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1868A -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1868A
CN114051868A CN202111575297.0A CN202111575297A CN114051868A CN 114051868 A CN114051868 A CN 114051868A CN 202111575297 A CN202111575297 A CN 202111575297A CN 114051868 A CN114051868 A CN 114051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tissue culture
groove
frame
green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52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1868B (zh
Inventor
黄卫昌
周翔宇
胡永红
秦俊
朱军杰
陈纪巍
尤黎明
田娅玲
杨婉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Priority to CN2021115752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1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1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1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2Shades or blinds for greenhouses, or the like
    • A01G9/227Shades or blinds for greenhouses, or the like rolled up during non-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7Water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涉及植物种植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移栽种植田地,而后在田地上搭建大棚骨架;步骤二:沿大棚骨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浇灌装置;步骤三:田地平整,在平整的田地上沿大棚骨架长度方向开挖人行沟,且沿大棚骨架宽度方向间隔开挖多个,相邻人行沟之间形成种植层;步骤四:在种植层上设置一层移栽基质,对移栽基质表面进行洒水;步骤五:待移栽基质内的水分挥发40%‑50%时,将白及组培苗移栽至种植层内,定期进行洒水;步骤六:在大棚骨架两侧均设置有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外侧设置有遮光薄膜。本申请具有可提高组培苗培育的便捷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又名白芨、连及草等,是一种兰科植物,可用作中草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白及喜温暖、阴湿的环境,且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强光照射后叶片容易枯黄。
目前,国内外对白及的繁殖主要采用组织培养以及分株繁殖的方式,组织培养以及分株繁殖需要采用移栽的方式将组培苗或假鳞茎进行大规模移栽,而后在大田内进行培育,依据白及的特性,在大规模培育时,需要在大田上方搭建大棚,严格控制浇水量以及光照强度,水量的控制主要通过把控人为浇水量以及浇水频率来实现,光照强度的控制主要通过在大棚外侧盖设不同遮光度的塑料膜来实现。
但是在培育过程中,浇水以及塑料膜的盖设与回收主要依靠人力来实现,耗费培育人员的精力,且培育人员的人为操作具有延迟性,影响组培苗的发育,进而增加了培育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组培苗培育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移栽种植田地,而后在田地上搭建大棚骨架;
步骤二:沿大棚骨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浇灌装置,所述浇灌装置均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内部的输水管、设置在输水管一端的喷淋组件、设置在大棚骨架中部的转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转动组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输水管远离喷淋组件一端连接水源,所述喷淋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喷淋组件以竖直轴线作为中心线转动设置;
步骤三:田地平整,在平整的田地上沿大棚骨架长度方向开挖人行沟,且沿大棚骨架宽度方向间隔开挖多个,相邻人行沟之间形成种植层;
步骤四:在种植层上设置一层移栽基质,采用浇灌装置对移栽基质表面进行洒水;
步骤五:待移栽基质内的水分挥发40%-50%时,将白及组培苗移栽至种植层内,移栽后依据白及组培苗生长状况,采用浇灌装置定期进行洒水;
步骤六:在大棚骨架两侧均设置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外侧设置有遮光薄膜,所述大棚骨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遮光薄膜遮蔽大棚骨架的收卷组件,在培育过程中,依据遮光要求,驱动收卷组件控制遮光薄膜遮盖在大棚骨架上,控制照射至白及组培苗上的光照强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白及组培苗培育时,首先选取合适的田地,而后在田地上搭设大棚骨架,在大棚骨架的下方的田地上开挖人行沟,相邻人行沟之间形成种植层,在种植层上铺设移栽基质后,在大棚骨架两侧设置塑料薄膜,而后在塑料薄膜外侧设置遮光薄膜,培育环境准备好后,将白及组培苗移栽至种植层内,培育过程中,需要对组培苗补充水分时,将水源处的水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喷淋组件处,而后驱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带动转动组件转动,转动组件带动喷淋组件转动,进而扩大喷淋组件的浇灌范围,方便培育,且有效提高浇灌效率,在白天,为了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需要控制太阳光照强度,此时,可通过驱动收卷组件控制遮光薄膜遮盖在大棚骨架上,来降低太阳光照强度,相比较于人工盖设,更加方便,且降低培育人员劳动强度,便于进行组培苗培育。
可选的,所述大棚骨架包括沿种植层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支撑框以及连接相邻支撑框的若干连接杆,所述支撑框均包括设置在田地相对两侧的两根支撑管以及与两根支撑管上端连接的中间管,相邻所述中间管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支撑管、连接管以及中间管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安装通道,所述输水管设置在安装通道内;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中部下端的固定管、转动连接于固定管下端的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以竖直轴线作为中心线转动设置,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动架转动,所述驱动件设置在连接管上,所述固定管内部与安装通道连通,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源一端穿出固定管下端,且与喷淋组件连接,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固定喷淋组件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管收纳在安装通道内,当对白及组培苗进行浇水时,将水源处的水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喷淋组件处,此时喷淋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使得转动组件带动喷淋组件以竖直轴线作为中心线转动,进行大面积浇灌,相比较于人工洒水更加高效、方便,进一步提高了组培苗培育方便性。
可选的,所述喷淋组件均包括与输水管远离水源一端连接的喷淋头以及设置在喷淋头上的控制阀,所述喷淋头喷淋一端往远离固定管中轴线方向倾斜,且对准田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架上的固定块以及设置在喷淋头上的插接杆,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管一端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杆远离喷淋头一端往远离输水管一端弯折,且所述插接杆弯折一端插接于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大面积洒水时,将插接杆插接于插接槽内,驱动驱动件带动转动架转动,此时喷淋头在大棚内大面积洒水,当需要进行精准洒水时,将插接杆从插接槽内取出,此时插接杆可做把手,人工抓取插接杆,将喷淋头移动至需要精准浇水位置进行浇灌,便于进行大面积洒水以及依据不同地块白及组培苗生长状况控制洒水量,提高组培苗存活率,且便于灵活控制洒水,方便使用。
可选的,相邻所述两根支撑管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框外侧的轨道架、套设于对应一个固定管外侧的转动套筒、卷绕在转动套筒外侧的两根拉绳以及分别与对应拉绳另一端连接的两个连接件,所述固定管外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套筒内设置有可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所述转动架上侧开设有一周的固定槽,所述转动套筒下端以及限位块均插接于固定槽内,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转动套筒与转动架的锁定件;
所述轨道架与连接杆相互间隔,所述轨道架包括分别设置在对应支撑管上的四根导向竖管以及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根中间管上的两根导向横管,所述横向导管两端分别与对应导向竖管上端连接,一组所述收卷组件内的两个轨道架相互靠近一侧沿轨道架延伸方向开设有卡接槽,相邻所述导向竖管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遮光薄膜均卷绕在转动辊上,所述遮光薄膜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的两个卡接槽内,所述连接件分别与遮光薄膜两端连接,所述导向横管中部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置在卡接槽上侧,且将驱动件、喷淋组件遮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白天太阳光照强时,将转动套筒下移,使得转动套筒的下端插接在固定槽内,此时限位块也滑移至固定槽内,而后采用锁紧件将转动套筒与转动架固定,此时驱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转动架转动时,转动架带动转动套筒转动,进而使得拉绳卷绕在转动套筒外侧,拉绳带动连接件以及遮光薄膜移动,待遮光薄膜遮盖在大棚骨架上侧后,将限位块滑动至限位槽内,限位槽限制限位块以竖直轴线作为转动轴线转动,且在两侧转动辊的自重下,使得转动套筒上端与中间管相抵,即可实现遮光薄膜的铺设,不需要人工收放遮光薄膜,提高使用方便性。
可选的,所述输水管靠近喷淋头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开设有螺纹,所述喷淋头端部与固定环内侧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头与输水管之间为螺接,当单个的喷淋头损坏或者发生堵塞而难以出水时,直接拧动喷淋头,即可实现喷淋头的拆卸,方便维修或者更换损坏的喷淋头。
可选的,所述卡接槽远离导向横管一端均贯穿导向竖管,所述拉绳远离转动套筒一端均分为两股,所述连接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两股拉绳上的两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靠近拉绳处开设有缺口,所述遮光薄膜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对应连接环上,所述连接环以及对应圆环均滑动连接于对应卡接槽内,所述转动辊两端可拆卸连接于导向竖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两端可拆卸连接于导向竖管上,在移栽后,组培苗需要光照发育,要严格把控照射至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因而可依据不同的光照强度,选取不同遮光度的遮光薄膜卷绕卷绕在转动辊上,此时连接件穿出卡接槽突出一端,与圆环连接,而后驱动驱动件,即可带动拉绳转动,拉绳拉动遮光薄膜遮盖大棚骨架上侧进行遮光,连接环与圆环连接安拆方便,进而便于更换不同遮光度的遮光薄膜,整体上进一步提高了培育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导向竖管远离支撑框一侧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下侧内壁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装槽、安置槽均贯穿导向竖管相互靠近一侧,所述安装槽与卡接槽相互连通,所述转动辊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安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不同遮光度的遮光薄膜时,直接将转动辊两端通过安装槽槽口取出,即可实现更换,节省时间,且可有效提高遮光薄膜遮盖效率。
可选的,所述转动套筒外侧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拉绳卷绕在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套外侧开设凹槽,且拉绳卷绕在凹槽内,使得凹槽对卷绕在转动套外侧的拉绳实现限位左右,降低拉绳卷绕至转动套以外而导致转动套无法转动收卷拉绳的可能,提高使用成功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在进行白及组培苗培育时,首先选取合适的田地,而后在田地上搭设大棚骨架,在大棚骨架的下方的田地上开挖人行沟,相邻人行沟之间形成种植层,在种植层上铺设移栽基质后,在大棚骨架两侧设置塑料薄膜,而后在塑料薄膜外侧设置遮光薄膜,培育环境准备好后,将白及组培苗移栽至种植层内,培育过程中,需要对组培苗补充水分时,将水源处的水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喷淋头处,而后驱动驱动件并打开控制阀,使得驱动件带动转动架以及转动架上的喷淋头转动,进行大范围洒水,在白天,为了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需要控制太阳光照强度,此时,可通过驱动驱动件,带动转动套筒转动,转动套筒收卷拉绳,使得拉绳拉动转动辊上的遮光薄膜沿卡接槽开设方向向上遮盖大棚骨架上侧,进而降低太阳光照强度,相比较于人工盖设以及人工浇水,更加方便,且降低培育人员劳动强度,便于进行组培苗培育;
2.在喷淋头上设置插接杆,插接杆插接于固定块上的插接槽内,当需要进行小范围定向浇水时,直接将插接杆从插接槽内取出,即可人工移动喷淋头,拽动输水管,可以使得喷淋头拉动输水管加长伸出固定管下端的长度,进行定向洒水,进一步方便培育人员进行组培苗培育;
3.遮光薄膜与喷淋件公用一个驱动件,可以提高驱动件的使用率,且有效降低培育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便于培育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段田地以及大棚骨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一个浇灌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的转动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单独一根导向竖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田地;11、人行沟;2、大棚骨架;21、支撑框;211、支撑管;2111、通槽;212、中间管;22、连接杆;3、浇灌装置;31、输水管;32、喷淋组件;321、喷淋头;322、控制阀;33、转动组件;331、固定管;3311、限位槽;332、转动架;3321、套环;3322、卡接块;3323、转动罩;3324、固定槽;34、驱动件;341、安装架;342、驱动电机;343、主动齿轮;344、从动齿轮;4、种植层;5、塑料薄膜;6、遮光薄膜;7、收卷组件;71、轨道架;711、导向竖管;7111、安装槽;7112、安置槽;712、导向横管;713、卡接槽;7131、第一槽;7132、第二槽;72、转动套筒;721、凹槽;73、拉绳;74、连接环;741、缺口;8、连接管;10、固定件;101、固定块;1011、插接槽;102、插接杆;30、锁定螺栓;40、转动辊;50、遮挡板;60、固定环;70、圆环;80、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1所示,选择移栽种植田地1,而后在田地1上搭建大棚骨架2。
如图1、3所示,大棚骨架2包括沿种植层4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支撑框21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框21的若干连接杆22,支撑框21均包括竖直插设在田地1相对两侧的两根支撑管211以及与两根支撑管211上端连接的中间管212,沿大棚骨架2长度方向相邻的两根支撑管211上端均连接有一根连接杆22,支撑管211与中间管212均为方形中空钢管,中间管212中部向上突起。相邻的中间管212中部均固定有连接管8,支撑管211、连接管8以及中间管212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安装通道(图中未示出)。
步骤二:沿大棚骨架2长度方向间隔安装若干的浇灌装置3,浇灌装置3包括插接于安装通道内的输水管31、安装在输水管31一端的喷淋组件32、安装于大棚骨架2中部的转动组件33以及用于驱动转动组件33转动的驱动件34。
输水管31远离喷淋组件32一端连接水源(图中未示出),在大棚骨架2同一侧的若干支撑管211侧面均开设有贯穿支撑管211侧壁的通槽2111,通槽2111与安装通道连通。
如图3、4所示,转动组件33包括垂直固定于连接管8中部下端的固定管331、转动连接于固定管331下端的转动架332,固定管331内部与安装通道连通,固定管331为空心圆管,输水管31远离水源一端通过通槽2111进入安装通道内,且穿出固定管331下端。在固定管331的外侧靠近下端处沿固定管331周向开设有一圈的转动槽,转动架332包括套设在固定管331外侧的套环3321、固定于套环3321内壁的卡接块3322以及固定于套环3321下端的转动罩3323。
如图3、4所示,卡接块3322插接于转动槽内,转动架332以竖直轴线作为中心线转动设置,驱动件34用于驱动套环3321转动,驱动件34安装在连接管8上。
输水管31穿出固定管331一端与喷淋组件32连接,在转动罩3323内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喷淋组件32的固定件10。
驱动件34包括一端与对应连接管8连接的安装架341、安装在安装架341上的驱动电机342、与驱动电机342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343以及套设在套环3321外侧的从动齿轮344,主动齿轮343与从动齿轮344啮合,安装架341上安装有两个安装螺栓80,安装螺栓80一端穿过安装架341,且伸入连接管8内。
安装架341与连接管8之间通过安装螺栓80固定,方便拆卸安装架341,对损坏的驱动电机342进行维修、更换,且可重复拆卸安装架341,将安装架341安装于需要洒水的一段,降低了培育成本。
喷淋组件32均包括与输水管31穿出固定管331一端连接的喷淋头321、安装在喷淋头321上的控制阀322,在输水管31穿出固定管331一端安装有固定环60,固定环60为圆环70状,固定环60内壁周向开设有螺纹,喷淋头321端部与固定环60内部螺纹螺接,喷淋头321喷淋一侧面向远离固定管331中轴线一侧倾斜,且面向田地1。
将喷淋头321与输水管31螺接,当单个喷淋头321损坏时,直接将喷淋头321拧下,即可更换损坏的喷淋头321,且喷淋头321倾斜设置,随转动架332一同以竖直轴线为转动轴线,进而可以扩大喷淋头321的洒水面积,方便使用。
固定件10包括固定在转动罩3323内的固定块101以及安装在喷淋头321上的插接杆102,在固定块101靠近固定管331一端开设有贯穿固定块101的插接槽1011,插接杆102远离喷淋头321一端往远离输水管31一端弯折形成直角杆,插接杆102弯折一端插接于插接槽1011内。插接杆102可用于与固定块101连接,也可用作把手,方便培育人员抓取喷淋头321移动洒水位置。
步骤三:进行田地1平整,在平整的田地1上沿大棚骨架2长度方向开挖若干人行沟11,若干人行沟11且沿大棚骨架2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人行沟11之间形成种植层4,种植层4的宽度大于人行沟11的宽度。
步骤四:在种植层4上铺设一层移栽基质,移栽基质融合于种植层4内,通过输水管31将水源处的水输送至喷淋组件32处,且驱动驱动件34带动转动罩3323转动,此时打开控制阀322,使得转动罩3323带动喷淋头321旋转洒水,对大面积的移栽基质表面进行洒水。
步骤五:待移栽基质内的水分挥发40%-50%时,将白及组培苗移栽至种植层4内,移栽后依据白及组培苗生长状况,采用浇灌装置3定期进行洒水。
步骤六:在大棚骨架2两侧均沿大棚骨架2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塑料薄膜5,在相邻两根支撑管211之间均固定有一组收卷组件7。收卷组件7包括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支撑框21外侧的两个轨道架71、套设在相邻支撑框21之间的固定管331上的转动套筒72、卷绕在转动套筒72外侧的两根拉绳73以及分别与对应拉绳73另一端连接的两个连接件。
固定管331外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3311,转动套筒72内一体成型有限位块(图中未示出),限位块可滑动连接于限位槽3311内。在套环3321上侧开设有一周的固定槽3324,限位槽3311与固定槽3324之间连通,转动套筒72下端以及限位块均插接于固定槽3324内,套环3321外侧安装有锁定件,锁定件包括锁定螺栓30,锁定螺栓30一端穿过套环3321,且与转动套筒72外侧抵紧。
轨道架71与连接杆22相互间隔,轨道架71包括分别固定在对应支撑管211上侧的导向竖管711以及分别安装在相邻两根中间管212上的两根导向横管712,轨道架71贴合支撑框21安装,导向竖管711下端位于支撑管211中部,两个轨道架71相互靠近一侧面沿轨道架71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轨道架71两端的卡接槽713,卡接槽713包括开设在轨道架71侧面的第一槽7131以及开设在第一槽7131远离槽口一侧的第二槽7132,第二槽7132截面宽度大于第二槽7132的截面宽度。
如图1、2所示,导向竖管711远离支撑管211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7111,安装槽7111下侧内壁开设有安置槽7112,安装槽7111、安置槽7112以及卡接槽713相互连通,安装槽7111以及安置槽7112均贯穿同一收卷组件7内两根导向竖管711相互靠近一侧,相邻两根支撑管211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辊40,大棚骨架2每一侧的遮光薄膜6均卷绕在对应转动辊40上,转动辊40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一个安置槽7112内,且遮光薄膜6两端分别对准卡接槽713。
如图1、2所示,拉绳73一端卷绕在转动套筒72上,另一端在靠近端部处分为两股,连接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拉绳73两股端部的两个连接环74,连接环74靠近拉绳73处开设有缺口741,在遮光薄膜6端部两侧均安装有圆环70,圆环70套设在连接环74上,且圆环70以及连接环74均卡接于对应第二槽7132内,卡接槽713延伸方向移动。如图相邻导向横管712之间均安装有遮挡板50,遮挡板50两端均与同一组收卷组件7内的两个导向横管712相互靠近一侧连接,且位于卡接槽713槽口上方,遮挡板50中部向上突起形成弧形板,将拉绳73、驱动件34以及转动套筒72连接端遮蔽在下方。
如图2、4所示,在培育过程中,依据遮光要求,可以更换不同遮光度的遮光薄膜6进行遮光,直接将遮光薄膜6卷绕在转动辊40外侧,而后将转动辊40两端插接于对应两个导向竖管711上的安置槽7112内,而后将圆环70与连接环74连接,驱动驱动件34,将转动套管下端插接于固定槽3324内,采用锁定螺栓30将转动套管固定于固定槽3324内,驱动件34驱动套环3321转动时,套环3321带动转动套筒72转动,进而实现拉绳73收卷。
拉绳73收卷拉动连接环74,连接环74拉动圆环70以及遮光薄膜6两端沿卡接槽713延伸方向上移,最终,将遮光薄膜6拉动至将大棚骨架2上侧遮蔽,关闭驱动件34,此时拧松锁定螺栓30,将限位块于限位槽3311下端槽口对准,将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3311内,限位槽3311限制限位块转动,进而限制转动套筒72转动,进而实现将遮光薄膜6遮盖在大棚骨架2上侧,控制照射至白及组培苗上的光照强度。
在进行白及组培苗培育时,采用移栽的方法进行培育,首先选取合适的田地1,而后在田地1上方搭建大棚骨架2,在大棚骨架2的两侧沿大棚骨架2长度方向安装塑料薄膜5,大棚骨架2下侧安装有浇灌装置3,当需要对田地1进行洒水时,通过输水管31将水源处的水转移至喷淋头321处进行喷洒,喷洒时打开驱动电机342,驱动电机342驱动主动齿轮343转动,主动齿轮343转动带动从动齿轮344转动,从动齿轮344带动转动架332转动,喷淋头321上插接杆102插接于插接槽1011内,进而一起转动喷洒,当需要对单块区域进行洒水时,将插接杆102从插接槽1011内移出,即可手握插接杆102,拉动输水管31,移动喷淋头321的位置进行洒水。
在白天需要遮光时,首先依据遮光要求选取不同遮光厚度的遮光薄膜6,将遮光薄膜6卷绕在转动辊40上,而后将转动辊40两端插接于安置槽7112内,将圆环70与连接环74连接,将转动套筒72以及限位块下端均插接于固定槽3324内,采用固定螺栓固定,而后驱动驱动电机342,即可驱动套环3321以及与套环3321连接的转动套筒72转动,实现遮光薄膜6的遮盖,整体上减少了培育人员的劳动强度。
将遮光薄膜6遮盖在大棚骨架2上侧后,将限位块滑动至限位槽3311内,限位槽3311限制限位块以竖直轴线作为转动轴线转动,且在两侧转动辊40的自重下,使得转动套筒72上端与中间管212相抵,自动实现遮光薄膜6位置锁定。
在洒水以及铺盖不同遮光度的遮光薄膜6时,驱动驱动电机342即可自动实现,减少了培育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组培苗培育的便捷性。
为了降低拉绳73卷绕至固定管331上进而阻碍遮光薄膜6打开的可能性,在转动套筒72外侧中部开始一周的凹槽721,拉绳73卷绕在凹槽721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选取田地1进行白及组培苗移栽,在田地1上方搭建大棚骨架2,而后在大棚骨架2的两侧沿大棚骨架2的长度方向安装塑料薄膜5,田地1上开挖人行沟11,相邻人行沟11之间形成种植层4,而后在种植层4上铺设移栽基质,铺设好的移栽基质上需要打开驱动电机342以及喷淋头321端部的控制阀322进行大面积洒水,待种植层4内部水分挥发40%-50%时,将白及组培苗移栽至种植层4内,在培育过程中,白天依据不同太阳光照强度,更换不同遮光度的遮光薄膜6,连接环74穿过卡接槽713下端与遮光薄膜6端部的圆环70连接,而后驱动驱动电机342,拉动拉绳73卷绕在转动套筒72上,进而拉动遮光薄膜6沿卡接槽713延伸方向上移,将大棚骨架2上方遮蔽,遮蔽完成后,将限位块滑移至限位槽3311内,在转动辊40自重的拉动下,转动套筒72上端与中间管212下侧相抵,实现遮光薄膜6的位置固定,重复进行洒水以及阳光照射,最后完成白及组培苗的培育。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移栽种植田地(1),而后在田地(1)上搭建大棚骨架(2);
步骤二:沿大棚骨架(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浇灌装置(3),所述浇灌装置(3)均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2)内部的输水管(31)、设置在输水管(31)一端的喷淋组件(32)、设置在大棚骨架(2)中部的转动组件(33)以及用于驱动转动组件(33)转动的驱动件(34),所述输水管(31)远离喷淋组件(32)一端连接水源,所述喷淋组件(32)与转动组件(33)连接,所述喷淋组件(32)以竖直轴线作为中心线转动设置;
步骤三:田地(1)平整,在平整的田地(1)上沿大棚骨架(2)长度方向开挖人行沟(11),且沿大棚骨架(2)宽度方向间隔开挖多个,相邻人行沟(11)之间形成种植层(4);
步骤四:在种植层(4)上设置一层移栽基质,采用浇灌装置(3)对移栽基质表面进行洒水;
步骤五:待移栽基质内的水分挥发40%-50%时,将白及组培苗移栽至种植层(4)内,移栽后依据白及组培苗生长状况,采用浇灌装置(3)定期进行洒水;
步骤六:在大棚骨架(2)两侧均设置有塑料薄膜(5),所述塑料薄膜(5)外侧设置有遮光薄膜(6),所述大棚骨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遮光薄膜(6)遮蔽大棚骨架(2)的收卷组件(7),在培育过程中,依据遮光要求,驱动收卷组件(7)控制遮光薄膜(6)遮盖在大棚骨架(2)上,控制照射至白及组培苗上的光照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2)包括沿种植层(4)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支撑框(21)以及连接相邻支撑框(21)的若干连接杆(22),所述支撑框(21)均包括设置在田地(1)相对两侧的两根支撑管(211)以及与两根支撑管(211)上端连接的中间管(212),相邻所述中间管(212)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8),所述支撑管(211)、连接管(8)以及中间管(212)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安装通道,所述输水管(31)设置在安装通道内;
所述转动组件(33)包括设置在连接管(8)中部下端的固定管(331)、转动连接于固定管(331)下端的转动架(332),所述转动架(332)以竖直轴线作为中心线转动设置,所述驱动件(34)用于驱动转动架(332)转动,所述驱动件(34)设置在连接管(8)上,所述固定管(331)内部与安装通道连通,所述输水管(31)远离水源一端穿出固定管(331)下端,且与喷淋组件(32)连接,所述转动架(332)上设置有固定喷淋组件(32)的固定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32)均包括与输水管(31)远离水源一端连接的喷淋头(321)以及设置在喷淋头(321)上的控制阀(322),所述喷淋头(321)喷淋一端往远离固定管(331)中轴线方向倾斜,且对准田地(1),所述固定件(10)包括设置在转动架(332)上的固定块(101)以及设置在喷淋头(321)上的插接杆(102),所述固定块(101)靠近固定管(331)一端开设有贯穿固定块(101)的插接槽(1011),所述插接杆(102)远离喷淋头(321)一端往远离输水管(31)一端弯折,且所述插接杆(102)弯折一端插接于插接槽(10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两根支撑管(211)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收卷组件(7),所述收卷组件(7)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框(21)外侧的轨道架(71)、套设于对应一个固定管(331)外侧的转动套筒(72)、卷绕在转动套筒(72)外侧的两根拉绳(73)以及分别与对应拉绳(73)另一端连接的两个连接件,所述固定管(331)外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3311),所述转动套筒(72)内设置有可滑动连接于限位槽(3311)内的限位块,所述转动架(332)上侧开设有一周的固定槽(3324),所述转动套筒(72)下端以及限位块均插接于固定槽(3324)内,所述转动架(332)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转动套筒(72)与转动架(332)的锁定件;
所述轨道架(71)与连接杆(22)相互间隔,所述轨道架(71)包括分别设置在对应支撑管(211)上的四根导向竖管(711)以及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根中间管(212)上的两根导向横管(712),所述横向导管两端分别与对应导向竖管(711)上端连接,一组所述收卷组件(7)内的两个轨道架(71)相互靠近一侧沿轨道架(71)延伸方向开设有卡接槽(713),相邻所述导向竖管(711)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0),所述遮光薄膜(6)均卷绕在转动辊(40)上,所述遮光薄膜(6)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的两个卡接槽(713)内,所述连接件分别与遮光薄膜(6)两端连接,所述导向横管(712)中部设置有遮挡板(50),所述遮挡板(50)设置在卡接槽(713)上侧,且将驱动件(34)、喷淋组件(32)遮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31)靠近喷淋头(321)一端设置有固定环(60),所述固定环(60)内侧开设有螺纹,所述喷淋头(321)端部与固定环(60)内侧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713)远离导向横管(712)一端均贯穿导向竖管(711),所述拉绳(73)远离转动套筒(72)一端均分为两股,所述连接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两股拉绳(73)上的两个连接环(74),所述连接环(74)靠近拉绳(73)处开设有缺口(741),所述遮光薄膜(6)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圆环(70),所述圆环(70)套设在对应连接环(74)上,所述连接环(74)以及对应圆环(70)均滑动连接于对应卡接槽(713)内,所述转动辊(40)两端可拆卸连接于导向竖管(7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竖管(711)远离支撑框(21)一侧面均开设有安装槽(7111),所述安装槽(7111)下侧内壁开设有安置槽(7112),所述安装槽(7111)、安置槽(7112)均贯穿导向竖管(711)相互靠近一侧,所述安装槽(7111)与卡接槽(713)相互连通,所述转动辊(40)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安置槽(71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筒(72)外侧中部开设有凹槽(721),所述拉绳(73)卷绕在凹槽(721)内。
CN202111575297.0A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Active CN114051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5297.0A CN114051868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5297.0A CN114051868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1868A true CN114051868A (zh) 2022-02-18
CN114051868B CN114051868B (zh) 2022-10-25

Family

ID=8023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5297.0A Active CN114051868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18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4723A (zh) * 2022-03-19 2022-05-03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收纳可调式农业大棚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7656A (ja) * 1995-08-02 1997-02-10 Tokan Kogyo Co Ltd ハウス用フィルム展張装置
JP2010075160A (ja) * 2008-09-29 2010-04-08 Sankin B & G Kk 内部構造体を備えた農業用温室
CN106342527A (zh) * 2016-08-27 2017-01-25 房县九州通药用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及组培苗的大棚培育方法
CN208523348U (zh) * 2017-12-29 2019-02-22 西昌天喜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植物种植棚
CN210020928U (zh) * 2019-04-04 2020-02-07 安徽永讯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主动灭火装置
CN210544056U (zh) * 2019-08-28 2020-05-19 广州南潮环卫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洒水降尘装置
CN212035134U (zh) * 2019-12-24 2020-12-01 宋夕伟 一种大棚用喷灌装置
CN112369260A (zh) * 2020-12-04 2021-02-19 湖南绿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周喷洒装置及温室大棚自动雾化洒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7656A (ja) * 1995-08-02 1997-02-10 Tokan Kogyo Co Ltd ハウス用フィルム展張装置
JP2010075160A (ja) * 2008-09-29 2010-04-08 Sankin B & G Kk 内部構造体を備えた農業用温室
CN106342527A (zh) * 2016-08-27 2017-01-25 房县九州通药用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及组培苗的大棚培育方法
CN208523348U (zh) * 2017-12-29 2019-02-22 西昌天喜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植物种植棚
CN210020928U (zh) * 2019-04-04 2020-02-07 安徽永讯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主动灭火装置
CN210544056U (zh) * 2019-08-28 2020-05-19 广州南潮环卫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洒水降尘装置
CN212035134U (zh) * 2019-12-24 2020-12-01 宋夕伟 一种大棚用喷灌装置
CN112369260A (zh) * 2020-12-04 2021-02-19 湖南绿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周喷洒装置及温室大棚自动雾化洒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4723A (zh) * 2022-03-19 2022-05-03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收纳可调式农业大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1868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528827A (ja) 縦型植栽システム
CN114051868B (zh)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CN205865321U (zh) 紫花三叉白芨种植用新型育苗室
CN212812966U (zh) 一种市政绿色植物种植装置
CN112930936A (zh) 园林用多功能盆栽安装架
CN211210680U (zh) 一种立体化建筑绿化装置
CN218814520U (zh) 一种抗风性强的建筑外墙模块化垂直绿化结构
CN216532881U (zh) 一种智能育苗大棚
CN106718723B (zh) 一种金线莲的无公害高产种植方法
CN115669411A (zh) 一种抗风性强的建筑外墙模块化垂直绿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41939B (zh) 一种温室大棚节水灌溉系统
CN205052312U (zh) 一种用于任意塑形的绿化植生块体
CN209931008U (zh) 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自供水花盆
CN211267884U (zh) 一种圆弧拱型坡地连体钢塑大棚
CN210671434U (zh) 一种紧密型室内植物景墙
CN115152502B (zh) 一种仿生石斛种植管理装置
CN111436320A (zh) 一种园林树木冬季防护设备
CN205884147U (zh) 一种楼顶绿化系统
JP2004248550A (ja) 壁面緑化装置および壁面緑化方法
CN204796297U (zh) 一种绿萝苗木的培育装置
CN214282373U (zh) 一种林业培育装置
CN111436302B (zh) 一种苗圃种植结构及其使用工艺
CN218353459U (zh) 一种防治荒漠化的树苗种植箱
CN220342977U (zh) 一种用于草莓的空中种植槽
CN216018012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植物种植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