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0754A -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754A
CN114070754A CN202111347133.2A CN202111347133A CN114070754A CN 114070754 A CN114070754 A CN 114070754A CN 202111347133 A CN202111347133 A CN 202111347133A CN 114070754 A CN114070754 A CN 114070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essage
overlay network
time
mig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71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0754B (zh
Inventor
景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71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0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0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测试方法存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交换设备配置静态订阅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对IP报文处理后转发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网络传输的时延T1;测试仪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对IP报文处理后转发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根据T1和T2的差值确定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本发明提高了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虚拟化数据中心云网络中,都是由计算机、存储和网络设备组成,为了降低服务器使用能耗,服务器采用集群的方式,通过使用双机负载或者主备方式接入Overlay网络,在一个服务器上多个虚拟机处理不同的业务,当因业务部署或者降低能耗需求,常常会调整虚拟机迁移到其它服务器,或者某个服务器出现异常时,也会将对应的虚拟机都快速迁移到其他的服务器上继续运行,虚拟机迁移呈现要求用户无感知,不影响现有业务,这就对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要高效快速完成,才能使业务快速正常运行。
由于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发生迁移是普遍现象,而且现有业务要求尽可能在最短事件内恢复,对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事件的性能要求就很重要,当前对虚拟机迁移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如图1所示,采用测试仪的2个端口A、B,分别模拟host1、host2,在交换设备端口1和端口2上分别连接测试仪端口A和B,交换设备端口3和端口4连接VTEP1(设备的端口1和端口2,端口5连接VETP2设备端口1;通过VLAN划分方式控制流量的转发,将交换设备端口1和端口3加入VLAN X,端口2和端口4加入VLAN Y,交换设备端口5加入VLAN Z,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障host1和host2主机之间能正常通信;然后停止所有流量的发送,再修改交换设备端口4和端口5的配置,端口4退出VLAN Y加入VLAN Z,端口5退出VLAN Z加入VLAN Y,接着测试仪端口A和B同时发送双向线速的流量,一段时间过后,测试仪端口都能相互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流量后,停止发送所有流量,查看测试仪端口A的丢包数,通过丢包数/发包速率,得到的时间就认为是Overlay网络处理虚拟机迁移所花费的时间。其实,这个时间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这个时间里包括了Overlay网络的传输时延,如果大二层网络设备足够多的话,误差也就偏大,甚至为了尽可能提高准确性,通常测试次数都在3次及3次以上,取平均值或者最小值。
另外,还有一些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事件性能,采用一种读表的方式,即在迁移发生时,通过在双向流量完全通的情况下,停止秒表计时,该方法准确度更不高,对性能评估存在较大误差。
通过上述组网环境测试,虽然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投入,测试方法也简单,但测试结果的性能值是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存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另一种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测试仪的第一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将测试仪的第二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交换设备的第三端口与第一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隧道终结端点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与第二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分别与云网络连接,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连接;
步骤2、将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加入第一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加入第二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配置网络可达,并在测试仪第一端口创建第一主机,在测试仪第二端口创建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
步骤3、当在第一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一主机对应的第一MAC地址,在第二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二主机对应的第二MAC地址后,将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退出第二VLAN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退出第三VLAN加入第二VLAN,此时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上能正常通信;
步骤4、在交换设备上配置Telemetry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的缓冲区;
步骤5、通过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当交换设备收到每个IP报文后,对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6、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
步骤7、恢复配置为步骤2的测试环境,当第二主机发送ARP广播报文,第一主机能完全收到后停止所有流量发送;
步骤8、重复步骤3修改交换设备的端口配置,清空控制器存放的文件;
步骤9、测试仪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对于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10、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
步骤11、根据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进一步地,步骤4中,配置交换设备的Telemetry功能的方法包括:
在交换设备开启Telemetry功能,配置采集器采样频率,并将读取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称配置为在交换设备中创建的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称。
进一步地,步骤5和步骤9中,交换设备对每个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的方法包括:
通过报文解析查看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的最后一位,当IP头部TOS字段值为1时,将其修改为0,当IP头部TOS字段值为0时,将其修改为1。
进一步地,步骤6中,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T1的方法包括:
控制器将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1的IP报文存放至第一文件夹,将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0的IP报文存放至第二文件夹;
通过源IP和目的IP方式读取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的第一个IP报文,根据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第一个IP报文的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
进一步地,步骤11中,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的方法包括:
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将IP报文存放至不同的文件夹,并根据各文件夹中相同IP报文上的不同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
根据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与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的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包括:
若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越大,则表示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越差,若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越小,则表示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越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
步骤12、测试完成后,删除对交换设备的配置以及申请的内存文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系统,包括:测试仪、交换设备、控制器、第一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隧道终结端点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所述测试仪的第一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测试仪的第二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交换设备的第三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与第二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分别与云网络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交换设备,用于将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加入第一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加入第二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配置网络可达;在第一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一主机对应的第一MAC地址,在第二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二主机对应的第二MAC地址后,将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退出第二VLAN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退出第三VLAN加入第二VLAN;配置Telemetry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缓冲区;以及在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后,对于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在测试仪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后,对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测试仪,用于在测试仪的第一端口创建第一主机,在测试仪的第二端口创建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发送双向IP流量,当第二主机发送ARP广播报文,第一主机能完全收到后停止所有流量发送;以及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以及根据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交换设备,还用于通过报文解析查看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的最后一位,当IP头部TOS字段为1时,将其修改为0,当IP头部TOS字段为0时,将其修改为1;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1的IP报文存放至第一文件夹,将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0的IP报文存放至第二文件夹;以及通过源IP和目的IP方式读取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的第一个IP报文,根据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第一个IP报文的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将IP报文存放至不同的文件夹,并根据各文件夹中相同IP报文上的不同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以及根据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与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的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通过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来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提高了测试虚拟机迁移性能值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减少因多次测试导致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进行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测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测试仪的第一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将测试仪的第二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交换设备的第三端口与第一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隧道终结端点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与第二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分别与云网络连接,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连接;
步骤2、将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加入第一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加入第二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配置网络可达,并在测试仪第一端口创建第一主机,在测试仪第二端口创建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
步骤3、当在第一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一主机对应的第一MAC地址,在第二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二主机对应的第二MAC地址后,将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退出第二VLAN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退出第三VLAN加入第二VLAN,此时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上能正常通信;
步骤4、在交换设备上配置Telemetry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的缓冲区;
步骤5、通过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当交换设备收到每个IP报文后,对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6、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
步骤7、恢复配置为步骤2的测试环境,当第二主机发送ARP广播报文,第一主机能完全收到后停止所有流量发送;
步骤8、重复步骤3修改交换设备的端口配置,清空控制器存放的文件;
步骤9、测试仪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对于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10、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
步骤11、根据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缩略语和英文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MAC地址:设备在网络中唯一地标识和区别自己的标记,长度为48bits,其中前面24bits由设备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后面24bits由设备厂商自行定义。
VxLAN: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VTEP:VxLAN隧道终结端点(VxLAN tunnel end point)。
Underlay网络和Overlay网络:VxLAN技术将已有的物理网络作为Underlay网络,在其上构建出虚拟的二层或三层网络,即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通过封装技术、利用Underlay网络提供的三层转发路径,实现租户报文在不同站点间传递。对于租户来说,Underlay网络是透明的,只能感知到Overlay网络。
具体而言,本发明在搭建测试环境后,在交换设备上配置Telemetry(遥测)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然后进行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检测。具体地,首先检测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T1,具体方法如下:通过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当交换设备收到IP报文后,对每个IP报文的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即可得到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T1。然后检测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具体方法如下:测试仪同时发送主机一和主机二的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对于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最后通过T2和T1的差值即可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T,根据时间T的大小即可判断出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测试仪的端口A与交换设备的端口1连接,将测试仪的端口B与交换设备的端口2连接,所述交换设备的端口3与VTEP1的端口1连接,交换设备的端口4与VTEP设备1的端口2连接,交换设备的端口5与VTEP2的端口1连接,所述VTEP1和VTEP2分别与云网络连接,将交换设备的端口6与控制器连接;根据以上步骤构建的网络结构参见图3。
步骤2、将交换设备的端口1和端口3加入VLAN X,将交换设备的端口2和端口4加入VLAN Y,将交换设备的端口5加入VLAN Z,将交换设备的端口6与控制器配置网络可达,并在测试仪端口A创建主机host1,在测试仪端口B创建主机host2,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证主机host1和主机host2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
步骤3、当在VTEP1上能查看已学习到主机host1对应的MAC1,在VTEP2上能查看已学习到主机host2对应的MAC2后,将交换设备的端口4退出VLAN Y加入VLAN Z,将交换设备的端口5退出VLAN Z加入VLAN Y,此时主机host1和主机host2在Overlay网络上能正常通信;
步骤4、在交换设备上配置Telemetry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缓冲区buffer;
其中,配置交换设备的时间标记功能的方法包括:
查看寄存位的标志位是否为enable,若是,则结束,否则,调用接口将寄存器对应的标志位设置为enable,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buffer。
配置交换设备的Telemetry(遥测)功能的方法包括:
在交换设备开启Telemetry功能,配置采集器采样频率,并将读取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称配置为在交换设备中创建的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称。
具体而言,交换设备通过采集器每隔一定时间周期性的读取指定的文件名称,此文件名称即为报文标记功能申请的文件,再通过交换设备配置报文标记时间功能,设置寄存器开关,同时创建文件和向内存申请一定buffer,文件路径与Telemetry功能读取的文件为同一个。
步骤5、通过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当交换设备收到每个IP报文后,对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buffer,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buffer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buffer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具体地,交换设备端口接收到的每个IP报文查看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是0,还是1;如果查看为0,则修改为1,如果查看是1,则修改为0,恢复为原始的报文;在修改TOS字段后同时复制一份IP报文存放到buffer,对复制到buffer的报文打上时间标记;这样,同一个IP报文在不同端口接收都有个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端口存放到buffer的报文,封装到UDP报文中通过IP网络转发到控制器.
步骤6、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T1;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将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1的IP报文存放至文件夹1,将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0的IP报文存放至文件夹2;
通过源IP和目的IP方式读取文件夹1和文件夹2中的第一个IP报文,根据文件夹1和文件夹2中第一个IP报文的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T1。
步骤7、恢复配置为步骤2的测试环境,当主机host2发送ARP广播报文,主机host1能完全收到后停止所有流量发送;
步骤8、重复步骤3修改交换设备的端口配置,清空控制器存放的文件;
步骤9、测试仪同时发送主机host1和主机host2的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对于端口1和端口5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buffer,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buffer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buffer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具体而言,在配置Telemetry功能和配置报文标记时间功能环境下,测试仪同时发送线速主机host1和主机host2的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端口1接收到的每一个IP报文修改TOS字段最后一位,然后都打上第一个时间标记,并通过Telemetry功能将端口1收到的IP报文复制转发到控制器,同样是端口5接收到的每一个IP报文修改TOS字段最后一位,然后打上第二个时间标记,Telemetry功能也将端口5收到的IP报文复制转发到控制器。
步骤10、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将IP报文存放至不同的文件夹,并根据各文件夹中相同IP报文上的不同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
步骤11、根据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T1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T,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T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可以理解,根据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与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T1的差值即可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T,即T=T2-T1,若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T越大,则表示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越差,若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T越小,则表示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越好。
步骤12、测试完成,删除对交换设备的配置以及申请的内存文件,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测试仪、交换设备、控制器、第一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隧道终结端点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所述测试仪的第一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测试仪的第二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交换设备的第三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与第二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分别与云网络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交换设备,用于将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加入第一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加入第二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配置网络可达;在第一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一主机对应的第一MAC地址,在第二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二主机对应的第二MAC地址后,将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退出第二VLAN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退出第三VLAN加入第二VLAN;配置Telemetry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缓冲区;以及在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后,对于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在测试仪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后,对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测试仪,用于在测试仪的第一端口创建第一主机,在测试仪的第二端口创建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发送双向IP流量,当第二主机发送ARP广播报文,第一主机能完全收到后停止所有流量发送;以及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以及根据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可以理解,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系统是用于实现实施例所述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方法的系统,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较为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0)

1.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测试仪的第一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将测试仪的第二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交换设备的第三端口与第一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隧道终结端点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与第二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分别与云网络连接,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连接;
步骤2、将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加入第一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加入第二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配置网络可达,并在测试仪第一端口创建第一主机,在测试仪第二端口创建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
步骤3、当在第一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一主机对应的第一MAC地址,在第二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二主机对应的第二MAC地址后,将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退出第二VLAN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退出第三VLAN加入第二VLAN,此时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上能正常通信;
步骤4、在交换设备上配置遥测Telemetry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的文件缓冲区;
步骤5、通过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当交换设备收到每个IP报文后,对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文件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6、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
步骤7、恢复配置为步骤2的测试环境,当第二主机发送ARP广播报文,第一主机能完全收到后停止所有流量发送;
步骤8、重复步骤3修改交换设备的端口配置,清空控制器存放的文件;
步骤9、测试仪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交换设备对于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文件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10、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T2;
步骤11、根据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配置交换设备的Telemetry功能的方法包括:
在交换设备开启Telemetry功能,配置采集器采样频率,并将读取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称配置为在交换设备中创建的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和步骤9中,交换设备对每个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的方法包括:
通过报文解析查看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的最后一位,当IP头部TOS字段值为1时,将其修改为0,当IP头部TOS字段值为0时,将其修改为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的方法包括:
控制器将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1的IP报文存放至第一文件夹,将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0的IP报文存放至第二文件夹;
通过源IP和目的IP方式读取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的第一个IP报文,根据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第一个IP报文的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的方法包括:
控制器根据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将IP报文存放至不同的文件夹,并根据各文件夹中相同IP报文上的不同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
根据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与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的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包括:
若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越大,则表示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越差,若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越小,则表示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越好。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12、测试完成后,删除对交换设备的配置以及申请的内存文件。
8.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仪、交换设备、控制器、第一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隧道终结端点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所述测试仪的第一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测试仪的第二端口与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交换设备的第三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与第一VTEP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与第二VTEP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VTEP设备和第二VTEP设备分别与云网络连接,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交换设备,用于将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加入第一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加入第二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六端口与控制器配置网络可达;在第一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一主机对应的第一MAC地址,在第二VTEP设备上能查看已学习到第二主机对应的第二MAC地址后,将交换设备的第四端口退出第二VLAN加入第三VLAN,将交换设备的第五端口退出第三VLAN加入第二VLAN;配置Telemetry功能和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同时在交换设备中创建文件并向内存申请一定文件缓冲区;以及在测试仪发送双向IP流量后,对于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文件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在测试仪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后,对交换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收到的每个IP报文,对其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进行修改后复制一份存放至文件缓冲区,并通过报文时间标记功能对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打上时间标记,再通过Telemetry功能将存放至文件缓冲区的IP报文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测试仪,用于在测试仪的第一端口创建第一主机,在测试仪的第二端口创建第二主机,在Overlay网络搭建完成后,保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能正常相互通信;发送双向IP流量,当第二主机发送ARP广播报文,第一主机能完全收到后停止所有流量发送;以及同时发送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双向IP流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收到的IP报文上的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根据收到的IP报文时间标记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以及根据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以及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确定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根据所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确定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设备,还用于通过报文解析查看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的最后一位,当IP头部TOS字段为1时,将其修改为0,当IP头部TOS字段为0时,将其修改为1;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1的IP报文存放至第一文件夹,将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为0的IP报文存放至第二文件夹;以及通过源IP和目的IP方式读取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的第一个IP报文,根据第一文件夹和第二文件夹中第一个IP报文的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收到的IP报文的IP头部TOS字段最后一位将IP报文存放至不同的文件夹,并根据各文件夹中相同IP报文上的不同时间标记对应的时间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以及根据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和传输的时延之和与Overlay网络传输的时延的差值得到Overlay网络处理迁移时间。
CN202111347133.2A 2021-11-15 2021-11-15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070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7133.2A CN114070754B (zh) 2021-11-15 2021-11-15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7133.2A CN114070754B (zh) 2021-11-15 2021-11-15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754A true CN114070754A (zh) 2022-02-18
CN114070754B CN114070754B (zh) 2023-06-23

Family

ID=8027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7133.2A Active CN114070754B (zh) 2021-11-15 2021-11-15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075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04175A1 (en) * 2010-02-04 2012-1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 for virtual machines
CN104333488A (zh) * 2014-11-04 2015-02-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云服务平台性能测试方法
CN104636197A (zh) * 2015-01-29 2015-05-20 东北大学 一种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的评价方法
US20170139742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management
WO2019007420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5035A (zh) * 2019-10-18 2020-02-1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迁移时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149702A1 (en) * 2019-11-20 2021-05-20 Red Hat, Inc.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downtime reduction using a multicast addres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04175A1 (en) * 2010-02-04 2012-1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 for virtual machines
CN104333488A (zh) * 2014-11-04 2015-02-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云服务平台性能测试方法
CN104636197A (zh) * 2015-01-29 2015-05-20 东北大学 一种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调度策略的评价方法
US20170139742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management
WO2019007420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5035A (zh) * 2019-10-18 2020-02-1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迁移时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149702A1 (en) * 2019-11-20 2021-05-20 Red Hat, Inc.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downtime reduction using a multicast addr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754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7668A1 (zh) 路径探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4340300B2 (ja) 伝送装置、試験方法および伝送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174975B (zh) 一种以太网中的链路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2118277A (zh) 丢包检测方法和装置及路由器
WO2021098271A1 (zh) 下发oam配置信息的方法及控制节点
CN104852828B (zh) 一种网络时延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93069B (zh)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sdn控制器及转发设备
CN108156046A (zh) 分布式路由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30296B (zh) 一种基于lldp协议的智能变电站网络拓扑逐级嗅探方法
CN104980293A (zh) 一种oam报文快速发送和检测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1873A (zh) 网络管理信息的收发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JP201521137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管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2822085A (zh) 网络部署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99913B (zh)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CN111565133B (zh) 专线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13429A (zh) 检测报文的传输方法、反向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1227479B (zh) 拓扑联动方法及装置
EP2858302A1 (en) Connectivity check method of service stream link,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787930B (zh) 一种监控对等体的运行状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428038B (zh) 虚拟机所属租户标识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0029928A1 (zh) Bgp会话建立、发送接口地址和别名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4070754A (zh) 测试Overlay网络虚拟机迁移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12851B (zh) 链路层路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71592A (zh) 一种自动配置eaps传输节点的方法
CN108282383B (zh) 一种实现故障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