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384B -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1384B
CN114071384B CN202111434600.5A CN202111434600A CN114071384B CN 114071384 B CN114071384 B CN 114071384B CN 202111434600 A CN202111434600 A CN 202111434600A CN 114071384 B CN114071384 B CN 114071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user
determining
piece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46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1384A (zh
Inventor
李博文
王超
郭广鑫
董佳涵
王小虎
任天宇
师恩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4346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1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1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1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计算出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的块长度;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本申请解决了在短数据包通信中,存在串行干扰,且在功率差异化较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接收功率较小的用户设备传输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物联网中大量应用电力线通信方式,在电力线通信中,给出的方案一般都是基于传输视频、数据流量的长数据包通信方案;随着电力物联网应用在低压配电网以及中压配电网中,采用电力线通信的方式对时延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长数据包通信已经不能适应时延短的需求,从而需要引进短数据包传输方式。同时,由于电力物联网中需要采集数据的设备和传感器很多,且中心节点传输控制信息时,其时间和频谱资源受限,正交的多址接入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接入的需求。
在电力线通信中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能够增加接入设备,完成多于两个用户的传输,但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在通信过程中会产生串行干扰。可采用用户功率差异化的方法消除串行干扰,但在短数据包通信中,如果用户功率差异化较大,将会降低接收功率较小的用户的短数据包传输性能。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在短数据包通信中,存在串行干扰,且在功率差异化较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接收功率较小的用户设备传输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包括: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其中,所述信道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并确定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中的块长度;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可选地,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包括:基于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导频序列与发送端传送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序列,确定传输过程中的合成数据;基于所述合成数据,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传输距离;基于所述传输距离,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
可选地,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模型;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对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向量化计算,得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向量矩阵;基于所述向量矩阵,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关联系数用于指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串行干扰的程度;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
可选地,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模型之后,包括: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信道模型中的噪声参数。
可选地,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端中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进行对比,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最小的关联系数;基于所述最小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目标关联系数。基于所述目标关联系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
可选地,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并确定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中的块长度,包括: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进行计算;至少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所述噪声参数,计算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功率比例系数以及块分配比;根据所述功率比例系数,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块分配比,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块长度。
可选地,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块长度,去除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冗余部分,得到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短数据包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其中,所述信道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并确定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中的块长度;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所述短数据包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所述短数据包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计算出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的块长度;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的方法,实现了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消除串行干扰,快速确定短数据包中传输的有效数据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在短数据包通信中,存在串行干扰,且在功率差异化较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接收功率较小的用户设备传输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短数据包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其中,所述信道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
可选地,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包括:基于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导频序列与发送端传送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序列,确定传输过程中的合成数据;基于所述合成数据,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传输距离;基于所述传输距离,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
具体地,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采用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式,并采用压缩感知方法,建立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导频序列pk。用户设备k的导频序列为pk=[p1,p2,...,pk]T(k=1,2,…,K),其中,pk为用户设备k的功率;建立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序列dk=[d1,d2,…,dk]T,其中,dk为发送端传输给用户设备k的数据;基于所述导频序列pk与所述数据符号序列dk,确定传输过程中的合成数据sk,sk=diag(pk)dk;基于所述合成数据,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传输距离Sk,Sk=vec(sk);基于所述传输距离,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Ak,Ak(Sk,f)=exp[-(m0+m1fκ)Sk](k=1,2,…,K),其中,f为频率,m0和m0为测量常数,κ为损耗因子,Sk为Sk的模值。
步骤S104,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模型;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对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向量化计算,得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向量矩阵;基于所述向量矩阵,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关联系数用于指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串行干扰的程度;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
可选地,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模型,包括: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信道模型中的噪声参数。
可选地,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端中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进行对比,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最小的关联系数;基于所述最小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目标关联系数。基于所述目标关联系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
具体地,基于所述线路损耗Ak,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的信道模型,所述信道模型中所述发送端传输给用户设备k的数据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51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52
其中,σk是信道的波动方差,μk是信道的均值,所述波动方差与所述均值来源于信道拓扑结构的测量。
具体地,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信道模型中的噪声参数nk,其中,所述信道模型中的噪声服从贝努利-高斯噪声,所述噪声参数nk=nkn+pnin,其中,nkn和nin是标准复高斯噪声,p是脉冲噪声随机参数,且p服从贝努利分布。
具体地,构建所述用户端接收到的数据序列Yk=vec([y1,y2,…,yK]),其中,y1,y2,…,yK为所述用户设备1,2,…,K接收到的数据;对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的数据与所述每个用户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向量化运算,得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向量矩阵Hk=vec([yk,h1,h2,…,hK]T),其中,h1,h2,…,hK为h1,h2,…,hK的向量。
具体地,基于所述向量矩阵,计算出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信道关联系数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53
例如,当k=1时,对用户设备1与其他用户设备k'的关联系数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54
进行计算,其中,k'={2,…,K};将λ1,21,3,…,λ1,K进行对比,确定λ1,21,3,…,λ1,K中的最小值;选取最小的λ1,k′作为用户设备1与相匹配的用户设备间的目标关联系数;基于所述目标关联系数,确定使得λ1,k′取最小值的k',将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k'进行匹配。
当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越小,所述两个用户设备间的串行干扰越小。同理,重复上述步骤,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
步骤S106,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计算出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的块长度。
可选地,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进行计算;至少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所述噪声参数,计算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功率比例系数以及块分配比;根据所述功率比例系数,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块分配比,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块长度
具体地,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再对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进行计算,所述传输速率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61
其中,其中V是信道的色散系数,Q-1(·)为逆高斯函数,ε为目标的误比特率,n是短数据包的包长度,C香农公式中的容量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62
xk为所述发送端发送给每个用户设备k的传输数据经过波束成形后传递到信道中的数据,σk是信道的波动方差,pk为用户设备k的功率。
具体地,基于所述传输速率,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功率比例系数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63
所述用户端的额定发送功率为Pm,基于所述功率比例系数与所述额定发送功率,可得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用户k的发送功率为Pk=PmΔk,k′,用户k′的发送功率为Pk′=PmΔk′,k。通过功率比例系数分配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功率,降低用户设备间的功率差异化。
具体地,用户设备k的块分配比
Figure BDA0003381153510000064
其中,N是一次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所传递数据的个数;所述用户端接收到的总的块长度为Nm,基于所述块分配比与所述总的块长度,分别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块长度:用户设备k的块长度为Nk=Nmθk;用户设备k′的块长度为Nk′=Nmθk′
步骤S108,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可选地,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块长度,去除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冗余部分,得到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具体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的块长度中包含了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的有效数据。在所述用户端记录下每个用户设备接收的总数据长度,根据上述步骤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块长度;将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的总数据长度中的块长度保留,去除冗余长度,即把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冗余数据去除;从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块长度中提取出有效数据,并将所述有效数据发送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完成短数据包传输过程。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短数据包传输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
第三确定模块24,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计算出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的块长度;
提取模块26,用于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在第一确定模块20中,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导频序列与发送端传送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序列,确定传输过程中的合成数据;基于所述合成数据,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传输距离;基于所述传输距离,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
在第二确定模块22中,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的信道模型,确定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的数据;对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的数据和所述每个用户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向量化计算,得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向量矩阵;基于所述向量矩阵,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信道关联系数;基于所述向量矩阵,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关联系数用于指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串行干扰的程度;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
在第三确定模块24中,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计算出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的块长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对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进行计算;基于所述传输速率,计算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功率比例系数;在确定所述传输速率的基础上,基于信道模型中的噪声参数,计算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块分配比;根据所述功率比例系数,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块分配比,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块长度
在提取模块26中,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块长度,去除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冗余部分,得到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消除串行干扰,快速确定短数据包中传输的有效数据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短数据包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短数据包传输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其中,所述信道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
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模型;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对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向量化计算,得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向量矩阵;基于所述向量矩阵,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关联系数用于指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串行干扰的程度;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端中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进行对比,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最小的关联系数;基于所述最小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目标关联系数;基于所述目标关联系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并确定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中的块长度;
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导频序列与发送端传送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序列,确定传输过程中的合成数据;
基于所述合成数据,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传输距离;
基于所述传输距离,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线路损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信道模型中的噪声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并确定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中的块长度,包括:
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
对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在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进行计算;
至少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所述噪声参数,计算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功率比例系数以及块分配比;
根据所述功率比例系数,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的发送功率;
根据所述块分配比,计算出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块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块长度,去除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冗余部分,得到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6.一种短数据包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至少基于所述信道参数中的线路损耗,构建从发送端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模型;基于所述信道模型,确定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对所述发送端传输给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向量化计算,得到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向量矩阵;基于所述向量矩阵,逐一确定所述用户端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关联系数用于指示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串行干扰的程度;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基于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匹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用户端中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端中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的关联系数进行对比,确定所述每个用户设备与所述任意一个用户设备间最小的关联系数;基于所述最小的关联系数,确定所述任意两个用户设备间的目标关联系数;基于所述目标关联系数,确定所述用户端中相匹配的任意两个用户设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方法,确定匹配的用户对,计算出所述用户对中每个用户设备在传输过程的块长度;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块长度,提取出短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发送所述有效数据。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短数据包传输方法。
8.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短数据包传输方法。
CN202111434600.5A 2021-11-29 2021-11-29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071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4600.5A CN114071384B (zh) 2021-11-29 2021-11-29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4600.5A CN114071384B (zh) 2021-11-29 2021-11-29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384A CN114071384A (zh) 2022-02-18
CN114071384B true CN114071384B (zh) 2022-11-04

Family

ID=8027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4600.5A Active CN114071384B (zh) 2021-11-29 2021-11-29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138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8703A (zh) * 2017-11-29 2018-04-27 清华大学 传输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32764A (zh) * 2020-02-12 2020-03-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mimo-noma下行通信系统的用户匹配和功率分配方法
CN111835759A (zh) * 2020-07-10 2020-10-27 深圳市源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压缩的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4490B1 (ko) * 2014-09-16 2020-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8703A (zh) * 2017-11-29 2018-04-27 清华大学 传输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32764A (zh) * 2020-02-12 2020-03-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mimo-noma下行通信系统的用户匹配和功率分配方法
CN111835759A (zh) * 2020-07-10 2020-10-27 深圳市源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压缩的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MA下行链路结合大规模 MIMO的预编码;王金伏等;《光通信研究》;20190527(第03期);全文 *
User Clustering and Optimized Power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at mmWave Underlaying MIMO-NOMA Cellular Networks;Suhare Solaiman;《 IEEE Access 》;202104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384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roft et al. Robust uncorrelated bit extraction methodologies for wireless sensors
CN108985954B (zh) 一种建立各标识的关联关系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1204027B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169946A (zh) 用于视觉搜索的可扩展查询
CN111030883B (zh) 一种电力信息传输时延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91442A (zh) 一种自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01399708B (zh) 一种建立网络性能模型的方法和设备
CN107885716A (zh) 文本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6506953A (zh) 应用于智能通信系统的多信道切换方法、系统及介质
WO2016101420A1 (zh) 一种用户线远端串扰消除矢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4071384B (zh) 短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765884A (zh) 一种https网页的指纹提取方法和指纹识别方法
CN113343291A (zh) 一种基于多方计算的秘密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468132A (zh) 用户数据处理的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Spina et al. Polynomial chaos‐based macromodeling of multiport systems using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CN110519782A (zh) 一种通信网多通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Zeng et al. Edge agreement of second-order multi-agent system with dynamic quantization via the directed edge Laplacian
CN105874762B (zh) 一种前导序列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36807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29635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存储节点及协调节点
CN116882510A (zh) 一种业务系统配置参数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9473376B2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determining home network quality
CN114172600A (zh) 一种传输链路自动算路方法及装置
CN109068180A (zh) 一种确定视频精选集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6055020B (zh) 非正交导频构建方法及免授权接入过程的信号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