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9552A -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9552A
CN114069552A CN202010776050.4A CN202010776050A CN114069552A CN 114069552 A CN114069552 A CN 114069552A CN 202010776050 A CN202010776050 A CN 202010776050A CN 114069552 A CN114069552 A CN 114069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tc
electrode layer
protection device
circuit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60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继圣
江长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ete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e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ete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e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60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9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9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02H3/1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additionally responsive to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14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16Resistor network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001Mass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02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01C7/021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02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01C7/028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包含正温度系数(PTC)元件、压敏电阻器、第一导电引线及第二导电引线。该PTC元件包括PTC层,该PTC层具有两个相反的PTC表面、表面面积小于各自的该PTC表面面积的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该第一导电引线及该第二导电引线分别连结于该PTC元件及该压敏电阻器。该压敏电阻器包括压敏电阻器层,该压敏电阻器层具有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表面面积小于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面积的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本发明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具有优异的耐受性,在过电流及过电压存在下,该PTC元件可保护该压敏电阻器免于烧毁。

Description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元件及压敏电阻器(voltage-dependentresistor,VDR)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至少其中一者具有的电极具有缩减的表面积。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包含正温度系数(PTC)元件12、压敏电阻器(VDR)13、第一导电引线14及第二导电引线15。该PTC元件12包括PTC层121、第一电极层122及第二电极层123,该第一电极层122及该第二电极层123分别具有各自连接该PTC层121的两个相反表面的其中一者的电极表面,且所述电极表面的面积等于该PTC层121的两个相反表面的面积。该VDR 13包括压敏电阻器层131、第三电极层132及第四电极层133,该第三电极层132及该第四电极层133分别具有各自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131的两个相反表面的其中一者的电极表面,且所述电极表面的面积等于该压敏电阻器层131的两个相反表面的面积。该第一导电引线14及该第二导电引线15分别连结于该第一电极层122及该第三电极层132。
电气特性[例如工作电流(operating current)和高压突波耐受性(high-voltagesurge endurability)]是影响在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中发生电力突波(power surge)的重要因素。当通过增加该PTC元件12的厚度或面积来增加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操作电流时,其更容易受到电力突波的损害。另一方面,当通过减少该PTC元件12的厚度或面积来增加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高压耐受性时,其也未必较不易受到电力突波的损害。
虽然PTC元件12与VDR 13的组合可对于组合得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赋予过电流(over-current)及过电压(over-voltage)保护,但是VDR 13仍只能短暂承受电力突波(例如0.001秒)。也就是说,若突波时间超过截止时间区间,VDR 13即会因为过电流或过电压而烧毁或损坏,造成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永久丧失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可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
本发明的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包含正温度系数(PTC)元件、压敏电阻器、第一导电引线及第二导电引线。该PTC元件包括PTC层、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该PTC层具有两个相反的PTC表面,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分别具有各自连接该PTC层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的其中一者的电极表面。该压敏电阻器包括压敏电阻器层、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该压敏电阻器层具有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该第三电极层具有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的其中一者且设置于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的其中一者与该PTC元件的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极表面,该第四电极层具有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的另一者的电极表面。该第一导电引线连结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导电引线连结于该压敏电阻器的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的其中一者。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小于各自的该PTC表面的面积,或该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小于该各自的电阻器表面的面积。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是各自的该PTC表面的面积的70%至90%。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是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的面积的70%至90%。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具有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200%。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具有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100%。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具有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70%。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处于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该压敏电阻器烧毁之前跳脱。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处于大于0.1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μs至100s之内跳脱。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处于大于0.5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10s之内跳脱。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处于大于10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1s之内跳脱。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在该PTC层中形成有第一孔洞。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的PTC层具有周缘,该周缘定义该PTC层的边界并与该PTC层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互连,该第一孔洞与该PTC层的周缘相间隔。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第一孔洞贯穿该PTC层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第一孔洞还贯穿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压敏电阻器形成有第二孔洞。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还包含第三导电引线,该第二导电引线连结于该第四电极层,该第三导电引线连结并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层与该第三电极层之间。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压敏电阻器在该压敏电阻器层中形成有第二孔洞。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阻器层具有周缘,该周缘定义该压敏电阻器层的边界并与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互连,该第二孔洞与该压敏电阻器层的周缘相间隔。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第二孔洞贯穿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第二孔洞还贯穿该第三电极层及该第四电极层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该PTC元件是聚合物PTC元件,该PTC层是PTC聚合物层。
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还包含封装材,该封装材包装该PTC元件、该压敏电阻器、部分该第导电引线及部分该第二导电引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具有优异的耐受性及可靠性,在过电流及过电压存在下,该PTC元件可保护该压敏电阻器免于烧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现有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该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该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及图3,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含正温度系数(PTC)元件2、压敏电阻器3、第一导电引线4及第二导电引线5。
该PTC元件2包括PTC层21、第一电极层22及第二电极层23,该PTC层21具有两个相反的PTC表面211,该第一电极层22及该第二电极层23分别具有各自连接该PTC层21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211的其中一者的电极表面221、231。
该压敏电阻器3包括压敏电阻器层31、第三电极层32及第四电极层33,该压敏电阻器层31具有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311。
该第三电极层32具有通过焊料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311的其中一者且设置于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两个相反电阻器表面311的其中一者与该PTC元件2的第二电极层23之间的电极表面321。该第四电极层33具有通过焊料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两个相反电阻器表面311的另一者的电极表面331。
该第一导电引线4连结于该第一电极层22。该第二导电引线5连结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第三电极层32及第四电极层33的其中一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电引线5连结并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层23与该第三电极层32之间。
该第一电极层22及第二电极层23的电极表面221、231的面积小于各自的该PTC表面211的面积。该第三电极层32及第四电极层33的电极表面321、331的面积小于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311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层22及第二电极层23的电极表面221、231的面积是各自的该PTC表面211的面积的70%至90%。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三电极层32及第四电极层33的电极表面321、331的面积是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311的面积的70%至90%。
该PTC元件2具有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该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3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varistor voltage)的40%至200%。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3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100%。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3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70%。
根据本发明,该PTC元件2处于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该压敏电阻器3烧毁之前跳脱。换句话说,在该过电流及该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存在下,该PTC元件2快速地跳脱至高电阻状态,以使该过电流被限制不流经该压敏电阻器3,因此保护该压敏电阻器3免于烧毁,该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因而得以重复使用。
在本文中,术语“烧毁”、“冒火花”及“着火”可相互替换使用,且是指该压敏电阻器失去功能,通常发生在180℃以上。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处于大于0.1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μs至100s之内跳脱。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处于大于0.1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0μs至10s之内跳脱。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处于大于0.1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0.1ms至1s之内跳脱。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处于大于0.5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10s之内跳脱。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处于大于0.5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1s之内跳脱。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处于大于10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1s之内跳脱。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PTC元件2处于大于10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0.1s之内跳脱。
该PTC元件2可形成有第一孔洞210。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孔洞210形成在该PTC层21中。该PTC元件2的PTC层21具有周缘212,该周缘212定义该PTC层21的边界并与该PTC层21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211互连。该第一孔洞210与该PTC层21的周缘212相间隔,且具有能容纳该PTC层21在温度升高时的热膨胀的有效体积,以避免该PTC层21发生不欲的结构变形。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孔洞210贯穿该PTC层21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211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孔洞210还贯穿该第一电极层22及该第二电极层23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孔洞210贯穿该PTC层21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211及该第一电极层22与该第二电极层23,以形成穿孔。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孔洞210位于该PTC层21的几何中心且贯穿该两个相反的PTC表面211。该第一孔洞210是由孔洞定义壁所定义,该孔洞定义壁具有平行于该PTC层21的PTC表面211的横截面。该孔洞定义壁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十字形等。
根据本发明,该PTC元件2可为聚合物PTC(PPTC)元件,且该PTC层21可为PTC聚合物层。该PTC聚合物层包括聚合物基材及分散在该聚合物基材中的导电填料。该压敏电阻器层31可由金属氧化物材料所制得。该聚合物基材可由含有非接枝的烯烃系聚合物(non-grafted olefin-based polymer)的聚合物组合物所制得。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非接枝的烯烃系聚合物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聚合物组合物还包括经接枝的烯烃系聚合物(grafted olefin-based polymer)。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经接枝的烯烃系聚合物为经羧酸酐接枝的烯烃系聚合物。本发明适用的导电填料是选自于碳黑(carbon black)粉末、金属粉末、导电陶瓷粉末或前述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该压敏电阻器3可在该压敏电阻器层31中形成有第二孔洞310。在本实施例中,该压敏电阻器3的压敏电阻器层31具有周缘312,该周缘312定义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边界并与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311互连。该第二孔洞310与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周缘312相间隔。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孔洞310贯穿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311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孔洞310还贯穿该第三电极层32及该第四电极层33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孔洞310贯穿该压敏电阻器层31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311及该第三电极层32与该第四电极层33,以形成穿孔。
根据本发明,该第一导电引线4具有连接部41及自由部42,而该第二导电引线5具有连接部51及自由部52。该第一导电引线4的连接部41通过焊料连结于该第一电极层22的外表面,且该第一导电引线4的自由部42自该连接部41延伸出该第一电极层22以供插入电路板或电路装置的接脚孔(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电引线5的连接部51通过焊料连结并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层23与该第三电极层32之间,且该第二导电引线5的自由部52自该连接部51延伸出该第二电极层23及该第三电极层32以供插入电路板或电路装置的接脚孔(图未示)。
参阅图4及图5,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差异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电引线5的连接部51通过焊料连结于该第四电极层33的外表面,且该第二导电引线5的自由部52自该连接部51延伸出该第四电极层33以供插入电路板或电路装置的接脚孔(图未示)。此外,第二实施例还包含封装材7,该封装材7包装该PTC元件2、该压敏电阻器3、部分该第一导电引线4及部分该第二导电引线5。该第一导电引线4的自由部42及该第二导电引线5的自由部52暴露在该封装材7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封装材7是由环氧树脂所制得。
参阅图6,本发明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似,差异处在于第三实施例还包含第三导电引线6,该第三导电引线6连结并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层23与该第三电极层32之间。该第三导电引线6具有连接部61及自由部62。该第三导电引线6的连接部61连接于该第二电极层23及该第三电极层32,该第三导电引线6的自由部62自该连接部61延伸出该第二电极层23及该第三电极层32以供插入电路板或电路装置的接脚孔(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该封装材7包装该PTC元件2、该压敏电阻器3、部分该第一导电引线4、部分该第二导电引线5及部分该第三导电引线6。该第一导电引线4的自由部42、该第二导电引线5的自由部52及部分该第三导电引线6的自由部62暴露在该封装材7外。
本发明将就以下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所述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E1)>
10g HDPE(购自中国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型号:HDPE9002)作为非接枝的烯烃系聚合物,10g经马来酸酐接枝的HDPE(购自杜邦公司,产品型号:MB100D)作为经羧酸酐接枝的烯烃系聚合物,15g碳黑粉末(购自Columbian Chemicals公司,产品型号:Raven 430UB)作为导电填料,15g氢氧化镁(购自Martin Marietta公司,产品型号:
Figure BDA0002618450290000091
MH 10)。
将上述配料在混炼机(厂牌:Brabender)中混合,以温度为200℃、搅拌转速为30rpm的条件混合配料10min。
将上述得到配料混合物置于模具中,以热压温度为200℃及热压压力为80kg/cm2的条件进行热压4min,以形成PTC聚合物层薄片。将薄片从模具中取出,并使其两个相反的PTC表面分别接触两片铜箔(分别作为第一电极层22及第二电极层23),并在温度为200℃及热压压力为80kg/cm2的条件下进行热压4min,以形成厚度为2.2mm的PPTC元件。再将该PPTC元件裁切成多个直径为14.5mm的圆形(面积约为165.1mm2)小片(chip,下称PPTC小片)后,用Co-60γ射线以总辐射剂量150kGy照射每一PPTC小片。
圆形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etal-oxide varistor,MOV,购自CeramateTechnical公司,产品型号:20D361K,下称MOV)包括压敏电阻器层31及两个电极层(分别作为第三电极层32及第四电极层33),该压敏电阻器层31具有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311(直径皆为20.0mm,面积约为314.2mm2),所述第三电极层32及第四电极层33分别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311。将该MOV进行蚀刻处理以移除部分所述电极层的周缘,使每一第三电极层32及每一第四电极层33形成直径为18.9mm(面积约为280.6mm2)的圆形电极层,也就是经蚀刻的MOV的电极覆盖率约为89%,即每一第三电极层32及每一第四电极层33的面积(280.6mm2)约为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311的面积(314.2mm2)的89%。
将第一导电引线4及第二导电引线5分别焊接在每一PPTC小片的两片铜箔上,接着焊接经蚀刻的该MOV至该两片铜箔的其中一片上,以形成E1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根据Underwriter Laboratories公司对于热敏电阻类型的装置(thermistor-type device)的安全标准UL 1434测量PPTC小片的保持电流(hold current,即正常操作时的最大电流值)、跳脱电流(trip current,即PPTC元件达到高电阻状态所需的最小电流值)、额定电压(即PPTC元件工作时适用的电压)及耐受电压(withstand voltage,即不会造成PPTC元件故障或损坏的最大电压)。此外,在蚀刻处理之前,根据UnderwriterLaboratories公司对于瞬间电压突波抑制器(transient voltage surge suppressor)的安全标准UL 1449测量MOV元件的压敏电压(即MOV触发工作的电压)及箝制电压(clampingvoltage,即MOV可提供限制的最大电压)。PPTC小片及MOV的性质测量结果分别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618450290000101
a:在1mA下量测。
b:在脉冲波形(tp)8/20μs及脉冲电流(Ip)2.5A下量测。
<实施例2及3(E2及E3)>
E2及E3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工艺条件与E1相似,差异处在于以γ射线照射PPTC小片之前,将E2及E3的PPTC小片进行蚀刻处理以移除部分该第一电极层22及该第二电极层23的周缘,使每一第一电极层22及每一第二电极层23形成直径为13.7mm(面积约为147.4mm2)的圆形电极层,也就是经蚀刻的PPTC小片的电极覆盖率约为89%,即每一第一电极层22及每一第二电极层23的面积(147.4mm2)约为各自的该PTC表面211的面积(165.1mm2)的89%。此外,E2中的MOV没有进行蚀刻处理,也就是其MOV的电极覆盖率为100%。
<实施例4至12(E4-E12)>
E4-E6、E7-E9、E10-E12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工艺条件分别与E1-E3相似,差异处在于PPTC小片形成第一穿孔210及/或MOV形成第二穿孔310(如表2所示),每一第一穿孔210及每一第二穿孔310是由具有圆形截面(直径为1.5mm,圆面积为1.77mm2)的孔洞定义壁所定义。
在E4-E6中,于γ射线照射之后,在PPTC小片的中央部分凿出第一穿孔210。在E7-E9中,于焊接上铜箔之前,在MOV的中央部分凿出第二穿孔310。在E10-E12中,在PPTC小片的中央部分凿出第一穿孔210并在MOV的中央部分凿出第二穿孔310(如图3所示)。
<比较例1至4(CE1-CE4)>
CE1-CE4的电路保护装置的工艺条件分别与E2、E3、E8、E9相似,差异处在于CE1-CE4中皆不含PPTC小片。
<比较例5至8(CE5-CE8)>
CE5-CE8的电路保护装置的工艺条件分别与E1、E3、E4、E6相似,差异处在于CE5-CE8中皆不含MOV。
<比较例9至12(CE9-CE12)>
CE9-CE12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工艺条件分别与E1、E4、E7、E10相似,差异处在于CE9-CE12的MOV的电极覆盖率皆为100%。
E1-E12及CE1-CE12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统整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618450290000111
Figure BDA0002618450290000121
“--”表示无此元件。
性能测试
[突波免疫测试(Surge immunity test)]
对于E1-E12与CE1-CE12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各取10个作为测试样品,进行突波免疫测试。
每个测试样品的突波免疫测试是在大于MOV的压敏电压的电压(600Vac或700Vac)下和0.5A或PPTC小片的过电流(即10A)的电流下以先接通第一导电引线4及第二导电引线5达60秒后再关闭的方式进行测试。如果PPTC小片和MOV都没有烧毁或损坏,该测试样品即为通过突波免疫测试,并记录PPTC小片发生跳脱的时间的平均值(若有跳脱)。如果PPTC小片或MOV烧毁,该测试样品即为烧毁,并记录其发生烧毁的时间的平均值。结果分别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618450290000122
Figure BDA0002618450290000131
表3结果显示,CE1-CE4只含有MOV的测试样品处于0.5A的过电流和至少1.6倍MOV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在5.2s之内烧毁(一般MOV可耐受1.2倍其压敏电压的电压),或处于10A的过电流和过电压下在1.0s之内烧毁,且该损坏无法修复。此外,CE5-CE8只含有PPTC小片的测试样品在0.5A或10A的过电流下烧毁。
虽然CE9-CE12的测试样品含有PPTC小片及MOV,但其PPTC小片及MOV的电极覆盖率皆为100%,其PPTC小片及MOV处于0.5A或10A的过电流和过电压下皆分别烧毁。
相反地,E1-E12含有PPTC小片及MOV的组合的所有测试样品(其中PPTC小片及/或MOV的电极覆盖率小于90%)皆通过突波免疫测试而没有烧毁,显示PPTC小片及/或MOV的电极层的面积缩减可有效防止电路保护装置损坏。
此外,相较于E1-E3,E4-E12的PPTC小片及/或MOV形成有穿孔的测试样品提升了热量传递,可进一步缩短PPTC小片发生跳脱的时间,并防止过电流流经MOV,因此保护其MOV免于烧毁。换句话说,在E1-E12的测试样品中,PPTC小片处于过电流及大于MOV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MOV烧毁之前跳脱。
综上所述,通过控制该PTC元件2的每一电极层的面积小于各自的该PTC表面211的面积,及/或控制该压敏电阻器3的每一电极层的面积小于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311的面积,在该过电流及该过电压存在下,该PTC元件快速地跳脱至高电阻状态,以保护该压敏电阻器免于因不希望有的电弧而烧毁,本发明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因而得以重复使用,而显现其优异的耐受性及可靠性,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PTC元件,包括:
PTC层,具有两个相反的PTC表面,及
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分别具有各自连接该PTC层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的其中一者的电极表面;
压敏电阻器,包括:
压敏电阻器层,具有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
第三电极层,具有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的其中一者且设置于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的其中一者与该PTC元件的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极表面,及
第四电极层,具有连接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的另一者的电极表面;
第一导电引线,连结于该第一电极层;及
第二导电引线,连结于该压敏电阻器的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的其中一者,
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小于各自的该PTC表面的面积,或该第三电极层及该第四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小于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是各自的该PTC表面的面积的70%至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层及该第四电极层的电极表面的面积是各自的该电阻器表面的面积的70%至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的额定电压是该压敏电阻器在1mA下量测的压敏电压的45%至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处于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该压敏电阻器烧毁之前跳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处于大于0.1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μs至100s之内跳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处于大于0.5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10s之内跳脱。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处于大于10A的过电流及大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压的电压下而在1ms至1s之内跳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在该PTC层中形成有第一孔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的PTC层具有周缘,该周缘定义该PTC层的边界并与该PTC层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互连,该第一孔洞与该PTC层的周缘相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洞贯穿该PTC层的两个相反的PTC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孔洞还贯穿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敏电阻器形成有第二孔洞。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还包含第三导电引线,该第二导电引线连结于该第四电极层,该第三导电引线连结并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层与该第三电极层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敏电阻器在该压敏电阻器层中形成有第二孔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电阻器层具有周缘,该周缘定义该压敏电阻器层的边界并与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互连,该第二孔洞与该压敏电阻器层的周缘相间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孔洞贯穿该压敏电阻器层的两个相反的电阻器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孔洞还贯穿该第三电极层及该第四电极层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PTC元件是聚合物PTC元件,该PTC层是PTC聚合物层。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还包含封装材,该封装材包装该PTC元件、该压敏电阻器、部分该第一导电引线及部分该第二导电引线。
CN202010776050.4A 2020-08-05 2020-08-05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Pending CN114069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050.4A CN114069552A (zh) 2020-08-05 2020-08-05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050.4A CN114069552A (zh) 2020-08-05 2020-08-05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9552A true CN114069552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6050.4A Pending CN114069552A (zh) 2020-08-05 2020-08-05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95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03115A (en) PTC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mechanical stress riser
CA1331399C (en) Assemblies of ptc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s
US5837164A (en) High temperature PTC device comprising a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
KR20080034487A (ko) 열적 커플링된 금속 산화물 바리스터 과전압 요소 및중합체성 정온도 계수 과전류 요소를 갖는 회로 보호 소자
US10971287B1 (en) Composit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US10418158B1 (en) Composit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CN111837308A (zh) 一种新型的防雷过压保护电路及保护装置
CN114069552A (zh)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US11335479B1 (en) Composit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TWI792030B (zh) 複合式電路保護裝置
CN113140999A (zh)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TWI809273B (zh) 複合式電路保護裝置
TWI816013B (zh) 複合式電路保護裝置
TWI820382B (zh) 複合式電路保護裝置
CN113629660A (zh)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CN115810459A (zh)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CN114823018A (zh)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CN110491610B (zh) 复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CN117292906A (zh) 混合式电路保护装置
TW202312191A (zh) 複合式電路保護裝置
US10804012B1 (en) Composit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TW202401940A (zh) 混合式電路保護裝置
US11289902B2 (en) Composit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US11682892B2 (en) Composite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US20230377780A1 (en) Hybrid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