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3021A -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3021A
CN114053021A CN202111601670.5A CN202111601670A CN114053021A CN 114053021 A CN114053021 A CN 114053021A CN 202111601670 A CN202111601670 A CN 202111601670A CN 114053021 A CN114053021 A CN 114053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edical device
ophthalmic medical
light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16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皓天
庞晓丽
邓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ya Health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ya Health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ya Health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ya Health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16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3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3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3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4Eye-masks ; Devices to be worn on the face, not intended for looking through; Eye-pads for sunbathing
    • A61F9/045Eye-shades or visors; Shields beside, between or below the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3Applicators, probes irradiating specific body areas in close proximity
    • A61N2005/0645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 A61N2005/0647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the applicator adapted to be worn on the head
    • A61N2005/0648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the applicator adapted to be worn on the head the light being directed to the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Light sources therefor
    • A61N2005/0651Di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64Details
    • A61N2005/0667Fil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至少包括光能量源、第一通信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眼科医疗装置上的人体接触部件,所述光能量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具有可被所述眼科医疗装置识别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户可将其专属个人使用的人体接触部件安装至眼科医疗装置上,当多人共用一台眼科医疗装置时,能够简单便捷的识别用户身份的同时还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户识别功能的眼科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光能量源通过发射预设波长范围的光到眼睛实现对眼睛的医疗或保健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该光能量源可用于近视、弱视、黄斑变性(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部疾病。随着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医疗或保健近视患者的近视眼为例,有研究表明,将光能量源发射激光波长预设为在可医疗或保健近视眼的激光波长范围内,当该波长的光能量源发射的光能量施加于近视患者的眼睛时,能诱导视网膜产生和释放多巴胺能够减缓和抑制近视的发展。
现有的光能量施加于眼睛的眼科医疗装置的眼罩通常与主机为一体式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因眼罩和人眼紧密接触,当眼科医疗装置应用于医院或视保中心时,很多人共同使用同一台眼科医疗装置,虽然医院或者视保中心会提供一些清洁措施,但是无法完全清洁干净,具有眼部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另外,当多人共用时,亟需一种能够简单便捷的识别用户身份的眼科医疗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便捷的识别使用用户身份且避免交叉感染的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之一,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至少包括光能量源、第一通信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眼科医疗装置上的人体接触部件,所述光能量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具有可被所述眼科医疗装置识别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第二通信组件可以是近场通信模块、条码通信模块或电气连接通信模块。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至少包括WIFI通信模块、无线射频识别RFID通信模块、NFC近场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无线个域网Zigbee通信模块、设定频段无线通信模块、磁场通信模块、声磁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控制所述医疗装置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医疗装置是否运行、运行时长、运行时所述光能量源的空间间距、运行时所述光能量源的输出功率。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加热元件和/或制冷元件。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图像捕获装置,所述图像捕获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眼睛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补光单元,所述补光单元被配置为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拍摄用户眼睛提供光线。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捕获装置为不可见光相机或可见光相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相比较,如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一致,则所述处理器获取相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历史使用数据、用户使用报告、用户配置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户配置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光能量源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剩余治疗次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当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用户上一次使用的所述用户配置参数。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其他设备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讯单元至少包括移动基站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另一台眼科医疗装置的通讯单元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以共享数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能量源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之一,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所述医疗装置至少包括光能量源、第一通信组件,所述光能量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眼科医疗装置上,所述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具有可被所述眼科医疗装置识别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第二通信组件可以是近场通信模块、条码通信模块或电气连接通信模块。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至少包括WIFI通信模块、无线射频识别RFID通信模块、NFC近场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无线个域网Zigbee通信模块、设定频段无线通信模块、磁场通信模块、声磁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存储对应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的光能量源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剩余治疗次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加热元件和/或制冷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具有可被眼科医疗装置识别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人体接触部件的第二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与眼科医疗装置的第一通信组件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当用户使用眼科医疗装置时,可将其购买的专属个人使用的人体接触部件安装至眼科医疗装置上,且人体接触部件将用户身份识别信息通过第二通信组件及第一通信组件传输至眼科医疗装置,当多人共用一台眼科医疗装置时,能够简单便捷的识别用户身份的同时还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眼科医疗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优化实施例中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眼科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眼科医疗装置硬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像捕获装置捕获眼睛信息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对入眼功率有效功判定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光源照射人眼在虚拟平面映射瞳孔位置示意图;
图7是人眼往左看时瞳孔在虚拟平面映射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人眼正视时瞳孔在虚拟平面映射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人眼往右看时瞳孔在虚拟平面映射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输出功率的方法示意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源位置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2是计算获取用户眼睛与医疗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相对位置数据的示意图;
图13是用户瞳距较小时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用户瞳距较大时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医疗装置与人体接触部件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人体接触部件设置NFC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眼科医疗装置;10、眼睛;101、目镜;20、光能量源;30、图像捕获装置;40、处理控制单元;401、处理器;402、存储器;50、补光单元;60、光分配部件;70、滤光元件;80、光检测器;90、准直元件;100、调焦元件;110、位置调节单元;111、微电机;112、调节架;120、显示单元;130、通讯单元;140、第二通信组件;150、人体接触部件;160、第一通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医疗装置,包括光能量源20、图像捕获装置30及处理控制单元4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的眼睛10,图像捕获装置30被配置为获取眼睛图像信息,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眼睛图像信息以获取用户使用情况相关信息。本发明的医疗装置1可以被用于治疗但不限于近视、弱视、黄斑变性(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具体地,以用户使用本发明的一种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医疗装置治疗近视为例进行说明,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眼睛图像信息后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接收到图像捕获装置30传输的信息后计算并获取用户人眼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地,用户使用情况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睁眼正确使用的信息、用户瞳孔直径信息、用户瞳孔注视角度信息、用户瞳孔的位置信息、用于识别用户的信息、用户有效使用时间信息、用户的眼睛10接收到的光功率总和信息、用户瞳距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即通过算法处理来纠正用户在使用时比如闭眼等不规范的用户使用情况,保证用户使用过程的治疗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医疗装置还包括光分配部件60、用于检测光强的光检测器80,光分配部件60将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一部分光线引导至光检测器80以检测所述光能量源发出的发射光强,光分配部件60将光能量源20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线引导至用户的眼睛10,引导至用户的眼睛10的反射光经光分配部件60进入图像捕获装置30以获取眼睛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用户在使用一种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医疗装置时,光能量源20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LED光源或激光光源发射光波通过光分配器一部分被光检测器80所接收,光分配器将光能量源20发射的光波另一部分被用户的眼睛10接收且通过眼睛10反射光经过光分配部件60反射在图像捕获装置30上。
更进一步地,光能量源20为可控光源,可控光源的波长和/或光强可调节。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被配置为存储眼睛图像信息与光能量源20的发射光强的对应关系表,光能量源20的发射光强及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的眼睛图像信息传输至处理器401,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发射光强、眼睛图像信息及对应关系表向可控光源发出调节可控光源的光强的信号。
具体地,眼睛图像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瞳孔直径信息,存储器402被配置为存储用户瞳孔直径信息与发射光强的对应关系表,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实时接收到的发射光强、用户瞳孔直径信息及对应关系表调节可控光源的光强。比如当图像捕获装置30捕获的瞳孔直径缩小的时候,处理器401可向可控光源发出微调增加发射光强的信号。
具体地,光分配器可以是分光镜,用于将发射光源分为向下反射和向左直射的两束光线,分光镜的分光比例可由厂商选择设置。比如分光镜可以将光能量源20发出的50%的光线进入用户的眼睛10,将光能量源20发出的另外50%的光线进入光检测器80,从而使光检测器80精确检测光能量源20发出的光功率。
如图2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光能量源20与光分配部件60之间或者光检测器80与光分配部件60之间或者图像捕获装置30及光分配部件6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滤光元件70。具体地,滤光元件70可以是带通滤光片、低通或高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中,光能量源20与光分配部件60之间设置为带通滤光片,当光能量源20发射光波时,光波通过带通滤光片纯化波长。进一步地,例如光能量源20发射的光波长在650-680nm,当光能量源20发射的光波通过带通滤光片时,可以将半峰宽更宽的波长缩减为半峰宽更窄的波长范围。
当光能量源20发射光波经过光能量源20与光分配部件60之间的带通滤光片时,为防止其余的杂散光反射到图像捕获装置30,从而影响图像捕获装置30的拍摄,通过在图像捕获装置30与光分配部件60之间设置低通或高通滤光片,将光能量源20发射出的光波过滤掉,只留少部分用于图像中的特异提示,从而使图像捕获装置30不会因为光强过强而超过合理的动态范围,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光分配部件60和光检测器80之间设置与光能量源20和光分配部件60之间相同的带通滤光片,同样的,当光能量源20发射激光经过光分配部件60到达光检测器80时,用于阻断光波中的杂散光,从而保证光检测器80测量的精准性。通过对入眼光强和眼球状态精准检测真正实现了光能量源20光强输出的闭环监测,提高了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光能量源20与光分配部件6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用于聚焦光能量源发出的光线的准直元件90。具体地,光能量源20发射光波时,光波透过准直元件90照射在分光配件,光能量源20发射的光波通过准直元件90将照射的发散光变成平行光通过,使光源缩短到覆盖人眼的直径10mm左右的平行光斑,保证光源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捕获装置30及光分配部件6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调焦元件100。调焦元件100同于调试合适的检测焦点,当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用户人眼信息时,为保证拍摄到的人眼位置的检测图像最为清晰,在图像捕获装置30前设置调焦元件100,使得图像捕获装置30可通过合适的检测焦点捕获最为清晰的人眼信息。通过本发明的对光路的改进,大大缩小了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医疗装置的体积,可使得整体结构更为轻巧,便于使用者尤其是低龄使用者使用。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为光检测器80和/或光能量源20提供设定工作环境温度的恒温装置,具体地,为保证本发明的医疗装置1的具有较宽的输出工作范围和检测精准度,可通过处理控制单元40控制恒温装置工作,例如,理想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5℃,当外界温度高于或低于25℃时,处理控制单元40控制恒温装置开始工作,将工作环境温度恒定保持在25℃,恒温装置可以是TEC制冷片、压缩机等方式。
在本发明的眼科医疗装置1使用之前的校准阶段,可通过在用户眼部使用通过计量认证的设备测试,对光能量源20、光检测器80做定标曲线,在此后用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即可根据这个曲线来监控实际光强。本实施例中的光能量源20为可控光源,可控光源的波长和/或光强可调节,可控光源根据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的用户瞳孔直径信息调节可控光源的输出光强。
具体地,当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医疗装置1时,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拍摄人眼获取人眼信息并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例如瞳孔直径,进一步地,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计算出的瞳孔直径大小进行动态调整光源的发射值,当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到人眼瞳孔变化时,处理控制单元40再次根据所拍摄的图像计算出瞳孔的直径大小,如计算结果小于前一次拍摄所计算得出的瞳孔直径大小,则判定为瞳孔缩小,处理控制单元40控制光能量源20增强发射光强,从而提高入眼光强的精确性,保证整个入眼光强的积累为固定值,使得临床数据更具备一致性。图像捕获装置30为不可见光相机(如红外相机)或可见光相机,此处不做限制。
参照图3和图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用户识别功能的眼科医疗装置1,包括光能量源20、图像捕获装置30及处理控制单元4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比如,光能量源20可以是2个LED光源或2个激光光源,分别设置在医疗装置1的左右两个镜筒内。本实施例中的图像捕获装置30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眼睛10的虹膜信息,处理控制单元40被配置为处理虹膜信息以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具体地,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科医疗装置1时,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拍摄获取到用户眼睛10的虹膜信息,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用户眼睛10的虹膜信息后将获取到的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通过获得的用户虹膜信息进行计算并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处理控制单元40可控制光能量针对不同的用户输出不同的用户配置参数,比如不同的用户对应的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被配置为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虹膜数据库,处理器401被配置为将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相比较,如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相一致,则处理器401获取与相一致的虹膜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进一步地,处理控制单元40接收到图像捕获装置30捕捉的人眼虹膜信息后分配给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当不同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科医疗装置1时,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不同,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捕捉不同用户的虹膜信息,存储器402存储并建立不同用户虹膜信息的数据库,处理器401获取到图像捕获装置30传输的用户虹膜信息后,将获得的虹膜信息与存储器402内虹膜数据库内已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比对,如存储器402内虹膜数据库内有与当前用户相匹配的虹膜信息,则处理器401将获取虹膜数据库内与当前用户一致的虹膜数据并识别当前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尤其是在一台设备在医院、诊所或家庭多人使用的场景时,在治疗开始之前用户只需将眼睛10放置在正确的使用位置,开机调校医疗装置1即可比对虹膜数据以自动识别使用用户,能够有效、便捷的区分用户,避免用户数据的混淆。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补光单元50,补光单元50被配置为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用户眼睛10提供光线。具体地,补光单元50可以是提供红外光源的装置,用于为图像捕获装置30提供光线充足的拍摄环境,当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科医疗装置1时,补光单元50开始工作,虹膜的生理特征对近红外光束进行反射,用图像捕获装置30可以捕捉到反射的光束,从而拍摄到清晰地虹膜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被配置为将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数据库相比较,如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不一致,存储器402存储所述虹膜信息并建立与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进一步地,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到一整张人眼的图像后,处理器401再通过对图像的边界特征的提取,根据虹膜圆和瞳孔圆的外径提取,把虹膜区域进行分割,分割后在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完成虹膜的采集。处理器401采用特定的算法即从虹膜图像中提取虹膜识别所需的特征点并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编码,将特征提取到的特征编码与数据库中的虹膜图像特征编码匹配,判断是否为相同的虹膜,从而实现用户身份识别的目的,避免用户使用情况数据的混淆,识别稳定性好、准确率高、安全性高,且具有唯一性。
处理控制单元40接收到图像捕获装置30捕捉的人眼虹膜信息后分配给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当不同用户使用本眼科医疗装置1时,由于每个用户的情况不同,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捕捉不同用户的虹膜信息,存储器402存储并建立不同用户虹膜信息的数据库,处理器401获取到图像捕获装置30传输的用户虹膜信息后,将获得的虹膜信息与存储器402内虹膜数据库内已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比对,如存储器402内虹膜数据库内没有与当前用户相匹配的虹膜信息,则存储器402将重新建立一个与该用户匹配的虹膜信息及个人数据库并存储在数据库中,用于记录并汇集个人使用报告、个人使用配置参数及用户的历史使用情况,当用户再次使用本发明的眼科医疗装置1时,通过图像捕获装置30捕获人眼虹膜数据后,在存储器402内虹膜数据库中调取与该用户匹配的个人信息,装置自动匹配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配置参数并调整至与用户偏好设置相同的状态,不同用户不需再次按照个人情况的不同而调整装置的参数,使得用户获得更好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402还被配置为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历史使用数据、用户使用报告、用户配置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用户配置参数至少包括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具体地,当图像捕获装置30识别到人眼并捕捉虹膜信息后,将捕捉的虹膜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将信息发送至存储器402,存储器402识别接收到的信息后关联用户信息并新建个人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包括用户使用时的数据及记载的历史数据,根据数据生成的用户使用报告,用户使用装置时的个人配置参数及上述数据的组合,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眼科治疗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120,当处理器401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显示单元120显示用户上一次使用的用户配置参数。具体地,当图像捕获装置30捕获人眼信息发送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处理器401时,处理器401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后,将获取到对应该用户身份的相关配置参数信息发送至显示单元120,显示单元120上可以显示出该用户上一次使用该装置时的配置值信息,用户可根据显示单元120上显示的信息得知自己的使用情况或者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医疗装置1还包括通讯单元130,通讯单元130被配置为与其他设备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通讯单元130至少包括移动基站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具体地,眼科医疗装置1可通过基站通讯等方法实现数据互联或共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共享的数据来了解到自己的使用状况及个人试用报告,通讯单元130被配置为与另一台眼科医疗装置1的通讯单元130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以实现共享数据,可以应用于医生在医院远程获取用户的使用情况等数据的使用场景。
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时分析医疗装置1的入眼有效功的方法,医疗装置1包括光能量源20、图像捕获装置30、处理控制单元4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具体地,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用户眼睛10信息,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科医疗设备时,将双眼靠近眼科医疗设备,靠近人眼位置设有多个补光灯,图像捕获装置30可以是红外摄像头,该红外摄像头可以有效地捕捉到清晰地眼球和瞳孔运动轨迹。当图像捕获装置30开始工作时,补光灯启动并为图像捕获装置30提供良好的拍摄环境,使得拍摄图像清晰可见便于实时分析用户睁眼闭眼情况。图像捕获装置30对用户的眼睛10自上而下的扫描进行人眼信息捕捉;当图像捕捉单元捕获用户人眼信息后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对接收到的眼睛10信息进行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控制单元40接收到图像捕获装置30传输的眼睛10信息后,实时分析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眼睛10信息并获取光能量源20进入到用户眼睛10的入眼有效功;当入眼有效功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处理控制单元40控制入眼功率,处理控制单元40控制光线停止进入用户眼睛10,能够精确地控制光能量源照射用户眼睛的治疗时间。
进一步地,用户眼睛10信息至少包括眨眼频率、眨眼时长、用户眼睛10注视点、是否闭眼、闭眼时长、瞳孔大小、是否佩戴矫正眼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具体地,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拍摄用户双眼的信息,用户使用时正常的眨眼也会影响到眼科医疗装置1的治疗效果。
参照图6,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眼睛10信息计算瞳孔在与光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映射面积,光能量源20的输出功率对映射面积和使用时间积分乘以功率系数以获取入眼有效功,当用户闭眼时或注视点和光能量源20不在同一点时,则光能量源20做无效功,处理模块通过接收到的信息,计算出用户的闭眼时间和视线偏移时长。比如,参照图7,当用户瞳孔朝一侧偏转未直视光能量源20时,瞳孔在与光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映射面积如图中黑色阴影部分所示。参照图8,当用户瞳孔直视光能量源20时,瞳孔在与光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映射面积如图中黑色阴影部分所示。参照图9,当用户瞳孔朝另一侧偏转未直视光能量源20时,瞳孔在与光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映射面积如图中黑色阴影部分所示。
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存储用户使用报告或使用建议,具体地,存储器402与处理器401电连接,通过传输口进行数据传输。进一步地,当用户在使用阶段闭眼时,处理器401根据传输的用户眼睛10信息可以计算出闭眼无效功时间,记为Wc1,当图像捕获装置30捕获多个眼睛10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时,处理器401根据获得的眼睛10信息计算出多个无效功时间并以此记为Wc2、Wc3......Wcx,最终计算出闭眼无效总功Wc,当计算模块计算出闭眼时长大于设定的时长,如3秒,则系统判定为长时间闭眼,眼科医疗装置1将发出警报进行提醒用户并对用户提供正确的使用引导。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眼科医疗装置设置有眼动追踪装置比如摄像头,由眼动追踪装置判定治疗时间内的无效时间,比如,用户正常的眨眼、眼睛注视点不在光能量源上。为了保护眼睛10,眼睛10会本能眨眼以使泪液均匀地湿润角膜、结膜,使眼球保持湿润,保持角膜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
当用户眼睛直视光能量源时,参照图8所示,眼动追踪装置可以根据瞳孔大小、眨眼情况、是否佩戴视力矫正装置等因素分析出用户瞳孔进光量、眨眼次数和眨眼时长总和得出有效功Wo和无效功Won
当用户眼睛非直视光能量源时,参照图7和9所示,眼动追踪装置可以根据瞳孔在与光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映射面积、眨眼情况、是否佩戴视力矫正装置等因素分析出用户瞳孔进光量、眨眼次数和眨眼时长总和得出有效功Ws和无效功Wsn,则光能量源20实际进入眼睛10的有效总功为W=Wo+Ws,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眼科医疗装置1根据有效功和无效功进行动态调整光照参数。具体地,当计算出入眼有效功W小于匹配该用户的设定值时,通过延长光能量源20的照射时间或增大光能量源20的输出功率来保证入眼总有效功,以此来更好地实现治疗效果。当计算出入眼有效功W等于匹配该用户的设定值时,光能量源20停止输出光线。与现有技术中将治疗时间机械的统一设定为3分钟相比,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保证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眼科医疗装置1结束后,系统将为用户自动生成该段时间的使用报告并发送给用户,用户使用报告包括用户使用时长、光能量源20的入眼有效功及无效功、眼科医疗装置1的规范使用时长及不规范使用时长,不规范使用时长包括在光源入眼时将眼睛10闭上、斜视等光源未照射在注视点的时间等。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时分析入眼有效功的医疗装置1,包括光能量源20、图像捕获装置30、处理控制单元4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图像捕获装置30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眼睛10图像及虹膜信息,用户眼睛10图像及虹膜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虹膜信息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根据眼睛10图像信息计算获取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光能量源20的匹配输出功率,并控制所述光能量源20的输出功率自适应调节为匹配输出功率。
具体地,光能量源20可以设置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图像捕获装置30为不可见光相机(如红外相机)或可见光相机,用于清晰稳定的拍摄的人眼信息图像。在采集虹膜信息时,通过对拍摄的人眼图像的虹膜圆和瞳孔圆的外径特征提取,将虹膜区域进行分割,从而完成虹膜信息采集。另外,本发明的医疗装置1还包括补光单元50,补光单元50为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用户眼睛10提供更加适宜拍照的光线。当用户使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1时,光能量源20发射的光线传输至用户的眼睛10,为保证根据用户眼睛10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输出光功率以获取更好的治疗效果,眼科医疗装置1设有图像捕获装置30和处理控制单元40,通过图像捕获装置30捕获眼睛10信息及虹膜信息,并将用户眼睛10信息及虹膜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单元通过计算得出匹配该用户的输出功率,并控制光能量源20的输出功率自适应调节为匹配输出功率以保证用户获得适合自己的入眼功率,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保证用户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处理控制单元40可以通过传输的用户眼睛10图像信息实时分析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眼睛10信息并获取光能量源20进入到用户眼睛10的入眼有效功,通过眼动追踪装置和/或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的画面进行判定;当计算出入眼有效功大于等于匹配输出功时,处理控制单元40控制光能量源20停止照射光线进入用户眼睛10,即当光能量源20的输出了满足了匹配输出功时,医疗装置1可以自动停止治疗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性和个性化使用需求。
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所述存储器402被配置为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虹膜数据库,处理器401被配置为将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数据库相比较,如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相一致,则处理器401获取与相一致的虹膜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如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不一致,所述存储器402存储所述虹膜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当本发明的医疗装置1识别了当前正在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再进一步确定适合该用户的匹配输出功率。
具体地,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数据连接并相互传输数据,当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科医疗装置1时,用户将眼睛10放置在指定的治疗位置(比如靠近镜筒)后,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用户眼睛10图像获取相关人眼信息并传输至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处理器401通过对比存储器402内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信息确定是否与用户信息匹配,如虹膜信息一致,处理器401控制器调取存储器402内的用户信息,并将仪器的光能量源20功率调整至与该用户相对应的匹配输出功率,在共同使用同一台眼科医疗设备的使用情景中满足了不同用户治疗功率不同的需求,且能够有效、便捷地识别用户身份,避免了用户使用情况数据的混淆。
进一步地,存储器402还被配置为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历史使用数据、用户使用报告、用户配置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用户配置参数至少包括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比如,每个用户的眼睛10治疗需求不同,对应用户光能量源20的匹配输出功率也不同,或者根据识别到的不同的用户瞳距数据自动调节至适合该用户的瞳距或治疗时长。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位置调节单元110,位置调节单元110包括微电机111、与微电机111的输出机构相连接的调节架112,光能量源20设置于所述调节架112上,光能量源20在微电机111的驱动下可沿上下、左右或前后方向移动。当用户身份与数据库中的虹膜信息匹配完成后,调节架112将光能量源20的位置根据识别到的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比如自动调节为当前用户需要的瞳距。
进一步地,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显示单元120,显示单元120可以是LED显示屏,当处理器401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用户可通过LED显示屏观看用户上一次使用的用户配置参数或使用情况报告,此处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的光能量源20可以为可控光源,可控光源的波长和/或光强可调节,可控光源根据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的用户瞳孔直径信息调节光强。
具体地,当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医疗装置1时,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拍摄人眼获取人眼信息并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例如瞳孔直径,进一步地,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计算出的瞳孔直径大小进行动态调整光源的发射值,当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到人眼瞳孔变化时,处理控制单元40再次根据所拍摄的图像计算出瞳孔的直径大小,如计算结果小于前一次拍摄所计算得出的瞳孔直径大小,则判定为瞳孔缩小,处理控制单元40控制光能量源20增强发射光强,从而提高入眼光强的精确性,保证整个入眼光强的积累为固定值,使得临床数据更具备一致性。图像捕获装置30为不可见光相机(如红外相机)或可见光相机,此处不做限制。
优选地,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通讯单元130,通讯单元130可以通过基站通讯、蓝牙通讯、wifi通讯或组合通讯的方式与其他设备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使用数据及检查报告等信息导出至其他设备,方便用户实时查看自己的治疗参数及历史使用情况。当然,通讯单元130还可以与另一台眼科医疗装置1的通讯单元130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以共享数据,具体地,当用户更换或添置眼科医疗设备,不需要再次记录设置配置及参数,也无需担心历史数据损失的情况,通过通讯单元130传输,可实现两台或多台机器数据共享互联。
参照图10,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的方法,所述医疗装置1包括光能量源20、图像捕获装置30、处理控制单元40,所述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包括如下步骤:
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用户眼睛10图像及虹膜信息;
用户眼睛10图像及虹膜信息传输至所述处理控制单元40;
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虹膜信息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根据眼睛10图像信息计算获取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光能量源20的匹配输出功率,并控制光能量源20的输出功率自适应调节为匹配输出功率,使用户获得更优化更适合自己需求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医疗装置1可以是如哺光仪的眼科医疗装置1,其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虹膜数据库,处理器401将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数据库相比较,如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相一致,则处理器401获取与相一致的虹膜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如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不一致,存储器402存储所述虹膜信息并建立与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补光单元50,用于为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用户眼睛10提供光线。并且,眼科医疗装置1还可以包括提醒单元,图像捕获装置30获取的眼睛10图像信息可用来分析用户是否正确使用,当判断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闭眼时,处理器401向提醒单元发送提醒信号。提醒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声音提醒单元、震动提醒单元,用于提醒用户或其监护人正确使用医疗装置1。
存储器402还被配置为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历史使用数据、用户使用报告、用户配置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用户配置参数至少包括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存储器402还存储有光能量源20的预设安全输出功率,匹配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输出功率。医疗装置1可对不同用户眼睛10的情况进行安全输出功率匹配,使得更加适合用户的个性需求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避免了发生匹配输出功率大于预设安全输出功率的意外情形,使用安全性高。
参见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20位置的方法,医疗装置1包括光能量源20、图像捕获装置30、处理控制单元40和位置调节单元11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包括如下步骤:
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实时拍摄获取用户眼睛位置信息,将用户眼睛10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用户眼睛10位置信息计算获取用户眼睛10与医疗装置1的基准坐标系的相对位置数据,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相对位置数据控制位置调节单元110将所述光能量源20调节到使光线正确进入用户眼睛10的相应位置。具体地,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拍摄人眼信息还可以获取用户眼睛10的虹膜信息,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虹膜信息以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如图12所示,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的用户眼睛10位置信息计算获取用户眼睛10与眼科医疗装置1的基准坐标系的相对位置数据,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相对位置数据控制位置调节单元110将光能量源20调节到使光线正确进入用户眼睛10的相应位置。具体的,如图所示,以目镜101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处理控制单元40通过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的图像计算出用户瞳孔在图像上的已知坐标(A,B),图像捕获装置30的已知焦距为df,已知图像捕获装置30距离用户眼睛10的位置为d1,通过计算可以定位到瞳孔的位置坐标为(x,y),其中x=A*d1/df,y=B*d1/df。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计算获取的用户瞳孔的位置坐标调节光能量源20发射光源正对用户的瞳孔位置。当用户的眼睛10左右移动时,图像捕获装置30根据眼睛10的动态位置进行实时捕捉,处理控制单元40通过获取到的左右眼瞳孔实时位置分析出两个新的瞳孔坐标位置,进而调节光能量源20的位置,实现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瞳孔的实时追踪,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3,当用户为儿童时,由于其双眼瞳孔的距离较近,眼科医疗装置1计算出瞳孔的坐标位置后由位置调节单元110相应地自动将两个光能量源20的位置调节至正对用户眼睛的位置。参照图14,当用户为成年人且双眼瞳孔的距离较远时,眼科医疗装置1根据计算出瞳孔的坐标位置,由位置调节单元110相应地自动将两个光能量源20的位置调节至正对用户眼睛的位置,尤其是当多人共用一台眼科医疗装置1时,能够更加简便自动地调节至用户所需的治疗位置,以保证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控制器和存储器402数据连接并相互传输,存储器402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虹膜数据库,处理器401将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相比较,如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不一致,存储器402存储虹膜信息并建立与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具体的,用户在使用过眼科医疗装置1后,存储器402新建并存储用户数据信息在存储器402内,当新用户使用眼科医疗装置1时,通过拍摄虹膜对比,如未在存储器402内匹配到相应的虹膜信息,则存储器402新建并存储与新用户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
当用户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科医疗装置1时,用户将人眼靠近目镜101时,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镜筒捕捉用户人眼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与存储器402,处理器401通过对比存储器402内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信息确定是否与用户信息匹配,如虹膜信息一致,处理器401控制器调取存储器402内的用户信息,并将眼科医疗装置1的光能量源20位置自动调整至与该用户相对应的位置,从而解决不同用户因瞳孔位置不同而无法同时使用同一台眼科医疗设备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补光单元50,补光单元50为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用户眼睛10提供光线。具体的,补光单元50设置在眼科医疗装置1内,补光单元50补充的光可以是红外光,当用户使用眼科医疗设备时,补光单元50开始工作,用户眼睛10虹膜的生理特征对红外光束进行反射,配合图像捕获装置30可以清晰捕获用户的虹膜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存储器402还被配置为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历史使用数据、用户使用报告、用户配置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具体的,用户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用户使用时的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不同,对应用户的输出功率也不同,包括不同用户的瞳距、治疗时长等数据根据不同用户的的使用参数进行匹配。存储器402还存储有光能量源20的预设安全输出功率,匹配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输出功率,存储器402对不同用户的情况进行安全输出功率匹配,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如采用恒定的输出功率,对情况不同的用户因输出功率过大而造成对眼睛10的损伤或因输出功率过小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光能量源20位置的医疗装置1,包括光能量源20、图像捕获装置30、处理控制单元40和位置调节单元11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图像捕获装置30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眼睛10位置信息,用户眼睛10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用户眼睛10位置信息计算获取用户眼睛10与医疗装置1的基准坐标系的相对位置数据,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相对位置数据控制位置调节单元110将光能量源20调节到使光线正确进入用户眼睛10的相应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单元110包括微电机111、与微电机111的输出机构相连接的调节架112,光能量源20设置于调节架112上,光能量源20在基准坐标系在微电机111的驱动下可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图像捕获装置30还获取用户眼睛10的虹膜信息,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虹膜信息以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虹膜数据库,处理器401将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相比较,如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相一致,则处理器401获取与相一致的虹膜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如虹膜信息与虹膜数据库中的虹膜数据不一致,存储器402存储虹膜信息并建立与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当用户使用本发明的眼科医疗装置1进行治疗眼科疾病比如近视时,图像捕获装置30对用户人眼信息进行拍摄,当用户身份与数据库中的虹膜信息匹配完成后,调节架112将光能量源20的位置根据用户上次使用结束后的瞳孔位置进行自动调节,特别在医院多人共用一台机器时能够自动快速的将光能量源20调节至适合用户的瞳距的位置,对于年龄较小的用户来说使用尤为方便。
进一步地,光能量源20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用于照射能量光波进入用户眼睛10,为用户的眼睛10提供光能量补充特定波长的红光,改善眼底血液循环使脉络膜营养增厚,达到控制眼轴增长、防控近似的目的。图像捕获装置30为不可见光相机或可见光相机,用于清晰稳定的拍摄的人眼信息图像,再通过图像的便捷特征提取,根据虹膜圆和瞳孔圆的外径提取,将虹膜区域进行分割,从而完成虹膜采集。
进一步地,本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位置调节单元110,位置调节单元110包括微电机111,用于电信号及光源输出功率的检测,与微电机111的输出机构相连接的调节架112,光能量源20设置于调节架112上,当用户身份与数据库中的虹膜信息匹配完成后,调节架112将光能量源20的位置根据用户上次使用结束后的位置进行调节,光能量源20在微电机111的驱动下可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120,显示单元120可以是LED显示屏,当处理器401通过虹膜识别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后,显示单元120显示用户上一次使用的用户配置参数,调节装置自动将光能量源20调节到用户上一次使用的位置,此处不做限制。
优选的,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通讯单元130,通讯单元130可以通过基站通讯、蓝牙通讯、wifi通讯或组合通讯的方式与其他设备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使用数据及检查报告等信息导出至其他设备,方便用户实时查看自己的治疗参数及情况。当然,通讯单元130还可以与另一台眼科医疗装置1的通讯单元130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以共享数据,具体的,当用户更换或添置眼科医疗设备,不需要再次记录设置配置及参数,也无需担心历史数据损失的情况,通过通讯单元130传输,可实现两台机器数据共享互联。
参见图3与图15所示,本发明的另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的眼科医疗装置1,至少包括光能量源20、第一通信组件160、处理控制单元40、可拆卸地连接在眼科医疗装置1上的人体接触部件15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人体接触部件150被配置为具有可被眼科医疗装置1识别的身份识别信息。人体接触部件包括第二通信组件140,第二通信组件140被配置为与第一通信组件160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人体接触部件150(比如哺光仪上与用户眼睛10接触的眼罩)为可拆卸地连接在眼科医疗装置1上因此可单独售卖给用户专属使用,尤其是在医院多人共用一台眼科医疗装置时,用户只需安装自己的人体接触部件150即可自动识别用户,且能够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安全卫生。
具体地,第一通信组件160/第二通信组件140可以是近场通信模块、条码通信模块或电气连接通信模块。近场通信模块至少包括WIFI通信模块、无线射频识别RFID通信模块、NFC近场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无线个域网Zigbee通信模块、设定频段无线通信模块(比如433MHz)、磁场通信模块、声磁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条码通信模块可以包括一维码(比如code 128,商品用条码EAN,商品统一代码UPC),二维码(比如Data Matrix,QR code)。可以通过眼科医疗装置1中的图像捕获装置30读取该一维码或二维码中包含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电气连接通信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可与眼科医疗装置1电连接的电气触点,通过电气触点的开断信号传输与用户身份识别相关的信息。
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光能量源20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用于照射能量光波进入用户眼睛10,为用户的视网膜提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补充,比如可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或弱视。参照图16,在本发明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人体接触部件150中设置NFC近场通信模块,每个用户可配备其专用的人体接触部件150并绑定其唯一用户的信息,比如唯一序列码或产品编号。当人体接触部件150与眼科医疗装置1相连接时,NFC近场通信模块将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唯一序列码传输至眼科医疗装置1的第一通信组件160,使眼科医疗装置1获取身份识别信息并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眼科医疗装置1的处理控制单元40可根据该身份识别信息获取该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根据该用户的使用情况或眼睛10情况提供进一步地优化治疗方案,以满足用户的不同治疗需求。
进一步地,当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安装在眼科医疗装置1上时,眼科医疗装置1上的第一通信组件160还可以通过NFC近场通信模块识别到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上的用户预设在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内的相关配置信息,并自动根据用户配置信息匹配眼科医疗装置1的对应输出参数,智能识别用户并且自动调节参数,实现即装即用。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控制单元4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被配置为存储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以及存储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历史使用数据、用户使用报告、用户配置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用户配置参数至少包括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剩余治疗次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当眼科医疗装置1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处理器401被配置为将身份识别信息与存储器402预设的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相比较,如身份识别信息与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一致,则处理器401获取与相一致的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具体的,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数据连接并相互传输,当用户第一次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科医疗装置1时,可将用户第一次使用的参数(如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剩余治疗次数)存储在存储器402里;当用户再次使用时,用户只需将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连接在眼科医疗装置1,人体接触部件150上的近场通信NFC模块与眼科医疗装置1上的识别单元实现近场通信数据传输,处理器401在获取与该用户绑定的身份识别信息及确认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可自动调取与该用户相匹配的上一次使用的用户配置参数,比如光能量源20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剩余治疗次数。
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显示单元120,显示单元120可以是LED显示屏,当处理器401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显示单元120显示所述用户上一次使用的用户配置参数。用户通过在显示单元120上以物理按键或触屏的方式可以控制眼科医疗装置1的机器运行参数。具体的,运行参数包括是否运行眼科医疗装置1、使用眼科医疗装置1的运行时长、用户在使用时光源距离人眼的空间间距及运行时根据用户自身情况调节光能量源20的输出功率等。
在本实施例中,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的与人体接触的一端为硅胶材质或其他软质材料,使用户在使用眼科医疗装置1时有更舒适的体验;人体接触部件150的另一端与眼科医疗装置1相配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人体接触部件150与眼科医疗装置1配接时具有导向结构,比如人体接触部件150可以是通过滑槽配合导向或者整体外形配合导向或其他常用的导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将人体接触部件150与眼科医疗装置1配接定位是通过磁吸的方式,在其他替换的实施例中,配接定位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凸点卡扣或其他卡扣方式实现,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包括加热元件和/或制冷元件,用户在使用本发明眼科医疗装置1时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设置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进一步地,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图像捕获装置30,图像捕获装置30为不可见光相机或可见光相机,图像捕获装置30通过实时拍摄用户眼睛10,获取用户眼睛10瞳孔的位置信息,并记录用户的瞳孔信息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单元根据传输的信息实时记录用户瞳孔位置并更新用户的使用信息。
进一步地,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补光单元50,补光单元50布置在眼科医疗装置1内,用于为图像捕获装置30拍摄用户眼睛10时提供光线,使得捕捉的用户眼睛10信息完整清晰。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眼科医疗装置1还包括通讯单元130,通讯单元130可以通过基站通讯、蓝牙通讯、wifi通讯或组合通讯的方式实现与其他设备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使用数据及检查报告等信息导入或导出至其他设备,方便用户实时查看自己的治疗参数及情况。当然,通讯单元130还可以与另一台眼科医疗装置1的通讯单元130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以共享数据,具体的,当用户更换或添置眼科医疗设备,不需要再次记录设置配置及参数,也无需担心历史数据损失的情况,只需通过两台眼科医疗设备之间的通讯单元130传输,即可实现两台机器数据共享互联。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1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150,人体接触部件150可拆卸地连接在眼科医疗装置1上,人体接触部件150被配置为具有可被眼科医疗装置1识别的身份识别信息,当人体接触部件150与眼科医疗装置1相连接时,身份识别信息被眼科眼科医疗装置1识别以获取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人体接触部件150包括第二通信组件140,第二通信组件140被配置为与所述眼科医疗装置1的第二通信组件160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通信。参照图1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40为近场通信NFC模块,当人体接触部件150与眼科医疗设备1相连接时,唯一设备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身份识别信息传输至眼科医疗设备1。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人体接触部件150(比如哺光仪上与用户眼睛10接触的眼罩)为可拆卸地连接在眼科医疗装置1上因此可单独售卖给用户专属使用,尤其是在医院多人共用一台眼科医疗装置时,用户只需安装自己的人体接触部件150即可自动识别用户,且能够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安全卫生。
具体地,可与人体接触部件150相连接的眼科医疗装置1可以是哺光仪,包括光能量源20、第一通信组件160、处理控制单元40,光能量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10,第一通信组件160用于接收身份识别信息并传输至处理控制单元40,处理控制单元40被配置为处理身份识别信息以获取用户身份。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用户的人体接触部件150(比如与用户眼眶相接触的眼罩)与哺光仪相适配连接后,处理控制单元40根据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控制眼科医疗装置1运行参数,运行参数至少包括医疗装置1是否运行、运行时长、运行时所述光能量源20的空间间距、运行时光能量源20的输出功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光能量源、第一通信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眼科医疗装置上的人体接触部件,所述光能量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具有可被所述眼科医疗装置识别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第二通信组件可以是近场通信模块、条码通信模块或电气连接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至少包括WIFI通信模块、无线射频识别RFID通信模块、NFC近场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无线个域网Zigbee通信模块、设定频段无线通信模块、磁场通信模块、声磁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控制所述医疗装置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医疗装置是否运行、运行时长、运行时所述光能量源的空间间距、运行时所述光能量源的输出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加热元件和/或制冷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捕获装置,所述图像捕获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眼睛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单元,所述补光单元被配置为所述图像捕获装置拍摄用户眼睛提供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捕获装置为不可见光相机或可见光相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相比较,如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一致,则所述处理器获取相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历史使用数据、用户使用报告、用户配置参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配置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光能量源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剩余治疗次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当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后,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用户上一次使用的所述用户配置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其他设备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至少包括移动基站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另一台眼科医疗装置的通讯单元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以共享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的眼科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量源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
17.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装置至少包括光能量源、第一通信组件,所述光能量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被引导至用户眼睛,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眼科医疗装置上,所述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具有可被所述眼科医疗装置识别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第二通信组件可以是近场通信模块、条码通信模块或电气连接通信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至少包括WIFI通信模块、无线射频识别RFID通信模块、NFC近场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无线个域网Zigbee通信模块、设定频段无线通信模块、磁场通信模块、声磁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接触部件被配置为存储对应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的光能量源输出功率、用户瞳距、治疗时长、剩余治疗次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接触部件包括加热元件和/或制冷元件。
CN202111601670.5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装置 Pending CN114053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670.5A CN114053021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670.5A CN114053021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3021A true CN114053021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0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1670.5A Pending CN114053021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30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2252A (zh) * 2023-02-20 2023-06-06 光朗(海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视网膜光斑成像监测功能的哺光仪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962A (zh) * 2006-09-27 2007-06-27 上海博维康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病人腕带及病人身份识别系统
CN101252890A (zh) * 2004-12-15 2008-08-27 爱尔康公司 用于识别和控制眼科手术设备及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26803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Neuroptics, Inc. Intelligent headrest and ophthalmic examin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CN10669320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核黄素紫外胶联机构
CN107799171A (zh) * 2017-10-31 2018-03-13 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设备和服务器
CN109124566A (zh) * 2018-08-13 2019-01-04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具有自动视网膜特征检测的眼科成像系统
CN109414291A (zh) * 2016-06-30 2019-03-01 艾瑞黛克斯公司 具有可更换的接触尖端和治疗引导件的手持式眼科激光系统
CN109817295A (zh) * 2017-11-20 2019-05-28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医疗卡的区域医疗信息查询系统及方法
CN113164283A (zh) * 2018-12-06 2021-07-23 爱尔康公司 用于治疗眼睛病症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890A (zh) * 2004-12-15 2008-08-27 爱尔康公司 用于识别和控制眼科手术设备及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987962A (zh) * 2006-09-27 2007-06-27 上海博维康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病人腕带及病人身份识别系统
US2014026803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Neuroptics, Inc. Intelligent headrest and ophthalmic examin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CN109414291A (zh) * 2016-06-30 2019-03-01 艾瑞黛克斯公司 具有可更换的接触尖端和治疗引导件的手持式眼科激光系统
CN10669320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核黄素紫外胶联机构
CN107799171A (zh) * 2017-10-31 2018-03-13 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设备和服务器
CN109817295A (zh) * 2017-11-20 2019-05-28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医疗卡的区域医疗信息查询系统及方法
CN109124566A (zh) * 2018-08-13 2019-01-04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具有自动视网膜特征检测的眼科成像系统
CN113164283A (zh) * 2018-12-06 2021-07-23 爱尔康公司 用于治疗眼睛病症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2252A (zh) * 2023-02-20 2023-06-06 光朗(海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视网膜光斑成像监测功能的哺光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4359B2 (en)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agnosing health conditions based on visual fields
CN114272519A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241592A (zh) 一种具有用户识别功能的眼科医疗装置
CN114053021A (zh) 一种用于眼科医疗装置的可更换的人体接触部件及眼科医疗装置
CN114306946A (zh) 一种施加光能量于眼睛的医疗装置
CN114209990A (zh) 一种实时分析医疗装置的入眼有效功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24598B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输出功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224598A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医疗装置光能量源输出功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23510208A (ja) 網膜撮像システム
CN114795650A (zh) 一种眼科医疗装置自动合像方法及装置
US20240138676A1 (en) Camera for diagnosing ophthalmic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24519277A (ja) 眼底反射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