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6362A -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6362A
CN114056362A CN202010790716.1A CN202010790716A CN114056362A CN 114056362 A CN114056362 A CN 114056362A CN 202010790716 A CN202010790716 A CN 202010790716A CN 114056362 A CN114056362 A CN 114056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fresh air
shell
conditioning uni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07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建忠
朱沛文
常银玲
斯田钶
缪长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07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6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6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1D27/0018Air-conditioning means, i.e. combining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ways of treating or supplying air, namely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空调机组包括:壳体,具有换热腔,蒸发器,设置在换热腔内;回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换热腔连通;新风口,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新风口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新风口与换热腔连通,壳体的第二侧为封闭结构;电气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的第二侧。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组防护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地铁上设置有空调机组,利用空调机组可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换气以及对车厢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中,空调机组的两侧均设置有新风口,外界的空气可通过新风口进入车厢内,以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换气。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内设置有电气部件,采用在空调机组的两侧均设置新风口的方式,外界的空气可能携带雨水通过新风口进入空调机组内,空调机组内部的电气部件存在被损坏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空调机组防护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组防护性能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壳体,具有换热腔,蒸发器,设置在换热腔内;回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换热腔连通;新风口,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新风口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新风口与换热腔连通,壳体的第二侧为封闭结构;电气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的第二侧。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新风口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并使新风口与换热腔连通,将电气部件设置在壳体的第二侧,在利用新风口换气时,由于新风口和电气部件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且壳体的第二侧为封闭结构,即使空气携带雨水等杂质通过位于壳体的第一侧的新风口进入壳体内,雨水等杂质也不会接触到位于壳体的第二侧的电气部件,电气部件不会被雨水等杂质损坏,能够提升空调机组的防护性能。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防水组件,防水组件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并对应新风口设置。利用防水组件能够对通过新风口进入壳体的雨水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雨水等杂质进一步向壳体内部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机组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地,防水组件包括:挡水板,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挡水板位于新风口与回风口之间,挡水板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排水孔,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排水孔位于新风口与挡水板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挡水板能够对通过新风口进入壳体的雨水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雨水等杂质进入回风口内,利用排水孔能够将被挡水板阻挡下的雨水等杂质排至外界,避免雨水等杂质聚集在新风口与回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新风口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回风口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新风口的长度尺寸大于等于回风口的长度尺寸。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仅有壳体的一侧设置新风口的情况下保证新风的进风量,从而满足空调机组的换气要求。
进一步地,新风口的长度尺寸与回风口的长度尺寸的比值在1.06至1.29之间,如此能够保证新风量与回风量的比例关系,进而满足空调机组的换气要求。若新风口的长度尺寸与回风口的长度尺寸的比值小于1.06,则存在新风口处的进风量过小的问题。如果想在不改变新风口尺寸的前提下提升新风口的进风量,只能提升安装在新风口处的风扇的转速,如此会存在噪音过大的问题,且风扇易发生损坏。若新风口的长度尺寸与回风口的长度尺寸的比值小于1.29,则新风口的尺寸过大,不便于阻挡雨水等杂质,并会相应地加大其它与新风口相配合的部件的尺寸,导致成本提升,造成浪费。
进一步地,电气部件包括变频器,变频器与蒸发器电连接,变频器上设置有风扇,风扇对应回风口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通过回风口进入换热腔的空气对变频器进行换热,从而能够保证变频器在正常的温度区间内运行。若变频器的温度过高,则变频器易出现降容的问题,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雨水分离器,雨水分离器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并位于新风口的远离换热腔的一侧。利用雨水分离器能够对外界的雨水等杂质进行初步阻挡,避免外界的雨水等杂质直接进入新风口内。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包括两个蒸发器,两个蒸发器分别位于回风口的两侧,且蒸发器的延伸方向与回风口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上述结构,两个蒸发器均能够接触到足够量的空气,便于蒸发器进行换热,能够提升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并位于蒸发器下方。利用接水盘能够承接蒸发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流动到其它部位,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护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厢;空调机组,空调机组位于车厢的上方,空调机组的回风口与车厢连通,空调机组为上述提供的空调机组。由于该车辆包括上述提供的空调机组,因此该车辆同样能够避免空调机组内的电气部件被雨水等杂质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轴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另一轴侧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换热腔;20、蒸发器;30、回风口;40、新风口;50、电气部件;51、变频器;511、风扇;60、防水组件;61、挡水板;62、排水孔;70、雨水分离器;80、接水盘;90、送风机;100、压缩机;110、冷凝器;a、壳体的长度方向;b、壳体的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壳体10、蒸发器20、回风口30、新风口40以及电气部件50。其中,壳体10具有换热腔11,蒸发器20和电气部件50均设置在换热腔11内。通过将回风口30和新风口40均设置在壳体10上,并将回风口30和新风口40均与换热腔11连通,车厢内的空气可利用回风口30流通至换热腔11内(图4中指向壳体的箭头表示回风),外界的空气可利用新风口40流通至换热腔11内(图1中箭头表示新风),然后进入换热腔11的车厢内的空气和外界的空气混合后会与蒸发器20换热并送回车厢内(图4中指向远离壳体的箭头表示送风),以完成车厢内的换气。具体地,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新风口40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新风口40与换热腔11连通,壳体10的第二侧为封闭结构,电气部件5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壳体10的第二侧。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通过将新风口40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将电气部件50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侧,由于新风口40与电气部件50间隔设置在壳体的两侧,且壳体10的第二侧为封闭结构,雨水不会通过壳体10的第二侧进入壳体内,即使外界的空气携带雨水等杂质通过新风口40进入壳体内,雨水等杂质也不会接触到位于壳体10的第二侧的电气部件50,电气部件50不会被雨水等杂质损坏,能够提升空调机组的防护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空调机组还包括防水组件60,防水组件60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并对应新风口40设置。利用防水组件60能够对通过新风口40进入壳体的雨水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雨水等杂质进一步向壳体内部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机组的防护效果。
其中,防水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挡水板、滤网、排水孔以及接水盘等部件,只要能够实现防水、挡水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水组件60包括挡水板61和排水孔62,挡水板61和排水孔62均设置在壳体10的底壁上。其中,挡水板61位于新风口40与回风口30之间,挡水板61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排水孔62位于新风口40与挡水板61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挡水板61能够对通过新风口40进入壳体10的雨水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雨水等杂质进入回风口30内,利用排水孔62能够将被挡水板61阻挡下的雨水等杂质排至外界,避免雨水等杂质聚集在新风口40与回风口30之间。
具体地,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一端与排水孔连接,排水孔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其中,可在新风口40与回风口30之间设置多个挡水板,以进一步提升挡水、防水效果。具体地,多个挡水板可交错设置在壳体10的底壁上。其中,多个挡水板的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例如,可在两个高度较高的挡水板之间设置一个高度较低的挡水板,如此既能够提升防护效果,还能够保证新风口处的进风量,并降低成本。
其中,可在新风口40与回风口30之间设置多个排水孔,利用多个排水孔同时进行排水,能够提升排水速度。
具体地,还可以在新风口40与回风口30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滤网,利用滤网对尘土等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尘土等杂质进入换热腔11内。采用滤网和挡水板共同配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装置的防护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口4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a延伸,回风口30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b延伸,且新风口40的长度尺寸大于等于回风口30的长度尺寸。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仅有壳体的一侧设置新风口40的情况下保证新风的进风量,从而满足空调机组的换气要求。其中,开设在壳体的第一侧的新风口的尺寸大于等于现有技术中开设在壳体两侧的两个新风口的尺寸之和。
具体地,新风口40的长度尺寸与回风口30的长度尺寸的比值在1.06至1.29之间,如此能够保证新风量与回风量的比例关系,进而满足空调机组的换气要求。若新风口40的长度尺寸与回风口30的长度尺寸的比值小于1.06,则存在新风口处的进风量过小的问题。如果想在不改变新风口尺寸的前提下提升新风口的进风量,只能提升安装在新风口处的风扇的转速,如此会存在噪音过大的问题,且风扇易发生损坏。若新风口40的长度尺寸与回风口30的长度尺寸的比值小于1.29,则新风口的尺寸过大,不便于阻挡雨水等杂质,并会相应地加大其它与新风口相配合的部件的尺寸,导致成本提升,造成浪费。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气部件50包括变频器51,变频器51与蒸发器20电连接,变频器51上设置有风扇511,风扇511对应回风口30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通过回风口30进入换热腔11的空气对变频器51进行换热,从而能够保证变频器51在正常的温度区间内运行。若变频器51的温度过高,则变频器51易出现降容的问题,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
具体地,风扇511位于回风口30的端部,如此便于风扇511将回风直接吹向变频器,从而能够保证散热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机组还包括雨水分离器70,雨水分离器70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并位于新风口40的远离换热腔11的一侧。利用雨水分离器70能够对外界的雨水等杂质进行初步阻挡,避免外界的雨水等杂质直接进入新风口40内。具体地,雨水分离器70盖设在新风口40的外侧,且雨水分离器70的延伸方向与新风口40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能够保证防护性能。
如图1所示,空调机组包括两个蒸发器20,两个蒸发器20分别位于回风口30的两侧,且蒸发器20的延伸方向与回风口30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上述结构,两个蒸发器20均能够接触到足够量的空气,便于蒸发器20进行换热,能够提升换热效果。
具体地,变频器位于两个蒸发器之间,如此能够充分利用安装空间,提升装置的集成度。
如图2所示,空调机组还包括接水盘80,接水盘80设置在壳体10的底壁上并位于蒸发器20下方。利用接水盘80能够承接蒸发器20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流动到其它部位,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护性能。
并且,空调机组的新风口处设置有执行器。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只设置有一个新风口,只设置一个新风阀和一个执行器即可满足使用需求,能够省去一个执行器,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和整机重量。
如图1所示,空调机组还包括送风机90、压缩机100以及冷凝器110。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厢和空调机组,空调机组位于车厢的上方,空调机组的回风口30与车厢连通,空调机组为上述提供的空调机组。由于该车辆包括上述提供的空调机组,因此该车辆同样能够避免空调机组内的电气部件被雨水等杂质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防护性能。
其中,该车辆包括轨道地铁。由于轨道地铁的空调机组,特别是空调机组位于室外侧的部分,对于防水等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空调机组的电气部件是必须存在的,而电气部件比如变频器整体式的防水等级一般为IP21,现有技术中高防护等级的也有但是价格昂贵。采用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组,能够在满足防护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通过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气部件放置在完全封闭的一侧,防护等级低的电气部件完全没有雨水风险,能够提高安全可靠性;
(2)采用单新风口的结构,只需设置一个新风阀和一个执行器,能够降低成本和整机重量;
(3)回风口和新风口之间设置挡水板,防止雨水向回风口蔓延,新风口进风侧设置排水孔,即便存在少量雨水进入也能顺利排出;
(4)单侧新风口加长,能够保证与双新风口一样的新风量,满足空调机组的换气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
壳体(10),具有换热腔(11),
蒸发器(20),设置在所述换热腔(11)内;
回风口(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与所述换热腔(11)连通;
新风口(40),所述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新风口(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所述新风口(40)与所述换热腔(11)连通,所述壳体(10)的第二侧为封闭结构;
电气部件(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壳体(10)的第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防水组件(60),所述防水组件(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并对应所述新风口(4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60)包括:
挡水板(61),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所述挡水板(61)位于所述新风口(40)与所述回风口(30)之间,所述挡水板(61)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排水孔(62),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所述排水孔(62)位于所述新风口(40)与所述挡水板(6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40)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回风口(30)沿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新风口(40)的长度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回风口(30)的长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40)的长度尺寸与所述回风口(30)的长度尺寸的比值在1.06至1.2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50)包括变频器(51),所述变频器(51)与所述蒸发器(20)电连接,所述变频器(51)上设置有风扇(511),所述风扇(511)对应所述回风口(3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雨水分离器(70),所述雨水分离器(7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并位于所述新风口(40)的远离所述换热腔(1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两个所述蒸发器(20),两个所述蒸发器(20)分别位于所述回风口(30)的两侧,且所述蒸发器(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回风口(30)的延伸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接水盘(80),所述接水盘(8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并位于所述蒸发器(20)下方。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车厢;
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位于所述车厢的上方,所述空调机组的回风口(30)与所述车厢连通,所述空调机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
CN202010790716.1A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4056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0716.1A CN114056362A (zh)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0716.1A CN114056362A (zh)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6362A true CN114056362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2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0716.1A Pending CN114056362A (zh)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636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83356B1 (en)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CN111912040B (zh) 室外机及空调
KR100474045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04527684A (zh) 一种车下安装的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CN212386480U (zh)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3533736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114056362A (zh)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419274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配电柜
CN212751521U (zh) 一种新型防潮除湿配电箱
CN210832254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386481U (zh)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170151961A1 (en) Air conditioning unit of track vehicle mounted under vehicle
CN2673698Y (zh) 微型面包车用空调系统冷凝器总成
JPH06109302A (ja) 空調換気扇
KR100297497B1 (ko) 차량용 일체형 에어컨장치
CN213272945U (zh) 进风结构和空调室外机
CN219612408U (zh) 一种带散热风口防护的户外服务器机柜
CN219880014U (zh) 一种智能碾米机的散热系统
CN114056363A (zh)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786371U (zh) 一种风冷式控制柜
CN217357267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553170U (zh) 地铁空调
CN214380633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12992849U (zh) 一种节能型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13199492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