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434A -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1434A
CN114071434A CN202010767022.6A CN202010767022A CN114071434A CN 114071434 A CN114071434 A CN 114071434A CN 202010767022 A CN202010767022 A CN 202010767022A CN 114071434 A CN114071434 A CN 114071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nnel
transmission
internet
data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70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70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14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008 priority patent/WO2022028293A1/zh
Priority to EP21852819.8A priority patent/EP418501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071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434A/zh
Priority to US18/163,685 priority patent/US20230269791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联网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以适配二者之间传输的多样化的上网数据;传输通道包括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和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中的至少两个。在进行联网时,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及其数据特征,并根据数据特征从该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中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第一上网数据至第二电子设备,可使得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更高效或者更节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联网系统和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例如手机,以及手表、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电视、空调等智慧生活产品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和电子设备的联网(或上网)方式也越来越多。
电子设备之间通常会存在某一电子设备借助另一电子设备进行联网访问网络的情况,例如手表借助手机进行联网,常见的电子设备之间借助联网的方式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以及Wi-Fi Direct(Wi-FiP2P)、蓝牙(Bluetooth,BT)、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Energy,BLE)和移动热点(Mobile Hotspot)等方式。
当前,电子设备之间在借助联网的时候,通常是基于单一类型的联网方式建立单一的传输通道传输上网数据以实现网络访问,但是由于联网时传输的上网数据的多样性,单一的传输通道通常不能适配多样化的上网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联网方法,电子设备之间支持多个(或者多条)类型不同的传输通道,在进行联网的时候,可以根据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从多个类型不同的传输通道中选择合适的传输通道进行上网数据的传输,使得电子设备通过其他电子设备上网时,用于传输上网数据的传输通道更为适配于上网数据,使得上网数据的传输更高效或者更节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联网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以适配二者之间传输的多样化的上网数据;传输通道包括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和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中的至少两个。在进行联网的时候,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待传输的第一上网数据,以及确定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数据特征从多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中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与该第一上网数据更为适配的第一传输通道;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第一上网数据至第二电子设备。例如,如果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帧较大,则可以选择带宽大的传输通道作为第一传输通道,可以使得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更高效,如果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耗能较大,且对传输效率等要求不高,则可以选择耗能低的传输通道作为第一传输通道,可以使得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更节能。
本实现方式中,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指基于不同通信方式的传输通道,例如基于低功耗蓝牙通信的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基于蓝牙通信的蓝牙传输通道,基于Wi-Fi通信的Wi-Fi直连传输通道,以及基于通用串行总线通信的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基于以太网数据线的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等。传输通道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输通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根据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传输通道和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的传输通道,确定该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传输通道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具备蓝牙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等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的传输通道的确定方式与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传输通道的确定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建立低功耗蓝牙通信、蓝牙通信、Wi-Fi通信、通用串行总线通信、以太网数据线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建立其他类型的通信连接。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上网数据为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上网请求。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上网数据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一上网数据发送给网络,网络根据该第一上网数据生成响应于该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二上网数据作为回复数据,网络将第二上网数据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再将该第二上网数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将该第二上网数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通过第一传输通道进行发送,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传输通道进行发送。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手环、耳机等。另外,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电视等设备。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上网数据为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来自于网络、用于响应于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请求的数据。即第二电子设备在联网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上网请求,第一电子设备将上网请求发送给网络,网络根据上网请求生成响应于该上网请求的数据,作为第一上网数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上网数据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数据特征确定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根据预设的数据特征与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在确定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后,即可以方便的确定用于传输该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数据特征确定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确定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以及根据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对传输通道的通道要求;将通道要求和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进行匹配,则可以方便地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将通道特征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将通道要求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得到第一特征值和第二特征值差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的大小确定第一传输通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将通道要求和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最小的绝对值对应的传输通道为第一传输通道。
将通道特征和通道要求分别进行量化,用数字表示各通道特征和通道要求,可以更为方便地实现对应的通道特征和通道要求的多个特征间的量化比较。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通道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功耗特征,带宽特征,通道响应速度特征,传输时延特征和连接可靠性特征;通道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要求;通道特征和通道要求相互对应。通道特征也可以是其他的特征,通道要求对应的也可以是其他要求。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传输协议类型;数据帧大小;五元组信息。传输协议类型可以是域名系统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协议,也可以是其他传输协议。五元组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根据数据特征确定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若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协议类型为域名系统协议或超文本传输协议,第一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或者若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协议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或实时传输协议,第一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根据数据特征确定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若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帧大于等于预设的数据帧阈值,第一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或者若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帧小于预设的数据帧阈值,第一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根据数据特征确定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根据第一上网数据的五元组信息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若第一上网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为流媒体业务或域名系统协议业务,第一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确定传输通道之后,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从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中选择一个传输通道,作为始终保持开启状态的默认传输通道;若第一传输通道与默认传输通道相同,则默认传输通道作为第一传输通道;若第一传输通道为不同于默认传输通道的另一传输通道,则开启第一传输通道以用于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以及在传输结束后关闭第一传输通道。
第一电子设备确认默认传输通道,也可以是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将建立的通信连接对应的传输通道作为默认传输通道。另外,第一电子设备确认默认传输通道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在进行联网的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确定。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默认传输通道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确定的该至少两个传输通道的通道信息,以告知第二电子设备在后续联网过程中可能会使用的传输通道。另外,若第一传输通道为不同于默认传输通道的另一传输通道,确定第一传输通道之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默认传输通道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开启第一传输通道的信息,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开启第一传输通道,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上网数据。发送完第一上网数据之后,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默认传输通道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关闭第一传输通道的信息,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关闭第一传输通道,使得第一传输通道在不使用时,处于关闭状态,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功耗。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开启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的声明和同意控件;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同意控件的触发操作,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传输通道,并在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数据传输过程中确定用于第一上网数据传输的第一传输通道。当然,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显示取消控件,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取消控件的触发操作,第一电子设备不确定该至少两个传输通道,直接通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对应的传输通道发送第一上网数据即可。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的开启操作,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传输通道,并在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数据传输过程中确定用于第一上网数据传输的第一传输通道。另外,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的关闭操作,则第一电子设备不确定该至少两个传输通道,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数据传输过程中,不确定用于第一上网数据传输的第一传输通道,直接通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对应的传输通道发送第一上网数据即可。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联网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包括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和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设备生成待传输的第一上网数据;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数据特征确定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第一上网数据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一上网数据,并将第一上网数据发送至网络;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网络发送来的响应于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二上网数据;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将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或者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第二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数据特征确定第二传输通道,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将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上网数据为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上网请求,第二上网数据为网络在接收到第一上网数据后生成的响应于第一上网数据的回复数据。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联网方法,与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联网方法对应,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联网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联网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包括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和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电子设备用于确定待传输的第一上网数据;第一电子设备用于确定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数据特征确定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第一上网数据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上网数据,并将第一上网数据发送至网络;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网络发送来的响应于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二上网数据;第二电子设备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将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或者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第二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数据特征确定第二传输通道,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将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联网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联网方法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因此也能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联网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控制部件,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联网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运行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联网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联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代理联网(上网)的过程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表和手机的软件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和手表建立通信连接以及协商传输通道的过程示意图;
图4B和4C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些手机和手表开启传输通道协商功能的方式示意图;
图4D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手机和手表之间进行代理联网(上网)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传输通道的确定过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另一种手机100和手表200之间进行代理联网(上网)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联网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在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中,通常会存在某一电子设备借助另一电子设备进行联网以访问网络的情况,例如无联网能力或者无法长时间独立联网的电子设备可以作为需要上网服务的客户端(以下简称客户端),在需要联网进行网络访问时,客户端可以借助提供上网服务的作为服务端(以下简称服务端)的有联网能力或者可以长时间独立联网的电子设备进行联网。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可以是指自身硬件不支持独立联网的设备,例如未设置蓝牙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等不支持联网能力的设备;也可以是指自身硬件支持独立联网,只在特定情况下不能独立联网的设备,例如处于无可接入无线网络环境、且由于欠费等原因无法访问蜂窝网络的手机;还可以是剩余流量不足时,用户选择通过其他电子设备的流量进行上网的手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客户端典型地可以是手表、耳机、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由于体积小、电池容量低等硬件条件限制,往往无法保证可以长时间独立联网,因此,它们通常都借助移动设备来完成网络访问。当然,在自身硬件支持独立联网时,客户端例如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智慧设备(例如音箱、路由器、智慧屏等)等设备。
服务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PDA、智慧设备(例如音箱、路由器、智慧屏等)等设备。
作为一个示例性的场景,可穿戴设备(如手表)与移动设备(如手机)的搭配使用十分普遍。手表和手机两者之间进行联网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蓝牙(Bluetooth):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标准,由蓝牙技术联盟负责制定蓝牙规范,并对制造厂商进行认证和授权。蓝牙技术用于设备间短距离形成个人局域网以交换数据,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手机与手表之间可以通过蓝牙技术实现通信连接与信息交互。
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低功耗蓝牙是蓝牙技术联盟设计的一种个人局域网技术,旨在保持同等通信范围的同时显著降低功耗和成本。当前包括IOS、Android、Windows Phone和Black Berry在内的大多数移动操作系统,以及Watch OS、Android Wear在内的用于穿戴设备的轻量级操作系统,均支持低功耗蓝牙技术。
移动热点(Mobile Hotspot):指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方式提供互联网访问的设备或区域,根据IEEE 802.11U协议作为标准,支持跨设备、跨平台连接,以及允许移动设备自动发现可用网络、授权和分配网络权限,允许设备利用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SIM)或其他上网凭证自动完成认证直接上网。各主流移动平台(Android、IOS、Windows Phone、Windows)均支持移动热点技术,包括提供热点功能和接入其他设备开启的热点。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联网系统,包括手机100、手表200,以及网络(也可以称为互联网或外网)300,其中手机100作为服务端,手表200作为客户端,网络300为手表200需要接入的网络,可以是网络服务器或者云端服务器。
当前,手表200借助手机100进行联网访问网络300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种,移动网络共享技术(或者可以称为Tethering技术)。移动网络共享技术是指将手机100所连接的蜂窝移动网络或者Wi-Fi网络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分享给(手表200)使用,通常将开启该功能的电子设备也称为移动热点。
根据手表200接入手机100的接入方式的不同,移动网络共享技术可以分为Wi-Fi网络共享技术和蓝牙网络共享技术,即手表200可以根据情况使用Wi-Fi(Wi-Fi网络共享技术)或者蓝牙(蓝牙网络共享技术)接入手机100。
移动网络共享技术需要手机100保持唤醒以监听其他联网设备(例如手表200)的上网数据包,实现上网数据包的时刻转发,这导致移动网络共享技术的服务端即手机100的功耗较高。
第二种,网络代理技术。例如蓝牙网络代理技术,蓝牙网络代理技术是目前业界主流的技术方案,目前主流的手表200的系统包括Watch OS和Android Wear等均使用该技术。蓝牙网络代理技术需要手表200端通过配置路由规则,使一个拥有特殊权限的内置应用程序或系统框架能够监听到所有其他应用程序的上网数据包,并将这些数据包通过预先建立的蓝牙传输通道(或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传输到手机100,手机100通过一个应用程序接收这些上网数据包并转发到网络300。另外,其他应用无需感知网络传输的具体实现,直接使用通用的网络访问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进行网络访问即可。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手表200通过蓝牙网络代理技术借助手机100实现上网的过程。手表200和手机100之间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并且手机100接入了网络300。手表200的针对网络300的上网请求由应用发起,即应用生成作为上网请求的第一上网数据对应的第一上网数据包。该第一上网数据包由手表200中提供上网服务的第一网络服务模块,经由蓝牙传输到手机100中用于提供上网服务的第二网络服务模块,且第二网络服务模块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网络300。网络300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请求的上网数据生成对应于该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第二上网数据包(也可称为回复数据包或响应数据包),且网络300向手机100中的第二网络服务模块反馈第二上网数据包。第二上网数据包经由蓝牙从手机100转发至手表200中的第一网络服务模块,继而由第一网络服务模块将第二上网数据包传输至应用。应用得到第二上网数据包,完成对网络300的访问。
如上所述的蓝牙网络代理技术的传输通道必须依附于蓝牙,即手机100和手表200之间通过蓝牙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上网数据包和第二上网数据包。根据蓝牙5.0协议,蓝牙的最高传输速度仅为2Mbps,远远低于Wi-Fi、移动蜂窝网络的传输速率,因此蓝牙的传输效率较低。
在网络代理联网过程中,会存在多种类型的上网数据,考虑到联网过程中的功耗、上网数据对传输效率的要求,只提供单一方式的网络代理联网方式,即提供单一类型的传输通道不能适配多种类型的上网数据的传输。
本申请提供一种联网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上网代理服务的场景。本申请提供的联网方法中,作为客户端的电子设备(例如手表)和作为服务端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之间可以支持多条多种类型的传输通道,即可以在客户端与服务端在局域网内互相发现后,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硬件能力(或设备能力)与实际通信需要,协商确定N(N≥2)种局域网内的用于上网代理服务的上网数据传输的传输通道,以及确定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包括功耗特征,功耗特征指传输通道传输上网数据和/或维持传输通道时产生的功耗值,用于体现功耗特征的参数包括功耗阈值。另外,通道特征还可以包括带宽特征,带宽阈值指传输通道允许通过的最大带宽,用于体现带宽特征的参数包括带宽阈值。另外,通道特征还可以包括其他特征。
传输通道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直连传输通道,以太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和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中的至少2种,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输通道。
在进行联网的时候,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可以先选择一种例如功耗阈值最低的传输通道作为默认传输通道(又可称为,初始传输通道或基本传输通道),或者选择一条带宽最大的传输通道作为默认传输通道,默认传输通道用于确保设备间保持通信,然后在后续联网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可以根据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从多条类型不同的传输通道中选择合适的传输通道进行上网数据的传输,可以平衡不同传输通道间的功耗开销与带宽大小的冲突,以及其他冲突。
例如客户端中的应用程序发起第一上网数据包时,客户端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自动为第一上网数据包选择一种传输通道作为第一传输通道,并通过该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上网数据包,另外客户端还可以告知服务端通过该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上网数据包。另外,服务端也可以根据网络发回的第二上网数据包的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选择一种传输通道作为第二传输通道,并通过该第二传输通道传输第二上网数据包,另外还可以告知客户端通过该第二传输通道传输第二上网数据包。
在联网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可以根据传输的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从多条传输通道中选择合适的传输通道启动该传输通道用于传输上网数据,完成上网数据传输与回传后再关闭该传输通道。另外,作为默认传输通道的传输通道可以持续开启,当然也可以在该传输通道启动时,切换至关闭状态,待该传输通道关闭时,再根据使用需要启动默认传输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网数据以上网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传输上网数据即为传输上网数据包,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即为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上网数据包包括但不仅限于前述的第一上网数据包和第二上网数据包。其中,第一上网数据包可以是对应于上网请求的上网请求数据包,第二上网数据包可以是网络响应于上网请求的回复数据包。
另外,本申请中,上网数据包可以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数据包。
为了说明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联网方法,本申请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作为根据本申请的联网方法的载体的联网系统。但是本申请的应用场景不限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及场景,也可以是除了手表200以外的其他设备与手机100或其他的电子设备运用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进联网操作。
请参见图3A,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100的结构示意图。
手机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读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
USB接头130是一种符合USB标准规范的连接器,可以用来连接手机100和外围设备,具体可以是标准USB接头(例如Type C接头),Mini USB接头,Micro USB接头等。USB接头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手机100充电,也可以用于手机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该接头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USB接头130还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USB传输通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处理器110可以支持USB,USB的标准规范可以为USB1.x,USB2.0,USB3.x,USB4。
手机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功能。以及若前述网络300为蜂窝网络,则手机100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50访问网络300。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WLAN(如Wi-Fi),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局域网传输的模块,例如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等(或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局域网传输的元器件,例如Wi-Fi芯片、蓝牙芯片等),用于实现前述的Wi-Fi直连传输、以及蓝牙传输、低功耗蓝牙传输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另外,手机100还可以包括以太网线接口以及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可以用来连接手机100和外围设备。
请参见图3B,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3B所示的结构图也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手表200。以下以手表200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手表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和显示屏294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表200的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些实施例中,手表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表200上的包括WLAN(如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局域网传输的元器件,例如Wi-Fi芯片、蓝牙芯片等(或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局域网传输的模块,例如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等),用于实现前述的Wi-Fi直连传输、以及蓝牙传输、低功耗蓝牙传输等。
对于手表200这样的可穿戴设备,通常是可以不设置USB接口230的。对于有的可穿戴设备,也可以设置USB接口,USB接口230可以用于实现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的USB传输通道,以及为手表200充电。
另外,手表200中的其他部件与手机100中对应部件的功能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虽然以客户端为手表200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手环、眼镜等其他可穿戴设备。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00和手表2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和手表200的系统可以分为应用程序层、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框架层和OS层。应用程序层和OS框架层之间还可以包括应用程序接口层,OS框架层和OS层之间还包括OS接口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天气、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图中未示出)。
OS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OS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3C所示,手表200的OS框架层包括但不仅限于第一网络连接管理模块和第一网络代理服务(作为客户端)模块;手表200的OS层包括但不仅限于IP路由表(IP Tables)、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和第一多种并发输送通道模块。
其中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是手表200管理网络代理的核心服务模块,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主要负责如下功能:
①实现手表200的设备发现功能,即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可以使得手表200发现局域网内的手机100,并完成与手机100的配对连接。
②实现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根据手表200与手机100的设备能力协商传输通道的功能,以确定手表200与手机100支持的传输通道,以及确定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通道特征包括功耗特征、传输带宽特征等。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协商传输通道可以是在手表200与手机100配对成功建立通信连接后根据设备能力(包括是否具有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以及是否建立USB连接等)进行协商。
③在手表200与手机100协商确定传输通道后,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建立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配置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的基本信息与路由规则,以及配置IP路由表。其中,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用于手表200通过配置的IP路由表将手表200中的第一上网数据包定向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以实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的监听第一上网数据包的功能,可以实现其他应用程序无感知无适配的直接使用上网代理服务。其中,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的基本信息包括例如域名系统(或服务)(Domain Name System,DNS)服务器的IP地址、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支持的网络协议和带宽等信息,路由规则指提前规定的基于不同协议(例如TCP协议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第一上网数据包在IP路由表内转发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的信息等。IP路由表规定系统内的第一上网数据包转发至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的规则,以实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监听第一上网数据包的功能。另外,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还用于在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不使用时,关闭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
④监听第一上网数据包,即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用于监听手表200的所有的第一上网数据包,以根据需要将第一上网数据包转发到手机100实现上网。
⑤第一上网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通道的选择,即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可以管理第一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选择使用的传输通道,选择使用的传输通道后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对应的传输通道以用于第一上网数据包的传输。
⑥第一上网数据包的转发记录,即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记录正在进行上网的第一上网数据包的数据包信息(包括端口信息等五元组信息、以及传输链路信息等信息),从而可以在接收到网络300返回的第二上网数据包时,可以根据第二上网数据包的数据包信息和前述的第一上网数据包的数据包信息确定与各第一上网数据包对应的第二上网数据包,并将网络300返回的第二上网数据包转发回对应的应用。
第一网络连接管理模块用于支持手表200的网络连接服务,可以是系统内具有的标准网络连接服务接口。
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是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生成的用于实现监听第一上网数据包的虚拟网卡,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用于根据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配置的IP路由表将手表200中的所有第一上网数据包定向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以实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监听第一上网数据包的功能。
IP路由表运行在OS层,规定系统内第一上网数据包的转发规则,以用于在第一上网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实现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定向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以实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监听第一上网数据包的功能。
第一多种并发传输通道模块,第一多种并发传输通道模块包括手表200与手机100协商建立的多条局域网内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间互相不影响,传输通道均可实现在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传输数据,且各传输通道可以单独启动,也可以同时启动,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另外,各个传输通道具有各自的通道特征。
手机100的软件系统与手表200的软件系统相比,手机100的OS框架层包括但不仅限于第二网络连接管理模块和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手机100的OS层包括但不仅限于第二多种并发传输通道模块,以及Wi-Fi协议栈(或驱动)和蜂窝协议栈(或驱动)。
其中,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是手机100管理网络代理的核心服务模块,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负责的功能与手表200的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负责的功能相类似,例如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也可以实现手机100的设备发现功能,可以使得手机100发现局域网内的手表200,并完成与手表200的配对连接;实现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根据手表200与手机100的设备能力协商传输通道的功能;监听手机100中的第二上网数据包的功能;第二上网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通道的选择功能;以及第二上网数据包的转发记录功能等。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手机100不具备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因此手机100的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区别与手表200的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可以不用实现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和IP路由表的配置功能。
第二网络连接管理模块用于支持手机100的网络连接服务,可以是系统内具有的标准网络连接服务接口。
第二多种并发传输通道模块与前述手表200中的第一多种并发传输通道模块的功能相同或类似,包括手表200与手机100协商建立的多条局域网内的传输通道,此处不再赘述。
Wi-Fi协议栈和蜂窝协议栈具有访问互联网能力,用于手机100实际访问网络300。
本申请中,可以是在手表200出厂前给手表200配置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即将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集成在手表200的系统中,也可以是对出厂时不具备图3C所示软件结构的手表200进行系统更新,以使手表200具有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更新方式可以是通过空中下载(Over the Air,OTA)技术等技术进行更新,例如网络300可以通过手机100向手表200推送更新数据包,手表200获取更新数据包进行更新以具备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
本申请中,可以是在手机100出厂前给手机100配置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即将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集成在手机100的系统中,也可以是对出厂时不具备图3C所示软件结构的手机100进行系统更新,以使手机100具有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更新方式可以是通过OTA技术等技术进行更新,例如网络300可以向手机100推送更新数据包,手机100获取更新数据包进行更新以具备图3C所示的软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手机100和手表200的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也可以是其他如鸿蒙、LiteOS系统,以及iOS系统等任意系统。
如图3C所示,手表200和手机10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手表200和手机100协商确定的传输通道有三个,即手表200中的第一多路径传输通道模块和手机100中的第二多路径传输通道模块之间支持的传输通道有三个,分别为传输通道A、传输通道B和传输通道C,传输通道A可以是蓝牙传输通道,传输通道B可以是Wi-Fi直连传输通道,传输通道C可以是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且手表200和手机100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以是低功耗蓝牙通信连接,即手表200和手机100选择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作为默认传输通道。
手表200和手机100协商传输通道可以是在手表200与手机100配对成功建立低功耗蓝牙连接后,根据前述的手表200和手机100的设备能力确定。
另外,图3C示例性地示出在手表200和手机100协商确定好传输通道的情况下,手表200和手机100中的上网数据包(数据流)的走向。手表200和手机100中的上网数据包的示例性走向具体如下所示:
S11,手表200中的应用程序层的应用在接收到用户的网络访问触发操作,需要联网访问网络300时,应用向OS框架层中的第一网络连接管理模块发送例如用于请求上网数据的第一上网数据包。
S12,手表200中OS框架层中的第一网络连接管理模块将第一上网数据包转发至OS层中的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
S131,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将第一上网数据包转发至运行在OS层的IP路由表。
S132,IP路由表根据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配置在IP路由表中的第一上网数据包的转发规则,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OS框架层中的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
S14,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将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特征进行匹配以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之后,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确定的传输通道。
若确定的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则由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通知第一多路径传输通道模块选择并开启Wi-Fi直连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上网数据包至手机100。且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通过作为默认传输通道的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通知手机200选择并开启Wi-Fi直连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上网数据包。
S15,手机100中OS层中的第二多路径传输通道模块接收到第一上网数据包后,将第一上网数据包传输至手机100中OS框架层中的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
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接收到第一上网数据包后,若手机100当前是通过Wi-Fi方式访问网络300,则手机100执行步骤S161,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Wi-Fi协议栈(或驱动),由Wi-Fi协议栈(或驱动)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网络300。
若手机100是通过蜂窝方式访问网络300,则手机100执行步骤S162,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蜂窝网络协议栈(或驱动),由蜂窝网络协议栈(或驱动)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网络300。即手机100根据手机100与网络300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将第一上网数据包发送至网络300。
进一步地,网络300接收到第一上网数据包后,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中包括的请求联网的数据信息确定与该第一上网数据包对应的回复数据作为第二上网数据包,网络300向手机100通过Wi-Fi协议栈(或驱动)(或者蜂窝网络协议栈(或驱动))返回第二上网数据包。网络300向手机100通过Wi-Fi协议栈(或驱动)(或者蜂窝网络协议栈(或驱动))返回第二上网数据包后,还包括:Wi-Fi协议栈(或驱动)(或者蜂窝网络协议栈(或驱动))将第二上网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
手机100中的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接收到第二上网数据包后,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转发记录,确定该第二上网数据包即为前述的第一上网数据包对应的第二上网数据包。手机100中的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确定第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第二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将第二上网数据包传输至确定的传输通道。该传输通道可以是手机100与手表200协商前次确定的传输通道,也可以是手机100根据第二上网数据包的特征重新确定的传输通道。
手表200的第一多路径传输通道模块接收到第二上网数据包后,将第二上网数据包传输至手表200中的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将第二上网数据包经由IP路由表和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传输至第一网络连接管理模块,再经由第一网络连接管理模块传输至业务应用,以完成应用的网络访问。
图3C示例性地示出在手表200和手机100建立通信连接,且协商确定好传输通道的情况下,手表200和手机100中的数据包的走向。以下对手表200和手机100建立通信连接,且协商确定传输通道的过程进行解释。
作为一示例性使用场景,用户拥有手表200(作为客户端)与手机100(作为服务端)两个设备,两个设备电量充足,如图4A所示,手表200与手机100互相发现建立通信连接,并协商传输通道的过程包括:
S21,手表200与手机100初始化。
手表200与手机100初始化可以是指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当前不存在任何通信连接,或者手机200与手机100之间从未建立通信连接。例如可以是手表200和手机100初次进行配对时,认为手表200与手机100初始化;也可以是手表200和手机100打开蓝牙或重新开机启动时,认为手表200与手机100初始化。
S22,手表200与手机100检查设备是否可达,即手表200与手机100进行设备发现,手机100检查是否存在可以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手表200,手表200检查是否存在可以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手机100。若手表200与手机100进行设备发现采用的手段可以是低功耗蓝牙手段,这里的建立通信连接指建立低功耗蓝牙连接。
若可达(分别存在可以建立低功耗蓝牙通信连接的手表200和手机100),执行S24,若不可达(不存在可以建立低功耗蓝牙通信连接的手表200和手机100),则执行S23。
S23,手表200与手机100等待设备可达,即手表200和手机100等待彼此建立连接。
S24,手表200与手机100进行配对,当配对成功后,手表200与手机100建立通信连接,并协商设备间的传输方式,即协商传输通道。
例如若手表200与手机100进行设备发现采用的手段是低功耗蓝牙手段,则手表200与手机100配对成功后可以是建立低功耗蓝牙连接。低功耗蓝牙连接所对应的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可以作为默认传输通道,在后续的联网过程中,始终保持开启,以用于确保设备间的通信。
接下来,手表200与手机100确定是否要进行传输通道的协商。该协商可以是在手表200与手机100首次配对时,手机100显示如图4B所示的声明1100(手机100显示说明内容“本服务将要开启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以及“确定”控件和“取消”控件),以声明的方式说明手表200与手机100可以在通信过程中,开启协商传输通道的功能。若手机100检测到用户对“确定”控件的触发操作,则在手表200与手机100的通信过程中,手机100与手表200协商传输通道。若手机100检测到用户对“取消”控件的触发操作,则在手表200与手机100的通信过程中,手机100与手表200不协商传输通道。
另外,手机100也可以设置用于用户控制传输通道的协商与否的控件,例如如图4C所示,可以在“设置”控件下,设置“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1200。在手表200与手机100首次配对时,手机100显示如图4C所示的显示界面。若手机100检测到用户开启“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的操作,则在手表200与手机100的通信过程中,手机100与手表200协商传输通道;若手机100检测到用户关闭“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的操作,则在手表200与手机100的通信过程中,手机100与手表200不协商传输通道。
手表200与手机100确定是否要进行传输通道的协商,也可以是在手表200的手机100的使用场景中,若手表200达到预设的状态(例如手表200检测到手表200的电量低于一定的电量值,或者手表200检测到手表200连接的原网络信号不稳定等),手表200向手机100发送协商请求。手机100接收到协商请求后,若确定开启与手表200之间的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例如若手机100检测到用户开启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的操作,则手机100确定开启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则手机100向手表200发送同意进行协商的应答,手表200接收到应答后,手表200和手机10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进行传输通道的协商。
当然,手表200与手机100也可以是在满足其他的传输通道协商条件时确定是否要进行传输通道的协商,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手机100和手表200在通信过程中,可以通过二者之间已建立的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协商二者间的传输方式,即协商传输通道。
以下对根据本申请的实现方式的一种协商传输通道的示例性方式进行解释。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手表200与手机100建立低功耗蓝牙连接的情况下,手表200与手机100协商传输通道的协商过程可以是,手表200与手机100通过已有的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互相通知对方自己设备支持的传输通道,如下表1所示,手机100支持的传输通道包括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USB直连传输通道、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手表200支持的传输通道包括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二者选择选择双方共同支持的传输通道,即协商确定的传输通道包括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0与手表200根据设备能力来确定支持的传输通道。举例来说,若手机100和手表200分别具备USB接口及USB相关部件,则说明手机100和手表200支持USB直连传输通道,若手机100(或手表200)不具备USB接口及USB相关部件,则说明手机100(或手表200)不支持USB直连传输通道,手机100和手表200之间不能建立USB直连传输通道,即手机100和手表200不支持USB直连传输通道。另外,若手机100和手表200分别具备USB接口及USB相关部件,且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通过USB数据线建立了USB连接,则说明手机100和手表200之间的USB直连传输通道可用,若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未通过USB数据线建立USB连接,则说明手机100和手表200之间的USB直连传输通道当前不可用。另外,若手机100具有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通信模块,则说明手机100支持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传输通道;若手表200具有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通信模块,则说明手表200支持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传输通道。反之,若手机100和手表200中的至少一个不具备蓝牙通信模块,则手机100和手表200不支持蓝牙传输通道;其他的传输通道的确定亦是如此,此处不再赘述。
传输通道 手机100 手表200
Wi-Fi直连 支持 支持
USB直连 支持 不支持
蓝牙 支持 支持
低功耗蓝牙 支持 支持
表1
另外,手表200与手机100协商传输通道,可以是由二者同时进行传输通道的确定,也可以是手表200将手表200支持的传输通道告知手机100,由手机100根据手机100支持的传输通道和手表200支持的传输通道确定二者支持的传输通道,再由手机100将确定的传输通道告知手表200。也可以是由手机100将手机100支持的传输通道告知手表200,由手表200根据手表200支持的传输通道和手机100支持的传输通道确定二者支持的传输通道,再由手表200将确定的传输通道告知手机100。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手表200与手机100协商传输通道的协商过程也可以是,手表200通过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将手表200的设备数据发送给手机100,手机100可以根据手表200的设备数据确定手表200支持的传输通道,且手机100可以根据手机100的设备数据确定手机100支持的传输通道,进而确定二者同时支持的传输通道作为协商确定的传输通道。设备数据为表示设备的设备能力的数据,例如可以是是否具备USB接口及USB相关部件信息的数据,以及是否具备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通信模块的数据等。
手机100和手表200在协商确定手机100和手表200支持的传输通道后,还包括确定各传输通道的特征。
不同的传输通道具有不同的通道特征,具体可以体现在带宽大小、功耗开销大小、通道响应速度、传输时延、连接可靠性等多个方面。通道特征包括但不仅限于功耗特征、带宽特征、通道响应速度特征、传输时延特征、连接可靠性特征等。
前述手表200和手机100协商确定的传输通道包括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可以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161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171
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上网数据包对传输通道的要求也不同。表2所示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用于在手表200和手机100之间传输上网数据包时,手表200和手机100根据传输通道决策算法确定上网数据包所适配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决策算法是将具有类似特征的目标进行聚集,以达到分类的目的,即手表200和手机100可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进行特征匹配,以确定各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达到确定上网数据包所适配的传输通道的目的。
例如当只进行表2所示的通道特征中的一项特征匹配时,则可以是例如将功耗要求更高的上网数据包分类到功耗特征为低功耗开销(即功耗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将带宽要求更高的上网数据包分类到带宽特征为高带宽(即带宽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将通道响应速度要求更高(即通道响应速度更快)的上网数据包分类到通道响应速度特征为响应速度快(即通道响应速度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将传输时延要求更高(即传输时延更小)的上网数据包分类到传输时延特征为传输时延小(即传输时延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将连接可靠性要求更高(即更好)的上网数据包分类到连接可靠性特征为连接可靠性更佳(即连接可靠性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当进行多项特征匹配时,可以根据多个匹配结果确定匹配度,根据匹配度再确定对应的传输通道。表2用于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匹配的过程将在后文进行详细说明。
为更好的进行传输通道的决策,可以将这些通道特征进行量化。
以下提供一种可行的量化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示例性方式:
将每一种通道特征量化后用处于一定范围内的数字(如0-10)表示特征值,数字越大表示该通道特征的正向收益越大。传输通道的正向收益指可以使得用户的体验更佳(例如上网更快等)或者可以使得设备的耗电更小。其中,对于功耗特征来说,传输通道传输上网数据包的功耗(耗电)越小表示正向收益越大;对带宽特征来说,传输通道支持的传输带宽越大表示正向收益越大;对于通道响应速度特征来说,传输通道传输上网数据包时的通道响应速度越快表示正向收益越大;对于传输时延特征来说,传输通道传输上网数据包时的传输时延越小表示正向收益越大;对于连接可靠性特征来说,传输通道的通道(或通信连接)越稳定表示正向收益越大。
下表3是一组通道特征的量化后的特征值示例:
传输通道 功耗特征 带宽特征 通道响应速度 传输时延 连接可靠性
Wi-Fi直连 2 8 8 5 5
蓝牙 8 2 2 4 5
低功耗蓝牙 10 1 1 4 5
表3
以上示例仅是简化后的根据通道特征的收益情况确定的量化的特征值,用于说明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及通道特征如何用于传输通道决策算法。在实际实现中,通道特征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特征种类,另外,特征值也可以是其他范围的值。
表3所示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特征值用于在手表200和手机100传输上网数据包时,确定上网数据包所适配的传输通道。例如可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值和传输通道的特征值,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进行特征匹配,以确定各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表3用于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值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特征值的匹配过程将在后文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见图4A,手表200和手机100完成传输通道的协商和通道特征的确定后,还包括:
S25,手表200和手机100对低功耗蓝牙链路进行链路监听,以确定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是否保持低功耗蓝牙通信连接。若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保持低功耗蓝牙通信连接,则可以进行后续上网数据包的传输,若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未保持通信连接,则可以中止上网数据包的传输。
S26,手表200创建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并配置IP路由表。
S27,手表200根据IP路由表实现端口监听。此处的端口可以是IP路由表中配置的包括进行网络访问时第一上网数据包会经过的端口。即手表200提前设置监听端口,通过IP路由表设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转发规则,实现第一上网数据包经IP路由表过滤后均转发至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
图4A示出了手表200与手机100互相发现建立连接,并协商传输通道的过程示例,在步骤S27之后,若手表200在进行端口监听,监听到第一上网数据包时,手表200需要借助于手机100访问网络300。
手表200监听到第一上网数据包时,手表200借助于手机100访问网络300,首先手表200需要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以将第一上网数据包传输至手机100。手表200借助于手机100访问网络300的过程可以参见图4D,手表200的应用发起联网,发出TCP第一上网数据包,或发出UDP第一上网数据包,手表200的系统内核根据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预置的IP路由器的路由规则将第一上网数据包转发到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监听到第一上网数据包,分析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决定第一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根据选择的传输通道转发第一上网数据包至手机100;手机100将第一上网数据包转发到网络300,网络300将作为结果的第二上网数据包返回给手机100;手机100使用选择好的传输通道将第二上网数据包转发回手表200中的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手表200中的第一网络代理服务模块将收到的第二上网数据包传回给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图4D中,手表200中的应用可以是手表200的系统应用,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手表200中的系统内核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的运行在OS层的网络代理服务虚拟网卡和IP路由表实现。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根据其功能,可以包括流量监听模块、转发管理模块和传输通道模块。另外,手机100中的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根据其功能,可以包括传输通道模块和流量监听模块;手机100中的系统内核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的Wi-Fi协议栈或蜂窝协议栈实现。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上网数据包可以是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第二上网数据包可以是第一回复数据包。
手表200借助于手机100访问网络300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手表200中的应用的联网模块向手表200中的系统内核发起请求,申请TCP或UDP socket,以发送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包括源IP地址和端口信息,以及目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其中源IP地址和端口信息为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目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为网络300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
联网模块指的是应用内部用于网络功能的模块,联网模块可以通过前述的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所提供的接口申请socket,也可以直接使用例如Linux内核所提供的接口申请socket。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联网模块通过何种方式申请socket,最终上网数据包都会到达系统内核。
S202,手表200中的系统内核根据IP路由表转发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到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该IP路由表可以将所有以环回口(loopback,lo)接口为出口的数据包转发到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从而实现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基于socket监听到lo接口的lo报文。
S203,手表200中第一网络代理管理服务模块中的流量监听模块,监听报文,得到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并解析报文得到联网信息。
联网信息包括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传输协议,以及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数据帧信息,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等信息。
S204,流量监听模块向转发管理模块发送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并请求转发管理模块决策传输通道。
S205,转发管理模块接收到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后,根据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确定传输通道。
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特征信息可以是指前述的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传输协议,以及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数据帧信息,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等信息。
根据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确定传输通道,可以是根据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进行特征匹配,以确定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其匹配过程,将在后文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现方式中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作为默认传输通道,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选择传输通道可以是指从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中选择作为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如果手表200确定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传输通道A(蓝牙传输通道),且此时如果手表200和手机100已经开启了传输通道A,则无需进行传输通道切换,使用传输通道A传输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即可。如果此时传输通道A未开启,手表200和手机100则需另行开启传输通道A。在开启传输通道A后,为避免资源浪费,可以使得处于空闲状态的默认传输通道C关闭。
手表200和手机100启动传输通道A包括手表200通过默认传输通道C通知手机100启动传输通道A,手机100进行蓝牙模式建组后,通过默认传输通道C发送设备本身的组信息至手表200,手表200获取组信息并与手机100建立模式连接,即建立传输通道A。
S206,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经由传输通道A被发送至服务端设备手机100中的传输通道A。
S207,手机100接收到的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经由手机100中的传输通道A被转发至流量监听模块。
S208,流量监听模块封装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转发至系统内核。
S209,系统内核访问网络300,并将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发送至网络300。
S210,网络30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作出网络响应,发送第一回复数据包至手机100中的系统内核。
S211,手机100中的系统内核封装第一回复数据包,将封装后的第一回复数据包发送至流量监听模块。
S212,流量监听模块将第一回复数据包发送至传输通道A。
S213,传输通道A将第一回复数据包发送至手表200中的传输通道A的端口。
S214,手表200中的传输通道A将第一回复数据包发送至流量监控模块。
S215,流量监控模块解析第一回复数据包,重新进行封装。
S216,将重新封装的第一回复数据包转发到系统内核中的应用实际联网套接字,即S201中系统应用申请套接字所用的端口。
S217,系统内核将第一回复数据包发送至应用中的联网模块。
系统内核可以通过解析第一回复数据包,通过第一回复数据包的信息和前述的第一数据包的信息以及转发记录等进行匹配链路,确定该第一回复数据包对应的业务应用,进行报文呼应,将第一回复数据包发送至应用中的联网模块。
另外,对于S212,手机100也可以根据第一回复数据包的特征重新确定传输通道,并根据重新确定的传输通道传输第一回复数据包。
S217之后,还包括,关闭蓝牙传输通道。
如果手机100根据第一回复数据包确定第一回复数据包是视频上网数据包,数据帧很大,需要使用传输通道B(即Wi-Fi直连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则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开启Wi-Fi直连传输通道传输回复数据包。另外,S217之后,还包括,关闭Wi-Fi直连传输通道。
以下对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的过程进行解释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上网数据包对传输通道的要求也不同,在进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时,手表200和手机100可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进行特征匹配,可以确定各上网数据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决策算法的目的是将上网数据包按照特征分类到更符合这些特征的传输通道上。
对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其确定过程进行解释如下。
为了实现多个特征间的比较,可以对上网数据包的特征进行归一总结成上网数据包对传输通道的诉求(或者也可以称为通道要求)。
首先,提出影响上网数据包的特征的各个因素,例如包括但不仅限于:协议类型、五元组、数据帧大小等。
其中,对于协议类型而言,不同的协议类型对传输通道要求不同。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对传输通道的带宽要求越大,而DNS协议则因为使用频繁,要求使用更低功耗的传输通道。
五元组即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通过五元组,可以推断出上网数据包的用途,例如推断出上网数据包的具体使用业务与场景,进而推导出上网数据包对传输通道的要求。
根据目的IP地址与目的端口推断上网数据包的具体使用业务与场景,例如可以是:
上网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某直播平台的目的IP地址,传输层协议为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可以推断上网数据包可能用于流媒体播放,从而推导出上网数据包可能要求较低的传输时延及较高的连接可靠性。
再如,目的端口号为53,传输层协议为UDP协议,可以推断上网数据包用于DNS服务,从而得出上网数据包对带宽、传输时延等要求不高,但是上网数据包传输较为频繁,对功耗要求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五元组用于综合判断上网数据包用途的一种经验判断方式,有时仅需五元组中的一至两个数可以知道上网数据包具体用途。而其他的一些情况下,可能五元组不能帮助推断出上网数据包的具体用途,那么可能就需要根据其他条件判断上网数据包的用途,比如数据帧大小。
数据帧大小即一个上网数据包占用的字节。例如,数据帧越大,要求传输通道的带宽越大。
下表4.1示例了一些不同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在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211
表4.1
下表4.2示例了一些不同数据帧大小的上网数据包在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212
表4.2
下表4.3示例了一些不同业务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在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213
表4.3
针对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来决定上网数据包使用什么传输通道,以下对传输通道决策算法的决策过程进行解释。
在进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时,可以对上网数据包进行分析,以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例如确定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数据帧大小、业务类型等特征。然后根据表4.1-表4.3所示的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与通道要求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上网数据包对应的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要求等通道要求。再将表4.1-表4.3所示的通道要求与表2所示的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进行特征匹配,例如功耗要求和功耗特征进行匹配,带宽要求和带宽特征进行匹配等,以确定与该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作为传输该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特征匹配时,可以根据表4.1-表4.3和表2,分别进行功耗、带宽、通道响应速度、传输时延、连接可靠性的匹配,且可以确定匹配度最高的传输通道作为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以DNS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为例,根据表4.1和表2进行通道要求和蓝牙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匹配,其中带宽、通道响应速度、传输时延、连接可靠性4项为匹配,功耗为不匹配,其匹配度可以认为是4;进行通道要求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匹配,其中功耗、传输时延、连接可靠性3项为匹配,带宽、通道响应速度为不匹配,其匹配度可以认为是3,则可以确定DNS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在进行特征匹配时,也可以是从功耗、带宽、通道响应速度、传输时延、连接可靠性中选择几项进行特征匹配。不同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对于传输通道的需求不同,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更为关注的因素(即通道要求)进行选择,例如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更为关注功耗和带宽,则可以只进行功耗匹配和带宽匹配,如果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更为关注通道响应速度和连接可靠性,则可以只进行通道响应速度匹配和连接可靠性匹配。
另外,在进行特征匹配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进行匹配的顺序。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更为关注的因素确定匹配顺序,例如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更为关注功耗,则先进行功耗匹配,再进行带宽匹配等其他匹配;若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更为关注通道响应速度,则也可以先进行通道响应速度匹配,再进行传输时延匹配等。
示例性的,若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DNS协议类型,其传输更为关注功耗和带宽,则可以只进行功耗匹配和带宽匹配。根据表4.1可知,DNS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的功耗要求为高,带宽要求为低。可以先将功耗要求与表2中的功耗特征进行匹配,由前文可知对功耗要求更高的上网数据包需要分类到功耗特征为低功耗开销(即功耗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则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中符合功耗要求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此时即可以确定与DNS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在匹配将功耗要求和功耗特征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匹配带宽要求和带宽特征,对带宽要求低的上网数据包分类到带宽特征为低带宽(即带宽收益更小)的传输通道,则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中符合带宽要求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此时亦可以确定与DNS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对于前述的步骤S205,转发管理模块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确定传输通道可以是,若第一上网数据包是DNS协议类型的数据包,则可以根据前述的过程确定更为符合第一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多个特征间的量化比较,而不是简单的日常经验判断,可以对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对应的通道要求(也可以称为数据包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并归一总结成上网数据包对传输通道的各个量化后的特征值的诉求。
类似于传输通道特征的量化方法,一种量化通道要求的方案如下:
将每一种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用一定范围的数字(如0-10)表示,数字越大表示上网数据包传输时对传输通道的正向要求越大(或正向要求越高)。对传输通道的正向要求指可以使得用户的体验更佳(例如上网更快)或者可以使得设备耗电更小的要求。其中,对于功耗要求来说,上网数据包传输时的功耗要求越高(即耗电越小)表示正向要求越大;对带宽要求来说,上网数据包传输时对带宽的要求越大表示正向要求越大;对于通道响应速度要求来说,上网数据包传输时对通道响应速度的要求越快表示正向要求越大;对于传输时延要求来说,上网数据包传输时对传输时延的要求越小表示正向要求越大;对于连接可靠性要求来说,上网数据包传输时对连接稳定性的要求越高(即连接越稳定)表示正向要求越大。
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来决定上网数据包使用什么传输通道时,是为上网数据包匹配更符合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的传输通道,例如为正向要求大的上网数据包匹配正向收益大的传输通道,即为功耗要求更高的上网数据包匹配功耗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为带宽要求更高的上网数据包匹配带宽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为通道响应速度要求更快的上网数据包匹配通道响应速度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为传输时延要求更大的上网数据包匹配传输时延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为连接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上网数据包匹配连接可靠性收益更大的传输通道。
下表5.1示例了一些不同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在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要求方面的量化结果: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231
表5.1
下表5.2示例了一些不同数据帧大小的上网数据包在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要求方面的量化结果: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232
表5.2
下表5.3示例了一些不同业务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在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要求方面的量化结果: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241
表5.3
以上示例仅为简化后的量化上网数据包的特征结果,用于说明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如何用于传输通道决策算法。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传输通道决策算法可以是根据表5.1-表5.3所示的上网数据包的各通道要求的特征值和表3所示的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特征值进行比较,选择更为适合该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根据表5.1-表5.3和表3进行特征匹配时,可以根据对应特征值的差的绝对值体现匹配度。对于功耗特征和功耗要求,功耗特征的特征值和功耗要求的特征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二者越匹配(即匹配度越高),对于传输时延特征和传输时延要求,传输时延的特征值和传输时延要求的特征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二者越匹配。对于其他通道特征的特征值和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的特征值,特征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越小,说明二者越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表5.1-表5.3和表3进行特征匹配,与根据表4.1-表4.3和表2进行特征匹配相比,区别只是进行特征值的比较,其选择进行匹配的项和匹配顺序都可以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对于前述的步骤S205,转发管理模块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确定传输通道可以是,若第一上网数据包是DNS协议类型的数据包,则转发管理模块进一步根据表5.1确定该第一上网数据包对传输通道的通道要求为:功耗要求的特征值为8,带宽要求的特征值为1、通道响应速度要求的特征值为1、传输时延要求的特征值为1、连接可靠性要求的特征值为1,则说明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功耗高,适用于通过低功耗开销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以降低功耗。
第一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的特征值与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的各通道特征的特征值的差的绝对值如下表6所示:
Figure BDA0002615090480000242
表6
则可以看出,蓝牙传输通道的功耗对应的绝对值和传输时延对应的绝对值更小,且蓝牙传输通道的带宽对应的绝对值和通道响应速度对应的绝对值更小,则说明蓝牙传输通道与第一上网数据包更为匹配,即第一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可以将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依次与通道特征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的传输通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一个仅有两个通道特征的分类实例。假设通道特征只有功耗特征与带宽特征,则如图5所示,决策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的过程可以包括:
S31,手表200进行功耗决策,判断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是高功耗,若是高功耗,则执行S32,若不是高功耗,而是低功耗,则执行S33。
判断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是高功耗可以通过表5所示的上网数据包的功耗要求的量化值是否大于5确定,如果大于5,则认为是低功耗,若果小于等于5,则认为是高功耗。
S32,手表200选择蓝牙传输通道用于上网数据包的传输。
S33,手表200进行带宽决策,若上网数据包需要大带宽传输通道,则执行S34,若不需要大带宽传输通道,只需要小带宽传输通道即可,则执行S32。
判断上网数据包是否需要大带宽传输通道可以通过表5所示的上网数据包的带宽要求特征的量化值是否大于5确定,如果大于5,则认为需要大带宽传输通道,如果小于等于5,则认为不需要大带宽传输通道。
S34,手表200选择Wi-Fi直连传输通道用于上网数据包的传输。
该实现方式的优点在于,决策的实现过程简单,只需要按需定义各个决策点和决策值即可实现传输通道的决策。并且在决策点较少时,可以有较高的分类性能。
步骤S31中,判断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是高功耗,可以先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然后根据表4.1-表4.3所示的上网数据包的功耗要求确定其是否高功耗。步骤S33中,判断上网数据包的传输是否需要大带宽传输通道,可以先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然后根据表4所示的上网数据包的带宽要求确定其是否需要大带宽传输通道。
另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决策方式,例如可以先进行带宽决策,再进行功耗决策。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传输通道决策算法,例如先进行时延要求决策,再进行通道响应速度决策等,以确定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设置。
下表7.1示例了一些不同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与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后,可以根据表7.1直接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
上网数据包的特征 传输通道
DNS协议 蓝牙
FTP协议 Wi-Fi直连
RTP协议 Wi-Fi直连
HTTP协议 蓝牙
表7.1
下表7.2示例了一些不同数据帧大小的上网数据包与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后,可以根据表7.2直接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
上网数据包的特征 传输通道
数据帧≥100字节 Wi-Fi直连
数据帧<100字节 蓝牙
表7.2
下表7.3示例了一些不同数据帧大小的上网数据包与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后,可以根据表7.3直接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
上网数据包的特征 传输通道
流媒体业务 Wi-Fi直连
DNS业务 Wi-Fi直连
表7.3
本申请中,可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确定其对应的业务类型,例如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DNS协议,则其对应的业务类型为DNS业务。另外,还可以通过上网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确定其业务类型,例如上网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53,传输层协议为UDP协议,可以推断上网数据包用于DNS服务,即其业务类型为DNS业务。
表7.1-表7.3所示的上网数据包与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前述的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匹配得到,也可以根据前述的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的特征值和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的特征值差的绝对值得到。
示例性的,对于前述的步骤S205,转发管理模块根据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确定传输通道可以是,若第一上网数据包是DNS协议类型的数据包,则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为DNS协议类型数据包,进一步根据表7.1可以确定该第一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即可以确定更为符合第一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的确定过程,与前述确定第一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的过程相同。
当然,本申请的另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建立传输通道选择神经网络模型,传输通道选择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特征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选择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策略可以根据数个上网数据包和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进行机器学习和训练得到,本申请对此不做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手表200和手机100两设备之间协商确定的传输通道可以包括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另外可以确定使用蓝牙传输通道为设备间默认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一直保持开启状态。当手表200通过手机100进行上网时,手表200和手机100之间可以通过蓝牙传输通道,根据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协商作为各上网数据包传输的传输通道。
以下是在用户的实际使用中的一些典型场景,以及在这些场景下如何决策传输通道以及进行上网数据包传输的过程示例。假设此时客户端设备(手表200)与服务端设备(手机100)有两种传输通道,分别是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根据前述的表2可以规定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如下表8所示:
传输通道 功耗特征 带宽特征
蓝牙 低功耗开销 低带宽
Wi-Fi直连 高功耗开销 高带宽
表8
以下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一些决策传输通道以及进行上网数据包传输的过程示例:
场景1:
在某一时刻,用户使用手表200查看天气,手表200中的天气应用发出上网数据包,手表200监测到上网数据包后,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以及确定传输通道。
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可以是,手表200确定用户查看天气时的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若该上网数据包使用超文本访问协议(HTTP)更新,则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HTTP协议类型。手表200根据前述的表4.1确定用户查看天气时的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是低功耗要求(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预计消耗流量1kb左右),低带宽要求(即该类型的上网数据包对带宽不敏感)。
手表200确定传输通道可以是,手表200将该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与表8所示的传输通道的特征进行匹配,确定使用通道特征为低功耗开销,低带宽的蓝牙传输通道作为该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
此时由于蓝牙传输通道已经开启,则手表200可以直接通过蓝牙传输通道进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HTTP协议类型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根据表7.1直接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场景2:
手表200系统下载离线地图上网数据包用于导航,手表200中的地图应用发出上网数据包,手表200监测到上网数据包后,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以及确定传输通道。
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可以是,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使用FTP协议下载离线地图,则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FTP协议类型。手表200根据前述的表4.1确定下载离线地图的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是低功耗要求,高带宽要求。
手表200确定传输通道可以是,手表200将该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与表8所示的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进行匹配,且先进行带宽匹配,则确定使用通道特征为高功耗开销,高带宽的Wi-Fi直连传输通道作为传输通道。
手表200确定传输通道后,手表200和手机100可以开启Wi-Fi直连传输通道进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传输结束后,再关闭Wi-Fi直连传输通道。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FTP协议类型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根据表7直接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
场景3:
手表200上安装了一个微信,微信需要定期与网络300交互检查是否有新的未读消息。手表200中的微信检查是否有更新,微信发出上网数据包,手表200监测到上网数据包后,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以及确定传输通道。
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可以是,手表200确定微信定期与网络300交互检查是否有新的未读消息的上网数据包的数据帧的大小为20个字节,手表200可以根据前述的表4.2确定该上网数据包的通道要求是低带宽要求。
手表200确定传输通道可以是,手表200将该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与表8所示的传输通道的特征进行匹配,则确定使用通道特征为低功耗开销,低带宽的蓝牙传输通道作为传输通道。该场景下,蓝牙传输通道的功耗开销最小,尽管带宽较低但是不影响该场景下的体验,因此选择蓝牙传输通道。
此时由于蓝牙传输通道已经开启,则手表200可以直接通过蓝牙传输通道进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数据帧大小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根据表7.2直接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场景4:
手表200下载更新安装升级包。手表200的系统发出更新安装升级包的上网数据包,手表200监测到上网数据包后,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以及确定传输通道。
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可以是,手表200确定下载更新安装升级包的上网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为FTP协议类型,则如前述场景1中的确定方式,可以确定该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FTP协议类型的上网数据包进行数据下载,通常上网数据包的传输特征为低频率,高带宽,且传输通道短暂使用完毕后就释放。该场景下,Wi-Fi直连传输通道可提供更高的带宽,尽管Wi-Fi直连造成的功耗较高,但是在下载更新升级包完成后即可关闭传输通道,维持Wi-Fi直连的时间短,因此选择Wi-Fi直连传输通道。
手表200确定传输通道后,手表200和手机100可以开启Wi-Fi直连传输通道进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传输结束后,再关闭Wi-Fi直连传输通道。
场景5:
手表200通过直播软件播放直播视频。手表200的直播软件发出更新安装升级包的上网数据包,手表200监测到上网数据包后,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以及确定传输通道。
手表200确定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可以是,手表200确定直播软件通过RTP协议传输直播视频的上网数据包,则如前述场景1中的确定方式,可以确定该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上网数据包较大,且不保证传送结果,当出现丢包时将出现直播卡顿,同时,上网数据包也要求较高的传输时延,Wi-Fi直连传输通道亦基本满足上网数据包这些通道要求。
手表200确定传输通道后,手表200和手机100可以开启Wi-Fi直连传输通道进行上网数据包的传输,传输结束后,再关闭Wi-Fi直连传输通道。
本申请中,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时,可以直接将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特征进行匹配,也可以是将上网数据包的特征进行量化,得到量化的数据包特征,然后将量化的数据包特征与量化的通道特征进行比对,以确定上网数据包对应的传输通道。例如若上网数据包的特征为功耗要求特征为2,带宽要求特征为1,则对应的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若上网数据包的数据特征为功耗要求特征为2,带宽要求特征为9,则对应的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还可以直接根据上网数据包的特征和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进行确定。可以方便地实现传输通道的选择。
在进行上网时,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存在上网流量多通道并发传输的情况,即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同时存在多个上网数据包,对于上网流量多通道并发传输的场景,可以是在有上网数据包时,各个传输通道按需启动进行传输,且各个传输通道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由于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的传输通道是互相独立、互不影响的,则不同的上网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手表200与手机100同时存在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和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两个上网数据包时,例如在某一时刻,用户使用手表200查看天气,且同时使用手表200下载离线地图数据包用于导航,则天气应用发送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地图应用发送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请参见图4D,其中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可以如步骤S201~217所示,另外请参见图6,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可以如步骤S301~317所示,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和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可以是同时进行传输的,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通过传输通道A(即蓝牙传输通道)传输,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通过传输通道B(即Wi-Fi直连传输通道)传输。
另外,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和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可以是手表200中的两个不同的系统应用的上网请求数据包,也可以是手表200中的一个系统应用的上网请求数据包。
进一步地,对于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与其对应的第二回复数据包的过程为S301~317,其中对于步骤S305,转发管理模块决策传输通道为传输通道B,手表200与手机100之间通过传输通道B传输数据。其余步骤分别与前述S201~217中的各步骤对应,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上网请求数据包和第二上网请求数据包的传输过程是互相独立的,且传输通道A和传输通道B的开启和关闭也是独立的,则可以实现不同的上网数据包通过其对应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的联网方法,两个设备如手机100与手表200配对后,手机100与手表200可以预先协商确定多条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通道,并规定每种传输通道的特征,预协商的传输通道用于后续数据传输时的传输通道决策算法,即本申请提供的联网方法中,提供用于代理上网的多个传输通道,设备间支持将上网数据包通过多种传输通道转发,解决了现有代理上网方案中,传输通道单一的问题。另外,手机100与手表200可以根据传输通道决策算法,根据传输通道的特征和上网数据包的特征,通过传输通道决策算法来决策使用哪个传输通道传输上网数据包,即手机100与手表200可以自动识别选择使上网数据包的传输通道,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体验。
另外,手机100与手表200可以选择一个传输通道作为默认传输通道,其他传输通道根据传输数据包的需求启动和关闭,在满足数据包的传输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地交底功耗。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在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进行传输通道的协商和选择的过程中,可以不用通知用户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使用的传输通道,可以使得用户对于传输通道的协商和确定等无感知,并且能保证正常联网,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在在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进行传输通道的协商和选择的过程中,也可以生成传输通道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当前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支持的传输通道,以及提醒用户当前传输通道的使用,以使用户更为清楚当前网络状态。
请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联网系统,该联网系统包括手机100、手表200、网络300,以及平板电脑400、PC500。本申请提供的联网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图7所示的联网系统,其中手机100作为服务端,可以直接访问网络300,手表200、平板电脑400和PC500作为客户端,需要借助于手机100访问网络300。另外,手机100与手表200之间支持蓝牙传输通道和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两个传输通道,手机100与平板电脑400之间支持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两个传输通道,手机100与PC500之间也支持蓝牙传输通道和Wi-Fi直连传输通道两个传输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手表200、平板电脑400和PC500皆不具备蜂窝网络调制解调器(Modem),即不具备基于蜂窝网络实现联网的能力,且在无Wi-Fi网络场景下无法实现自主联网。
在手表200、平板电脑400和PC500借助于手机100访问网络300的过程中,手机100分别与手表200、平板电脑400和PC500确定及选择彼此之间用于各上网数据传输的传输通道以实现上网数据的传输。
另外,手表200也可以是其他如耳机、眼镜、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或者其他任意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实现上网的设备;手机100还可以用于未接入Wi-Fi网络的电视等家居设备进行联网;另外,手机100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可以提供上网服务的设备。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均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等方式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程序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或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Claims (22)

1.一种联网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包括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和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中的至少两个;
确定待传输的第一上网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
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上网数据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网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上网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上网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来自于网络、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请求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
根据预设的数据特征与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
确定各所述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确定所述第一上网数据对传输通道的通道要求;
将所述通道要求和各所述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进行匹配,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通道特征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将所述通道要求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得到所述第一特征值和所述第二特征值差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通道要求和各所述传输通道的通道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最小的所述绝对值对应的传输通道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功耗特征,带宽特征,通道响应速度特征,传输时延特征和连接可靠性特征;
所述通道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功耗要求,带宽要求,通道响应速度要求,传输时延要求,连接可靠性要求;
所述通道特征和所述通道要求相互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协议类型;
数据帧大小;
五元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
若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协议类型为域名系统协议或超文本传输协议,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或者
若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协议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或实时传输协议,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
若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帧大于等于预设的数据帧阈值,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或者
若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帧小于预设的数据帧阈值,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蓝牙传输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五元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网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若所述第一上网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为流媒体业务或域名系统协议业务,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Wi-Fi直连传输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至少两个所述传输通道中选择一个传输通道,作为始终保持开启状态的默认传输通道;
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默认传输通道相同,则所述默认传输通道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不同于所述默认传输通道的另一传输通道,则开启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以用于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传输,以及在传输结束后关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默认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确定的所述传输通道的通道信息;
若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不同于所述默认传输通道的另一传输通道,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之后,通过所述默认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开启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信息;以及发送完所述第一上网数据之后,通过所述默认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关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建立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开启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功能的声明和同意控件;
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所述同意控件的触发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传输通道,并在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数据传输过程中确定用于所述第一上网数据传输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建立通信连接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
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对所述代理联网多传输通道协商选择控件的开启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传输通道,并在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数据传输过程中确定用于所述第一上网数据传输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19.一种联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包括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和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中的至少两个;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待传输的第一上网数据;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上网数据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网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上网数据发送至网络;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网络发送来的响应于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二上网数据;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上网数据的第二传输通道,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20.一种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包括低功耗蓝牙传输通道、蓝牙传输通道、Wi-Fi直连传输通道、通用串行总线直连传输通道和以太网数据线直连传输通道中的至少两个;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确定待传输的第一上网数据;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所述传输通道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上网数据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上网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上网数据发送至网络;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网络发送来的响应于所述第一上网数据的第二上网数据;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上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数据特征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上网数据的第二传输通道,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二上网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运行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联网方法。
CN202010767022.6A 2020-08-03 2020-08-03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071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022.6A CN114071434A (zh) 2020-08-03 2020-08-03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PCT/CN2021/109008 WO2022028293A1 (zh) 2020-08-03 2021-07-28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EP21852819.8A EP4185013A1 (en) 2020-08-03 2021-07-28 Networking method and network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8/163,685 US20230269791A1 (en) 2020-08-03 2023-02-02 Networking Method, Network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022.6A CN114071434A (zh) 2020-08-03 2020-08-03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434A true CN114071434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11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7022.6A Pending CN114071434A (zh) 2020-08-03 2020-08-03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9791A1 (zh)
EP (1) EP4185013A1 (zh)
CN (1) CN114071434A (zh)
WO (1) WO2022028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9058B (zh) * 2023-09-15 2023-11-28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多协议设备接入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2144A1 (en) * 2010-04-07 2011-10-13 Tung Berkat 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 Utilizing Backup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O2018120389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发送端以及接收端
CN110099403A (zh) * 2019-05-17 2019-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00115A (zh) * 2019-07-05 2019-10-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1050377A (zh) * 2018-10-12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共享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283B (zh) * 2013-08-06 2017-04-05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共享智能移动终端网络的方法
KR20150027422A (ko) * 2013-09-03 2015-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에서 디바이스 이름을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7801222B (zh) * 2016-09-06 2022-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2144A1 (en) * 2010-04-07 2011-10-13 Tung Berkat 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 Utilizing Backup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O2018120389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发送端以及接收端
CN111050377A (zh) * 2018-10-12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共享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99403A (zh) * 2019-05-17 2019-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00115A (zh) * 2019-07-05 2019-10-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8293A1 (zh) 2022-02-10
US20230269791A1 (en) 2023-08-24
EP4185013A1 (en) 2023-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3119B1 (en) Multi user MIMO and power management for Wi-Fi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US10616743B2 (en) Low-latency audio streaming with 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
US75263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pow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500891A (ja) 電力削減モードにおいて動作する遠隔接続移動体デバイスのための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プロキシ
US8825873B2 (en) Using a service discovery request to find available devices
US20030078002A1 (en) Method for wireless link reestablishment
US11903062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pplication requiring communication with extern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13170521B (zh) 用于管理承载的电子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US20160277522A1 (en) Detecting playback buffer underrun at sink device to improve streaming media quality over bluetooth
US20230269791A1 (en) Networking Method, Network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1477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2024516668A (ja) 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キング方法、電子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US2023039698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plurality of sim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US2012005758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zigbee network, terminal processor,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3098055A1 (zh) 低功耗模式的开启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872862B (zh) 通信方法、移动设备及路由设备
CN116709442A (zh) 一种无线网络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818190B (zh) 用于支持低延迟域名系统(dns)处理的电子装置
CN116137730A (zh) 一种网络加速方法、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202319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network data speed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698668B (zh) 无线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RU2750814C1 (ru)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носим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23185356A1 (zh) 网络选择方法和网络选择装置
US202204003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a radio channel while servicing other radio channels
KR20220126069A (ko) 테더링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