量以及识别作为其要求源的外部装置的数据,经由网络而向该外部装置发送度量。
监视数据获取部221获取由通信I/F 210接收到的监视数据,将其写入至存储器230中的监视数据存储部231。
监视数据存储部231对由监视数据获取部221获取的监视数据进行保存。监视数据存储部231中保存的监视数据例如能够由度量生成部222读出。
监视数据存储部231对监视数据与各边缘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图6是表示该监视数据存储部231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图,监视数据存储部231针对各源服务器60存储同样的信息。这里,以表的形式表示,但当然并不限定于此。监视数据存储部231针对每个边缘例如存储关于可用性、RTT(Rand Trip Time)等的品质、成本等的定义的各度量的信息。成本是基于与数据的收发量等相应的过境费、用于使边缘服务器运转的电费等各种费用而求出的值。监视数据可以考虑流量、请求数等其他各种数据,只要是能够由探测服务器41和/或监视系统42获取的信息即可,可以是任何信息,可以由运用管理本引导控制系统1的公司或团体的服务器、或者内容传送运营商收集IoT数据的运营商运营管理的源服务器60或者顾客装置任意地设定。
度量生成部222读出监视数据存储部231中保存的监视数据,以此为基础而生成与引导目标的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度量数据)。度量生成部222将生成的度量数据保存于度量存储部232。
如前所述,度量是表示作为上述请求的引导目标而能够选择的候补的状态的指标。度量数据由时间戳和度量值表现。给定的时刻的度量可以是监视数据所包含的值本身,也可以是相关的值的加工值或者统计值。度量生成部222例如能够在1秒等单位时间内生成度量。
度量生成部222可以将给定的时刻的给定的种类的度量值例如标准化为0至1的评分。度量生成部222例如可以利用S形函数对度量值实施标准化。实现了标准化的度量值可以称为(度量)评分。
另外,度量生成部222可以是如果从度量提供部224接收到度量提供要求则生成作为该要求的对象的度量。该度量提供要求例如可以包含作为要求的对象的边缘、指定期间和/或度量的种类的信息。即,可以根据度量提供要求而接受任意边缘的任意种类的度量的任意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提供。
与引导目标的给定的候补相关联的度量例如可以包含与作为引导目标而选择该候补的情况下的请求的传输成本相关的第1度量、与作为引导目标而选择该候补的情况下的请求的传输品质相关的第2度量等。第1度量例如可以是选择候补时产生的各种成本、例如作为候补的CDN的使用费、作为候补的边缘服务器的用电费等。另外,第2度量例如可以是边缘的可用性、RTT、数据包损失率等。
度量存储部232能够相对于引导目标的候补将关于该候补的给定的时刻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值和/或其评分相关联地作为度量数据而保存。在图7中举例示出了针对每个引导目标的候补(边缘)的作为度量的RTT以及成本以及他们的评分。这里,以表的形式表示度量数据,但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度量存储部232针对每个边缘关于各度量而对其值和评分进行存储。在度量存储部232中保存的度量数据例如能够由度量提供部224读出。
度量提供要求获取部223获取从外部装置发送且由通信I/F 210接收的度量提供要求。在这里,度量提供要求可以将与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中的至少一部分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设为对象。度量提供要求获取部223将度量提供要求向度量提供部224发送。
度量提供部224从度量提供要求获取部223接收度量提供要求。度量提供部224准备作为该要求的对象的度量数据,经由通信I/F 110而对要求的发送源提供相关的数据。这里,度量提供部224可以从度量存储部232中保存的度量数据提取所需的数据,也可以委托度量生成部222生成所需的数据。
此外,在图4的例子中,度量提供部224根据度量提供要求而提供度量数据,例如也可以针对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或者其他外部装置定期地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如图5所例示的那样,图2中的策略控制装置13包含通信I/F 310、处理器320以及存储器330。
通信I/F 310例如包含大于或等于1个的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接口单元,根据网络中使用的通信协议,能够与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以及未图示的其他外部仪器、例如顾客装置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另外,在与引导控制装置2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也使用通信I/F 310。通信I/F 310例如可以是光通信模块。
典型地,处理器320为CPU和/或GPU,但也可以是微电脑、FPGA、DSP或者其他通用或专用的处理器等。处理器320例如进行与输入输出控制、通信控制、度量的生成等相关的处理。
存储器330暂时对为了处理器320实现各处理而由该处理器320执行的程序以及由该处理器320使用的数据、例如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设定数据、权重、策略等进行储存。存储器可以包含具有供相关的程序/数据展开的工作区域的RAM。
处理器320通过执行存储器330中保存的程序而能够作为图5的评价获取部321、更新条件判定部322、更新要求部323、策略决定部324、评价提供部325、权重获取部326以及策略通知部327起作用。另外,存储器330可以包含评价数据存储部331、设定数据存储部332、策略存储部333以及权重存储部334。
通信I/F 310从外部装置接收各种数据而向处理器320发送,或者相反地将从处理器320接收到的各种数据向外部装置发送。
例如,通信I/F 310从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或者其他外部装置经由网络而接收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将其向评价获取部321发送。另一方面,通信I/F 310从评价提供部325接收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经由网络而向顾客装置或者其他外部装置发送该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另外,通信I/F 310从顾客装置或者其他外部装置经由网络而接收权重,将其向权重获取部326发送。
并且,通信I/F 310从策略通知部327接收策略以及作为其通知目标的、识别策略决定装置10下位的引导控制装置20的数据(例如地址),经由网络而向该引导控制装置20发送策略。该策略用于由作为通知目标的引导控制装置20对包含从终端用户50向源服务器60的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的引导目标进行控制。
评价获取部321获取由通信I/F 310接收到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将其写入至存储器330中的评价数据存储部331。
评价数据存储部331对由评价获取部321获取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进行保存。评价数据存储部331中保存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能够由处理器320的各种功能部、例如策略决定部324、评价提供部325等读出。
更新条件判定部322判定是否满足预先规定的策略更新条件。而且,更新条件判定部322在判定为满足策略更新条件的情况下对更新要求部323通知已满足策略更新条件。此外,在策略决定装置10下位存在多个引导控制装置20的情况下,更新条件判定部322可以针对每个引导控制装置20而判定关于该引导控制装置20使用的策略是否满足策略更新条件。
例如,策略更新条件可以是从上一次的策略的更新(或者决定)开始的经过时间超过阈值。另外,策略更新条件可以是从策略决定装置10的下位的引导控制装置20接收到策略更新要求并保存于存储器330。
如果更新要求部323被从更新条件判定部322通知已满足策略更新条件,则对策略决定部324要求策略的更新。
策略决定部324例如在策略决定装置10的初始设定时、该策略决定装置10下位的引导控制装置20的追加设定时、由更新要求部323要求了策略的更新时等,基于存储器330中保存的各种数据而决定策略,写入至策略存储部333。策略决定部324为了决定策略而可以参照评价数据存储部331中保存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设定数据存储部332中保存的设定数据和/或权重存储部334中保存的权重。
策略决定部324例如可以基于权重存储部334中保存的权重而决定策略。在该情况下,为了对顾客提示权重的输入,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委托评价提供部325对顾客装置提供最新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另一方面,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在权重存储部334中没有保存权重的情况下、或者作为默认值而基于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自主决定策略。
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在自主决定策略的情况下,针对引导目标的候补,基于该候补的评分等确定策略所包含的引导目标的候补。例如,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将引导目标评价数据中的(边缘)评分的顺序比预先规定的顺序、例如与指定边缘数相对应的顺序更靠下的候补排除,也可以将评分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的候补排除。
策略决定部324基于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所包含的引导目标的候补的评分、或者权重存储部334中保存的权重,决定表示使用此后决定的策略的引导控制装置20对该候补引导请求的比例的权重。例如,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在策略中直接记载权重存储部334中保存的权重,也可以决定对引导目标的所有候补分配的权重的总和中对各候补分配的权重占据的比例作为该候补的权重。或者,如图10所示,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决定策略所包含的引导目标的所有候补的评分的总和中各候补的评分占据的比例作为该候补的权重。此外,以上不过是权重的决定法的例子,例如可以根据评分的顺序而预先决定权重。权重例如可以用做加权循环比对方式的负载分散技术中的权重。即,图10的使用策略的引导控制装置20将请求的55%向边缘1引导,将剩余的45%向边缘7引导。
策略存储部333对由策略决定部324决定的策略进行保存。策略存储部333中保存的策略例如能够由策略通知部327读出。
评价提供部325根据来自策略决定部324的委托,经由通信I/F 310对顾客装置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此外,在策略决定部324不进行基于由顾客装置设定的权重的策略决定的情况下,无需评价提供部325。
权重获取部326获取利用通信I/F 310从顾客装置接收的权重,将其写入至存储器330中的权重存储部334。此外,在策略决定部324不进行基于由顾客装置设定的权重的策略决定的情况下,无需权重获取部326。例如由阅览了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顾客将权重分配给引导目标的候补的至少一部分。此外,顾客可以任意地设定权重,因此有时有可能与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候补的评价值不相关。
权重存储部334对由权重获取部326获取的权重进行保存。权重存储部334中保存的权重例如能够由策略决定部324读出。此外,在策略决定部324不进行基于由顾客装置设定的权重的策略决定的情况下,无需权重存储部334。
如果策略存储部333中保存有新的策略(包含更新的策略),则策略通知部327读出该策略,通知给相对应的引导控制装置20。具体而言,策略通知部327将策略以及识别作为其通知目标的引导控制装置20的数据向通信I/F 310发送,通信I/F 310经由网络而向该引导控制装置20发送策略。
(2)动作
接下来,分别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度量生成装置12以及策略控制装置13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表示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的动作例。在图11的动作例中,通信I/F 110等待度量数据、优先级以及评价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401、步骤S403以及步骤S408)。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123等待评价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405)。
如果接收到度量数据,则处理进入步骤S402,如果接收到优先级,则处理进入步骤S404,如果判定为满足评价更新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406,如果接收到评价提供要求,则处理进入步骤S409。
在步骤S402中,度量获取部121获取接收到的度量数据,写入至度量存储部131。在步骤S402之后,通信I/F 110等待度量数据、优先级以及评价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401、步骤S403以及步骤S408),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123等待评价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405)。
在步骤S404中,优先级获取部122获取接收到的优先级,写入至设定数据存储部132。在步骤S404之后,通信I/F 110等待度量数据、优先级以及评价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401、步骤S403以及步骤S408),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123等待评价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405)。
在步骤S406中,更新要求部124对引导目标评价部125要求评价的更新。引导目标评价部125根据步骤S406中的要求,基于包含度量存储部131中保存的度量数据、设定数据存储部132中保存的优先级在内的参数等而对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更新)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步骤S407)。在步骤S407之后,通信I/F 110等待度量数据、优先级以及评价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401、步骤S403以及步骤S408),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123等待评价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405)。
在步骤S409中,评价提供部127准备与接收到的评价提供要求相应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经由通信I/F 110而对作为该要求的发送源的外部装置提供。在步骤S409之后,通信I/F 110等待度量数据、优先级以及评价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401、步骤S403以及步骤S408),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123等待评价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405)。
此外,在图11的动作例中,评价提供部127将接收到评价提供要求作为触发而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但也可以将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更新(步骤S407)、或者从步骤S409的上一次的实施开始经过了规定期间作为触发,将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提供给策略控制装置13或者其他外部装置。
图12表示度量生成装置12的动作例。在图12的动作例中,通信I/F 210等待监视数据以及度量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501以及步骤S504)。如果通信I/F 210接收到监视数据,则处理进入步骤S502,如果通信I/F 210接收到度量提供要求,则处理进入步骤S505。
在步骤S502中,监视数据获取部221获取接收到的监视数据,写入至监视数据存储部231。而且,度量生成部222基于步骤S502中获取的监视数据而生成度量数据(步骤S503)。例如,度量生成部222能够生成包含新的时间戳以及度量和/或其评分值在内的度量数据。在步骤S503之后,通信I/F 210等待监视数据以及度量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501以及步骤S504)。
在步骤S505中,度量提供部224准备与接收到的度量提供要求相应的度量数据,经由通信I/F 210而向作为该要求的发送源的外部装置提供。在步骤S505之后,通信I/F 210等待监视数据以及度量提供要求的接收(步骤S501以及步骤S504)。
此外,在图12的动作例中,度量提供部224将接收到度量提供要求作为触发而提供度量数据,但也可以将度量数据的生成(步骤S503)、或者从步骤S505的上一次的实施开始经过了规定期间作为触发而对引导目标评价装置11或者其他外部装置提供度量数据。
图13表示策略控制装置13的动作例。在图13的动作例中,通信I/F 310等待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接收(步骤S601)。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322等待策略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603)。如果接收到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则处理进入步骤S602。如果判定为满足策略更新条件,则处理进入步骤S604。
在步骤S602中,评价获取部321获取接收到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写入至评价数据存储部331。在步骤S602之后,通信I/F 310等待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接收(步骤S601),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322等待策略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603)。
在步骤S604中,更新要求部323对策略决定部324要求策略的更新。策略决定部324根据步骤S604中的要求而委托评价提供部325对顾客装置提供引导目标评价数据,评价提供部325对顾客装置提供评价数据存储部331中保存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步骤S605)。此外,步骤S605是一个选项,可以与后述的步骤S606、步骤S607以及步骤S608一起省略。在该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604进入步骤S609。
在步骤S605之后,通信I/F 310例如在规定期间内等待权重的接收(步骤S606)。在通信I/F 310接收到权重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7,在通信I/F 310未接收到权重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9。
在步骤S607中,权重获取部326获取接收到的权重,写入至权重存储部334。接下来,策略决定部324基于步骤S607中获取的权重而决定新的策略(步骤S608)。例如,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在策略中直接记载权重,可以决定对引导目标的所有候补分配的权重的总和中对各候补分配的权重占据的比例作为该候补的权重。在步骤S608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610。
在步骤S609中,策略决定部324从评价数据存储部331读出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基于该数据所包含的引导目标的候补的评分而决定新的策略。例如,策略决定部324可以决定策略所包含的引导目标的所有候补的评分的总和中各候补的评分占据的比例作为该候补的权重。在步骤S609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610。
在步骤S610中,策略通知部327对引导控制装置20通知步骤S608或者步骤S609中决定的策略。在步骤S610之后,通信I/F 310等待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接收(步骤S601),另一方面,更新条件判定部322等待策略更新条件的满足(步骤S603)。
(3)效果
如以上详细叙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基于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引导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该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因而,根据该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能够动态地对请求的引导目标的候补进行评价。
并且,如果经由通信I/F而接收到来自网络上的外部装置的度量提供要求,则度量生成装置将作为要求的对象的度量数据经由通信I/F向该要求源的外部装置发送。因而,能够对外部装置提供新的服务。
另外,如果经由通信I/F而接收到来自网络上的外部装置的评价提供要求,则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将作为要求的对象的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经由通信I/F发送至其要求源的外部装置。因而,能够对外部装置提供新的服务。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关于对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度量生成装置要求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度量数据的外部装置,并未特别限定,可以进行任何认证控制而仅关于特定的外部装置提供度量数据、引导目标评价数据。另外,可以以该提供时提供的数据的量、例如引导目标评价数据所包含的边缘的个数、度量数据所包含的度量的种类等为基准而进行计费控制等。
除此以外,关于引导目标评价装置的结构及其处理次序、各存储部的结构等,也可以在不脱离其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总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并使其实现具体化。另外,可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而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并且,可以适当地对不同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进行组合。
标号的说明
1…引导控制系统
10…策略决定装置
11…引导目标评价装置
12…度量生成装置
13…策略控制装置
20、20A、20B、30、30A、30B…引导控制装置
41…探测服务器
42…监视系统
50、50A、50B…终端用户
60…源服务器
70、70A、70B、70C…边缘服务器
80…DNS解析器
90…权威DNS服务器
100、100A、100B…CDN
110、210、310…通信I/F
120、220、320…处理器
121…度量获取部
122…优先级获取部
123、322…更新条件判定部
124、323…更新要求部
125…引导目标评价部
126…评价提供要求获取部
127、325…评价提供部
130、230、330…存储器
131、232…度量存储部
132、332…设定数据存储部
133、331…评价数据存储部
221…监视数据获取部
222…度量生成部
223…度量提供要求获取部
224…度量提供部
231…监视数据存储部
321…评价获取部
324…策略决定部
326…权重获取部
327…策略通知部
333…策略存储部
334…权重存储部

Claims (10)

1.一种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具有:
度量获取部,其获取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对包含第1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进行引导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
引导目标评价部,其基于与所述多个候补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所述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部基于与所述多个候补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对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分配的优先级,对所述多个候补进行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还具有优先级获取部,其获取从认可了设定所述优先级的权限的顾客装置接收到的优先级,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部基于与所述多个候补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和从所述顾客装置接收到的优先级而对所述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所述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部通过根据所述优先级对基于与所述多个候补分别相对应的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值进行加权相加而计算出该候补的评价值,将所述多个候补的至少一部分按所述评价值的降序设定等级而生成所述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基于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值分别被实施标准化而收敛于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与所述多个候补所包含的第1候补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包含:与选择出所述第1候补作为所述引导目标的情况下的所述请求的传输成本相关的第1度量;以及与选择出所述第1候补作为所述引导目标的情况下的所述请求的传输品质相关的第2度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还具有对外部装置提供所述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评价提供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装置还具有:
更新条件判定部,其判定是否满足预先规定的评价更新条件;以及
更新要求部,其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评价更新条件的情况下,要求所述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更新。
9.一种引导目标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获取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对包含第1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进行引导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
基于与所述多个候补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所述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
10.一种引导目标评价程序,其中,
所述引导目标评价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而起作用:
获取与用于引导控制装置对包含第1目标地址数据在内的请求进行引导的引导目标的多个候补分别相关联的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单元;以及
基于与所述多个候补相关联的所述多个种类的度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所述多个候补进行评价,生成引导目标评价数据的单元。
CN202080045536.9A 2019-06-21 2020-06-18 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引导目标评价方法以及程序 Pending CN1140807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5693 2019-06-21
JP2019115693A JP2021002766A (ja) 2019-06-21 2019-06-21 誘導先評価装置、誘導先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20/024017 WO2020256076A1 (ja) 2019-06-21 2020-06-18 誘導先評価装置、誘導先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0792A true CN114080792A (zh) 2022-02-22

Family

ID=73995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5536.9A Pending CN114080792A (zh) 2019-06-21 2020-06-18 引导目标评价装置、引导目标评价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6316A1 (zh)
EP (1) EP4047890A4 (zh)
JP (2) JP2021002766A (zh)
CN (1) CN114080792A (zh)
WO (1) WO20202560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652B (zh) * 2019-07-26 2021-09-14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边缘计算调度服务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9359A (zh) * 2002-08-05 2005-10-05 哈里公司 多信道移动自组织网络
US20090150565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Alcatel Lucent SOA infrastructure for application sensitive routing of web services
JP2009181152A (ja) * 2008-01-29 2009-08-13 Just Syst Corp データ入力装置及びデータ入力方法
CN101610174A (zh) * 2009-07-24 2009-12-23 深圳市永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关联分析系统与方法
WO2017037768A1 (ja) * 2015-08-28 2017-03-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評価システム、評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解析システム
US20170126789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AppDynamics, Inc. Automatic Software 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and Network Data
WO2017119950A1 (en) * 2016-01-08 2017-07-13 Inspeed Networks, Inc. Bidirectional data traffic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7089B2 (en) * 2001-06-06 2006-02-28 Akarnai Technologies, Inc.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map generation using passive measurement data
JP4160506B2 (ja) * 2001-09-28 2008-10-01 レヴェル 3 シーディーエヌ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構成可能な適応型広域トラフィック制御および管理
US11258531B2 (en) * 2005-04-07 2022-02-22 Opang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ak flow det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70263650A1 (en) * 2006-05-09 2007-11-15 Srivatsa Sivan Subramania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web service requests
CN105830031B (zh) * 2013-12-18 2020-12-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媒体处理单元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US9961131B2 (en) * 2014-04-25 2018-05-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hanced reliability for client-based web services
US11057446B2 (en) * 2015-05-14 2021-07-06 Bright Data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eaming content from multiple servers
GB2539977A (en) * 2015-06-30 2017-01-04 British Telecomm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318011B1 (en) * 2015-06-30 2024-04-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odifying quality of service treatment for data flows
US10055262B1 (en) * 2015-12-11 2018-08-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load balancing with imperfect workload information
US10958677B2 (en) * 2018-12-18 2021-03-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isk identification for unlabeled threats in network traffic
US11128733B2 (en) * 2019-03-27 2021-09-21 Cloudflare, Inc. Server-side resource priorit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9359A (zh) * 2002-08-05 2005-10-05 哈里公司 多信道移动自组织网络
US20090150565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Alcatel Lucent SOA infrastructure for application sensitive routing of web services
JP2009181152A (ja) * 2008-01-29 2009-08-13 Just Syst Corp データ入力装置及びデータ入力方法
CN101610174A (zh) * 2009-07-24 2009-12-23 深圳市永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关联分析系统与方法
WO2017037768A1 (ja) * 2015-08-28 2017-03-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評価システム、評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解析システム
US20170126789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AppDynamics, Inc. Automatic Software 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and Network Data
WO2017119950A1 (en) * 2016-01-08 2017-07-13 Inspeed Networks, Inc. Bidirectional data traffic contr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6076A1 (ja) 2020-12-24
US20220116316A1 (en) 2022-04-14
JP2023155506A (ja) 2023-10-20
EP4047890A1 (en) 2022-08-24
JP2021002766A (ja) 2021-01-07
EP4047890A4 (en) 2023-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45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adaptive bandwidth control of CDN platform
US11240156B2 (en) Techniques for steering network traffic to regions of a cloud computing system
Wichtlhuber et al. An SDN-based CDN/ISP collaboration architecture for managing high-volume flows
EP2356577B1 (en) Request routing and upda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utilizing cli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20220116328A1 (en) Policy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policy determining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6074323A1 (zh) 内容分发网络的http调度系统和方法
EP2997487A1 (en) Selecting a content providing server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N107948677B (zh) 一种调度方法、服务器及第一对等节点
JP2023155506A (ja) 誘導先評価装置、誘導先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34396B (zh) 用于控制网络内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US112971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vendor GTM fabric
CN114080793B (zh) 策略决定装置、策略决定方法以及程序
KR101758065B1 (ko) 부하분산 시스템, 그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록매체
CN113765970A (zh) P2p网络节点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191781B2 (ja) ポリシー決定装置、ポリシー決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827557B1 (en) Automated application metric selection for multi-cost ALTO queries
Najaflou et al. The nearest origin-shield (NOS): a jitter-free overlay routing framework for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KR20050021751A (ko) 클라이언트 기반 분산 웹 캐싱 시스템의 구성 방법
Megha et al. Modelling of Content Adaptation in 5G Networks: A Survey
EP2827558B1 (en) Automated metric weight tuning for multi-cost ALTO qu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