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8392A -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8392A
CN114038392A CN202110790328.8A CN202110790328A CN114038392A CN 114038392 A CN114038392 A CN 114038392A CN 202110790328 A CN202110790328 A CN 202110790328A CN 114038392 A CN114038392 A CN 114038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error processing
processing circui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03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03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8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8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8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检测第一参考电压与反馈电压的差异,再通过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级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Micro 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寿命,以及运行温度上的优势,同时也承继了LED低功耗、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对比度强等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与流过的电流,即供电电流的大小呈正比,尤其是Micro LED这种高效率的LED,些微的顺向电流差异,人眼就可以感觉出其亮度的差别。在相关技术中,如果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芯片之间的电流一致性不佳,就会导致面板均匀性差,人眼很容易看出明暗显示差异。
因此,如何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匀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差异导致显示均匀性差,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
上述驱动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检测第一参考电压与反馈电压的差异,再通过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可选的,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放大器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微型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多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上述的驱动电路;
每一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多色中的任一色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
上述像素电路,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可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可选的,多个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
多色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和第二采样电阻;
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第五场效应管、第六场效应管和第三采样电阻;
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三参考电压,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对应的驱动电路集成于同一像素封装单元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中包括若干个上述的像素电路,各所述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显示面板中以预设方式阵列排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管理器和时序控制器,所述电源管理器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电源;所述时序控制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像素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多组驱动电路(即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每组驱动电路分别用于驱动不同颜色的LED。通过控制每组对应的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级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可选的,所述时序控制器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走线,向所述像素电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所述SPI走线包括N组,每一组所述SPI走线通过级联的方式接入多个所述像素电路。
采用SPI走线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走线数量;通过级联的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走线数量,且没有边界设计,可以实现无缝拼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误差处理电路采集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采样电阻所在路径上的反馈电压;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根据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出放大信号,其中,所述放大信号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的电位,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
本发明所提供的亮度调节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检测第一参考电压与反馈电压的差异,再通过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可选的,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根据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出放大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判断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误差区间;
若否,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输出放大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色LED驱动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调节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相关技术中,不管是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还是Micro LED的显示面板,其驱动电路在设计时,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基本上与流过的电流大小成正比,尤其是Micro LED这种高效率的LED,些微的顺向电流差异,人眼就可以感觉出其亮度的差别。如果各像素的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驱动IC间的电流一致性不佳,就会导致面板均一性变差,很容易就产生明暗显示差异,进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基于此,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本实施例所示例的驱动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检测第一参考电压与反馈电压的差异,再通过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以图1所示的驱动电路为示例,进行便于理解性的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该驱动电路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第一场效应管T1、第二场效应管T2和第一采样电阻R1;
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反馈输入端与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连接;
第一场效应管T1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Vdd,第一场效应管T1的漏极与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EM1,第二场效应管T2的源极接入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第二场效应管T2的漏极接地;
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
LED像素电路的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分别是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作为控制元件的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在正常供电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的显示颜色,发出相应的光,应用在显示面板中就是显示亮点。而驱动电路则是可以在外界供电下,调整为发光二极管输出的供电参数—包括供电电压、供电电流等等,使得发光二极管可以按照预期的亮度来发光。
其中,驱动电路的具体组成,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两个场效应管,分别是第一场效应管T1和第二场效应管T2;以及第一采样电阻R1。这几个部件中,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可通过第一采样电阻R1,得到电路中的反馈电压Vfb,而后对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反馈电压Vfb进行对比,确定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反馈电压之间的差异,并基于该差异,调整对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的输入;一般而言,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具体可以包括放大器,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Vref1,放大器的反馈输入端与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该放大器所输出的即为放大信号Vdriver。该放大信号Vdriver作用于第一场效应管T1上,从而可通过第一场效应管T1调整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流;第二场效应管T2则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EM1,使得发光二极管芯片显示相应的亮度。
其中,驱动电路中的各部件的线路连接关系请参考图1;第二场效应管T2包括三个端,分别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EM1的栅极、接入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的源极,和接地的漏极;第二场效应管T2接入第一控制信号EM1,可以相应的调整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导通程度;而第二场效应管T2的源极接入的是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也就是接入了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也就是可以实现对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电位的调整;对于第二场效应管T2而言,其通过外界的第一控制信号EM1,控制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电位,从而实现对发光二极管指定的供电电流的供应。具体的,其控制方式为:如果第一控制信号EM1接入的是工作电压Vdd,在输入至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时,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被接地,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流为零,发光二极管不发光。
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包括三个端,分别是输入端、反馈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输入端接入的是外接的第一参考电压Vref1,而反馈输入端所接入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一端,输出端则接入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入端和反馈输入端,可以分别接入第一参考电压Vref1,以及第一场效应管T1的漏极与第一采样电阻R1所在路径上的反馈电压Vfb,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反馈电压Vfb输入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之后,当两个电压之间存在差异时,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可以通过放大两者之间的差值,从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输出一个对应的放大信号Vdriver;由于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也就是作为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的输入,也可以决定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的电位,控制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导通程度。与第二场效应管T2决定第一场效应管T1栅极的电位不同,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是通过输出、反馈的闭环,对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电位进行调整。
第一场效应管T1包括三个端,分别是连接于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的栅极、连接于工作电压Vdd的源极以及连接于第一采样电阻R1第一端的漏极;其中,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接收了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输出的放大信号Vdriver,也就是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电位在放大信号Vdriver的控制之下,形成了一个输出到反馈的闭环;而后,第一场效应管T1基于栅极的电位,调整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导通程度,从而调整了线路中的电流,也就是接入第一采样电阻R1第一端的电流;而第一采样电阻R1第二端接入的是发光二极管,也就是实现了对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流的调整。其中,场效应管的工作参考原理为:场效应管的三极分别是栅极g,漏极d,源极s;对于场效应管而言,在Vds(漏极d对源极s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其漏极电流Id,随着Vgs(栅极g对源极s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输出的放大信号Vdriver作用在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可以改变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G的电压,达到改变Vgs的电压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起到调整漏极电流Id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具体可以是微型发光二极管,即Micro LED,或者是Mini LED。这类发光二极管具有小尺寸,高对比度的特点,可以作为显示面板的像素点光源。
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多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驱动电路;其中,每一驱动电路,分别于多色中的任一色发光二极管连接。驱动电路的构造如上述实施例所示,采用该驱动电路,可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路一般包括RGB三色发光二极管,而每一发光二极管对应于一组驱动电路。一般的显示面板中,通常是将红绿蓝RGB三色发光二极管作为一个像素点进行发光,RGB三色发光二极管之间可以通过对应的发光亮度,来实现不同颜色的显示,若三者亮度均为零,则显示黑色。而为了便于显示面板的布置,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像素电路中的多色发光二极管直接为红绿蓝三色发光二极管,每一色发光二极管对应于一个驱动电路,而三个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
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三色LED芯片对应的驱动电路示意(应理解,图2仅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的像素电路)。其中,驱动电路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
对应的,多色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以及红色发光二极管;
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第一场效应管T1、第二场效应管T2和第一采样电阻R1;
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反馈输入端与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连接;
第一场效应管T1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Vdd,第一场效应管T1的漏极与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EM1,第二场效应管T2的源极接入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第二场效应管T2的漏极接地;
第一采样电阻R1的第二端与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误差处理电路A2、第三场效应管T3、第四场效应管T4和第二采样电阻R2;
第二误差处理电路A2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二误差处理电路A2的反馈输入端与第二采样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误差处理电路A2的输出端与第三场效应管T3的栅极连接;
第三场效应管T3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Vdd,第三场效应管T3的漏极与第二采样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
第四场效应管T4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二控制信号EM2,第四场效应管T4的源极接入第二误差处理电路A2的输出端,第四场效应管T4的漏极接地;
第二采样电阻R2的第二端与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第三驱动电路包括第三误差处理电路A3、第五场效应管T5、第六场效应管T6和第三采样电阻R3;
第三误差处理电路A3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三参考电压Vref3,第三误差处理电路A3的反馈输入端与第三采样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误差处理电路A3的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T5的栅极连接;
第五场效应管T5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Vdd,第五场效应管T5的漏极与第三采样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
第六场效应管T6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三控制信号EM3,第六场效应管T6的源极接入第三误差处理电路A3的输出端,第六场效应管T6的漏极接地;
第三采样电阻R3的第二端与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可选地,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三参考电压Vref3的电压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中,三色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电路集成在一起;由于红绿蓝三色发光二极管,各自有不同的工作电压Vdd、工作电流,且显示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各发光二极管各自接入相互独立的参考电压和控制信号;而其中的第一场效应管T1、第三场效应管T3和第五场效应管T5,其各自的源极则可以接入同一工作电压Vdd。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和对应的驱动电路,可以集成于同一像素封装单元中,也就是说,一个像素封装单元中包括三色发光二极管和与其对应的驱动电路;或,
驱动电路可以独立于发光二极管设置,将驱动电路封装于驱动芯片中。换言之,对于像素电路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发光二极管和驱动电路而言,可以是集成在同一个像素封装单元上,这种情况下这个像素封装单元中集成有三个发光二极管和三组驱动电路;或者,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驱动电路,可以和发光二极管之间相对独立设置,也就是可以两者不集成于一个器件上,而是分布于不同的器件上,并通过走线连接。这两种设计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均是可行的。具体的,如果驱动电路独立于发光二极管,并封装于驱动芯片中时,这种情况下每一驱动芯片封装至少三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一驱动电路中的三色发光二极管各自对应。
此外,一个驱动芯片中,还可以封装更多组驱动电路,也就是一个驱动芯片,可以同时对应于多个驱动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和对应的像素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检测第一参考电压Vref1与反馈电压Vfb的差异,再通过第一误差处理电路A1的输出端控制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应理解,上述的不同发光二极管可以是同色的发光二极管(如同色不同行或者是同色不同列),也可以是不同色的发光二极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考图3,该显示装置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单元2和显示面板1,其中显示面板1中包括若干个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像素电路,各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在显示面板1中以预设方式阵列排布;
控制单元2包括电源管理器和时序控制器,电源管理器用于为显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电源;时序控制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像素电路,具体地:时序控制器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EM1、第二控制信号EM2、第三控制信号EM3至像素电路中对应的驱动电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组成部分包括用于提供供电和时序控制的控制单元2,和用于显示的显示面板1,其中控制单元2中用于提供供电的即为电源板块(PowerBlock),可以为时序控制器以及显示面板1进行供电,包括显示面板1中的驱动电路所需的供电。
控制单元2可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EM1,该第一控制信号EM1发送给像素电路,具体发送给驱动电路中,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第一控制信号EM1的具体形式则为对应的电平值。
显示面板1上包括若干个阵列设置的发光单元,而发光单元的具体组成则是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中发光二极管在显示面板1上是按照相应的阵列布置的,包括横纵的排布和数量,RGB(红、绿、蓝)三色的分布规律等等。其中,像素电路中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对应的电路,而不同像素电路中的驱动电路,可以封装于一个驱动芯片中,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将两个像素单元的驱动电路,封装于同一驱动芯片中,换句话说,一个驱动芯片可以驱动两组RGB LED。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走线,向像素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例如,发送第一控制信号EM1、第二控制信号EM2、第三控制信号EM3)。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可以降低走线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SPI级联走线的具体方式为:每一SPI走线级联接入同一列中的驱动芯片,通过驱动芯片向第二场效应管T2发送第一控制信号EM1、向第四场效应管T4发送第二控制信号EM2、向第六场效应管T6发送第三控制信号EM3。SPI通过驱动芯片进行走线,每一个驱动芯片中,至少可以对应于三组驱动电路,也就是对应于三色发光二极管;当然,每一个驱动芯片中还可以封装更多组驱动电路,如六组、九组等等,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定,封装的驱动电路数量越多,驱动芯片的集成度就越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多组驱动电路(即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每组驱动电路分别用于驱动不同颜色的LED。通过控制每组对应的场效应管(T1、T3、T5)的栅极与源级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亮度调节方法,请参考图4,其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中(如应用于显示装置中的第一驱动电路);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S401、第一误差处理电路采集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采样电阻所在路径上的反馈电压;
S402、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根据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出放大信号,其中,放大信号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的电位,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根据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出放大信号,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判断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误差区间;
若否,第一误差处理电路输出放大信号。如果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判断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在预设误差区间内,表示反馈电压和第一参考电压之间的差距过大,因此需要第一误差处理电路进行反馈调节,此时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即通过输出端输出放大信号,该放大信号可以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级之间的导通程度,改变漏极的电流,从而使得流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同步改变,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具体可以包括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时序信号;对应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PWM时序信号为高电平输入至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被接地,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流为零。PWM时序信号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通过PWM时序信号,其接入高电平时,高电平输入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这使得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被接地,从而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流为零,体现为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不发光。
应理解,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式与第一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放大器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微型发光二极管。
4.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每一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多色中的任一色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
多色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采样电阻;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和第二采样电阻;
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二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第五场效应管、第六场效应管和第三采样电阻;
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三参考电压,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接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接入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三误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
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对应的驱动电路集成于同一像素封装单元中。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中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各所述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显示面板中以预设方式阵列排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管理器和时序控制器,所述电源管理器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各部件提供电源;所述时序控制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像素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器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走线,向所述像素电路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所述SPI走线包括N组,每一组所述SPI走线通过级联的方式接入多个所述像素电路。
9.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误差处理电路采集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采样电阻所在路径上的反馈电压;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根据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出放大信号,其中,所述放大信号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的电位,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根据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出放大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判断所述反馈电压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误差区间;
若否,所述第一误差处理电路输出放大信号。
CN202110790328.8A 2021-07-13 2021-07-13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4038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0328.8A CN114038392A (zh) 2021-07-13 2021-07-13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0328.8A CN114038392A (zh) 2021-07-13 2021-07-13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8392A true CN114038392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34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0328.8A Pending CN114038392A (zh) 2021-07-13 2021-07-13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8392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30603A1 (en) * 2001-08-09 2003-02-13 Nec Corporation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device
US20070080908A1 (en) * 2003-09-23 2007-04-12 Arokia Natha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pixels
KR20070054862A (ko) * 2005-11-24 2007-05-30 한국과학기술원 과도 전류 귀환을 이용한 amoled 구동회로 및 이를적용한 액티브 매트릭스 구동 방법
CN101136158A (zh) * 2006-09-01 2008-03-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KR20080054189A (ko) * 2006-12-12 2008-06-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02222461A (zh) * 2010-07-30 2011-10-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led驱动电路
CN104200776A (zh) * 2014-09-25 2014-12-10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OLED面板Mura缺陷的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4282264A (zh) * 2014-09-26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08154842A (zh) * 2018-01-04 2018-06-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640457A (zh) * 2019-01-18 2019-04-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Micro LED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10060638A (zh) * 2019-06-04 2019-07-26 南华大学 Amoled电压编程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10910816A (zh) * 2019-11-11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1312173A (zh) * 2018-12-11 2020-06-1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及像素驱动的方法
CN112447144A (zh) * 2019-08-27 2021-03-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设备和具有其的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30603A1 (en) * 2001-08-09 2003-02-13 Nec Corporation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device
US20070080908A1 (en) * 2003-09-23 2007-04-12 Arokia Natha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pixels
KR20070054862A (ko) * 2005-11-24 2007-05-30 한국과학기술원 과도 전류 귀환을 이용한 amoled 구동회로 및 이를적용한 액티브 매트릭스 구동 방법
CN101136158A (zh) * 2006-09-01 2008-03-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KR20080054189A (ko) * 2006-12-12 2008-06-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02222461A (zh) * 2010-07-30 2011-10-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led驱动电路
CN104200776A (zh) * 2014-09-25 2014-12-10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OLED面板Mura缺陷的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4282264A (zh) * 2014-09-26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EP3203462A1 (en) * 2014-09-26 2017-08-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8154842A (zh) * 2018-01-04 2018-06-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312173A (zh) * 2018-12-11 2020-06-1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及像素驱动的方法
CN109640457A (zh) * 2019-01-18 2019-04-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Micro LED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10060638A (zh) * 2019-06-04 2019-07-26 南华大学 Amoled电压编程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12447144A (zh) * 2019-08-27 2021-03-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设备和具有其的显示设备
CN110910816A (zh) * 2019-11-11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47617B1 (en) Drive circuit for an organic EL apparatus
US9609708B2 (en) Low cost LED driver with integral dimming capability
CN100454105C (zh) 显示单元与背光单元
US9661701B2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US786417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source driver and dispaly panel
KR101121901B1 (ko) 제어 회로 및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20100177127A1 (en) Led driving circuit,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050219162A1 (en) Semiconductor circuits for driving current-driven display and display
KR20040019898A (ko) 전자 회로, 전자 회로의 구동 방법, 전기 광학 장치, 전기광학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CN11002126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1445839B (zh) Led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355589B2 (en) LED display
TW202203187A (zh) 用於顯示器的背光裝置及其的電流控制積體電路
US20060238468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27383B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灯板及显示面板
CN111316345B (zh) 子像素电路、主动式电激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8633654B2 (en) Light source driving apparatus
CN114038392A (zh) 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亮度调节方法
JP4460841B2 (ja) 有機発光素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4271759A (ja) 電流駆動型表示装置の駆動用半導体回路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流駆動型表示装置
KR20120061542A (ko) 발광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40031652A (ko) 유기 el 소자 구동 회로 및 이 구동 회로를 이용하는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4004801A (ja) 電流出力型駆動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
CN111369931B (zh)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834387B (zh) 用於發光二極體面板的驅動電路及其發光二極體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