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3157A - 薄互层地震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薄互层地震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63157A CN114063157A CN202010748819.1A CN202010748819A CN114063157A CN 114063157 A CN114063157 A CN 114063157A CN 202010748819 A CN202010748819 A CN 202010748819A CN 114063157 A CN114063157 A CN 1140631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n
- seismic
- thin interbed
- interbed
- reservo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41000761557 Lami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9738 Limesto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028 lime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59 dolom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514 dolom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O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5493 Crypt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126 Fac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7—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attributes, e.g. amplitude, instantaneous phase or frequency, reflection strength or polarit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3—Seismic attributes, e.g. amplitude, polarity, instant phas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6—Subsurface mod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根据理论模型和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再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薄互层模型建模速度,从而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薄互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大部分存在多旋回结构的薄层/薄互层地质结构特征,从已钻井的资料来看,薄互层油气藏往往在几十米的厚度范围内发育几套至几十套的薄储层,薄储层厚度以小于2m的厚度为主,薄互层的空间发育结构特征十分复杂,这种复杂多变的薄互层结构和组合特征为薄互层的研究带来较大的困难。对于薄互层特征的识别而言,薄互层地震波场传播规律及反射特征的对比分析通常是薄互层储层预测和表征的基础。
现有技术薄层的组合信息与岩性信息一起包含在地震反射波动力学特征中,不同的薄互层结构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从综合的地震响应特征中对薄互层的地质特征进行识别和预测,在不同结构类型特征的薄互层的正演是开展薄储层特征分析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在薄互层模型构建时,往往面临着薄互层结构复杂而导致模型构建困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故需要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来降低薄互层模型建模难度,提升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解决了薄互层结构复杂而导致模型构建困难的技术问题,降低了薄互层模型建模难度,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基于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对所述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所述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从所述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根据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所述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薄储层的厚度、薄储层间隔距离、薄层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理论模型的薄互层结构最低厚度设置为5m,薄互层结构种类数量设置为最少12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薄互层结构种类设置包括:1种薄储层厚度设置为5m,7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5m,4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小于1m。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包括:采用雷克子波模拟地震波,模拟地震波在薄互层结构中传播的地震波场记录,获得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包括:1.0m、1.5m、2.0m、2.5m、3.0m、3.5m、4.0m;
所述雷克子波设置为1m×1m的小网格,主频设置为25Hz。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对所述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包括:采用柯西霍夫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处理,采用真实的速度模型对所述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不同薄互层结构的波形特征包括:
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和与其相等厚度的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一致;
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与其他薄互层结构有差异;
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薄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微弱。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系统,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正演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地震偏移剖面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所述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地震响应特征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模型简化模块,根据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所述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内容中任一项所述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内容中中任一项所述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基于不同结构下薄储层所表现出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差异,给出了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的依据,提出了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应遵循的原则,在不影响薄互层地震波场特征的基础上,简化了薄互层储层地震地质模型,使得薄互层的地质模型大大简化,提高了薄互层模型建模速度,从而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简化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偏移剖面;
图6-1至6-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所表现出的地震波形特征;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实际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前后效果对比;
图8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偏移剖面;
图6-1至6-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所表现出的地震波形特征。
地质学上狭义的薄层是指储层的厚度薄、单一,层与层之间由较厚的非渗透层分开,层厚一般小于1.5m。互层是具有不同地质属性的地质层。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根据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具体地,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具体地,即先构建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靶区的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等资料,开展地层结构及薄层/薄互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统计分析,并结合薄互层储层的地质结构特征,构建能够代表地下薄互层结构特征的理论模型。
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主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薄层的厚度变化、薄层在地层结构中发育位置(薄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和薄层的结构变化,故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设置的参数包括:薄储层的厚度、薄储层间隔距离、薄层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理论模型的薄互层结构最低厚度设置为5m,薄互层结构种类数量设置为最少12种。
具体地,在厚度为5m的薄互层结构地层范围内,根据薄储层结构的变化,共设置12种薄互层特征发育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薄互层结构种类设置包括:1种薄储层厚度设置为5m,7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5m,4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小于1m,而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包括:1.0m、1.5m、2.0m、2.5m、3.0m、3.5m、4.0m,具体设置如附图4所示,这样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
步骤120: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建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开展正演模拟,结合薄互层厚度设置和当前常规地震勘探地震主频的大小,采用1m×1m的小网格和主频为25Hz的雷克子波模拟地震波进行计算,模拟地震波在薄互层结构中传播的地震波场记录,从而获得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步骤130: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柯西霍夫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处理,同时为了排除速度误差对成像效果的影响,采用真实的速度模型对含有薄互层结构的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如附图5所示。
步骤140: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基于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正演模拟解结果的地震偏移剖面,开展地震波场特征精细分析,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显示分析,地震响应特征包括地震波形和频谱特征,依据不同薄互层结构下的地震波形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附图6-1至6-4),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波形特征包括:
①当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和与其相等厚度的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一致,波形特征如附图6-2(b);
②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与其他薄互层结构有差异;
具体地,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时,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需单独设置,如附图4,薄互层结构2与薄互层结构3,虽然间隔薄层之间的间隔相差只有0.5m,但是地震特征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薄互层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层需单独设置,波形特征差异如附图6-3(c)。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薄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微弱。
具体地,薄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层引起的地震响应较弱,在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忽略,无需设置,波形特征如附图6-4(d)。
步骤150:根据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根据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差异,在构建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时,薄互层理论模型简化设置要求如下:
①对于互层结构而言,当2层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时可合并为一层;
②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储层需单独设置;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储层,在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构建时可以忽略,不用再进行设置。
构建薄互层模型时,通过设置以上约束条件,可以大大简化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构建过程,降低了构建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的难度。
步骤160: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然后在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效率。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通过基于不同结构下薄储层所表现出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差异,结合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的设置要求,提出了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应遵循的设置约束原则,在不影响薄互层地震波场特征的基础上,简化了构建薄互层储层地震地质模型,使得薄互层的地质模型的过程大大简化,提高了薄互层模型建模速度,从而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第二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简化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偏移剖面;
图6-1至6-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所表现出的地震波形特征。
图7是本实施例的实际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前后效果对比。
本实例结合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具体地,即先构建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靶区的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等资料,开展地层结构及薄层/薄互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统计分析,并结合薄互层储层的地质结构特征,构建能够代表地下薄互层结构特征的理论模型。
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主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薄层的厚度变化、薄层在地层结构中发育位置(薄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和薄层的结构变化,故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设置的参数包括:薄储层的厚度、薄储层间隔距离、薄层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理论模型的薄互层结构最低厚度设置为5m,薄互层结构种类数量设置为最少12种。
具体地,在厚度为5m的薄互层结构地层范围内,根据薄储层结构的变化,共设置12种薄互层特征发育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薄互层结构种类设置包括:1种薄储层厚度设置为5m,7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5m,4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小于1m,而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包括:1.0m、1.5m、2.0m、2.5m、3.0m、3.5m、4.0m,具体设置如附图4所示,这样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
步骤120: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建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开展正演模拟,结合薄互层厚度设置和当前常规地震勘探地震主频的大小,采用1m×1m的小网格和主频为25Hz的雷克子波模拟地震波进行计算,模拟地震波在薄互层结构中传播的地震波场记录,从而获得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步骤130: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柯西霍夫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处理,同时为了排除速度误差对成像效果的影响,采用真实的速度模型对含有薄互层结构的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如附图5所示。
步骤140: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基于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正演模拟解结果的地震偏移剖面,开展地震波场特征精细分析,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显示分析,地震响应特征包括地震波形和频谱特征,依据不同薄互层结构下的地震波形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附图6-1至6-4),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波形特征包括:
①当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和与其相等厚度的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一致,波形特征如附图6-2(b);
②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与其他薄互层结构有差异;
具体地,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时,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需单独设置,如附图4,薄互层结构2与薄互层结构3,虽然间隔薄层之间的间隔相差只有0.5m,但是地震特征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薄互层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层需单独设置,波形特征差异如附图6-3(c)。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薄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微弱。
具体地,薄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层引起的地震响应较弱,在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忽略,无需设置,波形特征如附图6-4(d)。
步骤150:根据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根据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差异,在构建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时,薄互层理论模型简化设置要求如下:
①对于互层结构而言,当2层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时可合并为一层;
②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储层需单独设置;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储层,在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构建时可以忽略,不用再进行设置。
构建薄互层模型时,通过设置以上约束条件,可以大大简化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构建过程,降低了构建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的难度。
步骤160: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然后在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具体实施例,以西南某区雷口坡组典型薄互层储层为例。
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发育为上、下两套储层,上储层段以灰岩类为主,夹白云岩;下储层段以白云岩类为主,上、下储层段之间存在一个以(含)白云质灰岩、(含)藻砂屑灰岩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隔层段,厚约20m~25m。受潮坪相沉积特点及雷顶不整合面成岩作用差异等多因素影响,岩性频繁变化,储层呈薄夹层分布,纵向多层叠置,纵横向上看物性差异明显,储层单层厚度一般为1m~5m,以1m~2m厚的薄储层为主,累计厚度为30m~45m。
从地震反射特征上看,雷口坡组上覆地层为马鞍塘组一段厚度约40m的灰岩,之上为马二段厚约100m的泥页岩沉积。由于雷口坡组及马一段碳酸盐岩与马二段泥页岩波阻抗差异大,在地震剖面上与马一段灰岩顶形成强反射(T6),该强反射具有极强的屏蔽作用,加剧了下伏雷口坡组薄储层识别的难度;另一方面,实际资料设置的地震波主频为25Hz左右,雷四上亚段的地层厚度约150m,约半个波长,从井震标定的结果来看,雷四上亚段上、下储层段主要位于强反射界面下“一谷一峰”半个波长内,即半个波长内既包含了地层结构信息又包含了上下段薄储层的信息。需要从综合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中区分并识别雷四上亚段上、下储层段薄储层的信息,尤其是上储层段的信息。
正演模拟技术是搭起正确识别、解释地震特征与地质现象(异常)之间关系的桥梁,是认识地震波场特征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本实施例中,先建立符合靶区实际地层结构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地震地质模型用于薄储层辨识机理分析。结合已钻井的各项资料,上储层段小于1m占比25%、1m~2m占比67%,而下储层段小于1m占比21%、1m~2m占比53%、2m~4m占比21%、4m~7m占比5%,上下储层段又主要以小于2m的薄储层为主,因此在开展该区雷四上亚段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工作中,要建立符合靶区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十分复杂。
而采用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中的各项步骤,可在不改变薄互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前提下简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地质模型,按照一种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时地震地质模型的简化方法及实现的具体流程,如附图3所示。通过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的设置要求,提出了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应遵循的约束条件,简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地质模型,有效的提高薄互层结构地质地震模型建模与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采用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对靶区进行分析后,发现合并前后的地震波形以及频谱特征对比都比较接近,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
第三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偏移剖面;
图6-1至6-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所表现出的地震波形特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系统,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正演模拟模块,用于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地震偏移剖面处理模块,用于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地震响应特征处理模块,用于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模型简化模块,根据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具体地,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系统,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210:用于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具体地,即先构建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靶区的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等资料,开展地层结构及薄层/薄互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统计分析,并结合薄互层储层的地质结构特征,构建能够代表地下薄互层结构特征的理论模型。
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主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薄层的厚度变化、薄层在地层结构中发育位置(薄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和薄层的结构变化,故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设置的参数包括:薄储层的厚度、薄储层间隔距离、薄层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理论模型的薄互层结构最低厚度设置为5m,薄互层结构种类数量设置为最少12种。
具体地,在厚度为5m的薄互层结构地层范围内,根据薄储层结构的变化,共设置12种薄互层特征发育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薄互层结构种类设置包括:1种薄储层厚度设置为5m,7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5m,4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小于1m,而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包括:1.0m、1.5m、2.0m、2.5m、3.0m、3.5m、4.0m,具体设置如附图4所示,这样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
正演模拟模块220:用于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建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开展正演模拟,结合薄互层厚度设置和当前常规地震勘探地震主频的大小,采用1m×1m的小网格和主频为25Hz的雷克子波模拟地震波进行计算,模拟地震波在薄互层结构中传播的地震波场记录,从而获得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地震偏移剖面处理模块230:用于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柯西霍夫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处理,同时为了排除速度误差对成像效果的影响,采用真实的速度模型对含有薄互层结构的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如附图5所示。
地震响应特征处理模块240:用于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基于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正演模拟解结果的地震偏移剖面,开展地震波场特征精细分析,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显示分析,地震响应特征包括地震波形和频谱特征,依据不同薄互层结构下的地震波形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附图6-1至6-4),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波形特征包括:
①当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和与其相等厚度的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一致,波形特征如附图6-2(b);
②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与其他薄互层结构有差异;
具体地,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时,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需单独设置,如附图4,薄互层结构2与薄互层结构3,虽然间隔薄层之间的间隔相差只有0.5m,但是地震特征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薄互层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层需单独设置,波形特征差异如附图6-3(c)。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薄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微弱。
具体地,薄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层引起的地震响应较弱,在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忽略,无需设置,波形特征如附图6-4(d)。
模型简化模块250:用于根据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根据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差异,在构建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时,薄互层理论模型简化设置要求如下:
①对于互层结构而言,当2层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时可合并为一层;
②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储层需单独设置;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储层,在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构建时可以忽略,不用再进行设置。
构建薄互层模型时,通过设置以上约束条件,可以大大简化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构建过程,降低了构建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的难度。
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模块260:用于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然后在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系统,通过基于不同结构下薄储层所表现出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差异,给出了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的依据,提出了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模型简化应遵循的原则,在不影响薄互层地震波场特征的基础上,简化了薄互层储层地震地质模型,使得薄互层的地质模型大大简化,提高了薄互层模型建模速度,从而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效率。
第四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偏移剖面;
图6-1至6-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所表现出的地震波形特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内容中任一项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步骤,
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具体地,即先构建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靶区的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等资料,开展地层结构及薄层/薄互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统计分析,并结合薄互层储层的地质结构特征,构建能够代表地下薄互层结构特征的理论模型。
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主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薄层的厚度变化、薄层在地层结构中发育位置(薄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和薄层的结构变化,故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设置的参数包括:薄储层的厚度、薄储层间隔距离、薄层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理论模型的薄互层结构最低厚度设置为5m,薄互层结构种类数量设置为最少12种。
具体地,在厚度为5m的薄互层结构地层范围内,根据薄储层结构的变化,共设置12种薄互层特征发育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薄互层结构种类设置包括:1种薄储层厚度设置为5m,7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5m,4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小于1m,而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包括:1.0m、1.5m、2.0m、2.5m、3.0m、3.5m、4.0m,具体设置如附图4所示,这样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
步骤120: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建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开展正演模拟,结合薄互层厚度设置和当前常规地震勘探地震主频的大小,采用1m×1m的小网格和主频为25Hz的雷克子波模拟地震波进行计算,模拟地震波在薄互层结构中传播的地震波场记录,从而获得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步骤130: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柯西霍夫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处理,同时为了排除速度误差对成像效果的影响,采用真实的速度模型对含有薄互层结构的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如附图5所示。
步骤140: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基于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正演模拟解结果的地震偏移剖面,开展地震波场特征精细分析,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显示分析,地震响应特征包括地震波形和频谱特征,依据不同薄互层结构下的地震波形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附图6-1至6-4),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波形特征包括:
①当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和与其相等厚度的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一致,波形特征如附图6-2(b);
②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与其他薄互层结构有差异;
具体地,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时,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需单独设置,如附图4,薄互层结构2与薄互层结构3,虽然间隔薄层之间的间隔相差只有0.5m,但是地震特征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薄互层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层需单独设置,波形特征差异如附图6-3(c)。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薄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微弱。
具体地,薄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层引起的地震响应较弱,在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忽略,无需设置,波形特征如附图6-4(d)。
步骤150:根据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根据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差异,在构建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时,薄互层理论模型简化设置要求如下:
①对于互层结构而言,当2层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时可合并为一层;
②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储层需单独设置;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储层,在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构建时可以忽略,不用再进行设置。
构建薄互层模型时,通过设置以上约束条件,可以大大简化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构建过程,降低了构建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的难度。
步骤160: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然后在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综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势。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再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第五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地震地质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偏移剖面;
图6-1至6-4是本实施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所表现出的地震波形特征;
图8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内部结构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内容中中任一项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步骤。
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具体地,即先构建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地震地质理论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靶区的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等资料,开展地层结构及薄层/薄互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统计分析,并结合薄互层储层的地质结构特征,构建能够代表地下薄互层结构特征的理论模型。
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主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薄层的厚度变化、薄层在地层结构中发育位置(薄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和薄层的结构变化,故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设置的参数包括:薄储层的厚度、薄储层间隔距离、薄层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理论模型的薄互层结构最低厚度设置为5m,薄互层结构种类数量设置为最少12种。
具体地,在厚度为5m的薄互层结构地层范围内,根据薄储层结构的变化,共设置12种薄互层特征发育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薄互层结构种类设置包括:1种薄储层厚度设置为5m,7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5m,4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小于1m,而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包括:1.0m、1.5m、2.0m、2.5m、3.0m、3.5m、4.0m,具体设置如附图4所示,这样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地下真实薄互层结构特征。
步骤120:基于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建立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开展正演模拟,结合薄互层厚度设置和当前常规地震勘探地震主频的大小,采用1m×1m的小网格和主频为25Hz的雷克子波模拟地震波进行计算,模拟地震波在薄互层结构中传播的地震波场记录,从而获得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步骤130:对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柯西霍夫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处理,同时为了排除速度误差对成像效果的影响,采用真实的速度模型对含有薄互层结构的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如附图5所示。
步骤140:从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基于不同薄互层结构模型正演模拟解结果的地震偏移剖面,开展地震波场特征精细分析,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显示分析,地震响应特征包括地震波形和频谱特征,依据不同薄互层结构下的地震波形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附图6-1至6-4),不同薄互层结构下波形特征包括:
①当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和与其相等厚度的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一致,波形特征如附图6-2(b);
②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与其他薄互层结构有差异;
具体地,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时,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需单独设置,如附图4,薄互层结构2与薄互层结构3,虽然间隔薄层之间的间隔相差只有0.5m,但是地震特征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薄互层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层需单独设置,波形特征差异如附图6-3(c)。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薄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微弱。
具体地,薄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层引起的地震响应较弱,在地震地质模型构建时忽略,无需设置,波形特征如附图6-4(d)。
步骤150:根据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根据不同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正演模拟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差异,在构建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时,薄互层理论模型简化设置要求如下:
①对于互层结构而言,当2层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时可合并为一层;
②单层厚度大于2m的薄储层需单独设置;
③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纵向间隔大于4m的孤立薄储层,在薄互层地震地质简化模型构建时可以忽略,不用再进行设置。
构建薄互层模型时,通过设置以上约束条件,可以大大简化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构建过程,降低了构建薄互层结构的地质地震模型的难度。
步骤160: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然后在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提升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效率。
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初至质控方法。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再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再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再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再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虽然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基于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对所述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所述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从所述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根据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所述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基于所述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薄储层的厚度、薄储层间隔距离、薄层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理论模型的薄互层结构最低厚度设置为5m,薄互层结构种类数量设置为最少12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互层结构种类设置包括:1种薄储层厚度设置为5m,7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5m,4种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为小于1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包括:采用雷克子波模拟地震波,模拟地震波在薄互层结构中传播的地震波场记录,获得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储层间隔距离设置包括:1.0m、1.5m、2.0m、2.5m、3.0m、3.5m、4.0m;
所述雷克子波设置为1m×1m的小网格,主频设置为25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包括:采用柯西霍夫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处理,采用真实的速度模型对所述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薄互层结构的波形特征包括:
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薄储层间隔距离小于1m的薄互层和与其相等厚度的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一致;
单一薄储层厚度大于2m的薄互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与其他薄互层结构有差异;
薄储层厚度小于1m且薄储层纵向间隔大于4m的薄层结构波形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微弱。
9.一种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靶区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及测录井数据,构建地下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
正演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波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记录数据;
地震偏移剖面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正演模拟记录数据中地震波场信息进行偏移成像,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的所述理论模型对应的地震偏移剖面;
地震响应特征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地震偏移剖面中分别提取不同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特征;
模型简化模块,根据所述薄互层结构理论模型和所述不同薄互层结构类别的地震响应波形特征,构建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
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薄互层结构简化模型进行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优化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48819.1A CN114063157B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薄互层地震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48819.1A CN114063157B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薄互层地震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63157A true CN114063157A (zh) | 2022-02-18 |
CN114063157B CN114063157B (zh) | 2024-05-17 |
Family
ID=80227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48819.1A Active CN114063157B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薄互层地震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63157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80770A (zh) * | 2014-09-28 | 2015-01-14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 |
CN105005077A (zh) * | 2015-07-06 | 2015-10-28 | 成都理工大学 | 稀井条件下实钻井与虚拟井联合的薄层厚度预测方法 |
CN105652323A (zh) * | 2015-08-11 | 2016-06-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层预测方法 |
CN109164485A (zh) * | 2018-08-31 | 2019-01-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影响低序级断层识别精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
CN109212589A (zh) * | 2017-07-06 | 2019-01-1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pu/cpu协同并行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
CN109375269A (zh) * | 2018-11-23 | 2019-02-22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 |
WO2019062655A1 (zh) * | 2017-09-27 | 2019-04-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薄夹层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0426738A (zh) * | 2019-07-19 | 2019-11-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影响岩性相变识别精度的模型定量分析方法 |
-
2020
- 2020-07-30 CN CN202010748819.1A patent/CN1140631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80770A (zh) * | 2014-09-28 | 2015-01-14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 |
CN105005077A (zh) * | 2015-07-06 | 2015-10-28 | 成都理工大学 | 稀井条件下实钻井与虚拟井联合的薄层厚度预测方法 |
CN105652323A (zh) * | 2015-08-11 | 2016-06-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层预测方法 |
CN109212589A (zh) * | 2017-07-06 | 2019-01-1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pu/cpu协同并行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
WO2019062655A1 (zh) * | 2017-09-27 | 2019-04-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薄夹层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9164485A (zh) * | 2018-08-31 | 2019-01-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影响低序级断层识别精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
CN109375269A (zh) * | 2018-11-23 | 2019-02-22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 |
CN110426738A (zh) * | 2019-07-19 | 2019-11-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影响岩性相变识别精度的模型定量分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王慧;毕丽飞;韩世春;: "薄互层油气储集体多波地震正演模拟及成像研究", 油气地球物理, no. 03 * |
马灵伟: "《塔中顺南地区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模式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no. 11, pages 011 - 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63157B (zh) | 2024-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7261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fractures in a subsurface region | |
US1084644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cking fracture prediction | |
US7783462B2 (en) | Reservoir evaluation methods | |
WO2018201114A1 (en) |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data derived from pre-stack invers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 |
US11953637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generating simulation grids for different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s | |
US8255165B2 (en) | Method for predicting differences in subsurface conditions | |
WO2015023265A1 (en) | A simulation-to-seismic workflow construed from core based rock typing and enhanced by rock replacement modeling | |
US11360228B1 (en) | Three-dimensional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geology-seismology for favorable metallogenic site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 |
CN109115987B (zh) | 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流体因子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 |
US11409024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simulation grids via zone by zone mapping from design space | |
US20210079779A1 (en) | Grid Modification During Simulated Fracture Propagation | |
US11434759B2 (en) | Optimization of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 using streamlines and machine learning | |
US1115037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reservoir stresses from 4D seismic data | |
Wilson et al. | Ranking and selecting fault models using flow-indicator fault properties and simple streamline simulations | |
Rawnsley et al. | Evaluation of a new method to build geological models of fractured reservoirs calibrated to production data | |
Chen et al. | Rapid simulation of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using multi-domain multi-resolution discretization based on the diffusive time of flight | |
CN105093308B (zh) | 一种井轨迹设计方法和系统 | |
CN114063157A (zh) | 薄互层地震特征分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230204816A1 (en) | Modeling methods for minimizing grid sensitivity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racture propagation | |
EP407013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of seismic data with reduced computational cost | |
Moradi et al. | Learning from Behavioral Frac Maps: A Montney Case Study in Integration of Modern Microseismic and Production Data Analyses | |
Cui et al. | Integrated workflow of geological modell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and reservoir simul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and forecast of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reservoirs | |
Stohler et al. | 3D numeric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fault zones on fluid flow in sandstones of the Rio do Peixe Basin, NE Brazil | |
Chapin et al. | Integrated static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the Pinedale tight gas field, Wyoming | |
US20240265179A1 (en) | Hydraulic fracturing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