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446B -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1446B
CN114071446B CN202010771842.2A CN202010771842A CN114071446B CN 114071446 B CN114071446 B CN 114071446B CN 202010771842 A CN202010771842 A CN 202010771842A CN 114071446 B CN114071446 B CN 1140714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fp
offset
start posi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18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1446A (zh
Inventor
姜蕾
李�根
潘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18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144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542 priority patent/WO202202848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1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1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终端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在终端的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能够在FFP起始位置就立即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在该FFP时长进行正常通信,确保了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帧的设备(Frame Based Equipment,简称FBE)指设备的发送或接收定时采用周期结构,其周期为固定帧周期(Fixed Frame Period,简称FFP)。FBE节点采用基于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简称LBT)的信道接入机制占用信道,在某个FFP的开始时刻启动传输之前,发起节点将执行信道空闲估计(Clear Channel Assess,CCA),如果判断为空闲,发起节点可以立即进行发送,否则在紧接着的FFP时长内不允许发起节点进行发送。然而,终端在FFP起始位置时可能还不具备发送条件,这将导致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无法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能够解决因终端在FFP起始位置不具备发送条件而导致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所述信号是在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在其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的,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所述信号是在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在其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的,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网络侧设备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或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存在偏移量时,终端可以在FFP的起始位置发送除了调度或者配置的上行信息之外的合适的信号,以实现终端能够在FFP起始位置就立即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在该FFP时长进行正常通信,确保了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至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终端的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FFP起始位置发送的信号可以理解为上行信号。
终端可以在FFP起始位置发送合适的信号或特定的信号,为了更好地区分终端在FFP起始位置发送的信号与其他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终端在FFP起始位置发送的信号统称为特定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特定信号可以包括循环前缀扩展(Cyclic Prefix extension,CPE)、信道探测用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对于网络侧设备而言,网络侧设备可以接收终端在其FFP的起始位置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例如SRS、DMRS或PUSCH等。
上述偏移量的长度可以由协议预定义,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还可以为随机产生的值。
为了较简单地区分上述两种偏移量,可以将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称为第一偏移量,而将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第二偏移量。
终端发送的特定信号的长度可以由偏移量确定,其长度可以等于偏移量的长度,也就是说,特定信号可以填充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全部间隔,或填充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全部间隔,这样,在偏移量的长度内,终端进行连续的传输。
终端发送的特定信号的长度也可以小于偏移量的长度,也就是说,特定信号可以填充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部分间隔,或填充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部分间隔,这样,在偏移量的长度内,终端从FFP的起始位置开始传输,传输长度小于偏移量。也就是说,终端在偏移量内的传输与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开始的传输或者第一上行信号的传输之间存在时间间隔。
如果这些传输的相邻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超过例如16μs,则终端无需执行额外的CCA。如果这些传输的相邻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例如16μs,则终端在继续传输之前,可执行额外的CCA,仅当CCA判断信道为空闲时继续传输。所有相邻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都计入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的时长。
其中,术语COT定义为:在某个已开始发送的FFP时长内,对应的发起节点(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无需重新估计信道的可用性便可传输的总时长。
COT的时长不能超过FFP长度的例如95%,并且在COT后紧接着一个空闲时段(IdlePeriod),空闲时段持续至下一个Fixed Frame Period的开始时刻才结束,这样空闲时段的长度至少为FFP长度的例如5%,其最小值可为例如100μs。
发起节点还可以将COT内某些时段的指定信道的使用权授权给一到多个关联的响应节点进行传输。响应节点如果在发起节点指示授权的最后一次传输结束之后最多间隔16μs后就发起传输,则其在传输之前无需执行CCA;否则,响应节点可在授权的传输时段开始之前执行CCA,如果判断信道为忙,则可放弃此授权,如果判断信道为空闲,则可在指定信道上启动传输,最多可占用当前FFP时长内COT的剩余部分,在剩余部分的时间范围内,响应节点也可启动多次传输,只要相邻传输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例如16μs即可,响应节点传输完毕后可放弃此授权。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或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存在偏移量时,终端可以在FFP的起始位置发送除了调度或者配置的上行信息之外的合适的信号,以实现终端能够在FFP起始位置就立即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在该FFP时长进行正常通信,确保了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
由于终端的FFP起始位置(starting position)比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因此,终端的FFP先于网络侧设备的FFP。这时,终端在这段提前的时间内可以发送特定信号,以实现终端能够在FFP起始位置就立即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在该FFP时长进行正常通信,确保了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
为了确保终端进行CCA时,能够顺利地抢到信道,因此,可以将终端进行CCA的时段设置为与网络侧设备的FFP的COT时段错开,或者说,将终端进行CCA的时段设置为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
鉴于此,终端不期望第一偏移量大于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否则,终端进行CCA的时段会落入网络侧设备的FFP的COT时段,从而导致终端在进行CCA时由于网络侧设备占用了信道而无法抢到信道。
因此,该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偏移量设置为小于或等于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能够防止网络侧设备在上一个FFP内的传输影响了终端的CCA检测,有利于终端进行CCA时能够顺利地抢到信道,从而提高了终端的通信性能。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FFP长度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长度相等或呈倍数关系。
该实施方式中,终端的FFP周期(即FFP长度)可以复用网络侧设备的FFP周期,或者,也可以为终端配置新的FFP周期,该新的FFP周期可以与网络侧设备的FFP周期呈倍数关系,例如新的FFP周期可以为网络侧设备的FFP周期的两倍,或者,网络侧设备的FFP周期可以为新的FFP周期的两倍等等。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因此,终端的FFP起始位置先于其被配置的上行传输开始时间,即第二偏移量大于0。终端可以按照协议预定义或者网络侧设备的配置,在第一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特定信号,例如CPE、SRS、DMRS或者其组合,终端在第一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特定信号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偏移量。这样,终端在FFP时长内发送的上行信号即为特定信号和第一上行信号。
终端发送特定信号之后,可以在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发送第一上行信号,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可以通过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通过网络侧设备调度。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这段提前的时间内发送合适的信号,使终端能够在FFP起始位置就立即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在该FFP时长进行正常通信,确保了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
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根据第二偏移量和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COT进行初始化,当第二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终端可以初始化COT,当第二偏移量大于第一阈值时,终端可以不初始化COT。进一步的,当第二偏移量大于第一阈值时,终端可以选择不自己初始化COT,而可以选择共享网络侧设备初始化的COT。
上述第一阈值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也可以由协议约定。
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在第二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才初始化COT,这样,能够避免终端在第二偏移量较大的情况下发送太多不必要的上行信号,从而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通信性能。
作为特例,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重合,即第二偏移量为0,那么终端可以在FFP起始位置直接发送第一上行信号,并且,终端可以在发送第一上行信号之前,对COT进行初始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信号既可以是有效上行信号,也可以包括有效上行信号和填充于有效上行信号之前的第二上行信号,有效上行信号例如可以包括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SRS等。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包括CPE、SRS和DMRS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信号的类型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者,
所述信号的类型由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确定。
该实施方式中,特定信号的类型可以由协议预定义,也可以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还可以由偏移量的长度确定。
以下提供由偏移量的长度确定特定信号类型的实施方式。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符号(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mbol,OS),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CPE。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包括第三上行信号和CPE中的至少一项,第三上行信号可包括SRS、DMRS、PUSCH中的至少一项。
上述实施方式中,如果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OS,特定信号的类型为CPE;如果偏移量的长度等于一个OS,特定信号的类型可以为SRS、DMRS、PUSCH中的至少一项;如果偏移量的长度大于一个OS,特定信号的类型可以为SRS、DMRS、PUSCH中的至少一项和CPE。例如,假设偏移量为(N*OFDM symbol length+X)μs,则在N个OS上发送第三上行信号,并填充Xμs的CPE。当X等于0时,特定信号的类型不包括CPE。
对于网络侧设备而言,当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S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述第三上行信号,这里第三上行信号即相当于前述所提到的第一信号,例如SRS、DMRS或PUSCH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结合图3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一:
如图3所示,终端的FFP先于网络侧设备的FFP,二者FFP起始位置的第一偏移量小于一个OS(即部分OFDM符号,partial OS),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与slot边缘(boundary)对齐。若终端自己初始化COT,则可以在第一偏移量内填充CPE。终端在自己的FFP1之前侦听到信道为空后开始进行传输,在slot boundary之前的partial OS内发送CPE,然后从slot boundary开始上行传输。网络侧设备在自己的FFP1之前做CCA时检测到信道为忙,则放弃在该FFP1内进行传输。终端在自己的FFP2没有信息需要传输,网络侧设备在自己的FFP2之前做CCA,侦听到信道为空,开始进行下行传输。
此外,该示例中,如果网络侧设备配置的上行信号的开始时刻为图3中的位置a,则在该示例中,第二偏移量等于第一偏移量,并且第二偏移量小于一个OS。协议预定义或网络侧设备配置:当第二偏移量小于或等于1个OS时(这里可以理解为第一阈值为1个OS),终端可以初始化COT。此时该FFP满足条件,并且在第二偏移量内填充CPE。具体的,终端在自己的FFP1之前侦听到信道为空后开始进行传输,在slot boundary之前的partial OS内发送CPE,然后从slot boundary开始上行传输。网络侧设备在自己的FFP1之前做CCA时检测到信道为忙,则放弃在该FFP1内进行传输。终端在自己的FFP2没有信息需要传输,网络侧设备在自己的FFP2之前做CCA,侦听到信道为空,开始进行下行传输。
该示例中,网络侧设备和终端的FFP起始位置的偏移量最小可以为一个CCA的长度,例如9us,最大不超过一个OS,也可以是之间的任意值。网络侧设备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给终端配置这个偏移量。
示例二:
如图4所示,当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的第一偏移量大于或等于一个OS,终端可以在这些符号上发送SRS、DMRS或PUSCH。同时,当第一偏移量不是OS的整数倍时,最初的partial OS内终端可以发送CPE,剩余的整数个OS内,终端可根据配置发送SRS、DMRS、PUSCH等上行信号。此时,网络侧设备可以在对应的OS上检测SRS、DMRS或PUSCH等上行信号。若网络侧设备检测到这些上行信号,则网络侧设备可放弃下行传输。若网络侧设备没有检测到这些上行信号,则网络侧设备可以做CCA,当网络侧设备检测到信道为空时,网络侧设备可以进行下行传输。
此外,该示例中,如果网络侧设备配置的上行信号的开始时刻为图4中的位置b,则在该示例中,第二偏移量等于第一偏移量,并且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一个OS。协议预定义或网络侧设备配置:当第二偏移量小于或等于3个OS时(这里可以理解为第一阈值为3个OS),终端可以初始化COT。图4中,第二偏移量等于1个OS,此时该FFP满足条件,终端可以在该OS上发送SRS、DMRS或PUSCH。同时,当第二偏移量不是OS的整数倍时,最初的partial OS内终端可以发送CPE,剩余的整数个OS内,终端可根据配置可以发送SRS、DMRS、PUSCH等上行信号。此时,网络侧设备可以在对应的OS上检测SRS、DMRS或PUSCH等上行信号。若网络侧设备检测到这些上行信号,则网络侧设备可放弃下行传输。若网络侧设备没有检测到这些上行信号,则网络侧设备可以做CCA,当网络侧设备检测到信道为空时,网络侧设备可以进行下行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或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存在偏移量时,终端可以在FFP的起始位置发送除了调度或者配置的上行信息之外的合适的信号,以实现终端能够在FFP起始位置就立即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在该FFP时长进行正常通信,确保了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息传输装置,或者,该信息传输装置中的用于执行信息传输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信息传输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信息传输装置300包括:
发送模块301,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FFP长度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长度相等或呈倍数关系。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扩展CPE、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信号的类型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者,
所述信号的类型由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确定。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CPE。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包括第三上行信号和CPE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三上行信号包括SRS、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随机产生。
可选的,信息传输装置300还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非移动终端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图2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所述信号是在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在其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的,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扩展CPE、SRS和DMRS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信号的类型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者,
所述信号的类型由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确定。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CPE。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包括第三上行信号和CPE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三上行信号包括SRS、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随机产生。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FFP长度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长度相等或呈倍数关系。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第一阈值;
其中,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当所述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不对所述COT进行初始化。
需要说明的是,图2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实施方式和相关说明均可以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息传输装置,或者,该信息传输装置中的用于执行信息传输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信息传输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信息传输装置500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所述信号是在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在其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的,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扩展CPE、SRS和DMRS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信号的类型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者,
所述信号的类型由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确定。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CPE。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包括第三上行信号和CPE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三上行信号包括SRS、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随机产生。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FFP长度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长度相等或呈倍数关系。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
可选的,信息传输装置500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配置第一阈值;
其中,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当所述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不对所述COT进行初始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图6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存储在存储器6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600为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600为网络侧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9所示,该网络侧设备700包括:天线71、射频装置72、基带装置73。天线71与射频装置7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72通过天线7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7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7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72,射频装置7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7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7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7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73包括处理器74和存储器75。
基带装置7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7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74,与存储器7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7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7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76,用于与射频装置7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75上并可在处理器7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74调用存储器7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6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图10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10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01、网络模块1002、音频输出单元1003、输入单元1004、传感器1005、显示单元1006、用户输入单元1007、接口单元1008、存储器1009、以及处理器10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0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041和麦克风10042,图形处理器10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0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061。用户输入单元1007包括触控面板10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072。触控面板10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0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10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10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0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0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0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0中。
其中,射频单元1001,用于:
在所述终端的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FFP长度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长度相等或呈倍数关系。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扩展CPE、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信号的类型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者,
所述信号的类型由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确定。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CPE。
可选的,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包括第三上行信号和CPE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三上行信号包括SRS、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随机产生。
可选的,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处理器1010用于:
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或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存在偏移量时,终端可以在FFP的起始位置发送除了调度或者配置的上行信息之外的合适的信号,以实现终端能够在FFP起始位置就立即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在该FFP时长进行正常通信,确保了终端在该FFP时长的通信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者,实现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者,实现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30)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循环前缀扩展CPE;
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第三上行信号,所述第三上行信号包括信道探测用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FFP长度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长度相等或呈倍数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扩展CPE、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一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随机产生。
10.根据权利要求1、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
11.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终端的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
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小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循环前缀扩展CPE;
若所述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OFDM符号,则所述信号的类型为第三上行信号,所述第三上行信号包括信道探测用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提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的空闲时段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FFP长度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长度相等或呈倍数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比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提前。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包括循环前缀扩展CPE、信道探测用参考信号S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一项。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的长度由协议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随机产生。
20.根据权利要求11、15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
2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在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在其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道探测用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第一阈值;
其中,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当所述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不对所述COT进行初始化。
25.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在偏移量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在其固定帧周期FFP的起始位置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偏移量的长度,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信道探测用参考信号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网络侧设备的FFP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或者,
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为:有效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或在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之前填充的第二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所述有效上行信号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调度的上行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偏移量为所述终端的FFP起始位置与第一上行信号的开始发送时刻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配置第一阈值;
其中,当所述偏移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对信道占用时间COT进行初始化;当所述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不对所述COT进行初始化。
2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29.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3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CN202010771842.2A 2020-08-04 2020-08-04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ctive CN114071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1842.2A CN114071446B (zh) 2020-08-04 2020-08-04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CT/CN2021/110542 WO2022028480A1 (zh) 2020-08-04 2021-08-04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1842.2A CN114071446B (zh) 2020-08-04 2020-08-04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446A CN114071446A (zh) 2022-02-18
CN114071446B true CN114071446B (zh) 2023-05-05

Family

ID=80120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1842.2A Active CN114071446B (zh) 2020-08-04 2020-08-04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1446B (zh)
WO (1) WO202202848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933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316737A (zh) * 2017-11-17 2020-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424B (zh) * 2014-05-22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设频谱资源检测与占用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6090567A1 (zh) * 2014-12-10 2016-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MY192558A (en) * 2015-04-08 2022-08-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te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bands
CN106162658B (zh) * 2015-04-24 2021-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6455087B (zh) * 2015-08-06 2021-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7171325A1 (ko) * 2016-03-27 2017-10-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11140708B2 (en) * 2018-07-30 2021-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based equipment operation of NR unlicensed
CN111182635B (zh) * 2018-12-21 2024-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段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278123B (zh) * 2019-02-02 2022-08-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段的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6737A (zh) * 2017-11-17 2020-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784933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8480A1 (zh) 2022-02-10
CN114071446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1478B (zh) 在长期演进中的许可辅助接入操作中共享信道
EP4195828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and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US20240172277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KR20230079275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단말, 네트워크 측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437448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3810997A (zh) Srs资源指示方法、srs资源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301647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WO2022194056A1 (zh) 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071446B (zh)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14374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152254A1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127850A1 (zh) Pdcch监听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2017491A1 (zh) 信道测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24510233A (ja) 伝送処理方法、装置及び端末
CN114765481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ue
WO2022068750A1 (zh) 探测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07000A1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EP4383777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channel access processing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CN114080043B (zh) 资源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3072209A1 (zh)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496469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伝送方法、装置、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WO202215227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ue
WO2023040778A1 (zh) 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30354064A1 (en) Sig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4503007A (ja) リソース選択方法、省電力処理方法、装置及び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