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589A -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1589A
CN114071589A CN202010750256.XA CN202010750256A CN114071589A CN 114071589 A CN114071589 A CN 114071589A CN 202010750256 A CN202010750256 A CN 202010750256A CN 114071589 A CN114071589 A CN 114071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link
indi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02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1589B (zh
Inventor
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02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158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7912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3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1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1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采用本发明,能够根据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Context,快速恢复切换链路传输的业务对应的原链路连接,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Description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的通信方式包括:直连链路通信方式和Uu链路(Uu Path)通信方式。直连链路通信方式是指用户设备之间建立直连链路,比如:PC5链路(PC5 Path)进行通信,在直连链路上所传输的业务主要是ProSe(Proximity-Based Services,接近基础服务);Uu链路通信方式是指用户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转发通信,对应的通信链路为Uu链路。
目前,用户设备根据策略切换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会删除原链路;用户设备在利用直连链路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过程中,若需要恢复Uu链路以传输业务,比如:由于PC5链路连接信号变差或者发生RLF(Radio Link Failure,无线链路失败)需要恢复Uu链路以传输业务,则需要CN(Core Network,核心网)重新建立用于传输业务的Uu链路连接,时延较长,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快速恢复Uu链路连接,减少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时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设备,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包括: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在调用所述存储代码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设备,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包括: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在调用所述存储代码时,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保留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从而能够根据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Context,快速恢复切换链路传输的业务对应的原链路连接,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有效避免数据传输中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的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及上述附图中的属于“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的场景图。如图1所示,在该链路切换指示方法的场景图中,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之间首先通过第一网络设备102进行业务传输,即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之间通过Uu链路进行业务传输;若第一用户设备101建立与第二用户设备103的PC5链路,即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之间通过PC5链路直接通信以进行业务传输,则第一用户设备101在成功建立PC5链路的之前或之后或同时,向第一网络设备102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Context(上下文),其中,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用户设备101和/或第二用户设备103;进而在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之间需要恢复在Uu链路上传输业务时,无需CN(Core Network,核心网)执行重新建立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通信的Uu链路连接相关操作,比如:CN(Core Network,核心网)建立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Session(会话)的操作、根据CN配置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参数建立Uu链路的业务承载的操作,而是直接根据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Context快速恢复用于传输业务的Uu链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网络设备之间通过Uu链路通信,前述切换链路的操作是将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由Uu链路切换到PC5链路传输。在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由Uu链路切换到PC5链路传输后,第一用户设备101可保留与网络设备之间的Uu链路,但保留的Uu链路并不用于传输前述已切换链路传输的可通过PC5链路传输的业务,而是执行其他传输业务,比如:第一用户设备101通过网络设备与其他外部网络通信的传输业务、第一用户设备101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必须通过网络设备转发传输的业务等;或者,第一用户设备101还可保留与网络设备之间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配置,但会删除Uu链路。若需要在Uu链路上重新传输前述切换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则需要根据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Context恢复用于传输前述切换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的Uu链路连接。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还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已建立PC5链路,即告知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已建立PC5链路;和/或: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即告知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和/或: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用户设备切换到Inactive(非激活态)。
Inactive的用户设备在一定的RNA(RAN Notification Area,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移动不需要通知网络设备,用户设备会保留一定配置,比如:目前,用户设备会保留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和SDAP(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等配置以及原Pcell(Primary Cell,主小区)的一些lower-layer(低层)配置,如果网络需要调度用户设备或者用户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则需要将用户设备迁移到Connect(连接态),恢复保留的配置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只受一个网络设备控制,即用户设备的主基站只有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受同一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比如:在第一用户设备101和第二用户设备103的状态,均受第一网络设备102控制的场景下,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Context,包括:第一网络设备102保留第一用户设备101和/或第二用户设备103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Context。
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受同一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已建立PC5链路,则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获知第一用户设备101和/或第二用户设备103已建立PC5链路。
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受同一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则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获知第一用户设备101切换链路,且未中断第一用户设备101的业务传输,和/或,获知第二用户设备103切换链路,且未中断第二用户设备103的业务传输。
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受同一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用户设备切换到Inactive,则由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一用户设备101和/或第二用户设备103切换到Inactive。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分别受不同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比如:在第一用户设备101的状态受第一网络设备102控制,且第二用户设备103的状态受第二网络设备104控制的场景下,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Context,包括:第一网络设备102保留第一用户设备101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第一用户设备101的Context,和/或,第一网络设备102通知第二网络设备104保留第二用户设备103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第二用户设备103的Context。
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分别受不同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已建立PC5链路,则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获知第一用户设备101已建立PC5链路,和/或,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第二网络设备104:第二用户设备103已建立PC5链路。
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分别受不同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则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获知第一用户设备101切换链路,且未中断第一用户设备101的业务传输,和/或,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第二网络设备104:第二用户设备103切换链路,且未中断第二用户设备103的业务传输。
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分别受不同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用户设备切换到Inactive,则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一用户设备101切换到Inactive,和/或,第一网络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第二网络设备104将第二用户设备103切换到Inactive。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定于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TerminalEquipment)、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用户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定于基站等可提供无线通信通能的装置。基站包括但不限定于在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比如:基地无线收发站(英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比如:节点B(NodeB),在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比如: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比如: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5G新空口(New Radio,简称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之间采用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受同一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一网络设备102之间的通信接口为Uu接口,第二用户设备103与第一网络设备102之间的通信接口为Uu接口;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之间的直连通信接口为PC5接口;第一网络设备102还可与核心网105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前述两个用户设备的状态分别受不同网络设备控制的场景下,第一用户设备101通过Uu接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2通信,第二用户设备103通过Uu接口与第二网络设备104通信;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之间的直连通信接口为PC5接口;第一网络设备102与第二网络设备104通过核心网105通信,即第一网络设备102可将相应的通知消息通过核心网105传输给第二网络设备104,又即若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4均为基站,则第一网络设备102通过基站接口通知第二网络设备104执行前述通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设备101与第二用户设备103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PC5链路进行直连链路通信外,还可通过其他类型直连链路通信;在直连链路上所传输的业务主要是ProSe(Proximity-Based Services,接近基础服务),进而相同的业务在直连链路上传输时和在Uu链路上传输时的传输业务配置可不相同。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终端或者存储介质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所述链路切换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S21: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Context(上下文)。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Context,快速恢复切换链路传输的业务对应的原链路连接,减少第一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时延,有效避免数据传输中断。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终端或者存储介质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链路切换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S201: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执行步骤S202。
S202: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Context,快速恢复切换链路传输的业务对应的原链路连接,减少第一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时延,有效避免数据传输中断。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1、步骤S201至S202描述的方法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后续实施例的描述。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终端或者存储介质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执行步骤S301。
S301: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是指用户设备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的配置,即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可对应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所述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可以是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配置,包括:MAC(物理)层或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组的参数或测量等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配置可以作为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存储在网络设备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包括:在Uu链路上传输的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即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传输业务。在建立PC5链路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即在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PC5链路通信;第一用户设备可将原本在Uu链路上传输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转移到PC5链路上继续传输,即可在PC5链路上传输原本在Uu链路传输的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除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的场景,第一用户设备也可在接收到用于指示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上下文Context的指示信息的场景,或者接收到相关业务可以通过PC5链路传输的指示信息的场景,比如:第一用户设备在接收到NAS(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发送的指示信息的场景,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生成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用户设备还可以在其它有需求的场景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可通过Uu链路(Uu接口)与网络设备通信,即第一用户设备可通过Uu链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在建立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PC5链路的之前或之后或同时,即在接近建立PC5链路的时间段内,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其中,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是指第一用户设备将与第二用户设备传输业务的链路由Uu链路切换到PC5链路,但是原来在Uu链路上传输的可通过PC5接口传输的业务并未中断传输,而是迁移到PC5链路上继续传输,或者在PC5链路上传输新的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若用户设备原本在Uu链路上传输的业务均是可切换到PC5链路传输的业务,则第一用户设备可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的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网络设备保留第一用户设备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上下文Context,以在后续用户设备需恢复Uu链路以传输业务时,直接使用保留的用户设备传输业务配置和/或上下文Context快速恢复Uu链路连接,减少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时延,避免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中断。
S302: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与第二用户设备交互,以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Source ID(源标识)、Destination ID(目的标识)、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Identity,TMSI)、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是指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小区标识包括PCI(Physical Cell ID,物理小区标识)和/或基站标识。
S303: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与网络设备通信的Uu链路(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3还可在步骤S301之前或同时执行,并不只限定于在步骤S301之后执行。
S304:网络设备接收第三指示信息;和/或: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者多个flow(业务流)被允许由Uu链路承载切换到PC5链路承载。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后,即可知晓可能会由Uu链路承载切换到PC5链路承载的第一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者多个flow和/或所述一个或多个flow对应的无线承载。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可由其他外部网络通过核心网发送给网络设备,也可由用户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还可由网络设备所在网络中的网元通过后台配置的方式配置给网络设备,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发送或配置给网络设备,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网络设备可通过第三指示信息,获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还可直接从第一用户设备获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确定与第一用户设备对端通信的第二用户设备,进而网络设备可对应保留第二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等与恢复Uu链路连接的相关配置。
S305: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由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即在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以传输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即通过Uu链路传输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执行步骤S306。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5还可在步骤S304之前或同时执行,并不限定于只在步骤S304之后执行。
S306: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则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即告知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已建立PC5链路;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即告知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用户设备需要恢复在Uu链路上传输业务,比如:将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原本在Uu链路传输的业务转移到PC5链路传输后,又需要将这些业务恢复到Uu链路上传输,则执行步骤S307。
S307: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或建立Uu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接收用于指示恢复Uu链路以传输业务的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生成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第一用户设备可在检测PC5链路的信号变差时,比如:在PC5链路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时,自动生成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第一用户设备在有其他新的需要通过Uu链路传输的业务时,自动生成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与网络设备通信的Uu链路(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恢复或建立Uu链路,以使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该Uu链路传输业务,比如:将在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切换到Uu链路上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即保留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当前在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原本在Uu链路上传输时的相关Uu链路的配置,比如:业务在Uu链路上传输的无线承载配置和其他测量等配置,相关Uu链路的配置可以是根据步骤S306保留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获得的。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即恢复由在Uu链路切换到当前在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原本在Uu链路上传输时的相关Uu链路的配置,相关Uu链路的配置可以是根据步骤S306保留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获得的。
具体地,若网络设备在Uu链路上恢复在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第一用户设备可在Uu链路上继续传输原本在PC5链路上传输的未完成的传输业务。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即网络设备可根据步骤S306保留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快速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以使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新的业务承载和/或新的传输业务配置执行新的传输业务,新的传输业务可能与第二用户设备相关,比如:第一用户设备执行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视频通话传输业务,也可能与第二用户设备无关,比如:第一用户设备加载网页的传输业务。
S308: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S309: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恢复或建立Uu链路,以使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该Uu链路传输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则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Context,避免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由Uu链路切换到PC5链路传输业务时,完全删除Uu链路连接,造成在恢复Uu链路传输业务时,需花费较长的时间重新建立对应的Uu链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保留的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Context,快速恢复切换链路传输的业务对应的原链路连接,减少第一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时延,有效避免数据传输中断,提高了传输数据的实时性。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如图4所示,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包括:存储装置401和处理器402;并且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还可以包括数据接口403、用户接口404。各个硬件之间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总线建立连接。
通过所述数据接口403,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可以和其他终端、服务器等设备之间交互数据;所述用户接口404用于实现用户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之间的人机交互;所述用户接口404可提供触摸显示屏、物理按键等实现用户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之间的人机交互。
所述存储装置40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装置401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存储装置401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所述处理器4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所述处理器4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等。上述PLD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等。
对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的情况:
所述存储装置40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402,在调用所述存储代码时,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通过所述PC5链路,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或建立Uu链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源标识Source ID、目的标识Destination I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是指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小区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CI和/或基站标识。
对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为网络设备的情况:
所述存储装置40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402,在调用所述存储代码时,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由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flow被允许由Uu链路承载切换到PC5链路承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标识包括源标识Source ID、目的标识Destination I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CI和/或基站标识。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如图5所示,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5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501,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501,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PC5链路,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501,还用于向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或建立Uu链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源标识Source ID、目的标识Destination I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是指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小区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CI和/或基站标识。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如图6所示,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保留模块602,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由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flow被允许由Uu链路承载切换到PC5链路承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保留模块602,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标识包括源标识Source ID、目的标识Destination I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CI和/或基站标识。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步骤S21、步骤S301至S303、S307中任意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智能终端中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智能终端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步骤S201至S202、步骤S304至S306、S308至S309中任意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智能终端中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智能终端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8)

1.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PC5链路,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或建立Uu链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
8.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源标识Source ID、目的标识Destination I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项。
10.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是指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小区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CI和/或基站标识。
11.一种链路切换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则由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所述PC5链路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PC5链路之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Uu链路通信。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flow被允许由Uu链路承载切换到PC5链路承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小区标识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非激活态Inactive。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已建立所述PC5链路;
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链路,且未中断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传输。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保留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在所述Uu链路上恢复在所述PC5链路上传输的业务配置;
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建立新的业务承载和/或生成新的传输业务配置。
20.如权利要求12-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21.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标识包括源标识Source ID、目的标识Destination I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项。
22.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CI和/或基站标识。
23.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包括: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在调用所述存储代码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24.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设备包括:存储装置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在调用所述存储代码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2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25.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26.一种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切换指示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保留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保留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保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业务配置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22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切换指示方法。
CN202010750256.XA 2020-07-30 2020-07-30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71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0256.XA CN114071589B (zh) 2020-07-30 2020-07-30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107912 WO2022022383A1 (zh) 2020-07-30 2021-07-22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芯片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0256.XA CN114071589B (zh) 2020-07-30 2020-07-30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589A true CN114071589A (zh) 2022-02-18
CN114071589B CN114071589B (zh) 2023-04-25

Family

ID=8003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0256.XA Active CN114071589B (zh) 2020-07-30 2020-07-30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1589B (zh)
WO (1) WO2022022383A1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06349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Access For Local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3338526A (zh) * 2011-01-10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上下文相关资源的释放方法和设备
CN103379570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140342735A1 (en) * 2013-05-14 2014-11-20 Htc Corporation Proximity-based service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150139203A1 (en) * 2013-11-21 2015-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link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channel concurrency
US20150172964A1 (en) * 2012-01-18 2015-06-18 Zte Corporation Ue context release method, enb and home enb gateway
CN105848224A (zh) * 2016-03-11 2016-08-1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EP3121974A1 (en) * 2015-07-24 2017-01-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prose relay ue activation
CN107027104A (zh) * 2016-02-01 2017-08-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v2x消息的方法、网关、基站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7251642A (zh) * 2015-11-05 2017-10-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连接建立方法
CN107787600A (zh) * 2015-06-26 2018-03-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动态蜂窝小区重选
CN10899012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155953A (zh) * 2016-12-29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328483A (zh) * 2016-07-04 2019-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0140414A (zh) * 2017-01-03 2019-08-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轻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35485A (zh) * 2017-04-28 2019-09-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373587A1 (en) * 2018-06-07 2019-12-05 Intel Corporation Full bandwidth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unlicensed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CN111226463A (zh) * 2017-10-20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14881A (zh) * 2020-02-11 2020-06-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链路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34131A (zh) * 2017-11-13 2020-07-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管理ue上下文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6691B2 (en) * 2012-01-16 2016-1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oximity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06349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Access For Local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3338526A (zh) * 2011-01-10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上下文相关资源的释放方法和设备
US20150172964A1 (en) * 2012-01-18 2015-06-18 Zte Corporation Ue context release method, enb and home enb gateway
CN103379570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140342735A1 (en) * 2013-05-14 2014-11-20 Htc Corporation Proximity-based service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150139203A1 (en) * 2013-11-21 2015-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link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channel concurrency
CN107787600A (zh) * 2015-06-26 2018-03-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动态蜂窝小区重选
CN107113916A (zh) * 2015-07-24 2017-08-2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改进的接近服务中继ue激活
EP3121974A1 (en) * 2015-07-24 2017-01-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prose relay ue activation
CN107251642A (zh) * 2015-11-05 2017-10-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连接建立方法
CN107027104A (zh) * 2016-02-01 2017-08-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v2x消息的方法、网关、基站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5848224A (zh) * 2016-03-11 2016-08-1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9328483A (zh) * 2016-07-04 2019-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9155953A (zh) * 2016-12-29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140414A (zh) * 2017-01-03 2019-08-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轻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35485A (zh) * 2017-04-28 2019-09-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9012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226463A (zh) * 2017-10-20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34131A (zh) * 2017-11-13 2020-07-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管理ue上下文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US20190373587A1 (en) * 2018-06-07 2019-12-05 Intel Corporation Full bandwidth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unlicensed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CN111314881A (zh) * 2020-02-11 2020-06-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链路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TRI: """Discussion on PC5 handover and Uu handover for V2X""", 《3GPP TSG-RAN2#93BIS R2-162488》 *
PANASONIC R AMP等: ""Traffic switching and Coming back to Uu from PC5"",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2 R2-156196》 *
孙磊;谢圣东;任冶冰;董江波;缪庆兵: "5G小基站协议栈软件技术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2383A1 (zh) 2022-02-03
CN114071589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3272B (zh) 副链路中继架构中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8990116B (zh)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024295B (zh)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US10595350B2 (en) Service continuity ensuring method, control plane gateway,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CN108684218B (zh) 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8601051B (zh)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90117653A (ko) 통신 방법 및 기기
CN11051980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99944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636562A (zh) 一种无线回程路径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1869263A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6145575A1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KR20200081454A (ko) 네트워크 전환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단말기 디바이스
CN113543114B (zh) 多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205883A (zh) 网络切片重映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39267B (zh) 服务节点更新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4339714B (zh) 传输配置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105092A (zh) 双连接重建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015977A1 (ja) 通信処理システム、通信処理方法、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と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6792438A (zh)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024301A1 (zh) 一种保证数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4071589B (zh) 链路切换指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60200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路径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14600548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JP2022528327A (ja) 無線通信の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