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9871A -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9871A
CN114079871A CN202010814979.1A CN202010814979A CN114079871A CN 114079871 A CN114079871 A CN 114079871A CN 202010814979 A CN202010814979 A CN 202010814979A CN 114079871 A CN114079871 A CN 114079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bs service
service
mode
m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49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9871B (zh
Inventor
刘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0108149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987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A3188749A priority patent/CA318874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1776 priority patent/WO2022033474A1/zh
Priority to MX2023001100A priority patent/MX2023001100A/es
Priority to JP2023509810A priority patent/JP7490887B2/ja
Priority to KR1020237007797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48526A/ko
Priority to AU2021325237A priority patent/AU2021325237A1/en
Priority to EP21855526.6A priority patent/EP4199551A4/en
Priority to BR112023001235A priority patent/BR112023001235A2/pt
Publication of CN114079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9871A/zh
Priority to US18/091,100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046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9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9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基站的信息控制方法包括:从基站的CU发送第一信令到基站的DU;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所述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DU将对所述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在所述DU中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从所述DU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所述CU。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在基站引入CU‑DU架构后,支持MBS业务的传输,从而使得终端在CU‑DU架构网络中也可以高效的按照网络配置的MBS业务的传输参数,进行正确的MBS业务接收处理,进一步提升业务服务质量保障,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多播广播服务(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MBS)业务通常是基于基站来实现的。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多样需求,基站的存在形式中引入了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架构。在CU-DU架构中,基站包括分离的CU和DU,CU和DU之间有一个标准化的接口。然而在引入CU-DU架构之后,目前尚未确定如何支持MBS业务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以解决在基站引入CU-DU架构后,如何支持MBS业务传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CU和DU,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CU发送第一信令到所述DU;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所述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DU将对所述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
在所述DU中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从所述DU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所述CU。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CU和DU;其中,
所述CU用于:发送第一信令到所述DU;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所述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DU将对所述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
所述DU用于: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所述CU。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CU发送第一信令到DU,该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该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DU将对该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并在DU中生成该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从DU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CU。由此,可以在基站引入CU-DU架构后,支持MBS业务的传输,从而使得终端在CU-DU架构网络中也可以高效的按照网络配置的MBS业务的传输参数,进行正确的MBS业务接收处理,进一步提升业务服务质量保障,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CU-DU架构中针对单播业务的控制面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CU-DU架构中针对多播业务的控制面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CU-DU架构中用户面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CU-DU架构中用户面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CU-DU架构中用户面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Vehicle User Equipment,VUE)、行人终端(Pedestrian User Equipment,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首先说明以下内容。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在CU-DU架构中,针对单播业务的UE控制面的典型的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UE包括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实体、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实体。基站gNB中的CU包括RRC实体和PDCP实体,分别与UE的RRC实体和PDCP实体对应。gNB中的DU包括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即RLC实体及其下的协议层实体位于DU,分别与UE的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对应。UE的NAS实体与核心网比如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ManagementFunction,AMF)中的NAS实体对应。
需指出的,对于UE用户面,具有与图2类似的协议栈架构,其中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实体和PDCP实体位于CU,RLC实体及其下的协议层实体位于DU。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单播业务在CU和DU之间的协议栈划分方式,对MBS业务采用类似的协议栈划分方式。但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对于接收多播业务的UE来说,多播业务并不是直接由UE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来控制,而是由核心网多播实体与基站(gNB-CU)交互决定下发多播业务到基站(gNB-DU),基站(gNB-DU)再决定空口是否发送,采取哪种方式发送;
2)对于多播业务,依然需要一些控制信息,例如多播业务的邻小区支持信息、多播业务的业务标识、调度、周期、资源分配等信息;这些控制信息如果通过专用信令发送给UE,则与现有UE RRC信令处理方式类似,而如果是以广播或多播信令的方式发送给UE,则这种发送方式下的协议栈架构可能与单播业务的协议栈架构不一致,例如在不提供安全等操作的情况下,PDCP实体可以缺省或者透明传输;
3)对于多播业务,如果采取空口点对多点(Point To Multipoint,PTM)方式发送,则协议栈实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SDAP实体缺省和/或PDCP实体缺省,也可以基于配置决定相关协议栈实体是否缺省;
4)对于多播业务,如果采取空口点对点(Point To Point,PTP)方式发送,则协议栈实体的实现方式,除了可以是SDAP实体缺省和/或PDCP实体缺省,或者基于配置决定相关协议栈实体是否缺省之外,还可以考虑对协议栈实体用不同的映射方式。
可选的,在CU-DU架构中,多播业务相关的功能分割和协议栈实体架构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基本思路是L3相关协议栈实体位于CU,L2及以下协议栈实体位于DU,CU负责UERRC信令过程,DU负责L2及以下信息交互。
可选的,对于多播业务的控制面,与多播业务传输相关的控制面过程,主要是空口的控制信息通知。如果是使用RRC专用信令方式通知,则协议栈划分方式可以完全复用现有单播的协议栈划分方式。而如果采用广播或多播RRC信令方式通知,则协议栈架构的实现方式可以如图3所示。其中,PDCP实体可以根据协议规定或者配置,决定是否缺省。RLC模式可以用默认或者配置的方式决定,比如为非确认模式UM和透明模式TM。
可选的,对于多播业务的用户面,如果采用PTM方式发送,则协议栈架构的实现方式可以如图4所示。其中,PDCP实体可以根据协议规定或者配置,决定是否缺省。SDAP实体也同样可以根据协议规定或者配置,决定是否缺省。特别的,由于SDAP实体不属于对称实体,可能出现gNB-CU侧的SDAP实体,用于多播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到多播服务无线承载(Multicast Services Radio Bearer)MRB的映射功能,而UE侧作为接收端由于SDAP实体不执行实际功能,仍旧可以缺省。
可选的,对于多播业务的用户面,如果采用PTP方式发送,则协议栈架构的实现方式可以如图5或图6所示。其中,PDCP实体可以根据协议规定或者配置,决定是否缺省。SDAP实体也同样可以根据协议规定或者配置,决定是否缺省。图5是PTP方式一下的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图6是PTP方式二下的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
需指出的,PTM方式和两种PTP方式对应的协议栈架构的主要差别在于:
1)PTM方式:在基站侧,无论是CU还是DU,针对同一个多播业务(比如采用临时移动组标识(Temporary Mobile Group Identity,TMGI)),它的用户面协议实体都是只有一套,即一套SDAP实体和PDCP实体位于CU,一套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位于DU。而不同的UE_n可以根据配置和/或是否感兴趣,建立对应的SDAP实体、PDCP实体、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多个UE与同一套网络侧协议栈对应。
2)PTP方式一:在基站侧,针对同一个多播业务(比如采用TMGI标识),CU维护一套用户面协议实体,而DU需要针对每一个UE维护不同的协议栈实体,即CU仅为该业务维护一套SDAP实体和PDCP实体,而DU需要为每一个UE建立一套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对应于UE侧的用户面协议实体。由于多播业务也用单播方式传输,因此MAC实体和PHY实体可以和UE现有的单播业务实体共用。此外,由于PTP的方式下,UE必须处于RRC连接状态,因此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在UE和DU间的建立和维护可以是使用类似现有单播的流程进行的,而统一的SDAP实体和PDCP实体要求CU在给UE建立PTP MRB或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Bearer,DRB)(此处建立的是一个传输多播业务的专用承载,可选为其他承载类型,内容是多播业务,但承载类型可以是类似DRB)时,将SDAP实体和PDCP实体的当前状态通知给UE,便于UE进行建立,或者不需要RRC信令通知状态,而告知UE这是一个用于多播的单播建立,UE执行特殊的PDCP处理流程,例如将PDCP状态变量初始化为第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erial Number,SN)计算得到。
3)PTP方式二:在基站侧,针对同一个多播业务(比如采用TMGI标识),CU和DU都为每一个UE维护一套独立的用户面协议实体,即CU为每个UE建立和维护一套SDAP实体和PDCP实体,而DU也需要为每个UE建立和维护一套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由于多播业务也用单播方式传输,因此MAC实体和PHY实体可以和UE现有的单播业务实体共用。此情况下,由于每个UE具有自己独立的SDAP实体和/或PDCP实体,那么可以跟单播业务类似,PDCP实体的状态初始化都从0开始,相应的UE也采取类似单播承载建立的方式,初始化PDCP实体和/或SDAP实体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MBS业务也可称为多播业务,或称为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业务。
可选的,PTM方式也可称为PTM发送方式,或称为PTM传输方式。
可选的,PTP方式也可称为PTP发送方式,或称为PTP传输方式。
可选的,控制面也可称为控制平面。
可选的,用户面也可称为用户平面。
需指出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TM方式和PTP方式均指RAN侧Uu接口的传输方式,即基站到UE之间是点对多点/和/或点对点的传输。Uu接口的PTM和PTP的传输方式都是基于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与gNB之间是多播共享信道。从CN到gNB再到UE,整个通路都是单播的方式,类似于现有单播业务,复用现有流程即可,不在本申请考虑的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包括CU和DU,该CU和DU之间有一个标准化的接口比如F1接口,借助该接口可以实现CU和DU之间的信息交互。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从CU发送第一信令到DU。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该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DU将对该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该MBS业务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TMGI、周期信息,业务QoS信息等。该业务QoS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比特速率、误块率、时延、优先级、业务类型等。
可选的,该第一方式包括以下任意一项:PTM方式、PTP方式。
例如,在该第一方式包括PTM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的第一信令为F1接口信令,可以复用现有的CU和DU之间的任意一条非UE相关信令(non-UE associated signalling),比如gNB-CU配置更新(Configuration Update)信令。或者,上述的第一信令是新建立的一个F1接口信令,也是非UE相关信令,比如名称为gNB-CU MBS配置信令,来专门携带MBS相关信息的建立、修改和/或释放请求,或者名称为gNB-CU MBS配置建立(Configurationestablishment)信令,用于MBS业务的建立,或者名称为gNB-CU MBS配置修改(Configuration modification)信令,用于MBS业务的修改,或者名称为gNB-CU MBS配置释放(Configuration release)信令,用于MBS业务的释放。可理解的,由于此情况下是多播方式发送,因此该第一信令不与任何一个UE直接关联,即是非UE相关信令。
又例如,在该第一方式包括PTP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的第一信令为F1接口信令,可以复用现有的CU和DU之间的一条UE相关信令(UE associated signalling),比如UE上下文修改(Context Modification)信令。或者,上述的第一信令是新建立的一个F1接口信令,也是UE相关信令,比如名称为UE MBS配置信令,来专门携带UE与MBS相关信息的建立、修改和/或释放请求,或者名称为UE MBS配置建立(Configuration establishment)信令,用于MBS业务的建立,或者名称为UE MBS配置修改(Configuration modification)信令,用于MBS业务的修改,或者名称为UE MBS配置释放(Configuration release)信令,用于MBS业务的释放。
步骤72:在DU中生成该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DU在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可以获知存在MBS业务使用第一方式进行发送,并根据MBS业务的信息,为该MBS业务预留所需的资源,并生成相关的配置。
可选的,对于PTM方式,该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LC对应的配置、MAC对应的配置、PHY传输相关配置等。该MAC对应的配置例如包括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偏移(offset)值、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使能或不使能(enable/disable)、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oup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g-RNTI)、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 channel identify,LCID)等。该PHY传输相关配置例如包括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表、传输方式等。
可选的,对于PTP方式,该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LC的配置、MAC对应的配置、PHY传输相关配置等。该MAC对应的配置例如包括HARQ disable/enable,LCID等。如果需要同时改变单播传输的参数,该PHY传输相关配置例如包括MCS表、传输方式等。
步骤73:从DU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CU。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控制方法,可以从CU发送第一信令到DU,该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该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DU将对该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并在DU中生成该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从DU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CU。由此,可以在基站引入CU-DU架构后,支持MBS业务的传输,从而使得终端在CU-DU架构网络中也可以高效的按照网络配置的MBS业务的传输参数,进行正确的MBS业务接收处理,进一步提升业务服务质量保障,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PTM方式,是基于每个DU下的一个小区cell和/或频点进行的。比如,DU1下的Cell1和/或频点1需要PTM方式发送,其他cell和频点不需要,DU2下的Cell5和/或频点2需要PTM方式发送,其他cell和频点不需要。其中,频点1和频点2可能是相同的频点,也可能是不同的频点。具体选择哪个cell/频点进行发送,可以由CU来决定,例如尽量是连续覆盖的同频点小区进行发送,这样对UE的业务连续性比较好,UE只要在这个频点上移动,即可获得连续的多播业务接收;也可以由DU来选择,例如尽量选择比较有资源余量的小区或者适合进行PTM发送的小区。
对于PTP方式,仅仅指的是Uu接口进行PTP的发送,而CN到gNB/gNB-CU的数据仍旧是多播形式,即CN到gNB/gNB-CU的传输管道并没有与任何一个UE相关联,仅仅是gNB由于感兴趣用户数过少,决定采取PTP的方式为少量UE服务,提升传输效率。如果从CN到gNB/gNB-CU的传输也是UE专用的单播形式,则空口此时再选择PTP方式的话,与传统的单播业务一样。
可理解的,PTM由于要照顾小区覆盖下的众多UE,因此发送方式较为低效,例如传输等级不高、全向天线等。PTM的好处是对资源消耗有优势,因为多个UE只用消耗一份传输资源。而PTP由于只针对一个UE发送,可以针对该一个UE进行发送参数调整和天线赋形等,因此发送效率高。但由于PTP方式中每个UE都需要消耗一份传输资源,因此在UE数目较多的情况下,资源消耗远高于PTM方式。因此,UE数目是选择PTP方式或者PTM方式时的显著指标之一。
可选的,为了使得DU为MBS业务预留合适的资源,上述的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CU期望的小区信息和/或频点信息;比如,cell标识ID、频点ID、cell列表信息、和/或频点列表信息等;
CU期望的小区类型信息和/或频点类型信息;比如,频点类型信息为高频或低频、FR1或FR2等;小区类型信息为覆盖大或容量大、有尽可能多资源的小区等;
所述MBS业务的优先级信息;
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信息;
所述MBS业务是否能够被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抢占的信息;例如,该MBS业务能够被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抢占,或者,该MBS业务不能够被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抢占;
所述MBS业务是否能够抢占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的信息;例如,该MBS业务能够抢占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或者,该MBS业务不能够抢占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MBS业务的优先级信息可以是该MBS业务实际的优先级。此时可以结合第一信令中包括的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信息,来比较该MBS业务与单播业务的优先级大小。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MBS业务的优先级信息可以是已转换好的该MBS业务的优先级对应的单播业务的优先级。此时可以利用该MBS业务的优先级信息,直接与单播业务进行优先级比较。
可理解的,由于MBS业务优先级和单播业务优先级可能不是相同空间的含义,在传统单播属于相同优先级空间内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但MBS业务优先级和单播业务优先级是独立的序列,并不一定意味着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比如优先级1不一定高于优先级3,因此可以给出一定的额外配置,比如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关系,使得MBS业务可以和其他任何单播业务进行比较。
可选的,上述的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BS业务的优先级高于、低于或等于的单播业务的优先级;
终端对MBS业务和单播业务之间的优先级的上报信息;例如,终端认为MBS业务优先;或者,终端认为单播业务优先;或者,终端认为MBS业务优先于某些单播业务比如上网业务,但不优先另一些单播业务比如电话业务;
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和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例如,如果仅有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则可以是优先级取值低于或等于这个门限值(优先级更高)的单播业务,优先于所有的MBS业务。MBS业务可以是比其他不满足门限(即高于门限值)的单播业务的优先级更高。
或者,如果仅有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则可以是MBS业务优先于,优先级取值高于或等于这个门限值(优先级更低)的单播业务,而其他所有不满足门限(即低于门限值)的单播业务,都优先于MBS业务。
又例如,如果仅有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则可以是优先级取值低于或等于这个门限值(优先级更高)的MBS业务,优先于所有的单播业务,可以协议规定一些单播业务例外。单播业务可以是比其他不满足门限(即高于门限值)的MBS业务的优先级更高。
或者,如果仅有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则可以是单播业务优先于,优先级取值高于或等于这个门限值(优先级更低)的MBS业务,而其他所有不满足门限(即低于门限值)的MBS业务,都优先于单播业务。
又例如,如果同时存在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和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则可以规定MBS业务优先级取值低于或等于相应门限值(优先级更高),且单播业务优先级取值高于或等于相应门限值(优先级低)同时满足时,MBS业务优先,否则单播业务优先。
或者,如果同时存在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和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则可以规定单播业务优先级取值低于或等于相应门限值(优先级更高),且MBS业务优先级取值高于或等于相应门限值(优先级低)同时满足时,单播业务优先,否则MBS业务优先。
可选的,在第一方式为PTM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在DU中生成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
DU确定目标小区和/或目标频点;
DU在所述目标小区和/或所述目标频点上,为所述MBS业务预留所需的资源;
DU根据预留的资源,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例如,MBS业务一般是周期性的,且有一定的保障比特速率要求,则根据相应周期和速率,可以预留适当的周期性资源,用于业务传输,并可以根据业务的误块率要求,例如误块率要求较高如低于10-4,需要进行一定的重传以保障误块率要求,可以预留一定的重传资源。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当前其他业务的情况,为这个周期业务选定周期性偏移。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式为PTM方式的情况下,DU在确定目标小区和/或目标频点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分别说明如下。
1)第一信令中包括CU期望的小区信息,目标小区为该小区信息对应的小区中的接纳成功的小区。和/或,第一信令中包括CU期望的频点信息,目标频点为该频点信息对应的频点中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可理解的,当CU已经选定了cell和/或频点用于PTM方式发送MBS业务时,第一信令中可以包括CU期望的小区信息和/或频点信息。该小区信息和/或频点信息可以不止1个,可以是多个。此情况下,DU在CU期望的cell和/或频点上进行资源预留和配置即可。如果CU期望的cell/频点不可接纳,则DU向CU返回未接纳成功信息。如果CU期望的cell/频点部分可以接纳成功,则可以返回接纳成功信息,其中包含详细配置信息,且对于未接纳成功的cell/频点返回未接纳成功信息,此未接纳成功信息比如携带失败的cell ID/frequencyID。
可选的,在CU期望的小区信息对应的小区中包括未接纳成功的小区,和/或,CU期望的频点信息对应的频点中包括未接纳成功的频点的情况下,DU可以发送未接纳成功信息到CU。其中此未接纳成功信息可以包括:未接纳成功的小区的信息,和/或,未接纳成功的频点的信息。
2)目标小区是DU从与所述DU相关的小区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小区;和/或,目标频点是DU从与所述DU相关的频点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可理解的,CU也可能并没有确定哪个cell和/或频点用于PTM方式发送MBS业务。此时,DU可以根据自己管辖的cell和频点的资源和覆盖等情况,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小区/频点,并在这些小区/频点进行接纳,接纳成功的向基站返回具体的配置信息。并且由于CU没有指定小区/频点,因此除非全部小区/频点都不能接纳,向CU返回未接纳成功信息,否则只要有一个小区/频点成功接纳,就不需要返回未接纳成功信息。
3)第一信令中包括CU期望的小区类型信息,目标小区是DU根据该小区类型信息,从与该DU相关的小区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小区。和/或,第一信令中包括CU期望的频点类型信息,目标频点是DU根据该频点类型信息,从与该DU相关的频点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可理解的,当CU已经选定了小区类型和/或频点类型用于PTM方式发送MBS业务时,第一信令中可以包括CU期望的小区类型信息和/或频点类型信息。此情况下,DU可以根据该小区类型信息和/或频点类型信息,选择cell和/或频点并在其上进行资源预留和配置即可。
可理解的,DU对于单个UE的PTP方式的接纳,通常与PTM方式的接纳有所区别,因为PTP的发送相对明确,UE的信息例如链路情况等,DU是有一定的信息的,可以根据这个UE的链路情况等,估算这个MBS业务传输在需要保障给定的比特速率时需要的资源大小。而PTM方式,就采取一个比较低效的链路假设,例如需要保障小区边缘UE的正常接收,而这样算出来的为了达到MBS业务传输所需要的保障比特速率时需要的资源大小,可能与单播不一样,一般来说大于单播资源大小。
另外,对于单个UE的PTP方式的配置,还需要考虑UE现有的状态,例如现有的承载配置。多播业务的LCID需要与现有单播的LCID有所区分。现有的DRX周期和偏移等也会根据多播业务特性进行更改。关于DU的小区信息,由于这是一个连接态UE,因此这个UE目前有哪些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配置,DU是比较清楚的。通常情况下,MBS业务对应的DRB在当前任何一个serving cell上都可以传输,当然进一步DU也可以根据资源和业务情况,给UE增加新的serving cell,以确保当前单播和新的MBS业务都能获得很好的传输和QoS保障。
可选的,在从DU接收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之后,CU可以通过以下任意一项,发送目标配置信息给终端:广播RRC信令、组播RRC信令、专用RRC信令、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SIB)。其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更新后的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在发送第一信令到DU之前,CU需要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确定使用第一方式对MBS业务进行发送。
确定将MBS业务的发送方式转换为第一方式。
进一步的,CU可以根据以下至少一项,执行第一操作:
CU收集的MBS业务感兴趣信息;
DU的建议请求;
DU上报的MBS业务的测量信息;
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辅助信息或者请求信息;比如,该辅助信息或者请求信息可以通过NG接口信令过程发送。
也就是说,CU在确定使用第一方式对MBS业务进行发送,或者确定将MBS业务的发送方式转换为第一方式时,可以由自身来触发,也可以基于DU的建议请求,也可以基于来自于核心网节点的指示或者请求。
可选的,在由CU来触发时,上述MBS业务感兴趣信息的收集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CU触发终端上报MBS业务感兴趣信息。例如,在网络侧资源紧张,或者掌握的MBS业务感兴趣信息过期,或者其它基于CU实现的方式,CU需要收集对于特定的TMGI/TMGI列表的感兴趣信息时,CU可以通过信令过程,比如广播信令、组播RRC信令或者专用RRC信令,对相关TMGI/TMGI列表的感兴趣信息进行收集,该信令中携带需要收集的对应MBS业务列表,例如TMGI list;接收到网络侧的信息收集信令后,感兴趣的UE通过专用RRC上报自己的MBS业务感兴趣信息给基站CU,用于基站CU的决策。
2)终端主动上报MBS业务感兴趣信息。例如,UE主动的上报和更新MBS业务感兴趣或者接收状态。至少对于RRC连接态的UE来说,当网络侧开启了MBS业务感兴趣或者接收状态的功能开关时,比如可以是SIB中的标识,也可以是专用RRC信令中的标识,当UE对MBS业务感兴趣或者正在接收时,需要及时将这些MBS业务信息列表上报给网络,并在更新时,例如新业务到达、接收结束、不再感兴趣、新加入感兴趣等,也及时上报最新的状态,例如TMGIlist。网络侧根据UE感兴趣的业务列表,就可以对业务的感兴趣UE数量进行评估,从而便于CU进行决策。
可选的,对于DU的建议请求,对应的触发条件可能来自于资源占用方面、传输效率方面以及终端反馈情况等。由于DU无法确定使用PTP/PTM方式对MBS业务进行发送,或者无法确定将MBS业务的发送方式转换为PTP/PTM方式,因此可以建立CU进行。上述DU的建议请求的触发条件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a)目标资源的占用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其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DU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占用率来进行PTP/PTM方式转换的建议。例如,如果当前资源较富裕,小区资源负荷很低,可以建议采取PTP方式获得更好的传输效果。或者,如果当前资源占用很高,小区资源负荷很高,可以建议采取PTM方式以节省MBS业务消耗的资源。
b)目标资源的传输效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DU可以根据当前的传输效率来进行PTP/PTM方式转换的建议。例如,DU发现N个PTP负载消耗的资源远高于PTM资源消耗,则可向CU请求转换为PTM方式;或者PTM的UE反馈以PTP方式发送,传输效率更高,则可向CU请求转换为PTP方式。
c)终端的反馈情况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其中,该第三预设条件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预先设置。例如,DU可以根据感兴趣UE的反馈情况来进行PTP/PTM方式转换的建议。例如MBS业务配置了支持HARQ反馈,当反馈位置没有接收到任何反馈或者接收到了少量反馈时,可以认为大多UE离开或者不再感兴趣,DU向CU请求转换方式,或者反过来PTP的反馈检测,认为PTM效率更高,则DU向CU请求转换方式。
d)其它DU实现的建议请求的方式。
此外,由于CU是集中控制节点,可以通过F1接口信令配置给DU关于MBS业务的测量信息,例如在现有上报配置信息里增加MBS测量需求或者用新的信令比如MBS资源状态上报指示(MBS Resource Status Reporting Initiation)来配置MBS业务的测量信息。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U可以发送第二信令给DU,该第二信令用于配置MBS业务的测量信息。该第二信令可以复用现有F1接口信令,也可以采用新的信令。
可选的,所述MBS业务的测量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MBS业务的总资源占用量。
2)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3)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可选的,对于PTM方式,上述1)至3)中的资源占用量,可以是周期性平均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占用数,例如N个毫秒、子帧或时隙等单位内的MBS业务占用的PRB数/总PRB数。N为连续评估的均值,例如0-N,N-2N,2N-3N等都有一个测量值,通过算术均值或者滤波均值等得到周期性平均PRB占用数。或者,也可以是在一定周期性模式pattern中的资源占用数,例如每N个毫秒、子帧或时隙等单位内测量M个单位,其中N>M,M为MBS业务的DRX on阶段(开启阶段),即MBS业务仅在M范围内发送,其它范围不发送,测量M个单位内的MBS业务占用的PRB数/总PRB数,或者也可以多个N周期进行算数平均或者滤波平均等。
可选的,对于PTP方式,上述1)至3)中的资源占用量,可以是周期性平均PRB占用数,例如N个毫秒、子帧或时隙等单位内的传输MBS的DRB占用的PRB数/总PRB数。N为连续评估的均值,例如0-N,N-2N,2N-3N等都有一个测量值,通过算术均值或者滤波均值等得到周期性平均PRB占用数。或者,也可以是在一定周期性模式pattern中的资源占用数,例如每N个毫秒、子帧或时隙等单位内测量M个单位,其中N>M,M为MBS业务的DRX on阶段,即MBS业务仅在M范围内发送,其它范围不发送,测量M个单位内的传输MBS的DRB占用的PRB数/总PRB数,或者也可以多个N周期进行算数平均或者滤波平均等。
4)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MBS业务的总资源占用量。
5)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6)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7)PTM方式的MBS业务的反馈信息。
例如,对PTM方式发送的MBS业务如果开启了反馈,例如HARQ反馈,可以收集HARQ反馈相关信息,例如HARQ正确率、重传概率、最差终端的链路质量信息等。
8)针对PTP方式的MBS业务,配置上报的指定或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终端信息。
例如,该终端信息为链路质量信息等。
9)PTM方式的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总数目。
10)PTM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11)PTM方式的特定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12)PTM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可选的,对于9)至14)中的数目,可以是具体数值,也可以是高于门限或者低于门限的指示上报,一般可以根据HARQ反馈来确定UE数目。
13)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硬件负荷。
可选的,此13)中的硬件负荷可以基于全部MBS业务来确定,或者基于每个MBS业务来确定,或者基于预设MBS业务列表来确定。
14)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剩余容量。
可选的,此13)中的剩余容量可以基于全部MBS业务来确定,或者基于每个MBS业务来确定,或者基于预设MBS业务列表来确定。
需指出的,上述1)至14)中的测量信息,都可以配置为周期性上报或者事件触发性上报。当满足上报条件时,DU将相应测量信息上报给CU,便于CU进行PTP/PTM方式确定或转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UE相关过程,比如UE的RRC过程,主要包括广播、组播或专用RRC信令的生成和传输。生成过程如前所述,可能部分信息需要由DU生成,并发送给CU,例如RLC层及以下的配置,CU合并这些信息,包含自己生成的信息部分,例如PDCP层及以上的配置,形成RRC信令,通过DU空口发送给UE。典型过程如MBS PTM/PTP配置信令过程、MBS业务信息兴趣收集计数Counting触发等。UE的上行上报过程,例如MBS计数响应(Countingresponse),或者MBS兴趣指示(interest Indication),可以通过UL单播SRB1来进行发送,这部分信息在DU和CU之间的传输与传统Uu SRB的传输一致。
下面结合实例1至实例3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1
本实例1中,主要将对MBS业务在基站侧如何建立起PTM的发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前提条件为,CU已经从核心网或者是自身的业务感兴趣信息收集结果中决定,需要使用PTM的方式进行MBS业务的发送。该收集结果例如为感兴趣终端数目高于一定的门限。对应的建立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CU向DU发送F1接口信令(即第一信令),该信令包括MBS业务的信息,用于告知DU将开始对该MBS业务进行PTM方式的发送。
可选的,该F1接口信令和MBS业务的信息所包括的信息可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DU接收到F1接口信令之后,获知有一个MBS业务需要使用PTM方式发送,并根据MBS业务的信息,确定目标小区和/或目标频点,在该目标小区和/或目标频点上为MBS业务预留所需的资源,生成对应的配置信息。
步骤3:DU向CU返回成功接纳的小区列表和相应配置信息。
可选的,DU在返回成功接纳的小区列表和相应配置信息的同时,可以在这些小区根据配置信息建立相关的MRB承载,例如对应的RLC实体,为后续的MBS业务多播发送做好准备。
步骤4:CU接收到DU反馈的配置信息之后,获知在接纳成功小区里的具体的配置信息,将这些配置信息组织成广播信令、组播RRC信令或者单播RRC信令,通过DU发送给UE,使得对业务感兴趣的UE能够获得业务的配置信息和调度信息。
步骤5:CU在业务开始时,使用建立的PTM配置通道,向DU的属于PTM发送的小区发送相关的MBS业务。
步骤6:DU接收到MBS业务后,按照配置的周期和偏移,使用配置好的g-RNTI进行该MBS业务数据的资源调度,以及在调度资源上进行该业务数据包的发送。
需指出的,若UE接收到MBS业务的配置信息,则可以根据配置信息里的内容,建立起相应的MRB承载,可以包括SDAP实体、PDCP实体和/或RLC实体,而MAC实体应用相关的周期配置,使用配置的g-RNTI,去具体的周期位置进行调度和数据的解码接收,即可进行相应的MBS PTM接收。
实例2
本实例2中,主要将对MBS业务在基站侧如何建立起PTP的发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前提条件为,CU已经通过自身的业务感兴趣信息收集结果中决定,需要使用PTP的方式为特定UE进行MBS业务的发送。该收集结果例如为感兴趣终端数目低于一定的门限。对应的建立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CU向DU发送F1接口信令(即第一信令),该信令是UE associatedsignaling,包括MBS业务的信息,用于告知DU将开始对该MBS业务进行PTP方式的发送。
可选的,该F1接口信令和MBS业务的信息所包括的信息可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需指出的,由于是单播方式传输,因此对于PTP方式发送的MBS业务,可以给一个直接可以与单播业务比较的优先级,与其他单播业务进行比较。
步骤2:DU接收到F1接口信令之后,获知有一个MBS业务需要给这个UE使用PTP方式发送,并根据MBS业务的信息,为业务预留所需的资源,生成对应的配置信息。
步骤3:DU向CU返回该UE的接纳和配置信息。其中,若接纳成功则返回配置信息,否则返回未接纳成功信息。
可选的,DU在向CU返回该UE的接纳和配置信息的同时,可以为该UE建立对应的RLC承载如RLC实体,等待后续MBS业务到达并发送。
步骤4:CU接收到DU反馈的配置信息之后,获知对该UE的PTP具体的配置信息,将这些配置信息组织成专用(Dedicated)RRC信令,通过DU发送给该UE,使得该UE能够获得业务的配置信息和调度信息。
步骤5:CU在业务开始或数据包到达时,使用建立的PTP配置通道,向DU发送该UE相关的MBS业务。
步骤6:DU接收到MBS业务包后,按照配置的周期和偏移,使用UE的C-CNTI进行该业务数据的资源调度,以及在调度资源上进行该业务数据包的发送。
需指出的,若UE接收到MBS业务对应DRB(例如携带TMGI或者其他标识)的RRC重配置信息,则可以根据重配置信息里的内容,建立起相应的DRB承载,可以包括SDAP实体、PDCP实体和/或RLC实体,而MAC实体应用相关的周期配置,使用C-RNTI,去具体的周期位置进行调度和数据的解码接收,即可进行相应的MBS PTP接收。
实例3
本实例3中,当CU决定进行PTP/PTM方式转换时,具体的过程可包括:
步骤1:CU向DU发送目标方式的资源和配置请求。例如,如果要转换为PTM方式,则如实例1所述,采用一个non-UE associated信令(即第一信令)过程,进行MBS PTM方式的建立。或者,如果要转换为PTP方式,则如实例2所述,采用一UE associated信令(即第一信令)过程,进行MBS PTP方式的建立。
步骤2:DU接收到请求,类似于实例1或实例2中过程,进行接纳和生成配置信息,返回给CU。
特别的,如果这个方式转换请求是由DU触发请求给CU的,那么在触发请求时,DU也可以同时携带目标方式的接纳结果和配置给CU,避免CU再次发起向DU请求接纳和配置,节省时延,细节如下:
1)如果目标方式是PTM方式,由于MBS业务建立PTP时也发给过DU相关的QoS需求,PTM和PTP并不会影响QoS需求或者影响的方式DU是已知的(协议规定或者CU配置),DU可以直接根据QoS需求进行接纳和配置产生。
2)如果目标方式是PTP方式,DU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激活UE的情况,生成UE对应的PTP配置;或者并不针对特定UE,给出建议普适配置,并给出能承受的UE数目;
可选的,无论CU通过上述向DU请求或者DU主动触发上报的过程,获得了目标方式的接纳和配置结果之后,CU可以决策进行方式变更,组织RRC消息,通过广播、组播或专用信令的方式,发送给UE。UE获得变更消息之后,采取新的方式进行业务接收。
可理解的,以上实施例描述的基本上是控制面的过程,以下将描述用户面的过程,主要是F1-U(F1接口用户面)管道的建立和维护。
可选的,若上述的第一方式为PTM方式,即CU和DU之间配置的MBS业务的发送方式为PTM方式,且CU对应于多个DU,则可以在CU和每个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管道;或者,在CU和多个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多播管道。
例如,CU和DU之间配置的MBS业务的发送方式为PTM方式,相当于一个DU下的多个cell或者一个CU下多个DU的cell都是发送相同的业务数据,此时可以CU与每个涉及DU之间建立一个TMGI管道,如当涉及N个DU时,相当于N个管道,例如GTP-U管道tunnel,用于该MBS业务从CU到DU的传输;也可以CU和每个涉及的DU之间建立一个多播TMGI管道,如当涉及N个DU时,也是一个管道。该多播TMGI管道可以采取一定的多播地址,例如采用多播IP地址或者多播传输网络层(Transport Network Layer,TNL)地址来标识。DU一旦加入多播,则监听对应多播地址的数据。
可选的,若上述的第一方式为PTP方式(对应上述PTP方式一),且CU对应于多个DU,CU针对终端维护统一的第一用户面实体比如为SDAP实体和PDCP实体,多个DU分别针对每个终端维护第二用户面实体比如为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则可以在CU和每个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管道;或者,在CU和多个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多播管道。
例如,CU和DU之间配置的MBS业务的发送方式为上述PTP方式一,如图5所示,此时可以CU与每个涉及DU之间建立一个TMGI管道,如当涉及N个DU时,相当于N个管道,例如GTP-U管道tunnel,用于该MBS业务从CU到DU的传输;也可以CU和每个涉及的DU之间建立一个多播TMGI管道,如当涉及N个DU时,也是一个管道。该多播TMGI管道可以采取一定的多播地址,例如采用多播IP地址或者多播TNL地址来标识。DU一旦加入多播,则监听对应多播地址的数据。
可选的,若上述的第一方式为PTP方式(对应上述PTP方式二),且CU和DU针对每个终端维护统一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和第二用户面实体,该第一用户面实体比如为SDAP实体和PDCP实体,该第二用户面实体比如为RLC实体、MAC实体和PHY实体,则可以在CU和DU之间建立针对每个终端的单独的用户面管道;或者,在CU和DU之间建立针对每个终端的能够区分的用户面多播管道。
例如,CU和DU之间配置的MBS业务的发送方式为上述的PTP方式二,如图6所示,CU和DU之间是针对每个终端(per UE)的管道,则需要为每个UE的PTP业务建立独立的或者能够区分的管道。对于独立的管道,是指针对某个TMGI的MBS PTP业务,建立单独的GTP-U管道,有单独的ID,例如采用通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进行区分。CU和DU之间建立好每个UE的独立管道之后,在该管道上传输相应UE的指定TMGI的业务数据。对于能够区分的管道,是指可以和其它MBS PTP业务复用一个管道,但是内部流中,例如GTP-U的头部,携带TMGI标识,区分不同的MBS业务,甚至可以和相应UE的单播管道复用,但也需要明确指示这是一个MBS业务,并携带具体的TMGI,以区分不同业务。
可理解的,在F1-U管道建立和维护清晰之后,DU对于接收到的PTM数据在空口根据配置进行PTM发送,对于PTP数据,在空口进行单播方式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息控制装置,或者,该信息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信息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息控制装置执行信息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控制装置。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基站。如图8所示,该信息控制装置80包括CU 81和DU 82。
可选的,所述CU 81用于:发送第一信令到所述DU 82;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所述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DU 82将对所述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
所述DU 82用于: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所述CU 81。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式包括以下任意一项:PTM方式、PTP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CU期望的小区信息和/或频点信息;
所述CU期望的小区类型信息和/或频点类型信息;
所述MBS业务的优先级信息;
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信息;
所述MBS业务是否能够被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抢占的信息;
所述MBS业务是否能够抢占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MBS业务的优先级高于、低于或等于的单播业务的优先级;
终端对MBS业务和单播业务之间的优先级的上报信息;
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和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式为PTM方式,所述DU 82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小区和/或目标频点;
预留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小区和/或所述目标频点上,为所述MBS业务预留所需的资源;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留的资源,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小区信息,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小区信息对应的小区中的接纳成功的小区;
和/或,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频点信息,所述目标频点为所述频点信息对应的频点中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可选的,在所述小区信息对应的小区中包括未接纳成功的小区,和/或,所述频点信息对应的频点中包括未接纳成功的频点的情况下,所述DU 82还用于:发送未接纳成功信息到所述CU 81;
其中,所述未接纳成功信息包括:所述未接纳成功的小区的信息,和/或,所述未接纳成功的频点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小区是所述DU从与所述DU相关的小区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小区;
和/或,所述目标频点是所述DU从与所述DU相关的频点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小区类型信息,所述目标小区是所述DU根据所述小区类型信息,从与所述DU相关的小区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小区;
和/或,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频点类型信息,所述目标频点是所述DU根据所述频点类型信息,从与所述DU相关的频点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可选的,所述CU 81还用于:
通过以下任意一项,发送目标配置信息给终端:
广播RRC信令、组播RRC信令、专用RRC信令、SIB;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更新后的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CU 81还用于: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确定使用所述第一方式对所述MBS业务进行发送;
确定将所述MBS业务的发送方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方式。
可选的,所述CU 81还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执行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CU收集的MBS业务感兴趣信息;
所述DU的建议请求;
所述DU上报的MBS业务的测量信息;
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辅助信息或者请求信息。
可选的,所述MBS业务感兴趣信息的收集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CU触发终端上报MBS业务感兴趣信息;
终端主动上报MBS业务感兴趣信息。
可选的,所述DU的建议请求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目标资源的占用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目标资源的传输效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终端的反馈情况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可选的,所述CU 81还用于:发送第二信令给所述DU;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MBS业务的测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MBS业务的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MBS业务的总资源占用量;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MBS业务的总资源占用量;
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PTM方式的MBS业务的反馈信息;
针对PTP方式的MBS业务,配置上报的指定或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终端信息;
PTM方式的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总数目;
PTM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PTM方式的特定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PTM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硬件负荷;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剩余容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式为PTM方式,所述CU 81对应于多个DU 82,所述CU 81还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CU 81和每个DU 82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管道;
在所述CU 81和多个DU 82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多播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式为PTP方式,所述CU 81对应于多个DU 82,当所述CU 81针对终端维护统一的第一用户面实体,且所述多个DU 82分别针对每个终端维护第二用户面实体时,所述CU 81还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CU 81和每个DU 82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管道;
在所述CU 81和多个DU 82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多播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式为PTP方式,所述CU 81和所述DU 82针对每个终端维护统一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和第二用户面实体,所述CU 81还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CU 81和所述DU 82之间建立针对每个终端的单独的用户面管道;
在所述CU 81和所述DU 82之间建立针对每个终端的能够区分的用户面多播管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控制装置80能够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90,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存储在存储器9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9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100,如图10所示,该基站100包括:天线101、射频装置102、基带装置103。天线101与射频装置1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02通过天线1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02,射频装置1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01发送出去。
基带装置1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0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04,与存储器1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06,用于与射频装置1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100采用CU-DU架构,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05上并可在处理器1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04调用存储器1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7所示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网络侧设备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2)

1.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集中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CU发送第一信令到所述DU;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多播广播服务MBS业务的信息,所述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DU将对所述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
在所述DU中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从所述DU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所述C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包括以下任意一项:点到多点PTM方式、点到点PTP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CU期望的小区信息和/或频点信息;
所述CU期望的小区类型信息和/或频点类型信息;
所述MBS业务的优先级信息;
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信息;
所述MBS业务是否能够被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抢占的信息;
所述MBS业务是否能够抢占其他MBS业务和/或单播业务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BS业务优先级与单播业务优先级的比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MBS业务的优先级高于、低于或等于的单播业务的优先级;
终端对MBS业务和单播业务之间的优先级的上报信息;
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MBS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和单播业务的优先级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PTM方式,所述在所述DU中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DU确定目标小区和/或目标频点;
所述DU在所述目标小区和/或所述目标频点上,为所述MBS业务预留所需的资源;
所述DU根据预留的资源,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小区信息,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小区信息对应的小区中的接纳成功的小区;
和/或,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频点信息,所述目标频点为所述频点信息对应的频点中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区信息对应的小区中包括未接纳成功的小区,和/或,所述频点信息对应的频点中包括未接纳成功的频点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DU发送未接纳成功信息到所述CU;
其中,所述未接纳成功信息包括:所述未接纳成功的小区的信息,和/或,所述未接纳成功的频点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所述DU从与所述DU相关的小区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小区;
和/或,所述目标频点是所述DU从与所述DU相关的频点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小区类型信息,所述目标小区是所述DU根据所述小区类型信息,从与所述DU相关的小区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小区;
和/或,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所述CU期望的频点类型信息,所述目标频点是所述DU根据所述频点类型信息,从与所述DU相关的频点中选择的接纳成功的频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DU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所述CU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CU通过以下任意一项,发送目标配置信息给终端:
广播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组播RRC信令、专用RRC信令、系统信息块SIB;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更新后的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CU发送第一信令到所述D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CU执行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确定使用所述第一方式对所述MBS业务进行发送;
确定将所述MBS业务的发送方式转换为所述第一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一操作,包括:
所述CU根据以下至少一项,执行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CU收集的MBS业务感兴趣信息;
所述DU的建议请求;
所述DU上报的MBS业务的测量信息;
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辅助信息或者请求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BS业务感兴趣信息的收集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CU触发终端上报MBS业务感兴趣信息;
终端主动上报MBS业务感兴趣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的建议请求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目标资源的占用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目标资源的传输效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终端的反馈情况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CU发送第二信令给所述DU;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MBS业务的测量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BS业务的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MBS业务的总资源占用量;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MBS业务的总资源占用量;
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每个或特定终端的PTP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资源占用量;
PTM方式的MBS业务的反馈信息;
针对PTP方式的MBS业务,配置上报的指定或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终端信息;
PTM方式的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总数目;
PTM方式的每个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PTM方式的特定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PTM方式的预设MBS业务列表中的MBS业务的激活终端数目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硬件负荷;
PTM方式和/或PTP方式的剩余容量。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PTM方式,所述CU对应于多个所述DU,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CU和每个所述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管道;
在所述CU和多个所述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多播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PTP方式,所述CU对应于多个DU,当所述CU针对终端维护统一的第一用户面实体,且所述多个DU分别针对每个终端维护第二用户面实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CU和每个所述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管道;
在所述CU和多个所述DU之间建立一个用户面多播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PTP方式,所述CU和所述DU针对每个终端维护统一的第一用户面实体和第二用户面实体,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在所述CU和所述DU之间建立针对每个终端的单独的用户面管道;
在所述CU和所述DU之间建立针对每个终端的能够区分的用户面多播管道。
20.一种信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CU和DU;其中,
所述CU用于:发送第一信令到所述DU;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MBS业务的信息,所述MBS业务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DU将对所述MBS业务进行第一方式的发送;
所述DU用于:生成所述MBS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到所述CU。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控制方法的步骤。
2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14979.1A 2020-08-13 2020-08-13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Active CN114079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979.1A CN114079871B (zh) 2020-08-13 2020-08-13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BR112023001235A BR112023001235A2 (pt) 2020-08-13 2021-08-10 Método e aparelho de controle de informações e estação-base.
MX2023001100A MX2023001100A (es) 2020-08-13 2021-08-10 Metodo y aparato de control de informacion y estacion base.
JP2023509810A JP7490887B2 (ja) 2020-08-13 2021-08-10 情報制御方法、装置及び基地局
KR1020237007797A KR20230048526A (ko) 2020-08-13 2021-08-10 정보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기지국
AU2021325237A AU2021325237A1 (en) 2020-08-13 2021-08-10 In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CA3188749A CA3188749A1 (en) 2020-08-13 2021-08-10 In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PCT/CN2021/111776 WO2022033474A1 (zh) 2020-08-13 2021-08-10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EP21855526.6A EP4199551A4 (en) 2020-08-13 2021-08-10 IN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US18/091,100 US20230140463A1 (en) 2020-08-13 2022-12-29 In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979.1A CN114079871B (zh) 2020-08-13 2020-08-13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9871A true CN114079871A (zh) 2022-02-22
CN114079871B CN114079871B (zh) 2023-02-03

Family

ID=8024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4979.1A Active CN114079871B (zh) 2020-08-13 2020-08-13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0463A1 (zh)
EP (1) EP4199551A4 (zh)
JP (1) JP7490887B2 (zh)
KR (1) KR20230048526A (zh)
CN (1) CN114079871B (zh)
AU (1) AU2021325237A1 (zh)
BR (1) BR112023001235A2 (zh)
CA (1) CA3188749A1 (zh)
MX (1) MX2023001100A (zh)
WO (1) WO2022033474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708A (zh) * 2011-11-08 2012-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Mbms业务优先级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0798898A (zh) * 2018-08-02 2020-0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cu和du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9386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WO2020149575A1 (en) * 2019-01-16 2020-07-23 Lg Electronics Inc. Sidelink resource handling for cu-du split based v2x communication
CN110536377A (zh) * 2019-08-15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父节点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027443A1 (en) 2020-08-06 2022-02-1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708A (zh) * 2011-11-08 2012-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Mbms业务优先级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0798898A (zh) * 2018-08-02 2020-0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cu和du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R3-204744 "MBS architecture discussion"", 《3GPP TSG_RAN\WG3_IU》 *
LENOVO等: "R3-204920 "Overview on NG RAN to support N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3GPP TSG_RAN\WG3_IU》 *
LENOVO等: "R3-204921 "Mode Decision and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PTM and PTP"", 《3GPP TSG_RAN\WG3_IU》 *
LENOVO等: "R3-204923 "5G MBS Transmission Mode and Area Control"", 《3GPP TSG_RAN\WG3_IU》 *
VIVO: "R2-2007034 "Dynamic PTM PTP switch for RRC Connected UE"", 《3GPP TSG_RAN\WG2_RL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88749A1 (en) 2022-02-17
BR112023001235A2 (pt) 2023-03-14
EP4199551A4 (en) 2024-01-24
KR20230048526A (ko) 2023-04-11
JP7490887B2 (ja) 2024-05-27
WO2022033474A1 (zh) 2022-02-17
JP2023537423A (ja) 2023-08-31
AU2021325237A1 (en) 2023-02-09
MX2023001100A (es) 2023-03-02
EP4199551A1 (en) 2023-06-21
US20230140463A1 (en) 2023-05-04
CN114079871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0959B (zh) 车联网业务拥塞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EP3689061B1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EP383661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ervice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141900B (zh) 电信设备和方法
CN105409319B (zh) 设备到设备(简称d2d)网络与无线基础设施的基于竞争的集成
US102010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data in multiple UEs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N111771422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多播业务区域管理和移动性
EP210144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mission control for service flow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scheme
KR20210125062A (ko)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구성
JP2016506176A (ja) 多重事業者デバイス間マルチキャスティングまたはブロードキャスティング通信
CN112352445A (zh) 用于在辅助和ad-hoc组合模式中发送和/或接收消息的设备
CN104270725A (zh) 指示信息的确定、处理以及请求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3538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CN115462100A (zh) 用于组播/广播会话的接入网信令和资源分配
KR20230004776A (ko)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관리 방법, 장치, 전자 설비, 저장 매체
EP3902295B1 (en) Scheduling method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5699816A (zh) 用于在双连接下进行侧行链路中继通信的方法
CN115314970A (zh) 发现和选择中继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3455028A (zh) 基于mbms多级承载质量指示符的动态mbms/单播承载建立
WO2022206813A1 (en) Methods, ue, relay ue, and network node for communication over sidelink
CN114079871B (zh)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Kousaridas et al. Local end-to-end paths for low latency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US20220295330A1 (en) Configurations for availability of interfaces used in v2x communications
KR102667781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트래픽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CN112787768B (zh) 一种业务接收方法、业务发送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