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6623B -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6623B
CN114036623B CN202111401466.9A CN202111401466A CN114036623B CN 114036623 B CN114036623 B CN 114036623B CN 202111401466 A CN202111401466 A CN 202111401466A CN 114036623 B CN114036623 B CN 114036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human factor
planar
spectrogram
basic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14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6623A (zh
Inventor
张利
邓慧姝
谢祺旭
梅笑寒
庞凌波
叶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4014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6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6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6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6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6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ometry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建成空间进行领域分割;归纳建成空间拓扑关系;赋予各部分空间基础时长;绘制人因量谱图[线框];将实测收集的人因数据X填充进人因量谱图[线框],形成人因量谱图[填充.X];使用人因量谱图进行设计方案比选、优化。本发明所述方法,相较以定性为主的城市及建筑传统设计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准度,以及更严谨的由实证数据向空间设计方案转化的过程,可更有效地满足人对建成空间的实际需求,使建成空间的更新改造更好地为人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需求从“有没有”转向以人为核心的“好不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定性为主的城市及建筑传统设计方法精准度欠缺和实证依据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难以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长时间以来,在城市-建筑传统设计方法中,设计决策以定性判断为主,多依赖观察、访谈、问卷等带有很强主观性的过程。自20世纪中期以来,在场调查被认为是了解人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工具,扬·盖尔(Jan Gehl)在《如何研究公共生活》中系统总结了这一工具:以计数、地图定位、拍摄、日记、漫步)等对现场状况进行主观选择性记录,从中归纳总结人与空间的互动规律,进而结合设计实践经验,形成设计导则。长期以来,这一方法在城市与建筑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被广泛使用。但进入21世纪后,城市品质问题在世界主要城市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
客观数据与空间形态设计的有效衔接是突破传统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局限的难点所在。近年,随着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一些尝试嫁接数据-几何形态的桥梁性设计工具开始出现。它们或难以应用于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尺度,或以数据的可视化异化空间形态设计。例如,空间句法(Space Syntax)运用图论建立城市形态模型,结合拓扑计算方法对空间构形进行量化解析,其量化指标侧重空间数据,非人体数据。建筑学借用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研究,通过工作流程图、运动轨迹图、肌肉激活程度图等,指导家具及室内界面设计。参数化设计直接通过数据的可视化算法生成空间形态,并不强调数据变量与人的实际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针对以定性为主的城市及建筑传统设计方法精准度欠缺和实证依据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人因量谱法是一种以人在空间中游历的空间-时间关系为基础描述空间基本人因属性的图解方法。它认为人在空间中所获取信息量和在该空间游历的时间正相关,因而在空间中游历的时间,成为人与空间界面交互强度的衡量基础。这一方法剥离了主观审美形态因素,能将城市空间形态审美体验中的主观因素剥离开,以及由于附加“信息”而带来的驻留感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对建成空间进行领域分割;
2)归纳建成空间拓扑关系;
3)赋予各部分空间基础时长;
4)绘制人因量谱图[线框]
5)将实测收集的人因数据填充进人因量谱图[线框],形成人因量谱图[填充.X]
6)使用人因量谱图进行设计方案比选、优化。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图解设计方法包括:
1)对建成空间进行领域分割,包括依据基本的建筑空间关系,将建筑平面划分为多个连续的领域;
2)归纳建成空间拓扑关系,包括依据平面各部分空间的关系,将领域分割后各空间的基础时长所对应的矩形以线段和/或倒角折线相连;
3)赋予各部分空间基础时长,包括依据领域形式,分别对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赋予基础时长;
4)绘制人因量谱图[线框],包括对应步骤2的拓扑空间关系,以矩形线框表达每一空间领域的基础时长;
5)将实测收集的人因数据X填充进人因量谱图[线框],形成人因量谱图[填充.X],包括填充人因问题的量化指标,将实测收集的人因数据X表示在人因量谱图[线框]中,其中人因数据X包括心率、皮电、脑电、肌电、眼动、肢体姿态、停留时长、注视时长;
6)使用人因量谱图进行设计方案比选、优化,包括对建成空间或建筑设计方案绘制人因量谱图,可直观反映不同空间形态设计所具备的不同人因属性,协助针对客观可测的空间品质所开展的精准评估,指导设计者与决策者对具体空间设计进行精准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时方式,人因量谱法通常分为6个步骤:
第一步:领域分割。依据基本的建筑空间关系,将建筑平面划分为多个连续的领域。领域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分别对应以通行为主的空间,和以休闲活动为主的空间。当面状空间M中包含面状空间N时,则对空间M基于空间N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以通行为主的空间视为线状空间,将能够休闲活动的空间仍视为面状空间。
第二步:空间拓扑关系归纳。依据平面各部分空间的关系,将领域分割后各空间的基础时长所对应的矩形以线段/倒角折线相连。以实线表示慢行可达,以虚线表示仅车行可达。线段仅代表连接关系,无距离信息。
第三步:基础时长赋值。依据领域形式,分别对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赋予基础时长。其中,线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l为移动距离dl和速度v的比值;面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p则按照人在该空间的休闲活动类型,选择相应的参考时长;不同物理环境条件所对应的参考速度v与不同休闲活动对应的参考时长t,可参照表1和表2。
第四步:人因量谱图[线框]绘制。对应第二步的拓扑空间关系,以矩形线框表达每一空间领域的基础时长。根据领域形式,线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l与面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p以矩形面积Sl和Sp表示。
(1)对一线状空间:
Sl=k·tl=k·([D/d0+1/2]·d0)·1/v
式中,Sl——线状空间对应的矩形面积
D——实际距离
d0——单位距离
v——该空间对应的参考步速
k——比例系数。
其中,单位距离d0、比例系数k可根据具体案例确定。
由于在同一条路线上人的行进方向有前后之别,因而制图将遵循左手原则,使得基础时长tl与前进方向路线左侧的面积Sl始终对应。
(2)对一面状空间,通过极坐标计算将其基础时长转化为一矩形的面积Sp,有:
Sp=k·tp=Lp·Hp
式中,Sp——面状空间对应的矩形面积
tp——该面状空间对应的基础时长
k——比例系数
Lp——矩形的长度
Hp——矩形的高度
以极坐标计算方法,将面状空间转化,以求得矩形相应的长度Lp和高度Hp。如图1所示,设面状空间的外接矩形一组对边与主要人流方向平行,以外接矩形的中心为极点O(当面状空间中存在实际生活所公认的一代表性标志物,如纪念碑、高塔、大型雕塑等时,则将标志物作为极坐标极点进行以上计算),向主要人流方向的顺时针90°方向引射线为极轴Ox;以极点0为端点、以θ(θ=360°/n,n∈N*)为角度引射线,将原面状空间划分为n个类扇形区域。每条射线与面状空间外轮廓线的交点为Mi(i=1,2,3,4...n),其中极轴上的交点为M1
因此,矩形长为
式中,Lp——矩形的长度
ρi——每个类扇形区域的最长侧边长度
d0——单位距离
矩形高为
式中,Hp——矩形的高度
ρi——每个类扇形区域的最长侧边长度
d0——单位距离
k——比例系数。
通过以上步骤,建筑平面空间系统完全转化为带有基础时长的拓扑图解,即人因量谱图[线框],为人因量化指标的比较提供了必要基础条件。
表1参考步速
表2参考时长
第五步:实测人因数据填充。将实测收集的人因数据X(如心率、皮电、脑电、肌电、眼动、肢体姿态、停留时长、注视时长等)表示在人因量谱图[线框]中,得到人因量谱图[填充.X]。实测时长以填充矩形面积表示;其他人因数据以填充颜色灰度表示。
第六步:使用人因量谱图进行设计方案比选、优化。对建成空间或建筑设计方案绘制人因量谱图,可直观反映不同空间形态设计所具备的不同人因属性,协助针对客观可测的空间品质所开展的精准评估,指导设计者与决策者对具体空间设计进行精准优化。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基于建成空间体验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的应用,其中所述图解设计方法用于建筑设计,从而能够比较所述建筑方案不同空间的实测体验量,为具体空间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方向。
附图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简要介绍以及下述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会得到更好的理解。
图1为面状空间极坐标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3为古杨树场馆群平面图;
图4为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线框]
图5为填充停留时长的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即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填充.停留时长]
图6为填充注视时长的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即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填充.注视时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面状空间极坐标示意图,其中面状空间取自北京钟鼓楼文化广场。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并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3为古杨树场馆群平面图。以古杨树场馆群为例,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步:领域分割。依据基本的建筑空间关系,将古杨树场馆群平面划分为多个连续的领域。领域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分别对应以通行为主的空间,和以休闲活动为主的空间。
第二步:空间拓扑关系归纳。依据平面各部分空间的关系,将领域分割后各空间的基础时长所对应的矩形以线段/倒角折线相连。以实线表示慢行可达,以虚线表示仅车行可达。线段仅代表连接关系,无距离信息。
第三步:基础时长赋值。依据领域形式,分别对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赋予基础时长。。其中,线状空间的基础时长参考值tl为移动距离dl和速度v的比值;面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p则按照人在该空间的休闲活动类型,选择相应的参考时长。不同物理环境条件所对应的参考速度v与不同休闲活动对应的参考时长t,可参照表1和表2。
第四步:人因量谱图[线框]绘制。对应第二步的拓扑空间关系,以矩形线框表达每一空间领域的基础时长。取单位距离d0=20m,单位角度θ=45°,比例系数k=15m2/s,根据领域形式,线状空间的时间参考值tl与面状空间的参考值tp以矩形面积Sl和Sp表示。
(3)对一线状空间:
Sl=k·tl=k·([D/d0+1/2]·d0)·1/v
式中,Sl——线状空间对应的矩形面积
D——实际距离
d0——单位距离
v——该空间对应的参考步速
k——比例系数。
由于在同一条路线上人的行进方向有前后之别,因而制图将遵循左手原则,使得基础时长tl与前进方向路线左侧的面积Sl始终对应。
(4)对一面状空间,通过极坐标计算将其基础时长转化为一矩形的面积Sp,有:
Sp=k·tp=Lp·Hp
式中,Sp——面状空间对应的矩形面积
tp——该面状空间对应的基础时长
k——比例系数
Lp——矩形的长度
Hp——矩形的高度
以极坐标计算方法,将面状空间转化,以求得矩形相应的长度Lp和高度Hp。如图1所示,设面状空间的外接矩形一组对边与主要人流方向平行,以外接矩形的中心为极点O,向主要人流方向的顺时针90°方向引射线为极轴Ox。以极点O为端点、以θ=45°为间隔角度引射线,将原面状空间划分为8个类扇形区域。每条射线与面状空间外轮廓线的交点为Mi(i=1,2,3,4...8),其中极轴上的交点为M1
因此,矩形长为
式中,Lp——矩形的长度
ρi——每个类扇形区域的最长侧边长度
d0——单位距离
矩形高为
式中,Hp——矩形的高度
ρi——每个类扇形区域的最长侧边长度
d0——单位距离
k——比例系数
通过以上步骤,古杨树场馆群平面空间系统转化为带有时间参考值的拓扑图解,即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线框],如图4。
第五步:实测人因数据填充。将实测停留时长,表示在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线框]中,以填充矩形面积表示,得到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填充.停留时长],如图5。将实测注视时长,以填充颜色灰度表示,得到古杨树场馆群人因量谱图[填充.注视时长],如图6。
第六步:使用人因量谱图进行设计方案比选、优化。通过比较基础时长与实测停留时长,反映古杨树场馆群设计优化需求;通过比较古杨树场馆群不同空间的注视时长,指导具体空间设计的精准优化。
在本文的描述中,对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细节描述,以及针对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些具体参数。然而,应该理解这些细节描述或具体参数不应被解释为对发明范围的限制;亦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有关上述特征或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变通或组合,从而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对建成空间进行领域分割,包括依据基本的建筑空间关系,将建筑平面划分为多个连续的领域;
2)归纳建成空间拓扑关系,包括依据平面各部分空间的关系,将领域分割后各空间的基础时长所对应的矩形以线段和/或倒角折线相连;
3)赋予各部分空间基础时长,包括依据领域形式,分别对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赋予基础时长;
4)绘制人因量谱图[线框],包括对应步骤2的拓扑空间关系,以矩形线框表达每一空间领域的基础时长;
5)将实测收集的人因数据X填充进人因量谱图[线框],形成人因量谱图[填充.X],包括填充人因问题的量化指标,将实测收集的人因数据X表示在人因量谱图[线框]中,其中人因数据X包括心率、皮电、脑电、肌电、眼动、肢体姿态、停留时长、注视时长;
6)使用人因量谱图进行设计方案比选、优化,包括对建成空间或建筑设计方案绘制人因量谱图,可直观反映不同空间形态设计所具备的不同人因属性,协助针对客观可测的空间品质所开展的精准评估,指导设计者与决策者对具体空间设计进行精准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解设计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
所述领域存在两种形式: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分别对应以通行为主的空间,和以休闲活动为主的空间;当面状空间M中包含面状空间N时,则对面状空间M基于面状空间N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以通行为主的空间视为线状空间,将能够休闲活动的空间仍视为面状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解设计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
以实线表示慢行可达,以虚线表示仅车行可达;所述线段将仅代表连接关系,无距离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解设计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
线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l为移动距离dl和速度v的比值;面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p则按照人在该空间的休闲活动类型,选择相应的参考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解设计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4中:
根据领域形式,线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l与面状空间的基础时长tp以矩形面积Sl和Sp表示;其中:
(a)对一线状空间:
Sl=k·tl=k·([D/d0+1/2]·d0)·1/v
式中,Sl——线状空间对应的矩形面积
D——实际距离
d0——单位距离
v——该空间对应的参考步速
k——比例系数;
其中,单位距离d0、比例系数k可根据具体案例确定;
由于在同一条路线上人的行进方向有前后之别,因而制图将遵循左手原则,使得基础时长tl与前进方向路线左侧的面积Sl始终对应;
(b)对一面状空间,通过极坐标计算将其基础时长转化为一矩形的面积Sp,有:
Sp=k·tp=Lp·Hp
式中,Sp——面状空间对应的矩形面积
tp——该面状空间对应的基础时长
k——比例系数
Lp——矩形的长度
Hp——矩形的高度
以极坐标计算方法,将面状空间转化,以求得矩形相应的长度Lp和高度H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解设计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4(b)中进一步包括:
设面状空间的外接矩形一组对边与主要人流方向平行,以外接矩形的中心为极点O,向主要人流方向的顺时针90°方向引射线为极轴Ox;以极点O为端点、以θ为角度引射线,其中θ=360°/n,n∈N*,将原面状空间划分为n个类扇形区域;每条射线与面状空间外轮廓线的交点为Mi,其中i=1,2,3,4…n,极轴上的交点为M1
因此,矩形长为
式中,Lp——矩形的长度
ρi——每个类扇形区域的最长侧边长度
d0——单位距离
矩形高为
式中,Hp——矩形的高度
ρi——每个类扇形区域的最长侧边长度
d0——单位距离
k——比例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解设计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5中:
实测时长以填充矩形面积表示;其他人因数据以填充颜色灰度表示。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的应用,其中所述图解设计方法用于建筑设计,从而能够比较建筑方案不同空间的实测体验量,为具体空间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方向。
CN202111401466.9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Active CN114036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1466.9A CN11403662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1466.9A CN11403662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6623A CN114036623A (zh) 2022-02-11
CN114036623B true CN114036623B (zh) 2024-05-28

Family

ID=8014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1466.9A Active CN114036623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662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9131A (zh) * 2020-08-17 2020-11-17 陈涛 一种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眼动交互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983210A (zh) * 2020-06-29 2020-11-24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间同步的空间位置和多通道人机环境数据采集、时空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3613174A (zh) * 2021-07-09 2021-11-05 中山大学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职住地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63144A1 (en) * 2012-09-28 2016-03-03 Gordon Cook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human crowd behavi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3210A (zh) * 2020-06-29 2020-11-24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间同步的空间位置和多通道人机环境数据采集、时空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1949131A (zh) * 2020-08-17 2020-11-17 陈涛 一种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眼动交互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613174A (zh) * 2021-07-09 2021-11-05 中山大学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职住地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bile Eye Tracking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overing a New Application for Research on Site;D. Junker and C. Nollen;Landscape Architecture - The Sense of Places, Models and Applications;20180919;第45-65页 *
城市人因工程学: 一种关于人的空间体验质量的设计科学;张利等;科学通报;20220416;第67卷(第16期);第1744-1756页 *
基于眼动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以大学生对宏村旅游景观图片的眼动实验为例;郭素玲;赵宁曦;张建新;薛婷;刘培学;徐帅;许丹丹;;资源科学;20170615(第06期);全文 *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传统纹样在潍坊红木嵌银饰品中的应用研究;刘春丽;李峻峰;;潍坊学院学报;20190415(第02期);全文 *
基于眼动追踪方法的可视化技术综述;朱姝蔓等;软件工程与应用;20210607;第10卷(第3期);第213-221页 *
徽州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视觉行为特征与空间要素研究――以屏山村为例;刘俊;城市建筑;20190215;第16卷(第5期);第100-10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6623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Measuring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ity streets to inform better street planning through deep learning and space syntax
Dai et al.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isual space and residents' psychology in Wuhan, China using street-view images and deep-learning technique
Tang et al. Measuring visual quality of street space and its temporal variation: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Hutong area in Beijing
Zhang et al. Cityscape protection using VR and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CN109327841B (zh) 基于覆盖、价值关联的多维评定及精准建设评估方法
Stott et al. Automatic metro map layout using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CN108288072A (zh)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面部表情合成方法
CN108776773A (zh) 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三维手势识别方法及交互系统
CN116451931B (zh) 一种公共服务设施选址行政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6650654B (zh) 一种基于人体头部彩色点云模型的三维发际线提取方法
CN110070624A (zh) 一种基于vr结合眼动跟踪的城市风貌特征识别的方法
CN111833224B (zh) 一种基于人口栅格数据的城市主副中心边界识别方法
CN114036623B (zh) 一种基于建成空间人因数据的图解设计方法
CN112712245A (zh) 一种满足学区连续要求的学校布局调整方法及装置
Yu et al. A simple but actionable metric for assessing inequity in resident greenspace exposure
Chen Research 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virtual crowd simulation and digital media
Yao et al. Research on the scale of pedestrian space in underground shopping streets based on VR experiment
CN117407470A (zh) 基于大数据的绿色空间生态优化决策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1388000B (zh) 基于视域叠加分析的导向标志空间布置评价方法
CN112668790A (zh) 基于时空序列聚类算法和lstm神经网络雷电预测方法
Wang et al. An extraction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in landscape design
CN114723328A (zh)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城市生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4187393A (zh) 一种基于ResNet-LSTM的运动数据重定向方法
Campi et al. Dataspace: Predictive Survey as a Tool for a Data Driven Design for Public Space
Jia Neural Network Model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Multi‐Target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