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103B -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9103B
CN114039103B CN202111250424.XA CN202111250424A CN114039103B CN 114039103 B CN114039103 B CN 114039103B CN 202111250424 A CN202111250424 A CN 202111250424A CN 114039103 B CN114039103 B CN 114039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winding
diaphragm
piece unit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04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9103A (zh
Inventor
徐鑫
朱卓平
李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04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9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9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9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01M4/0433Mo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生产方法包括步骤: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沿其输送方向分切,分别形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将第一隔膜、第一极片单元、第二隔膜和第二极片单元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第一极片单元之间第一间隔距离和相邻两条第二极片单元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具有共同区域;将卷绕层绕一卷绕中心卷绕形成卷绕体;将卷绕体在各个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将半成品电芯的两侧端分别设置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本发明提供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能一次性得到多件电芯,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是电池中用于储存电能的部件,电芯一般由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组成,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主要有卷绕及叠片两种工艺,叠片工艺是将正负极片、隔膜裁成生产所需的尺寸,随后将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叠合成小电芯单体,然后将小电芯单体叠放并联起来组成一个大电芯;而卷绕工艺是将分条后的极片固定在卷针上随着卷针转动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成电芯的工艺方式,由于叠片工艺复杂程度较高,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极片分切合格率很低,自动化则因为设备问题难以产业化,目前市场上大多企业采用卷绕的形式。
现有技术中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大多是在极片涂布烘干之后,首先对极片进行卷绕,然后搬运至指定地点,再开卷分切成指定宽度,如图1所示,将分切后的极片置于卷绕机上与合适宽度的隔膜进行卷绕,形成单个电芯成品,工序繁琐,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卷绕电芯生产工序繁琐的缺陷,实现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将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沿其输送方向分切,分别形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
提供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
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一极片单元、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具有多条,且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在沿所述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
将所述卷绕层绕一卷绕中心卷绕形成卷绕体;
将所述卷绕体在各个所述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
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一侧端设置第一极耳,另一侧端设置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步骤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一极片单元、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中,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一侧端较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侧端缩进,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另一侧端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的另一侧端之外。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步骤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一侧端设置第一极耳,另一侧端设置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中,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同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终止线,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终止线,所述第一终止线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缩进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终止线与第一极片单元的缩进端部平齐;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两侧端分别缩进至第一终止线处和所述第二终止线处;露出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步骤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一侧端较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侧端缩进中,缩进距离为8-20mm;步骤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另一侧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的侧端之外中,延伸距离为8-20m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步骤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所述隔膜一侧端缩进至所述当第一终止线的位置处,另一侧端缩进至所述第二终止线的位置处,以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采用火烤、热辐射或热喷枪的加热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步骤采用火烤、热辐射或热喷枪的加热方式中,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实现所述隔膜一侧端缩进至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端部,另一侧端缩进至第一极片单元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中的一者为正极片,另一者为负极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装置,适用于上述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包括:
分切机构,所述分切机构用于将第一极片分切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以及将第二极片分切成多条第二极片单元;
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位于所述分切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一极片单元、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在沿所述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形成卷绕体;
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位于所述卷绕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所述卷绕体在各个所述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半成品电芯;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位于所述裁切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以分别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通过第一极片先分切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第二极片分切成多条第二极片单元,然后多条第一极片单元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并排设置,同时入卷,卷绕后再裁切并设置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可一次性得到多件电芯,提高了卷绕电芯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卷绕电芯生产方法的卷绕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卷绕电芯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卷绕层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图3中G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形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极片单元; 2:第二极片单元; 3:第一隔膜;
4:第二隔膜; d1:第一间隔距离; d2:第二间隔距离;
A:第一终止线; B:第二终止线; C:卷绕电芯裁切线;
610:处理器; 620:通信接口; 630:存储器;
640: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2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主要用于制作卷绕电芯,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并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沿其输送方向分切,分别形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1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2;同时提供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
S2、将第一极片单元1、第一隔膜3、第二极片单元2和第二隔膜4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第一极片单元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d1;相邻两条第二极片单元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d2;第一间隔距离d1和第二间隔距离d2在沿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
S3、将卷绕层绕一卷绕中心卷绕形成卷绕体;
S4、如图5所示,将卷绕体在各个共同区域的卷绕电芯裁切线C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
S5、将半成品电芯的侧端设置第一极耳,另一侧端设置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采用本发明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直接在卷绕前对极片进行分切,并进行入卷,由于是多条极片同时入卷,卷绕后再裁切,可一次性得到多件电芯,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步骤S1中,提供给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中的一者为正极片,另一者为负极片,也就是说提供制备卷绕电芯的原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如图3所示,第二极片单元2的一侧端较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1侧端缩进,第二极片单元2的另一侧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1的另一侧端之外。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极片单元2的一侧端较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1侧端的缩进距离为8-20mm;第二极片单元2的另一侧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1的侧端之外,延伸距离为8-20mm。
其中,当第一极片单元1为正极片时,则第二极片单元2为负极片,此时,第二极片单元2的缩进距离优选方案为15mm,当加热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使其第一极耳露出时,第一极耳则为正极耳;另一侧端,第二极片单元2的延伸距离优选为15mm,当加热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使其第二极耳露出时,第二极耳则为负极耳。同时,由于第一隔膜3、第一极片单元1、第二隔膜4和第二极片单元2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每侧隔膜位置稍超出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中较短一者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正负极片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的问题。
同理,当第一极片单元1为负极片时,则第二极片单元2为正极片,第二极片单元2缩进,当加热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使其第一极耳露出时,第一极耳则为负极耳;另一侧端,第二极耳则为正极耳。同时,由于第一隔膜3、第一极片单元1、第二隔膜4和第二极片单元2依次叠放形成的卷绕层,每侧隔膜位置稍超出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中较短一者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正负极片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的问题。
另外,第二极片单元2一侧端的缩进距离和另一侧端的延伸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两条相邻第一极片单元1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d1大于延伸距离,两条相邻第二极片单元2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d2大于缩进距离,以使第一间隔距离d1和第二间隔距离d2沿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便于对S3步骤中对卷绕体进行裁切,而不影响电极。
在步骤S4中,卷绕体在各个共同区域的卷绕电芯裁切线C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
在步骤S5中,如图5所示,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的同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终止线A,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终止线B,第一终止线A与第二极片单元2的缩进端部平齐,第二终止线B与第一极片单元1的缩进端部平齐;将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的两侧端分别缩进至第一终止线A处和第二终止线B处;露出的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分别对应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同时不影响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形成成品电芯。
其中,加热方式可采用火烤、热辐射或热喷枪,同时,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实现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的一侧缩进至第一终止线A处,另一端缩进至第二终止线B位置处。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卷绕电芯的生产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卷绕电芯的生产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实施例公开的卷绕电芯的生产装置包括分切机构,分切机构用于将第一极片分切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1;以及,用于将第二极片分切成多条第二极片单元2;
卷绕机构,卷绕机构位于分切机构的下游,用于将第一隔膜3、第一极片单元1、第二隔膜4和第二极片单元2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其中,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第一极片单元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d1;相邻两条第二极片单元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d2;第一间隔距离d1和第二间隔距离d2在沿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形成卷绕体;
裁切机构,裁切机构位于卷绕机构的下游,用于将卷绕体在各个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半成品电芯;
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位于裁切机构的下游,用于将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以分别对应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需要说明的是,裁切机构和卷绕机构,可以集成为一体,也可以分体设置;加热机构和卷绕机构可以集成为一体,也可以分体设置。
在本发明的任意一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形成还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能够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即可。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将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沿其输送方向分切,分别形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1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2;
提供第一隔膜1和第二隔膜2;
将第一隔膜3、第一极片单元1、第二隔膜4和第二极片单元2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第一极片单元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d1;相邻两条第二极片单元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d2;第一间隔距离d1和第二间隔距离d2在沿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
将卷绕层绕一卷绕中心卷绕形成卷绕体;
将卷绕体在各个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
将半成品电芯的一侧端设置第一极耳,另一侧端设置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沿其输送方向分切,分别形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1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2;
提供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
将第一隔膜3、第一极片单元1、第二隔膜4和第二极片单元2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第一极片单元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d1;相邻两条第二极片单元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d2;第一间隔距离d1和第二间隔距离d2在沿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形成卷绕层;
将卷绕层绕一卷绕中心卷绕形成卷绕体;
将卷绕体在各个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
将半成品电芯的一侧端设置第一极耳,另一侧端设置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提供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沿其输送方向分切,分别形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1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2;
提供第一隔膜3和第二隔膜4;
将第一隔膜3、第一极片单元1、第二隔膜4和第二极片单元2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第一极片单元1和第二极片单元2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第一极片单元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d1;相邻两条第二极片单元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d2;第一间隔距离d1和第二间隔距离d2在沿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
将卷绕层绕一卷绕中心卷绕形成卷绕体;
将卷绕体在各个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
将半成品电芯的一侧端设置第一极耳,另一侧端设置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将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沿其输送方向分切,分别形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和多条第二极片单元;
提供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
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一极片单元、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一侧端较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侧端具有缩进距离,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另一侧端较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的另一侧端具有延伸距离;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第一间隔距离大于延伸距离;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第二间隔距离大于缩进距离;以使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在沿所述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
将所述卷绕层绕一卷绕中心卷绕形成卷绕体;
将所述卷绕体在各个所述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多个半成品电芯;
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一侧端设置第一极耳,另一侧端设置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同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终止线,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终止线,所述第一终止线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缩进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终止线与第一极片单元的缩进端部平齐;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两侧端分别缩进至第一终止线处和所述第二终止线处;露出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分别对应形成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一侧端较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侧端缩进中,缩进距离为8-20mm;步骤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另一侧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的侧端之外中,延伸距离为8-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中,采用火烤、热辐射或热喷枪的加热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采用火烤、热辐射或热喷枪的加热方式中,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实现所述隔膜一侧端缩进至所述第一终止线位置处,另一侧端缩进至所述第二终止线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中的一者为正极片,另一者为负极片。
6.一种卷绕电芯的生产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切机构,所述分切机构用于将第一极片分切成多条第一极片单元;以及将第二极片分切成多条第二极片单元;
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位于所述分切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一极片单元、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依次叠放形成卷绕层,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具有多条,且均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在沿所述卷绕层的截面方向上具有共同区域;形成卷绕体;
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位于所述卷绕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所述卷绕体在各个所述共同区域处进行裁切,得到半成品电芯;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位于所述裁切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所述半成品电芯的两端加热,以分别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得到成品电芯。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的步骤。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50424.XA 2021-10-26 2021-10-26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Active CN114039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424.XA CN114039103B (zh) 2021-10-26 2021-10-26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424.XA CN114039103B (zh) 2021-10-26 2021-10-26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103A CN114039103A (zh) 2022-02-11
CN114039103B true CN114039103B (zh) 2023-09-08

Family

ID=8014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0424.XA Active CN114039103B (zh) 2021-10-26 2021-10-26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91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333916U (zh) * 2022-03-10 2023-01-17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制造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9366A (ja) * 2003-10-24 2005-05-19 Nec Tokin Corp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JP2009289661A (ja) * 2008-05-30 2009-12-10 Katoh Kiko Co Ltd テープ巻回体製造装置
CN101609909A (zh) * 2008-06-20 2009-12-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85654A1 (zh) * 2010-01-18 2011-07-21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芯包制备方法和系统
KR101090076B1 (ko) * 2011-01-21 2011-12-07 주식회사 아이엠글로벌 2차 전지의 전극탭 필름 열융착장치
CN106025374A (zh) * 2016-05-29 2016-10-1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电池的制作方法
CN205790243U (zh) * 2016-05-29 2016-12-0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电芯
WO2018054331A1 (zh) * 2016-09-22 2018-03-2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电芯
CN109004260A (zh) * 2018-07-02 2018-12-14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切叠片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CN109244554A (zh) * 2018-09-21 2019-01-18 江苏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z字形叠片设备及其工艺
CN109904525A (zh) * 2019-01-29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类叠片、留白卷绕的方形锂离子电池
CN209298283U (zh) * 2019-01-15 2019-08-23 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电芯安全的叠片结构
CN110247124A (zh) * 2019-06-24 2019-09-17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速叠片方法、叠片装置及锂离子电池
WO2020259693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芯制造的叠片方法和电芯极组制造装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885B (zh) * 2012-02-22 2015-08-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线控装置、耳机、语音录制系统
US10622603B2 (en) * 2015-10-22 2020-04-14 Envision Aesc Japan Ltd.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9366A (ja) * 2003-10-24 2005-05-19 Nec Tokin Corp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JP2009289661A (ja) * 2008-05-30 2009-12-10 Katoh Kiko Co Ltd テープ巻回体製造装置
CN101609909A (zh) * 2008-06-20 2009-12-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85654A1 (zh) * 2010-01-18 2011-07-21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芯包制备方法和系统
KR101090076B1 (ko) * 2011-01-21 2011-12-07 주식회사 아이엠글로벌 2차 전지의 전극탭 필름 열융착장치
CN205790243U (zh) * 2016-05-29 2016-12-0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电芯
CN106025374A (zh) * 2016-05-29 2016-10-1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电池的制作方法
WO2018054331A1 (zh) * 2016-09-22 2018-03-2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电芯
CN109004260A (zh) * 2018-07-02 2018-12-14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切叠片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CN109244554A (zh) * 2018-09-21 2019-01-18 江苏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z字形叠片设备及其工艺
CN209298283U (zh) * 2019-01-15 2019-08-23 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电芯安全的叠片结构
CN109904525A (zh) * 2019-01-29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类叠片、留白卷绕的方形锂离子电池
CN110247124A (zh) * 2019-06-24 2019-09-17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速叠片方法、叠片装置及锂离子电池
WO2020259693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芯制造的叠片方法和电芯极组制造装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极耳侧加热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数值分析;徐晓明;袁秋奇;张扬军;胡昊;;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第03期);35-4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103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4260B (zh) 一种分切叠片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CN110112469A (zh) 一种锂离子电芯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电池极片的加工装置
EP4350872A1 (en) Tab electrode plate and wound battery
CN114039103B (zh) 卷绕电芯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CN113451660B (zh) 一种内双极柱叠片式卷绕电池装配方法
CN202050025U (zh) 一种叠片式锂电池
CN101604763A (zh) 一种窄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CN110247123A (zh) 一种电芯结构、制造方法及电池
CN108461811B (zh) 一种用于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及电芯
CN113270693A (zh) 全极耳极片及卷绕电池
CN106058137A (zh)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极耳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43885A (zh) 一种弯形软包锂离子充电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94098A (zh) 一种利用卷绕体电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方法
KR101767636B1 (ko) 전극 시이트용 압연 롤
CN11003433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与隔膜的复合方法及其在电池制备中的应用
KR101370801B1 (ko) 2차 전지 내부 셀 스택 제조 방법
CN115603005B (zh) 一种电池的焊接方法及其电池
CN106129481B (zh) 卷绕式凹形电芯的制备方法及电芯
CN112234262A (zh) 电芯制作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0783638A (zh) 一种卷绕堆叠式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2948B (zh) 锂电池的芯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3022572A (zh) 一种卷绕式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
CN108346773A (zh) 电池芯极片结构
JP6206222B2 (ja) 電極の製造方法
CN215342699U (zh) 一种卷绕式电芯及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